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浅析公路路政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公路路政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公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它们的存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在开展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时候面对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干扰到管控活动的开展,干扰到公路意义的发挥。
作者具体的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常用的处理措施。
标签:公路;路政管理;对策1 当前路政管控工作面对的不利现象简述首先是主体层面的问题。
管理工作的主体资质混乱。
我国《公路法》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
而在《公路管理规定》第四条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公路法》的规定或根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路政管理的具体工作”。
通过上述发现,两者的内在关联混乱,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彼此独立。
管控工作者的身份不统一,导致相关人员认为工作不权威,因此就会形成抵触心理,对于工作开展来讲非常不利。
其次是体制层面的问题。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公路路权由交通行政部门负责,但是安全则由公安机构负责。
很显然此类管理体系对于路政管控工作的开展来讲非常不利。
在具体开展工作的时候,会导致工作重叠,管控无序的现象发生。
最后是方法层面的问题。
我国路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路政管理机构的行政强制措施手段没有明确规定。
例如,《公路法》、《公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了公路管理部门有管理和保护公路的责任,对公路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手段,却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
此外,对路政管理机构强制权的时效和范围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公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只是论述管控机构有权命令相关人员将不合要求的建筑等拆除,但是缺乏强制性,这就导致管控工作缺少权威。
2 公路路政管理问题的分析2.1 路政管理主体问题的分析依法行政要求对复杂多样的公路行政主体进行行政主体资格的确定。
浅谈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摘要】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公路事业的发展状况同国民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对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我国公路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必然的需求。
本文主要对于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了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解决,以期构建科学、合理的公路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路管理体制;体制改革;问题和对策前言公路事业是我国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部分,能够有效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公路事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公路建设投入力度的也逐渐增大,交通管理中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当前主要的研究课题。
在建设我国特色公路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效果。
因此探究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利用率,在管理体制的作用下保障公路长期的使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 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1.1 公路内部管理机制过于死板,存在职能割裂问题交通安全、路政、收费、配套服务及养护是公路管理的主要内容,各项管理内容相互联系,但是设计管理工作中,公路管理职能常常出现职能割裂问题。
公安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维持公路交通通畅、维持交通秩序,确保公路交通安全等公路交通管理,而交通部门的工作任务则为公路运政管理、公路养护及相关设施的修建等,这两个管理部门将工作范围的界限划分的过于清晰,认为公路管理工作应由公安部门执行,割裂了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影响公路的运行效率,增大了公路运行的安全风险。
政府行政部门对公路管理企业有着一定的管理权限,公路管理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利益主体,所以在管理工作中缺乏竞争意识,公路内部管理机制缺乏活力,从而使得公路管理效率低下。
1.2 缺乏良好的公路管理法制环境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但相关法制建设力度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尚未形成统一、系统的公路管理法规制度,在对公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普通公路法规或区域公路管理法律条款。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前言高速公路属于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促进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建设有着重大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1.高速公路管理法制环境不完善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与此配套的法制建设明显滞后。
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高速公路管理的法规条例,实施管理中依据的往往是各省制定的区域性高速公路管理法规条例和普通公路的法律条款。
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高速公路管理者在行政职权划分上与公安等部门存在冲突,同时,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限于行政执法的权限,不能对破坏、盗窃公路设施,侵犯路产路权,非机动车辆和行人擅自进入高速公路,强行冲关逃费等违法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
2.高速公路职能割裂,内部管理机制缺乏活力高速公路管理内容主要是收费、养护、路政、交通安全和配套服务管理,这些管理职能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可在实际运行中,高速公路的管理职能却被割裂开来。
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公路及公路设施的修建、养护和路政、运政管理及稽征等,由交通部门负责;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等)由公安部门负责。
