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学案:27.1图形的相似(1)
27.1图形的相似教案
27.1图形的相似教案篇一:27.1图形的相似教案(含1.2课时)[1]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集体备课教案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当堂达标自测题】一、填空题1.观察下列图形,指出.2.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的或而得到的.3、下面各组中的两个图形,是形状相同的图形,.二、选择题1.(1)????????;(2);(3);(4).在上述各种符号中,形状相同的符号有几组?()a.一组B.二组c.三组d.四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方形与矩形的形状一定相同B.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形状一定相同c.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一定相等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形状一定相同3.经历平移、旋转、轴对称变化前后的两个图形()a.形状大小都一样B.形状一样,大小不一样c.形状不一样,大小一样d.形状大小都不一样4.在平面坐标系中,一个图形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非零数,得到一组新的对应用点,则连接所得到点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a.不能够互相重合B.形状相同,大小也一定相同c.形状不一样d.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三、解答题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把它的各边扩大2倍,画出图形,观察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集体备课教案陈军27.1图形的相似(第2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篇二:27.1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1.2过程与方法:在相似图形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猜想”分析问题。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教学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第27章《相似》全章教案
第27章《相似》全章教案27.1 图形的相似〔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知道相似图形的意义. 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形的观察,得理性认识,从而加以识别相似的图形.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相似图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意义.教学难点:探索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24-图27.1—1每两个图形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这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它们叫什么图形?这两个图形只是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它们叫相似图形.也可以说,这两个图形相似.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观察以下几组几何图形,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形.〔出示课题——图形的相似〕2、对上面的3组图形,通过图形的缩小或放大,再利用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等变换,使它与另一个图形能够重合,从而加以验证它们是相似的图形。
归纳定义: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3、你还见过哪些相似的图形,请举出一些例子与同学们交流.三、探究:1、思考教科书第25页的思考,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2、观察以下图中的3组图形,它们是不是相似形?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节课“相似图形的特征”做好准备)四、课堂练习完成课本第25页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六、课时作业1、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请你收集或设计一些相似的图案.2、习题27.1第1、2题.27.1 图形的相似〔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形的观察,获得理性认识,从而加以识别相似的图形.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相似图形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测量等过程,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回忆相似图形的性质、定义,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第27章《相似》全章导学案(共13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相似》全章导学案第1课时图形的相似知识点1:相似图形的概念【例1】下列图形不是相似图形的是( C )A. 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两张不同尺寸的照片B. 用放大镜将一个细小物体图案放大过程中的原有图案和放大图案C. 某人的侧身照片和正面照片D. 大小不同的两张同版本中国地图,1. 如图1-27-68-1,用放大镜将图形放大,这种图形的改变是( A )图1-27-68-1A. 相似B. 平移C. 轴对称D. 旋转知识点2:相似图形的识别【例2】下列四组图形不是相似图形的是( D ),2. 观察下列各组图形,其中不相似的是( A )知识点3:比例尺的计算【例3】在一幅比例尺是1∶1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2 cm,则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3. 要建一个长40 m,宽20 m的厂房,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长要画cm( B )A. 5B. 8C. 7D. 6知识点4:画相似图形【例4】如图1-27-68-2的左边的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请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该四边形相似的图形.图1-27-68-2略.,4. 图1-27-68-3中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请画出一个与图中三角形相似的格点三角形.图1-27-68-3略.A组5. “相似的图形”是指( A )A. 形状相同的图形B. 大小不相同的图形C. 能够重合的图形D. 大小相同的图形,6. 对一个图形进行放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会改变B.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保持不变C.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角的大小可以改变D.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可以改变、角的大小保持不变7. 如图1-27-68-4,下面选项中的四个图形与其相似的是( C )图1-27-68-4A B C D,8. 下列各组图形相似的是( B )B组9. 下列各组图形一定相似的是( C )A. 两个菱形B. 两个矩形C. 两个正方形D. 两个等腰梯形,10. 给出下列几何图形:①两个圆;②两个正方形;③两个矩形;④两个正六边形;⑤两个等边三角形;⑥两个直角三角形;⑦两个菱形. 其中,一定相似的有①②④⑤.(填序号)11. 在比例尺是1∶1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广州到深圳的距离是16 cm,广州到深圳的实际距离是160km.,12. 两地实际距离为2 000 m,图上距离为2 cm,则这张地图的比例尺为( D )A. 1 000∶1B. 100 000∶1C. 1∶1 000D. 1∶100 000C 组13. 在比例尺是1∶25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长4.2 cm ,如果一列直达火车以每小时175 km 的速度从上海开出,经过几小时可以到达北京?解:由题意,得 4.2×25 000 000=105 000 000(cm)=1 050(km). ∴1 050÷175=6(h).∴经过6 h 可以到达北京.,14. 下面四个图案: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矩形,其中每个图案花边的宽度都相同,那么每个图形中花边的内外边缘所围成的几何图形不一定相似的是( D )第2课时 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知识点1:成比例线段【例1】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 A ) A. a =2,b =6,c =4,d =12 B. a =4,b =6,c =5,d =10 C. a =2,b =3,c =2,d = 3D. a =2,b =3,c =4,d =1,1. 以下列长度(同一单位)为长的四条线段中,不成比例的是( C ) A. 2,5,10,25 B. 4,7,4,7C. 2,12,12,4 D. 2,5,2 5,5 2知识点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例2】如图1-27-69-1,四边形CDEF 与四边形C ′D ′E ′F ′相似,求未知边x ,y 的长度和角β的度数.图1-27-69-1解: x =12,y =20,β=80°.,2. 如图1-27-69-2的两个五边形相似,求未知边a ,b ,c ,d 的长度.图1-27-69-2解: a =3,b =4.5,c =4,d =6. 知识点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例3】如图1-27-69-3,一个矩形广场的长为100 m ,宽为80 m ,广场外围两条纵向小路的宽均为1.5 m ,如果设两条横向小路的宽都为x m ,那么当x 为多少时,小路内、外边缘所围成的两个矩形相似?图1-27-69-3解:当100-1.5×2100=80-2x 80时,小路内、外边缘所围成的两个矩形相似.解得x =1.2.答:当x 为1.2时,小路内、外边缘所围成的两个矩形相似. ,3. 如图1-27-69-4,矩形A′B′C′D′在矩形ABCD 的内部,AB ∥A′B′,AD ∥A′D′,且AD =12,AB =6,设AB 与A′B′,BC 与B′C′,CD 与C′D′,DA 与D′A′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 ,b ,c ,d ,a =b =c =d =2,矩形A′B′C′D′∽矩形ABCD 吗?为什么?图1-27-69-4解:不相似,理由如下: ∵AD A′D′=128=32,AB A′B′=62=3, ∴AD A′D′≠AB A′B′. ∴不相似.A 组4. 下列线段成比例的是( C ) A. 1,2,3,4 B. 5,6,7,8 C. 1,2,2,4 D. 3,5,6,9,5. 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 A ) A. 1 cm,2 cm,20 cm,40 cm B. 1 cm,2 cm,3 cm,4 cm C. 4 cm,2 cm,1 cm,5 cmD. 5 cm,10 cm,15 cm,20 cm B 组6. 