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心理学的对象、内容和
教育心理学第一讲
第一讲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 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 学的一个分支,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四个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斯金纳的研究
前苏联
30年代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最近发展区”具有较大影响。
◆这一时期前苏联的学者将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教育心
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反对把动物学习的研究机械
地搬到人类情境中,取得了一定成就。
◆然而,他们生搬硬套某些教条,对西方教育心理学
和学习心理学进行全面否定,包括对心理测验的全 盘否定,这是有失偏颇的。
实际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自成体系的教育心 理学。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
◆ 20年代后,汲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领域的 研究成果。 ◆ 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为其组成部分。 ◆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 个性、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 理学领域。
◆ 50年代,程序教学、教学机器、信息论的思想对 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 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4、深化拓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 1903年,桑代克(美)出版《教育心理学》。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 1868年,乌申斯基(俄)出版《人是教育的对 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 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育心理学体系。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 ◆ 1877年,卡普杰列夫(俄)出版《教育心理学》 确立。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这一时期的著作内容多以普通心理学原理解释
第一讲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一)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与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对象
2.1 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 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 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 相互依存 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相互影响 2.2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2.3 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2.2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个 体 心 理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活动倾向性: 心理活动倾向性:
个性差异
需要、动机、 信念、理想、 需要、动机、 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 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 性格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二、心理学的源流
1.4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学习是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控制和影响所有行为的关键。 控制和影响所有行为的关键。
代表人物:华生( 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1878-1958)美国 , - )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美国 , )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A. 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只是能够由别人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只是能够由别人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B.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 C.个体行为是受环境影响而被动学习的; 个体行为是受环境影响而被动学习的; 个体行为是受环境影响而被动学习的 D.由对动物或儿童研究得到的行为原理可推论到人的行为。 由对动物或儿童研究得到的行为原理可推论到人的行为。 由对动物或儿童研究得到的行为原理可推论到人的行为
【公共】社会心理学 第一讲_导论
(三)调查法:
• 访问法 • 问卷法
问卷法:
• 社会心理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1.优缺点 2.内容: 个人资料 正式题目
3.注意点:
a.要防止暗示和引起被试的防御 如:调查女性对今日妇女地位看法的两道题目 b.抽样样本要有代表性 如:研究“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意见” 以大一学生和军事院校大四学生为被试?
• 第二阶段: 1949年至1980年左右的停滞 和空白阶段
• 第三阶段: 1980年以后 1982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成立
张耀翔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 一、精神分析理论
□古典精神分析
• • • • • • • •
弗洛伊德 潜意识存在论/心理决定论 性与本能/驱力与自我 冲突与防御 自由联想/鼓励退行 澄清/面质/解释 移情分析/阻抗分析 躺椅/高频/长程
•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黑格尔的民族精神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黎鹏的群众心理学 •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麦独孤
Wilhelm Wundt
三、确立时期
社会分析论时期(1920年以后)
• 特征:从描述到实证; 从定性到定量; 从理论到应用; 从宏观到微观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
4.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
• 如:噪音对工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5.分类:
a.实验室实验法
• 如班杜拉的经典布娃娃实验 • 优点和缺点
b.自然实验法: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
• • •
如温度对于汽车响喇叭的作用 特点:人为性比实验室实验法低 优点和缺点
c.现场实验法: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
• •
如霍桑实验 优点和缺点
3.归因理论 • 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 维纳的原因维度理论 • 罗斯的归因错误与偏差
心理学入门
成就(标志):
①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即当儿童通过任何感官都不能 发现某一物体的情况下,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客体 永久性的建立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划分开来。 ②对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产生了最初的协调,动作的目的性 越来越明确。
