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对策和建议(一)

合集下载

镇干部队伍的管理现状、问题、建议

镇干部队伍的管理现状、问题、建议

乡镇干部队伍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乡镇干部工作的岗位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对象是农民群众,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

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乡镇干部去实现,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乡镇干部组织和带领群众去完成。

机制健全、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乡镇干部队伍是带领和指导农民脱贫致富,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干部队伍现状和特点**镇机关现有工作人员78人,其中:公务员28名,事业干部50名(其中包括专业技术人员11名,职员37名,工勤人员2名),大学生村官2人(含在公务员之列)。

干部队伍存在以下一些突出特点。

(一)工作人员存在一多一少的状况。

体现在具有干事激情和办事能力的人少,消极怠慢、干事能力差的人员多,我镇机关78名工作人员中,干实事的只有30、40人,有能力干事但持观望态度的有20、30人,其余是干不成事或不干事的。

对于前者,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工作强度越来越大,间接地出的问题就越多,担的风险也就越大,挨的批评也就越多,所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无错;对于后者,组织安排的任务,不是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不知从何干起,就是有一定能力也消极怠慢,能拖则拖,贻误了工作的最佳时间。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缺乏干事激情。

一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存在很大差距。

乡镇工作人员很大程度上都是混岗混编使用,一些事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消极懈怠,造成工作人员之间干工作存在比较工作心理。

二是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后,只要是同职级、同年限,不管是一般人员还是二级机构负责人,其待遇都一样,也造成工作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平衡心态。

受上级精神限制,政府不能自行制定激励制度,导致工作开展和推进困难。

(三)工作作风不扎实。

一是消极怠工。

一些干部进取心不强,感觉乡镇工作,农村工作没有成就感。

特别在进城无望后往往不思上进,干脆消极怠工,混日子的现象严重。

从“走读”干部到“住读”干部:涂家垴镇干部队伍扎根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情况汇报

从“走读”干部到“住读”干部:涂家垴镇干部队伍扎根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情况汇报

从“走读”干部到“住读”干部——涂家垴镇干部队伍扎根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情况汇报“工作在农村,住宿在城市”、“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

这类被群众戏称为乡镇“走读干部”的现象在我镇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走读干部“根”不在乡土,下班时间未到就唱起了“空城计”。

农民想办事找不到人,以致于有了问题也不愿意去找干部解决,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来,在市、区委的统一领导下,涂家垴镇紧紧围绕“五镇同创”(争创省级生态镇、文明镇、卫生镇、绿色镇、旅游镇)发展战略,按照廉洁、务实、高效的要求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理“走读”干部,不断强化镇村干部队伍建设,抓实干部驻村联户工作,全镇党员干部队伍在扎根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探索了路径,摸索了经验,取得了良好成效。

主要做法如下:一、我镇在治理“走读”干部方面的方法举措在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中,涂家垴镇党委、政府坚持四管齐下,坚决刹住干部各种“走读”歪风。

加强制度管理约束,让干部不敢“走读”;加强正面教育引导,让干部不愿“走读”;解决实际困难,让干部不想“走读”;解除后顾之忧,让干部不必“走读”,让乡镇干部在乡镇居住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1、抓思想转变,从观念上拒“走读”。

一些镇干部认为8小时以外时间纯属个人自由支配,早出晚归,情理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结合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干部充分认识“走读”的危害性和“住读”的必要性,切实解决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问题,在全镇干部中开展了“为什么要‘住读’”的大讨论,对走读的危害进行深入剖析,对如何扎根乡村干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增强乡干部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奠定干部安心“住读”的思想基础。

乡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乡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乡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乡基层治理是指在乡镇一级对辖区内社会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工作,它在推动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体制问题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乡基层治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乡基层治理存在决策单一、民主监督薄弱的问题。

在乡镇一级,有些领导干部偏向一家人或者少数干部的意见,不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决策失当、脱离实际。

对于这种问题,需要建立健全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

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尤其是涉及重大事项的决策,要广泛征求意见、听取不同声音,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

乡基层治理存在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些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不够先进,工作作风不够务实,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事务无法顺利推进。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乡镇干部进行绩效评价,加强对干部的激励和约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乡基层治理中存在一些农民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由于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一些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例如土地承包权不稳定、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混乱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要建立土地承包制度的稳定保障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受侵犯。

