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表象资料

合集下载

第七章 表象和想象2

第七章 表象和想象2

第一题
用14根火柴,摆了两只倒扣着的杯子(如 图),只要动五根火柴,就可以让杯子的口 倒过来,该怎么动呢?
第二题
一位猎人带着一只狗上山打猎去了, 你能用3笔画出这种情景吗?
第三题
这个图形像什么?你说出的越多,证 明你想象力越丰富。
啊!有啦!
山后面露出猎枪和狗尾巴!
雀巢咖啡的招贴广告采用变异的构成方式,它不是在直接介 绍雀巢咖啡的优良品质,而是巧妙地利用勺子的角度表现雀 巢咖啡深入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与你密切相伴的广告意境。
3、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拟人化: 把人类的特性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从而开成新 形象。例如《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 雷公和电母
5、联想 由这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打破日常联想习惯 ,产生新形象。 丘树宏诗歌《2006 ,中国的脐带断了》:“ 2006 年,这一条/紧紧缠绕在中国母子脖子上/2600多 年的脐带啊/终于一刀子剪断了!”。

(二)想象的特征: 可能是现实中已经存在,但个人
形象性 新颖性
尚未接触的事物形象
新形象
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 待于创造的事物形象
还可能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的 事物的形象
不管“新形象”属于上面的哪一种情况,构成新 形象的原型(材料、零件或个别成分)都是源于 现实生活,都是人们接触过的、感知过的。因此, 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在客观现实 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凡尔纳幻想的事物70%如今已成 为现实。这足以证明,憧憬性想象 的确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前导。
2. 补充功能 通过想象补充知识经验的不足。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 眉,粉面含春微不露,丹唇未 启笑先闻。

第七章 表象精讲

第七章 表象精讲
类比表征 Analogical representation
视觉表象以心理图画的形式 存贮 表象类似于知觉
命题表征 Pro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
视觉表象以语言代码的形式存贮 表象是对某一图像特点或关系的 描述
内部之间的关系是内隐的
不同感觉道的表征不同
内部之间关系是外显的
各感觉道的表征都一样
若表象与知觉相似或类似,那么,在加 工过程中,他们会不会因抢占资源而相互 干扰呢?特别是在同一通道内时。
用的两种作业任务:
(1) 言语作业: 正确反应为:否是否否是否否否否是。
(2) 视觉作业: 正确反应为: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是。
被试报告的方式分三种情况,记录反应时间: (1) 口语报告法:说出“是”或“否”; (2) 按键反应:左手按键=“是”,右手按键=“否”; (3) 指认: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 答案纸上进行指认,纸 上的“是”和“否”随机排列, 迫使被试进行视觉监视。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一). 表象是独立存在的表征形式么? 2. 不是独立的观点(Pylyshyn等人)
命题表征观点认为表象是一种附带的现 象,信息实际上是以命题的形式存储,或者 是以抽象的概念存储,这些概念描述了项目 之间的关系。从存储中提取出命题,利用命 题信息才可以构建表象。
(一). 表象是独立存在的表征形式么? 3. 两种观点的比较
实验结果:
差异不显著
共同的反应模式:
该实验的结果表明:
知觉条件与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 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二) 敏锐度实验 Finke & Kosslyn,1980 1、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

