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交通方式划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家庭属性 单身、夫妻、有否小孩、是否与老人同居。 老人、小孩上医院机会多汽车利用机会增多。
五、地区特性 人口规模、交通设施水平、地形、气候等。 城市规模大 交通设施水平高 公共汽车利用率高 山川、河流多 汽车、公共汽车利用率高 雨天、雪天 公共交通方式利用率高 停车设施 舒适性和便利性。 六、区内人口密度 密度高 公共交通利用率高。
式中 K--方案集。
式中, F(x) –概率分布函数;
f k (x) --概率变量 x=e(k) 的概率密度函数
。
四、 Logit 模型
Logit 模型假设 (7.4-1) 式中效益函数的随机项 e(k) 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的干贝尔 (Gambel) 分布。 用概率变量 x 表示 e(k) , θ 作为参数,随机项的 分布函数可表示如下 :
飞机
>1000km、高附加值货物
水运(内河) 短途、捷径、观光
水运(近海、远洋) 旅游、散货、低附加值货物。
二、交通服务水平 行驶时间、费用、等待时间、运到期限、舒适性、安
全性、可靠性……。 行驶时间的可靠性
三、个人属性 职业、年龄、性别、收入、驾照持有与否、汽车保有 与否……。 业务员、推销员汽车使用率高,20~40岁汽车利用率 高,其它年龄段公共汽车利用率高,男性比女性汽车 利用率高,收入高汽车利用率高。
2 出行端点模型 在出行发生与吸引阶段进行出行方式划分。
Oi
Oim m:modal
(出行端点)
划分D率i 曲线(出行Di端m 点)
Oim PmOi
划分率从发生端或吸引端考虑,多数属于发生 端出行端点模型;
端点方式划分率不是唯一的,按出行端点(家 庭和非家庭)、交通目的、交通方向、土地开 发强度进行分类,再用聚类分析法详细预测。
把发生、吸引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案例:1956年美国芝加哥地区交通规划时曾经使用 过该类模型。
公
共
30
交
通
20
利
用
wk.baidu.com
率
10
%
收入水平(低) 收入水平(中) 收入水平(高)
0.2
0.4
0.6
0.8
1.0
可达性比例(A1/A2)
A1:小汽车可达性;A2:公共交通可达性。
其中,可达性计算方法如下:
一、集计分析与非集计分析的区别
与集计分析相比,非集计分析在分析的单位、模型 预测方法、应用层面、政策体现、数据的效率和说 明变量等方面不同。
集计分析——四阶段法
以交通小区为单位将出行者的交通行动进行集 体统计分析,按照出行的发生与吸引、出行的 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流分配的四阶段, 进行模型化预测的。可以说是首先预测总出行 数,然后将其按交通小区之间、交通方式之间、 径路之间利用某种经验规则计算的方式。因为 是将数据按照交通小区统计之后建立预测模型 而称之为集计分析。
第7章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Modal Split Model)
主要内容: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因素
第3节 交通方式划分过程及划分率
经验模型
重点
第4节 非集计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重点
第一节 概述
交通方式划分
轨道
i
j
小汽车
…
交通方式划分(Modal Split)
出行者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
用交通方式选择的例子来说,意味着无 论其它交通方式 ( 如轨道交通方式 ) 存 在与否,选择小客车与选择公共汽车的 相对优劣相等,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与 小客车相比,轨道交通方式的存在对公 共汽车的选择使用有很大影响。
六、 Probit 模型与 Logit 模型的差异
假设有两条选择径路,各径路的固定效益及其 方差、协方差矩阵由下式给定。
公
共 交
非汽车保有家庭
通 划
1辆/户
分
2辆/户
率
区人口密度
第三节 交通方式选择的程序及划分率经验
模型
一、划分率预测体系的分类——根据交通方式选