要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乡基层治理还存在一些乡村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

由于乡村地区资源有限,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少,导致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相对较低。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要加大对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对乡村经济的投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乡镇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干部工作调研报告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乡镇干部工作调研报告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存在的问题(一)干部走读现象严重家在外县的年轻干部,一到周四、周五,心都开始浮躁,开始操心买车票回家的事情,每每周五下午便请了假,脱岗坐车回家,周日晚或者是周一早上再回到单位所在地,来回奔波着,工作和家庭两头顾,身心俱疲。

家在外市、外省的年轻干部,则是要等到逢年过节、休年休假的时候才能回去,平时就是一个人,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如果独生子女,特别是女孩,家人是既操心又担心。

当前乡镇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工作任务繁重,这些干部又成年累月不能回家,心中埋怨较大,情绪上对工作有消极、厌烦情绪。

(二)大龄未婚青年较多由于本科毕业后的年轻人多数是22—24岁,已经是大龄青年,工作问题解决后,个人简历个人问题便成了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工作环境限制,难以找到适龄对象,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同时,也存在个人主观原因,不愿意在本地找对象,排斥外嫁。

(三)借调现象普遍存在乡镇本就任务繁重,工作千头万绪,个别干部被借调到部门、单位工作,却又由于种种原因,编制仍旧在乡镇,这种现象造成日常业务工作压到在岗的干部身上,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甚至是三个人的`业务,干部怨言较多,同时,政府还得拿出经费来,聘请人员来充实工作队伍二、解决措施(一)招考范围的适当缩小通过户籍限制,把招考范围缩小到本县的待就业青年,由于是当地人,更能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更安心的开展工作。

(二)遴选机制的完善市、县应把各部门、单位缺编的岗位采用遴选的制度,每年进行招考,减少甚至取消通过省考招录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在基层一线有所为,进而通过遴选的途径得到上升,曾经积累的丰富基层经验和阅历,才能在之后工作中更好的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相应待遇的提高同一个县(区),也普遍存在干部从偏远乡镇向城关镇、街道办流动的现象,究其原因,县(区)毕竟是经济文化中心,更有利于生活和孩子教育等现实问题。

心得体会-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精品

心得体会-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精品

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现在有不少的乡镇干部家住城里,有些干部早上去乡镇,下班回城里,来回车接送,群众称他们为走读官。

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据调查了解,乡镇干部大部分异地有房子,我县沿江乡镇领导干部走读问题比较严重,群众反映,许多乡镇干部虽然工作在农村,但心在城里,想找乡镇干部办点事很不容易。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乡镇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具有直接性、群众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说到底是作风问题,如果任其蔓延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阻碍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那么如何解开这个问题的症结,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试就有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成因分析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起于9年代初,时间久、数量多,农村干部群众对此反映也比较强烈。

各地领导机关多年来也曾抓过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成效不明显呢?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从思想认识上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一致,找不准解决问题的症结,决心不够大。

有的认为,现在是信息社会,交通发达,来去方便,干部没有必要吃住在农村;有的认为,乡镇干部长年奉献在农村,把家安在城里,来回上下班也情有可愿;有的认为,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涉及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实际问题,怕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等等。

因此,有些领导同志对这个问题不想抓、不敢抓,在整治走读现象时,瞻前顾后,心慈手软。

二是一些乡镇干部群众观念淡薄。

他们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做工作不走群众路线,不愿深入基层和群众,。

乡镇干部走读规章制度

乡镇干部走读规章制度

乡镇干部走读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能力素质,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走读范围乡镇干部走读范围包括农村基层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走读时间为一个月至半年不等。

三、走读安排1. 走读期间,乡镇干部需按照上级安排的计划,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实地走访学习。

2. 走读安排需提前向乡镇干部进行通知,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 走读期间,乡镇干部需严格遵守走读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认真学习工作。

4. 走读期间,乡镇干部需认真完成走读任务,对所学知识要及时总结、应用。

四、走读内容1. 学习培训:乡镇干部在走读期间将接受相关培训,包括政策法规、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2. 调研实践:乡镇干部需深入走读单位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实际工作经验。

3. 经验交流:乡镇干部需要与走读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工作经验,互相学习提升。

五、走读制度1. 请假:乡镇干部在走读期间如需请假,需提前向上级领导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走读单位。

