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课题结题报告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报告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陶行知先生曾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他特别主张“尊重、信任、理解”儿童。
赏识教育是研究、传承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赏识教育的出发点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抓住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从“赏识”入手,创造有利于每个人成长的条件,使每一个人的内心觉醒,从而焕发出生命的巨大潜能。
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的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一种正向关注、积极引导、不轻易放弃、相信成功的教育;是一种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的教育;是一种让精神富有者更高、而使贫者变得富有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老师,时刻要和学生打交道,是学生在校最亲近的人,更应该学会赏识学生,欣赏他们、鼓励他们,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自信,用心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现“我能行”,从而使他们获得勇气和自信。
(一)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更加自信任何人的生活和学习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学生经常来自学习方面的种种压力,他们会感到困惑,这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帮助和鼓励。
一个人的自信一半来自自己,一半来自别人,若有人赏识他,他就可能拥有自信,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二)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更应该把赏识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
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实践赏识教育,要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快乐,在取得进步中获得满足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通过赏识教育,发挥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独特的天分,这种天分能否很好地发挥出来,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能否发现并且去挖掘它。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旦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令其发出亮光,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积极地发挥,让他的人生之路越走越通顺。
(四)通过赏识教育使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关系和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是引路人,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的赏识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学生,使学生善于发现同学之间美好的事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调查与研究╲t结题报告
《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1赏识教育的倡导者一一周弘说每个生命都是带着天堂的记忆来到人间,这种与生俱来的智慧,让每个孩子对万事万物无好坏对错之分,是一种发散性的“全纳思维”,真正智慧的大师状态。
然而,在传统教育固有模式的限制之下,孩子们的思维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从“全纳思维”到“狭隘思维”,最终演变为“两极思维”,非好即坏,非对即错。
如果这种思维方式继续延续下去,世代相传,将会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生命本身就已经充满智慧,我们应该保护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思想的草原上任意驰骋,别急着用成人的思维去填充,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
2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一一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语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包括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等,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成外加的任务。
教学中,要把这项教学目标有意识地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的每个教学环节之中。
从上述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我觉得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涉及各种因素各个层次。
可见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课题总体设计(一)概念界定“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给予人重视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它能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
《赏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总结 (2)
《赏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市级立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山我们承担的课题名称为《赏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现将本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简单做一汇报:一、课题组成员情况本课题组共有3位成员,研究人员均为县级骨干教师。
平均年龄40岁,参与研究教师都有过省市课题研究经验,科研能力较强,有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并积极推广这个课题的科研成果。
二、课题组成员的分工牛建策:课题主持人及总负责,负责答辩,指导实验过程;指导并协助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魏涛:收集和整理数据;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王巧玲:所带班级为实验班,负责实施整个实验,录制一至二节赏识教育实验课。
查找所需的最新文献资料并负责论文文献部分的撰写。
三、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一)准备阶段:(2019年3月-5月)1.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撰写了开题报告。
2.开展了课题研究培训,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学习。
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材料、上网索引查证与赏识教育相关的教育理论,查阅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理论等,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收集信息阶段:(2019年5月-2019年10月)1.了解了掌握赏识教育在国内外的推广情况2.设计了问卷,开展调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状况。
3.召开了不同状况学生的座谈会,收集学生的反映和要求。
(三)课题实施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7月)1.在四至六年级分别确立了一个实验班级,在实验班中推行了赏识教育,收集了赏识教育经验,完成了实验小结。
2.借助学校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六一”“七一”“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机会,深入开展了赏识教育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研究。
3.设计表册,收集了班主任素质教育评价册,结合教导处学生德育工作措施,分析赏识教育在德育活动中的运用效果。
4.召开赏识教育专题研讨,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阶段性论文,此阶段尚在进行当中。
(四)课题结题阶段:(2020年7月-2020年9月)根据赏识教育在我校的实际推行情况,将认真分析总结,运用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的结题报告
