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进步和森林兴衰的关系
浅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论断
浅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论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们常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很多人都深知此论断,但也有一些人没有多想这个问题。
然而,生态和文明直接相关,包括一切客观事物都不可忽视,生态的衰落会影响深远---不仅要影响到文明的兴衰,更会影响到人的生存条件。
首先,生态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人类文明的发展依靠生态资源,而这些资源恰好就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源泉、强大的支撑力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还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保证全面发展。
可以说,文明离不开生态。
生态从深处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让文明朝着新的高度发展,时至今日,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由生态发展的进步士而获得的。
其次,生态的恶化会威胁到文明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并没有安全感,这也导致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漠视,做出大量污染行为,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暴涨、生态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们文明水平的发展,使得文明发展受到重大影响,在未来几十年内,可能会存在极为严重的后果。
再次,人们的生存条件受到了极大影响。
生态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后果,假如有大量的污染、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人们的呼吸道会遭受到危害,久而久之,导致生命威胁甚至是死亡。
而且,空气污染还会引起大气暖化,进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与质量,连续不断的受苦就是这样。
因此,不可忽视生态与文明的密切关系,失去生态,就会陷入危机,从而使文明也步入死胡同。
要想拥有繁荣昌盛的文明,那么就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支持,不断提高文明素质,以及不断改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处理好生态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只有永远谨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原则,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也才能认识到文明是以生态维系的,所以,在发展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生态,我们应该做到生态兴则文明兴,才能使人们文明水平上更进一步,国家发展也更加繁荣昌盛,人们也能拥有更好的生存条件。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这一观点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
纵观历史,放眼世界,人类文明都不可能脱离这条社会发展的普遍定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环境宣言》中写道:“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
”遍数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
正是先有“生态兴”,勤劳智慧的古国人民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闻名世界的繁荣胜景和灿烂文化,即“文明兴”。
生态可载文明之舟,亦可覆舟。
发源地随后的生态转衰,给几大古文明以几近致命的毁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有描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
”过度放牧、过度伐木、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让植被锐减、洪水泛滥、河渠淤塞、气候失调、土地沙化……生态惨遭破坏,它所支持的生活和生产也难以为继,并最终导致了文明的衰落或中心的转移。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
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顺自然规律者兴、逆自然规律者亡。
人类文明要想继续向前推进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并将其置于文明根基的重要地位。
在文明进步中,什么时候生态被牺牲掉了,生态危机出现了,文明危机也就不远了。
生态危机是人类文明的最大威胁。
人类的文明从砍倒第一棵树开始,到砍倒最后一棵树结束。
不幸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与自然矛盾激化,世界范围内不少国家包括我国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工业文明负效应,最严重的当属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
试析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试析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不断需求,林业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和滥伐林木等不良行为,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森林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试析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代林业的重要性现代林业包括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森林生态的保护修复、森林产业的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而现代林业的发展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增加生态产品和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森林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能够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固碳减排,还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林业对于保护水土资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林业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纤维等林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现代林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现代林业发展对于提升经济效益和创造就业岗位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林业产业可以为国家和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林业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其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现代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林业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