如图1-27-69-5的相似四边形,求未知边x ,y 的长度和角α的大小.图1-27-69-5解:x =632,y =27,α=88°.,7. 如图1-27-69-6,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B′C′D′相似,且AD =BC ,DC ∥AB ,∠A =∠B ,∠A′=65°,A′B′=6 cm ,AB =8 cm ,AD =5 cm ,试求:四边形ABCD 各角的度数与A ′D ′,B ′C ′的长.图1-27-69-6解:四边形ABCD 各角的度数分别为∠A =65°, ∠B =65°,∠C =115°,∠D =115°,B′C′=A′D′=154cm .8. 在一张由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纸上,一个多边形的一条边由原来的1 cm 变成了4 cm ,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另一条边由原来4 cm 变成了( C )A . 4 cmB . 8 cmC . 16 cmD . 32 cm ,9. 已知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 1B 1C 1D 1相似,四边形ABCD 的最长边和最短边的长分别是10 cm 和4 cm ,如果四边形A 1B 1C 1D 1的最短边的长是6 cm ,那么四边形A 1B 1C 1D 1的最长边的长是 15 cm .C 组10. 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按照如图1-27-69-7的方式扩大,使他们的对应边之间的距离均为1,得到新的三角形和矩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27-69-7A . 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B . 新矩形与原矩形相似C . 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新矩形与原矩形都相似D. 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新矩形与原矩形都不相似,11. 如图1-27-69-8,已知矩形ABCD 与矩形BCFE 相似,且AD =AE ,求AB ∶AD 的值.图1-27-69-8解:依题意,得 AB AD =BC BE ,即AB AD =AD AB -AD . ∴AB AD =1ABAD-1. 解得AB ∶AD =1+52(负值已舍去).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简单性质知识点1:找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例1】如图1-27-70-1,已知△ADE ∽△ABC ,AD =2,BD =3. (1)写出这对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的比例式; (2)求△ADE 与△ABC 的相似比.图1-27-70-1解:(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为∠A 与∠A ,∠ADE 与∠ABC ,∠AED 与∠ACB ;对应边的比例式为AD AB =AE AC =DEBC .(2)25.1. 如图1-27-70-2,已知△OAB ∽△OCD ,且DC ∥AB ,请写出这对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的比例式.图1-27-70-2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为∠A 与∠C ,∠B 与∠D ,∠AOB 与∠COD ;对应边的比例式为OA OC =OB OD =AB CD .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简单性质的直接运用【例2】如图1-27-70-3,已知△ABC ∽△DEF ,求未知边x ,y 的长度.图1-27-70-3解: x =6,y =72. ,2. 如图1-27-70-4,△ABC 与△DEF 相似,∠B ,∠E 为钝角,求未知边x ,y 的长度.图1-27-70-4解: x =12,y =7或x =967,y =647.知识点3:相似三角形简单性质的综合运用【例3】如图1-27-70-5,D ,E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点,△ADE ∽△ABC ,且DE =4,BC =12,CD =9,AD =3,求AE ,BE 的长.图1-27-70-5解:∵△ADE ∽△ABC , ∴AE AC =AD AB =DE BC. ∵DE =4,BC =12,CD =9,AD =3,∴AC =12. ∴AE =4,AB =9. ∴BE =AB -AE =5.3. 如图1-27-70-6,AC =4,BC =6,∠B =36°,∠D =117°,且△ABC ∽△DAC. (1)求∠BAD 的大小; (2)求DC 的长.图1-27-70-6解:(1)∵△ABC ∽△DAC , ∴∠DAC =∠B =36°, ∠BAC =∠D =117°.∴∠BAD =∠BAC +∠DAC =153°. (2)∵△ABC ∽△DAC , ∴AC DC =BC AC. 又∵AC =4,BC =6,∴DC =83.A 组4. 已知△ABC ∽△A 1B 2C 2,如果∠A =40°,那么∠A 1等于( A ) A. 40° B. 80° C. 140° D. 20°,5. 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 cm,6 cm 和9 cm ,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2.5 cm ,则它的最长边为( C )A. 3 cmB. 4 cmC. 4.5 cmD. 5 cmB 组6. 如图1-27-70-7,在△ABC 中,点D 在BC 边上,△ABC ∽△DBA . 若BD =4,DC =5,则AB 的长为 6 .图1-27-70-7,7. 如图1-27-70-8,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两个相似三角形△ABC 和△DEF ,则∠BAC 的度数为( D )图1-27-70-8A . 105°B . 115°C . 125°D . 135°8. 如图1-27-70-9,已知△ABC ∽△AED ,AD =5 cm ,AC =10 cm ,AE =6 cm ,∠A =66°,∠ADE =65°,求AB 的长及∠C 的度数.图1-27-70-9解:∵△ABC ∽△AED ,∠ADE =65°,∴∠C =∠ADE =65°,AD AC =AEAB.∴510=6AB. 解得AB =12(cm ).,9. 如图1-27-70-10,已知△ABC ∽△DEC ,AC =3 cm ,BC =4 cm ,CE =6 cm ,求AD 的长.图1-27-70-10解:∵△ABC ∽△DEC , ∴AC DC =BC EC. ∵AC =3 cm ,BC =4 cm ,CE =6 cm , ∴3DC =46. ∴DC =92(cm ).∴AD =3+92=152(cm ).C 组10. 如图1-27-70-11,点C ,D 在线段AB 上,△PCD 是等边三角形,且△ACP ∽△PDB .(1)求∠APB 的大小.(2)说明线段AC ,CD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图1-27-70-11解:(1)∵△PCD 是等边三角形, ∴∠PCD =60°.∴∠A +∠APC =60°. ∵△ACP ∽△PDB. ∴∠APC =∠PBD. ∴∠A +∠B =60°. ∴∠APB =120°.(2)∵△ACP ∽△PDB ,∴AC PD =PCBD.又∵PC =PD =CD ,∴CD 2=AC·BD.11. 如图1-27-70-12,AD ∥BC ,∠ABC =90°,AB =8,AD =3,BC =4,点P 为AB 边上一动点,若△P AD 与△PBC 是相似三角形,求AP 的长.图1-27-70-12解: ∵AD ∥BC ,∠ABC =90°, ∴∠A =180°-∠ABC =90°. ∴∠PAD =∠PBC =90°. AB =8,AD =3,BC =4, 设AP 的长为x ,则BP 的长为 8-x .若AB 边上存在点P ,使△P AD 与△PBC 相似,则分下列两种情况. ①若△APD ∽△BPC ,则AP ∶BP =AD ∶BC ,即x ∶(8-x )=3∶4.解得x =247;②若△APD ∽△BCP ,则AP ∶BC =AD ∶BP , 即x ∶4=3∶(8-x ).解得x =2或x =6.综上所述,AP =247或AP =2或AP =6.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平行线法知识点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例1】如图1-27-71-1,在△ABC 中,DE ∥BC ,若AD AB =13,AE =1,则EC 等于( B )图1-27-71-1A . 1B . 2C . 3D. 4 ,1. 已知l 1∥l 2∥l 3,直线AB 和CD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A ,E ,B 和点C ,F ,D. 若AE =2,BE =4,则CFCD的值为( B )图1-27-71-2A . 12B . 13C . 23 D. 34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法【例2】如图1-27-71-3,DE 是△ABC 的中位线. 那么△ADE 和△ABC 是否相似?说明理由.图1-27-71-3解:△ADE 和△ABC 相似. 理由如下: ∵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 ∥BC.∴△ADE ∽△ABC. ,2. 如图1-27-71-4,已知AB ∥CD ∥EF ,请你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图1-27-71-4解:△AOB ∽△DOC , △AOB ∽△FOE ,△DOC ∽△FOE.知识点3: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例3】如图1-27-71-5,DE ∥BC ,且AD =3,AB =5,CE =3,求AE 的长.图1-27-71-5解:AE =4.5.,3. 如图1-27-71-6,AB 与CD 相交于点O ,AC ∥BD ,AO BO =35,AC =9,求BD 的长.图1-27-71-6解:BD =15.A 组4. 如图1-27-71-7,AD ∥BE ∥CF ,直线m ,n 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已知AB =5,BC =10,DE =4,则EF 的长为( C )图1-27-71-7A . 12B . 9C . 8 D. 4,5. 如图1-27-71-8,AB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O ,若AO =2,DO =4,BO =3,则BC 的长为( B )图1-27-71-8A . 6B . 9C . 12D . 15 B 组6. 如图1-27-71-9,已知DE ∥BC ,AE =50 cm ,EC =30 cm ,BC =70 cm ,∠A =45°,∠C =40°,求:(1)∠AED 和∠ADE 的度数; (2)DE 的长.图1-27-71-9解:(1)∠AED 和∠ADE 的度数分别为40°,95°.(2)DE =1754cm.,7. 如图1-27-71-10,在▱ABCD 中,点E 在DC 上,若EC ∶AB =2∶3,EF =4,求BF 的长.图1-27-71-10解:BF 的长为6. C 组8. 如图1-27-71-11,用三个完全一样的菱形ABGH ,BCFG ,CDEF 拼成平行四边形ADEH ,AE 与BG ,CF 分别交于点P ,Q . 若AB =6,求线段BP 的长.图1-27-71-11解: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D =3AB =18,DE =6. ∵BP ∥DE ,∴△ABP ∽△ADE. ∴BP DE =AB AD ,即BP 6=618. 解得BP =2.,9. 如图1-27-71-12,E 是▱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一点,AE 交CD 于点F ,FG ∥AD 交AB 于点G.(1)填空:图中与△CEF 相似的三角形有 △DAF ,△BEA ,△GFA ;(写出图中与△CEF 相似的所有三角形)(2)从(1)中选出一个三角形,并证明它与△CEF 相似.图1-27-71-12解:(2)略.