龙山中学加强对培养中学生的欣赏和表现能力教师培训报告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和表现为核心。
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
“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感知、体验所听到音乐音响,可是中学生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这是上好中学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课的一大难题。
此外,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不仅需要生动、具体的感性体验,而且还需要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
也就是说,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逻辑思维能力。
可是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尚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这是上好中学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课的又一大难题。
加强美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作为农村中学加快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如何通过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来激发学生感悟音乐的能力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而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欣赏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课改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和改进欣赏教学,做到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服务,最后达到内化学生心灵。
丰富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人格.为进一步深化欣赏教学的研究,培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很有必要做此专题研究,探讨欣赏教学新的思维方法与教学思路.提高欣赏教学的效果.音乐是一门既有技术性,又有整体性、审美性的学科。
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是实践性极强的分支,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近几年的实践研究中,至2013年9月要使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教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者,使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起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作用。
赏识激励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赏识激励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研究》结题报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八中学何伟课题负责人:何伟课题执笔人:何伟课题组人员:尹长山郑慧龙李金燕李红娜高俊婷战永佳姜亚楠【摘要】赏识激励性评价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是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是校园生活的主要阵地,而赏识激励评价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能力、使学习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激活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学习兴趣,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通过学习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从而建立起自尊、自信的人格。
确立学生的人本地位,为素质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开一个新局面。
【关键词】赏识激励学生成长学习兴趣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我国教育传统的学校“戒尺教育”,家长“棍棒教育”,一直在影响甚至左右着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尽管“五四”至今,“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影响现代教育已经近百年,我们步入信息全球化的也已经多年,但是,教育者(教师、家长)是否应该拥有“惩戒权”的思想仍然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家长。
尽管一纸《教育法》和《青少年保护法》在教师、家长教育行为上否定了体罚,但教师、家长因体罚孩子而触犯法律的案例仍时有发生。
于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和当代教育法规之间,教育者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状态——“抱怨教育”,抱怨教育不仅导致教育者身心疲惫,并且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赏识教育”的出现会缓解并逐渐改变这现象。
(二)因升学就业等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应试选拔与分数划等的评价方法仍然占教育评价的主要阵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多种潜能的发展,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
尽管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课程改革对教育评价的改革建议的实施,人们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已经有所重视,但是完全改变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处于变革时期的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大环境仍然更多地关注结果性评价,使得选拔评价趋于功利化,评价目标趋于唯一化,严重者完全忽略过程性评价,尤其是过程中的赏识激励评价或有名无实流于形式,或轻描淡写隔靴止痒,结果造成教育的高投入,低效益。
赏识教育自我总结报告范文
赏识教育自我总结报告范文赏识教育是一种乐观的教育方式,通过赞扬、鼓舞和肯定来激发同砚的自信心和进修动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在教育实践中尝试了赏识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在这篇自我总结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和体会。
起首,赏识教育对于同砚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乐观的推动作用。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意识到同砚往往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会感到懊丧和失望。
作为老师,我实行了赏识教育的方式,准时发现并肯定同砚的努力和进步,鼓舞他们继续努力。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发现同砚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他们更加乐观主动地参与进修,并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其次,赏识教育对于增进师生干系的和谐进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赏识教育中,我学会了更多地关注同砚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过多关注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这样的关注和肯定,我和同砚之间的互动更加融洽,建立了更好的信任干系。
同砚也更允诺向我敞幸福扉,主动寻求我的援助和建议。
这种和谐的师生干系不仅有助于同砚的进修和成长,也为我的教育工作增添了乐趣和成就感。
另外,赏识教育还有助于培育同砚的自主进修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赏识教育,我提议同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赐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在教室上,我鼓舞同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鼓舞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激励,我发现同砚的进修爱好得到了激发,他们更加乐观地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培育了自主进修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分外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同砚的成长和进步具有乐观的影响。
