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测试卷
《三峡》检测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文【百分制小卷及答案】
![《三峡》检测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文【百分制小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5ad0168e9951e79b89278f.png)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古文同步检测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三峡》检测题(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重点注释默写:(35分)1、【自】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阙】,3、【自非】4、【亭午】【亭】,5、【夜分】6、【曦月】【曦】,7、【襄陵】【襄】,【陵】,8、【沿溯阻绝】【沿】,【溯】,9、【奔】10、【不以疾】11、【素湍】【湍】,12、【回清】13、【绝巘】14、【飞漱】15、【清荣峻茂】【荣】,16、【良】17、【晴初】18、【霜旦】19、【肃】20、【属引】【属】,【引】,21、【妻异】22、【响】23、【哀转】二、重点句子翻译:(28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三、重点知识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自”的含义。
(6分)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③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解释下列句中“绝”的含义。
(6分)①沿溯阻绝②绝巘多生怪柏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8分)①或.王命急宣: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④每至晴初霜.旦:4、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6分)答:参考答案: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同步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43cd672cc58bd63186bdc8.png)
三峡同步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阙_______ 湍_______ 涧_______ 曦_______巘_______ 啸_______ 溯_______ 漱_______嶂_______ 襄_______ 奔_______ 属_______答案:quē | t uān| j iàn | xī | yǎn | xiào | sù| shù | z hàng |xiāng | bēn | zhǔ解析:属,应该读为“zhǔ”;漱,应该读为“shù”,溯,应该读为“sù”。
2.填空a《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b《三峡》的作者是,字,(朝代)学家。
答案:⑴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 ⑵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解析: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要熟记。
课下重要注释要熟识。
3.默写a《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b故渔者歌曰:“,。
”答案:a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b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解析:注意阙、嶂、蔽、曦的写法。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答案: D解析:“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答案: A解析:“隐”是“遮蔽”的意思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B.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家富良.马,其子好骑C.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C解析: A.则素.湍绿潭(白色的),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9《三峡》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9《三峡》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0646b2b52acfc788ebc971.png)
9 《三峡》练习题一、课文梳理1、标注字音。
阙()曦()襄()溯()漱()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或.王命急宣()属引..凄异()良.多趣味()3、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理解识记5、《三峡》是____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水经注》是______的著作。
6、《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景品析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拓展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同步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09515c0740be1e650e9a63.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同步习题一、过基础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曦月(xī)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B.襄陵(xiāng)隐天蔽日(bì)沿溯阻绝(shuò)C.属引(shǔ)林寒涧肃(jiàn)飞漱其间(shù)D.绝巘(yǎn)素湍绿潭(duān)朝发白帝(zhāo)答案:A解析:B项,“溯”应读“sù”。
C项,“属”应读“zhǔ”。
D项,“揣”应读“tuān”。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略微没有)绝巘多生怪柏(山峰)B.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不以疾也(疾病)C.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属引凄异(连接)D.飞漱其间(冲荡)或王命急宣(或者)答案:C解析:A项,“略无”为“完全没有”的意思。
B项,“疾”为“快”的意思。
D项,“或”为“有时”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B.夫君子之行C.又数刀毙之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B “春冬之时”中的“之”为助词,的。
B项,“之”,助词,的。
A项,“之”,代词,代指陈元方。
C项,“之”,代词,代指狼。
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自/非亭午夜分答案:D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自非/亭午/夜分。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2)良多趣味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答案:(1)正亭子(2)甚,很好(3)古人的下衣衣服6.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线词。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2032c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a.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0课三峡【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B.素湍绿潭(tuān)绝多生怪柏(yǎn)C.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D.略无阙处(què)乘奔御风(bèn)【答案】D【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形似字、易读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只有掌握了汉字的正确读音,才能准确作答。
D 项“略无阙处”的“阙”应读作“quē”,“乘奔御风”的“奔”应读作“bēn”。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三峡同步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三峡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4a838998fcc22bdd10d2d.png)
10三峡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绝軌 ) 素湍绿潭( ■ )朝发白帝( • ) 沿溯阻绝() ■ 属引凄异( • )林寒涧肃( ■ ) 重岩叠Zhang ( )略无quθ()处 飞 shu( )其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重岩叠嶂■ (2)自非亭午夜分 • • • • (3)不见曦月 (4)夏水襄陵(5)沿溯阻绝• • (6)虽乘奔御风 • (7)不以疾也 (8)素湍绿潭(9)绝嶂务生怪柏(10)飞漱其间 (11)淸荣峻茂(12)良多趣味 (13)属引凄异■ (14)空谷传响 ■(15)哀转久绝 (16)略无阙处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至于夏水襄陵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 回淸倒影D. 空谷传响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 常有高猿长啸,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2) 文中表现三峡春冬之时水的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 在文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写山的高。
•其中正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O 侧而衬托山势髙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瞰月。
A. 沿溯阻绝■ B. 自三峡七百里中 ■ C. 春冬之时D •不见曦月■ 绝蹴多生怪柏 ■自非亭午夜分其反激之力■(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三峡》目标检测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三峡》目标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726dea312b3169a551a45f.png)
三峡目标检测题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阙.处(quē)素湍.(tuān)属.引(zhǔ)绝(yǎn)B.沿溯.(sù)曦月(xī)叠嶂.(zhàng)襄.陵(xiāng)C.悬.泉(xuán)飞漱.(sù)哀转.(zhuàn)蔽.日(bì)D.涿.县(zhuō)略.无(lüè)绿潭.(tán) 凄.异(qī)【答案】C2.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每至/晴初霜旦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髙/猿长啸【答案】D3.文学常识填空。
《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___________(朝代)地理学家。
本文选自《__________》,这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答案】北魏水经注校证4.解释下列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阙”通(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自非(______)亭午(_______)夜分(________)曦(xī)这里指(_______)(3)重岩叠嶂:嶂(zhàng)(_________)(4)至于夏水襄陵:襄(xiāng)(_________)。
