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t表象

合集下载

态的表象

态的表象
2 态的表象
本章目的: 本章目的:
给出用各种方式平行描述体系状态、 给出用各种方式平行描述体系状态、力学量等的方 案 表象; 表象; 找出不同表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换规则 么正 变换; 变换; 建立一套用态矢量描述量子态的方案 Dirac算符 引入产生、 引入产生、湮灭算符重新讨论简谐振子。 湮灭算符重新讨论简谐振子。 研究表象的意义: 研究表象的意义: 根据不同问题选择不同表象, 根据不同问题选择不同表象,还可以进行表象变换。 还可以进行表象变换。 量子力学中态和力学量的具体表示方式称为表象 量子力学中态和力学量的具体表示方式称为表象。 表象。 以前所采用的表象是坐标表象。 以前所采用的表象是坐标表象。 这一章我们讨论其他表象, 这一章我们讨论其他表象,并介绍文献中常用的狄喇克 符号。 符号。
2 ′ p E p′ = 2µ − iE p ′ t h
= ∫ψ p * ( x )ψ p′ ( x )e
p


iE p ′t h
=e

iE p ′t h
∫ψ
dx
p
* ( x )ψ p′ ( x )dx
=e
− iE p ′t / h
δ ( p − p′)
α 12 − ) e 谐振子基点: 谐振子基点: ψ ( x ) = ( π
动量表象波函数 c(p, t) ψ p (x) = 动量本征函数: 动量本征函数:
|c(p, t)| 2dp : 是在Ψ(x,t)所描写的状态中, 所描写的状态中,测量粒子的动 量所得结果在 p → p+dp 范围内的几率。 范围内的几率。 Ψ(x, t)与 c(p, t)一 一 对应, 对应,描述同一状态。 描述同一状态。 Ψ(x, t)是该状态在坐标表象中的波函数; 是该状态在坐标表象中的波函数; 而 c(p, t)|就是该状态在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 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 就是该状态在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

第7章 表象与想象

第7章 表象与想象

卢瑟福他们设计了一个实 验:在一间暗室里,用一块 薄到只有千分之一毫米的金 箔作靶子,用放射性元素作 大炮,利用它放射出的阿尔 法粒子作为子弹轰击金箔, 看看阿尔法粒子流能不能穿 透金箔。金箔的后面放着特 制的屏,能把这个过程放大 100万倍,从屏上可以看到 单个的阿尔法粒子轰击金原 子时发出的闪光。
• 结果说明: – 被试在完成任务时,对表象进行了心理操作, 即他们倾向于把倾斜的字母在头脑中旋转到直 立的位置,然后再作出判断。
四 表象的作用
(一)表象是知识的重要表征形式
表象是人类表征知识的重要形式。人类的许多知识 以表象形式在头脑中储存。
(二)表象为概念形成提供感性基础
表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表象离开 了具体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因而为概念形 成奠定感性基础。
柯斯林等人(1975,1977) 在实验里,要求被试回答想 象中的动物是否具有某个特 定部分(如耳朵或鼻子), 并测量他们回答时间。例如, 要求被试想象“正在观看” 特定的动物,如“兔子和大 象”或“兔子和苍蝇”,然 后在他们的表象中发现特定 部分。结果表明,当被试在 想象中发现和大象在一起的 兔子的耳朵时,反应时就长; 当发现和苍蝇在一起的兔子 的耳朵时,反应时就短。
佩奥(1975)设计 了一个精巧的实验来证 明他的理论。他给被试 看一些卡片,这些卡片 上有一对图画或一对打 印的词,要求被试判定 所画的一对图画或打印 的词所标示的一对物体 中,哪一个在原来印象 上较大,记录其反应时。 结果表明:被试对图画 对作出判定不仅不比对 词对慢,反而更快;对 不一致的图对的反应时 大于对一致的图对,但 对词对的反应没有这种 差别。这些结果说明, 长时记忆中确实有视觉 编码,或者说既有表象 又有语言两种形式的编 码。