现代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森林资源滥伐、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强现代林业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有利于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试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试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
而林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它们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氧气释放出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
这对于缓解全球变暖、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林木还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吸收水分并依靠根系保持土壤固定,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山体崩塌和洪涝灾害的发生,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现代林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林业资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林木的生长和利用可以提供丰富的木材、竹材、果木等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等各个领域。
林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造纸、森林旅游、生态农业等,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通过合理利用林业资源,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好统一,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现代林业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是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林业,可以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林业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发展森林旅游,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体验林木的神奇和魅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森林生态,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还体现在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方面。
林业是全球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可持续利用对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现代林业需要采取科学的种植、培育和管理措施,保护和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森林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还要加强对滥砍滥伐、乱扰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盗伐和森林火灾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森林资源的合法权益,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
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将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首先,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旦森林发生火灾,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植被消失、土壤流失、野生动物灭绝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更是为了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森林防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只有加强对森林防火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关注度,才能有效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也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还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局性上。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碳汇,长期以来在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将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更是为了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只有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和广大公众共同努力,为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试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试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期更好地认识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一、林业促进生态平衡林业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林业注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科学的林业管理和保护措施,使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保护。
合理的森林经营也能够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林业强化碳汇功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汇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林木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其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净化者。
现代林业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森林保育工作,有效地增加了碳汇的容量,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现代林业在提升碳汇功能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林业促进经济发展现代林业不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带来了不小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林业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也为众多相关产业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现代林业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四、林业推动生态旅游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而林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树林、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并且,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
