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
读不懂的解说词与画面的和谐美(一)
读不懂的解说词与画面的和谐美(一)电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特技相互配合,和谐完美,构成了很好的电视节目。
因而电视解说词本身就是电视节目众多元素其中之一,它的叙事描述都具有和画面的统一性,是非“独立性”的。
电视解说词的主要形式母体是文学,而文学有其自身的表达系统,可一旦作为一种手段或表现形式,成为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之一,文学就丧失了其独立的表达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自身形态的某种不完整性,即我们所说的“非独立性”。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主要是指: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节目中的人物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记录,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
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
电视解说词作为电视节目的构成因素,已经不再一味地追求其艺术性,而应该从整体出发,发挥电视解说词最大的功效,服务于整个电视节目。
当然,我们也承认文学这个母体在电视解说词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电视节目制作人不是文学家,电视节目也不同于文学作品,电视解说词是一种特殊文体,它视听同步,解说词与画面相辅相成,互为弥补。
因而就要求我们在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上兴利除弊,找准自己的定位。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大多数时候,它必须为“看”而写。
由于电视媒体最大的个性是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因此在解说词的创作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考虑到电视画面的形象,状态和特点以及节目要传达的信息,要表达的思想。
电视解说词本身往往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和一般的文章是有区别的。
一般的文章,其根本材料是语言文字,语言是唯一的表达手段。
而电视解说词则更多的借助于视觉形象画面,充分利用画面来表现内容,解说可以退出。
解说的出现要服从于画面内容的需要。
电视解说词的好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能巧妙的和画面配合,能否充分地表达画面所不能表达的意思。
解说词怎么写_1
解说词怎么写篇一:【范文】解说词写法宣传片解说词写法解构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
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电视解说词最终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语言与观众见面。
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离不开画面二者相辅相成电视作品中,声与画孰轻孰重,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观点认为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画面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
也有专家认为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整,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画面难以将作品的主题表达出来,不能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
必须利用语言作为补充、衬托,才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
所以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会。
事实上,一部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
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
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很少甚至不用。
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
《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俯瞰三峡长江水。
你可能会联想的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解说词补充画面背景的例子
解说词补充画面背景的例子关于画面与解说词画面与解说词是分镜头剧本中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电视的特殊性,使得电视分镜头剧本中的画面与解说词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故写好画面与解说词显得十分重要。
8。
4、1写好画面8。
4、2写好解说(时间艺术)8。
4、3解说与画面的关系8。
4、1写好画面1、画面的形象本性(1)直观性画面是一种在空间中再现“让人看”的客观现实的造型艺术;视觉的直观性与科学知识(2)具体性,具体内容的特定特性影视艺术中的具体性即形象的、一目了然的、可感知到的实实在在的形象。
(3)揭示性和概括性画面的直观性和具体性是与它的揭示性和概括性辨证统一的;画面的美学价值不只是表现在视觉价值上,同时包含着它的灵魂。
如:画面是一台仪器,观众却联想到了它的性能功用;画面是一个人的表情,观众却感受到了该人物的内心世界。
画面能“让人看”就意味着它具有视觉上的直观性;画面能引起人们去思索,则是由于画面的揭示和概括作用。
(4)画面的内涵与外延通常的情况是:镜头具有不完整性。
信息的传递往往需要多个镜头组合后完成。
事实上,电视节目传达信息(一个动作、一个思想等)的方法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如:一个镜头传达完整的信息;几个镜头组合传达完整的信息;几个片段连接完成完整的信息等等。
这涉及到画面的内涵与外延。
画面的内涵是指画面内容所具有的引伸意义和相关意义。
如:野草、小花都具有春天的气息;盖房的人、种田的人都是劳动者。
画面的外延则是指其中一内涵意义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物质。
如:小花、野草是春天的外延;裸露的根须、干朽的枝条、粗糙的树皮是老树的外延等等。
画面的内涵和外延是在编辑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内涵意义的画面组接在一起可创造出一个明确的意思,这就是创造了画面的外延。
专题片、教学片的“可看性”常常反映着导演对画面内涵与外延的把握度。