通过赏识教育,我发现同砚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师生干系更加和谐,同砚的自主进修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育。
在将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继续坚持赏识教育,为同砚的全面进步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会不息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更好地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研究报告 定稿
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书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 JKGHB--808项目来源: 南阳市教育局主要内容:1、研究报告2、研究方案3、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4、实验记录5、相关附件或论文6、其它承研单位:主持人:参与者:结题时间: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类别: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类别:规划课题课题立项编号:JKGHB-808课题承担单位:摘要:研究了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新精神。
对象是高年级学生。
方法是实验法。
结果显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赏识教育优于训斥教育,即适度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又比不予任何评价的效果好。
结果表明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把赏识教育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给小学生注入新的动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赏识教育作用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背景作为一个乡镇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和同仁的抱怨,例如“你真笨!”“你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你成绩很差!”“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真拿你没办法。
”“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蠢才。
”“看人家学生成绩多好,你们以后怎么办?”“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很多孩子的口头禅就是’“我笨,我蠢,我傻,我不行。
”从郭滩镇高级小学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家庭贫困,95%学生的父母外地打工,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孩子身上有“野”气,基础参差不齐,又因自小离家求学,导致他们自卑,缺乏自信,各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也常常遭到老师、家长的指责和批评,求全责备多,表扬鼓励少,学生进步不大。
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在小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这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法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法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课题编号:0615 课题负责人张滨崔志录黑河市第五小学内容摘要:《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法的研究与实践》中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通过赏识为主要激励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多层次的目标教学,引导学生会学,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为己任,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课题提出背景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层面属于“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
” 有人称之为抱怨教育。
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守纪,老说孩子顽皮;为了孩子仔细。
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
“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负面的情绪恶性堆积,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逐渐消耗其发展的潜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法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真正能够从小学开始就在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赏识、激励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学生健康的主体精神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而从小学开始实施赏识、激励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以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赏识教育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周弘老师所倡导的以赏识为基本原理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和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这种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这种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能满足人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
赏识教育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背景赏识教育是一种以激励、鼓励和肯定为主要手段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为了验证赏识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我们开展了一项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赏识教育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探究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成绩的影响。
2. 评估赏识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效果。
3. 为教师和家长提供赏识教育的实践指导。
三、实验对象和方法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取了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级共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40人,对照班40人。
两个班级的学生在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2. 实验方法(1)实验班采用赏识教育法,具体措施如下:a. 教师定期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b.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
c. 设置班级荣誉榜,展示学生的优秀表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d. 定期举办班级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主讲、学生听课,以传授知识为主。
四、实验过程实验为期一年,分为三个阶段:1. 准备阶段(第1-2周)a. 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
b. 制定实验方案,包括赏识教育措施、实验评估指标等。
c.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的初始情况。
2. 实施阶段(第3-52周)a. 实验班按照赏识教育法进行教学。
b. 对照班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c. 定期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变化。
3. 总结阶段(第53-54周)a.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后测,评估实验效果。