2.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形象思维阶段(2—7岁)
特点:
(1)具体形象性。儿童凭借表象来进行思维。 (2)泛灵论。 (3)不可逆性。儿童不能从事物的变化中掌握 概念的比较永恒的、一般的性质。 (4)缺乏守恒观念。
记忆 思维 知觉
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 情感 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
稿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
意志
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
21
• 心理学分为7大子领域,分别是:
1. 认知心理学视角
2. 社会文化心理学视角 3. 临床心理学视角 4. 行为心理学视角 5. 生物心理学视角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潜能”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 2. 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自然。 4. 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 人利益。 5.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6. 发展心理学视角
7. 人格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的四项任务/四大使命
1 2 3 4
描 述
解 释
预 测
控 制
心理学的最终使命:从心所欲,不逾矩
心灵和谐 外化内不化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概论
¾ 随后的近两个月内,每天发布地震伤亡信息、余震情况,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及手机短信等媒介使公众了解灾区 的最新情况
¾ 但截至5月16日,地震后不到4天的时间里公安机关就查 处涉嫌制造并散播谣言者17人
¾ 如捐款排行榜在网络出现后被迅速传播,引发了攀比之风
¾ 如传5月12日当晚北京会有地震 ¾ ……
社会心理(social min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 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狭义指社会心 理的外部表现,包括表情、姿态、言语、动 作等;广义包括内在的社会心理。即包括日 常生活中种种人际交往和互相影响的行为, 也包括各种群体中的中的决策等行为。
樊富珉教授
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最新动态:
第一组:文化、社会、宗教 第二组:发展、教育、青少年研究 第三组:消费、管理与职业研究 第四组:人格、自我、心理健康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解释的层面
综合层面的解释
神学 哲学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 生物学 化学 物理学
基础层面的解释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社会心理的作用: 预告作用
(顺民心者兴,逆民心者亡)
中介作用
(社会控制—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社会心理学性质与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性质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4
学科性质: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理论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景中
的心理与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 科学。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第一讲 教育心理学基础
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篇考点精讲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见图):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 / 反思过程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用于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都属于教学媒体范畴。
(5)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究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PPT课件
• 引言 •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 •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பைடு நூலகம்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 和应对策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
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课程安排
本课程将分为多个主题,包括自 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 压力应对等,通过理论讲解、案 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展
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 、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校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出现严 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防止事态恶化。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的 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大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0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
学习压力
由于学业繁重、考试压 力等原因导致的学习焦 虑、厌学等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与同学、室友、老师等 相处不融洽,导致孤独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将
得到更多的资源投入,包括专业人员的培训、设施的改善等。
02 03
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加强
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通过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措施,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 度。
跨学科合作与研究的深入
自我期望与现实落差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 当现实无法满足时会产生挫败 感和焦虑。
心理学讲座第一讲分离与个体化(上)
个体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成为具有 独特性的社会成员。它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分离与个体化的重要性
分离与个体化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它们有助于个体形成健康的 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同时,分离与个体化也有助于个体 在社会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体化的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化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化是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成长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个体化,个体能 够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分离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分离过程中不仅存在焦虑等消极情绪,同时也存在积极因素,如探索欲望、创造 力等,这些积极因素有助于个体在分离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抑郁情绪的应对