2、写好画面的注意点在分镜头剧本中,画面的描述必须形象具体,这里归纳几条写好画面的注意点,供参考:①画面的内容不能似是而非,是什么就写什么;②画面是影视片的形容词,要努力用文笔描绘画面事件;③当用文笔"描绘"人们不太熟悉或不同一般的事物时,应放上一件人们熟悉的物件加以比较,以给观众深刻印象;④要常常改变景别、机位、角度,给观众以多样化视点;⑤要充分运用蒙太奇技巧,使画面产生特殊效果;⑥构图要巧妙,要注意为观众设置观察故事的立足点,使观众置身于事件的特定地位之上等等。
圆明园画面与解说词关系的分析
《圆明园》解说词与画面关系的分析摘要:《圆明园》是一部中国纪录片的上乘之作,除华丽的画面,《圆明园》极为出彩的地方就是其解说词方面,纪录片的解说词和画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画面无法离开解说词,同样只有解说词而没有画面的纪录片不叫纪录片,该叫广播了。
所以说,好的纪录片是完美的解说词和画面的有机的统一。
本文就从解说词的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了解说词的运用以及与画面的配合、思想情感内涵的体现。
关键词:《圆明园》;画面;解说词;画面关系的分析正文:一、《圆明园》《圆明园》是一部历史体裁的纪录片,但是我们并不感觉它像大多数纪录片似的枯燥无味,反而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并且题材丰富,引人入胜。
它是有生命的,而且它的是生命多感情的。
《圆明园》中的解说词有着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讲解说词单独欣赏,它可以作为一篇描述圆明园的华美篇章。
而它的电视画面中,多了一些想象的成分。
这些最终得意于其画面和解说词的和谐完美。
二、《圆明园》的画面整部纪录片的画面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恢弘壮观。
大量的使用了实景拍摄和电脑动画合成的镜头,讲述了圆明园近150年的历史,全景式地再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中国历史上最瑰丽辉煌的皇家园林的变迁。
画面把不同景别和不同角度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分别表现不同的重点,并形成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准确的拍摄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情感。
整个纪录片以全景和远景居多,把圆明园的整体效果非常好的表达出来。
同时,画面的镜头以“移镜头”为主,更加展现了圆明园的宏大和宽广。
宏伟而又精致的画面镜头犹如一幅幅既漂亮又有意境的画,别有一番风韵。
画面所描绘的圆明园中的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与它所代表的观念意识、思想情感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整个画面就其形式来说,是统一的、整体的、协调的。
就其内容来说,是真实的、客观的。
三《圆明园》的解说词的运用及与画面的关系解说词是语言的一种,是一般文字说明的提炼和升华。
优秀影视片的解说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解说词的表现力具有思考的深度;具有想象和联想的时空。
解说词格式
解说词格式一、引言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解说词的格式要求。
解说词是在广播、电视、演讲等场合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听众或观众更好地理解、领会内容。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解说词的格式要求。
二、标题与开场白1. 标题必须简洁明了,准确概括内容。
标题应该在文档的开头位置,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本文的主题。
2. 开场白是解说词的引子,它需要吸引听众或观众的注意力并引起兴趣。
开场白通常包括问候语、介绍主题、激发情感等。
三、正文1. 阐述事实或层层递进的论点。
解说词需要围绕主题展开,逻辑清晰,每一段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以保证听众或观众能够跟随思路。
2. 语言简练明了。
解说词应以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内容,避免使用晦涩或难懂的词汇,使听众或观众更容易理解。
3. 注意节奏与韵律。
解说词虽然是书面语,但在口语表达中要注意节奏与韵律的处理,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4. 使用恰当的语气。
解说词的语气要根据内容的需要进行调整,既要符合场合的庄重性,又要有一定的亲和力。
5. 注重情感的体现。
解说词不仅是传递信息,也是表达情感的途径。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情感的体现来增强听众或观众的共鸣。
四、结尾1. 总结全文。
结尾部分需要对全文进行总结,简洁明了地概括主要内容,让听众或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2. 合适的结束语。
结尾部分可以使用合适的结束语,如致谢、祝福等,以增加整个解说词的完整性和亲和力。
五、语速与停顿1. 语速要适中。
解说词的语速要保持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以确保听众或观众能够听清楚并理解所说的内容。
2. 恰当的停顿。
在解说词中,适当的停顿可以起到划分内容的作用,也可以给听众或观众时间进行思考与理解。
六、语调与音量1. 语调要自然流畅。
解说词的语调应该自然流畅,避免过分夸张或生硬的表达方式,以提高整个解说词的可听性。
2. 音量要适中。
解说词的音量要适中稳定,以确保听众或观众能够听清楚并理解所说的内容,避免出现声音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人物专题片解说词与画面案例
人物专题片解说词与画面案例人物专题片解说词与画面案例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物专题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媒体形式,通过视频和文字的结合,展现出一个人物的生活、工作和成就。
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人物专题片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更具有情感色彩,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本文将从解说词和画面案例两个方面来探讨人物专题片的制作技巧,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二、解说词的重要性解说词是人物专题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引导观众对画面的理解,更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在制作人物专题片的过程中,解说词的选取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解说词需要简洁明了。
它们应该言简意赅,能够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避免过于冗长的描述,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这样的解说词可以有效地激发观众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故事情节。