现实中,高速公路管理也就缺乏统一的模式,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各管一摊,将交通安全管理从中割裂出来,由公安部门行使这一职能。
3.高速公路经营目标模糊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怎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高速公路,在认识上缺乏清晰的目标,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效能发挥。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经营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地自主探索的高速公路经营模式,运作方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高速公路的市场化开发,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政府对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缺乏有效办法,尤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国内外经济组织经营的高速公路资产转移的监督乏力。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是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在不断摸索中逐步演变而形成的。
由于投资主体不一、投融资方式不一、管理模式不一,致使各地在高速公路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问题;措施现代管理学认为,组织管理体制由组织“运作目标、职能配置、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四大要素构成。
相应地,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也由此构成。
从功能上讲,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是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载体,是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
一、我国现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专门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法规条例,我国高速公路执法的主要依据还是1997 年7 月制定、1999 年10 月修正的《公路法》。
《公路法》对公路建设和收费公路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并未对高速公路管理内容、管理手段、执法主体等基本要件提出具体规范,缺乏针对性,致使执行过程中适应性差、管理力度不够,远远达不到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需要。
而且由于地方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与《公路法》的一些相关规定又不一致,甚至相互抵触,使得即使是同一性质的案例,其处理结果却有可能不一样,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
尤其是《公路法》几乎没有涉及到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管理方面的规定,造成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上,职能交叉、权责不清。
公路主管部门对路政管理的职责、范围、特别是哪些属于交通路政执法范围、哪些属于公安路政执法范围研究不够,使高速公路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缺少准确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执法力度。
此外,对于高速公路的规划、投资、建造,政府都应该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通过立法加以规范,才能真正避免和克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和弊端,促进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健全的法律和严格依法办事是高速公路规范管理的基础,应当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增强管理部门和公众的法律意识,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是在高速公路领域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组织形式,对高速公路整体功能和优势的发挥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同时也呈现出诸如事权不明晰、管理能效低下等与高速公路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速公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挥。
2.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2.1建设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方法均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对中标人的基本信息了解,缺乏一个综合的信息管理平台,监督检查次数不多并且事先通知,加上有的项目业主有意地隐瞒,管理机构在监督管理中,难以发现从业单位人员资质造假、借用资质、人员更换等不公平市场竞争的违规行为。
其次,管理机构对造价的控制,仅限于投资完成额的统计和变更工程的管理,而对因征地拆迁、主要材料、人工工资价格以及贷款利率等变化带来的造价变化,没有相应制定管理控制措施,也没有制定出造价变化而引起的行业管理方法变化的机制,当造价的变化超过项目业主的可控范围,主管部门只能被动同意接受调整概算申请。
最后,管理机构一般采用检查通知发出后,工地现场随机抽查的方式,这种检查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检查的随机性,但对总的检查项目缺乏计划性。
2.2 运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畅通便捷的通行条件、通行时间的节约、行车安全、完善周到的各种辅助服务等都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但其目前的运营管理并未发挥高速公路畅通、省时、安全、全方位服务的特性,例如由于交通事故、雨雪天气等原因,本来可以低速通行的高速公路被人为暂时关闭。
其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平服务的定位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体现,例如,由于维修等自身原因,高速公路行车速度下降,无法正常提供高速的通行条件,其通行时速与实际通行时间与普通的公路(如国道、省道)没有区别,但是顾客仍然需要为此支付足额的通行费用,这是对高速公路服务消费者的巨大不公平。
公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公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公路作为基础设施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的公路管理在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公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缺乏有效监管机制1. 问题描述: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完善且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导致部分地区公路管理不规范,效果欠佳。
2. 对策建议:a. 加强立法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与权限。
b.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行业从业者的培训和考核,并加大执法力度。