b. 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习兴趣a. 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班,表现为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赏识激励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可打印修改)
《赏识激励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研究》结题报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八中学何伟课题负责人:何伟课题执笔人:何伟课题组人员:尹长山郑慧龙李金燕李红娜高俊婷战永佳姜亚楠【摘要】赏识激励性评价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是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是校园生活的主要阵地,而赏识激励评价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能力、使学习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激活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学习兴趣,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通过学习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从而建立起自尊、自信的人格。
确立学生的人本地位,为素质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开一个新局面。
【关键词】赏识激励学生成长学习兴趣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我国教育传统的学校“戒尺教育”,家长“棍棒教育”,一直在影响甚至左右着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尽管“五四”至今,“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影响现代教育已经近百年,我们步入信息全球化的也已经多年,但是,教育者(教师、家长)是否应该拥有“惩戒权”的思想仍然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家长。
尽管一纸《教育法》和《青少年保护法》在教师、家长教育行为上否定了体罚,但教师、家长因体罚孩子而触犯法律的案例仍时有发生。
于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和当代教育法规之间,教育者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状态——“抱怨教育”,抱怨教育不仅导致教育者身心疲惫,并且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赏识教育”的出现会缓解并逐渐改变这现象。
(二)因升学就业等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应试选拔与分数划等的评价方法仍然占教育评价的主要阵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多种潜能的发展,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
尽管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课程改革对教育评价的改革建议的实施,人们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已经有所重视,但是完全改变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处于变革时期的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大环境仍然更多地关注结果性评价,使得选拔评价趋于功利化,评价目标趋于唯一化,严重者完全忽略过程性评价,尤其是过程中的赏识激励评价或有名无实流于形式,或轻描淡写隔靴止痒,结果造成教育的高投入,低效益。
《赏识教育对低年级学生成绩的影响开题报告(含提纲)2000字》
崔学鸿教授在《赏识教育初论》从儿童观的角度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赏
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及赏识教育的儿童观和培养目标,尊重儿童的原则和主要方法及理解儿童的原则和主要方法等详细具体的赏识教育的基础理论。他认为儿童是
选题意义:
赏识教育是近20年来我国教育实践家通过自身对女儿的成功教育经验加以总结深化而得出的经验教育方法。目前,教育学术界对赏识教育十分推崇,是因为它能够解决当今新形势下,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为我们理论深入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赏识教育是迎合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教育手段,教师应积极探究赏识教育在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的使用策略,以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低年级教师的赏识教育方式的改进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选题的研究现状
著名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着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他将这些宝贵的教育经验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及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加以深化提炼之后,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其中不乏赏识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念是最能深刻体现其赏识教育思想的。他认为成功的教育核心是教师的赏识,苏霍姆林斯基在赏识教育中最著名的言论便是“要让学生每天都抬起头来走路”。
小学教育的主要对象,怎样去看待儿童,怎样去对待儿童是整个教育的核心问题;
同样,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取决于儿童的认识所能够达到的高度。
黄秀琪《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指出赏识教育是基于心灵之上的一种理解,一种激励。赏识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中,就是教师对学生充分的认同和赞赏,帮助学生建立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自主意识,促进学生生命的幸福成长。
小学教科研课题:《小学德育赏识教育和学生赏识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课题申报\小学品德课题申报《小学德育赏识教育和学生赏识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方案《小学德育赏识教育和学生赏识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方案一、本课题的提出背景和依据1、背景目前学生的思想在新的形势下是极不稳定的,在中央“8号文”的精神指导下,探索新时期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而组织开展、探索“赏识性教育”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加上国内有周弘等教育专家辛勤研究成果,使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透视小学德育赏识教育、学生赏识意识的培养。
2、依据①、中山市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研氛围。
中山市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已十多年了,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学生的心理素质、德育素质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小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工作更值得我们去尝试,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仍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重任。
小学德育赏识性教育和学生赏识意识培养的研究,将会对我们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起到较好教育作用,甚至可以从心灵深处震憾学生,给他们启迪,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赏识意识,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可以给学校今后德育教育、赏识教育提供支持,为我们学校创建“赏识教育特色学校”提供理论的平台。
②、我校近几年德育工作活动为课题积累了经验。
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
学生方面,如“德育分级管理目标”的建设,激励性“文明班”评比活动,“集齐奖章,争当文明学生”赏识性德育专题活动的开展等,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方面,如班主任目标管理方案,班主任绩效奖金评定方案等,更为学校德育赏识教育课题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202X年11月10,学校还邀请了广州父母学堂家庭教育首席培训师、赏识教育专家章县高高级讲师,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讲座.进一步丰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理论知识,又切实加强了活动开展的指导性。