择特性进行分类 (1)单阶段多元选择划分率模型 不分为固定阶层和选择阶层,而是一起来考虑。 (2)二阶段二元选择划分率模型 分固定阶层和选择阶层,不考虑地区间的交通 服务水平。
n
Ai Y j / tij j 1
Ai:小区i的可达性; Yj:小区j的出行吸引量; tij:小区i,j之间的出行所需时间; r:系数。
优点:简单 缺点:
不包含交通服务水平因素,因而无法分析这些 因素改善后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
3 出行相互转换模型(Trip Interchange Model)
(2)划分率模型 a. Logit模型(二元)
pijc
tijc tij
eZc eZc eZb
Zc a0 a1x1c a2 x2c
其中, c:汽车(car);b:公共汽车(bus)
b.多项Logit模型
cijk
p e e ijk
ci j k
k
4 径路模型
1 以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 2 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 3 建立模型预测基础设施变化或交通服务水平等条 件变化时 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建模思路分为两种: 1 假设历史的变化情况将来继续延续
下去; 2 从规划的角度,期望将来达到的交
通方式结构。
研究交通方式划分的意义 – 城市 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 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 – 城际 降低总社会成本; 实现总经济政策目标等。
23.4%
3.3 26.5
8.1 22.1
21.3% 28.2%
µØ Ìú ¹ú Ìú ˽ Ìú Æä Ëü ¹ì µÀ ¹« ¹² Æû ³µ ³ö × â Æû ³µ ˽ ÈË ½Î ³µ
µØ Ìú
× Ô Ð ³µ
40
¹« ¹² Æû ³µ
³ö × â Æû ³µ
˽ ÈË ½Î ³µ
客运
非集计分析
非集计分析交通需求预测,表现出行 者个人(或家庭)是否出行、出行目的 地、采用何种交通方式、选择哪条径路 等的形式,从选择可能的被选方案集合 中如何选取的问题,将得到的个人行动 结果加载到交通小区、交通方式、径路 上而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在非集计分析时,采用先使用调查的 个人行动数据建模,预测时,再统计个 人行动结果。
轿车
公交车
划分率1.0
方式 1
非随机型
方式2 随机性 线性模型
0.0
该种方式一般多被采用。
3.集计选择:以交通小区为单位;
4.非集计选择:以个人为单位;
5.二者择一:
步行
步行、自行车
全交通 方式
步行 以外
自行车
个性化交 汽车 通工具 摩托车
公共交 公共汽车 通工具 轨道交通
6.多项选择;
二、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拥有量等。 缺点:难于考虑交通方式服务水平。
2.出行互换方式选择模型
在出行分布后进行方式划分(目前较多采用的 方法)
优点:������ 便于考虑出行特征和可用出行方式 的特征。
缺点:������ 难以考虑出行者的特征,因为它们 已被集计到出行矩阵中。
第四节 非集计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4.7
85.5
0.005
>200
5.6
0.0
30-60
3
77
0.005
20-30
9
-
0.005
30
7
119
0.005
运输能力 (人/时单向
) 2200 1.4-2.1万
-
8.3万 8.3万 5.0-8.4万 0.5-1.4万 0.84-2.5万
第二节 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因素
出行特性、交通服务水平、个人属性、家庭属性 和地区特性等。 一、出行特性 a.出行目的
上班、上学出行:汽车利用率低、公共交通利
用率高。
业务出行:因需要在多客户处停留,装卸货物
等,所以汽车利用率高、公共交通利用率低。
自由出行:汽车(出租)利用率高。
b.出行距离
步行 自行车 摩托车
<3km <5km <8km
公共汽车 <300km
轿车
<500km
货车
<500km
铁路 500-1000km、低附加值货物
根据 (7.4-16) 式,采用 Probit 模型求解各径 路的选择概率时可得 :