第7章 表象

第7章 表象

实验材料
Pair A match (“picture-plane pairs”)

Pair B match (“depth pairs”)


Pair C do not match
结果
平面对
立体对
实验结果与结论
1.被试的反应时随旋转角度增加而增大。 2.两对图形的方位差越大,信息加工的时间越长。 3.方位差每增加53度,反应时就增加1秒。 结论:心理旋转这种心理过程是存在的。
Reaction Time (msec)
Angle of Rotation (Degrees)
心理旋转的验证实验
研究者:Cooper和Shepard 材料:多边形 结果:无论是否具有前行信息,被试都会进行心理 旋转这种操作然后再进行正反位、匹配等反应 结论:心理旋转是一种真实的心理
三、心理旋转的连续性
三、表象的生成过程
(1)图示过程 (2)发现过程 (3)放置过程 (4)表象 过程 图示过程(Picture Process)将深层的本义表征转换为视觉短时记 忆中的表象。 发现过程(Find Process)它在视觉短时记忆中搜索某个特定的客体 或其部分。 放置过程(Put Process)它实现各种必要的操作,使客体的各部分 处在表象中的正确位置上。 表象过程(Image Process)负责协调上述3个过程的活动。
假设:
1. 如果LTM中只含有语言信息,则对图的判断时间慢于字词,因 为需要进行转换。 2. 如果LTM中包含两种信息,则判断反应时相同。
结果
(1)图的判断反应时快 (2)对冲突材料的判断反应时大于一致的材料
第二节 心理旋转
一、心理旋转概述 心 理 旋 转 的 研 究 于 20 世 纪 70 年 代 初 由 Shepard及其同事共同进行。

第七章 表象

第七章 表象

大小效应实验-Kosslyn
• • • • 红色的老虎:身上有条纹吗? 白色的猫:嘴上有胡须吗? 灰色的狗:是两条腿吗? 黄色的狮子:身上有斑点吗?
表象的物体越大,则被试对其特征进行真伪判定所需的反应时越小。 评定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评定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 表象过程存在大小效应。
大小效应的争议

认知心理学对“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 的研究,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心理咨询和 心理治疗中,表象的作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表象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关于表象的实验 和功能的讨论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内容导航:
一、知识的心理表征
表象 Vs. 符号 双重编码理论 Vs. 命题理论
二、表象的心理操作
• 看颜色+表象横竖线条——有效应
• 看线条+表象颜色————没有效应
• 表象过程类似高级水平的知觉过程
第一节 知识的心理表征
外部表征——外部刺激的呈现方式。 图像 Vs. 字词。 心理表征——外部刺激在头脑中的表现、存储 形式。表象(意象)Vs. 符号
一、关于表象
• • • • 以形象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 鲜明的感性特征 记忆表象、想象表象、幻想、幻象 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味觉表象、 嗅觉表象、运动表象 • 不仅信息加工的成果,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 是知识表征的一种重要形式
实验材料:图片,如汽艇、汽车等;
让被试记住图片,并产生表象
实验程序: 1)“注视”表象中客体的某一部分(如船尾)
2)“注视”整个表象
被试任务:主试说出图片中某一物体的名称(如船首的旗帜)
被试做“有”或“无”的反应
实验记录:RT 实验结果:扫描距离越大(如船尾到船首),RT越长

《文学理论教程》第七章

《文学理论教程》第七章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本章把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首先介绍作者创作的准备条件,创作缘起,其次描述和描述创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常见的构思方式,最后分析并阐释文学作品的物化过程,即它如何成为有一定形态的可被他人观照和消费的物态化产品。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本节概述: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富有主体性的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等三个环节。

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

艺术发现也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没有动机的冲突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

知识点1: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文学材料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他记忆中的表象材料。