第5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三边法和两边及其夹角法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边法【例1】如图1-27-72-1,O 为△ABC 内一点,点D ,E ,F 分别为OA ,OB ,OC 的中点,求证:△DEF ∽△ABC.图1-27-72-1证明:∵D ,E ,F 分别是OA ,OB ,OC 的中点,∴DE =12AB ,EF =12BC ,DF =12AC ,即DE AB =EF BC =DFAC.∴△DEF ∽△ABC.,1. 如图1-27-72-2,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ABC 与△A 1B 1C 1是否相似?为什么?图1-27-72-2解:相似. 理由如下:∵AB =5,AC =10,BC =5, A 1B 1=2,A 1C 1=2,B 1C 1=10, ∴AB A 1B 1=102,AC A 1C 1=102,BC B 1C 1=102.∴AB A 1B 1=AC A 1C 1=BCB 1C 1. ∴△ABC ∽△A 1B 1C 1.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边及其夹角法【例2】如图1-27-72-3,D ,E 分别是△ABC 两边AB ,AC 上的点,AD =3,BD =5,AE =4,EC =2. △ADE 与△ACB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图1-27-72-3解:相似.理由如下:∵AD =3,BD =5,AE =4, EC =2, ∴AD AC =34+2=12,AE AB =43+5=12. ∴ AD AC =AE AB .∵∠A =∠A ,∴△AED ∽△ABC.,2. 如图1-27-72-4,AB·AE =AD·AC ,且∠1=∠2,求证:△ABC ∽△ADE.图1-27-72-4证明:∵AB·AE =AD·AC ,∴AB AD =ACAE.又∵∠1=∠2,∴∠2+∠BAE =∠1+∠BAE ,即∠BAC =∠DAE. ∴△ABC ∽△ADE.知识点3: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例3】如图1-27-72-5,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一点,BD =43,AB =3,BC =2.(1)△BCD 与△BAC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若CD =53,求AC 的长.图1-27-72-5解:(1)△BCD ∽△BAC. 理由如下:∵BD =43,AB =3,BC =2,∴BD BC =432=23,BC BA =23. ∴BD BC =BC BA. 而∠DBC =∠CBA ,∴△BCD ∽△BAC.(2)∵△BCD ∽△BAC ,∴CD AC =BCBA ,即53AC =23.∴AC =52.,3. 如图1-27-72-6,已知四边形ABCD ,∠B =∠ACD ,AB =6,BC =4,AC =5,CD =7.5.(1)证明:△ABC ∽△DCA ; (2)求AD 的长.图1-27-72-6(1)证明:∵AB =6,BC =4,AC =5,CD =7.5, ∴AB CD =BC AC =45且∠B =∠ACD. ∴△ABC ∽△DCA.(2)解:∵△ABC ∽△DCA , ∴AC AD =BC AC =45. ∴5AD =45. ∴AD =254.A 组4. 如图1-27-72-7,根据所给条件,判断△ABC 和△DBE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图1-27-72-7解:△ABC ∽△DBE.理由如下: ∵AC DE =BC BE =AB DB =12, ∴△ABC ∽△DBE.,5. 如图1-27-72-8,AC =20,BC =10,EC =16,CD =8,证明:△ABC 和△EDC 相似.图1-27-72-8证明:∵AC EC =2016=54, BC CD =108=54, ∴AC EC =BC CD. 又∵∠ACB =∠ECD , ∴△ABC ∽△EDC. B 组6. 如图1-27-72-9,点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 求证:△DEF ∽△ABC .图1-27-72-9证明:∵点 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 ∴EF ,FD ,DE 为△ABC 的中位线.∴EF =12BC ,FD =12AC ,DE =12AB.∴EF BC =FD AC =DE AB =12. ∴△DEF ∽△ABC.,7. 如图1-27-72-10,AD ,BC 交于点O ,AO·DO =CO·BO ,求证:△ABO ∽△CDO.图1-27-72-10解:∵AO·DO =CO·BO , ∴AO CO =BO DO. 而∠AOB =∠COD , ∴△ABO ∽△CDO.C 组8. 如图1-27-72-11,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BC 边上的点,BP =3PC ,Q 是CD 的中点. 求证:△QCP ∽△ADQ .图1-27-72-1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 =CD =BC ,∠C =∠D =90°. ∵BP =3PC ,Q 是CD 的中点,∴CP =14BC ,CQ =DQ =12CD .∴CP ∶DQ =CQ ∶DA =1∶2.∴△QCP ∽△ADQ .,9. 如图1-27-72-12,四边形ABEG ,GEFH ,HFCD 都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AEF 与△CEA 相似吗?为什么?图1-27-72-12解:△AEF 与△CEA 相似.理由如下: 由勾股定理,得AE =AB 2+BE 2=2a. ∴AE EF =2a a =2, EC AE =2a 2a = 2. ∴AE EF =EC AE. 又∵∠AEF =∠CEA , ∴△AEF ∽△CEA. 第6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两角法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角法【例1】如图1-27-73-1,在△ABC 中,AC >AB ,点D 在AC 上(不与A ,C 重合),∠ABD =∠ACB ,求证:△ABD ∽△ACB.图1-27-73-1证明:∵∠BAD =∠CAB ,∠ABD =∠ACB , ∴△ABD ∽△ACB.,1. 如图1-27-73-2,DE ∥AB ,AD ∥BC ,求证:△EAD ∽△ACB.图1-27-73-2解:∵DE ∥AB , ∴∠BAC =∠DEA. ∵AD ∥BC , ∴∠C =∠DAE.∴△EAD ∽△ACB.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例2】如图1-27-73-3,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一点,且∠AED =∠B. 若AE =5,AB =9,CB =6.(1)求证:△AED ∽△ABC ; (2)求DE 的长.图1-27-73-3(1)证明:∵∠AED =∠B ,∠A =∠A , ∴△AED ∽△ABC.(2)解:∵△AED ∽△ABC , ∴AE AB =DE CB. ∵AE =5,AB =9,CB =6,∴59=DE6.解得DE =103.∴DE 的长为103.,2. 如图1-27-73-4,AB ,CD 相交于点O ,且∠C =∠B ,若AC =4 cm ,AO =3 cm ,BD =8 cm.(1)求证:△AOC ∽△DOB ; (2)求OD 的长.图1-27-73-4(1)证明:∵∠C =∠B ,∠AOC =∠DOB ,∴△AOC∽△DOB.(2)解:∵△AOC∽△DOB,∴ACDB=OAOD,即48=3OD.解得OD=6(cm).∴OD的长为6 cm.知识点3:圆中的相似三角形【例3】如图1-27-73-5,⊙O的弦AB,CD交于点P,连接AC,BD,求证:△BDP ∽△CAP.图1-27-73-5证明:∵∠A与∠D都为所对的圆周角,∠B与∠C都为所对的圆周角,∴∠A=∠D,∠B=∠C.∴△BDP∽△CAP.,3. 如图1-27-73-6,延长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D和边BC,相交于点E,求证:△ABE∽△CDE.图1-27-73-6解:∵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ADC+∠B=180°.又∵∠ADC+∠EDC=180°,∴∠B=∠EDC.∵∠E=∠E,∴△ABE∽△CDE.A组4. 如图1-27-73-7,AB∥DE,AC∥DF,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BC∽△DEF.图1-27-73-7证明:∵AB∥DE,AC∥DF,∴∠B =∠DEF ,∠ACB =∠F. ∴△ABC ∽△DEF.,5. 如图1-27-73-8,在△ABC 中,∠A =30°,∠C =90°,BD 平分∠ABC. 求证:△ABC ∽△BDC.图1-27-73-8证明:∵∠A =30°,∠C =90°, ∴∠ABC =90°-30°=60°. ∵BD 平分∠ABC ,∴∠DBC =12∠ABC =30°.∴∠A =∠DBC. 又∵∠C =∠C , ∴△ABC ∽△BDC. B 组6. 如图1-27-73-9,在△ABC 和△ADE 中,∠BAD =∠CAE ,∠B =∠D. (1)△ABC 与△ADE 相似吗?为什么?(2)已知AB =2AD ,BC =8 cm ,求DE 的长.图1-27-73-9解:(1)△ABC ∽△ADE.理由如下:∵在△ABC 和△ADE 中,∠BAD =∠CAE ,∴∠BAD +∠DAC =∠CAE +∠DAC ,即∠BAC =∠DAE. 又∵∠B =∠D ,∴△ABC ∽△ADE.(2)由(1)知,△ABC ∽△ADE ,则AB AD =BCDE .∵AB =2AD ,BC =8 cm ,∴2AD AD =8DE.解得DE =4(cm ),即DE 的长是4 cm . ,7. 如图1-27-73-10,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 求证: (1)△ACD ∽△ABC ;(2)△CBD ∽△ABC .图1-27-73-10证明:(1)∵CD 是斜边AB 上的高, ∴∠ADC =90°. ∴∠ADC =∠ACB. ∵∠A =∠A , ∴△ACD ∽△ABC.(2)∵CD 是斜边AB 上的高, ∴∠BDC =90°. ∴∠BDC =∠ACB. ∵∠B =∠B ,∴△CBD ∽△ABC. C 组8. 如图1-27-73-11,在△ABC 中,AB =AC ,∠A =36°,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1)△ABC 与△BDC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2)求证:AD 2=AB ·CD .图1-27-73-11(1)解:相似. 理由如下: ∵在△ABC 中,AB =AC , ∠A =36°,∴∠ABC =180°-36°2=72°.∵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BD =12∠ABC =36°.∴∠CBD =∠A .又∵∠C =∠C , ∴△ABC ∽△BDC . (2)证明:∵△ABC ∽△BDC , ∴BC DC =ACBC. ∴BC 2=AC ·CD . 由题意,可得BC =BD =AD . 又∵AB =AC ,∴AD 2=AB ·CD .,9. 如图1-27-73-12,△ABC 内接于⊙O ,∠BAC 的平分线分别交⊙O ,BC 于点D ,E ,连接BD .(1)求证:△ABD ∽△AEC ;(2)试写出图中其他各对相似三角形.图1-27-73-12(1)证明:∵AD 平分∠BAC , ∴∠BAD =∠DAC. ∵∠D =∠C , ∴△ABD ∽△AEC.(2)解:△AEC ∽△BED , △BED ∽△ABD.第7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简单性质与判定的综合习题课知识点1:求线段的长【例1】如图1-27-74-1,AD 与BC 交于O 点,∠A =∠C ,AO =4,CO =2,CD =3,求AB 的长.图1-27-74-1解:∵∠A =∠C , ∠AOB =∠COD , ∴△AOB ∽△COD. ∴AB CD =AO CO , 即AB 3=42. ∴AB =6. ,1. 如图1-27-74-2,在△ABC 中,点D 在AB 边上,∠ABC =∠ACD , AD =2,AB =5. 求AC 的长.图1-27-74-2解:∵∠ABC =∠ACD , ∠A =∠A ,∴△ABC ∽△ACD.AD AC∵AD =2,AB =5, ∴AC 2=5AC .∴AC =10.知识点2:证明角相等【例2】如图1-27-74-3,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已知AE·AB =AD·AC ,求证:∠B =∠ADE.图1-27-74-3解:∵AE·AB =AD·AC ,∴AE AC =AD AB . ∵∠A =∠A , ∴△ADE ∽△ABC.