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适用学科高中语文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

2、学会辨析特殊句式,并懂得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难点文言特殊句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前面两讲中我们已经讲解了文言实词和虚词,本讲当中我们讲解另一个和文言文紧密相连1、用“者”、“也”表判断。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格式:……者,……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格式:……者……。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

格式:……,……者也。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格式:……也。

(5)“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格式:……,……。

2.用“为、乃、即、则、皆、必、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否定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其中“是”表判断,而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考点/易错点2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初中文言特殊句式教案苏教版

初中文言特殊句式教案苏教版

初中文言特殊句式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对典型例句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方法。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2. 被动句:以“为……所”结构和“见”“于”为标志的被动句。

3. 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

4. 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

5. 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和疑问语气词。

三、教学重点1. 判断句的识别和运用。

2. 被动句的识别和运用。

3. 倒装句的识别和运用。

4. 省略句的识别和运用。

5. 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四、教学难点1. 倒装句的分类和判断。

2. 省略句的判断和补充。

3. 疑问句的识别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典型例句来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2.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文言特殊句式。

教案内容请参考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关章节。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的文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文言特殊句式的学习。

2. 讲解判断句:解释“……也”为标志的判断句,举例说明判断句的构成和用法。

3. 讲解被动句:解释“为……所”结构和“见”“于”为标志的被动句,举例说明被动句的构成和用法。

4. 讲解倒装句:介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倒装句式,举例说明倒装句的构成和用法。

5. 讲解省略句:介绍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省略句式,举例说明省略句的构成和用法。

七、课堂练习1. 判断句练习: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并解释其意思。

2. 被动句练习: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以“为……所”结构和“见”“于”为标志的被动句,并解释其意思。

3. 倒装句练习: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倒装句,并解释其意思。

【公开课教案】高考阳物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高考阳物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文言文—特殊句式授课时间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文言文现象中的4种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理解文言句式的构成,并翻译。

3.素质目标:学会鉴赏文言特殊句式,为读懂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做准备。

4.思政目标:感知古人用语的特殊方式,进一步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认识文言文现象中的4种特殊句式。

难点:学会鉴赏文言特殊句式,为读懂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做准备。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讲练结合;诱导启发五、教学准备1.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整理考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1.预习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句子结构。

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学习:(约5分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特殊句式,主要有4种,大家还记得是哪4种吗?大家知道者几种句式的参照物是什么吗?(明确:现代汉语习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现代汉语中句子的成分以及顺序。

(明确:主谓宾定状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为学习文言句式打基础二、第一课时:内容精讲及练习(35分钟)文言特殊句式4种形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一、倒装句1、宾语前置展示宾语前置句子事列,同学们翻译后,从中找出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不然,籍何以至此?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①忌不自信。

②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3、无乃尔是过矣?4、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

5、唯余马首是瞻。

规律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2、定语后置展示定语后置置句子事列,同学们翻译后,从中找出特点: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运用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和练习,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用法。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难点:倒装句的分类和疑问句的构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举例、分析、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2.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特殊句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1. 判断句:以“……也”为标志,表示判断或肯定。

举例:《岳阳楼记》中的“此则岳阳楼也”。

2. 被动句:用“被”、“受”、“遭”、“见”、“给”等词表示被动。

举例:《史记》中的“项伯见杀”。

3.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举例:宾语前置如《诗经》中的“谁谓草木不如人”。

4. 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

举例:省略主语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 疑问句:用疑问词或语气词表示疑问。

举例:《论语》中的“吾谁欺,欺天乎”。

3. 练习:设计相应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句子类型,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阅读文言文,识别和分析其中的特殊句式,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古代汉语中的其他特殊句式,如固定结构、对仗句等。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文言特殊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和应用。

七、教学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文言特殊句式。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如何准确识别和翻译这些特殊句式。

八、案例分析1. 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文言特殊句式。

2. 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特殊句式的含义和作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及“状语后置”的特点。

2、学会辨析以上句式,并懂得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考纲表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考纲精解】不同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考查题型】翻译题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一、判断句式——以“……也”结尾【教学目标】1. 理解判断句式的概念。

2. 学会使用“……也”结尾的判断句式。

3. 能够正确翻译和运用判断句式。

【教学重点】1. 判断句式的概念。

2. “……也”结尾的判断句式的使用。

【教学难点】1. 判断句式的翻译和运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判断句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判断句式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讲解“……也”结尾的判断句式。

3. 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判断句式,并改正错误。

4. 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使用“……也”结尾的判断句式。

【课后作业】1. 复习判断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练习使用“……也”结尾的判断句式。