c. 推动信息技术与公路管理相结合,在线实时监控交通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资金短缺与不合理配置1. 问题描述:由于资金方面存在困难以及资源配置不足够科学合理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或项目进展缓慢。
2. 对策建议:a. 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与维护。
b.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人口流动情况,在改善交通不畅区域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c. 引导政府各级部门合理划拨预算,确保公路管理领域的必要支出。
四、道路安全隐患与交通事故1. 问题描述:我国公路安全形势严峻,交通事故频发。
主要原因包括驾驶员违法行为、道路设计缺陷、车辆技术状况等。
2. 对策建议:a. 制定更加严格的交通法规,并提高执法力度。
同时加强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并开展惩罚措施以示警戒。
b. 提高道路设计水平,注重人性化设计和完善规划审查程序。
修补道路缺陷并增设有效标识牌等装置。
c. 完善车辆技术检测制度,确保车辆在上道前符合相应安全标准。
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 问题描述: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 对策建议:a. 加强公路周边环境保护,加大监管力度并整合各方资源,在公路沿线进行植被恢复或人工增植等措施。
b. 推广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鼓励居民减少机动车使用,并提倡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正光 - 李富恩 :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1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前锋农场公路站, 黑龙江 建三江 160 2黑龙江省农 垦建三江分局局直公路站, 530 、 黑龙江 建三江 160 ) 53 0
摘 要: 高速公路 管理体制是在公路 交通领域 实现政府管理职能 的重要组织形式。介 绍了我 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现状及经营管理体制 中存在 的 问题 , 出 了我 国 高速 公 路 管理 体 制 的 改 革 原 则 和 完善 措 施 。 提
关键词 : 高速公路 ; 管理体制 ; 完善措施
高速公路效益的发挥。 2机构重叠、 2 职能交叉。 当 速公路的网络化进程必须加快, 加强统一规划, 统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 的快速发展 , 高速公路管 前, 就全国来讲,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重复设置的问 行业标准, 完善设施设备 , 在高速公路建设网络 理体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题 比较突出, 不少省( 在公路管理局以外 , 区1 又平 化的同时, 形成收费、 通信等功能网络化。与此同 主要指运营体制 , 指的是高速公路的管理机构设 行设置了高速公路管理局或高等级公路管理局 、 时必须加强高速公路管理 人才的培养 ,提高员工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路政管理局、 征费稽查局, 有的还成立收费公路管 的素质 , 不断提升管理手段 , 充分掌握和应用现代 对于高速公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理局等,致使在—个行政区域内出现了几个公路 化的设备设施 , 日常管理服务 , 为 在交通量观测 , 1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 管理机构, 形成政出多门, 多头管理 , 职能交叉 , 不 交通安全控制 , 收费数据的处理 , 人员工作业绩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仅相互间的关系难 以协凋,而且造成工作上相互 考核 , 日常工作的处理方面实现现代化 、 信息化的 现已基本呈现出以 公司型的国有公路集团和事业 扯皮 、 推诱 , 政令不能通达。2 3机构庞大 , 效益低 管理。 寸 x 于养护 、 经营等项 目 的管理逐步实现现代 型的高速公路管理局为主导 ,以非国有公司和上 下。近几年来 , 各地由于重复设置机构 , 扩充 ^员, 化, 通过招投标等方式把 日常养护、 绿化 、 服务区 、 市公司为补充, 多种模式并存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由于养护管理系统是事业单位,工资福利 救护 、 维修等业务交由专业公司来完成 , 使高速公 1 事业型。该类模式又可细分为 “ . 1 一省两 基本有保障, 加之大锅饭的体制 , 使公路系统的人 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部得到充分体现 , 实现 局”“ 、一省一局” 两种类型。 所谓“ 一省一局” 就是高 员急剧增加; 此外, 行政管理和非生产人员存在比 效益的最大化。3 4完善高速公路经营制度。由于 速公路 与普通公路统一归由省公路局管理的模 例过大的问题。机构庞大 , 人浮于事, 挤占了大量 高速公路具有公益性和商品性二重属性 ,投资巨 式, 具体路段由不同的法人实体负责经营管理。 采 的养护经费。 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 全国每年小修 大,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致使高速公路的管理不应 取这—模式的省份有: 黑龙江 、 内蒙古、 云南 、 天津、 保养经费中人工费和其他费用的支出约 占 6 %, 局限于行政管理, O 而更应该注重经营管理。根据高 上海 、 海南等省 。所谓“ 一省两局”就是专门设 有的仅能满足人头费,有的甚至连职工工资开支 速公路事业发展 的需要 ,可以有偿转让某些符合 , 立与省公路局并列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全省 都难以保证。而且职工有工不出或出工不出力的 条件的已建成高速公路的经营权 , 采取多种措施, 范围内的高速公路管理工作 的模式。这样 的省份 现象比较普遍, 生产效率低下。 拓宽融资渠道 , 有效地筹措建设资金, 解决高速公 有辽宁 、 、 吉林 山西 、 江西 、 贵州 、 广西 、 宁夏 、 新疆 、 3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完善及配套措施研 路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机 青海等省。在事业型模式 F, 高速公路的国有资产 究 制, 以求提高高速公路资产的使用效益。 管理与行业管理均由交通主管部门来承担。1 2企 高速公路现代 化管理体 制是适应高速公路 在 当前 的 形 式 下 ,要 完 善 高速 公 路 管 理体 业型。当前企业型管理模式一般采取高速公路集 的发展需要, 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高 制 , 高速公路经营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重要内容。 团公司形式。这种公司一般是对事业型的高速公 速公路管理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到 顶关系 完善高速公路经营制度要认真界定政府和经营企 路管理局进行集团化改制重组后所形成的国有独 的过程中,要 以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体制为基 业的职能。实行政府主要对国有资产运营进行调 资的有限责任公 司,而且原有各路段收费经营公 础 , 不断解决实际上作 中的各种问题 , 逐步调整 、 控, 通过 国有高速公路资产经营公司经营管理 , 一 路公司一般转变为这类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子公 到 I 顷 各种关系 , 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现代化设施的 是积极培育高速公路市场经营主体 , 按现代企业 司。母子公司之间以资产为纽带 , 形成母公司对于 功能。 