解说词需要有情感渲染力。
通过情感化的解说词,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一段充满情感的解说词,可以使得观众与主人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观众的共鸣感。
解说词需要具备感染力。
人物专题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传递正能量,激励观众,因此解说词需要具有感染力,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三、画面案例的选择和运用除了解说词,画面案例在人物专题片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画面案例在展现人物生活、工作和成就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画面案例需要具有代表性。
它们应该能够最大化地展现出主人公的一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而能够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主人公的形象和内在品质。
画面案例需要有感染力。
与解说词一样,画面案例也需要具有感染力,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让他们产生共鸣。
通过展现主人公的成就和努力,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奋发向上。
画面案例需要具有视觉美感。
人物专题片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画面案例的选择和运用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感,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信息,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
怎样写纪录片解说词
怎样写纪录片解说词首先,纪录片解说词不是独立文体。
它必须与纪录片的画面、音响、音乐等配合,互相协调、相得益彰。
解说词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的出现是为了配合纪录片的画面和声音。
使纪录片更好地纪录和再现生活。
在纪录片中,画面、声音、解说词都不可能单独传递信息。
如果这三方面各行其是,互不配合。
那么纪录片的整体效果可能有重复累赘之处,或有表达不清之处。
所以,画面、声音和解说词之间必须完美配合,解说词不能追求单方面的完美与完整。
在画面、声音无法最好地展示纪录片内容的时候,解说词要担当重任、浓墨重彩地登场。
而在需要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时,解说词则要让位于其他传播符号,进行辅助、配合;同时,解说词还要配合画面的长短、节奏,音响和音乐的风格等因素。
第二,纪录片的解说词不是对画面的简单描述、重复或者修饰,而是要对画面说明、补充甚至深化。
在纪录片中,对一切画面已经展示了的内容的描述、修饰都是多余的,解说词不是重复画面内容。
解说词要传递画面、音响无法传达的内容,深化纪录片的主题和内涵,甚至是通过解说词,来达到展示纪录片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意义的重要作用。
第三,解说词具有结构整部纪录片的作用,担负着转场和过渡的任务。
纪录片的情节需要连贯而完整。
每一次时间、场景、人物的变化,都要自然而然,最好不要给观众造成割裂感。
在转场和过渡时,有时无法找到合适的镜头、音响,解说词就要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进行语言性过渡。
第四,在写作解说词时,既要注重其文学性,又要注重其口语化的特点。
纪录片的解说词大部分需要播读,具有很强的“适听”性特点,是为“听”而写的。
所以,在解说词的写作中,尽量不要使用谐音字、艰涩的词语、长难句。
最好使用短句,响亮的音节,注重韵律美和节奏美,多用口语化词语。
这样的解说词才能更好地配合画面,并让观众“听”得懂、“听”得好。
综上所述,纪录片的解说词是特殊语言环境下的一种特殊文体,只有充分适应了电视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特点。
电视解说词
1、电视解说词与电视画面之间的关系?根据节目的具体形态而定,可以做以画面为主,也可以做以声音为主。
画面的局限性,画面有多义性,令解说词对画面的意义进行合适阐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补充画面内容的作用面面符号:新闻事件+人物动作+场景+屏幕文字声音符号:画外解说词+同期声+音响电视画面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视觉符号,能表达观众平时很难看到和感受到的更直观、更形象、更有冲击力的画面2.整合画面关系的作用画面之间的组合,时空转换有时较大,如果没有解说词的衔接、整合,画面可能由于缺少明确的指示关系而显得无序、杂乱,从而阻碍观众对信息的有效接收。
画面与内容的衔接与转场,很多时候需要解说词的过渡和连接。
其任务就是把无序的画面组织起来,它与画面的关系不求紧密相连,但求瞻前顾后。
好的电视解说词会对电视新闻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也令新闻播出效果更加精彩。
3.深化画面主题的作用电视文稿不是看图说话,而是要从具体写到抽象。
解说词就是能够从描述画面的细节人手,从眼前所见的事物说开去,一步步深化和升华细节,讲述与细节有关的方面,由此慢慢向外拓展,使观众的思绪不仅局限于接收原有信息,还能够从声像画面生发开去,联想到画面之外的更深含义。
一电视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关系1解说词是语言的一种,是一般文字说明的提炼和升华。
优秀影视片的解说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解说词的表现力具有思考的深度;具有想象和联想的时空;具有对画面背景提示的广度;具有审视画面的角度等。
2记录片的画面为观众提供视觉感受,解说词为观众提供听觉感受,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
从观众出发,使观众在观看实物或图画时,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深的含义,3解说词比画面灵活,同一个画面可以配不一样的解说词,但是目的都是一样,是对实物和形象的解说,以实物和形象为写作依据,可以起启承和转合的作用,并且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缺欠的信息。
4解说词在画面中针对被解说对象的缺失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增加,从而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技巧]
《藏北人家》展现了藏北牧民措达一家人在草原上非常普通的一天的生活。
再现了他们的现实生活,是一段完整的故事。
通过片子我们能够感受到藏民族在与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建立起的一种和谐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们创造出的独特的游牧文明。
这样一种主题的表达蕴含在所有的声画形象中。
例如在阐述藏北牧民的人生观时选择了措纳在草原上独自一人放牧、纺线时的生活场景。
