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骇然(hài rán)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B. 悲切(bēi qiē)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C. 告诫(gào jiè)责无旁贷(zé wú páng dài)D. 挑战(tiǎo zhàn)前仆后继(qián pū hòujì)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防范措施。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坚定了学好语文的决心。

C.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深受读者喜爱。

D. 我们要学会关爱大自然,保护动植物,让地球母亲恢复青春活力。

答案:D3.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讲述了宋江、吴用等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C. 《草原》是鲁迅的散文诗,描绘了草原的美景。

D.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是孟子。

答案:B二、填空题1. 请补充完整下列诗句。

(1)青青子衿,______。

(《诗经·郑风·子衿》)(2)______,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3)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答案:(1)悠悠我心(2)勿以恶小而为之(3)念天地之悠悠2. 请用古诗文中的语句填空。

(1)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

(杜甫《春望》)答案:(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三、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záo)菜畦(qí)字帖(tiè)锲而不舍(qiè)B. 踱步(duó)强迫(qiáng)憎恶(zēng)潜心贯注(qián)C. 殷红(yīn)哺育(bǔ)校对(jiào)鲜为人知(xiǎn)D. 取缔(tì)晌午(shǎng)祈祷(qí)气冲斗牛(dǒu)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斑斓取缔微不足道语无伦次。

B. 屏障喧闹妇孺皆知锋芒必露。

C. 烦燥辫子大庭广众一泄万丈。

D. 愧怍荒僻鞠躬尽粹深恶痛绝。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5. 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6. 综合性学习。

(3分)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走进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根据示例,从二十四节气中任选一个,写一则宣传语。

示例:立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立春开启希望之门。

所选节气:________________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5分)(一)古诗词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7 - 8题。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语文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挚.爱(zhì)舵.手(duò)栩.栩如生(xǔ)B.游弋.(yì)藻.饰(zǎo)姗.姗来迟(shān)C.翘.首(qiáo)棱.角(líng)前仆.后继(pū)D.豁.亮(huò)映衬.(chèn)耐.人寻味(nài)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的角落也有图画美:阶砌旁栽着几丛书带草,墙上漫延着爬山虎。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胜利横渡长江。

C.石拱桥不但形势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

D.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地分辩大概到了哪个地区。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马识途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他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他的小说别具匠心....,意蕴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韵味十足;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抑扬顿挫....。

这份功力既来自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A.名副其实B.别具匠心C.抑扬顿挫D.孜孜不倦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5~8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初三中招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中招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中招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迸溅(bèng)应有(yīng)着陆(zhuó)B. 踌躇(chóu)稽首(qǐ)箴言(zhēn)蹒跚(pán)C. 踌躇(chú)稽首(jī)箴言(zhēn)蹒跚(shān)D. 确凿(záo)迸溅(bèng)应有(yìng)着陆(zhuó)答案:D解析:A项中“应有”的读音应为“yìng”,B项中“踌躇”的读音应为“chóu”,C项中“稽首”的读音应为“q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他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答案:B解析:A项中缺少主语,应去掉“使”;C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D项语序不当,应将“包含了”改为“包含了许多”。

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 “春眠不觉晓,____。

”(孟浩然《春晓》)- 答案:处处闻啼鸟。

- “会当凌绝顶,____。

”(杜甫《望岳》)- 答案:一览众山小。

2. 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或词语。

- 形容事情发展得非常快,可以用成语“____”。

- 答案:风起云涌。

- 形容人非常谨慎,可以用成语“____”。

- 答案:小心翼翼。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文章中的“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2. 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他”的品质?- 答案:文章通过“他”在学习上的刻苦钻研、在帮助同学时的无私以及在科技竞赛中的创新思维等事例来表现其品质。

四、作文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放平心态,开启语文之旅……一、古典之美(27分)(一)1. 学校诗社举办“寻古人雅趣”活动。

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极目皆趣(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篱下采菊,物我两忘,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其五>)(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光阴流转,时序交替,富有理趣。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阅金经”,远离世俗,雅音相伴,墨香静心。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泰山南北,一明一暗,相映成趣。

(杜甫《望岳》)趣由心生(5)“日月之行,__________”,沧海壮阔,吞吐日月,豪情满怀。

(曹操《观沧海》)(6)“__________,静影沉璧”,皎皎月色,一泻千里,月影如玉。

(范仲淹《岳阳楼记》)(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月夜闲游,寻访村民,兴味盎然。

(陆游《游山西村》)(8)“__________,__________”,水天相连,如梦似幻,美妙绝伦。

(李清照《渔家傲》)寻美的眼睛里,万物皆趣;诗意的想象中,趣味无穷。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诗句点评的空缺处。

1939年,周恩来在绍兴的题词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点评: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______的“竞雄”精神。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