在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体制的过程中, 制度要求, 通过对现有公路经 营企业进行改组 、 改 公司的控股关系 , 对子公 司以股东、 监事 、 董事身 应注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造, 组建一批具有优势的大型公路经营企业 , 跨地 份实行股权管理, 按股 比享受所有者权益, 从而以 31 .做好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和资金 的管理 区、 跨行业 、 跨所有制联合, 形成高速公路经营的 股权关系为链条形成层级结构较为复杂的集团公 计划工作。高速公路的前期规划工作对于高速公 主力军。二是将附属于交通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 司架构。 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对高速公路 机构的事业 型经营机构推向市场,并按公司法加 第一类是直接隶属省级政府。该种模式下 , 建设的规划工作是十分重视的。 例如美国, 每年有 以规范,使高速公路国有资产及其它资产实行企 促使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 在市场竞争 集团公司归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 , 直 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公路规划,尤其高速公路这 业化经营 , 属省政府领导 ,基本上与省交通厅处于同一行政 样投资大的项 目, 更是规划中的重点工作 。3 2建 中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 ,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4结论 等级序列中。 第二类是直接隶属省交通厅。 模 立健全高速公路管理法规体系。建立高速公路管 这种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 中出现的种种矛盾 式一般是省级政府将省域范围内高速公路予以整 理新体制要充分运用法律 、 经济和行政手段 , 通过 调整现有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 、 、 法规 规章 或不合理现象 ,从根本上说是对高速公路管理的 合 ,由省交通厅独资或控股成立公路经营集团公 立法 , 颀 司, 实行产权管理与行业管理 , 出资额享有资产 不一致的地方 ,捌 l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运营管 特殊性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构成与运作的有机协 依 理 中的各种关系, 依据《 公路法》充分考虑高速公 调性、评价比较的科学性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 , 因此, 对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 制订 完善高速公路的管理办法 、 法规 认识不—致造成的。 2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路的特点 , 、 和规章。但是 , 走法制化道路也需要—个过程 , 基 理论研究甚为重要,只有对其进行全面和充分的 从总体上看 , 当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中的主 掌握其基本规律 , 才能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 生和发展的阶段性 ,客观情况 研究, 要弊端是政企不分 、 事企不分 、 机构重叠 、 职能交 于高速公路的公益l 使高速公路管理走向规范化 、 科学化。 高速公路管理 践 , 叉、 队伍庞大、 效率低下, 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随 不允许我们乐观地去观望和等待,
我国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及改善对策研究

■ISCUSSIO门探讨我国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现状问题 及改善对策研究文I齐晨我国目前确定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道路交通管理实际。
从总体上看,对道路规划的改进、道路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质量水平和安全性能的提高、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提升、道路交通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提高、道路交通整体环境的改善等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好转与稳定,都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人、车、路的快速发展,现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笔者对体制现状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改善对策。
―、我国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各部门工作不易协调。
道路交通管理涉及人、车、路、环境等多种要素,涉及公安、交通运输、建 设、农业、卫生、工商、质检、安监、保险等多个职能 部门和非政府组织。
公安机关只是政府的一个职能 部门,由公安机关牵头交通安全工作,不易有效组 织、统筹、协调其他政府部门开展工作,容易产生较 多弊端,例如部门间管理目标不统一,管理成本高且 效率低。
各部门职责不够明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 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 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没有 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职权和责任,从而导致部门职权 职责不清晰,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有时会出现相 互推倭的问题。
另外,我国的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体制 是一种分散式的执法体制,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部门交叉管理,交通管理权的分割容易引发公安部门 与交通运输部门的分歧与矛盾,造成行政执法效率 不高。
源头监管与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从《道路交通 安全法》的具体规定中可以看出,公安部门的职能主 要包括驾驶人和车辆管理、保持和维护道路交通秩 序、处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道路交通事 故、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宣传与教育、交通安全 相关监督等。
基于系统治理思想,道路及其设施的 规划、投资、设计、建设维护与管理,车辆的设计、制 造、使用与维护,道路运输企业和车辆维修企业的 准入与监管,道路交通事故的救援与预防等也都应 当属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的范围。
公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公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公路是连接各个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在现代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尽管公路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讨论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公路管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交通拥堵。
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的常态。
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是提高道路网络的承载能力。