∴∠B =∠ADE. ,2. 如图1-27-74-4,在△ABC 中,D ,E 分别为BC 边上的两点,且AC AD =AB DE =BCAE,求证:∠B =∠AEB.图1-27-74-4证明:∵AC AD =AB DE =BC AE, ∴△ABC ∽△DEA. ∴∠B =∠AED.知识点3:证明等比式 【例3】如图1-27-74-5,已知CD ⊥AB ,BE ⊥AC ,证明:AD AE =ACAB.图1-27-74-5解:∵CD ⊥AB ,BE ⊥AC , ∴∠ADC =∠AEB =90°. ∵∠A =∠A , ∴△ADC ∽△AEB .AE AB,3. 如图1-27-74-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F 为AD 上一点,CF 的延长线交BA延长线于点E . 求证:DC BE =DFBC.图1-27-74-6证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B =∠D ,BE ∥CD. ∴∠E =∠ECD. ∴△DCF ∽△BEC. ∴DC BE =DFBC .知识点4:证明等积式【例4】如图1-27-74-7,在△ABC 中,∠ADE =∠ABC ,BD ,CE 交于点O. 求证:AE·AB =AD·AC.图1-27-74-7证明:∵∠A =∠A ,∠ADE =∠ABC , ∴△ADE ∽△ABC.∴ AE AC =AD AB . ∴AE·AB =AD·AC.,4. 如图1-27-74-8,在Rt △ABC 中,∠ACB =9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证明:AC 2=AB ·AD .图1-27-74-8证明:∵在Rt △ABC 中,∠ACB =9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 ∴∠ADC =∠ACB =90°. ∵∠A =∠A ,∴△ACD ∽∠ABC . ∴AC AB =AD AC . ∴AC 2=AB ·AD .知识点5:证明线段平行或垂直【例5】如图1-27-74-9,AB 与CD 相交于点O ,OA =3,OB =5,OD =6,OC =185.求证:AC ∥BD .图1-27-74-9证明:∵OA =3,OB =5,OD =6,OC =185,∴OA OB =OC OD =35. 而∠AOC =∠BOD , ∴△AOC ∽△BOD. ∴∠A =∠B. ∴AC ∥BD.,5. 如图1-27-74-10,在△ABC 中,∠C =90°,D ,E 分别为AB ,BC 上的点,且BD·AB =BE·BC. 求证:DE ⊥AB.图1-27-74-10证明:∵BD·AB =BE·BC ,∴BD BC =BE BA. 又∵∠DBE =∠CBA , ∴△BDE ∽△BCA. ∴∠BDE =∠C =90°,即DE ⊥AB .知识点6:圆中的相似三角形【例6】如图1-27-74-11,点A ,B ,C ,D 为⊙O 上的四个点,,AC 交BD 于点E ,CE =4,CD =6.(1)求证:△CDE ∽△CAD ; (2)求AE 的长.图1-27-74-11(1)证明:∵, ∴∠BAC =∠CAD =∠CDE. ∵∠ACD =∠DCE , ∴△CDE ∽△CAD.(2)解:∵△CDE ∽△CAD , ∴CE CD =CD CA ,即46=6CA . 解得CA =9.∴AE =AC -CE =9-4=5.,6. 如图1-27-74-12,AB 是⊙O 的直径,PB 与⊙O 相切于点B ,连接PA 交⊙O 于点C ,连接BC.(1)求证:∠BAC =∠CBP ; (2)求证:PB 2=PA·PC.图1-27-74-12证明:(1)∵AB 是⊙O 的直径,PB 与⊙O 相切于点B , ∴∠ACB =∠ABP =90°.∴∠BAC +∠ABC =∠ABC +∠CBP =90°. ∴∠BAC =∠CBP.(2)∵∠ABP =∠PCB =90°,∠P =∠P , ∴△ABP ∽△BCP . ∴PB P A =PC PB . ∴PB 2=P A ·PC .A 组7. 如图1-27-74-13,在△ABC 中,DE ∥BC ,DE BC =25,AD =4,求BD 的长度.图1-27-74-13解:BD =6.,8. 如图1-27-74-14,在Rt △ABC 中,∠C =90°,AB =10,AC =8,E 是AC 上一点,AE =5,ED ⊥AB ,垂足为D . 求BD 的长.图1-27-74-14解:BD =6.B 组9. 如图1-27-74-15,AB 是⊙O 的直径,CD ⊥AB 于点D ,AD =9 cm ,DB =4 cm ,求CD 和AC 的长.图1-27-74-15解:如答图27-74-1,连接BC. ∵AB 是⊙O 的直径,CD ⊥AB ,可得△ADC ∽△CDB ,△ADC ∽△ACB.由△ADC ∽△CDB ,得CD BD =ADCD,即CD 2=AD·DB =36. 解得CD =6(cm).答图27-74-1由△ADC ∽△ACB ,得AC AB =ADAC,即AC 2=AB·AD =117. 解得AC =313(cm ).∴CD 的长为6 cm ,AC 的长为313 cm. ,10. 如图1-27-74-16,AD 是△ABC 的高,AE 是⊙O 的直径,且△ABC 三个顶点都在⊙O 上,求证:AB ·AC =AE ·AD .图1-27-74-16证明:如答图27-74-2,连接CE. 由圆周角定理可知,∠B =∠E. ∵∠ADB =∠ACE =90°, ∠B =∠E ,∴△ADB ∽△ACE .答图27-74-2∴AB ∶AE =AD ∶AC. ∴AB·AC =AE·AD.C 组11. 如图1-27-74-17,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为AC ,BC 上的点(D ,E 与顶点不重合),∠BDE =60°.(1)求证:△ABD ∽△CDE ;(2)设CD =x ,BE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 的最小值.图1-27-74-17(1)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 ∴∠A =∠C =60°. ∵∠BDE =60°,∴∠ADB +∠CDE =120°. ∵∠ABD +∠ADB =120°, ∴∠ABD =∠CDE. ∵∠A =∠C , ∴△ABD ∽△CDE.(2)解:∵△ABD ∽△CDE ,∴AD CE =ABCD.∴CE =x(4-x)4 =-14x 2+x.∴y =4-CE =14x 2-x +4.∵y =14(x -2)2+3,∴y 的最小值为3. ,12. 如图1-27-74-18,在△ABC 中,∠C =90°,BC =16 cm ,AC =12 cm ,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以2 cm /s 的速度向点C 移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1 cm /s 的速度向点A 移动.若点P ,Q 分别从点B ,C 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s ,当t 为何值时,△CPQ 与△CBA 相似?图1-27-74-18解: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当CP 和CB 是对应边时,△CPQ ∽△CBA ,∴CP CB =CQCA ,即16-2t 16=t 12. 解得t =4.8;②当CP 和CA 是对应边时, △CPQ ∽△CAB ,∴CP CA =CQCB ,即16-2t 12=t 16. 解得t =6411.综上所述,当t =4.8 s 或6411s 时,△CPQ 与△CBA 相似.第8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例1】在一张由复印机复印出来的纸上,一个多边形的一条边的长由原来的1 cm 变成4 cm ,那么它的周长由原来的3 cm 变成( B )A . 6 cmB . 12 cmC . 24 cmD . 48 cm ,1.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1∶4,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 B ) A . 1∶2 B . 1∶4 C . 1∶8 D . 1∶16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例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4,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 B ) A . 1∶2 B . 1∶4 C . 1∶8 D . 1∶16,2. 若△ABC ∽△DEF ,且相似比为2∶3,则它们对应边上的高之比为( A )A . 2∶3B . 4∶9C . 3∶5D . 9∶4知识点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例3】已知△ABC ∽△DEF ,且相似比为1∶2,则△ABC 与△DEF 的面积比为( A ) A . 1∶4 B . 4∶1C . 1∶2D . 2∶1,3. 如图1-27-75-1,已知△ADE ∽△ABC ,且AD ∶DB =2∶1,则S △ADE ∶S △ABC=( D )图1-27-75-1A . 2∶1B . 4∶1C . 2∶3D . 4∶9知识点4:利用相似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的性质计算【例4】如图1-27-75-2,已知DB =2AD ,EC =2AE. (1)求证:△ADE ∽△ABC ;(2)若△ABC 的周长为27 cm ,求△ADE 的周长.图1-27-75-2解:(1)证明略.(2)△ADE 的周长为9 cm.,4. 如图1-27-75-3,在△ABC 中,DE ∥BC ,AD BD =32,S △ABC =25.(1)求证:△ADE ∽△ABC ; (2)求S △ADE 和S 四边形DBCE 的值.图1-27-75-3解:(1)证明略.(2)S △ADE =9,S 四边形DBCE =16.A 组5.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 A ) A. 1∶3 B. 1∶4 C. 1∶6 D. 1∶9,6. 如图1-27-75-4,已知△ABC ∽△DEF ,AB ∶DE =1∶2,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D )图1-27-75-4A .BC DF =12B . ∠A 的度数∠D 的度数=12C . △ABC 的面积△DEF 的面积=12D . △ABC 的周长△DEF 的周长=12B 组7. 若相似三角形△ABC 和△A′B′C′的面积比为1∶4,则它们的相似比为( C ) A . 1∶4 B . 1∶3C . 1∶2D . 1∶1,8. 如图1-27-75-5,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AE AB =AD AC =12,则S △ADE ∶S 四边形BCED =( C )图1-27-75-5A . 1∶3B . 1∶2C . 1∶3D . 1∶49. 已知△ABC ∽△A′B′C′,AD 是△ABC 的中线,A′D′是△A′B′C′的中线,若AD A′D′=12,且△ABC 的周长为20 cm ,求△A′B′C′的周长.解:△A′B′C′的周长是40 cm .10. 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2,13,与其相似的△A′B′C′的最大边长为26,求△A′B′C′的面积.解:△A′B′C′的面积是120.C 组11. 如图1-27-75-6,在△ABC 中,DE ∥BC ,S 1表示△ADE 的面积,S 2表示四边形DBCE 的面积,若D 是AB 边的中点,则S 1∶S 2= 1∶3 ;若S 1=S 2,则AD ∶AB = 22.图1-27-75-6,12. 如图1-27-75-7,在矩形ABCD 中,以对角线BD 为一边构造一个矩形BDEF ,使得另一边EF 过原矩形的顶点C.(1)设Rt △CBD 的面积为S 1,Rt △BFC 的面积为S 2,Rt △DCE 的面积为S 3,则S 1 = S 2+S 3;(填“>”“=”或“<”)(2)若CE =3,DE =4,求S 2的值.图1-27-75-7解:(2)S 2=323.第9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1)——高度与河宽问题知识点1:利用相似测量物体的高度【例1】如图1-27-76-1,利用标杆BE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已知标杆BE 高1.2 m ,测得AB =1.6 m ,BC =12.4 m. 求建筑物CD 的高.图1-27-76-1解:建筑物CD 的高是10.5 m . ,1. 图1-27-76-2是小明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然后,后退至点B ,从点A 经平面镜刚好看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 =1.2 m ,BP =1.8 m ,PD =12 m ,求该古城墙的高度.