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配套(第二课时)说课稿复习课程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说课稿《蝙蝠和雷达》说课稿一、说教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二、说学情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作为教者的我将帮助学生建构直观的、感性的认知世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雷达、安全、蚊子、灵巧”等词语。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3.培养学生乐于读书,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1.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2.了解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五、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文的特点,我采用以讲读法为主,辅之于提问法、读书法、直观图示法、拓展延伸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讨论、朗读,动脑思考,尝试分组讨论,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简单概括为三句话:1.反复诵读,静心默读,在体悟感受中把握科普文语言的逻辑性;2.边读边画,删减对比,画示意图,在学法探究中把握科普文的科学性;3.课外扩展,迁移写作,在仿写课文中把握语文味。
(一)复习导入1.在漆黑的夜空,飞机怎么能安全的飞行呢?它不怕出危险吗?继续学习本课,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期待的心情去学习课文,十分自然的进入新课教学。
(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通过各种形式的口语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概括主要内容;2.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1.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
2.通过各种形式的口语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导入:蝙蝠和雷达这两种事物,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1 课《蝙蝠和雷达》(生齐读课题)2.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呢?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揭开了蝙蝠( )的秘密。
然后,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保证了飞机()。
是什么原因使科学家们对蝙蝠展开研究?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它身上得到启示?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语句。
(指名回答)2.用直线画出表现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词语。
(指名回答)3.用“即使……也……”口头说一句话。
(指名回答)4.指导朗读。
蝙蝠夜行的本领真厉害!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全班齐读5.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是呀!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4、5、6 自然段。
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1)阅读3至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说一说三次试验的过程,提示:①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解词:横七竖八②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③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3)小组汇报。
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说课稿授课教师:郭晓媛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5个方面对本课教学进行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展开。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写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1.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我将本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另外,根据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能动手画出蝙蝠飞行的示意图、画出雷达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仔细观察和乐于探究的兴趣。
2.说教学重点根据文章内容和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探索过程。
3.说教学难点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但农村地区的学生又会相对缺乏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所以我认为本课中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和飞机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是学习的难点。
二、说学法教法1.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拥有独立默读课文的能力,在处理文字方面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所以本课将主要采用自读、讨论和合作的学法。
2.教法:本文是一篇简短的科普说明文,难度适中,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点拨、情境导学的教法。
当然,学是活的,教也是活的,在课堂上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准备分5个环节完成第二课时教学。
环节1:复习引入这个环节中,我复习了本课的重点词语,试着让学生自己概括课文内容。
环节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次跟学生做了个小游戏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谈话引入课题让学生带这问题去阅读课文这里我采用讲授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既要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讲解补充,这样才能顺利解决教学重点。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蝙蝠和雷达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出各种有用的工具和设备。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原理,第二部分是讲述雷达的发明过程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一些专业的科学知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原理,了解雷达的发明过程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从生物身上汲取智慧和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原理,了解雷达的发明过程和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出各种有用的工具和设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如何在夜间飞行?雷达是如何发明的?2.自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对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如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雷达的发明过程等。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总结: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和从生物身上汲取智慧的意义。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科学发明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蝙蝠:夜间飞行原理雷达:发明过程和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人教课标版《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word文档
人教课标版《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2、借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二、重、难点: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屏示1)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也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谁能用几句话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呢?这一节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过渡:好,现在就让我们先来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好吧?二、新授课:(学习第三自然段 )(屏示2)(第三自然段内容)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听了同学读这段课文后你觉得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谁来夸夸蝙蝠?(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你们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里”“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通过你的朗读夸夸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好吗?)三、小组合作,了解试验的过程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屏示3)(轻声读课文第4、5、6节,一边读一边思考: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回小小科学家,把试验的结果写下来。
1、(屏示4)1)、分小组读课文后讨论。
2)、完成表格上的内容,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证明第一次蒙眼睛铃铛没响蝙蝠探路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的第二次塞耳朵铃铛响第三次封嘴巴铃铛响2.同学展示讨论的结果。