对策建议包括改善道路规划、增加道路数量、优化交通流量以及发展公共交通等。
此外,可以采取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通过信号灯控制和交通信息管理等手段,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公路维护和修复不及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公路的长期使用和恶劣天气条件会导致道路表面的损坏和设施老化,若不及时维修和修复,会给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度带来隐患。
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的公路维护体系,加强巡查和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问题。
此外,应加强对施工质量和工程材料的监管,确保道路维修和修复的质量和持久性。
第三,公路通行费收取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公路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通行费成为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公路通行费收费体系不完善,存在乱收费、费率不合理等问题。
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公路通行费收费制度,加强对收费站点的监管和管理,严禁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此外,应逐步推行电子收费系统,提高收费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四,公路安全问题仍然突出。
公路事故频发、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交通的安全。
解决公路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交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加强教育宣传,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完善公路交通设施,包括道路标志、路灯、护栏等,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
总之,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才能更好地推动公路网络建设和管理,提升公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条件。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摘要】高速公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和商品,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通过研究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路网分割、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管理机构设置重复、职能交叉等问题,本文也提出相适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对策高速公路指的是“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属于高级公路,它具有一般普通公路的功能特点,但与此同时它作为,因而它同时具有商品性和社会公益性。
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高速公路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984年我国开始动工建设第一条高速公路,于1998年竣工,总长为20.5公里。
截止2013年年底。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虽然在这十几年间我国高速公路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却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高速公路的更好发展。
1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概念及要素1.1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概念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指的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为了确保高速公路顺利的建设以及运营而建立的组织制度。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高速公路运营体制、高速公路建设体制、高速公路监管体制、高速公路养护体制。
高速公路融资体制等内容;而狭义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则主要指的是高速公路运营体制,它是一种高速公路的管理权限的划分和管理机构设置的制度。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随着高速公路的飞快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同时它对高速公路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要素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要素包括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共5种,其中管理人员是动力源泉,管理机构是物质基础,管理职能是基本前提,管理运营机制和制度是管理体制运作的根本保障。
调研报告:关于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关于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关于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2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35.6万公里,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但与此同时,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养护资金供给与使用等不能适应公路发展新情况,矛盾和问题逐渐积累,已经成为制约公路交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公路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养护资金保障机制,通过改革赢得红利,已成为新时期实现公路科学发展的既重要又紧迫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调研情况为做好相关工作,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开展了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并就相关内容对全国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了书面调研。
同期,会同相关部委先后赴吉林、广西、甘肃、安徽、河南5省实地调研,深入市县、乡镇、村委会、道班和养护公司,听取基层各级政府、交通运输部门、村民代表和养路工意见和建议。
调研期间,调研组召开了四个片区公路养护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意见。
通过调研和座谈,调研组对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基本情况、主要问题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对今后工作重点、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养护管理现状(一)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
