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泛指学派众多,习惯上就是指“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

2.科举制度:所谓科举制度,就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士制度。

因为它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而得名。

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统一考试,按成绩选录人才,分别授予官职。

3.博士祭酒:博士――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

但“国有疑事”仍应“掌承问对”,即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

此外,还有“奉使”及巡视地方政教等工作。

众博士通常推举一名德高望重、明达渊博者为首,西汉称为“博士仆射”,东汉称“博士祭酒”4.“六学二馆”:•中央官学有直系和旁系两大系统:直系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六学•旁系有: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等两馆这二馆与国子监所辖的学校又称为“六学二馆”5.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官师合一”)__学术和学校都掌握在官府中,典章制度、图书、文物等都收藏在宫庭里,担任教师官职的是一些世代相传的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文化官吏。

“古代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其原因,一则惟官有书,而民无书,一则惟有其器,而民无器也。

”“学术既专为官有,故教育亦非官莫属。

”(黄绍箕《中国教育史》)6.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7.“焚书坑儒”:是秦代统制文化学术、镇压知识分子的事件。

秦始皇三十四年,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向秦始皇进谏,要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

儒生攻击朝政,主张“师古”,正是从“六艺”中寻找论据,针对这类争议,李斯等人认为,必须由政治上的统一推进到学术思想上的统一,因而提出焚毁“六艺”的建议,秦始皇接受了这个建议,颁发了“焚书令”,这就演出了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焚书”悲剧。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所提出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改变以往教育“批量生产”的弊端,通过了解学生的特性,使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学习。

3.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有教无类”打破文化垄断,让平民百姓可以接受学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受益,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4.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 -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达到空前活跃的状态,产生了大量有思想的理念,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5.学而优则仕: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

鼓励更多的寒门子弟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一官半职。

但同时也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6.积微见著:知识是不断积累的。

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著。

纠正学子一跃而就的错误思想,培养学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7.兼陈中衡:具体说就是“兼陈万物中悬衡焉”,“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

“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有时也简称为“兼权”。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在教育中要教导人们辩证的学习。

8.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后天的教育,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教育史名词解释

教育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六艺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

六艺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

六艺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
六艺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的六种技能和技艺,也是中国中国教育史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这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这些技能和技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成为衡量一个人才能和素质的重要标准。

以下是对六艺名词的解释和拓展:
1. 礼:指礼制、礼仪、祭祀等传统文化习俗。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传承方式,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2. 乐:指音乐、歌唱、演奏等文化活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娱乐方式,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射:指射箭、骑射等军事技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射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战争技能和体育项目,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御:指驾车、骑马等交通技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御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技能和军事技能,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书:指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书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素养的体现,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数:指数学、算法等知识技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数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和数学技能的体现,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六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运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现代教育中,这些六艺也被广泛传承和运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教育史(一)古代的学制与书院1、学制:(1)太学:汉武帝时设立,我国最高学府。

(2)国子监:隋唐至明清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

(3)乡学:如社学、书院、私塾等。

2、书院:(1)书院的产生和发展: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2)著名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江苏苏州的东洞书院。

(3)特点:有教无类;重视教育;师生关系和谐;重视自学和讨论;重视藏书;重视培养封建伦理道德。

(二)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1)起源: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度。

(2)发展:唐朝时,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宋朝时,改革考试内容,侧重考察经义和时务策,设明经、进士等科;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

2、科举制度的特点:(1)自由报考:只要读书人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会受到出身、家世等因素的限制。

(2)分级考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逐级选拔,最终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

(3)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中,不问考生出身,只注重其实际能力和学业水平。

(4)标准统一: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统一、明确,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1、教学思想:强调“教”与“学”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古代教育家们既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近代教育史(一)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兴办1、教会学校的兴办: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和通商口岸。