p(1) = 0.159 , p(2)= 0.841
城市交通的代表性交通方式 – 轨道交通; – 公共汽车; – 小汽车; – 摩托车; –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 步行
交通方式:
1.城际间:铁路、公路 、航空、水运、管道;
2.城市范围:轨道(地 铁、轻轨、独轨等)、 水运、道路(行人、非 机动车、摩托车、出租 、公共电汽车、客车、
tij
二、非集计分析的背景
非集计分析被用于交通需求预测并获 得较快发展的背景之一,是交通规划问 题多样化、新交通政策不断出台,需要 寻求与此适应的评价分析方法。
经典的四阶段法是为了评价长期交通 设施的建设或改建而开发的方法,将此 方法应用于短期交通管理规划的评价将 产生模型中的变量数限制和预测作业规 模大等问题。
ttti非jii轨行jj 机道人动
ti机j 动
货车)。
ti水j 上
tij tttiii公铁航jjj 路路空 ti水j 运 ti管j 道
ti公jtti摩共ji轿j 电托车车汽车
ti货j 车
t出租车 ij
3.9% 5.3%
17.6%
0.3%
在出行分布阶段进行方式划分。
方式划分率计算方法:
划分率曲线法(转移曲线法)
函数模型法������
线性模型
Logit模型
������ Probit模型:
(1)划分率曲线 tij timj
100 非汽车保有
50
汽车保有
0.5 1.0 1.5 2.0
时间比
公共汽车与小轿车的划分率曲线 图1 上班目的的公共汽车划分率曲线
式中 V(k) —方案 k 的固定效益; e(k) —随机项。 固定效益可由行驶时间、费用等的方案特性,
以及年龄、职业等的个人属性表示。假设 e(k) 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由于随机效益是个人在选 择时所具有的感觉上的评价值,从而有时也称 为知觉效益。
当随机效益 U(k) 比其他任何方案大时,方案 k 被选择,因此,方案 k 的选择概率 p(k) 可 由下式表示。
日本广岛公交与小客车的划分率
日本广岛轨道与公共电汽车的划分率
美国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划分率曲线 (与其它并行公路相比)
距离比
美国底特律高速公路划分率曲线 (与其它并行公路相比)
比较两种模型
1.出行端点方式选择模型 在研究总量后即探讨分担率的方法(即在出行
生成预测后即进行方式划分) 优点:能够考虑个体的特征,比如收入、汽车
1 全域模型 – 各种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的差异是决 定交通方式分担的主要因素。
预测步骤如下:
设定交通网络 设定交通服务水平 计算交通方式分担率 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的交通量
2 出行端点模型
根据居民的特性,从一开始就把交通量分配给 各种交通方式的预测模型。
– 简单,但无法考虑交通服务水平变化的影响。 因此使用较少。
家庭轿车 公共汽车 客轮 航空 铁道 高速铁路 地铁 路面电车
新交通系统
表6.1 各种交通方式的特性比较
运行速度 (km/h)
Co2排放 (g/人km)
能耗 (千卡/人km)
死亡人数 (人/亿人km)
23
44.6
600
1.17
11
19.4
154
0.082
30
23.9
-
-
>800
30.2
456
-
30-200
1.多方式划分(Multi-Choice Method) 划分率1.0
方式1
方式4
0.0 一次计算可以预测各种交通方式的划分率,但随着自
变量的增加,模型变复杂。
2.二元方式划分(Binary Choice Method)
区分固定阶层和选择阶层; OD交通量 个人属性
轿车利用层 方式选择层 公交利用层
此外,对于四阶段法预测的基础理论不 明确,需要根据交通小区的土地利用性 质开发不同的预测模型等问题也是促使 新分析方法开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 更加科学地分析预测,需要反映“出行 者基于什么行为出行、出行思维的决定 过程如何”的行为模型。
三、Probit模型
非集计模型,根据以下所示的备选方案的随机 效益函数 U(k)决定选择行为。
五、 Logit 模型的 IIA 特性
采用 Logit 模型时,两个方案间的选择概率关系可表示 如下。