以《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等为依据,目前我国总体上形成了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由省级及以下交通运输部门承担、农村公路养护由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承担的管理模式,并初步建立了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养护工程市场。
1.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事权主要在省级,可分为以国资委为主管理、以省交通(运输)厅为主管理和混合型管理等三种模式。
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分析: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分析前言我国的公路建设近年来得到了空前发展,公路玩不断完善,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我国公路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公路建设管理体制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加强对我国公路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管理的效率、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路规划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了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结构方面:(一)、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区分不明显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管理机构属于政事企三方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人浮于事,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严重,职工缺乏相应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公路管理按照自身的属性,有明显的企业性质,应该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但是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公路管理部门还具有明显的事业性质,有相应的行政职能,缺乏活力和竞争力,阻碍了公路综合效益的发挥。
(二)、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在公路的管理上出现了同时存在多个行政管理机构的问题,在很多省级公路的管理过程中有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局、征费稽查局以及收费公路管理局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这些部门出现很多的职能重叠,容易出现重复收费等问题。
当出现问题时,有互相推诿,推卸责任,造成了公路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
(三)、公路管理部门机构庞大,效率低下公路养护部门属于事业单位,有基本的工资福利保障,因此今年来我国公路系统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公路养护管理职工人数激增,造成了公路管理部门机构庞大,占用了大量经费。
同时公路养护职工出现很多出工不出力的现场,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公路建设管理规范化的进程。
2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针对我国目前公路建设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今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管理改革中的经验,要逐渐改善目前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不良作风。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网高速公路作为特殊的公共物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高速公路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二战后,因为战后重建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大兴高速公路的建设。
我国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于1984年开工、1988年建成,总长20.5公里,实现了我国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截止2012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9.2万公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问题却也严重阻碍了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一、高速公路的属性及其管理体制要素(一)高速公路的属性高速公路的属性及其管理体制要素是高速公路管理的根本问题,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运行。
高速公路具有普通公路的功能,但作为准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的商品,也有其特殊的技术经济特征,既具有社会公益性也具有商品性。
将高速公路界定为准公共物品,是因为高速公路建设耗资巨大,并非全部由国家承担,也可以由市场提供,然后通过收取通行费的方式得到补偿,所以高速公路既有公共物品属性,又有非公共物品属性,从而将其界定为准公共物品。
高速公路的社会公益性,是指它服务于生产、流通、消费、政治、文化、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在加速商品流通、满足客运以及货运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路用户是高速公路的直接受益者,整个社会是间接受益者。
高速公路产生的社会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效益,体现了高速公路的社会公益性。
高速公路在提供客货运的功能体现了使用价值,其本身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又体现了它的价值,所以说高速公路具有商品的属性。
总结大全/html/zongjie/(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要素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是对高速公路的机构设置、运行方式及其职能和权限的划分。
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有五大要素:人员、职能、机构、机制和制度。
管理人员是推动管理体制运转的动力源泉,直接决定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管理职能包括投资建设管理、行业行政管理和运营管理三个方面;管理机构既指从事高速公路管理的工作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单位,又指各管理单位内部具体从事某一专业管理的工作部门,以直线-职能制为佳;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五种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管理制度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具体章程等。
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前言公路是现代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