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初三试题语文及答案

初三试题语文及答案

初三试题语文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1)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2)天涯若比邻(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 根据语境,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使至塞上》中,王维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苏轼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矍铄(shuò)踌躇(chú)恣睢(zì)瞠目结舌(chēng)B. 拮据(jū)蹒跚(pán)睥睨(pì)锲而不舍(qiè)C. 剽悍(piāo)缄默(jiān)踯躅(zhí)揠苗助长(yà)D. 囫囵(hú)缄默(qiān)睥睨(pì)揠苗助长(yè)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 (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 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字加一“、”。

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

2019年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3.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共30分)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就像幸福常常珊珊来迟,好戏也每每最后出场。

它以朔风为前导,“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不光寒鸥,树上的叶子也被寒风尽数吹落,光影斑驳、色彩相杂,为大地铺就柔软的地毯。

也许你喜欢春的生机盎然、夏的热烈粗犷、秋的硕果累累,但我更喜欢冬的沉稳敦厚。

冬天就像一副油画,近看,或许有些驳杂、粗糙,远看则浑厚、丰富。

描绘它时,大自然调动了太多的艺术灵感,在超然俊拔中展现山水的雄浑,于苍劲刚毅中又穿插隽永的诗情。

它的丰富与质感不同于照片定格的瞬间,仅靠眼睛观赏远远不够,要用心去慢慢领悟。

过滤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热情、秋天的萧瑟,冬天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寒冷后面的细腻、真诚与柔情。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盎然(àng)B.粗犷(guǎng)C.粗糙(cāo)D.苍劲(jìn)(2)文段中的画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朔风珊珊来迟B.一副硕果累累C.萧瑟沉稳敦厚D.细腻超然俊拔2.(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千工易寻,一匠难求。

②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

③大国工匠以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有力托举了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

④“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创造不凡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A.第①句运用对偶、第②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第②句“漏点”后面逗号应改为分号,“1/50”后面句号应改为省略号。

C.第③句中加点的“大国工匠”“久久为功”“高光时刻”“有力托举”四个短语结构一致。

D.第④句中画线句是条件复句,强调了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91年,邹平丁公遗址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入选“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24年湖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湖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贵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

小雨和小要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楚”字的早期写法(由“林”和“足”构成)。

诸你据此猜想楚国先民的生活画面,用一句话说说: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楚”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楚”字的词语。

“楚”的本义“楚”的引申义含“楚”字的词语“楚”是一种丛生落叶清晰明了清楚灌木。

(比一般灌木长有痛苦、心酸的感觉(1)得高,远看一目了然,清晰整齐;制成荆条韧性好。

)“楚楚”连用表示鲜明整洁、娇柔秀美(2)3.(2分)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

小雨写的是“情系中华竞芳华”小雯写的是“根植荆楚育翘楚”。

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右图)。

4.(8分)小雨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诸葛亮隐居隆中,“苟全性命于乱世, ①”;杜牧赤壁怀古,“东风不与周郎便, ②”。

周敦颐借莲言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 。

”岑参以花喻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④。

”刘禹锡吟诗酬和:“沉舟侧畔千机过, ⑤。

”苏东坡望月抒怀:“人有悲欢离合, ⑥,此事古难全。

”过三峡听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⑦ 。

”登黄鹤楼随诗人吟诵:“ ⑧,芳草萋萋鹦鹉洲。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2024年辽宁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聪颖(yǐng)峭壁(bì)羡慕(mù)目不窥园(kuī)B.亢奋(kàng)黄晕(yūn)恬静(tián)振耳欲聋(zhèn)C.真挚(zhī)微薄(báo)晶萤(yíng)巧妙绝伦(lún)D.飞窜(cuàn)慰勉(wèi)尊循(zūn)丰功伟绩(jì)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艰苦卓绝记载鼓励B.见识艰苦朴素承载鼓励C.见证艰苦卓绝承载激励D.见证艰苦朴素记载激励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

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

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

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湖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江山多娇,志有高远”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题。

江风____(①悠悠②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____(①森森②油油)的,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让你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____(①莽莽②赫赫)声势,而且你会觉得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船在行进,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bó斗而前。

“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

我觉得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

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摘编自刘白羽《长江三日》)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A.将“全部”放在“这样”之前。

B.删掉“的全部生活”。

C.在“就是”前面加“不”字。

D.把“穿过”改成“走过”。

科技进步,生态文明。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材料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表电池最大剩余容量回收利用领域60%-80%电动叉车、两轮电动车、大型储能电站等20%-60%小型储能电站、通信基站、太阳能储能系统等20%以下报废、专业拆解,提取有价值金属循环利用材料三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的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也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6日) 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表明动力电池制造技术很不成熟。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姓名考试证号1.古诗文默写。