③、赏识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陶行知老先生曾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赏识教育自我总结报告范文
赏识教育自我总结报告范文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通过对学生的优点、成就和努力的认可和赞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在我参与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意识到赏识教育在塑造学生良好心态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可以建立起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例如,我的一个学生张婷在班级中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学生,但她数学非常出色。
我注意到她对数学的热爱并且在每次作业和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她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现,并给她一些额外的挑战题,以激发她更深入地探索数学的兴趣。
我发现,张婷逐渐变得更加开朗自信,课堂上也积极参与,她的数学成绩也不断提高。
因此,我深刻认识到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方面的作用。
其次,我发现赏识教育有助于改善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应该关注和赞美他们的特长和成就,而不是只看到他们的缺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嫉妒情绪可以得到减轻,建立起和谐的班级氛围。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小明,他在班级中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在学校举行的一次学习成果展示中,我选择了他的一幅画作进行展示,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的绘画才华。
我很高兴地看到,小明的表现开始发生积极变化,与同学的关系也逐渐改善。
这让我意识到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还可以促进班级的和谐氛围。
最后,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学生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我经常在学生的作业上写上肯定的批注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这让学生们充满了动力和兴趣去挖掘更多的知识。
我观察到,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更加主动地查阅资料、思考问题,自主解决学习困难。
这表明了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
总之,赏识教育在促进学。
赏识教育期末总结报告
赏识教育期末总结报告一、引言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通过赞赏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本次报告旨在总结我在赏识教育课程中的学习经历和成果,分享我对赏识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二、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的理念是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更多地关注于问题和错误。
赏识教育则是以学生的优点和努力为依据,通过赞赏和认可来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三、赏识教育的核心要素赏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积极关注:关注学生的努力、进步和优点,给予赞赏和鼓励。
2. 鼓励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3. 相互尊重: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差异,给予他们自主权和选择权。
4. 共建共赏: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共同探索和欣赏知识的美好。
四、赏识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赏识教育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在我的赏识教育课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式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1. 赞赏语言:鼓励学生,赞赏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例如,当一个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或者克服了困难时,我会表扬他们并给予肯定。
2. 群体赏识:鼓励学生互相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专长。
3. 个体赏识: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努力进行个别的赏识,例如通过写感谢信或者班级表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和成就。
五、赏识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赏识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当学生得到赞赏和认可时,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愿意去尝试和学习。
其次,赏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赏识,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发展和学习。
再次,赏识教育能够改善师生关系,加强班级凝聚力。
赏识教育在中学思政课研究中的运用研究报告范文
赏识教育在中学思政课研究中的运用研究报告范文在当今时代,赏识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学思政课教学之中。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赏识教育在中学思政课研究中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需求。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理念,为中学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赏识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1.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表扬、鼓励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其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主动学习、积极进取。
2.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人的内在需求。
(2)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认为通过激发人的积极情感,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幸福感。
三、赏识教育在中学思政课中的应用策略1.创设赏识氛围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具体措施包括:(1)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给予肯定和鼓励。
(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生活。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个性化赏识教育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的赏识教育。
具体措施包括:(1)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鼓励。
(2)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激励能力。
3.融入课程内容将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赏识的力量。
具体措施包括:(1)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以生动、形象的事例感染学生。
(2)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
《赏识教育实践育人》第三阶段总结
《赏识教育实践育人》第三阶段总结
一、引言
在《赏识教育实践育人》项目第三阶段,我们深入地探索了赏识教育的实际应用,以及其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作用。
此阶段,我们重点强调在校园环境中营造赏识文化,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本阶段的成果与收获。
二、赏识教育文化构建
1. 氛围营造:我们通过举办各类赏识教育主题活动,如“我赏识,我快乐”分享会和“优点大搜寻”等,使学生能在参与中感受到被关注、被赏识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2. 教师培训:强化教师对赏识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实践,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提升教师运用赏识教育方法的能力。