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寻求社会支持,以及采用 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情绪调节技巧
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正念练习 ,以更好地管理情绪。
人际关系困扰的解决策略
沟通技巧
01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反馈,以改善人际关系。处Fra bibliotek冲突02
了解冲突处理的策略,如妥协、协商和适应,以应对人际冲突
03
分离与个体化的实践应用
家庭教育中的分离与个体化
自主性的培养
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逐渐培养 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学会独立 思考和决策,实现与父母的分离
。
家庭角色的定位
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需要明确 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建立清晰的家 庭结构和规则,促进家庭成员的个 体化。
情感支持的提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提供 情感支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培 养孩子的情感自主性和独立性。
心理学概述(第一讲)PPT课件
• 左脑主要用于逻辑思维, 右脑主要用于形象思维。
• 人脑尚有90%的潜力尚 未被利用。
成都市技师学院 王富强
• 醉酒后容易胡言乱语,失去控制甚至昏迷不醒。
• 酒精影响大脑,使大脑失去正常工作能力。
• 人在不同心理状态下,脑电图不同——测谎仪的 工作原理。
——华生
•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 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 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 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 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 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 需要,尊重的需要,认 识需要,审美需要、自 我实现需要。
成都市技师学院 王富强
三、心理的实质
(一)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 心理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活动,
(二)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只有客观上接触到,或者感知到,人才能 产生相关的心理活动。
1920年,在狼窝里终于两个“怪 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 大的年约七 八岁,小的约两岁。这 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 院去抚养 ,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 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 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 1929年。卡玛 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 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 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 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 成都市技师学院岁的王富孩强子。
第一个有记载的心理学实验
• 古埃及有一国王Psamtik一世,他为了证明埃及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将两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带 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隔绝起来,每天由人提供食物 饮水,却不允许人与他们讲话。
• 国王设想,这两个与世隔绝的孩子发出的第一个 音节,一定是人类祖先的语言了。他希望这个音 节是埃及语中的一个词。待孩子两岁时,他们终 于发出了第一个音节becos。可惜,埃及语中没 有这个发音。于是,国王伤心地发现,埃及人不 是人类最古老的民族。
第一讲:积极心理学概述
时尚传媒集团《时尚健康》主编孙雅君说: “现在最大的时尚已不是获得眼球的快感,而 是拥有精神与心灵的愉悦。积极心理学的到来, 是一种时尚。”
泰勒· 本先后在清华、北大、人大等知名大 学开课,在伟创力(中国)电子设备有限 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内蒙万达集团等 大型企业进行卓越领袖力的培训,时尚传 媒集团《时尚健康》等讲课,赴江苏无锡、 青岛、大连、沈阳等地培训,并建立各种 积极心理工作坊。 举办了沙龙系列活动:以积极心理学24项 积极人格特质如勇气、感恩、爱与被爱、 社交智慧等为主题。
积极心理学的提出及含义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观点 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及评价
在远古时代,人类面临的是来自生存的挑战。在进 化的记忆中,有三大怪物:抑郁、焦虑、恐惧跨越 远古穿越至今,成为人类心理疾病的重要来源。 心理学家在20世纪曾进入到一个悲观主义的怪圈之 中,集大成者首推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他把从 病人案例中发现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推广到普通人 群中,给人的印象是我们都有心理问题。 有学者研究,自1967—2000年间,研究“消极”与 “积极”论文的比例为21:1。 现今的人类,物质不再稀缺,精神的饱满和心灵的 愉悦反而成了世界性的难题!人类应该给后世留下 些什么?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实现平衡的心理学价值
2、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3、提出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1、实现平衡的心理学价值
积极心理学既是对当代心理研究的价值回归, 也是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
心理学的 三大使命
研究消极心理 治疗精神疾患
让所有人生活得 更加充实有意义
第一讲人格心理学概述PPT课件
• 6.认知流派 • (1)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
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 “无能”。 • 有些人把缺乏控制能力解释为暂时的经
济困难;有些人则认为是由于个人能力不 够,那么前者就不像后者那样容易出现抑 郁。
30
• (2)另一些学者认为,容易抑郁的人总 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 界。他们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遇 到事情总是往消极方面想,总是看不到自 己的优点等。
36
• 5.理论结构: • 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
、性本能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等。 • 6.关键词: • 无意识、泛性论、防御机制、梦的解析
37
• (二)新精神分析范型(荣格、阿德勒和艾里 克森)
• 1.突出特点:突出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自我能够一边应对内在的情绪和驱力,一 边满足外在他人的要求。
部过程。 • 稳定性:跨时间性、跨情境性的一致性。 • 内部过程:由内心发生,影响人行为、感
觉 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5
• (三)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
6
• --有人交朋友不费吹灰之力,有的 人却形单影。
• --有人容易陷入抑郁之中,有的人 却总能轻松应对一切。
• --有些同学老是习惯性地注意别人 的优点,同时也习惯性地关注自己的缺 点。
第一讲 人格心理学概述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什么是人格
• (一)引子: • 活动: • 贴名牌
3
• 疑问:
• 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会有 所不同?