(5)沿溯阻绝:沿(_________)溯(sù)(_________)(6)或王命急宣:或(________)宣(________)。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_______)御(________)疾(________)。
(8)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_______)湍(_______)回(_______)。
(9)绝巘多生怪柏:巘(yǎn)(_________)。
(10)飞漱其间:漱(shù)(________)(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______)峻(_______)良多(_________)良(_______)。
《三峡》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三峡》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3f07d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4.png)
《三峡》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三峡》选自(朝代)地理学家写成的(6分)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8分)1、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不见曦月4、夏水襄陵5、沿溯阻绝6、素湍绿潭7、绝巘怪柏8、飞漱其间9、属引凄异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0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3、绝巘怪柏4、哀转久绝5、略无阙处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4分)1、略无阙处2、亭午夜分3、亭午夜分4、不见曦月5、夏水襄陵6、沿溯阻绝7、沿溯阻绝8、乘奔御风9、素湍绿潭10、飞漱其间11、属引凄异12、属引凄异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1、或王命急宣2、虽乘奔御风3、不以疾也4、春冬之时六、翻译下列句子(15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七、回答下列问题(19分)1、文章第一段是怎样表现三峡“山”的特点的?(4分)2、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3分)3、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作用?(3分)4、文章二、三两段绘景形象生动,手法灵活多样。
拭结合两段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4分)5、在本文中,有哪些语句与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所描写的内容相印证?请找出来,并与李白诗对照理解。
(5分)练习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 【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12fda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30.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完全没有)B.空谷传响(响亮)C.属引凄异(连接)D.林寒涧肃(肃杀,凄寒)4.下列句中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王命急宣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A.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明月都看不见。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三峡》用“重岩叠嶂,_________________”和“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绘了三峡山势的挺拔高峻。
(2)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千里江陵一日还”,《三峡》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写夏水浩荡,凶险万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峡》中总写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的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3)略无阙处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4)至于夏水襄陵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5)良多趣味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8.依照下面的例句,联系课文内容,以三峡的“山”为对象,进行仿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ab429650e52ea551898f4.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虽乘奔.御风(2)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章第一段描写群峰遮天蔽日,只有正午、半夜才能看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4分)5.春冬之时,三峡趣味良多。
请从文章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3分)二、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13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画面?请找出来并赏析。
(3分)(1)我喜欢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调动你积累的知识,写出连续的两句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情怀的诗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三峡》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三峡》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3ff449de80d4d8d15a4fbf.png)
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不见曦.月(xī)夏水襄.陵(xiānɡ)B.沿溯.阻绝(sù)素湍.(tuān)C.绝(yǎn)飞漱.(shù)D.重岩叠嶂.(zhànɡ)属.引凄异(shǔ)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4)高猿长啸,属引..凄异()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所写景物的特点。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根据课文填写句子。
(1)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相连,遮天蔽日景象的句子是:。
(2)与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应的句子是:。
(3)正面描摹“猿鸣”的句子是:。
(4)与“听猿实下三声泪”(杜甫)、“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白居易)意思相关的句子是:。
6.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2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很)C.绝多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8.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f7b0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b.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字: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沿泝.阻绝()4.绝巘.多生怪柏()5.良.多趣味()6.属.引凄异()二、填空题。
1、《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朝代)学家。
2、《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3、故渔者歌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答: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四、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准确。
赢家可得说一说背诵的小窍门。
1.春冬之时,,。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朝辞白帝彩云间,。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展空间1、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
(2)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数;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写景语句的语言特点。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2)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_____4、文中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5、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6、比较《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对峡谷的描写:答案:⊙收获平台一、1.quē,通“缺”,缺口。
2.xī,阳光,这里指太阳。
3.sù,同“溯”,逆流而上。
4.yǎn,山峰。
5.liáng,真,实在。
6.zhǔ,连续。
二、1、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北魏地理。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0 三峡》 试题试卷 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10 三峡》 试题试卷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e77e5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2.png)
第10课《三峡》课时练一、单选题1.对课文《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B.至于/夏水襄陵C.猿鸣/三声泪沾裳D.每至/晴初霜旦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书中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B.本文以大笔点染的手法,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C.本文通过对三峡的整体风貌和四季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D.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4.读课文《三峡》,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二、填空题5.《三峡》选自《________》,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称,在重庆市________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峡》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学家。
6.《三峡》原文填空。
①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
②文章表现三峡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③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