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林业在中国的发展也逐步发展起来。
现代林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两者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现代林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谈谈二者的联系和互动。
一、现代林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化环境的追求日益高涨,这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林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林业覆盖面积逐年扩大。
在政府大力倡导下,我国各地区的林业覆盖面积逐年扩大。
截至201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已超出20%的全球平均水平。
2. 林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林业技术应用广泛,林业生产效益增加。
通过种植、经营和经济林作为商品流通,林业产业也不断扩大。
3. 林业产业链逐渐完善。
目前,我国林业产业链已经初步建立,从林业种植、采伐到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已经形成。
同时,林下经济也逐步发展,如生态旅游、种植草药等多种经济模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战略和“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内容,它涉及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土地沙化治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空气质量治理、海洋生态修复等方面。
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现代林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现代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1. 林业保障水资源林木具有重要的保水和保护水土的作用,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提高水质和水量。
同时,森林土壤富含有机质,能够吸附土壤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的流入水体,保障水资源的安全。
2. 林业改善土壤环境林木种植和林下经济的发展,为土壤的改善和保护提供了保障。
森林的枯落物和根系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结构,使土壤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得到保障。
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维护了土地的生态平衡,改良了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地产出更加丰富。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森林植被的变迁从人类文明的出现至今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史前时期。
以下是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一些重要阶段:
1. 史前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使用火并进行采集和狩猎。
这导致了森林的破坏和某些植物的灭绝。
2. 古代文明时期:古代文明的兴起,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森林伐木和土地开垦。
这些文明依赖于木材和农业发展,使得大片森林被破坏。
3. 中世纪:中世纪时期,欧洲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扩张,导致森林被用于耕地和畜牧业。
这一时期还发生了大量的伐木活动,以支持建筑和舰队建设。
4.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导致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发展,对森林植被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木材和煤炭的需求增加,导致了更多的森林砍伐。
5. 现代时期:在现代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保护措施。
一些国家建立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森林植被。
森林植被的变迁受到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
人类的农业、伐木和工业发展对森林植被造成了破坏,但现代社会也开始重视森林保护,并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森林。
森林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森林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顾国斌,林青霞(贵州省毕节市林业局551700)森林孕育了人类,森林提供了原始人类制造工具的场所,森林帮助人类实现了人工取火,森林迹地产生了农耕文明,森林采伐利用催生了工业文明,森林生态效应培育了生态文明,森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森林;人类文明;发展棒、竹棒只能“锥地成眼”,点穴下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产量十分低微。
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木锄、竹锄,它们都能对土地进行局部的翻耕,原始农业于是从杖耕发展到锄耕阶段。
3森林帮助人类实现了人工取火火的使用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人类的用火也与森林的赐福有关。
所有动物几乎都畏惧火,人类最初也象其它动物一样,对火唯恐避之不及。
人类用火最初当然是自然火,开始可能出于偶然的机遇,人类先祖们遭受过无数次山火之灾,经历过惊骇、逃窜、祈祷、观望以及被灼伤、烧死等灾难以后,偶然发现被火烧烤过的兽肉更有滋味,还发现火光能给黑夜带来光明,给寒冷带来温暖,于是尝试着利用山林火灾后的余火,想办法保存火种,使自己能够利用自然火。
人类最初利用的自然火,极可能是闪电引起的森林之火,因为草原之火瞬息即过,难以维持和保存,而森林之火可以延续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
树木燃烧以后还留下炽热的炭火,给人类利用自然火带来更大机遇。
一次又一次的森林火灾终于启发了先祖们,使他们学会了利用自然火为自己服务。
古人使用自然火,有赖于火种的保存,由此实现对火的控制。
将野火引来,加以保存和控制,这是人类对火认识上的飞跃。
随着生产实践和人类智力的发展,人类由利用自然火、控制自然火到能够人工取火,这是人类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飞跃。
当我们在歌颂人类智力的这种飞跃的时候,切不可忘记丰富的森林资源对人类1森林孕育了人类森林是人类得以从动物中提升出来的基本的自然条件。
类人猿树上的攀援生活,带动颈部向上抬起,头部可以灵活转动,这就极大地扩大了视野。
由于在树上生活,视觉越来越重要,嗅觉退居次要地位。
文明进步与森林兴衰息息相关
文明进步与森林兴衰息息相关姓名:何海蔚班级:林化13-1 学号:130534119摘要: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大森林孕育了人类。
人们不断地利用着森林,利用其资源,利用其价值,来实现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进步与森林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类在无节制地利用森林资源、主宰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但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埋下了无穷的隐患。
