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二十四) (含答案与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曾纪泽在1881年所上《改订俄约办事艰难情形疏》中称:“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话B.清朝密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该条约签署使中国收复了伊犁D.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2.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规定:“中央电影摄影场会同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联合上海各影业公司合组一总机关,由中央电影事业处负责总其成,指挥及分配全部工作。
”这一规定旨在( )A.强化对思想的引导B.促进电影产业发展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巩固抗日统一战线3.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高达98.3%。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这揭示了( )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C.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非常大D.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4.(2019·玉溪一模)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 )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5.(2019·玉溪模拟)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
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地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破碎。
这反映了( )A.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B.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C.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D.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6.(2019·蚌埠一模)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 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 专题2.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艺体生文化课百题突围系列专题2.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知识背一背】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服装(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本阶段的特征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①男装: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②女装: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式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2)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建国后50——60年代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60、70年代中山装、绿军装流行(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阶段的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纷呈。
2、饮食(1)中餐: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其中以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为四大菜系。
(2)西餐: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也随之传入中国。
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些西餐常用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其他社会习俗(1)剪辫易服: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2)历法:采用公历(3)社交: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仪。
(4)妇女解放:女子接受教育,开始步入社会。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公路: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
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1924年上海开始有了公共汽车运行。
2、水运: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垄断3、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题含答案1.[2023·南昌市二模]1905年,《时事画报》报道:“丈夫和小妾对于女儿是否需要缠足的事情意见相左,丈夫认为:如今风气已开,不应再自寻苦恼。
而妾则认为丈夫偏心,为嫡女缠足而自己的女儿则不让缠足,被丈夫谴责后自寻短见”。
这反映出()A.尊孔复古思想大行其道B.废止缠足已被民众接受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社会转型面临较大阻力2.[2023·开封市二模]右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
此画旨在说明()A.新政促进女性摆脱封建束缚B.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清末女性社会地位提高D.人们的审美标准发生改变3.[2023·镇江市二模]民国成立后,洋布、洋伞、洋鞋、呢帽之类的洋货在上层人物的身上以及他们的屋里一天天增多。
四川新繁县“服公务者,多用西装、短制中山服”,就连边远的东北呼兰县“服西服,履革履者亦日多”。
这表明当时()A.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西方文化对社会生活影响加深C.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很激烈D.中国传统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4.1905年,端方等出洋考察宪政官员回国“奏请官员剪发之折,两宫深滋不悦”。
1910年清政府下达了一道谕旨,“凡我臣民,均准自由剪发”。
清廷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出()A.近代化发展是大势所趋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传统的习俗理念被颠覆D.民众心理发生本质变化5.1908年1月清政府与英德银团签订《津浦铁路借款合同》,第17条载明“此铁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
规定由中国政府选用公司认可之英、德总工程师各一人,此两总工程师须听命于总办或代办。
对此理解合理的是()A.清政府力图保障国家路权B.中国当时无铁路专业人才C.中国路权长期被列强操纵D.清政府腐败借款出卖路权6.[2023·无锡市二模]20世纪30年代,有英国观察者指出,中国辽宁一地“尽管铁路在发展着,尽管江河上汽船运输也有较大的发展,但作为主要货物运输工具的,还是那些用驴马拖拉的北京式的排子车和经常见到的中国帆船”。
高三历史重点题型专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方法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社会影响1.原因(1)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
(2)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3)新思想的不断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4)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如晚清政府的“新政”、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特点(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2)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
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方法技巧】1.从社会史观角度命题。
近代西方的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微观角度引起了中国人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等领域的变化。
高考命题经常以此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解题时一般根据材料具体分析即可。
2.从东西思想碰撞角度命题。
随着西方入侵、通商口岸的开辟,西方的思想观念传入中国,冲击着中国的传统观念。
高考会运用当时的文献记载、报刊文摘等材料,考查东西方新旧观念的冲突与交融,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从世界发展潮流及国家的国情角度理解认识。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含答案)
D.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根据材料,从每一个阶段中选取一个信息词,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提炼一个具体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A.北京是民国时期文化中心B.北京的教育水平要高于上海
C.上海的纸质传媒优于北京D.上海的市场经济比北京发达
二、简答题
27.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上海人愚昧、落后
B.上海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
A.皮影B.电影C.戏剧D.电视
9.在中国,大到商场酒店,小到接头摊贩,均可以接受基于互联网的支付宝、微信等手机移动支付方式。这一现象说明
A.网络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B.网络发展便利了人口的流动
C.网络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D.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10.当筑造铁路的权力收回来以后,国人便跃跃欲试了。在民众的呼吁声中,1898年,清政府主持建成了淞沪铁路。这些资料说明了( )