准确地说,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

知识点2: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完整版)离散数学答案屈婉玲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完整版)离散数学答案屈婉玲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答:(1) 对于任意自然数x, 都有2x=x, 真值0.
(2) 对于任意两个自然数x,y,使得如果x+2=y, 那么y+2=x. 真值0.
11. 判断下列各式的类型:
(1)
(3) yF(x,y).
解:(1)因为 为永真式;
所以 为永真式;
(3)取解释I个体域为全体实数
F(x,y):x+y=5
所以,前件为任意实数x存在实数y使x+y=5,前件真;
②F(c) ①EI
③ x(F(x)→(G(a)∧R(x))) 前提引入
④F(c)→(G(a)∧R(c)) ③UI
⑤G(a)∧R(c) ②④假言推理
⑥R(c) ⑤化简
⑦F(c)∧R(c) ②⑥合取引入
⑧ x(F(x)∧R(x))⑦EG
第六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5.确定下列命题是否为真:
(1) 真
(2) 假
解:阿A={会打篮球的人},B={会打排球的人},C={会打网球的人}
|A|=14, |B|=12, |A B|=6,|A C|=5,| A B C|=2, |C|=6,C A B
如图所示。
25-(5+4+2+3)-5-1=25-14-5-1=5
不会打球的人共5人
21.设集合A={{1,2},{2,3},{1,3},{.
(d) 特定谓词 (x,y):x=y, (x,y):x<y,x,y .
说明下列公式在I下的含义,并指出各公式的真值:
(1)
(2)
答:(1)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x,y,如果x<y, 那么x y. 真值1.
(2)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x,y,如果x-y=0, 那么x<y. 真值0.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

|C(p,t)|2dp:p 到 p+dp 内的几几率 ∫|C(p,t)|2dp=1:动量空间归一一化 ������p′ = ������(p-p′):动量表象中动量 的本征函数
态的表象(VIII)
附录
波函数的动量本征函数叠加式
Ψ ( x, t ) = ∫ C ( p, t )ψ p ( x ) dp
利用用这些矩阵,可以验证: 1.矩阵的厄米米性, 2.[Lx, Ly]=iℏLz 3.Lx2+ Ly2+ Lz2=L2 4.[Lx, L2]=0 几几个问题: 5.u1, u2, u3 的定义交换次序, Lx 的形式是否变化 6.u1=Y11+Y10,... (请自自行行归 一一化)是否可以?
算符的矩阵表示示(VII)
动量空间波函数的归一一性证明:
* ⎡ C * ( p′, t )ψ * Ψ ( x , t ) Ψ ( x , t ) dx = ψ p ( x ) dp ⎤ p′ ( x ) dp′ i ∫ C ( p, t ) ∫ ∫ ⎣∫ ⎦ dx
= ∫∫ C ( p′, t )C ( p, t ) dp′ dp ∫ ψ ( x )ψ p ( x ) dx
a
算符的矩阵表示示(VIII)
矩阵表示示的例子子 例二二 (2)
当 m+l 或 m-l 为奇时,括号内的两项分别为
cos( m + l )π 1 2 − =− (1)0 ∼ m+l m+l m+l cos( m − l )π 1 2 a − =− ( 2 )0 ∼ m−l m−l m−l
a
当 m+l 或 m-l 为偶时,两项都为零,最后得到动量的矩阵元为
ˆψ dx Fpp′ = ∫ ψ * F p p′

北大自考认知心理学串讲知识点-北大未名BBS

北大自考认知心理学串讲知识点-北大未名BBS

北大自考“认知心理学”串讲知识点(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简史1、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把人的记忆比喻成鸟舍。

(最早)P42、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人有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格式塔心理学著名的论调。

P73、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完成的。

P7第二节当前的认知心理学1、生态学效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2、认知神经科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P13-P15(1)脑损伤病人的研究(2)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3)磁共振成像(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4)事件相关电位(ERP)(5)单细胞记录技术单细胞记录是一种不能安全地用于人类研究的技术。

第二章知觉第一节模式识别1、与模板匹配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匹配不同,按照原型模型,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二者之间可以有一些小的不一致。