二、被动句式——以“被”字开头【教学目标】1. 理解被动句式的概念。

2. 学会使用“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

3. 能够正确翻译和运用被动句式。

【教学重点】1. 被动句式的概念。

2. “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的使用。

【教学难点】1. 被动句式的翻译和运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被动句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被动句式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讲解“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

3. 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被动句式,并改正错误。

4. 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

【课后作业】1. 复习被动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练习使用“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

三、省略句式——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教学目标】1. 理解省略句式的概念。

2. 学会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句式。

3. 能够正确翻译和运用省略句式。

【教学重点】1. 省略句式的概念。

2. 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句式的使用。

【教学难点】1. 省略句式的翻译和运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省略句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省略句式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讲解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句式。

3. 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省略句式,并改正错误。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作者: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判断方法。

难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图片和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判断方法。

3.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4.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翻译和判断。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6.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程度和翻译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例1:宾语前置句例2:定语后置句例3:介词结构后置句2. 找寻相关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特殊句式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各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在线学习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论坛和学习网站,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渠道。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特殊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特殊句式的辨别和正确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特殊句式的练习,辨别和运用各种特殊句式。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各种特殊句式的辨别和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特殊句式的运用。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3. 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知识。

4. 鼓励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用于讲解和练习特殊句式。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例句。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言文材料和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和翻译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以“……也”结尾的句子表示判断。

2. 被动句:用“被”、“受”、“遭”、“由”等表示被动。

3. 省略句:省略主语、宾语、介词等。

4.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5. 疑问句:用“何”、“胡”、“安”、“焉”等表示疑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识别和翻译。

2. 难点:倒装句的种类和用法,疑问句的用法和翻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3. 分析: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用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翻译练习:布置课后翻译练习,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2. 文献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3. 文化讲解: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背后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一、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特殊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倒装句和省略句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对特殊句式的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定义和例句。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特殊句式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讲解特殊句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判断句1. 定义:判断句是用来判断事物性质、状态或关系的句子。

2. 结构:主语+ 判断词+ 宾语3. 例句: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二、被动句1. 定义:被动句是表示主语被动接受动作的句子。

2. 结构:主语+ 被动词+ 宾语3. 例句:“夫子哂之。

”三、倒装句1. 定义:倒装句是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部分颠倒位置的句子。

2. 结构:谓语+ 主语3. 例句:“夫子居于卫,颜回问曰:‘卫君待子而君之,子欲以君往乎?’”四、省略句1. 定义:省略句是省略掉句子中某些成分的句子。

2. 结构:省略成分+ 剩余部分3.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五、疑问句1. 定义:疑问句是用来提问的句子。

2. 结构:疑问词+ 谓语+ 宾语3. 例句:“子路问:‘君子成人之美,而成己之恶乎?’”六、祈使句1. 定义:祈使句是表达命令、请求、劝告、禁止等语气的句子。

2. 结构:祈使词+ 宾语(有时省略)3. 例句:“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七、并列句2. 结构:句子1 + 连词+ 句子23.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八、转折句1. 定义:转折句是表达两个意思相反或相对立情况的句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3. 通过对特殊句式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以“……也”结尾的判断句。

2. 被动句:以“被、受、遭、蒙、让、见、于”等字表示被动。

3. 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4.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5. 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作兼语、疑问代词作主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难点:倒装句的分类和疑问句的语法功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言文例句,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3. 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例句,引导学生理解特殊句式的实际应用。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5. 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检查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 练习题:设计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过程。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2. 文献阅读:推荐一些文言文作品,让学生阅读,进一步巩固特殊句式的知识。

3. 文化讲解:介绍一些与文言文特殊句式相关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背景介绍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句式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掌握这些句式对于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句式1. 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过来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倒装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是为了避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

例如:•以德服人,不以暴制人。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2. 并列句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组成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达并列的意思,或者是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

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两个并列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个并列的句子)3. 省略句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简化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省略了“不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省略了“以德”)4. 独立主格结构独立主格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名词或动词的-ing形式作为独立主格,表示一个与主句有关的补充说明。

在文言文中,独立主格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表达原因、结果、条件等。

例如:•吾闻其语而喜。

(独立主格结构为“其语”)•吾见其人而怒。

(独立主格结构为“其人”)三、练习题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倒装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以德服人,不以暴制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并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3.下列句子中,哪些是省略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教案标题:文言特殊句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 学会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3. 能够灵活运用文言特殊句式进行写作和阅读。

教学重点:1. 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 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3. 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2. 灵活运用文言特殊句式进行写作和阅读。

教学准备:1. 教材:文言文教材;2. 工具:投影仪、电脑、课件、黑板、粉笔;3. 资料: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文言特殊句式的作用和意义。