3. 家长参与:开展家长交流会,引导家长认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学生自主发展促进
1. 学生自我认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内在动力。
2. 自主性培养: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目标设定与实现:帮助学生设立个人发展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培养其规划未来的能力。
四、问题与挑战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
例如,部分学生对赏识教育的接受程度不一;部分教师在实践中运用赏识教育方法的技巧有待提高;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等。
五、展望
针对第三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将在下一阶段进一步深化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具体包括: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提高教师运用赏识教育方法的水平,加强家校合作等。
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赏识教育教研课题阶段小结
幼儿赏识教育教研课题阶段小结幼儿赏识教育教研课题阶段小结xx幼儿园《幼儿赏识教育》教研课题阶段小结xx幼儿园《幼儿赏识教育》课题第一阶段小结本学期,我园下以在教研组的指导下用确定《幼儿园赏识教育》的实验课题,课题组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扎实大力开展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现将第一阶段工作小结如下:一、健全课题组组员:为确保试验顺利进行,组建了以AA为全面负责人,BB、CC为指导人,DD、EE、FF、GG、HH、JJ为实验成员的项目组,做到明确分工,精诚合作。
二、确定了实验班和对比班:实验班为中班联,在幼儿年龄较小时开展常识教育工作,使研究效果更加有效,有对比。
并且对实验班的幼儿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如实的统计和分析。
三、明确了研究方法: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再创新。
本课题研究工具以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成功表现记录法为主。
四、确定实验阶段性成果形式:制订以实验调查报告、实验课、优秀教案、研讨会、教学博士论文等形式展现。
五、实验班级着重配合计划实施课题1、在班级教学中及一日生活中渗透赏识教育。
2、在班级运营管理实施赏识教育,并准备作好了许多相对应的物质条件。
3、教师之间能相互监督若实施赏识教育,并且能主动与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交流方法。
4、教师历史纪录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个案记录与分析,记录幼儿课内、课外的变化;赏识前后的变化等等。
5、书写了各种类型的赏识教育效果评价材料,对本班幼儿考核评价。
六、班级管理赏识素质教育财务管理的初步效果1、中班联各班营造了很温馨的感,偷偷地教师与幼儿在一起特别相融,处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2、活动室的墙壁、黑板、空间都有“我行”、“我棒”等以下内容的图画和话语,活动露天也能布置出赏识教育的环境,创设了一个能或使幼儿感到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极好生活氛围,避免了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3、教室美观、整洁、座位安排每天都有创新。
4、教学内容中渗透了赏识教育,创设了自由、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而使赏识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区:沈阳+辽中辽中一小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刘柳联系电话:81714336 邮编:110200 e-mail ****************一、课题研究背景我研究的实验课题是《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可以无限地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因此,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学会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
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变化最大、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
因此,教师的正向激励能满足孩子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
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就会积累孩子的成功感,就会打下自信的基础,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赏识教育造就了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友爱关系,师生双方才会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以愉悦的情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从而取得圆满的效果。
参与实验的是五年四班,52人。
实验开始时间2010年6月,止于2011年7月。
二、课题总体设计(一)理论思考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赏识紧紧抓住了人的情感因素,把人带入兴奋的状态之中,使大脑产生类似吗啡的因素,刺激神经细胞的活跃,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使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这样才会激发他的内动力,产生很好的效果。
赏识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
孩子是环境之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可以满足孩子内在无形生命的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之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最大变化、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
因此,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能满足孩子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的自我意识。
这种肯定自我多次沉淀,就会积累孩子的成功感,就会种下自信的基础,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这种由外到内——“你能行”的环境就能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赏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
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建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使之不断完善。
赏识教育涉及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对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目标确立以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探索儿童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建构以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培养自尊、自信的学生。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根据研究阶段、研究内容的不同,确立具体的研究方法。
在课题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文献法了解与该课题有关的现有研究成果,充分占有资料;通过调查法了解我校教师和学生自我欣赏、赏识他人的实际情况,在课题实施阶段主要采用1、资料文献2、教学实践3、调查研究4、案例分析5、行动研究。
既做到较严格地按步实施,又做到随时修改方案。
总之,本课题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四)课题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资料搜集、归纳整理、问卷调查)2、实施阶段(理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各种研讨活动,不断反思改进)3、总结反思阶段(进行全面总结,汇报成果)三、课题实施情况(一)学习理论我们主要通过文献法了解与该课题有关的现有研究成果,充分占有资料。
我们阅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孟繁华的《赏识你的学生》等著作,从报刊杂志上和网上寻找有关赏识教育的论文进行阅读。
同时,我们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赏识对人的激励作用。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学习心得的交流,进行沙龙式的对话,在共享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理清思路,使得观念逐渐清晰。