2. 资料归档:乡镇干部在走读期间需及时汇总总结所学知识,形成档案备查。

3. 走读总结:乡镇干部在走读结束后需提交走读总结报告,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建议。

六、监督管理1. 乡镇干部走读工作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2. 走读期间如有违规行为或工作不力情况,将严肃处理。

七、附则1. 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乡镇干部管理部门所有。

2.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乡镇干部走读规章制度,望各乡镇干部认真执行,努力学习提高,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治乡镇干部“走读”情况汇报

整治乡镇干部“走读”情况汇报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整治乡镇干部“走读”情况汇报整治乡镇干部“走读”情况汇报20XX年8月11日晚,***县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对周巷、小河等乡镇干部值守情况进行了暗访,暗访组到达乡镇后,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在十分钟内报到,以确认其是否按规定在乡镇住宿。

县纪委监察局对暗访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

县纪委对全县乡镇干部明确以下纪律,要求严格落实责任,防止出现“为官不为”的现象发生,对上述问题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

1、严格执行工作纪律。

一是严格执行驻勤制度。

干部除外出参加会议、出差等工作需要外,法定工作日必须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擅离职守。

法定工作日无特殊情况必须在任职所在地居住。

二是严格执行值班制度。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含公休日、节假日)至少有1名领导干部带班。

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公开值班安排表,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

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在法定工作日需要离开工作地时,必须按干部管理权限履行请假手续。

请假期满,应办理销假手续。

2、严格加强干部管理。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率先垂范,带好班子,管好队伍,其他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层层抓好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对这次暗访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制定整改措施。

3、严肃处理违规问题。

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带班领导、值班人员严禁擅离职守,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县纪委监察局将继续不定期地对干部值守问题和全县干部在岗不在工作状态的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将严肃处理,严格追责问责,并对典型问题公开曝光。

***县委组织部20XX年9月18日。

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6篇

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6篇

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干部走读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形象。

为有效整治干部走读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

通过持续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整治力度。

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干部走读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干部自身素质、思想意识以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意识滑坡:部分干部思想意识淡薄,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缺乏敬畏之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丧失了为民务实的宗旨。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一些单位管理体制宽松,对干部走读问题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导致一些干部投机取巧,违规走读。

3.利益驱动心态:部分干部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为谋求个人利益,选择走读,以获取不法之财。

二、整治工作的主要举措为有效整治干部走读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相关措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加大整治力度:1.强化教育引导: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增强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2.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干部走读行为的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严格追责问责。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走读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依据,规范干部工作行为。

4.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干部增强自律意识,健康向上。

5.加大惩治力度:对违规走读的干部进行严肃查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坚决遏制行为的蔓延势头。

三、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干部走读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改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干部走读现象明显减少:通过专项整治工作,部分干部走读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违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2.干部思想得到提升:通过教育引导,部分干部的思想境界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党的纪律和规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地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地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增强监督检查,增强抓作风建设的实效性。

增强对机关作风状况的监督,是增进机关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腕。

一是要拓宽监督的范围和途径。

整合监督资源,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踊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慢慢形成管用、到位的监督机制。

扩大监督的范围和视野,畅通群众信访监督渠道,将领导干部的行为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催促机关干部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反映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是加大督查工作力度。

成立健全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和按期报告制度,完善督查办法,肯定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检查,促使机关干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

增强巡视督查,促使机关干部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抓落实、见实效上下功夫,深切实际,深切群众,真心实意地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怨、解民忧,着力解决本地、本系统、本部门改革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群众取得更多的实惠。

(二)强化考核评价,增强作风建设的能动性。

要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考核转移到数量考核和质量效益考核并重上来,坚持以业绩为取向,以民意为根本。

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做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完全消除过去干部等待、观望的依赖思想。

完善表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机关干部作风考核体系,把作风建设的成效及机关干部的作风如何的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作为衡量标准,制定完善机关干部作风评价办法。

把组织考察、考核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把评议范围扩大到基层、延伸到村居,由群众代表对干部的作风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把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增进增强机关干部自觉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3篇)

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3篇)

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方案按照省委、和市委___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及市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刁镇实际,现就干部“走读”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有关专项整治任务的部署,着力整治领导于部“走读”问题,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和引导全体机关干部准确把握作风建设要求,认清“走读”危害和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支持、配合专项整治工作,逐步形成层层带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通过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广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安心基层工作,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为刁镇加快建设市域次中心提供有力保证。

