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第四版)王广谦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法定业务权力: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银行性业务: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资产负债业务、支付清算业务、经理国库业务和会计业务。

管理性业务: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

中央银行资产:是指央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及其他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负债:中央银行负债是指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其开展货币发行业务和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央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上。

第四章

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第一准备金:由现金和在其他银行存放的存款构成。第二准备金:是指银行最容易变现而又不至于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很强的资产。

货币发行:是一定时间内从央行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减掉回流到央行的货币的差额。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货币。

财政发

行:

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货币回

笼:

是指银行通过各种途径从市场货币流通中收回的一定量的现金。

现金准

备:

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证券准备:

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这些凭证必须是在金

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保证准备制度:指货币发行要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等国家信用作为发行准备。

保证限额:指在规定的一定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政府债券作为发行准备,但超过限额的任何发行,都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

准备制度:指一国货币发行的物质基础。

比例准备制度:指规定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各占多大比重。发行基金: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中国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发行库: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发行基金的金库,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重要组成机

构。

业务库:指各专业银行和商业银行对外营业的基层行处为办理日常的现金收付而设置的现金库。

中央银行债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中央银行资本:主要由法定资本、留存收益、损失准备、重估储备组成。

第五章

再贴现业务: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再贴现率: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中央银行贷指中央银行动用基础货币向政府、其他金融机构,以多种方式融通

的总称。中央银行贷款是向社会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公开市场操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国际储备:也称“官方储备” ,是一国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主权风险:指因国家间关系恶化或对方国家发生政治经济混乱而冻结我方资产或使我方资产难以调回的风险。,也称“国家风险” 。

经常性储备:即周转库存,是保证生产所必须的库存。

战略性储备:指国家为了应付战争和其他意外情况,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国防需求,而在平时有计划地建立的一定数量的物资、货币、能源、人力等方面的储存或积蓄。常备借贷便利: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

第六章

支付:是付款人对收款人进行的当事人可接受的货币债券转让。

结算:指与支付相关的货币资产转移,即为实现商品(服务)交易、投资、消费等活动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

清算:又称银行间清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支付服务组织和支付系统,实施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收、对账与确认、收付金额的统计轧差等一系列专业程序。

支付体系:是在既定的法规制度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组织和机构,通过支付工具的应用,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支付服务组织:是参与支付体系运行服务管理的专门机构,在支付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支付工具:是支付业务的依据和载体,可分为现金和非现金两种类型。

支付系统:又称支付清算系统,是支持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资金转移的通道,是维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社会公众之间的纽带。

支付体系监管:支付体系是在既定的法规制度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组织或机构通过支付工具的应用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该体系通常由支

付服务组织、支付工具、支付系统及以法规与制度为基础的支付监管等共同组成。其中支付监管是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付体系的效率与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非金融支付机构:是指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和开展指定范围内的业务,一般不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这些机构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在电子商务中发挥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作用,广泛参与零售业务。

银行卡:是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已成为我国公众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简称为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其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方式。

净额结算:是在清算周期的特定时刻对在清算周期内应收应付相抵后的差额进行支付结算。

实时全额结算:对支付业务的每笔金额实时进行一一结算,即对每笔转账业务即时处理,资金结算连续进行。目前,各国中央银行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都是实时全额结算。

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实施货币政策操作,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基础设施。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开发建设,处理同城和异地的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上的大额贷记支付业务及紧急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贷记支付业务。

小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同城和异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纸质凭证截流的借记支付业务和单笔支付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