这种安静的放牧环境是一个思考的好环境,用它来表现藏北牧民的人生观比较合适。
从表面看起来,解说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价值观,而是选择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
说“藏北牧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是不计报酬的”,而这种“相互帮忙”和“不计报酬”恰恰是藏北牧区的特点,与沿海地区的情形大相径庭。
解说词利用这个有意义的细节画面,使观众很自然地领悟了片子的深层意义,透过事实了解了藏北牧民的价值观。
接下来影片又巧妙地选择了一个有趣的细节讲述了藏北牧民的婚姻观。
婚姻是涉及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情,利用罗追帮助措达洗头这个细节,正好表现了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与配合。
用这段画面来讲述婚姻观,特别是讲述稳固的婚姻关系,是比较合适的。
纵观上面三段影片,讲述的都是地地道道的理念。
从人生观、价值观讲到婚姻观,阐述每一种观念时皆精心选择了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细节,借助于这个细节把观念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时甚至只字不提观念本身,选取典型意义的画面细节,不着痕迹的给我们传递藏北牧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
透过这些,让我们感受到藏北牧民那恬静淡远、和谐安宁的生存状态。
只是饶有兴味地描述事实,但观众透过事实所体会到的则是观念。
透过藏北牧民那恬静淡远、和谐安宁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纪录了藏北牧民始终与自然环境保持着和谐一致的劳动与生活。
它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文化品质。
首先,他的主题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
主题更趋向于深层、永恒的内容。
浅析电视解说词与画面的和谐统一
1 6解 说 词 与 画面 的 和谐 统 一
Ana y i he Ha m o n Uniy o l v son Co m e are nd Sc e n I a e l sson t r ny a d t fTee ii m nt i sa r e m g
正 因为 画面 赋 予 了解说 词 这 种 可 视 的 效 应 , 以一 定程 度 上 而 所 电视 是 一 门 综合 性 的 艺 术 , 兼容 画面 , 说词 , 它 解 同期 声 , 乐 , 音 特 技 等 各 方面 综 合 的 因素 。 只 有这 些 要 素 相 互 配 合 , 得 益 彰 才 有 言 , 说 词 的语 言 允许 合 理 的 残缺 , 完 整 , 要 与 画 面 相 配 不产 生 相 解 不 只 可 能 创作 出优 秀 的 电视 节 目。在 众 多 因素 当中 , 说 词 如何 与 画 面 歧 义 , 解 能够 达 到 预 期 的效 果 , 是 成 功 的 。 就 有 机 结 合 , 服 画面 和 解 说 词 自身 的缺 点 , 到 一 加 一 大 于 二 的效 克 达 由于 电视 解 说 词是 为 画面 服 务 的 ,其作 用主 要 依 附于 画 面 , 而 果, 是很 多电视人长期探究 的问题之一 , 本文通过 对解说词和画面 且解说词具有 非独立性 , 所以在创作解说词的过程 当中, 有几点是 的 优缺 点 的 分别 剖 析 , 阐释 了如 何 有 机 结 合 这 两 个 要 素 , 到 画 面 值 得 我们 深 思 的 。 达 ① 鉴 于 电视表 达 当 中画 面传 达 信 息 的主 体 地 位 , 能 够 使 用 画 在 与解 说 词 的 完美 统 一 。 电视解 说 词 主 要是 以文 学 形 式 为 载体 , 有 文 学 的特 性 。 但 一 面表 述 信 息 内 容 的 时候 , 力使 用 画 面来 表 现 。 一般 情 况 下 , 具 尽 在 解说 旦 作 为 电视 节 目的表 现 形 式 和 表 现手 法 , 说 词就 丧 失 掉 了作 为 单 词越 精 简 效 果越 明显 。 如 纪 录 片《 球 》 , 将 近 两 个 小 时 的 影 片 解 地 中 在 独 文学作品 的一些特性 , 失去了其在表意方面的独立性 , 不能作 当 中 , 众 是 沉 浸 在 强烈 的视 觉观 感 当 中 的 , 受 的是 对 于 整 个 地 而 观 接 为单 独 的文 学 作 品 存在 了。 也就 是 说 , 为解 说 词 这 种 特 殊 的 文 学 球 和 我 们 所 处 生命 体 系 的 一种 深 入 灵 魂 深 处 的 洗 礼 , 一 种对 于 生 作 是 的形式, 它具 有 了非 独立 性 。电视解 说 词 的 非独 立性 主 要体 现 在 : 解 命 的 感 悟 。这 些 绝 大 部 分都 是 通 过 画面 传 达 的 , 是 在 非 常 关键 的 只
电视编辑中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
成, 达 到 和 谐统 一 的效 果 , 这 是 电 视节 目编
解 说 词 是 在 电视 播 放 节 目过 程 中 随 着 辑 过 程 中最 需 要 技 巧 的 一 个 环 节 。 电 视 节 是 编辑 时 应 当注 意 的 技 巧 , 在 解 说 词 进 行 目的 编 辑 体 现 着 对 于 表 达 电 视 内 容 的 要 配音 时 不 能 一 口气 毫 无停 顿 的对 画 面 进 行 解说, 而 应 该 配 合 着 画 面 的进 行 , 点 对 点 地
目的 在 于 配 合 画 面 的 进 行 , 完 成 解 释 性 说 求 , 这 种要 求 是 有 目的性 、 确定性的 , 因此 ,
3 电视编辑 中应注意的技巧
电视 编辑 中 既 要 对 画 面 的 进 行 做 到 良 好的把握 , 又 要 以 解 说 词 的 形 式 对 其 做 好 配音 , 这 需 要 一 定 的技 巧 才 能 完 成 。 首先 , 画面的进行 要有控制 , 资料 画 面 与 辅 助性 样 完全 使 用 资 料 画 面 。 其次 , 解 说 词要 像
1 解 说词
画片 的 变 化 而 加 入 的 声 音 解 说 。 解 说 词 的
明, 使 画面 的表 达 功 能 更 强 , 同时 利 用 解说 的 过 程 表 达 一 些 画 面 所 不 能 表 达 的 内容 , 达到“ 1 +1 >2 ” 的效果 。 解 说 词 要 求 符 合 画 面 的 内容 , 同 时 要 有 通 俗 而 不 失 文 学 的 特
因此 要 让 画面 更 多的 跟 上 解 说 词 所 要表 达
合 。
上画面 , 也 会 提 升 自身 的 表 达 效 果 , 因此 , 画面与解说 词的结合 也做到准确和 有机 , 使两方面都得 到提高 。 解 说 词 有 双 向 服 务 它 的 全 部 价 值 都 在 于 服 务 电视 节 目上 , 如 果 电 视 节 目脱 离 解 说 词 而 存 在 , 就 不 能 成 为完 整 的 电视 节 目 , 因此 解 说 词 是 电视 节 目的 重 要 组 成 部分 。 同时, 解 说 词 需 要 服 务
浅析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和谐统一
电视解说是一种特殊的叙述形式,它是用文字语言组织,有声语言传播,通过听觉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
解说语言同电视画面由于功能不同而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它来自画面,又回到画面;既引导画面,又补充和扩展画面。
它是一种从语言符号到画面影像,再由画面影像引出语言解说,两者互为前提,又相互交叉的电视表现手段。