(二)调查研究在实验之初,我们通过调查法了解我校教师和学生自我欣赏、赏识他人的实际情况。
当时,我们发现教师对赏识教育的价值的认识比较肤浅,对赏识教育的内涵不够了解,对赏识教育的应用处在无意识的状态,没有丰富的教育方法,也没有充实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效果也不够明显。
从学生的角度看,孩子们非常渴望老师的肯定与激励,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与肯定,能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从家长的角度分析。
我们发现我们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少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对待孩子大多采取溺爱、打骂、不闻不问的极端措施,所以也需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而赏识教育是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又能很快学会运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在调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积极实践为了具体落实课题研究目标,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在赏识中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研究2、运用赏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3、通过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4、在赏识中培养学生学会自赏、互赏的研究我们认真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分期实施计划,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班队活动、家庭教育四个方面探索赏识教育的方法,实践赏识教育思想。
(四)反思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边实践边学习,边反思边改进,在研究中学习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恰当的方法,在探索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通过实验,我们不断积累着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检验这些方法,并及时进行分析、评价、改进,提升了赏识教育理念。
我们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进行讨论交流。
参与研究的老师随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进行案例研究、个案分析,及时调整策略。
课题组定期进行案例交流活动,发挥同伴互助在课题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使研究向纵深发展。
四、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二年的研究,我们确立了以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积累了多方面的赏识教育实践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升了学生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共同进步。
(一)转变观念,确立以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1、赏识教育要立足于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和尊重。
赏识学生,归根结底是爱学生。
学会赏识,归根结底是要学会爱,学会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
尊重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需要,而获得认可和欣赏,是具有健全心灵的人都具有的心理需要。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赏识,不是简单的认可欣赏孩子的行为。
它包含对孩子被认可和欣赏的需要的尊重、提升、满足;也包括对孩子探究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等多方面需要的尊重、提升、满足。
建立在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和尊重基础上的赏识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持久而有效。
2、赏识教育要确认儿童发展的内在性。
人的发展,靠人自我的觉醒和努力。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内在发展的采纳,“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唤醒的过程。
”由此可见,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与赏识是这个过程得以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针对孩子个体来说,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鼓舞、激励和唤醒。
因此,赏识教育倡导的让孩子自己领悟人生的智慧,体验成长的快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3、赏识教育要走近生命,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教育在价值观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特点,尊重和保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必然差异,承认每一个人在价值、才能、情意和行为方式上都是极富“个性”的个体,给予每一个人充分发展其自身,激发其内在潜能的平等机会。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赏”是建立在对孩子的“识”的基础上的。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积累经验,探索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
(1)赏识以“尊重、信任”为基础。
“尊重”就是民主、平等,就是爱。
我们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而非上下级的主宰!我们蹲下身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立刻感到被尊重。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是具有生命尊严的人,我们应该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尊重每一个学生。
虚心向孩子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孩子生命价值的承认与尊重,而且是教师成长的良好方法。
“信任”就是张扬,就是源泉。
教师要始终相信生命蕴涵着潜能,并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心。
有道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我们不能给学生太多的限制,不能因为驱除“傲气”而失去了“傲骨”。
我们留给学生除了微笑、大拇指之外,还应有赏识的目光、信任的目光,不光是让学生空喊口号“我相信,我能行!”,而是真诚地告诉学生——“我相信,你能行!”(2)赏识以“理解、激励”为契机。
赏识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的心理、言行。
教育要触摸孩子的心灵,赏识是因为理解而产生的。
激励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它含有表扬但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扬。
失败和困难时候的鼓励,成功时候的赞扬,甚至特意给予的机会和锻炼,都是激励。
激励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
其实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
激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
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的成功。
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
不用相同的标准要求每个孩子,能动态地及时地发现他们的努力与进步,激励他们鼓足勇气积极进取。
(3)赏识以“宽容、提醒”作保障。
赏识教育首先要解决“不赏识”问题,改变指责、抱怨的习惯心态。
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抱着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不要纠缠缺点,要学会等待。
没有宽容之心是不能实现赏识的。
赏识教育还要解决“假赏识”问题,改变一味地溺爱、一味地表扬、奖励的错误倾向。
批评和赏识不是矛盾的对立面,必要的批评也是需要的。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及时给予提醒。
但是,即使进行严厉的批评的时候也不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做好引导、帮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