P252、区别性特征模型假定,字母的区别特征是不变的,不管一个字母是手写体、印刷体还是打字体。

P263、区别性特征模型得到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

P29(1)Gibson(1969)的研究证明,当一些字母共用很多关键特征时,人们判断这些字母是否相要花更长的时间。

(2)Garner(1979)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判断的速度快慢依赖于共用的区别性特征的数目。

(3)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把微电极插入麻醉动物皮层的一系列神经元中。

每个神经元都只对特定方向的光栅反应特别强烈。

4、视知觉近期工作,确定了大脑皮层中加工相同刺激不同方面的分离的神经通路。

P30(1)what通路从枕叶中的初级视皮层向颞叶下行,主要负责加工视觉刺激的颜色、形状、和特性。

(2)where通路则从枕叶向顶叶上行,主要负责位置和运动信息的加工。

这样,为了识别外界环境中的物体和所发生的事件,特征信息至少要输送到两个不同的系统。

第七章 表象

第七章   表象

第七章 表象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1、定位实验 知觉-记忆组


带栅格的表象组:想象出“I”,而且不要移动、 变化位置

不栅格的表象组:想象出字母来
1、测试点落在字母之内的反应时要
小于在字母之外的反应时;——否定 判断慢 2、落在字母内的测试点 3、落在字母外的测试点的反应时, 当测试点愈远离字母则愈小。

第三节 心理扫描
科斯林等人认为,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视觉表 象中的客体同样有大小、方位、位置等空间特性,也是 可以扫描的。 一、距离效应:表象是可以被扫描的,并且扫描所需的 时间随扫描的距离而增加,类似于对实际的图画的扫描。 但是,当不对被试提出进行表象的要求后,距离效应就 不出现了,即被试做出判断所需的时间就不随两个点之 间的距离而增加。 所以,视觉表象至少在一个方面是类似于图画的,即表 象也包含空间信息,表象的各个部分描述所表征的客体 的对应部分,所表象的客体各个部分的空间联系保留在 表象的相应部分的空间联系之中。而且实验证明在三维 空间中也有类似的距离效应。




7、利用表象研究的结果解决人们运用地图的 实际问题: 8、心理地图的歪曲现象: 总结一下已有的表象研究,我们发现,表象与 图像共享一些特性。芬克对视觉表象提出了以 下原则: 1、内隐编码 2、知觉等价 3、空间等价 4、转换等价 5、结构等价
对心理表象研究及其理论的评论:
表象的更多证据:






1、心理折纸:谢伯德1972年 结论是类似于实际 折叠; 2、布鲁克斯1968年的心理扫描: 3、在头脑中对物体品质的判断:类似于人们在现 实生活中对物体的某种物理量进行比较,即物体 间差别越小,作出判断费时越长; 4、在头脑中对物体抽象品质的判断:对动物智力 水平的比较判断所需时间随着两动物间的实际智 力水平差异而增加; 5、线性顺序的判断:证明了表象具有抽象性; 6、心理表象和空间认识:在头脑中认识地图的加 工和在头脑中对表现的加工方式是一致的;

大学量子力学QMChap4

大学量子力学QMChap4
我们称这样做是变换到了动量表象, 表象中的“波函数” 可以称为动量 c ( p, t )
动量表象中的归一化条件为: C * ( p, t )C ( p, t )dp
1证明: 1 ( x , t ) ( x , t )dx
*
C * ( p, t )C ( p, t ) * p dx dpd p p
a 1 * ( t )
a 2 * (t )

a n * (t )
或者简单表示为 :
1
所谓的Q表象,实际上就是以Q算符的本征函数为基底的表象.
三、推广到连续谱
若Q算符的本征值是连续谱,即
ˆ Qu q ( x) quq ( x)
u ( x )uq ( x )dx (q q )
ˆ 若 Qun ( x) Qn un ( x)
n
( x, t ) a n (t )un ( x )
u
n
* ( x )um ( x )dx nm
a n ( t ) un * ( x ) ( x , t )dx
a n t 是 ( x , t )
在Q表象中的表示
(4.2 2) (4.2 3)