23.“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2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宣传“时间就是金钱”,提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近几年来,广州人特别崇尚温哥华“慢”式生活理念:高品质生活不在于工作有多忙、节奏有多快,而在于留出时间陪家人、慢下来欣赏自然,沉浸思考。下列对“慢”文化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高三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单项选择题Ⅰ1.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留学生的示范作用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答案] C2.在清末民初,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A.郑先生在家里观看电视节目B.人们穿着西装祭拜孔子C.李小姐穿着旗袍拍了一张照片D.在广州吃到了“中西大菜”[答案] A3.如下图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最时尚的着装——列宁装。
这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着装( )A.款式多样B.受西方服饰影响C.受苏联影响D.注重个性[答案] C4.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君”“先生”的称谓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男人的社会地位下降B.西式称呼取代了传统称呼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 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答案] D5.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答案] C6.1902年,上海的一个人力车车夫在看到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时有感而发:“完了!这东西要是多起来,我就得失业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就没着落了。
”该新式交通工具是( )A.轮船B.火车C.汽车D.飞机[答案] C7.下列事件对中国社会风俗习惯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有( )①辛亥革命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改革开放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③[答案] C8.创刊于1861年11月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
”其创办目的是( )A.报道重大时事B.宣传政治主张C.评价社会风气D.传播商业信息[答案] D9.右图所示是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著名报刊,下列有关此报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B.近代第一份通俗性报刊C.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D.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答案] C10.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规范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有中国近代竹枝词云:“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
”意即: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
从文明史观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东西方文明的冲突B.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C.西餐已经普遍盛行D.近代中国饮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之所以在寿宴上反对西餐是因为“刀叉”的使用影响了寿宴喜庆的氛围,因为“刀叉”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喜庆”的文化相矛盾,材料中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文化、文明的冲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西方饮食的抵制,只是说在寿宴上不喜欢用西餐中的“刀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餐普遍流行,故C项错误;中国人不喜欢在寿宴上用“刀叉”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本质上是中西文明的冲突,故D项错误。
2.下图框内所述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
材料说明( )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可知该现象出现于中华民国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互换约指”“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可知青年男女都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故B项错误;材料中“宣读婚约”“携手同归”“主动离婚者中妇女占近半数”等婚姻习俗,体现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故C项正确;宣传民主科学思潮出现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时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千克,2002年降至78.5千克。
这表明( )A.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答案: C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发生过大面积、持续性的自然灾害,所以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与自然灾害无关,故A项错误;1982年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粮食产量连年增加,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这与题干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不符,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8)(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
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2015·湖北省六校联考)1894年7月2日,某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告反映出()A.市民饮食的变化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C.报纸的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D.物质生活的西化3.(2015·苏州模拟)《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
”这说明当时乌青镇()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4.(2015·衡水中学模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
辫子本是女真人的一种风俗习惯,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辫子割了”却与“皇帝倒了”相并而提。
这说明()A.辫子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伴生物B.辫子被割掉是革命成功的标志C.辫子割了是革命彻底性的表现D.政治变迁影响了思想观念变化5.(2015·长郡中学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
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
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11.1912年7月6日,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一场无约之殴。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专题作业一、选择题 1.(2018•广东肇庆三模)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 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答案 B 解析棉花是传统手工纺纱业的原料,从鸦片战争前后的进口到六十年代以后的大量出口,反映出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败,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项错误,B项正确;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模式,A项错误;材料现象是经济作用的结果,政府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C项错误。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
当时的地租额很高,一般是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
上述材料表明( )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 C.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 D.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许多资金用于投资土地而没有投入到工业中,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
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是军事工业;而到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转向民用工业。
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B.国内局势走向稳定和平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答案 B 解析洋务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即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到19世纪7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洋务企业的发展重心随之发生变化,故B 项正确。
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含答案)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下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A.②③BC.①③④D解析“西式帽”的出现,表明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广告未宣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差异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答案 B2.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D.解析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
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答案 A3.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
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A.B.C.D.解析本题为图片理解题。