然而,在公路管理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问题,如道路建设与维护不平衡、交通拥堵、违法行为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1. 道路建设与维护不平衡在我国许多地区,城市间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发展,但农村地区公路建设落后。
由于资金限制等原因,一些偏远贫困地区道路状况较差。
此外,在某些已经修建完善了的城市道路上也存在维修不及时导致破损情况频发等问题。
2. 交通拥堵随着汽车普及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周边地区,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这造成了时间浪费、能源消耗增加甚至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影响。
3. 不规范驾驶和违法行为许多驾驶员存在不规范驾驶的问题,如超速、闯红灯、疲劳驾驶等。
这些违法行为极大地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并给其他车辆和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
4. 缺乏科学智能化管理手段公路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例如缺少实时的交通监测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
这导致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并处理诸如事故、堵塞、施工等情况,从而增加了应急响应和处理困难。
5. 公众意识不足一些市民对于良好的公共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比如乱扔垃圾或损坏设施等行为常见。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以及对设施造成一定损害。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 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要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需要加大投入并推动落后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拨款支持,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在公路建设上形成合力。
2. 优化道路交通运行通过加强交通管理,探索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建设,在重点区域实施限制性交通政策,并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公路的流量调控能力,以减少拥堵问题。
3. 强化执法力度对于违法驾驶行为,应加大执法力度,增派执法人员进行日常巡逻。
同时还需要完善相关监测系统并提升整体执法效能,严厉打击各类违章行为。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也随之发展迅速。
高速公路承载着各城市各地区经济及基础设施的功能性。
同时,我国在现阶段也是加大力度的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投入巨大。
其次,对于商品经济、物流运输、旅游业等行业经济主体发展,高速公路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经济的作用。
但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高速公路管理滞后、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主要剖析目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现状问题。
多视角,多元化的对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对完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体系、问题、措施一、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现状(一)人员构成较为复杂,素质层次及工作能力不同我国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人员构成复杂。
较为安逸的工作,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工作,较为消极懈怠。
没有主动学习专业技能的欲望,对待工作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对自己的业务能力不做评判,没有认知。
且少部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都达不到岗位标准。
(二)管理职能不明确,工作效率低经过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由国家管理转变企业管理的模式。
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了不少隐在的问题。
使得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存在着混乱的迹象,管理职能划分不明确,责任不清晰。
实际上,在高速公路投资及开发建设都是建设、经营一体的模式。
建设初期,都是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部署的。
在高速公路建设验收后,政府职能部门还要对高速公路的收费及养护工作进行管理。
对于建设经营一体的模式,优点是能够很好的解决建设当中和运营管理初期存在的相关问题。
但这样,同时也造成了政府和企业职能划分不明确,管理漏洞不能及时有效的完善处理解决。
导致不能高效的工作,工作效率低。
阻碍高速管理运营良性运转,不能使整体运营水平提高。
从而限制高速公路整体发展。
(三)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不健全,配套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高速管理统筹大多是,多个部门组成的。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建议

统 到 底 , 延 续着 已经过 时 的 “ 还 大
锅 饭 ” 做 法 . 不 利 于 调 动 员 工 积 极 性。
法律 法 规体 系 建设 ,尽快 出台一 套 适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高 速 公 路 法 律 法
规 , 通 过 立 法 的 形 式 确 立 高 速 公 路 管 理 的 责 任 , 整 社 会 关 系 , 化 行 调 强
业 管 理 ,使 我 国 高 速 公 路 管 理 走 上
3 .经 营 性与 公 益 性 矛 盾突 出。
由 于 财 力 困 难 . 我 国 越 来 越 多 的 高
速 公 路 是 采 用 贷 款 、 招 商 引 资 等 方
经 济 快 速发 展 的 需要 ,国 家制 定 了
“ 纵 七 横 ” 速 公 路 主 骨 架 的 宏 伟 五 高 战 略 , 以 致 力 于 促 进 我 国 高 速 公 路
进 一 步 发 展 。然 而 , 国 高 速 公 路 管 我 理 体 制 未 成 定 式 , 些 年 来 , 于 各 近 由
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 对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长 远 影 响 ,其 固 有 的 基 础 性 和 公 益 性 特 征 ,决 定 了
特 许 的范 畴 。政 府特 许 经 营 的主 要
目 的 是 为 了 引 进 民 间 资 金 和 市 场 机
制 ,有效 解 决 公共 基础 设 施 建设 中
4 .推 行特 许 经营 制度 。特许 经
营 制 度 是 国 际 上 通 行 的 收 费 公 路 经
式 筹 集 资 金 修 建 的 。因 此 , 通 过 收 要 取 车 辆 通 行 费 的 经 营 手 段 来 偿 还 贷 款 或 回 报 投 资 者 ,而 且 有 一 定 的 经 营 年 限 , 增 加 收 入 , 低 成 本 ” 企 “ 降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改革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具有全封闭、快速、全立交、大流量的优点,这些都是普通公路所不具备的,它也因此成为现代交通运输最主要的工具之一,所以要发挥高速公路的特殊的优势和功能,这些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制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体制作为保证。