解说词与画面的和谐统一,就是发挥各自的传播功能和优势,并在两者有机结合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创作电视艺术作品。
解说词是电视画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同电视画面和谐统一,创造最佳的视听艺术效果。
解说词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识和感受的作用。
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弥补和印证的。
解说离不开画面,画面语言是电视的基本语言形态,没有了画面就无所谓解说。
人们在接受解说词传递信息时,本能地把它同画面上的形象联系起来,这要求解说词要服从画面含义,又不能简单重复画面已经表达的内容,而是将有必要向观众解释说明的背景、经历、数据等信息,叙述清楚,不让观众产生理解上的模糊和岐义,从而达到深化主题、挖掘内涵的目的。
电视解说词熔抒情叙事议论为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依托画面而存在,使其具有非独立性,跳跃性的特征。
只有解说词与画面完美统一,才能构成电视节目的和谐美整体美,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
电视画面往往没有完整的情节,呈现出无序的状态,不具备准确地叙事功能,需要画面外的解说承担一部分叙事任务。
解说词是电视画面的说明和补充,是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介绍、说明画面,对观众看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给予排疑解难,对观众不了解的新闻背景给予补充等,而且最重要的是当直观的电视画面难以表达某些深刻的哲理或揭示深层次的内涵时,解说词能直接而准确地将其表达,为寻常的画面增辉添彩,使整个节目的主题得以深化、升华。
电视编辑中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
电视编辑中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摘要: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播出时对画面进行解释说明的声音表达形式,是与画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电视节目的语言部分。
电视节目在编辑过程中,要注意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才能让电视节目更加精彩、有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电视编辑中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
关键词:电视编辑画面与解说词关系1 解说词解说词是在电视播放节目过程中随着画片的变化而加入的声音解说。
解说词的目的在于配合画面的进行,完成解释性说明,使画面的表达功能更强,同时利用解说的过程表达一些画面所不能表达的内容,达到“1+1>2”的效果。
解说词要求符合画面的内容,同时要有通俗而不失文学的特点,因为电视节目的质量与解说词相关,所以解说词在做到通俗准确的同时,其美感也非常重要。
美感强的解说词让人听了会非常舒服,增加画面的表达效果,而美感差的不仅会损害画面的表达效果,也会让人听了有不知所云的感觉。
好的解说词配合上画面,也会提升自身的表达效果,因此,画面与解说词的结合也做到准确和有机,使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解说词有双向服务的特点,首先它是电视节目的解说词,因此它的全部价值都在于服务电视节目上,如果电视节目脱离解说词而存在,就不能成为完整的电视节目,因此解说词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解说词需要服务观众,观众是节目要面向的主体,如果没有了观众,那么再好的电视节目也会失去价值。
一个电视节目的好坏,除了它的质量上的评价之外,能否让人留下深刻印象非常重要,因此解说词在服务观众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
解说词的文学性要求不那么高,但是文学美感是基本的必须有的,这一切都要符合通俗的要求。
同时解说词要有语言方面的要求。
上文当中提到,解说词要通俗易懂,但“通俗”不等同于”俗”,通俗是指要让人能够听明白,满足大众的理解能力,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加入方言、俚语等,破坏普通话的规范。
口语与书面语有很大的差别,电视解说词在兼顾两个方面的情况下,更加注重书面语的语法规范,因此电视解说词不能过于口语化。
《藏被人家》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PPT教学课件
2020秒 36分36秒
“藏北牧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是不计报酬的” “这天天气好,娜隹烧了热水,准备给措纳洗头。措纳
和挪隹的结合是通过亲友介绍的。牧人相信缘份和命,
相信自己能得到的就是上天的赐予,应该心平气和地去
接受。因而牧人夫妇一般关系比较稳定,男女青年成家
独立生活后会认识到,在生活和抚养后代中要彼此依赖。
帐篷外,白玛忙碌着,她把新鲜的牛粪抛撒在周围的草 地上,以便白天晒干后作为燃料。牧人们并不认为牛粪脏, 晒干后的牛粪烧起来没有怪味。
姑娘有爱美的天性。虽然环境严酷,女人们还是很注意 修饰自己。她们追求一种自然的、纯净的美。”
例如,"'国家级卫生城市'欢迎牌下一条高等级公路延展在绿色的田 野上,整座城市处处花团锦簇……"
2020/12/09
2
3 9 分 30 秒 -
如何对每段影片的声音进行选择和强化
10分30秒
“白玛则将发了酵的奶倒进酥油桶里,开始制作酥油。”
4 用解说词表述过去或未来时,应寻找一个与
10 分 30 秒
10分51秒 画面相宜的契合点
“挪隹要在丈夫起来之前将茶烧好,挪隹虽然怀有八个
月的身孕,但她同藏北草原所有妇女一样,每天忙碌不停。 据说牧区的妇女即使生了孩子以后也不休息,当天就要干活, 这里的环境使她们具备了坚韧的意志和强壮的体格。”
1
2 解说词应引导观众观看和思考画面上的重
6 分 27 秒 7分22秒
要内容
“在面积广大的藏北草原,几乎看不见一棵树,一年 四季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刮着寒冷的西风,夜间的气温 一般都在零度以下,帐篷就成为牧人们抵御风雪严寒的遮 蔽所。
和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藏北牧人的帐篷一般是黑 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纺织而成,每一顶帐篷上方 都有一个通风口,下雨的时候可以盖上。”
如何让电视片解说和画面更加协调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66如何让电视片解说和画面更加协调齐玉玲(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辽宁,阜新 123000 )摘 要:制作电视片的时候如果画面和解说词相互不协调,那么剪辑制作出的电视节目看起来就很别扭,很不出彩,因而影响节目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为不管画面拍的如何美,如果没有后期完美的制作剪辑,也弥补不了画面和解说词不相协调的诟病。
一个制作完美的电视片除了保证电视画面镜头要清晰,要有内涵和意境,还需要剪辑师运用精妙的技术,把电视片解说词和画面有技巧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互相衬托,才能把电视片做得更精彩,更有吸引力。