第一识别标志是时间,1878年属于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对西方的学习还处于“器物”阶段,故官方发行的邮票不会出现“兴民权”的思想,可直接选出D项。
图上英文及阿拉伯数字对应B项,邮政局对应C项,大清与龙对应A项,用排除法也可选出D项。
答案 D4.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898~1900年B.1901~1911C.1912~1927年D.1928~1937解析本题为材料理解题。
从材料中多次出现的“新”、“旧”可定位到清末民初这一新旧交替的时代,把答案锁定在B、C两项之间。
再根据“新内阁成”联系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责任内阁制”这一重点概念,从而排除B 项。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答案及解析1.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
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
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
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材料中起源于满族的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的流行,受到了不同观点的质疑,存在着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色彩,但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共和的观念,所以②错误,选①③④。
综上,本题选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2.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题干涉及甲午中日战争,4月后,中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增多,对日本的关注也在增加,说明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反思,故A正确;C项错在“开始”两字上【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中体西用思想3.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
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
”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十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以上材料说明了()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2.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民为士,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服饰的西化开始风靡上海B.上海社会等级观念已消失C.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D.政治变革消弭了贫富差距3.辛亥革命后,“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之仪,非俗非古,杂袭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
这主要反映出()A.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B.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C.“中西合璧”已成为当时婚俗的普遍特征D.婚俗的变化折射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C.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5.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6.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参议院接着补充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上述变化表明()A.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B.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中外融合,新旧并存D.南京临时政府反对封建迷信7.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
”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8.“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
”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反映了近代社会的性质C.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D.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10.1877年《申报》专栏《津门纪略》记载说:“乡间妇女至沪佣工,当其初至时,或在城内帮佣,尚不失本来面目。
略过数月,或迁出城外,则无不心思骤变矣。
妆风雅,爱打扮,渐而时出吃茶……回思昔日在乡A.民国十三年成都为普及汽车进行大力宣传B.成都人车拥挤,交通混乱,交通管理失效C.通过漫画美女交警宣传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D.民国三十八年成都宣传交通改为靠右行驶16.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文通的近代化C.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17.伴随着商埠的发展,“一位有远见的海关税务司……把他的马厩附近的一小段中国道路铺上了碎石子。
……之后还不到25年,天津就拥有了数英里的一流碎石路,在这些道路上,汽车正在愉快地奔驰着。
”从材料中最能感受到()A.近代天津陆路交通发展的落后B.西方人修路意在开天津为商埠C.天津开埠对其交通发展的影响D.当时国人要求发展交通的诉求18.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
这说明()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19.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
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
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B.清朝统治被推翻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D.电报的广泛使用20.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曾发表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
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
”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21.1911年6月24日,电影开始进人我国民间,当时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
这些规定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B.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井然C.旧习俗受到猛烈冲击D.革命成功,社会进步明显22.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A.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B.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23.“点赞”“女汉子”“且行且珍惜”“no zuo no die”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24.1998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吻别你的mall: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
”这说明互联网()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25.“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第Ⅱ卷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
26~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
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材料二:近代中国知识界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
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
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取得一定效果。
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的措施。
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
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
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
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其治理》材料三: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 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
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
法案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
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
……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十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1~5.CCBCB 6~10.AAABD 11~15.ABCBC 16~20.DCDDD21~25.ABDCB26.(1)做法:祭天敬神;调整种植方式。
原因:科技水平落后;“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为主体。
(2)原因: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煤、石油等高污染资源的大规模运用。
(3)同: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干预污染治理;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治污染。
异:中国民国时期的治污舆论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且更加注重道德;英国政府治污的法律力度更大,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
27.(1)态度:反对(拒绝)。
变化:主张日后自我兴办。
出发点:维护国家权益。
(2)意图:富强制敌。
特点:外国修建为主;中国起步晚;发展缓慢(曲折发展)。
(3)影响:推动国人利权意识的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