7表象

7表象

• 看颜色+表象横竖线条——有效应 • 看线条+表象颜色————没有效应 • 表象过程类似高级水平的知觉过程
4. 选择性干扰实验
同一信息通道干扰 早在上世纪初,心理学家Perky(1910)就发现 在同一感觉通道内存在知觉表象与想象表 象存在干扰现象。 实验要求被试注视屏幕,并想象在屏幕上有 一个西红柿,与此同时,主试在屏幕上投 射出一个较模糊的西红柿的图像,结果被 试认为屏幕上西红柿图像是自己想象的结 果。
二 字符旋转实验
1.R字符旋转实验 Cooper和Shepard(1973)以字符为刺激材料 对心理旋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速视呈现某字符的某样本,被试的任务是判 断该字符是正反,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 • • • • •
有前行信息的四种情况 字符 方位 字符方位分开 字符方位结合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他们 认为,当样本旋转角度小于180度时,表象 旋转是沿逆时针方向的;而当样本旋转的 角度大于180度时,表象旋转则是沿顺时针 方向的。
3 McCollough效应
阶段一:让被试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镜去 观察一张由黑白垂直条纹和黑白水平条纹组 成的刺激图形。如此轮换几分钟,使被试对 图形产生适应。此为诱导实验。 阶段二: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一张一半 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平条纹的复 合刺激图形。结果被报告,垂直条纹为绿色, 水平条件为红色。
• 结果
• 证实通道冲突:完成视觉任务依赖于视觉 表象,同一通道中,视表象和视知觉发生 干扰;言语任务中,句子中词的表象与回 答是否发生干扰
二、表象与表征
1.关于表象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否存在独立的心理图画, 是否可以利用表象进行信息表征。 Kosslyn:表象独立存在,与知觉相似 Pylyshyn:否认表象独立地位,不像知觉

第7章 表象

第7章 表象

实验材料
Pair A match (“picture-plane pairs”)

Pair B match (“depth pairs”)


Pair C do not match
结果
平面对
立体对
实验结果与结论
1.被试的反应时随旋转角度增加而增大。 2.两对图形的方位差越大,信息加工的时间越长。 3.方位差每增加53度,反应时就增加1秒。 结论:心理旋转这种心理过程是存在的。
Reaction Time (msec)
Angle of Rotation (Degrees)
心理旋转的验证实验
研究者:Cooper和Shepard 材料:多边形 结果:无论是否具有前行信息,被试都会进行心理 旋转这种操作然后再进行正反位、匹配等反应 结论:心理旋转是一种真实的心理
三、心理旋转的连续性
三、表象的生成过程
(1)图示过程 (2)发现过程 (3)放置过程 (4)表象 过程 图示过程(Picture Process)将深层的本义表征转换为视觉短时记 忆中的表象。 发现过程(Find Process)它在视觉短时记忆中搜索某个特定的客体 或其部分。 放置过程(Put Process)它实现各种必要的操作,使客体的各部分 处在表象中的正确位置上。 表象过程(Image Process)负责协调上述3个过程的活动。
假设:
1. 如果LTM中只含有语言信息,则对图的判断时间慢于字词,因 为需要进行转换。 2. 如果LTM中包含两种信息,则判断反应时相同。
结果
(1)图的判断反应时快 (2)对冲突材料的判断反应时大于一致的材料
第二节 心理旋转
一、心理旋转概述 心 理 旋 转 的 研 究 于 20 世 纪 70 年 代 初 由 Shepard及其同事共同进行。

第七章 表象

第七章 表象

第三节 心理扫描

以Kosslyn为代表的表象存在论认为表象与 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视觉表象中的客体 也有大小、方位、位置等空间特性。 他们进行为心理扫描的实验研究,这些研 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距离效应和大小 效应。

一、距离效应

Kosslyn(1973)的实验 先识记一套图片,然后“注视”表象中的客体如 汽艇的一部分,说出该客体的另一部分的名称。
第四节 表象的功能
一、表象对知觉的促进作用
Hayes(1973)的实验研究表明,如果当前要 知觉的字母的大小与事先表象出的该字母的大小 一致时,识别所需要的时间要少于大小不一致的 字母。
A A A A
表象所携带的方位信息也可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知 觉加工。 表象为知觉相应的客体做了准备,成为知觉的自上 而下的加工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七章
表 象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表象与知觉

表征
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认知心理学中尽管对表象的理解有不少差别,但 存在着一个共同点:表象和知觉是连在一起的, 将表象看作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如Neisser (1972)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 某些认知过程,只不过这时没有引起知觉的刺激 输入而已,后来又把表象看作对知觉的期待。 Kosslyn(1980,1981)把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 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 这些观,随着被试扫描距离的增加,反应 时也相应地增加。说明表象同知觉的图片 一样具有空间特性。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 表征,是一种心理图画,而不是一种副现 象。