同时,从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来看,高速公路的管理要比一般公路的管理的具有更高的难度与复杂性,因此,高速公路必须依据自身情况与特点,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规范的管理制度。
若高速公路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么就可以高效地利用高速公路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也可以及时地处理高速公路上的不同的突发性事故,这样政府部门也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与质量,改善政府的形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2.当代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
湖北省高速公路网运行管理主要涉及道路营运管理、交通综合执法等业务,主要由湖北高速公路集团、湖北省交通行政执法总队负责,其业务关联部门包括运输管理局、公安局、公路局以及气象、医疗、消防等部门。
湖北高速公路集团负责高速公路日常营运收费、公路交通事件发现与处置、相关的事件信息上报与发布、路网各种设施设备维护、道路安全养护等;交通行政执法总队综合执法业务主要涉及交通安全管理、事故处理、交通疏导、两客一危、路产损坏、交通超速、超载等日常综合执法业务和突发应急事件执法业务;交通行业系统内的公路局、运管局以及交通行业系统外的公安、气象、医疗等业务关联部门在高速公路日常管理及应急管理中也承担各自的工作职能。
对于交通日常事件和应急事件的处置,按照交通执法与营运管理职能的分工,上述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承担的职责协同完成各类交通事件的处置。
从管理框架结构模式上,湖北高速公路集团、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均以总中心、分中心、路队三级管理构架,各自根据自身业务独立运行。
其中,总中心、分中心根据业务分工和事件大小完成相关工作,并设有指挥中心,统一指挥本级和下级业务工作;路队为执行机构,负责辖区路段巡查和执法现场处置工作,并向上级汇报或发布(见图1)。
从上述管理运行模式来看,其模式缺乏统一指挥、协调职能,以及必要的信息沟通机制,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弊端:
(1)在管理体制上,顶层和内部相关业务指挥、协调功能缺失,是割裂交通管理业务内在联系,阻碍交通营运与执法联动,影响交通事件的高效协同处置以及有效应对复杂交通突发事件,引发效率阻塞的主要原因。
同时,协同管控的动能主要来自基层的请求和协商,这一模式必然导致协调力度不足,远远不能达到协同管控命令的约束强度,这也是导致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
此外,对于跨区域或重大交通事件,顶层指挥功能的缺失极易引发双方联动的不一致性,严重影响协同管控的执行效果。
总体来说,该模式仅可于用部门内日常业务处理,而非有效的应急协同管控工作模式,远不能满足应急联动的指挥统一性、任务命令性、执行高效性要求。
(2)在管理体制内,跨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功能。
这一功能的缺乏加剧了交通实时信息的缺失,不能及时获取完整事件信息,从而严重影响事件处理的及时性以及对事件的预判,难以保障高质、高效,交通服务工作。
(3)在信息的采集与传递方面,缺乏明确的信息采集职责与必要的信息沟通机制。
高速集团和执法总队各自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独立完成信息的采集和逐级上报,高速集团和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都具有信息的发布职责,由于双方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易引起的信息偏差,引发信息可靠性问题,为交通事件的决策、指挥、公众信息服务留下隐患。
3.构建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原则分析
3.1循序渐进的原则
我国很多行政机构和企业职能混乱,职责划分模糊,这种现象对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效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制度改革应循序渐进,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上逐渐减轻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阻力,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所以相关部门应抓住机遇加快高速公路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高速公路体制改革,循序渐进的对高速公路体制进行规划、改革以及完善。
3.2实事求是的原则
高速公路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仍需通过各种政策进行融资为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3.3专性化的原则
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不同,推进高速公路管理制度改革应充分理解其专业性及技术性。
要根据高速公路发展的规律性,不断推进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不断适应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并与国家机构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4.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建议
4.1提高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路
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较晚,法制建设较为滞后,这也是当代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专门针对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另外,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存在部门交叉管理的现象,如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就都参与道路管理,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各自的管理责任和职权划分,以促进和推动当代中国高速公路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依法治路呢?必须要有一个原则,就是按照集中统一、高效管理的原则,在遵循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高速公路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例如高速公路的管理分很多方面,包括路政、养护、收费、通讯、安全等方方面面,各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要建立健全法制体系,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管理内容,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导致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
同时还应明确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与使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使使用者在受到损失时,能够通过法律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真正实现依法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