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我们的国粹──京剧人教新课标语文

合集下载

小学新人教新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3.3我们的国粹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1)

小学新人教新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3.3我们的国粹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1)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第一课我们的国粹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1.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收集京剧的文化交流、京剧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并练习向大家讲解;
2.学生搜集的相关京剧资料;
3.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和《京剧的交流》。

四、教学过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的国粹》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的国粹》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的国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国粹》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如书法、国画、京剧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国粹的深层内涵和欣赏艺术作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粹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如书法、国画、京剧等,并能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国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国粹的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粹的内涵,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体验。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书法作品,引发学生对国粹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国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和分析国粹作品,如书法、国画、京剧等,引导学生体验国粹的魅力。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国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国粹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国粹的绘画或写作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创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国粹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等关键信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的国粹──京剧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的国粹──京剧人教新课标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

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乐性。

表演上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钹、鼓等,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

本课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同时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以生动的模仿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它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

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不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做到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对京剧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收集、整理、表达有关京剧的信息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才能真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1)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关注京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doc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doc

《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单元主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从而生出民族自豪感。

引人入胜的京剧是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中的第一个小主题。

京剧迄今为止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成为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尤其是老一辈特别痴迷。

本课中通过组织欣赏、描绘脸谱、学唱片段等各种体验活动,拉近京剧与我们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文化积淀,尽可能地改变自己平常漠然或者不以为然的态度,提升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和理性认识,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特色;认识到京剧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

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演唱京剧,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他们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认识。

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

从心理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三、设计理念:1、课前搜集资料,拓宽课堂。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科目,要求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利用课前资料搜集,让学生了解到京剧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戏迷,不仅是因为唱腔好听,更重要的是它里面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通过细密的感染以及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为学生建立对京剧初步的认知。

2、建立资料袋。

让学生按合作小组把搜集的资料分类放入资料袋,培养学生分类整理资料及合作学习的习惯3、课堂活动,体验京剧之美,建立情感联系。

新课堂关注学生的体验,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利用欣赏录像京剧视频、动手画脸谱、学唱京剧等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拉近他们与京剧的距离。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国粹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国粹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国粹》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讲讲国粹、观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专门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会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2、了解这些国粹在世界上的阻碍,从而更加珍视它们。

活动重点:通过学习,小组讲讲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差不多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活动难点: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专门的精神文化精髓。

活动预备:PowerPoint、京剧Flash、歌曲讲唱脸谱课时: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了解并感受国粹第二课时:观赏书画艺术及中医的魅力第三课时:感受世界的中国风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讲国粹师:出示京剧的影音文件《苏三起解》、《红灯记》选段。

师:你们听过这种戏曲吗?是什么戏曲?你听明白了些什么?你们爱听京剧吗?生:京剧师:同学们,京剧有哪些表演手段?学生回答:略一、了解京剧师:京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是我们的“国粹”,已有200年的历史,它通过动听的曲调和优美的舞姿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故事,融文化、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展现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在当今中外戏剧文化中,京剧不仅展现出华夏民族戏剧的浓厚传统,而对世界以后戏剧艺术的进展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阻碍。

1、京剧的表演手段即唱—唱歌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这五种为一体,通过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从而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惊”“恐”的思想感情2、京剧的角色师:同学们京剧中的角色行当有哪些?生:……师:小结:“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显现。

“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样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组。

“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

“花旦”——指青年小小姐,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净”指各类花脸,一样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的国粹京剧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的国粹京剧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史;2.学习京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3.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学习京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PPT;2.京剧表演视频;3.京剧服装和道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10分钟)1.教师播放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观看。

2.问学生是否看过京剧,对京剧有什么了解。

Step 2: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15分钟)1.教师用PPT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元曲发展为京剧的过程,四大名旦的由来等。

2.学生们跟随PPT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单叙述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Step 3:学习京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 (20分钟)1.教师用PPT展示京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如唱念做打,十三正脸等。