自然对人类无节制地索取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报复,各种生态问题正在困扰着地球的前途和人类的未来。
关键字:森林兴衰文明文化世界森林问题1文明与森林的发展历程回顾千百年来,随着文明的进步,森林也在发生着兴衰的变化。
从古代原始文明的起源,到现在经济文化政治飞速发展,人们不断地利用着森林,利用其资源利用其价值,来实现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进步与森林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
1.1原始文明与依赖森林早期人类所获得的食物、衣物、栖息地等,均与森林息息相关。
刚刚脱离动物界的猿人,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很有限,他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大。
猿人刚从树上走下地面,对森林的依赖性尤其明显。
远古先民的衣、食、住、行种种需要,多数仰仗于森林的无私贡献。
中国古代就有“食禽兽之肉,采树木之实”、“构木为巢”、“刳木为舟”等说法。
人类使用火最初是从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中得到启发的。
大家认识到火焚森林,可以得到很多因烧烤或窒息而死伤的禽兽,使人类更容易获取猎物,于是有了火猎。
由于人类食熟肉,大脑得到了飞速进化,使人类的智力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再一次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森林焚烧容易恢复难,森林着火以后常常蔓延焚烧几十里、上百里,当附近森林都被焚毁以后,野生兽禽以至野生果实也就变得稀少而难以寻觅了。
于是原始部落的成员不是大批饿死,就是被迫远徙,种族的繁衍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受到极大威胁。
“火猎”导致的森林破坏,产生了人类史上最初的生态危机,这是人类尚无力自主地利用森林的表现。
1.2农业文明与毁林开荒大约在1万年以前,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从事谷物栽培。
文化与森林的关系
文化与森林的关系文化与森林、森林文化的关系城规10 吴伯男100334106摘要: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为人类原始文化的创立提供了场地。
人们从森林中走出来,带有浓厚的怀森情绪。
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森林休戚相关。
森林哺育了人类,创造了人类。
人类在和森林的反复相互接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森林文化。
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摘要:森林文化传统文化文艺创作表现形式正文:1 森林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森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的繁荣程度密切相关,同时又影响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森林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森林文化是人和森林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也是人类经营森林的过程体现出的一种社会现象。
又邓小贤在《森林文化、森林美学与森林经营管理》中认为:“以森林为背景,以人类和森林和谐为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是指人对森林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
但新球在《森林文化的社会、经济和系统特征》中认为:“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森林及其环境的需求和认识及其关系的总和”。
2、中国传统思想与森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森林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之一“天人合一”思想,在某些方面表露了人与森林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这种文化思想精髓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经营森林、利用森林的方法方式。
我国许多著名的传说都与森林、山水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我国的森林文化早早地渗透在中华文化之中。
传说中的皇帝神游五山、《穆天子传》中的周穆王曾西游,和西王母会合在森林茂密的瑶池边。
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文明建设
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文明建设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是相互关联的,互为促进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愈加突出,林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现代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林业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可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功能,能够降低温度、净化空气、保护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
发展现代林业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对现代林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开始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
在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推动下,现代林业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推动了林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了林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挑战。
一方面,在现代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些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如乱砍滥伐、滥用农药、土地沙化等。
这些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支持,而林业的发展可能会受到资源和资金的限制,制约了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进程。
在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之间需要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实现经济效益,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文明进步和森林兴衰的关系
文明进步和森林兴衰的关系摘要:回溯历史,人类发源于大森林,从人类起源至今的数千年来,也是大森林哺育着人类。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在与森林密切接触,这种接触孕育了森林文化,并且传承发展至今。
千百年来,人们利用森林资源来实现文明的进步。
然而,这种无节制的对资源地利用,却对森林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关键字:人类文明 森林兴衰 生态环境随着文明的进步,森林在发生着兴衰变化。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如今的生态文明,人们不断地利用着森林,利用其资源,利用其价值,随着人类物质文明波浪式的发展前进,森林资源直线减少,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式也越来越严峻。
然而通过反思,我们逐渐认识到森林的兴衰对人类文明兴衰的重要性,认识到森林的地位与作用。