01-心理学概论
第一讲 心理学概论学习和考核大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 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3.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难点: 1.心理学的概念; 2.心理学的流派。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学派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八、现代心理学的新理论。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实验法;四、调查法。
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外世界;二、调整和控制行为;三、直接应用在社会实践中。
三、考核知识点一、心理学的概念;二、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三、心理学的分支;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四、考核要求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心理学的概念; 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领会:心理学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的行为活动及精神过程的科学。
这个定义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心理。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心理学的结论要建立在依据可循方法原则收集到证据的基础上。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
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第一讲 积极心理学概论
参考书目:《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叶浩生主编《积极心理学》教案绪论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相信你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刘毅平:解放你我的积极心理学。
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一、什么是心理学问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对时时刻刻都在接触着心理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你有没有学过心理学?你也许从别人那里听说过心理学家在干些什么,但没有学过心理学;也许你还读过几本心理学的科普读物,对书中介绍的一些心理学只是有兴趣,比如你可能读过怎样提高记忆的效果,怎样培养自己的注意力,人有哪几种气质,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社会准则等。
它们有的属于自然现象,有的属于社会现象。
这些现象分别由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构成了人类不同的知识领域。
在各种各样的科学中,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
人眼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人耳可以聆听旋律优美的钢琴协奏曲,人脑可以存储异常丰富的知识,事过境迁而记忆犹存。
人有“万物之灵”的智慧,人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人还有“七情六欲”,他们能通过活动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并在周围环境中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迹……总之,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各种知识,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和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的。
只要有人存在,就有心理的存在。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要点
《普通心理学》知识要点第一讲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前定和谐(preestablished harmony):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独 立的,但二者又相互关联,因为它们被 (上帝)设定成按同一进程运动。 (7)偶因论(occasionalism): 认为心身 关系是由上帝调节的。
三、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
1、先天论(nativism): 认为人类重要的特质 (像智力等)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或遗传的。 2、经验论(empricism):相信所有知识的基础 都来自经验。 四、机械论与生机论: 1、机械论(mechanism):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 有机体的行为,完全可以根据机械定律来解释。 2、生机论(vitalism):认为不能用无生命过程 来解释生命。生命所需要的活力并非物质实体 或无生命过程,生命在那种力中展现自身。
2、颞叶(右侧)的功能: (1)辨别面部表情; (2)社交技能:理解别人说话语气的真实含义; (3)辨别节奏; (4)欣赏音乐; (5)视觉学习; 颞叶(右侧)与心理异常:自闭症 颞叶(左、右侧一起)与心理异常:健忘症、 癫痫、“似曾相识”。
第三讲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系统发生:
1、“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理论 的核心概念: 第一,人的心理是由大量领域特殊的“模块” (或心理器官)所构成的; 第二,这些模块像身体的其他系统一样是自然 选择的产物。
九、关于自我的问题: 怎样解释我们经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作为经验的组织者的“自我”; 作为行为的发动者的“自我”。
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1、从MIND的功能来划分: (1)认知心理学 (2)人格心理学 (3)智力心理学 (4)情绪心理学 (5)记忆心理学 (6)语言心理学 (7)思维心理学
客观实在:物理上真实“在场”(presence)的 东西。 主观实在:我们心理上实际经验到的“现象 学的”实在。 在二者之间的差异上有两种观点: 1、朴素实在论(naï ve realism):认为人们在 心理上经验到的与物理存在的是同样的。 2、具体化(reification):认为我们为了抽象 目的所使用的名称,有其对应的、独立于名称 的存在。或者说,某物因其有名字指称而具有独 立存在性.