、(屏示5)3、(屏示6、7、8):(三次试验)(屏示9)三次试验的结果是:齐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范例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范例《蝙蝠和雷达》说课稿一、说教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等思维品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本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编写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激发学生阅读课科普文章的兴趣,扩宽视野。
二、说学情:本班原有44个学生,刚转学一个现在有43个学生,本班学生两级分化,大部分同学基础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喜欢发言。
但是有部分同学反应灵活想象力丰富。
三、说本课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以读代讲、填表、画图、小组交流等方法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了解科学家试验的过程,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难点是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四、说教法和学法:1、情境导入,设疑激趣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原来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大屏幕出现情境,画外配音)同学们,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呢?出示课件蝙蝠的图片问这是什么?了解它哪些知识?再出示雷达图片也问同样的问题。
主要培养他们课前主动收集资料的习惯。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篇课文既具有科普性,又富有逻辑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好材料。
在单元编排上,本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蝙蝠和雷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前一篇《自然之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思考科学。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但对于一些科学知识和逻辑推理,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这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直观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本文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言准确、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好材料。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科学知识和实验过程,他们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等方式,直观地展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蝙蝠和雷达》配套(第二课时)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配套(第二课时)说课稿《蝙蝠和雷达》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蝙蝠和雷达》。
一、说教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本课我设计两个课时,今天我来详细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情趣盎然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在阅读中增长科学知识,培植科学兴趣和科技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蝙蝠一词,正确认读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做试验的初衷及经过。
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清楚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为飞机导航的。
三、说教法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顺势指出关联词,即使……也……3、小蝙蝠的飞行本领真是高超,那么谁愿意挑战一下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这只小蝙蝠的飞行本领还真是了不起)4、师:为什么蝙蝠能飞行的这么好呢?是不是它的眼睛特别敏锐?(引出)(三)小组合作,了解三次试验1、出示:自学任务二引导学生自学4.5.6小节,完成表格,能清楚三次试验的经过,结果和证明。
2、附试验报告:试验方法结果证明的问题: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上铃铛没响夜间飞行不靠眼睛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铃铛响个不停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封住铃铛响个不停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请一名学生说一说第一次试验的情况,完成表格5、再请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试验的情况,与教师配合播放课件6、小蝙蝠的飞行本领再一次让我们佩服,哪位同学愿意再一次让我们领略勇敢的、聪明的小蝙蝠的风采,读一读这段文字!7、是呀!由此可见,小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为此,科学家又做了第二、三次试验,谁能结合老师设计的情境来说一说第二三次试验?(四)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教学准备】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精选8篇)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精选8篇)《蝙蝠和雷达》篇1一、导入通过自学,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应该说本课的七个生字是比较简单好学的。
不过,有两个字,老师还是想提醒大家一下:一个是“揭开秘密”的揭字,注意,右边中间是个竖折哦!在有一个就是“荧光屏”的“荧”字,下面是火。
与它比较相似的还有几个字呢,看看大屏幕,注意红色的地方:萤火虫是虫子,夜莺是鸟儿;晶莹有美玉,荧光屏一定要有火哦!二、了解文章梗概1. 很多同学告诉我,这是一篇非常简单的课文,自己读一遍就读懂了。
我真为大家感到高兴,因为你们聪明、自觉,学习能力强。
现在我想出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来考察一下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读懂了课文。
请大家看看课文的第二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注意没有,老师把最后的句号换成了破折号,就破坏了句子的完整。
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个句子,比较适当地补充在这里,使句子重新完整起来呢?对!就是最后一段的第一句: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来,大家完整地读一读: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三、激发兴趣,自主读书1.同学们真能干。
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地把课文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
2.概括地读是一种能力,但是,精读、细读才能显现大家的阅读水平。
现在,老师想设计一个情境,请大家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扮演好这个情境中的两个角色。
有一回,蝙蝠在晚上飞行时发现了夜航的飞机。
他非常惊讶,心想:这飞机怎么也有夜间飞行的本领?经过打听,他知道了,原来是因为飞机上装有雷达。
蝙蝠很不服气,就去找雷达,要和雷达比一比。
蝙蝠盛气凌人地对雷达说:都说你很像我们蝙蝠,那么,请问雷达先生,我们蝙蝠有嘴发射超声波,你有什么?我们蝙蝠有超声波确定飞行方向,你有什么?我们蝙蝠有耳朵接收超声波,你的耳朵在哪里?来,认真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帮助雷达回答蝙蝠的质问。
说课稿 详细版 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或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35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我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九部分。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等方面。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1篇课文。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很好地体现了单元特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与训练。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属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课前预习可以使学习效果更好,把课堂还给学生,多增加学生间的讨论分析,更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篇课文与四年级学生的特点等,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捕、蛾、锐、蝇”等生字,理解“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
2.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说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情景教学法,以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上)6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公开课配套资料
【说课稿】《蝙蝠与雷达》说课稿一、教材简析《蝙蝠和雷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八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为了落实新课程要求,尊重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精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教学难点是: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三、说教法与学法为了抓重点、破难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法:借助多媒体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积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我在教法中渗透的学法是,让学生参与语文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语言,感受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直观形象的课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清楚的感观认识。