前言:文明是通过文化来传承和发展的,是文化的发展表现,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利用森林资源来实现文明的进步,提高生活水平,并在此无节制地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
然而,自然对人类这种无节制地索取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报复,如今,连续地震、超强飓风、全球变暖等各种生态问题已经开始困扰地球的前途和人类的未来。
文明进步与森林的兴衰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森林兴,文明进步,森林衰,文明衰落,二者唇齿相依,密切相关。
四大古代文明与森林兴衰古中华、古埃及、古印度及古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它们的文明曾经做为世界文明的象征,它们的繁荣昌盛曾一度令它们站在世界闻名的巅峰,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除中华文明以外的三大文明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巨浪之中,曾经的辉煌与灿烂化为漫天黄沙。
为何昌盛的文明会就此湮没呢?造成这样结果的因素是及其复杂的,但是,从生态论来看,这些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与森林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关系。
文明的兴起中华民族文明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
由于黄河-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因此土地肥沃、林木繁茂,形成了大面积的森林,在拥有了此等优越条件的情况下,华夏子孙从游牧走向定居,开始发展农耕文化,形成了古中华文农业明。
文化与森林文化关系
文明进步与森林兴衰文明进步与森林兴衰摘要: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大森林孕育了人类。
人们不断地利用着森林,利用其资源,利用其价值,来实现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进步与森林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类在无节制地利用森林资源、主宰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但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埋下了无穷的隐患。
自然对人类无节制地索取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报复,各种生态问题正在困扰着地球的前途和人类的未来。
关键字:文明兴衰资源森林进步毁林开荒生态环境千百年来,随着文明的进步,森林也在发生着兴衰的变化。
从古代原始文明的起源,到现在经济文化政治飞速发展,人们不断地利用着森林,利用其资源,利用其价值,来实现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进步与森林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
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大森林孕育了人类。
人类文明的起源地自然也是来自于伟大的大森林。
几百万年来人类在认识森林,改造森林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文明。
人类文明的脚步与森林的兴衰息息相关。
当人类文明刚刚起源,人类还生活在原始社会,居住在大森林之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大自然的给予,从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依赖于大自然得到食物,求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不仅仅食物,当时,原始人类的衣服,工具,栖息地等等原材料,都来自于大森林的给予,大森林赐予了原始人类的一切,没有了大森林,人们将会失去生活的条件,没有了大森林,人类将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没有了大森林,也就没有了生存的权利,原始社会文明时期,人类与大自然建立了一种完全依赖的关系,与森林建立了一种骨肉相连的联系。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着,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原始的大森林不足以提供给与人类所需要的一切,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学会种植庄稼来弥补生活上大森林无法给与的需求。
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越高,需求也就越高,人们受到空间的限制,开始毁林开荒,扩大种植面积,森林开始经历着人类的破坏,承受着人类的摧残,经受着痛苦,人类的文明发展建立在毁林获取资源的时代,随着人们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种植农作物的面积的也不断的增加着,森林已经没有原始社会的兴旺,但是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于大森林的破会程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森林发展史
森林发展史森林是人类最早开始依赖的自然资源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森林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改变。
本文将从“森林发展史”的角度来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原始森林时期人类文明开始于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被大片的原始森林所覆盖。
原始森林是人类最初建立起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祖先们的栖息地与食品来源,还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步:人类对森林的开发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方面带来了对森林资源的更大需求,另一方面也催化了森林资源采集技术的进步。
人类对森林的开发从最初的简单砍伐、放牧、耕种到逐渐发展成为推广人工林和重视森林保护,已经达到了今天并且可以预见未来的阶段。
第三步:人工林种植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森林需求,人类逐渐开始大规模种植人工林。
人工林种植的目的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创造高质量的树木,其中包括柞树、松树、橡树等。
人工林的种植不仅可以涵盖木材资源,同时还可以满足其他的需求,如防风、防火、防治荒漠化等。
这一阶段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多次反复的实践和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完善的人工林系统。
第四步:森林保护和维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不断提高,保护和维护森林资源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议题。
森林保护和维护包括采取行动防止野火、人为破坏和采伐以及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持健康状态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大促进了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森林发展史”从最初的原始森林时期,到人类对森林的开发,再到林业保护和维护,森林的发展和改变与人类发展和变迁密不可分。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学习科学技术和推广森林保护和管理,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护美丽的自然生态系统。
文明成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文明成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明成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像一对老夫妻,有时候打打闹闹,但总是相依为命。