两种方案间的相对优劣仅取决于这两种方案的特性, 而与其它方案的特性无关。把该性质称为 Logit 模型 的 IIA 特性 (Independence of Irrelevant Alternative 简称 IIA) ,属于 Logit 模型的弱点之一。
五、地区特性 人口规模、交通设施水平、地形、气候等。 城市规模大 交通设施水平高 公共汽车利用率高 山川、河流多 汽车、公共汽车利用率高 雨天、雪天 公共交通方式利用率高 停车设施 舒适性和便利性。 六、区内人口密度 密度高 公共交通利用率高。
式中 K--方案集。
式中, F(x) –概率分布函数;
f k (x) --概率变量 x=e(k) 的概率密度函数
。
四、 Logit 模型
Logit 模型假设 (7.4-1) 式中效益函数的随机项 e(k) 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的干贝尔 (Gambel) 分布。 用概率变量 x 表示 e(k) , θ 作为参数,随机项的 分布函数可表示如下 :
飞机
>1000km、高附加值货物
水运(内河) 短途、捷径、观光
水运(近海、远洋) 旅游、散货、低附加值货物。
二、交通服务水平 行驶时间、费用、等待时间、运到期限、舒适性、安
全性、可靠性……。 行驶时间的可靠性
三、个人属性 职业、年龄、性别、收入、驾照持有与否、汽车保有 与否……。 业务员、推销员汽车使用率高,20~40岁汽车利用率 高,其它年龄段公共汽车利用率高,男性比女性汽车 利用率高,收入高汽车利用率高。
2 出行端点模型 在出行发生与吸引阶段进行出行方式划分。
Oi
Oim m:modal
(出行端点)
划分D率i 曲线(出行Di端m 点)
Oim PmOi
划分率从发生端或吸引端考虑,多数属于发生 端出行端点模型;
端点方式划分率不是唯一的,按出行端点(家 庭和非家庭)、交通目的、交通方向、土地开 发强度进行分类,再用聚类分析法详细预测。
把发生、吸引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案例:1956年美国芝加哥地区交通规划时曾经使用 过该类模型。
公
共
30
交
通
20
利
用
wk.baidu.com
率
10
%
收入水平(低) 收入水平(中) 收入水平(高)
0.2
0.4
0.6
0.8
1.0
可达性比例(A1/A2)
A1:小汽车可达性;A2:公共交通可达性。
其中,可达性计算方法如下:
一、集计分析与非集计分析的区别
与集计分析相比,非集计分析在分析的单位、模型 预测方法、应用层面、政策体现、数据的效率和说 明变量等方面不同。
集计分析——四阶段法
以交通小区为单位将出行者的交通行动进行集 体统计分析,按照出行的发生与吸引、出行的 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流分配的四阶段, 进行模型化预测的。可以说是首先预测总出行 数,然后将其按交通小区之间、交通方式之间、 径路之间利用某种经验规则计算的方式。因为 是将数据按照交通小区统计之后建立预测模型 而称之为集计分析。
第7章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Modal Split Model)
主要内容: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因素
第3节 交通方式划分过程及划分率
经验模型
重点
第4节 非集计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重点
第一节 概述
交通方式划分
轨道
i
j
小汽车
…
交通方式划分(Modal Split)
出行者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
用交通方式选择的例子来说,意味着无 论其它交通方式 ( 如轨道交通方式 ) 存 在与否,选择小客车与选择公共汽车的 相对优劣相等,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与 小客车相比,轨道交通方式的存在对公 共汽车的选择使用有很大影响。
六、 Probit 模型与 Logit 模型的差异
假设有两条选择径路,各径路的固定效益及其 方差、协方差矩阵由下式给定。
公
共 交
非汽车保有家庭
通 划
1辆/户
分
2辆/户
率
区人口密度
第三节 交通方式选择的程序及划分率经验
模型
一、划分率预测体系的分类——根据交通方式选
择特性进行分类 (1)单阶段多元选择划分率模型 不分为固定阶层和选择阶层,而是一起来考虑。 (2)二阶段二元选择划分率模型 分固定阶层和选择阶层,不考虑地区间的交通 服务水平。
n