(10分)(1),甲光向日金鳞开。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忽逢桃花林,,,。

(6)“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妙期盼,而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祝福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狩.(shòu)猎荫.(yīn)蔽险象迭.(dié)生一抔.(póu)黄土B.倔.(jué)强脑髓.(suǐ)锲.(qì)而不舍张惶.(huáng)失措C.砭.(biān)骨嘻.(xī)闹鞠躬尽瘁.(cuì)断壁残垣.(yuán)D.篡.(cuàn)夺祈.(qí)祷玲珑剔.(tī)透引颈受戮.(lù)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芳香。

心情沉重或者轻快,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变更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

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终颓废着落入天堂。

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安详而伸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

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毅抵挡风雨,也孤独忍受凋零。

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

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摇摆摇曳安详宁静(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依据上下文,仿照“(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分)(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伊索寓言》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子公。

这些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终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 jiàng)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 tóng)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成功的决心。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处变不惊。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真是功成名就。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真是锲而不舍。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成功的决心,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失去信心。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

B. 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

C. 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这是不争的事实。

2023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徇私舞弊(xùn sī wǔ bì)D.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

D.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描绘了108位好汉的故事。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

C.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D. 我热爱我的祖国,热爱我的家乡,热爱我的学校。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请写出《论语》中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

7. 请填写《出师表》中的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________________”。

8. 请写出《岳阳楼记》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9.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题语文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簌簌.sù 驯.良xùn 颤.巍巍chàn 参.差不齐cēnB. 圆弧.hú 绽.开zhàn 口头禅.chán 锐不可当.dāngC. 宽恕.shù 鬈.发quán 中轴.线zhóu 一拍即.合jíD. 炽.痛zhì 臆.测yì 脂粉奁.lián 恃.才放旷shì【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D项“炽痛”读作“chì”。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B. 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C. 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D. 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气慨”写作“气概”;B项“物竟天择”写作“物竞天择”;D项“洗耳躬听”写作“洗耳恭听”。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 羽毛球飞到了树枝上,小明故意逞能..,噌噌噌地爬了上去,球没捡到人却下不来了。

C. 著名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中兴通讯”、发动中美贸易战、打击叙利亚政府等举措,其实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C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用在句中不恰当。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济利益的驱动使越来越多的食品商贩抛弃了诚信经营的信条,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出现在市场。

B. 去年,杭州三小伙先盗窃后救人的感人事迹,到底该赏还是该罚,引起了网友热议。

C. 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D. 《战狼Ⅱ》反映出已经足够强大的中国,在拯救境外遇险同胞、捍卫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B项搭配不当,将“感人事迹”改为“行为”。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5.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A. ②①③⑤⑥④B. ③①②⑥④⑤C. ②⑥④③⑤①D. ①③②④⑥⑤【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仔细阅读这段话,可知,句③是整段话的话题,是首句;然后句①“这样”承接句③的内容;句②“当然”与前句形成转折;接着,句⑥“也能”承接句②;句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承接上一句;最后句⑤归纳总结。

据此分析排序为③①②⑥④⑤,故选B。

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B. 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 《童年》的整体基调虽然严肃、低沉,但小说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D. 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勒授课,她的生活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产生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

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

D项表述错误,简·爱和罗切斯特经历了一些波折,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社科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

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

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

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

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

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

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

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

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

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

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

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⑦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

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

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⑧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

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

⑨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

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

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⑩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

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谈论的“阅读”不是指对专业教科书的学习,更多的是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阅读。

B. 一门心思追逐财富、缺乏文化阅读容易导致对社会文明的无知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C. 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文化阅读能够让人发展得更好,挣钱更多”的道理。

D. 很多海外华人从中国购买大量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获得文化归属感。

8. 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虽一线贯通,却始终未能点题。

B.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指出拒绝阅读的弊端,中间列举三类人因各种原因而缺少文化阅读的事实,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揭示阅读的重大意义。

C. 本文层次分明。

第③④段论述大学生缺少文化阅读的弊端;第⑤⑥段举海外华人因孩子缺乏中华文明而苦恼的事例,论述了文化阅读的重要性;第⑦—⑨段举富人缺少文化素养的事例论述文化缺失的后果。

三个层次,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D. 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如第⑦段“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这一句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9. 下列对文章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思路严密,如第⑦段中“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与第②段的画线句形成照应。

B. 这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性文章,没有明确的思路和线索,思维跳跃而随意,从大学生到海外华人,又突然跳到富二代、富三代等。

C. 第②段用现在大多数人不肯花时间读书这一现象引出后面的论述,第③—⑨段从大学生、海外华人、国内富人的事实展开论证,得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这个结论。

D. 第②段中“……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贴切地揭示了财富、文化素养与人的关系。

【答案】7. C 8. A 9. B【解析】7.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