你看啊,文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可是,结果呢,自然环境却在慢慢变得疲惫不堪。
就像一位年迈的爷爷,忍受着孙子们的捣乱,心里满是无奈。
咱们早上喝咖啡的时候,想想那些被砍伐的森林,那些被污染的河流,心里总会有一丝丝愧疚。
人类啊,真的是个复杂的动物,既会创造奇迹,又能制造灾难。
说到文明成果,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各种高科技产品。
手机、电脑、智能家居,简直让生活变得无比方便,真是好得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越是高科技,越是对自然的依赖。
电、矿石、各种资源,你能想到的全都来自大自然。
想想看,那些闪闪发光的手机背后,是不是有无数的资源被开采出来?我们用这些成果时,可能根本没意识到那背后的代价。
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个贪心的孩子,总想要更多,却没想过玩具堆积如山后,妈妈会有多辛苦。
再说说那些可怕的工业污染,真的是让人心疼。
大工厂一天到晚排放烟雾,河水都变得黑乎乎的,鱼儿都无家可归。
文明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有多少人知道,这繁荣是以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呢?就像在大吃大喝的时候,别忘了肚子也会撑坏。
咱们享受着现代生活的便利,却忽视了那些为我们提供这些便利的自然。
大自然不是无底洞,总有一天,我们得面对这笔账。
说到农业,那也是一桩大事。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农业技术也不断革新。
农田里不再是黄土一片,而是各种高产作物齐齐露脸。
然而,化肥、农药的使用,让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
这就像是给你买了一身好衣服,却不让你洗澡,时间长了,谁还会愿意穿呢?所以,虽然我们有了更好的产量,但大自然也在咕哝着:“够了,别再折腾我了!” 。
还有那些城市化进程,真的是飞速发展。
城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大家都为之惊叹。
不过,城市越大,自然的地方就越少。
原本一片绿意盎然的地方,变成了水泥森林。
鸟儿、蝴蝶,都要为此叫苦连天。
人们走在街上,满眼都是高楼大厦,却忽略了身边那一片片被遗忘的自然角落。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探析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探析1. 引言1.1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产业,承担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过去长期以来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伐,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和林业资源日益枯竭。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密,要求我们在发展林业的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在积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理念。
而现代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修复和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成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
深入探究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深入探讨现代林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认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分析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现代林业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制定更科学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本研究旨在为加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合作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推动我国林业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2. 正文2.1 现代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第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现代林业在栽植林木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当地适合生长的树种,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
通过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确保各类植物和动物能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存。
第二,维护水土保持。
林木的种植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森林兴衰衡量生态文明制度成败
2021年11月27日中国绿色时报钱夙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了“五位一体”改革新举措,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
林业是自然美生态美的核心,森林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林业承担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职责。
我国是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70%,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
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劣、生态承载力不高等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问题更在于,一些地方出于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经济建设中漠视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森林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乃至盲目地乱砍滥伐,依然屡禁不止,也因此,生态恶化还在不可避免地加剧,于当前,林地、湿地、沙地被侵占和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才能恢复,有的则完全不可逆转。
面对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森林兴”其实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森林兴”需要三个方面的保障。
一是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同样,“森林兴”要有制度保驾护航。
因此,要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强化林业普法体系,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无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森林法》的权威性不容挑战。
对于滥砍滥伐,必须毫不留情,依法追究,使已经如此珍贵的森林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二是“森林兴”应成为各地官员追求的目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森林兴”其实也是一种民意的诉求,将促使为政者牢记自己的责任,在城乡建设中更加重视生态。