图1-27-76-2解:该古城墙的高度是8 m .知识点2:利用相似测量河的宽度(测量距离)【例2】如图1-27-76-3,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点A ,再在河岸的另一边选定点B 和点C ,使得AB ⊥BC ,然后选定点E ,使EC ⊥BC ,确定BC 与AE 的交点为点D ,若测得BD =180 m ,DC =60 m ,EC =50 m ,你能知道小河的宽是多少吗?图1-27-76-3解:由题意,可知△ABD ∽△ECD , ∴AB EC =BD CD ,即AB 50=18060. ∴AB =150(m ).∴小河的宽是150 m .,2. 如图1-27-76-4,为了估计河的宽度,我们在河对岸选定了一个目标点O ,在近岸取点A ,C 使O ,A ,C 三点共线,且线段OC 与河岸垂直,接着在过点C 且与OC 垂直的直线上选择适当的点D ,使OD 与近岸所在的直线交于点B. 若测得AC =30 m ,CD =120 m ,AB =40 m ,求河的宽度OA .图1-27-76-4解:∵AB ⊥OC ,CD ⊥OC , ∴AB ∥CD.∴△OAB ∽△OCD. ∴OA OC =AB CD , 即OA OA +30=40120. ∴OA =15(m ).故河的宽度OA 为15 m.A 组3. 已知某一旗杆的影子长6 m ,同时测得旗杆顶端到其影子顶端的距离是10 m ,如果此时附近的一棵小树影子长3 m ,那么小树高是( A )A. 4 mB. 5 mC. 8 mD. 20 m,4. 如图1-27-76-5,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 外取一点C ,连接AC ,BC ,在AC 上取一点E ,使AE =3EC ,作EF ∥AB 交BC 于点F ,量得EF =6 m ,则AB 的长为 24 m .图1-27-76-5B 组5. 如图1-27-76-6,小明家的窗口面对大楼,相距AB =80 m ,窗高CD =1.2 m ,小明从窗口后退2 m ,眼睛从点O 处恰好能看到楼顶M 和楼底N ,求大楼的高度.图1-27-76-6解:由题意,知AB =80 m ,CD =1.2 m ,OA =2 m , ∵CD ∥MN ,∴△OCD ∽△OMN. ∴CD MN =OA OB , 即1.2MN =22+80. ∴MN =49.2(m ).答:大楼的高度为49.2 m .,6. 如图1-27-76-7,小明为了测量楼MN 的高度,在离MN20 m 的A 处放了一块平面镜,小明沿NA 后退到点C ,正好从镜中看到楼顶M ,若AC =2 m ,小明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BC 为1.8 m ,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楼房的高度.图1-27-76-7解:∵BC ⊥CA ,MN ⊥AN , ∴∠C =∠N =90°.根据题意,可知∠BAC =∠MAN , ∴△BCA ∽△MNA. ∴BC MN =AC AN . ∴1.8MN =220. 解得MN =18(m ). ∴楼房的高度为18 m .C 组7. 如图1-27-76-8,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 测量树的高度AB ,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 保持水平,并且边DE 与点B 在同一直线上. 已知纸板的两条边DF =50 cm ,EF =30 cm ,测得边DF 离地面的高度AC =1.5 m ,CD =20 m ,求树高AB .图1-27-76-8解:∵∠DEF =∠DCB =90°,∠D =∠D , ∴△DEF ∽△DCB. ∴BC EF =DC DE. ∵DF =50 cm =0.5 m ,EF =30 cm =0.3 m ,AC =1.5 m ,CD =20 m , ∴由勾股定理求得DE =0.4 m . ∴BC 0.3=200.4. ∴BC =15(m ).∴AB =AC +BC =1.5+15=16.5(m ).,8. 如图1-27-76-9,李华晚上在两根相距40 m 的路灯杆下来回散步,已知李华身高AB =1.6 m ,灯柱CD =EF =8 m .(1)若李华距灯柱CD 的距离DB =16 m 时,求他的影子BQ 的长; (2)若李华的影子PB =5 m ,求李华距灯柱EF 的距离.图1-27-76-9解:(1)∵AB ∥CD ,∴△ABQ ∽△CDQ. ∴AB CD =BQ DQ ,即1.68=BQ 16+BQ . ∴BQ =4(m ). ∴他的影子BQ 的长为4 m .(2)∵AB ∥EF ,∴△ABP ∽△EFP. ∴AB EF =PB PF ,即1.68=5PF . ∴PF =25(m ). ∴BF =PF -PB =20 m .∴李华距灯柱EF 的距离是20 m .第10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2)——盲区及其他问题知识点1: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例1】如图1-27-77-1,一位同学在某一时刻测得直立的标杆高为1 m 时,影长为1.2 m ,他立即又测量建筑物的影子,因建筑物AB 靠近另一个建筑物CE ,所以AB 的影子没有完全落在地上,一部分影子落在墙上,他测得地上部分的影子长BC 为7.2 m ,又测得墙上部分的影子高CD 为1.2 m ,请你帮他计算建筑物AB 的高度.图1-27-77-1解:如答图27-77-1,过点D 作DH ⊥AB 于点H ,则DH =BC =7.2 m ,BH =CD =1.2 m .∵在某一时刻测得直立的标杆高为1 m 时,影长为1.2 m ,答图27-77-1∴AH HD =11.2,即AH 7.2=11.2. ∴AH =6.∴AB =AH +BH =6+1.2= 7.2(m ).答:建筑物AB 的高度为7.2 m . ,1. 如图1-27-77-2,现要测量旗杆的高CD ,在B 处立一标杆AB =2.5 cm ,人在F 处,眼睛为E.标杆顶点A 、旗杆顶点C 在一条直线上. 已知BD =3.6 m ,FB =2.2 m ,EF =1.5 m. 求旗杆的高度.图1-27-77-2解:如答图27-77-2,过点E 作EH ∥FD 分别交AB ,CD 于点G ,H. ∵EF ∥AB ∥CD , ∴EF =GB =HD.∴AG =AB -GB =2.5-1.5= 1(m ),EG =FB =2.2(m ),GH =BD =3.6(m),CH =CD -1.5.答图27-77-2又∵AG CH =EG EH ,∴1CD -1.5=2.25.8. ∴CD =4322(m ).∴旗杆的高度为4322m .知识点2: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解决实际问题【例2】如图1-27-77-3是一个照相机成像的示意图,如果底片AB 宽40 mm ,焦距是60 mm ,求所拍摄的2 m 外的景物的宽CD .图1-27-77-3解:CD =43m .,2. 如图1-27-77-4是步枪在瞄准时的示意图,从眼睛到准星的距离OE 为80 cm ,步枪上的准星宽度AB 为0.2 cm ,目标的正面宽度CD 为50 cm ,求眼睛到目标的距离OF .图1-27-77-4解:眼睛到目标的距离为200 m.A 组3. 如图1-27-77-5是一个照相机成像的示意图. 如果像高MN 是35 mm ,焦距是50mm ,拍摄的景物高度AB 是4.9 m ,那么拍摄点L 离景物有 7 m.,图1-27-77-54. 如图1-27-77-6,放映幻灯片时,通过光源,把幻灯片上的图形放大到屏幕上. 若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为30 cm ,到屏幕的距离为90 cm ,且幻灯片中的图形的高度为7 cm ,则屏幕上图形的高度为( C )图1-27-77-6 A . 6 cm B . 12 cm C . 21 cm D . 24 cmB 组5. 如图1-27-77-7,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南岸边每隔5 m 有一棵树,在河的北岸边每隔50 m 有一根电线杆,小丽站在离南岸15 m 的点P 处看北岸,发现北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南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四棵树,求河的宽度.图1-27-77-7解:如答图27-77-3,过点P 作PF ⊥AB ,交CD 于点E ,交AB 于点F ,设河宽为x m.答图27-77-3∵AB ∥CD ,∴△PDC ∽△PBA. ∴PF PE =AB CD . ∴15+x 15=5025.解得x =15.答:河的宽度为15 m .6. 如图1-27-77-8,有一路灯杆AB(底部B 不能直接到达),在灯光下,小华在点D 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 =3 m ,沿BD 方向到达点F 处再测得自己的影长FG =4 m . 如果小华的身高为1.5 m ,求路灯杆AB 的高度.图1-27-77-8解:∵CD ∥EF ∥AB , ∴△CDF ∽△ABF , △EFG ∽△ABG . ∴CD AB =DF BF ,FE AB =FG BG. 又∵CD =EF ,∴DF BF =FGBG.∵DF =3 m ,FG =4 m ,BF =BD +3,BG =BD +7,∴3BD +3=4BD +7. 解得BD =9(m ). ∴BF =12(m ). 由CD AB =DF BF ,得1.5AB =312.解得AB =6(m ). 则路灯杆AB 的高度是6 m . C 组7. 如图1-27-77-9,要在一块△ABC 的纸片上截取正方形DEFG 模型. 其中,G ,F 在BC 边上,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AH ⊥BC 交DE 于点M ,若BC =12 cm ,AH =8 cm ,求正方形DEFG 的边长.图1-27-77-9解:设正方形边长为x cm .由相似可得DE BC =AMAH,∵BC =12 cm ,AH =8 cm , AM =(8-x)cm , ∴x 12=8-x 8.解得x =4.8. ∴正方形的边长是4.8 cm . ,8. 如图1-27-77-10,△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 =120 mm ,高AD =80 mm ,要把它加工成长方形零件PQMN ,使长方形PQMN 的边QM 在BC 边上,其余两个顶点P ,N 分别在AB ,AC 边上,求这个长方形零件PQMN 的面积S 的最大值.图1-27-77-10解:设长方形零件PQMN 的边PN =a ,PQ =x ,则AE =80-x. ∵PN ∥BC ,∴△APN ∽△ABC. ∴PN BC =AE AD. ∴a 120=80-x 80. 解得a =120-32x. 所以长方形PQMN 的面积S =xa =x ⎝⎛⎭⎫120-32x =-32x 2+120x =-32(x -40)2+2 400. 当x =40时,S 值最大,S 最大值=2 400(mm 2).∴这个长方形零件PQMN 的面积S 的最大值是2 400 mm 2.第11课时 位 似知识点1:位似图形及其性质【例1】若两个图形位似,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 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B . 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线段之比等于相似比 C . 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线段必平行D . 两个图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 下列关于位似图形的4个表述: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正确的有( B )A . 1个B . 2个C . 3个 D. 4个知识点2:位似图形的画法【例2】如图1-27-78-1,以点O 为位似中心,把△ABC 缩小为原来的1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7.1图形的相似
AB
8
B'
C'
反思:由三角形相似你想到什么?
学而不思则罔
回
头
一
看
我有哪些收获呢?
, 我
与大家共分享!
想
说
…
:如图,△ABC ∽△A' B' C' ,求∠α 的大
小和A' C'的长.
解:∵ △ABC ∽△A' B' C' ∴∠α= ∠A=60°;(对应角相等)
A
60°
10
8
AB AC ,(对应边成比例)
B
C
A' B' A'C'
A'
∴ A'C' AC A' B' 10 6 7.5
α 6
则∠C= 800
A
B
1O
2
D
3
C
1、记作: △AOB∽△ COD
2、△AOB与 △ COD 的相似
1
比为
3
△AOB与 △ COD 的相似且 ∠A=∠C
3、
对应边的比列式为:
CAOO= BDOO= CADB
2
4、 OB=
3
如图:△ADE∽△ABC
A D
E
B
C