比较实验
实验者说出第二个地名后,尽快判定是否 存在,不要求进行扫描。 结果,两个地点的距离不影响反应时间。

第七章_认知心理学_表象

第七章_认知心理学_表象

四、表象缩放
Kosslyn 实验
Kosslyn(1975)在实验中通过训练使被 试形成四种颜色正方形,它们之间各相差 6倍。 实验时主试首先说出一种颜色和一个动
物,要求被试把该动物想象成与颜色框一 样大。然后就动物身上是否具备某一特征 请被试进行真伪判定,记录反应时。
Kosslyn研究了当问及特定动物是否具有 各种身体特征时(如“猫有爪子 吗?”“猫有头吗?”),一年级、四年 级和大学生的反应。
McCollough视觉反效现象的实验设计如 下: 让被试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镜去观 察一张由黑白垂直条纹和黑白水平条纹组 成的刺激图形。如此轮换几分钟,使被试 对图形产生适应。此为诱导实验。 第二阶段,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 一张一半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 平条纹的复合刺激图形。
演示
第七章 表象
一、 表象 知觉 表征 二、 心理旋转 三、 心理扫描 四、表象缩放
五、表象的功能
表象(Medal Image)亦称意象。包括通 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是不能即 时被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对事物(如物体、 事件、场景)的心理表征。
表象是指在头脑中保存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是对事物的一种知识表征。
两种条件下,一年级学生总在涉及较大的 特征时反应更快。
五、表象的功能
1、对知觉的促进 Hayes(1973)的实验 实验材料:8个大写字母 实验过程:首先要求被试形成某个正的大写字
母的表象(两种情况),然后被试自己按键, 速示器随即呈现一个相应的“大的”或“小的” 大写字母。 被试任务:判定所呈现的字母与表象的字母是 否相同,不管其大小如何。
实验结果
2、表象与表征
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 Paivio(1975)设计一个实验考察表象

第七章 表象和想象PPT幻灯片课件

第七章 表象和想象PPT幻灯片课件
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些都是 想象。
36
新想象形成的三个方面:
语言、文字的描述
例如未到过长沙,未见过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色的 人,当他朗读或听到别人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会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
有待创新的新形象
31
二、双重编码理论
32
第三节 想象
33

一、想象的含义
(一)什么是想象 1. 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
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 式的高级认知活动。
34
一、想象的含义
(一)什么是想象 2. 形象性和新颖性
35
想象的作用体现在人类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和科学研究之中; 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象;工程
的重现,保留了客观事物的主要形象特点。 2. 想象表象是人脑在已有表象基础上进行加工
改造和整合而形成的新形象。
13
二、表象的种类
(四)遗觉表象 1.遗觉表象指看到的事物从视域中移开后仍能保
持鲜明、生动逼真和清晰具体的表象。
14
二、表象的种类
15
二、表象的种类
16
三、表象的作用
(一)是人们积累感性经验的一种形式 (二)是介于知觉与思维的中介环节 (三)是思维想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10
二、表象的种类
(一)感觉通道的不同 1. 视觉 2. 听觉 3. 动觉 4. 嗅觉 5. 味觉 6. 触觉
11
二、表象的种类
(二)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1. 个别表象反映个别具体事物的特征 2. 一般表象反映某一类事物概括化的特征
12

第七章 表象分析

第七章 表象分析
Shepard等人,1971 开创性研究
心理旋转的实验
深入地揭示了表象的特殊性和机制
Shepard等人,1971 心理旋转的实验
实验的材料:
平面对 立体对 镜像对
5
Reaction Time (Seconds)
4 3 2 1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以R字母作为例子
实验时,一次呈现一个字母样本,呈现完 立即判断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 记录反应时。
结果:
在他们的实验中,除了上面的简单判断实 验,还设置了其他几种条件: 1. 只有字符前行信息 2. 只有方位前行信息 3. 既有字符又有方位的前行信息(分开呈现) 4. 既有字符又有方位的前行信息(结合呈现)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二、表象与表征
(二) 双重编码理论 Paivio
存在两个相互平行和联系着的表征系统: 言语系统 表象系统 离散的语言信息 具体的客体或事件
不同刺激激活的信息
可相互转换
Paivio 的实验 ,1975(经典) 判断卡片上的图对或词对与所标志的实际东 西的大小,记录反应时。 一致 不一致 图对卡片:
爱因斯坦:“我相信知觉和顿悟”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雨 果:“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第四节 表象的功能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二)表象促进推理 Woocher,1978 A>B>C>D
思考题
1. 举一实验的例子说明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 2. 请简要介绍支持双重编码理论的实验? 3. 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说明表象的加工特点。 4. 心理扫描实验说明了表象的什么特性? 5. 试说明表象在知觉中的作用? 6. 表象对对偶联想学习的影响? 7. 解释概念:表象 类比表征 命题表征 距离效 应 大小效应