2.学生体验京剧表演形式,模仿老师演唱京剧台词或者舞动身体,感受京剧的表演风格。

3.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并向学生解释片段中的表演技巧和特色。

Step 4:欣赏京剧表演 (2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京剧表演,如《红楼梦》片段。

注重学生对表演形式、情节和台词的理解和欣赏。

2.学生们跟随PPT的提示,用自己的话简单叙述所看到的京剧表演片段。

Step 5: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5分钟)1.教师与学生就所观看的京剧表演进行互动,提问学生他们喜欢哪个角色或者情节,为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Step 6:总结 (5分钟)1.教师简要总结所学内容,并强调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学生应该珍惜和传承。

2.学生反思与京剧相关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可以写在学生手册中。

辅助活动:1.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解答与京剧相关的问题。

2.京剧服装展示:教师展示京剧服装和道具,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国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国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国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国粹教学设计》是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如京剧、书法、国画等,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艺术特点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如京剧、书法、国画等,认识相关术语,感受国粹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感受国粹的魅力。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国粹的魅力。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国粹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国粹的艺术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如京剧、书法、国画等,引导学生关注国粹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预习到的国粹知识,如京剧的角色、书法的种类、国画的技法等,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让学生选择一种国粹进行深入了解,如分析京剧的经典剧目、书法的风格特点、国画的创作技法等,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我们的国粹──京剧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我们的国粹──京剧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我们的国粹──京剧_人教新课标《我们的国粹──京剧》课堂实录学情分析:我校是天津市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学校,京剧是学校的校本课程之一,因此我校的学生对京剧的基础知识有一些了解。

通过“班班唱”的形式普及,五年级的同学也都能唱上几小段。

这些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虽然学生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京剧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习起来也很有难度,大多数学生对枯燥的活动不感兴趣。

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营造浓厚的课堂环境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动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知道京剧为什么是我们的国粹;对京剧产生兴趣并愿意去感受与尝试。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四大工夫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旦、净、丑。

刚才那些同学表演的有青衣、花旦、老生还有老旦。

师:你看得真仔细。

生:我知道京剧是怎么来的。

师:说说看。

生:清朝的时候,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后来就形成了京剧。

师:看来京剧的历史还很长呢!生:我知道京剧伴奏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唢呐等师:其中最重要的乐器是──京胡,你们都很棒。

生:我知道京剧有很多著名的演员,比如说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他们被称为“四大名旦”。

二、提出问题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我们知道京剧被称为是我们的国粹。

板书:我们的国粹──京剧师:让我们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生:人们为什么把京剧称为我们的国粹呢?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很有研究价值。

(出示一个大问号)三、自主探究师: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吧。

打开书第78页,“小资料”中有一段话,谁来读一读?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生:京剧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师:可谓是历史悠久。

板书:历史悠久师:(指着板书)由于京剧的历史悠久,所以说它是我们的国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国粹──京剧》课堂实录学情分析:我校是天津市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学校,京剧是学校的校本课程之一,因此我校的学生对京剧的基础知识有一些了解。

通过“班班唱”的形式普及,五年级的同学也都能唱上几小段。

这些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虽然学生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京剧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习起来也很有难度,大多数学生对枯燥的活动不感兴趣。

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营造浓厚的课堂环境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动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知道京剧为什么是我们的国粹;对京剧产生兴趣并愿意去感受与尝试。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四大工夫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教学准备:1.环境布置:在教室内悬挂、摆放和京剧有关的艺术作品。

2.教学幻灯片、电脑、实物投影等媒体设施。

3. 指导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活动:(1)你喜欢京剧吗?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京剧最吸引你的是什么?(2)你周围有喜欢京剧的人吗?你从什么地方发现他们喜欢京剧?一、激趣导入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视频)我们刚才看到的是自己学校绿芽艺术团的同学在表演──京剧。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是天津市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学校,那么,通过学习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呢?生:我知道京剧有四大行当,分别是生、旦、净、丑。