关键词:电视片;解说词;画面近些年,广播电影电视制作技术发展比较迅猛,我们感受着数字化时代科技创新给我们广播电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电视片是由画面和画面解说组成的。
假如把电视画面比作是一束鲜花,那么解说词就是让它变得更加栩栩如生的绿叶。
不论鲜花多么鲜艳美丽,没有绿叶的陪衬终究会显得单调。
众所周知,一个制作精良的电视片,往往片子当中简短精炼的几句解说词,在节目当中就会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作为电视片制作人员,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画面,每题都要面对解说词。
那么如何让画面和解说词更加协调,更加符合电视节目的制作规律,让电视片更加吸引观众呢?本文就如何让电视片的解说词和画面更加协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解说词的作用解说词是指把画面用语言的形式描述出来的文字。
电视片往往通过对事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背景,原因准确解说、描述、渲染,从而感染观众或听众,使他们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
解说词也可以说是一种口头文学作品,原因是这个解说词可以把人物事件用文字形容和描述出来,用语言去打动观众,把描述的画面和内容展示给观众,提供给观众更深刻更清晰的节目,带给观众愉悦感。
从电视片的解说来讲,它是电视画面的解释和肯定,为画面提供重要的补充。
解说词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论述纪实性影片中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
论述纪实性影片中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当今影视作品都是由画面和声音组成的,纪实性影片也不例外。
画面为观众提供视觉感受,声音为观众提供听觉感受。
一步富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离不开富有情感和连贯性的解说词。
解说词是以文字媒体的形式进入声画影像,这使它既不同于标准的文字媒介,又要考虑到配合画面,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完美的展现纪录片的魅力。
所以说,好的纪录片是完美的解说词和画面的有机的统一。
画面与解说词的搭配在记录片中实现了传达思想,表达主题,反映现实等功能。
纪录片的解说词和画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画面无法离开解说词,它需要靠文字来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需要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能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了解和认识。
解说词在某种程度上是沟通观众和画面的桥梁。
就纪录片而言,解说词是对画面内容的解释和说明,从而更加明确的表现主题。
优秀影视片的解说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解说词的表现力具有思考的深度、想象和联想的时空、对画面背景提示的广度、审视画面的角度等等。
在记实作品中,解说词都要与画面充分扣紧。
从观众出发,解说词使观众在观看实物或图画时,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深的含义。
在纪录片《西藏的诱惑》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西藏的美景和西藏的布达拉宫。
如果没有解说词,我们根本不能够知道四个摄影家对西藏的不断追求,不断的拍摄经历。
片中有这样一组画面:“山上的野草,草原上的骏马在吃草,茫茫大海”。
而解说词是这样的写到:“像山野诱惑春风,像草原诱惑骏马,西藏对人的诱惑,那样难以摆脱,对敢于追求的艺术家来说,像大海诱惑江河”。
解说词仅仅扣着画面,用一种比喻的修辞来说明西藏的诱惑不仅仅是一种西藏的人文景观,更多的是艺术家对西藏的追求,更加深刻体现了片子的主题。
解说词可以针对在画面中被解说对象的缺失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增加,从而使读者接收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在纪录片《故宫》(六)片子的一开始,画面呈现的便是故宫博物院的几座房屋,屋里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仔细端详着几片支离破碎的陶瓷,但如果加上片中的解说词,观众所了解到的可就不止这些了。
对纪录片来说,以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为标准
对于纪录片来说,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非常重要,可以作为评估纪录片质量的一个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和准则:
1. 信息呼应:解说词应与画面相互呼应,相互辅助。
解说词的内容应与画面所呈现的信息相一致或相互补充,以提供更全面的观看体验和理解。
2. 视觉引导:解说词应在适当的时候引导观众的目光,帮助他们注意到画面中重要的细节或背景信息,以提供更深入的观察和理解。
3. 情感共鸣:解说词与画面的结合应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通过用词准确、生动的解说,可以增强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并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纪录片所呈现的主题。
4. 节奏与节制:解说词的节奏和语调应与画面的节奏相匹配,以保持观众的兴趣和专注。
同时,解说词的使用要节制,避免过度指导观众,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理解和思考。
5. 音效与背景音乐:解说词与画面的结合还需要考虑与背景音乐和音效的协调。
背景音乐和音效可以增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与解说词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应该是密切配合、相互呼应,并能够通过合适的方式提升纪录片的质量和观赏体验。
短视频脚本如何写解说词
短视频脚本如何写解说词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一个精彩的短视频不仅要有吸引人的画面,还需要有生动、清晰的解说词来引导观众理解和感受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好的短视频解说词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解说词的目的。
解说词是为了补充画面信息,增强观众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它应该与画面相辅相成,而不是简单地重复画面内容。
比如,一个美食制作的短视频,画面展示了食材的准备和烹饪过程,解说词则可以介绍食材的特点、烹饪的技巧以及这道菜背后的故事。