认知心理学教案讲义第七章表象

认知心理学教案讲义第七章表象

第七章表象(表象(44课时)表象(表象(Mental image Mental image Mental image)),亦称表象、心象。

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指当未直接呈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表征。

表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表征(11课时)一、表象与知觉技能等价(难点)认知心理学中尽管对表象的理解有不少差别,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点:表象和知觉是连在一起的,将表象看作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

如Neisser Neisser((19721972)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只不过这时没有引起知觉的刺激输入而已,后来又把表象看作对知觉的期待。

对知觉的期待。

Kosslyn Kosslyn Kosslyn((19801980,,19811981)把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把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类似图画的信息表争。

这些观点强调的是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下面一些实验支持了这些观点。

1、定位实验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以发现是否有共同的或类似的情况,有共同的或类似的情况,从而确定表象与知觉是否等价。

从而确定表象与知觉是否等价。

从而确定表象与知觉是否等价。

Podgorny Podgorny 和Shepand Shepand((19781978)的视)的视觉定位实验。

实验分5组(组(11)视觉)视觉--记忆组,带字母的5×5网格(网格(22)带网格的表象组,空的5×5网格,想象出字母(网格,想象出字母(33)不带网格的表象组,其他同()不带网格的表象组,其他同(22)组,只是测试的网格只画出外边的框子,内部方格不画出。

实验表明,实验表明,33个组的实验结果无显著差异,有四种共同的反应模式。

说明知觉条件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

2、视敏度实验3、McCollough 效应实验什么是NcCollough 效应,指澳大利亚心理学家McCollough 发现的一组视觉后效现象。

第七章 表象

第七章   表象

第七章 表象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1、定位实验 知觉-记忆组


带栅格的表象组:想象出“I”,而且不要移动、 变化位置

不栅格的表象组:想象出字母来
1、测试点落在字母之内的反应时要
小于在字母之外的反应时;——否定 判断慢 2、落在字母内的测试点 3、落在字母外的测试点的反应时, 当测试点愈远离字母则愈小。

第三节 心理扫描
科斯林等人认为,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视觉表 象中的客体同样有大小、方位、位置等空间特性,也是 可以扫描的。 一、距离效应:表象是可以被扫描的,并且扫描所需的 时间随扫描的距离而增加,类似于对实际的图画的扫描。 但是,当不对被试提出进行表象的要求后,距离效应就 不出现了,即被试做出判断所需的时间就不随两个点之 间的距离而增加。 所以,视觉表象至少在一个方面是类似于图画的,即表 象也包含空间信息,表象的各个部分描述所表征的客体 的对应部分,所表象的客体各个部分的空间联系保留在 表象的相应部分的空间联系之中。而且实验证明在三维 空间中也有类似的距离效应。




7、利用表象研究的结果解决人们运用地图的 实际问题: 8、心理地图的歪曲现象: 总结一下已有的表象研究,我们发现,表象与 图像共享一些特性。芬克对视觉表象提出了以 下原则: 1、内隐编码 2、知觉等价 3、空间等价 4、转换等价 5、结构等价
对心理表象研究及其理论的评论:
表象的更多证据:






1、心理折纸:谢伯德1972年 结论是类似于实际 折叠; 2、布鲁克斯1968年的心理扫描: 3、在头脑中对物体品质的判断:类似于人们在现 实生活中对物体的某种物理量进行比较,即物体 间差别越小,作出判断费时越长; 4、在头脑中对物体抽象品质的判断:对动物智力 水平的比较判断所需时间随着两动物间的实际智 力水平差异而增加; 5、线性顺序的判断:证明了表象具有抽象性; 6、心理表象和空间认识:在头脑中认识地图的加 工和在头脑中对表现的加工方式是一致的;

第七章 表象分解

第七章 表象分解

不同信息通道干扰
• Segal和Fusella(1970)设计了一个实验,将被试分为两
个小组:听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听到电话铃声) ,视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看到一颗树)。在被试 学会操作之后开始对两组被试进行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感 觉性的测试。结果如右图所示。听觉表象组的视觉信号感 觉性高于听觉信号感觉性,而视觉表象组听觉信号感受性 高于视觉信号感受性。
第二节 心理旋转
• 一、心旋转概述
心理旋转的研究于70年代初由Shepard及其同事( 1971)共同进行。 实验所用材料,分为三种情况, A为平面对,正确反应为“相同” B为立体对,正确反应为“相同” C为镜象对。正确反应为“不同” • 实验验要求当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体经过旋转以后能 否重合,记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

• 知觉与表象机能比较实验
Finke(1980)实验设计与结果:如果在诱导实验中只让被 看两种颜色而要求他们想象横竖线,那么测试通常可以产 生McCollough效应。而在诱导实验中如果让被试看横竖线 条而要求它们想象红色与黄色,则测试不会产生麦氏效应 。
• 这表明,表象在模式信息的加工水平上是与知觉机能等价
• ⑴被试对图画作出判断不仅不比字词慢,反而更快
⑵对不一致的图对的反应时大于对一致的图对,但对字词 的反应却没有这种差别。 • 这些结果说明,在长时记忆中确实有视觉编码,或者说既 有表象又有语言两种形式的信息编码。客体的大小主要是 以表象来表征的,语言信息需要转换为表象再行判定,因 而需时也较多。 • 表象加工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客体大小进 行加工)甚至语言信息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视觉 表象之间有空间特性。
二、字符旋转实验
Cooper和Shepard(1973)以字符为刺激材料对心理旋转 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 他们认为,当样本旋转角度小于180度时,表象旋转是沿 逆时针方向的;而当样本旋转的角度大于180度时,表象 旋转则是沿顺时针方向的。

第七章 表象

第七章 表象

第二节 心理旋转
三、心理旋转的连续性
心理旋转实验说明人头脑中的图像可以旋 转,这与知觉的过程类似。 心理旋转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旋转的过 程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
Metzler,1973的实验
延缓呈现刺激材料方法 延缓时间的确定:每秒53度
第二节 心理旋转
四、心理旋转研究的理论概括 1. 表象的实质是一种类比表征,与外部客体有着同构 的关系。 2. 同构是指内部表征的机能与外部客体的结构联系是 相似的,如心理旋转与客体的物理旋转。 3. 表象与外部客体的同构关系尤如锁与钥匙的关系, 虽实体不同,但机能上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4. 表象是记忆表征,但信息来自知觉,表象与知觉在 机能上等价。 5. 心理旋转是表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旋转的 实验有力地说明了表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类比表征 Analogical representation
视觉表象以心理图画的形式 存贮 表象类似于知觉
命题表征 Pro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
视觉表象以语言代码的形式存贮 表象是对某一图像特点或关系的 描述
内部之间的关系是内隐的
不同感觉道的表征不同
内部之间关系是外显的
各感觉道的表征都一样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二、表象与表征 (一). 表象是独立存在的表征形式么? 1. 是独立的观点(Kosslyn等人)
类比表征观点认为表象包含两个重要 成分:表层表征产生于视皮层,存储物体 的图象;深层表征则存储长时记忆中的信 息,既可以编码物体的表面信息,也可以 用言语的形式对物体或情景进行描述。深 层表征可产生表层表征。
第三节 心理扫描
一、距离效应 与知觉时对图画的扫描一样,心理表象 扫描所需的时间也会随扫描距离的增加而 延长。