二、整治任务和措施要求1、解决干部工作在基层、住在城市的问题。

措施要求:实行领导干部夜间轮流值班制度,根据班子情况划分三个值班组,实行每周值班“三二二”模式,节假日、双休日白天根据实际情况轮流值班。

保证有___名班子成员___小时在岗。

党政办公室、财政所、安监所及办事处、农委(防火、防汛办)等按规定需要夜间值班的部门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将当月值班表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于每月___日报党政办公室备案。

值班期间领导干部和各部门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值班岗位,随时保持通讯畅通。

遇有___,要立即妥善处置,并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

2、解决干部不遵守工作纪律、迟到早退,群众办事找不到人、见不到面的问题。

措施要求:领导干部和全体机关干部在工作日期间,除因公出差、开会或特殊情况经批准请假外,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离岗、无故旷工、请假期满逾期不归或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到岗工作。

严格落实干部外出请假制度。

副局级领导干部因公或因私离镇外出,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请假。

镇直部门负责人离镇外出向分管领导请假,经批准后抄送党政办公室;其他机关干部离镇外出,向各部门负责人请假,经批准后报送分管领导留存。

浅议乡镇干部“走读”现象

浅议乡镇干部“走读”现象

刍议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一、乡镇干部“走读”的现状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已成为当前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之一。

“走读”,就是说一些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白天在乡镇工作,晚上回城区家中住宿。

乡镇干部“走读”,使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短,进村入户接触群众少,群众遇到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解决,直接影响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及时妥善处置,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造成乡镇干部“走读”的原因(一)走读的主观原因从主观原因上看一是思想松懈。

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造成思想滑坡,艰苦奋斗精神不强。

部分干部耐不住乡镇的清苦寂寞,吃不惯乡镇的粗茶淡饭。

二是自律监督不严。

对于走读现象,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律意识很淡薄。

三是责任感不强。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观念弱化、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四是制度建设不力。

从住勤制度来看,乡镇普遍都制订了住勤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没有进行严格监督。

(二)走读的客观原因1、农村工作形式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乡镇政府职能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也间接造成走读现象的发生。

2、工作交流的频繁化。

由于实现异地交流过于频繁,很多乡镇的党政班子成员基本上都是外地或其它乡镇人员,加大了“走读”的可能性。

3、便利的交通。

交通的便捷为干部“走读”创造了条件,通信条件的改善,给处理事务带来方便。

现在多数乡镇政府只有一到两台工作用车,可这些车很少用在公务上,大多数是供乡镇领导“走读”专用。

乡镇一般干部虽然没有专车.但照样可以包车.或“打的”回去。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更是给“走读”公务员处理事务带来了方便。

4、城乡差距。

自古以来,城乡差距就非常明显,人们都城镇生活都有着无限的向往。

无论是乡镇公务员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他们都希望将自己的家安在城镇,让自己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

城镇的城乡差距明显成为造成干部“走读”的重要原因。

领导干部易地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易地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行领导干部易地交流,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干部流动机制,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党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

深刻认识和把握领导干部易地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对于深入学习贯彻执行《条例》,不断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行领导干部易地交流实践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诸如孔繁森式的清廉公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一)思想认识上,有些易地交流的领导干部有短期及镀金思想。

认为交流是为下一步提拔重用作铺垫,工作中就喜欢干一些锦上添花、借花献佛的事情;善于作最后一道工序,而不敢碰硬,不愿意解决棘手问题;有功劳往自己身上拉,有失误往别人身上推;反正在自己任期内不出大问题就稳升无忧,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年看、二年盼、三年换”。

怀着这种临时思想,因此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轰轰烈烈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哗众取宠,只求报上有名、电台有声、电视有影,形成声势、名声在外就大功告成,如此劳民伤财,甚至以牺牲全局或长远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捞取自己的“政绩”。

(二)“走读”现象严重。

易地交流者,有些不带上家眷,“身在曹营心在汉”,缺乏职责意识,心里更多地想着怎样快一点提拔。

甚至有些领导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有职有权后,有着老子天下第一之感,就趁机捞一把。