2、洋务学堂的兴办: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创办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中国教育史 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 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重点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重点名词解释 1 学在官府▲▲▲
2大学与小学
3 国学与乡学
4 六艺▲▲▲
5 稷下学宫▲▲▲
6 六经
7 明人伦
8 性恶论
9 闻见知行
10 农与工肆之人
11 素丝论▲ 12兼士
13以法为教
14 以吏为师
15 三纲领
16 八条目
17 尊德性
18 道问学
p.s. 大学和中庸也可以单独拿出来出名词解释
19 学问思辨行 20 学记
21经学教育
22 太学▲
23 鸿都门学▲
24 郡国学
25对贤良策
27性三品
28兴文教
29苏湖教法▲▲
30三舍法▲▲
31积分法▲▲
32六等黜陟法▲▲
33 监生历事▲▲
34 社学▲
35东临书院
36书院讲会
37诂经精舍
38 学海堂
39 白鹿洞书院▲▲▲
40四书章句集注▲▲
41 朱子读书法▲▲▲▲
42致良知
43随人分限所及
44漳南书院▲▲
45六斋▲ 46 实学 47 习行
48英华书院
49 马礼逊学校
50 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
52京师同文馆▲▲
53福建船政局▲▲▲
54 幼童留美
55劝学篇▲▲▲▲
56 京师大学堂▲▲▲▲
57 大同书▲▲▲
58 体用一致
59壬寅学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一种特别办学情势,是学术上百花怒放的场合,也是当时私学空前成长的一个标记,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成长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导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2.《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裁为主,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分散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意.论理思惟.道德不雅念及教导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3.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划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导对象,其根本寄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展受教导的对象,使那些同意进修而在学力.经济前提和时光上又不许可的人,都有可受教导的权力和机遇.这一教导主意适应了社会汗青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导的垄断,扩展了受教导的规模,相符教导事业的成长趋向.4.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提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归纳综合的孔子的教导目标.其根本寄义是主意把官职与进修慎密接洽起来,造就和提拔能治国安平易近的贤良之士.为平平易近从政开拓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权要制的形成.5.性善论中国古代人道论的重要不雅点之一,战国时代孟子起首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赋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小我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本,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革后,成为中国古代人道论的正统理论.6.性恶论中国古代人道论的重要学说之一,以为人的赋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建议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道本恶,强调道德教导的须要性,性善论以人道本善,重视道德教养的自发性,二者既相对峙,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道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必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情况和教导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导理论的重大进献.7.《学记》《礼记》中的一篇,一般以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导史上和世界教导史上一部最早.最完全的教导学专著,对先秦的教导理论和教导实践作了周全的总结和归纳综合,阐述了教导感化.目标和义务,以及教导轨制.教授教养内容.原则和办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导学的根本问题都有精辟的阐述,奠基了我国古代教导思惟的理论基本.8.太学太学的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级学府,中心官学的焦点.大学之名始于西周,是皇帝之学辟雍的别号.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必定命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今后历代大多都有太学,属中心官学,大学性质.招收学生资历历代多有变更.太学的树立,使地主阶层有了造就统治人才的正式大学,标记住中国古代封建官立大学轨制的树立.9.察举制是我国汉代一种提拔仕宦的轨制,从中心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尤其是各地方长官他们有发明.考核.推举当地贤士的职责.察举制始于汉武帝时代,是中国科举轨制的雏形,奠基了我国国代选士轨制的基本.10.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施行的一种严厉按照家世取士的选士轨制,是中国古代选士轨制成长的中心环节.由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示将士人进行评定为九级,朝廷选择前三个等级者授以官职.本质是承认了门阀氏族的特权.11.