1、AE和 AC , AB 和 AD , ED 和 CB
是对应边,对应比的比例式为
AAEC=
AADB =
DE BC
2、∠A和 ∠A ,∠AED和 ∠C ,∠ADE和∠B
是对应角.
如果相似比 k=1 ,这两个三角
形有怎样的关系?
定义3:类似地,如果 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 形的
27.1 图形的相似教案
27.1 图形的相似《图形的相似》是继“轴对称、平移、旋转”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让学生理解图形相似的概念,让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会图形相似与图形全等等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全等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研究相似比研究全等更具一般性,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是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搭建了一个平台,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还会将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有着承上启下、贯穿始终的作用.【情景导入】播放一些著名建筑物的图片(如图所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感受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欣赏并找出图中哪些图形是相同的.【说明与建议】说明: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形状相同的图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伴着音乐欣赏美丽的图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容都是现实的、有趣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建议: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地感受图片中有很多相同的图形,从而引出课题.【置疑导入】下图中每一组图形的形状相同吗?大小相同吗?每一组图形是全等图形吗?(1)等边三角形(2)正方形(3)矩形【说明与建议】说明:通过图形的比较,让学生感受相似图形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自然地得出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建议:在得到相似多边形定义的时候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各角对应相等,二是各边对应成比例.【回顾导入】如图,下边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请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该四边形相似的图形.问题:对于图中两个相似的四边形,它们的对应角是否相等?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说明与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相似图形的概念画出后,利用量角器和直尺测量对应角、对应边,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命题角度1 识别相似图形、判断相似多边形1.下列图形一定相似的是(C)A.两个平行四边形B.两个矩形C.两个正方形D.两个等腰三角形命题角度2 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求线段和角2.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A=80°,∠C=90°,∠F=70°,则∠H=(D)A.70°B.80°C.110° D.120°3.已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相似,相似比为3∶4,其中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18 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4cm.命题角度3 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及利用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求线段的长4.下列各组线段中,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的是(A)A.a=1,b=2,c=4,d=8 B.a=2,b=1,c=4,d=8C.a=1,b=2,c=8,d=4 D.a=1,b=4,c=8,d=25.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1 cm,b=4 cm,c=2 cm,则d=(C) A.2 cm B.4 cm C.8 cm D.10 cm命题角度4 利用比例尺求距离6.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150 000,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 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D)A.3 000 m B.3 500 m C.5 000 m D.7 500 m《苏轼巧分田产》相传,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凤翔作官时,为官清正,秉公执法,深得百姓拥戴.一天,有兄弟四人前来告状.苏轼坐在公案前,展开状纸一看:“小民杨大毛,家住城南寨.先父临终时,留下两顷田,只因分不均,兄弟反目.青天大老爷,请把理来断.”苏轼接过地契,心中暗暗盘算,杨家田地为工字形,如何分配,才能让四兄弟满意呢?沉思片刻,计上心来,遂唤一名差役耳语道:“只需如此如此……”差役遵嘱叫上四兄弟当场丈量,不一会儿,只见四兄弟满面带笑地跑过来,叩头不迭道:“多谢恩公明断!”你知道苏轼是怎样使分开后的四块田地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吗?分法如下:课题27.1 图形的相似授课人素养目标1.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掌握相似图形的识别方法.2.了解成比例线段的含义,会判断四条线段是不是成比例线段.3.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会计算和相似多边形有关的角度和线段的长.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及特征.2.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中的“对应”关系.教学难点能利用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1.什么是全等形?全等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2.下面两个图形是不是全等形?如何判断?通过复习全等形的概念和判定,为本节课相似形的学习做铺垫.同时,通过欣赏、识别生活中的全等图片,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中的美.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1.欣赏下面各组图片:(1)在空中不同高度飞行的两架型号相同的直升机;(2)大小不同的两个足球;(3)汽车和它的模型.2.你能看出上面各组图片的共同之处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听.通过对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观察和欣赏,从实际模型中抽象概括得出数学概念,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初步感受相似,同时进行美育渗透.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新知:1.探究相似图形的定义问题:(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1.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在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动手操作边思考、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出相似多边形的概念.相似多边形: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中,教师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用几何语言表示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完成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典型例题】例(教材第25页练习第2题)如图,图形(a)~(f)中,哪些与图形(1)或(2)相似?解:图形(d)和图形(1)相似,图形(e)和图形(2)相似.【变式训练】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哪些是相似图形?通过经历对例题的探究过程,加深学生对相似图形的基本特征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四: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下列四组长度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C)A.4 cm,5 cm,6 cm,7 cm B.3 cm,4 cm,5 cm,8 cmC.5 cm,15 cm,3 cm,9 cm D.8 cm,4 cm,1 cm,3 cm2.观察下面图形,指出(1)~(9)中的图形有没有与给出的图形(a),(b),(c)形状相同的?解: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图形(4)、(8)与图形(a)形状相同;图形(6)与图形(b)形状相同;图形(5)与图形(c)形状相同.3.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相似,求角α,β的大小和EF的长度x.解:α=83°,β=81°,x=28.通过课堂检测,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课堂小结1.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感?说给老师或同学听听.(2)教师与同学聆听部分同学的收获,解决部分同学的疑惑.教学说明:梳理本节课的重要方法和知识点,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理清思路、整理经验,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通过排忧解难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正向迁移,从而构建出合理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布置作业:教材第27~28页习题27.1第1,3,5,6题.学生在反思中整理知识、梳理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学习的经验,养成系统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板书设计27.1 图形的相似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提升操作流程和自身素质.。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七章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课件
6
.