(二)围绕中心句让学生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围绕中心句提出问题。
2.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探究科学家进行的三次不同的试验。
3.抓住重点词“配合起来”展开教学。
不仅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用词的严谨、准确,认识到在以后的读书、写作过程中“准确用词”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来感知周围环境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在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方面,可能还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难点:对科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验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深入理解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讨论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四3班)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
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说法、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蝙蝠和雷达》是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情况的研究,找出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而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常识兴趣的一篇说明文。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2、自主填表法弄清三次试验的结论,合作交流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的教学难点是: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根据以上的依据,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谜语:谜面是: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害虫本领高。
(打一种动物)谜底是:蝙蝠。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蝙蝠和雷达》。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初步感知蝙蝠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
视力很弱却能在夜间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打开语文书P43,看文中的插图,这是一只正在夜里飞翔的蝙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主要完成以下的教学任务: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使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三次科学实验,蝙蝠、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间的联系是这一节的教学要点,为达到要求,我先采用“独立思考、同桌讨论”的方式弄清三次不同实验的方法、结果及结论(表格形式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蝙蝠和雷达》配套(第二课时)说课稿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蝙蝠和雷达》。
一、说教材: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本课我设计两个课时,今天我来详细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情趣盎然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在阅读中增长科学知识,培植科学兴趣和科技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蝙蝠一词,正确认读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做试验的初衷及经过。
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清楚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为飞机导航的。
三、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学生掌握本文科学知识的坡度,我运用自读自悟,探究合作,图文再现,表演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思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说学法
对于科学知识掌握还不多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抽象的原理讲述上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问问、议议、演演等学习方法。
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设计了以下八个教学环节:
(一)回顾课文,引入新课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那么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科学家是如何揭开这一生物之谜的。
齐读课题。
(二)走进课文,认识蝙蝠
要想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密切联系,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蝙蝠
出示:自学任务一
1、指读,引导学生感知蝙蝠的飞行技术一流(高超)。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顺势指出关联词,即使……也……
3、小蝙蝠的飞行本领真是高超,那么谁愿意挑战一下读一读这段文字?
(你这只小蝙蝠的飞行本领还真是了不起)
4、师:为什么蝙蝠能飞行的这么好呢?是不是它的眼睛特别敏锐?(引出)
(三)小组合作,了解三次试验
1、出示:自学任务二
引导学生自学4.5.6小节,完成表格,能清楚三次试验的经过,结果和证明。
2、附试验报告:
试验方法结果证明的问题:
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上铃铛没响夜间飞行不靠眼睛
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铃铛响个不停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
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封住铃铛响个不停
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请一名学生说一说第一次试验的情况,完成表格
5、再请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试验的情况,与教师配合播放课件
6、小蝙蝠的飞行本领再一次让我们佩服,哪位同学愿意再一次让我们领略勇敢的、聪明的小蝙蝠的风采,读一读这段文字!
7、是呀!由此可见,小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为此,科学家又做了第
二、三次试验,谁能结合老师设计的情境来说一说第二三次试验?
(四)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
1、这三次不同的试验,说明了什么?(齐读)
2、出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的。
3、这句话能不能这样说: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4、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并谈看法。
(再读)
5、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从第七小节寻找答案。
6、生读并思考。
指生汇报,至少2到3人。
适时教师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
这是本课重点,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对照屏幕进行复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能说充分。
既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了说的层次性,帮助学生积累课文语言。
此环节化枯燥无味的文字为生动形象的语言,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小蝙蝠不仅有这个本领,而且这个本领还不小呢!看《打开眼界》。
(五)揭示蝙蝠和雷达的联系
1、现在,我们了解了蝙蝠飞行的秘密,那科学家又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为飞机导航的呢?
2、生默读最后一段,汇报。
引导画出示意图。
指一个学生上讲台画。
3、对比两副图,出示课后填空题。
生汇报。
多媒体显示:(以反馈教学收获)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同学们这就是蝙蝠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人类的智慧,让我们大声齐读最后一段,表达我们对科学的敬仰!
(六)拓展
1、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的老师,那么我们人类从大自然还获得什么启示呢?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人们从()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用它来()(新课标指出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学完课文后,.出示由蝙蝠回声定位原理的其他发明,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让学生从生活中举出利用仿生学原理发明事物的例子,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最后,我根据同学们所举出的例子,从中渗透德育教育:平时我们只有细心观察我们的生活,才会提出问题,有所发现。
)
2、出示图片,感受拓展,阅读课后的资料袋,谈收获.
(七)总结
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也一定能成为像斯兰瑞尼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我期待同学们未来的精彩。
七、说板书
我根据本课要解决的重难点设计了演示图的板书,第一部分板书用有关文字和线条表明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第一部分板书,用相似的有关文字和线条表明飞机夜飞的道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部分板书。
(略)整个板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
这样,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凝成了一个新的有机整体。
曾有人说,语文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的确,课堂教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永远充满着挑战,以上是我一点浅薄的见解,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