Step 2:讲解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15分钟)通过课件和黑板,向学生介绍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解释文言特殊句式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Step 3: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20分钟)通过课件和黑板,向学生详细介绍文言特殊句式的不同类型,包括倒装句、比拟句、排比句、状语从句等。

逐一解释每种句式的特点和运用场景,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和分析。

Step 4: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技巧(20分钟)向学生讲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技巧,包括如何选择适当的句式、如何灵活运用句式、如何增强句式的表达效果等。

通过分组讨论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句式的运用,并提高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Step 5:巩固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检验他们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可以分为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等,既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又考察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Step 6:总结和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特殊句式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实践,提高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运用能力。

教学扩展: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文言特殊句式;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积极运用文言特殊句式,提高写作水平;3. 鼓励学生进行文言特殊句式的创新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稳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结实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容:判断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稳固。

教学实施过程:一、文言句式的概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一样,由于语言的开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胜者,阳城人也。

〞〔胜是阳城人〕"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的站长〕"廉颇者,之良将也。

〞〔廉颇是国的良将〕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用"者〞表判断"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用"为〞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

〞〔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根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展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讲解。

如:"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使学生掌握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分类。

2. 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3. 典型例句分析。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和特点。

2. 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和翻译。

2. 典型例句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和翻译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特殊句式。

2.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10分钟)1. 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分类。

2. 讲解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三、典型例句分析(15分钟)1. 展示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判断特殊句式。

2. 讲解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文言文,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试卷,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判断和翻译判断句。

2. 判断和翻译被动句。

3. 判断和翻译倒装句。

七、教学重点1. 判断和翻译判断句。

2. 判断和翻译被动句。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倒装句倒装句是把谓语动词的一部分提到主语前面,使语序颠倒的一种句式。

常用于强调、疑问和表示否定等语气。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形式较多,常见的有下列几种:1、主谓倒装:把动词提到主语前面,用于加强句子语气。

例如:时至兹乃方始春。

(《谷梁传》)2、谓宾倒装:把宾语放到谓语动词前面,用于强调宾语。

例如:夫神气者,莫之能加也,死生安之。

(《庄子·养生主》)3、主谓宾倒装:即把宾语提到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前面,用于强调宾语。

例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小雅·车舝》)4、状语倒装:将表示时间、地点或方式等状语提到句首,常用于强调性语句。

例如:阳春白雪,江山如画。

(《红楼梦》)二、比拟句比拟句是一种把事物与事物相比较的句式。

文言文中的比拟句多采用“如…之…”的形式,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标准,将另一件事物与之相比较。

例如:德如水,法如束;仁者爱人,信者让人。

(《道德经》)三、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复合句分别用逗号、句号、分号等连接起来的句子。

并列句的连接词往往是“且”、“及”、“而”、“或”等。

例如:斯见矣,肇乎其名,夫惟贤达,能有所鉴也。

(《论语·里仁篇》)四、反问句反问句是用疑问词或不用疑问词,表示肯定的意思,常采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强烈的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彼何人也?子之谁也?(《论语·里仁篇》)五、破折句破折句是指一个长句被打断成数个小句子,各个小句子中间用“、”或“,”等标点符号分隔开来,使句子有节奏感,更具表现力。

它常用于强调或描写具体事物。

例如:辛苦者,其所得甚微,安乐者,其所受甚少。

(《论语·公冶长》)六、排比句排比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重复使用同一类词汇或句型结构,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国语·晋语八》)。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

1.4.2 讲解: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和特点。

1.4.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特殊句式的例子。

1.4.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1.4.5 总结:强调文言文特殊句式在古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判断句2.1 教学目标掌握文言文判断句的构成特点和用法。

2.2 教学内容讲解文言文判断句的构成要素、句式结构和用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判断句的用法。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2.4.2 讲解:讲解文言文判断句的构成要素和句式结构。

2.4.3 实例分析:分析判断句在文言文中的具体运用。

2.4.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4.5 练习:学生自行判断给出的文言文句子是否为判断句。

第三章:被动句3.1 教学目标掌握文言文被动句的构成特点和用法。

3.2 教学内容讲解文言文被动句的构成要素、句式结构和用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被动句的用法。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3.4.2 讲解:讲解文言文被动句的构成要素和句式结构。

3.4.3 实例分析:分析被动句在文言文中的具体运用。

3.4.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4.5 练习:学生自行判断给出的文言文句子是否为被动句。

第四章:倒装句4.1 教学目标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构成特点和用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文言文倒装句的构成要素、句式结构和用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倒装句的用法。