所以在群众中流传着“干部下派,白吃闲饭;干部交流,浪费汽油”。

而且一些易地交流的领导干部回家或外出私事美其名:跑项目、开会、招商引资……理由多多。

享受着“家外有家”的待遇。

(三)领导干部易地交流频繁是使县乡机关人员严重超编的原因之一。

交流者从边远山区流入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必带上家眷并亲朋好友,相反则单身赴任,造成相对发达地区一些单位或热门岗位人满为患。

如广西某中心城市的郊县,因领导干部交流,交流者都是有职有权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交流到该县的领导把一大群低素质人经变通后涌进行政机关或重要岗位,如该县某镇财政所从原来的满编7人,经几届领导易地交流换任后人员增至23个,屠夫经包装后作“特殊人才”引入财政所“吃皇粮”,人浮于事更甚,不仅影响当地工作,带坏干部队伍,而且隐藏着社会的另一不安定因素。

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9篇

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9篇

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9篇第1篇示例: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干部走读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一大隐患。

为了加强巡视整改,保障基层干部的正常工作秩序,各级领导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工作。

下面就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整治背景干部走读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干部利用工作之便,以走访调研为名,频繁外出,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公款吃喝等问题,不仅浪费国家资源,也损害了干部形象,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为了纠正这种现象,各级领导部门积极开展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二、整治目标专项整治的目标是加强对干部走读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范,提高干部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保障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整治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相关制度和规定,提醒干部注意工作纪律,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对干部工作轨迹的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3.强化考核问责。

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依法处理违纪行为,形成震慑,增强干部的纪律意识。

4.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定期督导检查机制,确保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加大对问题的露头率,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四、取得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工作,干部走读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干部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基层工作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一些不良现象得到了纠正,整体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

五、存在问题在整治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干部仍存在较强的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部分地方在整治力度和措施上不够有力,导致效果不够显著等。

六、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整治工作的专业化和针对性,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干部思想教育,引导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动干部走读问题的整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更需要广大干部的积极配合和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治干部走读问题,保障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浅议村干部“走读”现象

浅议村干部“走读”现象

浅议村干部“走读”现象一、村干部“走读”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里买房,享受“城里人”的待遇,其中不乏村干部甚至是村主干。

“早上到村,下午回城”,俨然成了“走读一族”,有的村干部只是在乡镇召集开会才会露面,或者是有事时才到村部一趟,无事就干自己的“副业”,渐渐脱离了村民群众。

村干部“走读”,使干部在村工作时间短,进村入户接触群众少,群众遇到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解决,直接影响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及时妥善处置,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造成村干部“走读”的原因(一)走读的主观原因从主观原因上看:一是思想松懈。

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造成思想滑坡,艰苦奋斗精神不强。

部分干部耐不住村的清苦寂寞,吃不惯村的粗茶淡饭。

二是自律监督不严。

对于走读现象,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律意识很淡薄。

三是责任感不强。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观念弱化、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四是制度建设不力。

从考勤制度来看,村普遍都制订了考勤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没有进行严格监督。

(二)走读的客观原因1、农村工作形式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村政府职能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也间接造成走读现象的发生。

2、便利的交通。

交通的便捷为干部“走读”创造了条件,通信条件的改善,给处理事务带来方便。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更是给“走读”处理事务带来了方便。

3、城乡差距。

自古以来,城乡差距就非常明显,人们都城镇生活都有着无限的向往。

无论是村干部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他们都希望将自己的家安在城镇,让自己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

城镇的城乡差距明显成为造成干部“走读”的重要原因。

4、家庭原因。

家庭的原因,父母年老和孩子年幼晚上需要人照看也造成一些“走读”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干部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不少干部把家安在城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为家属就业和子女在城区读书创造条件。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一、问题分析乡镇干部是农村基层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力量,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各项计划和政策,推动农村发展。

然而,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年龄结构不合理。

由于乡镇干部队伍多年来鲜有更新换代,导致干部队伍普遍年龄偏大,年青干部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2. 素质不高。

部分乡镇干部虽然取得学历证书,但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影响了基层治理能力。

3. 作风不正。

个别乡镇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对待群众不够关心、负责,工作效率低下。

4. 队伍结构不平衡。

乡镇干部队伍的行政管理能力过强,而农业、农村经济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5. 培训机制不健全。