刚才那些同学表演的有青衣、花旦、老生还有老旦。

师:你看得真仔细。

生:我知道京剧是怎么来的。

师:说说看。

生:清朝的时候,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后来就形成了京剧。

师:看来京剧的历史还很长呢!生:我知道京剧伴奏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唢呐等师:其中最重要的乐器是──京胡,你们都很棒。

生:我知道京剧有很多著名的演员,比如说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他们被称为“四大名旦”。

二、提出问题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我们知道京剧被称为是我们的国粹。

板书:我们的国粹──京剧师:让我们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生:人们为什么把京剧称为我们的国粹呢?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很有研究价值。

(出示一个大问号)三、自主探究师: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吧。

打开书第78页,“小资料”中有一段话,谁来读一读?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生:京剧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师:可谓是历史悠久。

板书:历史悠久师:(指着板书)由于京剧的历史悠久,所以说它是我们的国粹。

师:你还了解了什么?生: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师:你知道是哪三大体系吗?师:那么我来告诉大家,获得这项荣誉的一个是前苏联的,一个是德国的,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表演体系,也就是我们中国的京剧。

能够被列入“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说明我们的京剧已经名扬世界了。

板书:名扬世界(指着板书),因为京剧已经名扬世界了,所以我们说京剧不愧是我们的国粹。

4.师:你从这段话中还有什么发现?生:京剧是中国最大的剧种。

师:京剧虽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但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剧种。

板书:最大剧种中国有很多剧种,我们知道的有……,为什么说京剧是最大的剧种呢?生:京剧的剧目很多,京剧范老师给我们讲过,京剧有上千出戏,有些已经失传了,现在演出的有三四百出呢。

师:你上课听讲一定很认真,记住了老师说的话。

生:喜欢京剧的人很多,很多老年人都喜欢京剧,他们喜欢听戏、看戏,很多人还喜欢唱京剧呢。

四、汇报交流师: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作业──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喜欢京剧的人?从哪些地方表现出他们喜欢京剧的?请你在小组里和同学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生:我从人民公园看到过有人唱京剧,还有很多人围着看。

生:有一次我从红光公园经过,天都黑了,还听到有人在里面唱京剧呢。

师:喜欢京剧都到了忘记时间的地步了,他们真可以称得上是京剧迷了。

生:我奶奶也喜欢京剧,她经常看中央11频道。

我们家还有好多京剧光盘和磁带呢。

这就是我奶奶最喜欢听的,有时候她还边做饭边哼哼呢。

师:看来你奶奶也是个京剧迷,真让人羡慕,身边有个京剧老师,可得跟奶奶学习学习?师:老人喜欢京剧,那小孩有喜欢京剧的吗?生: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去看天津市京剧票友大赛,就有好多小孩唱京剧,唱得可好了。

我这儿还有他们演出的照片呢。

(投影展示)师:感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珍贵的资料,让我们能看到比赛盛况。

看来呀,从古至今,从老人到小孩都喜欢京剧。

有人说,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皮黄声。

京剧真不愧是最大的剧种。

五、合作探究师:那你们喜欢京剧吗?为什么?生:京剧很美。

师:美在哪呢?生:京剧的唱腔好听。

生:京剧的服饰很漂亮。

生:京剧的脸谱好看。

师:说到京剧的脸谱,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有一个同学有一件京剧脸谱的收藏,你们想不想看?来让我们欣赏一下。

(投影展示)生:我特别喜欢里面的脸谱,这是我和妈妈从图书大厦买的。

京剧脸谱中以净行的脸谱变化最为丰富。

给大家介绍一下,每个京剧人物都有不同的脸谱,这个是……。

师:老师知道于方浩是个特别爱读书的孩子,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

师:有一首歌就是唱京剧脸谱的,名字叫《说唱脸谱》你们会唱吗?一起来来唱一唱。

有的同学发现我们唱的脸谱都在黑板上了,我们知道,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请五个)红色:忠义;白色:奸诈;黑色:粗矿豪放;蓝色:勇猛而有心计;黄色:代表凶猛的性格。