ˆ bn mn bm a n um ( x )Fun ( x )dx n n
令 则
bm a n Fmn Fmn a n
n n
* ˆ Fmn um ( x )Fun ( x )dx
ˆ 称 为F在Q表 象 中 的 矩 阵 元 ( m 1,2,) (4.2 4)

1
2
3
e
2
i ( p r E t )
C ( p, t ) * ( x )d p

第六章表象

第六章表象

❖ 结果表明 如果让被试“注视”汽艇的尾部,而主试要求确定的是艇首 的旗子,则被试所需的时间较长;如果让被试“注视”汽艇 中部的舱门,主试要求确定的仍是艇首的旗子,则被试所需 的时间较短;但是,当被试注意整个表象时,则没有这种时 间差别。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字母的情况下,当呈现的字
母的大小与表象出的大小相一致时,识别时间快于大小不一 致的,平均起来要快60ms以上。但在不同字母的情况下, 却未发现这种差别。
这个结果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表象所携带的大小信 息是有利于知觉的。
第一节 表象的性质
一、表象与知觉
❖ 什么是知觉? ❖ 知觉与表象之间什么关系?
第一节 表象的性质
一、表象与知觉
❖ 什么是知觉? ❖ 知觉与表象之间什么关系?
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说 视觉定位实验(Podgorny和Shepard,1978) 表象对知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Hayes(1973)的实验应用A,B,D,E,H,K,R,T等8个 字母。在每次试验前,先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排成一列的4个点, 两个相邻点间的夹角为0.5°,要求被试据此想象某一个正的大写 字母,其大小分为两种:一种是“大的”,即所想象的字母的大 小相当于最外面上下两点的距离;另一种是“小的”,即想象的 字母的大小相当于中间两点的距离。
结果:P146 结论:表象在记忆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Paivio的实验2
❖ 目的
表象是一个单独的编码系统
❖ 任务
呈现一些卡片,卡片上印着一对图画或一对词,要求被 试判断卡片上的两个物体在真实条件下哪一个更大
Paivio的实验2
❖ 自变量
刺激的大小与实际的关系(与实际相符、与实际不符) 材料性质(图片、语言)

认知心理学 第7章 表象

认知心理学 第7章 表象


3.表象具的特点? – 直观性 – 概括性 – 易变性 –?

4.表象的特点? – 直观性 – 概括性 – 易变性 – 可操作性
•关于视觉表象的研究提示,表象 有点象内部图片,可以执行一些 心理操作和转换。这些操作和转 换的方式似乎与相应的物理操作 和转换相似。
1
2
第二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二、字符旋转:二维物体的旋转研究
实验:呈现给 被试右边12个字 母中的一个,要 求被试确定字母 “R”是正的还是 反的。
实验分两种情况:
1.无前行信息 2.有前行信息:前行信息可以是所要呈现的字符或 方位(用箭头指示),或者二者都有。
(1)只有字符
(2)只有方位 (3)字符和方位结合的前行信息 (4)字符和方位分开的前行信息
实验结论:被试在完成作业时出现了心理 旋转的过程,他们把倾斜的字母在心理 的平面上旋转到直立的位置,然后再作 出正向或反向的判断。
三 心理扫描
Kosslyn等认为,表象具有大小、方位 等空间特征,可以被扫描。 –距离效应实验 –大小效应实验
距离效应实验--(Kosslyn,1973)
实验材料:图片,如汽艇、汽车等;
第二阶段,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 一张一半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平 条纹的复合刺激图形。结果被报告,垂直条 纹为绿色,水平条件为红色。
Finke(1980) :如果在诱导实验中只让被看两种颜色而要求 他们想象横竖线,那么测试通常可以产生麦氏效应。 而在诱导实验中如果让被试看横竖线条而要求它们想象 红色与绿色,则测试不会产生麦氏效应。
知觉竞争同一心理过程或心理资源,说明二 者的机能是等价的。
第三节 表象的实验研究