在写解说词之前,要对短视频的主题和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如果是一个旅游短视频,你需要清楚知道景点的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果是一个产品介绍的短视频,你要熟悉产品的功能、优势和使用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准确、有价值的解说词。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解说词的语言风格。
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
观众在观看短视频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画面上,过于复杂的解说词会让他们感到疲惫和厌烦。
同时,语言要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解说词更有吸引力。
比如,“这片枫叶林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热烈而奔放。
”另外,解说词的语速和节奏也很重要。
语速要适中,既不能太快让观众听不清楚,也不能太慢让观众失去耐心。
节奏要有变化,根据短视频的内容和情感起伏,适当加快或放慢语速,增强解说词的表现力。
在结构方面,解说词要有清晰的逻辑。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主题,中间详细阐述,结尾总结升华。
或者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组织语言。
比如,一个介绍城市风光的短视频,可以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来描述城市的变化。
对于情感的表达,解说词要真诚。
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你对所描述内容的热爱和热情,从而更容易产生共鸣。
比如,“每当我走进这片森林,心中都充满了敬畏和喜悦,仿佛与大自然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还要注意解说词的声音效果。
不同的声音效果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
比如,低沉的声音可以营造出庄重、神秘的氛围,轻快的声音则能带来活泼、轻松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北人家》展现了藏北牧民措达一家人在草原上非常普通的一天的生活。
再现了他们的现实生活,是一段完整的故事。
通过片子我们能够感受到藏民族在与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建立起的一种和谐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们创造出的独特的游牧文明。
这样一种主题的表达蕴含在所有的声画形象中。
例如在阐述藏北牧民的人生观时选择了措纳在草原上独自一人放牧、纺线时的生活场景。
这种安静的放牧环境是一个思考的好环境,用它来表现藏北牧民的人生观比较合适。
从表面看起来,解说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价值观,而是选择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
说“藏北牧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是不计报酬的”,而这种“相互帮忙”和“不计报酬”恰恰是藏北牧区的特点,与沿海地区的情形大相径庭。
解说词利用这个有意义的细节画面,使观众很自然地领悟了片子的深层意义,透过事实了解了藏北牧民的价值观。
接下来影片又巧妙地选择了一个有趣的细节讲述了藏北牧民的婚姻观。
婚姻是涉及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情,利用罗追帮助措达洗头这个细节,正好表现了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与配合。
用这段画面来讲述婚姻观,特别是讲述稳固的婚姻关系,是比较合适的。
纵观上面三段影片,讲述的都是地地道道的理念。
从人生观、价值观讲到婚姻观,阐述每一种观念时皆精心选择了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细节,借助于这个细节把观念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时甚至只字不提观念本身,选取典型意义的画面细节,不着痕迹的给我们传递藏北牧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
透过这些,让我们感受到藏北牧民那恬静淡远、和谐安宁的生存状态。
只是饶有兴味地描述事实,但观众透过事实所体会到的则是观念。
透过藏北牧民那恬静淡远、和谐安宁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纪录了藏北牧民始终与自然环境保持着和谐一致的劳动与生活。
它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文化品质。
首先,他的主题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
主题更趋向于深层、永恒的内容。
《藏北人家》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电视片是以视觉为主、视听结合的艺术。
谈到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不论是什么题材、体裁的电视片,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解说词必须与画面有机配合。
这里,让我们通过一部曾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金熊猫”奖的作品《藏北人家》来进一步讨论画面与解说的配合方法与技巧。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配合方法,对我们从事电视新闻报道和各类电视片的创作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视画面往往是具体的,解说词为了与画面相配合,一般应从具体的事物逐步写到抽象的概念。
从看得见的事实逐步写到看不见的道理、思想和观念【(画面)羊群走进画面。
从走动的羊群拉摇到沐浴在晨光中的帐篷,画面连续展现了若干个羊群的镜头。
】解说词就从羊说起。
这段画面始终没有出现牛和马的镜头,解说词便只轻轻一点,一笔带过。
谈及羊、牛、马时,解说词写得切实、具体,接下来告诉人们,“这些财产属他们个人所有”。
一句话点出了藏北牧区的现行体制。
在那遥远的藏北草原,在那片不为人们熟悉的土地上,这些财产也归到了个人名下,不属于集体和国家的,也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到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沿海地区的大政方针步调一致。
接下去一句“措纳家的财产在藏北属中等水平”,把措纳的牛、马、羊这些个人财产拿到藏北这个大环境中去比较。
使我们从画面上的羊群了解到藏北牧区的体制和藏北牧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一般情况下,谈到体制和整体生活状况时,往往容易空话连篇。
而这段词从具体的羊、牛、马写到抽象的体制和藏北牧区的整体生活水平;从看得见的牲畜写到看不见的道理和观念,这不仅使解说词严谨地与画面相互配合,而且在事实的基础上阐述道理也显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二、数字的表达应选用合适的视听元素【(画面)重复上一段羊在画面上走动的几个镜头。