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特殊句式概述1.1 特殊句式的定义1.2 特殊句式在高考文言文中的重要性1.3 学习特殊句式的目标与方法第二章:判断句2.1 判断句的定义与特点2.2 判断句的构成要素2.3 判断句的用法与例句2.4 高考文言文判断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三章:被动句3.1 被动句的定义与特点3.2 被动句的构成要素3.3 被动句的用法与例句3.4 高考文言文被动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四章:倒装句4.1 倒装句的定义与特点4.2 倒装句的种类与用法4.3 倒装句的例句与分析4.4 高考文言文倒装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五章:省略句5.1 省略句的定义与特点5.2 省略句的构成要素5.3 省略句的用法与例句5.4 高考文言文省略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六章:疑问句6.1 疑问句的定义与特点6.2 疑问句的构成要素6.3 疑问句的用法与例句6.4 高考文言文疑问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七章:否定句7.1 否定句的定义与特点7.2 否定句的构成要素7.3 否定句的用法与例句7.4 高考文言文否定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八章:夸张句8.1 夸张句的定义与特点8.2 夸张句的构成要素8.3 夸张句的用法与例句8.4 高考文言文夸张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九章:比喻句9.1 比喻句的定义与特点9.2 比喻句的构成要素9.3 比喻句的用法与例句9.4 高考文言文比喻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10.2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解题技巧10.3 练习题与答案10.4 拓展阅读与推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判断句的定义与特点:判断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其特点是通过对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关系进行判断来表达意思。

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判断句时,可能会对其中的判断词和判断形式感到困惑。

二、被动句的定义与特点:被动句是指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别人对主语施加的。

学生在理解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时,可能会混淆主语和动作承受者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及“状语后置”的特点。

12、学会辨析以上句式,并懂得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B。

【考纲表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考纲精解】不同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考查题型】翻译题【考题回顾】供先生食。

?吾侪愿尽力焉重庆卷)(2014是区区者,何难之有,沿途以行乞所得,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这是区区小亊,
用。

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一般把宾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

古汉语中,有时把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叫宾语前置。

探究一: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1、彼且奚适也?3、彼且恶乎待哉? 4 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微斯人,吾谁与归?5总结规律: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积累:常见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奚”等。

牛刀小试:、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1()
A、臣实不才,又敢谁怨?、豫州今欲何至?
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C、而今安在哉? D C答案:探究二: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⑶忌不自信。

⑷臣未之闻也。

⑸时人莫之许也。

总结规律:
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积累:
常见否定词:“不”、“无”、“毋”、“未”、“弗”“莫”
常见代词:“之”、“余”、“吾”、“己”、“尔”、“自”
牛刀小试: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受制于人。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D、城中皆不之觉
答案:B
探究三: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1、何陋之有?
2、无乃尔是过与?
3、唯利是图。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惟命是从。

总结规律:
规律三:以“之”或“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牛刀小试:
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唯才是举
B、夫晋,何厌之有?
C、唯余马首是瞻。

D、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D
探究四: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规律四: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宾语前置句小结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为其然也?
3.而今安在哉?
4.而又何羡乎?
5.并力向西。

6.秦人不暇自哀。

7.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8.何厌之有。

9.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10.我之谓也。

11.何以伐为。

12.无乃尔是过于。

1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探究一:分析下列句子,找出共同点。

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月出于东山之山,徘徊于斗牛之间。

⑷长于臣。

⑸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标志性词语:于(乎)
格式:动(形)+于(“乎”,相当于“于”)+宾(名/代)
翻译:于+宾+动(形)
探究二:分析下列句子,找出共同点。

⑴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⑵请其矢,盛以锦囊。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请其矢,盛以锦囊。

规律:
标志性词语:以.
格式:动+以+宾语(名/代)
翻译:以+宾+动
一试身手:
下列句式中不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案:C
与“具告以事”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D、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答案:D
实战演练:
一、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文言特殊句式,并指出其类型。

A、何以伐为?
B、君患何焉?
C、恐年岁之不吾与。

D、唯兄嫂是依。

E、游于赤壁之下。

F、师不必贤于弟子。

G、具告以事。

答案:A ——D 宾语前置
E——G 状语后置
二、选择题
1、选出句式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
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唯才是举。

答案:C
2、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A答案:
3、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
B.敢问何谓也?
C.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D.君何患焉!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贪于财货
D.无伤也,请辞于军。

答案:A
5、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唯才是举
B.唯利是图
C.何以伐为?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案:D
6、下列句子哪句属于状语后置句的,请选出来()
A、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B、故燕王欲结于君。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答案:B
小结:
宾语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标志词:于、乎、以
格式:动(形)+于(“乎”,相当于“于”)+宾(名/代)
动+以+宾语(名/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