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倡导的道德教导的根本内容,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响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付与的,是违反不了的,旨在造就封建阶层统治者的忠臣顺平易近,为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统治供给了根据.12.《颜氏家训》颜之推著,用大量的汗青和事例剖析深入道理,是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全而体系地阐述家庭教导的封建家庭的教科书,对后世教导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家教规范”.在家庭教导上提出的很多有益思惟,直到今天仍有必定的借鉴意义.但《颜氏家训》又不废弃棍棒教导的主意,使其家教理论有显著的封建独裁主义的颜色,表现了其汗青局限性.13.科举制科举是中国古代念书人的所介入的人才提拔测验,是历代封建王朝经由过程测验提拔仕宦的一种轨制.因为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开端于隋,完全于唐,到1905年宣告废除,阅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轨制使选士有了同一的尺度和措施,有利于全国思惟的同一和学术的同一,增强皇权,扩展了统治阶层基本,从而巩固中心集权制的封开国度轨制.14.《师说》是唐代教导家韩愈有关教师理论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第一篇分散阐述教师问题的著作,中间论点是“程门立雪”.他总结和成长了历代教导家关于尊师爱生的思惟,联合本身的教导实践经验从教师的感化.义务.择师尺度和师生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教师问题,极大地丰硕了我国教师理论宝库.15.六学二馆唐在隋的基本上设有国子学.太学.西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崇文馆.弘文馆二馆.六学中前三学属通俗黉舍,进修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专科黉舍,统归国子监管辖.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二馆为珍藏书本.校理书本和研讨传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合.充分表现了唐代封建教导的严厉等级性.16.朱子念书法是由元代程端礼整顿归纳的北宋教导家朱熹有关念书的经验及办法.共有六条:(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次序依次浏览;(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存眷解要熟读成诵,并重复回味,卖力思虑,懂得其真理;(3)虚心静虑,即念书不成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成见,卖力弃取;(4)切己体察,即要联合本身的现实,检查自我;(5)著紧用力,即进修不成松弛,应抓紧时光,振作精力,尽力长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弘远的志向,清除一切急躁的心态和邪念.17.京师同文馆也称同文馆,是洋务派于1862年在北京创建的造就外教翻译人才的一所外国语专门黉舍.1867年今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含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黉舍.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私塾,开中国近代教导之先河,1901年并入京师大私塾. 18.《劝学篇》张之洞于1898年揭橥,体系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杨武教导思惟,分表里两篇,内篇专讲“中学”,共九篇,外篇专讲“西艺”,共十五篇,目标在于强化封建君主独裁,否决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意具有显著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导主意在客不雅上也促进了近代教导的成长.19.《大同书》康有为最重要的著作,1902年著,共20篇.表示了康有为大同的社会幻想与欲实施的政治纲要,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商量人类社会前景问题的一部名著.充满了平易近主主义平等的精力,也带有幻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固然无法实现,但它对促进中国人平易近的思惟觉醒的进步曾产生过优越感化.20.癸卯学制也称奏定私塾章程,是1904年由张之洞等拟定清当局颁行的中国教导史上第一个学制体系.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规模内现实履行的学制,它的实施将中国教导推上了近代化的成长轨道.癸卯学制分为纵横两方面.纵的方面把全部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初等教导,共三级十三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导五年;第三段为高级教导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儿童从七岁收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横的方面尚有师范教导及实业教导两个体系. 21.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7月中华平易近国教导部经评论辩论形成了壬子学制,于1912年9月3日颁布.此后不久,教导部又陆续颁布了各类黉舍令,它们与壬子学制组成了一个完全的体系,学程18年,分三段四级,三个体系,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承上启下,是对传统的封建教导进行根赋性改革的学制,资产阶层性质,在中国教导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除旧布新.继往开来的汗青感化.22.壬戌学制(一九二二年新学制)1922年诞生的模拟美国的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学制”.求学年限为:初等教导6年,中等教导6年,高级教导4~6年.大学院年限不定.是中国教导现代化成长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记.23.晓庄师范黉舍晓庄师范黉舍原名实验村庄师范黉舍,是陶行知于1927年在南京创办的黉舍.在晓庄师范中,陶行知将其教导思惟付诸实践,并确立了生涯教导理论思惟.晓庄师范黉舍的办学实践固然短暂,但是它的创办使陶行知确立了生涯教导理论思惟,具有深远意义.。