密度矩阵相关计算

密度矩阵相关计算

实际上,有时候会遇到更为复杂的情况,假设许多原子刚从一个热炉子中蒸 发出来,它们的自旋取向是无规律的,如何描述这种非极化的束流呢?为了使问
题更具有普遍意义,上述问题可概括为,当体系以
态 | 1 ,以
称其中的每一个| i 为 参与态 。这样的状态是无法用希尔伯特空间的一个态矢 应的统计系综为混合系综。
计平均相联系的,或者说,量子力学具有统计的性质。从统计规律性的角度看,
由纯态所描述的统计系综称为纯粹系综。例如,在 Stern-Gerlach 实验中,当原子 束通过磁场后,每个原子的自旋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即束流的完全被极化的,此 时,可以把体系理解为纯粹系综。
以上纯态和本征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本征 态一定是纯态,但纯态一般不是本征态,而 是多个本征态的线性组合
3331?????????????434341434324343434101102????????????????????????????????????????????????trtrstrsxx38043414343243434341002???????????????????????????????????????????????????iiiitriitrstrsyy??39???414343434124343434110012????????????????????????????????????????????????????trtrstrszz利用公式12可以计算自旋各分量算符的取各本征值的概率为
i i n i
1
(22)

ˆ 2 n | i pi i | j p j j | n Tr
n ij
j | i i | j pi p j

从布伦塔诺的表象论看科学_哲学_宗教之关系

从布伦塔诺的表象论看科学_哲学_宗教之关系
布伦塔诺在 1866 年乌尔兹堡所作的第四篇教职论文中明确提出。 布伦塔诺 : %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 引自%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 ∃ 序卷& ( 以 下简称中文版 ) , 上海 : 复旦大学 出版 社 , 1999 年 , 第 276~ 277 页。 ) ) ∗ 布伦塔诺 : %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中文版 , 第 276~ 277、 278、 278 页。

由此看来, 对现象的误解来源于对物理现象的模糊认识, 是错将呈现在想象中的物理现象当作心
) 理现象造成的。 那么, 布伦塔诺所说的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到底是什么呢? 布伦塔诺是这么说的: 每一呈现在感觉和想象中的表象 ( V ors tellung) 都是心理现象的一个实
例; 这里的表象不是指被表象的东西, 而是表象活动本身。 ) 例如听一种声音 , 看一个颜色, 感到暖或 冷, 我们的五官感受, 以及在想象中听音乐、 看山水、 或者闻花香, 思考 红 这个概念、 肯定球是圆的、 感到喜悦、 忧愁、 相信上帝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的心理现象。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引用布伦塔诺的定义, 是因为歧义恰恰是由于忽视了布伦塔诺原 有的严格界定引起的。布伦塔诺专门说明了之所以使用实例来进行定义而不是借助于更普遍的词项 来定义, 是由于这样的现象 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出现, 但包括在它们属下的一些特殊现象的名称 却是人们所熟知的。 ∗也就是说, 心理现象虽然发生在每一个个体的身上, 然而, 由于它本身具有的 微细难辨的性质, 反使得人们的日常经验与常识成为认识它的障碍, 而我们要认识心理现象, 唯有通 过真切地体验它, 即指出它的实例, 才能把握它。在以上布伦塔诺对心理现象的定义中, 我们可以清 楚地看到, 布伦塔诺所说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类: ( 1) 五官感觉的状态 ; ( 2) 想象中的感觉状态 ;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过程:先让被试识记一组图片,如汽艇,小 汽车,然后一次表象出其中的一张。实验有两种 情况:1.让被试“注视”表象出的客体的某一部 分;2.要求被试注意整个表象。问被试原来的图 片中是否有某个特征。
反应指标:反应时
实验结果:注视艇尾,说出艇首的旗子, 反应时长,注视中部艇门,反应时短;但 注视整个表象时,无反应时的差异。
实验结果
无前行信息或只有一种前行信息的条件下,当 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判断所需的时间较少, 约为0.5秒;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随 之增加,180度时反应时最长;随着样本的旋转 度数的进一步增大,反应时反而减少。
有两种前行信息的条件下,反应时不随样本方 位的变化发生显著变化。
实验结果的解释
不带栅格的表象组
定位实验结果(3种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
视敏度实验 (Frinke & Kosslyn,1980)
视敏度实验结果
表象的McCollough效应实验 ( Finke,1980)
知觉条件下的麦考勒效应
选择性干扰实验 (Segal & Fusella,1970)
表象对知觉的选择性干扰的实验结果
心理旋转不局限于视觉表象,也不依赖视觉表 象的特殊功能,它可作用于没有任何视觉成分 的空间表征。
表象是记忆表征,但信息来自知觉,表象与知 觉在机能上等价。
心理旋转是表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旋 转的实验研究有力地说明了表象是一种独立的 心理过程。
第三节 心理扫描
一、距离效应
Kosslyn(1973)的心理扫描试验一
二、表象与表征
表征(Representation) “表征是外界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记载
或表达的方式。”(Kosslyn,2003)
物理表征
心理表征(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视觉形式、 言语听觉形式等)
表征的理论模型与表象
双重代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
Paivio,1975 )
1968
Paivio
(言