第七章表象知觉表征

第七章表象知觉表征

第七章表象知觉表征第⼀节表象知觉表征表象(Medal Image)亦称意象。

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普通⼼理学认为:表象是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在认知⼼理学中,表象不仅是信息加⼯的成果,也是信息加⼯的过程。

表象是⼀个富有特⾊的⼼理过程,在现代⼼理学发展早期曾被关注,但随着⾏为主义⼼理学占统治地位,表象在⼆⼗世纪20年代开始曾趋沉寂。

在认知⼼理学兴起后,表象的研究⼜重新受重视并迅速发展,成果也⾮常丰富。

认知⼼理学对“⼼理旋转”和“⼼理扫描”的研究,也取得了令⼈瞩⽬的成果。

在⼼理咨询和⼼理治疗中,表象的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

随着表象研究的不断深⼊,⽬前关于表象的实验和功能的讨论正成为⼈们关注的热点。

⼀、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认知⼼理学认为,表象与知觉的信息表征是相似的,⼆者在机能上是等价的。

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的⽅法是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作业进⾏⽐较,考察⼆者的共同或相似情况。

以下的实验就是为探索考察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设计的:1.定位实验Podgorny和Shepard(1978)进⾏的视觉定位实验,实验设计了三组被试:①知觉-记忆组。

实验中,先⽤速⽰器给被试呈现⼀个涂有某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的栅格,然后呈现⼀个带有⼀个测试点的栅格,要求被试在保持⾼度精确的同时,尽快地判定该蓝⾊的测试点⽰落在所呈现的字母之内或之外,分别⽤左⼿或右⼿作出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实验演⽰②带栅格的表象组。

实验中,先⽤速⽰器给被试呈现⼀个同样的、然⽽⽰空的5×5栅格,同时实验者给被试以⼝头指⽰,让他利⽤某些特定的⽅格想象出某个英⽂字母或字母组合,这些字母及其在栅格中的位置与知觉-记忆组相同,并且要求他不要变更字母在栅格中的位置。

等到被试想象出字母后,再⽤速⽰器呈现带⼀个测试点的同样的栅格,其余实验程序同前。

*实验演⽰③不带栅格的表象组。

与组②只有⼀点不同,即带测试点的栅格只画出最外边的轮廓,内部的⽅格不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层表征
命题表征:用来解释表象

2、表象生成的过程: 图示过程:将深层的本义表征转换为视觉短时记忆中的 表象; 发现过程:在视觉短时记忆中搜索某个特定的客体或其 部分; 放置过程:实现各种必要的操作,使客体的各部分处在 表象中的正确位置上; 表象过程:协调上述三个过程的活动。 其他的过程还包括确切位置的扫描过程和变换表象方位 的旋转过程。这些变换包括移动性变换和闪烁性变换。 通常情况下用移动性变换,而闪烁性变换则适用于大的 变化。




1、未明言知识与需要特征:许多研究的结果反 映了被试关于该任务基础性的和内隐的未明言 知识和信念,而不是他们对视觉表象的构建和 使用。 2、图片的隐喻:图片和表象在一些方面截然不 同。 首先,人们可以客观地观察一张图片,而不需 要先知道它是一张什么图片,但是你却不能在 首先知道它是什么之前“观察”一帧表象。 其次,表象和图片在瓦解和被瓦解的方式上不 同。 最后,表象更容易被观察者的主观解释歪曲。




二、大小效应:评定其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其主观表象较大 的客体。 三、表象的计算理论: 表层表征: 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类 似于图画的表征,容量有限,极易消 退,保留了客体的方位、位置、大 小 等空间特征。 1、表象的因素

本义表征 :形成客体的精 确表象 ;

第三节 心理扫描
科斯林等人认为,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视觉表 象中的客体同样有大小、方位、位置等空间特性,也是 可以扫描的。 一、距离效应:表象是可以被扫描的,并且扫描所需的 时间随扫描的距离而增加,类似于对实际的图画的扫描。 但是,当不对被试提出进行表象的要求后,距离效应就 不出现了,即被试做出判断所需的时间就不随两个点之 间的距离而增加。 所以,视觉表象至少在一个方面是类似于图画的,即表 象也包含空间信息,表象的各个部分描述所表征的客体 的对应部分,所表象的客体各个部分的空间联系保留在 表象的相应部分的空间联系之中。而且实验证明在三维 空间中也有类似的距离效应。
表象的更多证据:






1、心理折纸:谢伯德1972年 结论是类似于实际 折叠; 2、布鲁克斯1968年的心理扫描: 3、在头脑中对物体品质的判断:类似于人们在现 实生活中对物体的某种物理量进行比较,即物体 间差别越小,作出判断费时越长; 4、在头脑中对物体抽象品质的判断:对动物智力 水平的比较判断所需时间随着两动物间的实际智 力水平差异而增加; 5、线性顺序的判断:证明了表象具有抽象性; 6、心理表象和空间认识:在头脑中认识地图的加 工和在头脑中对表现的加工方式是一致的;
3、命题理论: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命题 来保证和贮存的。视觉表象实验的被试看 来是正在查阅或操作内部的视觉保证,但 实际上他们可能正在使用内部的命题表征, 一种同样的构成语词材料加工基础的表征, 语词材料包括句子或故事。 另外,神经心理学的一些证据也支持表象 的独立存在。视觉表象的建立会激活视觉 加工所涉及的大脑区域。
第七章 表象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1、定位实验 知觉-记忆组


带栅格的表象组:想象出“I”,而且不要移动、 变化位置

不栅格的表象组:想象出字母来
1、测试点落在字母之内的反应时要
小于在字母之外的反应时;——否定 判断慢 2、落在字母内的测试点的反应时, 当测试点位于横竖线交叉处时更小; 3、落在字母外的测试点的反应时, 当测试点愈远离字母则愈小。

大象
青蛙
大象
青蛙
图对字对实验结果: 1、被试对图画作出判断不仅不比对字词 慢,反而更快; 2、对不一致的图对的反应时大于对一致 的图对,但对字词的反应却没有这种差别。 ——在长时记忆中确实有视觉编码,或者 说既有表象又有语言两种形式的信息编码。 而且甚至可以说客体的大小主要是以表象 来表征的。

2、视敏度实验(1)边缘视敏度实验:
• •

(2)表象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实验
3、McCollough效应实验 4、选择性干扰实验:视觉表象对视觉信号觉察有 干扰,听觉表象对听觉信号觉察有干扰。 二、表象与表征 1、关于表象的争论: 派雷夏恩等不承认表象的独立地位,认为由 于表象是高度组织化的、有意义的、易于提取的, 所以信息实际是以命题的形式来表征的,是抽象 的,有意义的; Kosslyn等认为表象是类似于视觉经验的表 征,由于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所以也具 有高度组织的结构 。 2、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

四、心理旋转研究的理论概括 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类比表 征,表象于外部客体有同构关系,但是表象并不 是直接地从结构上来表征外部客体,它与外部客 体在结构上没有一对一的关系。同构是指内部表 征的机能联系与外部客体的结构联系是相似的。 二级同构,不同于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同构。




7、利用表象研究的结果解决人们运用地图的 实际问题: 8、心理地图的歪曲现象: 总结一下已有的表象研究,我们发现,表象与 图像共享一些特性。芬克对视觉表象提出了以 下原则: 1、内隐编码 2、知觉等价 3、空间等价 4、转换等价 5、结构等价
对心理表象研究及其理论的评论:

第二节 心理旋转
一、心理旋转概述 Shepard认为: 1、心理旋转是渐进的,速率相对稳定,每秒53°,反 应时是两个图形方位差的线性函数;——渐进性 2、表象具有空间性,既可以表征物体的二维特征,而 且可以表征三维结构。——空间性 二、字符旋转试验 1、字符表象的旋转速度是 180°/0.5s; 2、表象旋转既可以沿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沿逆时针方 向,是要采用一定的策略的,表现出明显的智慧色彩。 三、心理旋转的连续性: 呈现刺激甲(正位图形) 被试按要求按规定方向对 甲的表象进行旋转t T 呈现刺激乙(甲旋转后的图形) 方位差 t= t=T 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