乡镇干部的培训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无法提高干部的能力水平。

二、对策分析为了解决乡镇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年龄结构优化。

通过适当调整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乡镇干部,推动干部队伍的更新换代。

2. 提高干部素质。

加强乡镇干部的培训和学习,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3. 正确作风建设。

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倡导廉洁奉公、依法行政的作风,加强乡镇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4. 队伍结构优化。

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的结构,加强农业、农村经济管理能力的培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5. 完善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乡镇干部的培训机制,将培训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供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干部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三、建议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乡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机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估,加大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关注,为乡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提供有力支持。

乡镇干部走读

乡镇干部走读

乡镇干部“走读”析(专论)周贻海游作华杨德星乡镇干部“走读”,已是不容忽视的现象所谓乡镇干部“走读”,是指一些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白天在乡镇工作,晚上回城区家中住宿。

据报载,江苏某县在调查中发现,25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都安家县城,其中38人原本家居农村,升职后也在县城安家。

据福建宁德某县的专门问卷调查,发现该县各乡镇两委成员中有87.8%在城区有私人住宅或租住在城区,其中党政一把手100%在城区有住所,55.4%的两委成员“走读”,一般干部也有28%“走读”。

在华东以外,据有关抽样调查,乡镇干部“走读”的比例也较高。

显然,乡镇干部“走读”,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

众说纷纭看“走读”对乡镇干部的“走读”,可谓众说纷纭。

其实,这种现象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明显弊端,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所以,“走读”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下去。

反对“走读”者的主要意见有四:其一,“走读”影响干群关系。

许多“走读”干部常常来得迟、走得早,在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自然减少,安排工作常常是“雨过地皮湿”,群众有急事往往找不到要找的领导。

其二,“走读”涣散工作作风。

乡镇领导带头“走读”,一般干部看不到好的领导表率,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甚至纷纷效仿。

这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其三,“走读”败坏自身形象。

领导“走读”,易滋生安逸享乐思想,淡化艰苦奋斗作风,淡化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进而人生观、世界观容易发生变化,违纪违法事也会冒头。

其四,“走读”造成“三费”。

一是费时,“走读”干部早出晚归,很多时间花在了往返途中。

二是费心,“走读”干部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

无法保证有足够精力投入工作;三是费钱,“走读”干部来往城乡之间,增加了“车马费”,要么增加了个人经济负担,要么加重了乡财政的经费开支。

另一些观点则认为,“走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主要看法有三:其一,有利于沟通上下级关系。

有乡镇领导认为,不积极向上跑、向外走,闭关自守,工作会越来越被动,项目、资金会越来越少。

县镇干部“走读”问题研究

县镇干部“走读”问题研究

县镇干部“走读”问题研究一、值得关注的干部"走读'现象干部"走读'只是一个形象比方,其"走读'本身缺乏严格的标准定义,只是泛泛地指那些在县镇基层工作,而住在市城区的干部。

究竟家和工作地多远以上才算"走读',在当前交通发达的条件下,这个"走读'是用时间计量,还是用距离计量,没有统一的规定。

我们暂且将那些在基层工作,住在城镇的干部统称为"走读'干部。

据调查了解,"走读'的县镇干部大体分三类:一是轮子干部。

白天工作在县镇,晚上回到城里住宿,许多时间耗在路上。

全市个县区,镇办领导中在市区或县城区有房子的比例最低的,最高的。

二是候鸟干部。

干部像候鸟一样,总往城里跑,白天能见人,晚上见人难,遇事打电话,急事才回来。

三是影子干部。

周末支配少数人员值班,工作搞遥控,往往有事才来。

干部"走读'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县镇干部精神不振、纪律不严、作风飘浮等问题。

二、不行小觑的"走读'影响"来得晚、走得早,心想家、两头跑,要办事、见人难'这是一些群众对"走读'干部的形象比方。

"走读'带来的影响不行小视。

一是助长"四风'滋生。

部分"走读'干部,简单对自己放松要求,上下班常常消失迟到早退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对机关的相关规定不以为然,对相关制度执行不严。

有些干部在城里买房,就会想法设法利用手中权力搞关系,支配自己的配偶、子女到城区工作和读书。

"走读'也简单形成攀比风,看谁的买的楼盘好、谁的车子好、孩子上的学校好、家人城里支配的工作好等等。

二是制约工作成效。

"走读'简单滋生干部的临时观念,表现工作上会消失短期行为,要么急功近利地出阅历、出成果,搞"形象工程',追求近期效应;要么浮在面上,不深化细致调查讨论,抓工作落实浅尝辄止,处理问题不彻底不全面,给后继工作留下隐患,时间一长,不仅干部的力量素养得不到提高,还带坏了工作作风,实际的工作效果差。