及料 其的
同 事 ,
具 体


)应
实验目的: 考察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卡片 实验设计:2×2 实验过程:给被试看一
些卡片,要求其判定卡片 上所画的东西或打印的字词所标志的一对 事物中,哪一个在他的印象中是较大的。 实验指标:反应时
实验预期:只有语义编码/有两种编码
基本观点: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有两种—— 语义代码与表象代码,相应的有表象和言语两个 储存系统,信息的编码和储存可能使用其中一种, 也可能两种都用。
名词
乞丐 教堂 上下文 行为 大象 疲倦 历史 数学 舞蹈 教授 薪水 街道 战斧 德行
表象性 6.40 6.68 2.13 3.63 6.83 5.07 3.47 4.50 6.77 3.83 4.70 6.57 6.57 3.33
本章教学目的的要求
掌握信息表征的理论。 掌握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有关概念。 熟悉有关表象的研究及其说明的观点。
第一节 表象 知觉 表征
一、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
定位实验 视敏度实验 McCollough 效应实验 选择性干扰实验 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定位实验
1
2
知觉-记忆组
带栅格的表象组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表象与表征 心理旋转 心理扫描 二.问答题 1.举一实验的例子说明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2. 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说明表象与外部客体的同 构关系。 3. 心理扫描实验说明了表象的什么特性? 4. 试说明表象在知觉中的作用?
心理旋转的验证
(Cooper & Shepard,1984)
程序:分开呈现多边形正位样本及其方位后, 要求被试将图形的表象按规定方向旋转到规定 的方位上来,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实验各半,
记录反应时,接着呈现刺激样本,做正反判断, 记录反应时。
反应指标:准备时间和反应时 实验结果:反应时不随图形方位的变化而变化;
结论:说明表象具有空间属性,可以对其 扫描,扫描的时间随扫描距离的增加而增 加,与扫描真实图片相似 。
Kosslyn等人(1978)的心理扫描 实验二
虚拟地图实验 实验结果:表象是可以被扫描的,并且随
着被试扫描距离的增加,反应时也相应地 增加。
结论:表象同知觉的图片一样具有空间特 性。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表征,是一种心 理图画,而不是一种副现象。
*四、心理旋转研究的理论概括
表象的实质是就是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外部客 体有着同构的关系。
但表象并不是直接地从结构上来表征外部客体, 它与外部客体在结构上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
这种同构是指记忆中的事物关系和现实中的这些 事物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如心理旋转与客体的物 理旋转。Shepard等称这种同构为“二级同构”。
实验结果:大象—兔子对的反应时要长与 苍蝇—兔子对的反应时。
结论:评定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其 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
请自学教材P150-151对不同大小的客体 表象进行扫描的实验。
*四、表象的计算理论
Kosslyn在上述心理扫描实验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表象的计算理论。该理论尝试着 具体说明表象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依照这 个理论,表象有两个主要因素:
实验结果:被试对图画做出反应更快;对不一 致的图画材料的反应时长于一致的图画材料; 对一致或不一致的字词材料的判断没有差异。
结论:表象加工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条件下, 语言信息甚至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
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Luria(1976)和Farah(1988,1995)对 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显示,大脑左半球的 损伤与言语记忆障碍有关,而右半球的损伤则 与视觉材料的记忆有关。
共同代码理论(概念命题假说)
Anderson和Bower(1973)认为,命题可以表 征所有信息——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HAM模 型
Pylyshyn认为,知识本质上是概念的和命题性 的,而不是感觉或形象的。所谓命题是指用来 表述项目或事件之间关系的抽象认知结构。命 题所采取的形式与句子的“表层结构”相似, 而概念则与“深层结构”相似。
二、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
图片优势效应 狗
名词
平均数*