教育史名词解释

教育史名词解释

1. 学在官府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

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

这种官学合一的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

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2.六艺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礼包括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用来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

乐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用来陶冶内心情感。

射是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是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是文字读写。

数是算法。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 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

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比如一个方的东西,已说明一个角的样子,如果这个学生不能类推其余三角的样子,这就表明他没有动脑筋去思考,或者是他接受能力不够,教师不必多讲,否则就是包办和灌输,难于达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孔子提出的,“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造成人与人的差别。

这一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

5.“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不分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他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是历史进步。

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

1、鸿都门学答案一:汉灵帝光和元年,正是“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的时候,一所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新型的中央官学。

答案二: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学校,它的创建一方面是统治集团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2、“师法”、“家法”:所谓“师法”,即弟子传经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师所传,不能有一字出入。

这样,一祖师之下的徒子徒孙代代相传,即形成“家法”。

一般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

师法、家法的规定,加强了对经学的规范和管理,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却限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3、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1分),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1分)它创立了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

(2分)4、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

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

5、监生历事: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

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

教师考试-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教师考试-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教师考试-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8、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又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有以下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论的核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朱子读书法: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

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它以语录体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道德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无别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学而优则仕4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

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促进了私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性善论5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

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对后世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善的道德价值,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性恶论6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注重道德修养的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师及师生关系,论基础。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简史》课程练习题举例:二、名词解释:次相授受:汉代私学大师教授弟子的一种教案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可以二传、三传乃至更多,这就是次相授受或转相传授。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

以大学院为全国最高的学术和教案管理机构,蔡元培为大学院长。

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学术事业。

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我国现代教育家黄言培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就是强调职业教育应该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去,不能只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只从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无锡,原为宋代大学者杨时讲学的场所。

明正德年间,乡人邵宝继承杨时讲学之志,重建书院,谓之“东林”。

庚款兴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

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

“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

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

其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于1924年5月,1926年更名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南部的黄埔岛上,所以习惯称之为“黄埔军校”。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共办5期,毕业生近7000人。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黄埔军校蜕变成培养蒋介石嫡系军官的场所。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从性质上说,稷下学宫虽系齐国官办,但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是私学联合体。

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学士守则等。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一: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

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

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

(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

(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

(4)、社会分工的状况:官与师尚未分离。

二:私学: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

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

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

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

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

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

三: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

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

教育史名词解释

教育史名词解释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语言教育,婴幼儿时期事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识字教育,让孩子在入学前识得一些汉字,是一般家庭得普遍做法;计算,一般是粗浅得数字计算,多为日用的需要;自然常识,古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方法,遇物而教。

神童教育: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良好的严格的家庭教育的儿童,便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

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出类拔萃的早慧儿童,采取措施,对神童加以选拔任用。

2.北平幼稚师范学校。

是香山慈幼院的一部分,创建于1930年,张雪门为校长。

该校以培养幼稚师资为己任,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全民的幼稚教育。

教学酌采道尔顿制,但又较之灵活,尤其是重视学生教室外的活动,学校重视实行教学做的方法,还在校内设第一中心幼稚园。

学制三年,但可分年结业。

一年制为速成科,科任教幼稚园教师获助教。

二年制为幼师科,科任教幼稚园主任。

三年制毕业后,可兼任小学低年级及婴儿园教师。

3.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1940年10月,由陈鹤琴创立于江西泰鹤县文江村,附有小学、幼稚园、婴儿园。

1943年改为国立幼稚园师范大学,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

该校的办学宗旨有三:一是培养幼稚园的师资与造就幼稚教育的人才;二是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教法方面的研究;三是进行陈鹤琴创立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

从课程内容看,可分为精神训练、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三项。

在训导工作方面,是要培养学生不厌不倦的态度和敬业、乐群、专业、创造的精神,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做现代中国人”。

学校有优良的校风,充满自由平等的空气,实行着“纯爱”的教育。

4 . 陶行知所指的幼稚园“新大陆”:陶行知针对当时幼稚园只建在大城市,建在富人集中的地方等弊病,提出要发现幼稚园的新大陆。

他认为最需要幼稚园的、最欢迎幼稚园的是工厂和乡村;工厂和乡村就是幼稚园的新大陆。

2011年中国教育史部分名词解释答案

2011年中国教育史部分名词解释答案

1.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2.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关于人性论的观点,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

这个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3.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有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出一批有才干的人才。