无疑,生态状况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于以人为本的城乡建设和管理,必然以“宜居”为目标,也必然把绿化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森林兴”蕴含的现代理念,无疑契合了当今的发展模式,也必将加快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消失的文明与森林的破坏
消失的文明与森林的破坏□文/ 葛翁The Disappeared Civilization And Destroyed Forest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球范围内曾产生了众多的文明,诸如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上的文明等等。
这些文明虽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结局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最终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探寻这些文明消失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耕地、过度砍伐森林是主要因素。
这些历史都有力地证明了对资源破坏性使用会导致文明的失落和衰败。
那些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深刻反思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指出“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
”在我国古代也曾经创造了无数灿若星辰的文明,这当中古楼兰文明、古格王朝文明、古大夏国文明等都是因为对森林的破坏而逐渐衰落消亡的。
当我们来到这些文明遗迹的时候,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曾经繁盛一时的古代城市,怎么会变成和风沙为伍,寂寞荒凉的废墟呢?感叹之余,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森林消失导致的气候变化。
当今社会众多事实证明,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人类社会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一手创造的文明才不会随时有消亡的危机。
楼兰古国消失的秘密过去的楼兰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这里水草丰美、树木苍翠,人们惬意而舒服的生活着。
楼兰古城位于古代塔里木河尾端形成的一个小三角洲上,早在公元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郭之国”,属西域36国之一。
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魏晋时期是中原王朝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与军事首脑西域长史的驻地,是中原王朝在西域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
森林——文明兴衰的见证
森林——文明兴衰的见证
以平;魏风
【期刊名称】《上海科学生活》
【年(卷),期】2001(000)009
【摘要】一棵树值多少钱?如果砍下它打家俱或做雕塑,那么,再名贵的树也是有价可计的。
但是,不同的理念会对同一件事情的价值认识产生很大的不同,印度一位教授用他的公式,这样计算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生长50年的树,一年对人类的贡献高达近20万美元。
其中产生的氧气价值3.12万元,防止大气污染价值6.25万元,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以平;魏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3
【相关文献】
1.世界文明兴衰与生态文明的危机--兼谈中华生态文明理念建构 [J], 李道湘
2.森林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J], 顾国斌;林青霞
3.从灭蝗到瞒报小小蝗虫见证唐朝兴衰 [J], 田栋
4.大唐兴衰的见证——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J], 高智颖
5.浅谈古希腊文明的兴衰——从爱琴文明到希腊化文明 [J], 秦丹茜[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进步和森林兴衰的关系摘要:回溯历史,人类发源于大森林,从人类起源至今的数千年来,也是大森林哺育着人类。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在与森林密切接触,这种接触孕育了森林文化,并且传承发展至今。
千百年来,人们利用森林资源来实现文明的进步。
然而,这种无节制的对资源地利用,却对森林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关键字:人类文明 森林兴衰 生态环境随着文明的进步,森林在发生着兴衰变化。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如今的生态文明,人们不断地利用着森林,利用其资源,利用其价值,随着人类物质文明波浪式的发展前进,森林资源直线减少,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式也越来越严峻。
然而通过反思,我们逐渐认识到森林的兴衰对人类文明兴衰的重要性,认识到森林的地位与作用。
前言:文明是通过文化来传承和发展的,是文化的发展表现,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利用森林资源来实现文明的进步,提高生活水平,并在此无节制地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
然而,自然对人类这种无节制地索取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报复,如今,连续地震、超强飓风、全球变暖等各种生态问题已经开始困扰地球的前途和人类的未来。
文明进步与森林的兴衰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森林兴,文明进步,森林衰,文明衰落,二者唇齿相依,密切相关。
四大古代文明与森林兴衰古中华、古埃及、古印度及古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它们的文明曾经做为世界文明的象征,它们的繁荣昌盛曾一度令它们站在世界闻名的巅峰,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除中华文明以外的三大文明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巨浪之中,曾经的辉煌与灿烂化为漫天黄沙。
为何昌盛的文明会就此湮没呢?造成这样结果的因素是及其复杂的,但是,从生态论来看,这些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与森林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关系。
文明的兴起中华民族文明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
由于黄河-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因此土地肥沃、林木繁茂,形成了大面积的森林,在拥有了此等优越条件的情况下,华夏子孙从游牧走向定居,开始发展农耕文化,形成了古中华文农业明。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恒河流域土地肥沃、植被茂盛,生物繁衍生生不息,形成了广袤的森林草原,古印度人凭借印度河流域形成的这一系列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农垦,最终创造了古印度农业文明。
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
由于河水的冲积,河流两岸形成了大片肥沃的土地,森林繁茂,这片大森林维持着每年约5000mm 的降水, 它带给了古埃及文明巨大的恩惠,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开始在地中海彼岸摇曳。
古巴比伦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大平原(现伊拉克境内)。
8000年前,这块肥美的土地沃野千里,萌发了人类早期的农业生产活动,成为中亚古代农业发展的摇篮。
公元前19世纪,随着两河流域南部的巴比伦城,成了阿拉伯帝国的中心城市,由此形成了古巴比伦文明。
文明的衰落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人们无节制地利用森林资源,四大文明渐渐衰落。