】这段解说在谈到措纳家牲畜的数量时是这样写的:“措纳家有将近200只绵羊和山羊,40多头牦牛和1匹马。
”解说词为什么不把准确的牲畜数量清清楚楚地告诉观众呢?比如,把上段词改成:“措纳家有196只绵羊和山羊,48头牦牛和1匹马。
”人们不会怀疑主人对自家牲畜的确切数字的了解,更不会是记者数不清楚。
一般说来,数字的报道有其自身的规则和报道方式,不按科学方法报道数字,不仅使观众记不住数字的内容,而且一连串的数字还会成为有害的干扰元素,影响的收视效果。
例如,我们从国家统计局得到一组数据,截止到12月31日,2001年某某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938516427元。
这个数字报道得十分准确,但观众很难记住全部数字,甚至因为数字太长、太复杂,连最重要的前面几位数字都记不得了。
观众看电视时,一般处于休闲、放松、随意的状态,并不处于精神高度集中、头脑积极运作的状态,所能记住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更何况数字的出现往往是在观众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播报出来的,观众并不知道后面将有重要数字出现,也就不会刻意去记忆它。
这就要求数字的报道应遵循客观规律,应按照数字报道的辩证法去做。
用解说词报道数字时宜粗略不宜精确。
粗略简单的数字便于记忆,有可能在观众脑海中留下程度不同的印象。
而精确复杂的数字只靠播报一遍,是无法被大多数观众记忆的。
没有被观众所记住,报道者的苦心也就白费了。
报道的目的和效果无法统一,报道的初衷也就无法实现了。
倘若,在新闻片报道中,有一组数据确有意义,有必要被观众了解和记忆,通常的做法是借助于视觉元素。
用字幕形式将复杂数字逐一打出,呈现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可依据其重要的程度和被记忆的难易程度而定夺。
时间长度是一种表现手段,字幕停留的时间越长,被观众看清并记忆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字幕则像过眼烟云,片刻便被观众淡忘了。
在有些报道中,也可以根本不报枯燥数字本身,而用打比方的方式描述数量。
这时侧重于传达的是数量可能带给人的震撼和感受,而数量多寡的本身似乎并不十分重要。
我们常常把一位模范工人30多年利用业余时间接起来的绳子头儿的长度描述为可围绕着地球赤道绕行三周;把纺织女工每天走的路合计为在北京的十里长街上走五个来回;把京九铁路江西段铁轨的数量描写为京九全线每七根铁轨中就有一根铺在了江西的土地上。
这类描写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意义,旨在传达多或少带给观众的慨叹。
只要观众意识到了“那么多”或“那么少”,表现的目的就达到了。
许多观众在接受枯燥数量信息时,往往需要有个演算和推理的过程,才能进而体会数量的意义。
可电视片纷至沓来、接踵而至的信息,使观众无暇细细地品味数量的含义,多数人也就糊里糊涂地把“数量”这个信息舍弃了。
用形象化的比喻描写数量,就可以使观众直接感悟出“数量”的意义和价值。
三、解说词应引导观众观看和思考画面上的重要内容【(画面)摇拍。
从广袤的草原,到每一顶帐篷上方有一个通风口,下雨的时候可以盖上。
】在这段影片中,每一位观众在解说词的引导下都不约而同地用眼睛在画面上寻找树,但在草原上几乎找不到树的踪影。
观众之所以会用眼睛搜寻树,是因为解说词在引导人们思考。
如果没有解说词的引导,人们的眼睛看着光秃秃的草原,听着北风呼啸,很难想到关于树的话题。
接着观众又注意到了帐篷的颜色,藏北牧民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编织而成。
藏北牧民的帐篷与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蒙古包常常带有一些颜色。
这里,解说词又在引导观众欣赏帐篷的颜色,联想到与蒙古包的区别。
如果没有解说词的引导,。
观众此时看到的可能只是帐篷的外形或是帐篷周围的环境。
所以,解说词担负着引导观众观看重点内容和深入思考的作用。
这段影片的若干个画面都是十分具体的细节,解说词自然也就从细节写起,但这并不意味着用解说词简单地描写细节。
因为画面已把细节展示得清清楚楚,无需用语言再重复和赘述。
这段词虽然也在写细节,但对画面起到了补充和说明作用。
如果没有解说词,我们仅靠眼睛就不能认清放在香炉上的是牛粪火,更不知道撒下去的是糌粑面,而比较容易联想到盐、土或其它东西。
解说词在讲清细节之后,进而讲到信仰和理念,观众一点儿不觉得突兀,而是有水到渠成之感。
四、注重细节用解说词描述细节,深化和升华细节,讲述与细节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画面)从罗追将从奶中分离出来的酥油捏成团儿,到他细心地将酥油储存到一只小木箱中。
】细节被有些人视为芝麻、绿豆,认为无关紧要。
其实,艺术作品的魅力正在于抓住具有典型意义和象征力量的芝麻、绿豆,使全体昭然若揭。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一粒沙里看见了一个世界。
细节的意义就在于此。
细节,是一部电视片成功的基石。
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有着一连串精彩的细节。
细节就是区别,细节就是特点,优秀的、经过精心选择和提炼的细节,往往成为电视片中的传神之笔。
这段影片选用了“酥油”这一细节。
画面中展现的是罗追将从奶中分离出来的酥油捏成团儿,并细心地储存到一只小木箱中。
解说词则告诉我们,酥油是藏北牧民家庭财富的标志,每年要向政府交售少量的酥油,其余归自己支配。
没有到过藏北牧区的人,不会想到酥油这种东西居然是财富的标志。
人们往往认为,一般意义上的财富指钱财、帐篷、牛羊以及各种贵重物品。
可解说词明明白白道出了酥油在藏北牧区的重要性。
此外,在中国其它地区,农牧民向政府上缴的往往是粮、棉、皮毛等农副初级产品,谁会想到在藏北,牧民向政府缴纳的竟是这种可以直接吃、直接用的酥油。
解说词抓住酥油这个细节,有力地向外拓展,开阔了观众的视野,使观众了解到了与酥油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五、每段解说词的相对独立性电视片往往是由若干段解说词构成的,就每一段解说词而言,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不需要必然联系,电视片主要是以画面的组接自然地承上启下。
电视片的每段解说词之间主要借助于停顿实现转折,而不是转折词。
【(画面)从一面旗帜在晨风中飘扬,到白玛把刘海儿分别梳理到额头两侧,并低头出画。
】这三段解说词是连续排列在一起的。
第一段解说词写的是藏北牧民的宗教信仰。
他们每天都要恭恭敬敬地祭奠神和自然,虔诚地、认真地举行祭神仪式,这是一天中非常庄严的时刻。
这一段解说词写得清新、端庄、一丝不苟。
接着,第二段解说词笔峰一转,写起了白玛在帐篷外晾晒牛粪的过程,并描述了牛粪的特点、作用以及牧民们对牛粪的看法。
第三段解说词则出人意料地写起了姑娘对美的追求,从爱美的天性谈到装点修饰自己的方法。
这三段解说词各段自成体系,段落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跳跃感强,跨度大。
如果脱离开画面,只是单纯阅读解说词的话,大多数人都会产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似乎前后段落思绪混乱,谋篇布局有失章法。
但把解说词与画面结合起来边看边听时,不仅觉得思路清晰,详略得当,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流畅和谐,而且解说词讲得贴切、到位,颇有几处点睛之笔。
所以说,衡量电视片的解说词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考察其与画面的配合关系,不能脱离画面只谈文字,盲目地判定其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