Ai Y j / tij j 1
Ai:小区i的可达性; Yj:小区j的出行吸引量; tij:小区i,j之间的出行所需时间; r:系数。
优点:简单 缺点:
不包含交通服务水平因素,因而无法分析这些 因素改善后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
3 出行相互转换模型(Trip Interchange Model)
(2)划分率模型 a. Logit模型(二元)
pijc
tijc tij
eZc eZc eZb
Zc a0 a1x1c a2 x2c
其中, c:汽车(car);b:公共汽车(bus)
b.多项Logit模型
cijk
p e e ijk
ci j k
k
4 径路模型
1 以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 2 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 3 建立模型预测基础设施变化或交通服务水平等条 件变化时 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建模思路分为两种: 1 假设历史的变化情况将来继续延续
下去; 2 从规划的角度,期望将来达到的交
通方式结构。
研究交通方式划分的意义 – 城市 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 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 – 城际 降低总社会成本; 实现总经济政策目标等。
23.4%
3.3 26.5
8.1 22.1
21.3% 28.2%
µØ Ìú ¹ú Ìú ˽ Ìú Æä Ëü ¹ì µÀ ¹« ¹² Æû ³µ ³ö × â Æû ³µ ˽ ÈË ½Î ³µ
µØ Ìú
× Ô Ð ³µ
40
¹« ¹² Æû ³µ
³ö × â Æû ³µ
˽ ÈË ½Î ³µ
客运
非集计分析
非集计分析交通需求预测,表现出行 者个人(或家庭)是否出行、出行目的 地、采用何种交通方式、选择哪条径路 等的形式,从选择可能的被选方案集合 中如何选取的问题,将得到的个人行动 结果加载到交通小区、交通方式、径路 上而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在非集计分析时,采用先使用调查的 个人行动数据建模,预测时,再统计个 人行动结果。
轿车
公交车
划分率1.0
方式 1
非随机型
方式2 随机性 线性模型
0.0
该种方式一般多被采用。
3.集计选择:以交通小区为单位;
4.非集计选择:以个人为单位;
5.二者择一:
步行
步行、自行车
全交通 方式
步行 以外
自行车
个性化交 汽车 通工具 摩托车
公共交 公共汽车 通工具 轨道交通
6.多项选择;
二、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拥有量等。 缺点:难于考虑交通方式服务水平。
2.出行互换方式选择模型
在出行分布后进行方式划分(目前较多采用的 方法)
优点:������ 便于考虑出行特征和可用出行方式 的特征。
缺点:������ 难以考虑出行者的特征,因为它们 已被集计到出行矩阵中。
第四节 非集计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4.7
85.5
0.005
>200
5.6
0.0
30-60
3
77
0.005
20-30
9
-
0.005
30
7
119
0.005
运输能力 (人/时单向
) 2200 1.4-2.1万
-
8.3万 8.3万 5.0-8.4万 0.5-1.4万 0.84-2.5万
第二节 影响交通方式划分的因素
出行特性、交通服务水平、个人属性、家庭属性 和地区特性等。 一、出行特性 a.出行目的
上班、上学出行:汽车利用率低、公共交通利
用率高。
业务出行:因需要在多客户处停留,装卸货物
等,所以汽车利用率高、公共交通利用率低。
自由出行:汽车(出租)利用率高。
b.出行距离
步行 自行车 摩托车
<3km <5km <8km
公共汽车 <300km
轿车
<500km
货车
<500km
铁路 500-1000km、低附加值货物
根据 (7.4-16) 式,采用 Probit 模型求解各径 路的选择概率时可得 :
p(1) = 0.159 , p(2)= 0.841
城市交通的代表性交通方式 – 轨道交通; – 公共汽车; – 小汽车; – 摩托车; –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 步行