④描写三峡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11e3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3.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导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处()曦.月()襄.陵()沿溯.()御.风()素湍.()怪柏.()飞漱.()属.引()3.按要求填空。
(1)本文出自________时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
“三峡”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写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分别是(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A.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B.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A.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B.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5.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是()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
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________________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
B.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
C.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b6bcb284254b35effd341e.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单元9 三峡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阙.处(quē) 曦.月(xī) 叠嶂.(zhàng)飞漱.(shù) 沿溯.(sù) 素湍.(tuān)属.引(zhǔ) 绝(yǎn)涧.肃(jià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同“缺”)(2)自非亭.午(正)(3)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4)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5)沿溯.阻绝(逆流而上)(6)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7)哀转久绝.(消失)3.理解填空。
(1)《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北魏(朝代)卓越的地理学家。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的、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2)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3)《三峡》一文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象地展现了江水激流湍急、清亮明澈的特点。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解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应是“给人一种哀伤悲凉、寒气透骨的感觉”。
)5.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
为配合《三峡》的学习,班上举行以“浪漫三峡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办一期手抄报】老师要求每人办一期手抄报,你的同学计划把下面一段文字作为这期手抄报的“赞美三峡”栏目的导入语,标题拟好了一半,请你帮他拟写另一半。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b9673c7cc22bcd126ff0cc1.png)
《三峡》试题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练习检测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②不见曦月③沿溯阻绝④或王命急宣⑤飞漱其间⑥夏水襄陵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⑧属引凄异⑨良多趣味⑩林寒涧肃二、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C.隐天蔽日不见曦月D.回清倒影清荣峻茂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巘多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
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
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2. 理由 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的建设进程。 我的导游词:
三峡大坝
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
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 1:
原句:
理由 2:
原句:
3.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 式说一说吗?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
⑦自.三峡七百里中(
)
4.解释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②.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
。
③.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
,
,
,虽
,
。
④.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
。
,
⑤.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
⑥.写山高的句子是:
,
⑦.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 《
》
⑧.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⑨.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12.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 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5.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悲凉的气氛。
三.
1. 导游词: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9.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0.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1.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②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
风景秀丽 ③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10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
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1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 ②通“缺”,中断 ③极高的 山峰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飞奔的马 快 ⑥
消失⑦从、在
4.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④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
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1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3.《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4.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
色。
15. 从全文看,第 4 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
。
,
,
。
⑩.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
既描写了“
,
”的静景,也描写了“
,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
彰。 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
、
、回清、 、 、 、 、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③绝.巘多生怪柏 (
) ④至于夏水襄. 陵,沿溯..阻绝(
)(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三峡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属(
)
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和 的总称, 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忽可尽 ,青天无到时——白居易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马明风整理
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 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
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4.: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 白帝城》、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啼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 巫山夹青天 ,巴水流若兹。巴山
我说:三峡的
美,你看
。
4.积累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
①
②
参考答案
一、 1.quē tuān jiàn xīyǎn xiào sùshù zhànɡxiānɡ 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奉节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
二、
(一) 5.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6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7 连和高
8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
所见。
(二) 9.①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三.开放性试题
1.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
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 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
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 2006 年 5 月 20 日 14 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
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5.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6.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7.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
8.“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