2
1
2
∵DE// BC, = 1 + 2 ,
1
∴
=
,
=
,
=
.
2
2
1
= ,
2
练一练
练习2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且
DE//BC.若AE=1,AD=CE=2,则BD=
2
4
1
2
4
∵DE// BC,
∴
=
九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二十七章
相似三角形判定(1)
学习目标: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2.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推导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并能应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3.经历从画图测量(计算)到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感知从特殊到
一般,从一般到特殊、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
△ADE∽△ABC.
二、探究新知
问题3 如图,在△ABC中,DE//BC,
且DE分别交AB,AC于点D,E,则
△ADE与△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ADE∽△ABC.
定义:△ADE在和△ABC中,
若∠A=∠A,∠ADE=∠B,∠AED=∠C
且 = = .
∴△ADE∽△ABC.
∴△ADE∽△ABC.
通过添加平行线,构造了一个平
行四边形,从而把两条线段的比
“转化”为另两条线段的比.
二、探究新知
问题3 如图,在△ABC中,DE//BC,
且DE分别交AB,AC于点D,E,则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 27.1 图形的相似学案1
图形的相似课题:27.1 图形的相似(1)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事物的图形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认识理解相似。
2、过程和方法: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增强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图形的相似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认识图形的相似,形成图形相似的概念学习难点:相似图形的认识导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课本内容,完成《导学案》的教材导读和自主测评。
二、课堂导学1.导入请同学们看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呢?2.出示任务,自主学习相似图形的概念:观察:请同学们观察教材P34图27.1-1想想:用同一张底片洗出不同尺寸的照片;大小不同的两个足球;一辆汽车和它的模型,它们给我们什么印象?观察:教材P34图27.1-2,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大小之间有什么联系?3.合作探究两个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人站在平面镜前看到的镜像及哈哈镜里看到的镜像,它们相似吗?为什么?三、展示反馈四、学习小结1、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其大小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当形状与大小都一样时,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所以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
2、相似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的情况,如飞机和飞机模型也是相似形。
3、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
五、达标检测1.教材P35的练习.2.《导学案》基础反思和展题设计.课后作业:1. 课本习题.2.《导学案》难点探究和能力提升.板书设计:1、相似图形的概念2、两个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27.1 图形的相似课件(共30张PPT)
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a b
c
d(即
ad
=
bc),我们就说这四
条线段成比
27.1 图形的相似
观察与思考 1.观察多面体模型与五棱柱教具中的正五边形回答下列问题
27.1 图形的相似
问题1 这些正五边形两两之间相似吗?
相似
问题2 在这两个正五边形中,是否有对应相等的内角?
是
问题3 在这两个正五边形中,对应内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
78° 83°
B
C
F
α G
27.1 图形的相似
解:∵ 四边形 ABCD 和 EFGH 相似, ∴ 它们的对应角相等.由此可得
∠α = ∠C = 83°,∠A = ∠E=118°.
在四边形 ABCD 中,
β = 360°-(78°+83°+118°) = 81°.
21 D
A
β
18
78° 83°
B
C
x E
27.1 图形的相似 如果放在教室最后面展示又有什么不同? 2. 图形的放大:
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 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通过上面两 组图形的观 察,发现了 什么?
27.1 图形的相似 例1 放大镜观察学具的一个角和原来的角有什么关系?
放大之后的角与原来的 角是相似关系
27.1 图形的相似
118° 24
F
H
α G
27.1 图形的相似
∵ 四边形 ABCD 和四边形 EFGH 相似, ∴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由此可得
EH AD
EF AB
,即
x 21
24 18
.
解得 x = 28 cm.
27.1图形的相似(教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解读(人教版)
5.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在探讨相似图形的周长比、面积比等性质时,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相似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强调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等核心性质。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关于图形相似的课程后,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时,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对于这类抽象的几何概念,仅仅依靠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相似图形的直观认识。
另外,我在讲授相似判定方法时,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时显得不够熟练。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些判定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和掌握。
-举例:比较两个三角形,判断它们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SSS、SAS、ASA等判定方法,并能应用于具体问题。
-举例:给出两个多边形,指导学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掌握周长比、面积比等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计算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和面积比,并解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等性质,并学会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位似图形:了解位似图形的概念,掌握位似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
5.实际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似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练习,以提高学生对图形相似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九年级数学27.1图形的相似学案人教版
27.1图形的相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2. 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二、学习重点、难点 1.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2.难点:成比例线段概念;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下图的两个画面,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上面给出的两个画面我们称为相似图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相似图形概念:把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举出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练一练:如图,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相似的是( )2.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与另两条线段的相等,如dc b a (即ad=bc ),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意】(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3)四条线段a,b,c,d 成比例,记作dc b a 或a:b=c:d ; 练一练:一X 桌面的长a=,宽b=,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1)如果a=1.25m ,b=75c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2)如果a=125cm ,b=750m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3.相似多边形(1).如何判别两个多边形相似?对应角,且对应边的比的两个多边形的两个多边形相似。
(2).相似多边形有哪些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对应边的比(对应边)。
(3).相似比:相似多边形的比称为相似比.问题:1、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相似B .所有的矩形都相似C .所有的菱形都相似D .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三)、尝试应用例1.教材P37例题.分析:求相似多边形中的某些角的度数和某些线段的长,可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来解题,关键是找准对应角与对应边,从而列出正确的比例式例2.已知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相似,且A 1B 1:B 1C 1:C 1D 1:D 1A 1=7:8:11:14,若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0,求四边形ABCD 的各边的长.(四)巩固提高1.△ABC 与△DEF 相似,且相似比是32,则△DEF 与△ABC 与的相似比是( ).A .32B .23C .52D .94 2.下列所给的条件中,能确定相似的有( )(1)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圆;(2)所有的正方形;(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5)所有的等腰梯形;(6)所有的正六边形.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3.已知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 1B 1C 1D 1相似,四边形ABCD 的最长边和最短边的长分别是10cm 和4cm ,如果四边形A 1B 1C 1D 1的最短边的长是6cm ,那么四边形A 1B 1C 1D 1中最长的边长是多少?(五)小结1、把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2.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与另两条线段的相等,如dc b a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7章 相似【创新教案】 相似多边形
27.1.2 相似多边形【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会利用性质判断相似多边形.2.了解相似比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思考、探索、猜想等活动,提高推理能力.【情感态度】在探索相似多边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归纳、类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掌握相似多边形性质及判别方法,能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教学难点】判别两个多边形相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图中的两个大小不同的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1B1C1D1中,∠A=∠A1,∠B=∠B1,∠C=∠C1,∠D=∠D1,11111111ADDADCCDCBBCBAAB===,因此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1B1C1D1相似.【教学说明】四边形是学生非常熟知的图形,很容易得出它们相似的结论.让学生通过四边形相似,初步体验相似图形性质.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如图,四边形ABCD与EFGH相似,求角α,β的大小和EH的长度x.【教学说明】通过类比,学生能得到两个四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结论.为进一步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做好铺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适时给出比例线段定义,对其定义,我们应注意:①判别所给出的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线段,可先将这四条线段按长、短顺序排列后,再按顺序将两短线段之比与两较长线段之比进行比较即可得知它们是否是成比例线段;②如果知识成比例线段中三条线段的长度,可求出第四条线段之长.这些知识应让学生了解,而后回过来与学生一道得出两个多边形相似的性质:相似的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0cm,求两地的实际距离.2.如图所示的两个五边形相似,求a、b、c、d的值.【教学说明】可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此题可加深学生对比例线段的理解.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比例线段的定义如何?如何判别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的?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有何区别?3.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设置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形式进行,共同总结,及时反思.1.布置作业:从教材P习题27.1选取.27-28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可以以探究的方式引入,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探究、交流、发现等学习方式掌握多边形的性质及判别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专题27.1 图形的相似(解析版)
专题27.1 图形的相似1.相似图形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2.相似多边形定义: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3.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相似四边形中,求未知边x、y的长度和角α的大小.【答案】x=31.5,y=27,α=83°.【解析】∵两个四边形相似,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67418y x ==, ∴27,5.31==y x .︒=︒+︒+︒-︒=83)1178377(360α.【点拨】利用图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来进行解题。