交通方式:
1.城际间:铁路、公路 、航空、水运、管道;
2.城市范围:轨道(地 铁、轻轨、独轨等)、 水运、道路(行人、非 机动车、摩托车、出租 、公共电汽车、客车、
tij
二、非集计分析的背景
非集计分析被用于交通需求预测并获 得较快发展的背景之一,是交通规划问 题多样化、新交通政策不断出台,需要 寻求与此适应的评价分析方法。
经典的四阶段法是为了评价长期交通 设施的建设或改建而开发的方法,将此 方法应用于短期交通管理规划的评价将 产生模型中的变量数限制和预测作业规 模大等问题。
ttti非jii轨行jj 机道人动
ti机j 动
货车)。
ti水j 上
tij tttiii公铁航jjj 路路空 ti水j 运 ti管j 道
ti公jtti摩共ji轿j 电托车车汽车
ti货j 车
t出租车 ij
3.9% 5.3%
17.6%
0.3%
在出行分布阶段进行方式划分。
方式划分率计算方法:
划分率曲线法(转移曲线法)
函数模型法������
线性模型
Logit模型
������ Probit模型:
(1)划分率曲线 tij timj
100 非汽车保有
50
汽车保有
0.5 1.0 1.5 2.0
时间比
公共汽车与小轿车的划分率曲线 图1 上班目的的公共汽车划分率曲线
式中 V(k) —方案 k 的固定效益; e(k) —随机项。 固定效益可由行驶时间、费用等的方案特性,
以及年龄、职业等的个人属性表示。假设 e(k) 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由于随机效益是个人在选 择时所具有的感觉上的评价值,从而有时也称 为知觉效益。
当随机效益 U(k) 比其他任何方案大时,方案 k 被选择,因此,方案 k 的选择概率 p(k) 可 由下式表示。
日本广岛公交与小客车的划分率
日本广岛轨道与公共电汽车的划分率
美国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划分率曲线 (与其它并行公路相比)
距离比
美国底特律高速公路划分率曲线 (与其它并行公路相比)
比较两种模型
1.出行端点方式选择模型 在研究总量后即探讨分担率的方法(即在出行
生成预测后即进行方式划分) 优点:能够考虑个体的特征,比如收入、汽车
1 全域模型 – 各种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的差异是决 定交通方式分担的主要因素。
预测步骤如下:
设定交通网络 设定交通服务水平 计算交通方式分担率 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的交通量
2 出行端点模型
根据居民的特性,从一开始就把交通量分配给 各种交通方式的预测模型。
– 简单,但无法考虑交通服务水平变化的影响。 因此使用较少。
家庭轿车 公共汽车 客轮 航空 铁道 高速铁路 地铁 路面电车
新交通系统
表6.1 各种交通方式的特性比较
运行速度 (km/h)
Co2排放 (g/人km)
能耗 (千卡/人km)
死亡人数 (人/亿人km)
23
44.6
600
1.17
11
19.4
154
0.082
30
23.9
-
-
>800
30.2
456
-
30-200
1.多方式划分(Multi-Choice Method) 划分率1.0
方式1
方式4
0.0 一次计算可以预测各种交通方式的划分率,但随着自
变量的增加,模型变复杂。
2.二元方式划分(Binary Choice Method)
区分固定阶层和选择阶层; OD交通量 个人属性
轿车利用层 方式选择层 公交利用层
此外,对于四阶段法预测的基础理论不 明确,需要根据交通小区的土地利用性 质开发不同的预测模型等问题也是促使 新分析方法开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 更加科学地分析预测,需要反映“出行 者基于什么行为出行、出行思维的决定 过程如何”的行为模型。
三、Probit模型
非集计模型,根据以下所示的备选方案的随机 效益函数 U(k)决定选择行为。
五、 Logit 模型的 IIA 特性
采用 Logit 模型时,两个方案间的选择概率关系可表示 如下。
两种方案间的相对优劣仅取决于这两种方案的特性, 而与其它方案的特性无关。把该性质称为 Logit 模型 的 IIA 特性 (Independence of Irrelevant Alternative 简称 IIA) ,属于 Logit 模型的弱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