古巴比伦人民为了获得木材,扩大耕地,砍伐两岸的森林,为了获取肉食,过度放牧,这一切都使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
随着森林的逐渐破坏,两河流域水土严重流失,河道淤塞,洪水泛滥,渐渐的,巴比伦陷入了沙化和盐渍化的恶性循环之中,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也开始逐渐暗淡,巴比伦国人口由昌盛时期的4000万锐减到后来的1万人左右。
公元2世纪,其农业全面破坏,巴比伦被彻底的埋葬于漫天黄沙之中,古巴比伦文明也随之消亡。
尼罗河和沿岸的森林给埃及带来了幸福与文明的进步,然而随着文明的繁荣发展,古埃及的人口也随之增加,人口的增加就意味资源的需求在增加,为了适应人口的增长,古埃及人民更加无节制的开发森林资源,这种肆无忌惮的开发带来的无疑是森林的锐减。
最终,森林消失了,长达600年的古埃及文明也掩埋在了茫茫的撒哈拉之中。
古印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口日益增长,森林资源消耗日益增长,毁林开荒等破坏性行为使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最终,昔日养育了哈巴拉文明的绿洲——塔尔平原成为了一片沙漠。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古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衰亡的文化,但却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数千年的乱砍滥伐、战争等人为的原因,绿色植被被破坏,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昔日骏马奔驰的黄土高原变成了千沟万壑的土坡。
小结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的进步与落后,昌盛与衰亡,及中华文明的兴盛与变迁无一不与滥伐森林有直接关系。
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它与人类的文明共进退,森林兴,文明进步,森林衰,文明衰落。
破坏森林,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人类文明的发展受到阻碍,甚至会毁灭一种文明 。
世界森林现状现今世界森林总面积约40亿公顷,仅占陆地总面积的31%。
且一半以上分布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5个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10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完全没有森林,另外54个国家的森林面积不到其国土总面积的10%。
近20年来,森林采伐和自然损失速度有所放缓。
20世纪90年代,全球每年消失约1600万公顷的森林,过去10年来下降至每年约1300万公顷。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植树造林和森林自然扩展有效降低了森林面积的净损失。
然而,大部分森林面积的增加出现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及一些新兴经济体,而在大部分的热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森林损失仍继续发生。
整体来讲,森林采伐和自然损失速度仍高得惊人。
亚太地区、非洲、欧洲、拉丁美洲、近东和北美洲这6区域之间在森林面积、森林损失率的变化、以及生产性和防护性森林现状方面的趋势变化大相径庭。
其中,过去10年间拉丁美洲的森林净损失最严重。
(一)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在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总面积被森林覆盖。
2010年该区域的森林面积为7.4亿公顷,约占全球森林面积的18%,原生林占本区域森林总面积的19%。
20世纪90年代该区域每年森林净损失为70万公顷,而在过去10年中,森林面积每年平均增加了140万公顷。
通过植树造林计划,主要是中国、印度和越南的造林项目,人工林面积也大大增加。
尽管该区域森林整体面积净增加,但许多国家的森林砍伐速度仍然很高。
过去10年,东南亚的森林面积下降幅度最大,每年森林净损超过90万公顷。
(二) 非洲非洲森林面积估计有近6.75亿公顷,约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17%,其中,大约10%的森林总面积属于原生林,占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23%。
1990-2010年期间,非洲报告称森林面积继续减少,但总体上该地区森林净损失的速度有所放缓,该区域森林净损失速度从1990-2000年10年期间的每年400万公顷降低至2000-2010年的每年340万公顷。
非洲的人工林面积原本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西部和北部非洲。
其中某些森林种植是为了抗拒荒漠化,而其他项目则是为了确保工业用材和能源供应来源。
(三) 欧洲欧洲区域由50个国家组成,森林面积约10亿公顷,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5%,原生林的面积比例相对较高(26%),欧洲森林覆盖率约为其土地总面积的45%,从摩纳哥的0%到芬兰的73%。
在过去10年中,每年森林面积净增近70万公顷,而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净增近90万公顷。
森林面积的扩展是新森林营造和在原农业用地上森林自然扩展的结果。
与其他区域相比,欧洲是整个1990-2010年期间唯一森林面积净增加的区域。
俄罗斯占欧洲森林面积的80%,2000年以后森林面积略有减少。
与全球趋势变化相比,过去10年中,人工林面积的增长速度也有所下降。
(四)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2010年森林覆盖率几乎达49%,几乎一半的土地被森林覆盖。
森林面积约为8.91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2%左右,原生林占森林总面积的75%,占世界原生林面积的57%。
过去20年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面积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把林地改为农业用地而从事的森林砍伐所致。
虽然总体上人工林面积相对较小,但在过去10年间以每年3.2%的速度增加。
(五) 近东区域虽然近东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6%,但森林面积仅有122万公顷,占陆地面积的6%,总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原生林也仅占森林总面积的14%。
该区域包括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6个国家为森林占国土面积不到10%的“低森林覆盖率国家”。
20世纪90年代,近东森林面积每年净损失为51.8万公顷;过去10年趋势转变,每年净增加9万公顷。
过去20年来,该地区的人工林面积增加了约14%,主要是由于西亚和北非这些面积扩展结果。
(六) 北美洲北美洲森林覆盖率为34%,占全球森林面积的17%,原生林面积占全球原生林总面积的25%,占该区域森林总面积的41%。
在1990-2010年期间,北美洲的森林面积略有增加,人工林面积也有所上升,并且该区域森林生物量水平也呈现相对稳定并有上升的趋势。
该地区约占全球原生林面积的25%,但指定主要用于水土保护的森林面积比其他地区要少,因为这些地区的森林经营基本都纳入了国家和地方法律及其他森林管理准则中。
森林是地球之肺,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新鲜的空气,并帮助我们保养水源。
纵观古今,森林作为孕育生命的摇篮,一直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同步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破坏森林到保护森林,文明进步始终与森林兴衰紧密相连,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繁荣。
保护环境并不是单单的一句口号,让我们伸出自己的双手开始保护森林,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身边的那片绿!享受森林带给我们的美好。
参考文献:《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文化对森林发展的影响》《世界森林状况2011》《浅论森林与生态文明》《森林文化》《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