表象性
具体性
意义性

乞丐
6.40
6.25
6.50

教堂
6.68
6.59
7.52

上下文
2.13
2.73
4.44

行为
3.63
4.19
5.32

大象
6.83
7.00
6.8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疲倦
5.07
4.28
3.88

历史
3.47
3.03
6.91

数学
4.50
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Kosslyn和他的同事们(1993,1995)运用 Podgorny和Shepard(1978)设计的这一实 验范式,对被试的大脑活动用PET(正电子发 射断层扫描技术)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视觉 表象任务和视觉似乎定位于相似位置(枕叶、 颞叶等区),但表象产生过程中视觉皮层的活 动比感知过程中更强烈。
准备时随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而增加,呈线性 关系。
三、心理旋转的连续性
Metzler(1973)的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类似Shepard使用的手柄图形。 实验程序:先呈现刺激甲,按规定方向做心理
旋转,然后呈现刺激乙,要求对两个图形做是 否相同的判断。(刺激乙的延续时间为两个有 一定方位差的图形同时呈现时所需的心理旋转 时间 。) 实验结果: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被试的 判别反应时基本恒定。 结论:心理旋转可以说是连续的。
第二节 心理旋转
一、心理旋转概述 实验程序:用速示器呈现一对一对的图形,
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图形是否相同,记录反 应时。图形有三种情况:
平面对——正确反应为“相同” 立体对——正确反应为“相同” 镜像对——正确反应为“不同”
Mental Rotation
实验结果
平面对
立体对
实验结果
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如果两个图形 的形状和方位都相同,被试只需1秒就能 看出它们是否相同。
第七章 表 象
熊猫的尾巴是什么颜色的?
想知道自己空间智力的高低吗?想知道自 己能否胜任工程师、驾驶员等与空间能力 有关的职业吗?来做一做下面的心理旋转 测验吧! 请从被选的图形中,选择与左侧物体相符 合的图形。注意每题答案只有唯一的一个。
什么是表象?
表象(Mental image),亦称表象、心 象。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指对未直接呈 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表征。
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的增加而增加,或者 说,反应时与旋转的度数呈线性函数关系。
经计算每秒旋转53°。
结论
被试对两个图形做比较时,是在头脑中将 一个图形转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然 后依据匹配的情况再作出判定。想象的转 动或心理旋转是这类比较的基础。
平面对和立体对的比较模式是相同的,说 明在三维空间中和二维平面上的旋转都是 同样易于想象的。
平均数* 具体性 6.25 6.59 2.73 4.19 7.00 4.28 3.03 4.35 6.55 3.65 5.23 6.62 6.87 1.46
意义性 6.50 7.52 4.44 5.32 6.88 3.88 6.91 6.88 6.76 5.44 5.08 7.48 6.44 4.87
1.表层表征
2.深层表征,深层表征又可分成两类。
本义表征:所提供的信息是关于某一客 体是什么样子。命题表征:这种表征是由 抽象的命题构成,与本义表征不同,他们 是解释客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