师:这还有两个脸谱,它是谁?包公,你从哪看出来的?月牙儿,这个月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月牙一样吗?它就是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写意的绘画技法;这个我们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脸上有很多毛儿,所以在他的脸谱在绘画上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工笔的绘画技法。

展现了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

板书:民族特色师:(指着板书说)京剧的脸谱不仅颜色鲜艳,非常有中国的民族特色,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师:除了多彩的脸谱,京剧还有什么最吸引你的?生:我觉得京剧的服装特别美。

师:不光是美,这服装中的名堂还不少呢!这里有三张图片,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个人)生:这件叫做蟒,这是《打龙袍》中,皇太后穿的,这上面有龙的图案,只有皇帝和大臣才可以穿蟒。

生:这件叫做披,这是《穆桂英挂帅》穆桂英出门的时候穿的,上面有很多花儿,很漂亮。

生:这件就是靠,是大将在在打仗时穿的服装,这是《定军山》中的黄忠穿的服装。

同学们你们看,这上面的图案是什么?对,是虎头,是不是看起来很威风。

师: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衣服,这京剧的服装的讲究还真不少呢。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件京剧的服装,请大家欣赏。

(展示服装)京剧服装的做工也非常讲究,采用中国特色的丝绸制成,使用中国著名的苏绣的技法,用各色的彩线绣成的,所以非常的精美,非常的华丽。

师:这些有民族特色的服装,真是太美了。

师:说起京剧的唱腔,也是很有民族特色的,你们听过哪些京剧唱段?生:汾河湾、宇宙锋、打龙袍、锁麟囊、红娘、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能唱上几段京剧,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小组里商量商量,你们愿意展示哪一段)哪个组先来?(掌声,表示感谢)生: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生:淮河营生:卖水师:听了同学们的演唱老师也想学着唱一唱,行吗?我唱《穆桂英挂帅》中捧印的一段,你们听听我唱得怎么样?师:唱得怎么样?生:唱得好听,有味道。

生:表演的动作也很好看。

师:谢谢同学们,(鞠躬)。

这京剧不仅好听还很好看呢。

下面请大家欣赏京剧《雁荡山》和《三岔口》里的两个小片断。

注意看,一会儿我们来汇报一下你看懂了什么?(播放视频)生:一员大将带领他的军队,攻打一座城。

敌人打败了,跑回城,关上了城门,这个大将就命令自己的手下,翻墙进去,结果取得了胜利。

师:台上就几个人,你怎么看出有军队的?生:京剧中的几个人就代表军队。

师:这就是京剧表演的特点。

“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

后面《三岔口》一段谁看懂了?生:有两个人在打架,他们假装谁也看不见谁。

师:你们同意吗?这表示在什么时间发生的事情?(晚上)你们真聪明!这就是京剧表演的虚拟性。

师:(出示马鞭)这是马鞭,一看到他就仿佛看到了──一一匹马,红色的表示红马,谁来表演一下京剧中骑马的动作。

师:谁愿意来表演一个京剧中的动作,让大家猜一猜。

(7个同学)上下楼、喂鸡、开门、关门、扑蝴蝶、划船、喝酒。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靴子,谁愿意穿上它来给大家表演。

跑圆场,感觉怎么样?不要说表演了,连走起路来都挺困难的,我们看到京剧演员台上精彩的表演,一定付出了很多辛苦,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当我们看到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应该怎么样?师:京剧是中国所特有的,它将中国民族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今天,有很多的外国人也迷上了京剧,请看大屏幕。

(播放视频:外国人唱京剧)师:如今,京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的国粹,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了。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本来不是特别喜欢京剧,通过这节课,我更加喜欢京剧了。

生:我知道了很多京剧脸谱和服装的知识。

生:我觉得京剧特别好看,我们看懂京剧了。

生:我知道了为什么说京剧是我们的国粹。

(提问题的同学)师:你来说一说生:(按板书说),你很会提问,还很善于总结,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好,我们一起感悟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我们国粹──京剧的魅力。

今后让我们多听、多看、多了解京剧,做一个喜欢京剧的中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