1、深层边缘系统的功能: 深层边缘系统包括视丘、杏仁核、视丘下部及其周 围构造。 (1)设定情绪状态;通过内在状态过滤外部事物(创造 情绪色彩); (2)储存充满感情的记忆; (3)调节行为的动力; (4)控制食欲与睡眠周期; (5)直接加工嗅觉; (6)调节性欲; 2、深层边缘系统与心理异常:抑郁症
(2)“达尔文模块”的基本特征: A、“领域特殊性”: 根据Cosmides和Tooby的观点,我们的心理主要由“一 簇特殊化的机制——即具有领域特殊性的程序,对领域特殊 的表征进行操作,或同时对这两者——所构成的” 。 “我们的认知构架类似于成百或上千个功能上专门的 计算机(常称为模块)的联盟,被设计来解决对我们狩猎-采集 的祖先来说是特有的适应问题。每一个这样的装置有其自己 的程序,并对这个世界的不同部分施加自己特有的组织。存 在着为语法归纳、面孔识别、船位推算、解释事物以及从面 部来识别情绪的特化系统。存在着为探测生命体、眼睛注视 方向和欺骗的机制。存在着‘心理理论’模块,……多种多 样的社会参照模块。每一个领域特殊性的达尔文模块致力于 解决在我们祖先得以进化的环境中的信息处理问题。”
七、知识的起源问题: 由于心理学要确定人是如何获得关于他们自 己及周围世界的信息,所以它总是会涉及到 “认识论”(Epistemology)。 经验论者假定了一种“被动心灵”的概念: 在认知上反映物理世界中正在发生的或已发生 的东西。 理性论者假定了一种“主动心灵”的概念: 心灵以某种方式改变或组织来自经验的信息。 八、客观实在与主观实在问题:
(3)副现象论(epiphenomenalism): 认为心理事件产生于脑活动,但是心理事件 与随后的行为无关。它只是大脑过程的一种副 带现象。 (4)心身平行论(psychophysicalparallelism): 心理和身体活动是相互独立的。在物理世界中 受到刺激时,心与身的活动会同时产生。 (5)两面论(double aspectism):认为身体活 动与心理活动是不能彼此独立的,它们是同一 经验的两面。
有生命存在就必有“生命活力”存在。 五、理性与非理性问题: 1、理性论(rationalism):对人类行为的解释通 常强调逻辑、规则、理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性。 2、非理性论(irrationalism):强调行为决定因 素不是在理性控制之下的。如强调情绪或无意 识机制的作用。 六、人与动物的关系:
J. S. 穆勒(1843)将这种谬误描述如下: “可以用一般形式清晰阐明这样的谬误—— 凡能单独想起什么就能单独存在什么:它最为 显著的表现是在于把抽象事物具体化。在各个 时代,人类都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倾向于断 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有名字,那就必定有 与名字相对应的、可辨认的独立实体;通过对 个别事物的概念的操作,我们的头脑依靠自己 的力量形成了各种复杂观念,而我们倾向于认 为,每种复杂的观念都有与之相符的外部客观 实在。”
2、二元论者(dualist):
任何认为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身 体),一个是精神的(心理)——的人。 二元论的类型有: (1)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ism): 主张心理 影响身体,身体也影响心理。心理能够激发行 为。 (2)突现论(emergentism):主张心理过程 产生于大脑过程。有两种形式: 突现论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一旦心理状态产 生,那么它们就能影响随后的脑活动和行为。 突现论的另一种是“副现象论”。
(3)进化心理学对达尔文模块的论证:
S.Pinker的“倒序制造”(reverse engineer): “机械制造发展过程,是指人类发明出机械设备为自 己服务; 而倒序制造过程, 是指研究机械是如何制造 的。倒序制造就是松下公司发布一款新产品时,索尼 公司赶紧仿制一个。他们会买来一个新产品,把它带 到实验室,用螺丝刀将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剖,然后尽量去搞清楚所 有部件都是用什么做的,以及它们怎么样结合起来使 产品发挥它的功能。”
二、心理学的主要问题:
一、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心理学范式首先要提出关于“人性”本质的假 设。如人类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还是被决定了的? 二、心身关系问题: 1、一元论者(monists):那些认为只有一种 “实在”的人。 (1)唯物论者(materialist):那些认为宇宙 中的一切,包括心理事件都是物质性的人。 (2)唯心论者(idealist):那些认为终极实在 是由观念或知觉构成的人。
三、基底神经节与思维和动作的协调
1、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1)使人的思维与行动协调一致,融为一个整体; (2)调整肌肉放松的速度或大脑焦虑的程度; (3)激发人的动力; (4)传递快乐或兴奋的感觉; (5)习惯的形成。
2、基底神经节与心理异常:焦虑与恐惧
四、前额叶皮质与人的理性:
1、前额叶皮质的功能(大脑内部负责观察、监督、指导 并特别关注行为的部位): (1)集中注意力; (2)判断力; (3)控制冲动; (4)自我监督; (5)从经验中学习; (6)感受并表达情感的能力; (7)预先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前额叶皮质与心理异常:多动症、精神分裂症
四、扣带系统与适应能力:
1、扣带系统的功能:
(1)转移注意力; (2)增强认知弹性; (3)获得适应能力; (4)由一种想法“联想”到另一种想法; (5)作出多种选择; (6)适应形势; (7)与他人合作;
2、扣带系统与心理异常:忧虑与偏执、强迫症
六、颞叶与记忆、语言
1、颞叶(左侧)的功能: (1)理解和加工所接受到的语言; (2)记忆; (3)听力学习; (4)搜索词句以作出合适的表达; (5)视觉与听觉加工; (6)稳定情绪; 颞叶(左侧)与心理异常:攻击性、自杀、暴力、 妄想症等。
(2)科学心理学时期: “构造主义”:关于“意识”的构成元素的研究。 “功能主义”:关于“意识”的功能的整体研究。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的研究,取消“MIND”的 概念。 “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心理完形”的研究。 “精神分析学”:关于“无(潜)意识”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整体研究。 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人脑与机器的“功能同一”研 究。 2、当代心理学关于研究对象的争议: (1)“信息加工”范式:人与机器的功能同一。 (2)“新联结主义”范式: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B、“计算的”机制: 人的认知构架类似于成百或上千个功能上专门的 计算机,即这样一种符号(或表征)操作装置:接受 作为输入的表征,并根据形式上可具体化的规则来操 作表征,以便产生作为输出的表征(或动作)。 C、“天赋的”认知结构: 其独特特性主要或完全由遗传因素所决定;支配 我们认知结构的许多达尔文模块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是“适应器”(adaptations)。 总之,达尔文模块是天赋的、自然选择的、功能 特殊的和普遍的计算机制。
2、“社会模块”假说:
(1)定义: “人类具有社会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大量 目标专门、功能特殊化和相互关联的模块所构成。这 些模块组织起来整体地指导思想和行为以应付进化过 程中在社会领域反复发生的适应问题。” (2)“社会契约理论” A、社会交换与社会契约:
B、处理社会关系的相关机制的可进化条件(“做决定 的规则”): 规则1:总是合作(不加选择的合作者): 规则2:总是背叛(不加选择的欺骗者): 规则3:在第一步采取合作的态度,在其他的步骤中, 做你的同伴在上一步所作的事情(有选择的合作者)。
A、 “适应问题”:繁衍、避开食肉动物等。 B、选择压力能产生解决适应问题的领域特殊的认知机 制——模块。 “纯粹是为了生存和繁衍,我们更新世 (Pleistocene era)祖先不得不善于解决大量范围广泛 的适应问题——将会挫败任何现代人工智能系统的问 题。小的样本包括食物征集,导航,选择配偶,做父 母,从事社会交换,处理攻击性威胁,避免食肉动物, 避免致病污染,避免自然出现的植物毒素,避免乱伦 等。” C、如果当领域特殊的认知机制开始解决适应问题时, 可以推测它能排除或取代更普遍的认知机制,那么似 乎可以得出结论:人的心理包括大量独立的、领域特 殊的机制即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