【例题2】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cm ,6cm 和9cm ,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2.5cm ,则它的最长边为( )A .3cmB .4cmC .4.5cmD .5cm【答案】C .【解析】设另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xcm ,根据题意,得:=,解得:x=4.5,即另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4.5cm ,故选:C .【点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可得.【例题3】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吗?为什么?所有的矩形都相似吗?为什么?【答案】见解析。
【解析】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因为正方形的每个角都是90°,因此对应角都相等,而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因此对应边成比例.所有的矩形不一定相似,虽然所有的矩形的角都相等,但对应的边不一定成比例,因此,矩形不一定相似.1. 图中的两个多边形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见解析。
【解析】不相似.︒=︒-︒-︒-︒=∠587295135360D ,而︒=︒-︒-︒-︒=∠715995135360E ,不可能有“对应角相等”.2.已知图中的两个梯形相似,求出未知边x 、y 、z 的长度和βα∠∠、的度数.【答案】见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7章相似学案
课题 27.1图形的相似(一)学习目的:(1) 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概念. (2) 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重点、难点1.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难点:成比例线段概念. 一. 观察图片,体会相似图形1 、同学们,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 (课本图27.1-1)( 课本图27.1-2)2 、小组讨论、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 .什么是相似图形?二、成比例线段概念1.问题:如果把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AB 和CD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是多少?归纳: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线段的比要注意:1:数的比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但线段的比都是正数; 2: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讨论线段的比时一般不指明单位,但度量两条线段的单位要一致。
例如:若 a=5m,b=70㎝,则a:b= 2、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dcba (即ad=bc ),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其中a,b,c,d 叫作组成比例的项,如果a:b=c:d,那么线段a,d 叫作比例的外项,b ,c 叫作比例的内项。
线段d 叫作a,b,c 的 。
(注意a,b,c,d 是有序的)如果a:b=b:c,那么线段b 叫作 。
【注意】 (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3)四条线段a,b,c,d 成比例,记作dc b a =或a:b=c:d ;(4)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 那么 bc=ad 即:比例的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三、例题讲解例(补充)一张桌面的长a=1.25m ,宽b=0.75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1)如果a=125cm ,b=75c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2)如果a=1250mm ,b=750m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例:已知线段a,b,c,d 成比例,且a=1.3㎝,b=2.4㎝,c=3.9㎝,则d= . 例(补充)已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32000000,量得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大约为3.5cm ,求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km ?四.当堂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B .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C .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D .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2、填空题形状 的图形叫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的 或 而得到的。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七章 27.1图形的相似1】教学课件
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
新知一:相似图形
定义:我们把 形状相同 的图形叫做 相似图形
思考:相似图形与全等图形有什么关联?
全等图形
形状相同,大小相同.
相似图形
形状相同,大小可以不同.
全等图形是特殊的相似图形.
.
观察以下几组图形的变换过程,思考它们有什么关系?
图形的缩小
图形的放大
相似图形的关系
例如,如图所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1 1 1 1 中,
所有的对应角相等.
=k
相似比为k .
当k=1时,两个相
似多边形全等.
所有的对应
边比值相等.
,
1
D 1
A
B
C
1
1
思考:
1.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相似吗?为什么?
相似,因为正方形内角都为90°,边成比例.
2.如果两个多边形仅有角分别相等,它们相似吗?
九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二十七章
图形的相似
学习目标:
(1)了解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的概念.
(2)会根据条件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3)能根据相似多边形定义进行相关的计算.
学习重点:
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用定义识别相似图形的方法,
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进行相关的计算.
新课引入
观察下面图片,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形状相同.
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
放大或缩小得到.
思考:如图是一个女孩从平面镜和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这些镜
中的形象与自身相似吗?
相似
不相似
不相似
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就是看这两个图形的形状是否相同,
27.1相似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7.1图形的相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图形的相似”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7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让学生理解图形相似的概念,让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会图形相似与图形全等等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认识图形除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之外的另一种变换——相似.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打基础.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并且学习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有关图形的全等变换,对于“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应该理解的比较深刻;在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比和比例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学习本节课所必需的.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能正确地判断图形是否相似,了解两个相似图形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发现“相似图形”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德育渗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四、重点难点1.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2.难点:相似图形的变换关系(缩放关系)五、教学手段(媒体选择)PPT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来源于抖音APP的18秒短视频《金属3D打印模型重量对比VS#3d打印#模型#金属加工》进行裁剪,裁剪为前5秒短视频,进行课堂导入,提出5个问题::(1)“这两个正方体模型的形状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口答:“形状相同”)(2)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学生代表口答,老师提问:教室黑板上方有这样的例子吗?进行德育渗透)(3)通过这些例子的共同特征都是形状____?(学生集体口答:“相同”,老师强调:“形状相同”)(4)你能不能用一个2个字的词语来总结一下呢?(学生集体口答:“相似”)(5)我们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_____图形?(学生集体口答:“相似”,老师强调:“相似图形”,引导学生集体口述“相似图形”的概念)(二)探索新知1.相似图形:我们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老师强调:相似图形形状相同即形状不变)(1)引导学生当堂背会相似图形的概念.(2)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相似图形吗?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吗?学生回答:“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相似图形”,“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老师强调:全等图形是特殊的相似图形.2.相似图形的变换关系(缩放关系)(1)从放大镜里看到胡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例如,放电影时,投在屏幕上的画面就是胶片上图形的放大;用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都与原来的图形相似.(3)思考:图27.1-3是一个女孩儿从平面镜和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这些镜中的形象相似吗?(三)学以致用1判断题(1)两个全等的四边形是相似图形()(2)全等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3)相似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2.课后练习第2题(四)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相似图形?2.两个图形相似,它们是怎样的变换关系?3.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吗?(五)作业设计1.必做题:同步练习册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2.选做题:同步练习册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的“探索研究”(六)板书设计第一板: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1.相似图形2.相似图形的变换关系(缩放关系)3.全等图形是特殊的相似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导学稿 27章.相似三角形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学期:下学期设计时间:
课题27.1 图形的相似(1)主备初三备课组:课时一课时
探
究
展
示三、例题讲解
例2 一张桌面的长a=1.25m,宽b=0.75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1)如果a=125cm,b=75c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2)如果a=1250mm,b=750m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小结:上面分别采用m、cm、mm三种不同的长度单位,求得的的值是________
的,所以说,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______,但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必须____.
简单
回顾
什么样的图形是全等形
学习目标1.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学会相似图形概念
2.知道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学习过程
自主
合作
交流一. 观察图片,体会相似图形
1 、同学们,请观察(课本图27.1-1)( 课本图27.1-2)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
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
2 、小组讨论、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什么是相似图形?
3 、思考:如图27.1-3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
二、成比例线段概念
1.问题:如果把老师手中的粉笔与铅笔,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AB和CD,那么这两条
线段的比是多少?
归纳: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2、成比例线段:
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
一单位;(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3)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记作
或a:b=c:d;(4)若四条线段满足,则有ad=bc.
反
思
对照学习目标,你学会了哪些,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
当
堂
检
测
1.填空题: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
另一个图形的或而得到的。
2.完成教材35页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 B.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
C.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D.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4.观察右图形,指出哪些是
相似图形:
5.如图,请测量出右图中两
个形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1)(小)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大)长是_______cm,宽是_______cm;
(2)(小);(大).
(3)你由上述的计算,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一/ 2
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