浅析当前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当前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当前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致富带富本领强的农村干部队伍。

从目前农村干部队伍特别是乡镇干部队伍来看,总体上是好的,在加快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乡镇干部在思想作风建设上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并已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主要问题1.立足本职不够,缺乏责任意识。

尽管现在各乡镇都制定了干部岗位责任制,但部分干部对本职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无活力,事业无激情,学习无兴趣,有的甚至联村不联事、管线不管事,一年难得下几次村,一月难得过问几次线上的工作,特别是遇到计划生育、税费征收、纠纷化解、消赤减债之类的棘手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绕着弯子走,特别是经济落后乡镇的一些干部,思想上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上当“维持会员”、“守摊子”,贻误了一方的发展。

2.交心通气不够,缺乏意识。

交心通气是对党政领导干部贯彻集中制原则的最基本要求。

从目前乡镇干部交心通气的现状来看,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党政主头家长制作风严重,遇事不先与副职或其他干部沟通征求意见,甚至也不召开党委会或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往往凭个人主观臆断,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严重影响了副职的工作积极性,有时也导致决策的不、不科学。

二是少数党政副职对分管的工作“牢牢把握住主权”,不让别人插手。

这对那些需要几方协调配合的工作,往往会产生“撞车”现象,导致“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影响了工作的协调开展。

三是少数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之间沟通较少,心底里瞧不起一般干部,遇事不与一般干部商量,不关心一般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成长。

3.扎根基层不够,缺乏奉献意识。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农村经济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消赤减债难、维护稳定难、正常运转难、加快发展难”的严峻挑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相当一部分干部经受不了考验,对农村工作信心不足了,工作热情不如以前了,相应地奉献精神也就少了,不少乡镇干部,包括部分党政主要负责人认为“乡镇工作没干头,贴钱贴米又贴油”,还有的认为,自己在乡镇干了一、二十年,没有功劳有苦劳,思调思迁思想较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教育
1、充分认识解决干部“走读”的重要性,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高度,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2、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思想教育。

强化政治理论、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培养和教育,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教育干部热爱农村、以乡为家,安心基层工作,强化乡镇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二)加强对乡镇干部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乡镇干部学习、上下班、值班、住宿、请销假等制度,坚决按制度进行考核和奖惩。

同时,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

(三)改善乡镇工作、生活和住宿等条件
一方面要搞好干部宿舍、食堂、卫生等设施建设和改造,着力解决干部用水难、住宿难、吃饭难等实际问题。

开辟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为乡镇干部提供幽雅的生活环境。

丰富乡镇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文化生活,为干部营造一个“家”的环境,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四)充分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尽量提高乡镇干部待遇,让他们感受到“干有所值”。

可以根据“按劳取酬、联责联绩”的原则,对干部实行“基本报酬”与岗位责任、“浮动报酬”与工作实绩、“实得报酬”与考评结果“三挂钩”。

2、切实解决乡镇干部的实际困难。

3、加强与乡镇干部的思想交流。

一方面了解其对工作和上级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及当前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传达党委的意图、政府的工作,增强其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乡镇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激励。

制定和落实切合各乡镇实际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手上有指标”机制;建立激励制度,把“走读”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与奖金福利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

(五)加强乡镇干部之间、乡镇干部和和城区干部之间的交流
彻底打破干部交流的界线,在工资、编制等不变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期限地采取见习、培训、工作组、挂职等形式切实加大乡镇之间、乡镇与上级部门之间干部的交流,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合理流动的机制。

(六)加强对本地居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
不管是本地或外地来的干部,把他在本地居住、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的的情况作为选拔、作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条件。

让只有外来干部真正“住读”下来,用行动表明他在当地工作、与当地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时间长了,才会受到当地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因此,应加强对本地生长或外地来本地“住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作用。

(七)强化乡镇政务公开
将办事规定、内容和时间及具体负责人及干部去向等向农民公布,让广大群众逐渐养成“上班时间办事”(特事特办除外)的理念,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干部和群众都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