4.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5.三盈三虚:少正卯和孔子同时在鲁国招学生讲学,孔子门下学生多次满了又空,空了又满,皆因少正卯讲学之故,只有颜渊一个人始终跟着孔子,没有去。

也表现了孔子讲学很有吸引力,效果好。

6.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7.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8.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中国教育史》作业参考答案(1)

《中国教育史》作业参考答案(1)

《中国教育史》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六艺: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是西周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西周教育讲求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和能力兼求的特点。

2. 有教无类:是著名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的一个观点。

他主张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问题上不应该有种类、族类的区别。

这种观点,主张把教育普及到一般民众,对于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冲破“学在官府”的格局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 《千字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本蒙学课本,由梁武帝时学者周兴嗣编写。

全书共一千字,以押韵的方式组成连贯通顺的四字句,便于儿童朗读背诵。

该书内容丰富,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农业和封建道德等方面,是一本十分流行而且相当有影响的蒙学课本。

4. 六经:是经过孔子整理和编撰的文化经典,具体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5. 教学相长:是《学记》概括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可以助长学,学也可以助长教,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6. 乡三物:是西周乡学的教学科目,它包括三个方面: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7. 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朝廷为博士置弟子50人,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

太学是汉代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以研究学术、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大学。

8. 《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著,全文三字一句。

从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随即提出封建教育纲领,然后介绍一些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勉学好学故事等。

该书文字简练,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背诵。

9. 白鹿洞书院:宋代著名书院,位于江西庐山。

唐贞元间,洛阳人李渤及其兄李涉曾在此读书,并养一白鹿相随。

其后,李渤做了刺史,在其当年读书之处建亭榭,名其地曰白鹿洞。

其后又几经变迁。

北宋初年成为著名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稷下学宫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

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

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

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着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着,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府,中央官学的核心。

大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
子之学辟雍的别名。

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一定数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以后历代大多都有太学,属中央官学,大学性质。

招收学生资格历代多有变化。

太学的建立,使地主阶级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大学,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9、察举制
是我国汉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

尤其是各地方长官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贤士的职责。

察举制始于汉武帝时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奠定了我国国代选士制度的基础。

10、九品中正制
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严格按照门第取士的选士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中间环节。

由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将士人进行评定为九级,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

实质是承认了门阀氏族的特权。

11、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阶级统治者的忠臣顺民,为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统治提供了依据。

12、《颜氏家训》
颜之推着,用大量的历史和事例阐发深刻道理,是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封建家庭的教科书,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家教规范”。

在家庭教育上提出的许多有益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颜氏家训》又不放弃棍棒教育的主张,使其家教理论有明显的封建专制主义的色彩,体现了其历史局限性。

13、科举制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开始于隋,完备于唐,到1905年宣布废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使选士有了统一的标准和措施,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和学术的统一,加强皇权,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

14、《师说》
是唐代教育家韩愈有关教师理论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着作,中心论点是“尊师重道”。

他总结和发展了历代教育家关于尊师爱生的思想,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从教师的作用、任务、择师标准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教师问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师理论宝库。

15、六学二馆
唐在隋的基础上设有国子学、太学、西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崇文馆、弘文馆二馆。

六学中前三学属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

后三学属专科学校,统归国子监统领。

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

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充分体现了唐代封建教育的严格等级性。

16、朱子读书法
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

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静虑,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己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17、京师同文馆
也称同文馆,是洋务派于1862年在北京创建的培养外教翻译人才的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

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

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8、《劝学篇》
张之洞于1898年发表,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杨武教育思想,分内外两篇,内篇专讲“中学”,共九篇,外篇专讲“西艺”,共十五篇,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19、《大同书》
康有为最重要的着作,1902年着,共20篇。

表现了康有为大同的社会理想与欲实施的政治纲领,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讨人类社会远景问题的一部名着。

充满了民主主义平等的精神,也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虽然无法实现,但它对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曾经产生过良好作用。

20、癸卯学制
也称奏定学堂章程,是1904年由张之洞等拟定清政府颁行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

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它的实行将中国教育推上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

癸卯学制分为纵横两方面。

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

第一段初等教育,共三级十三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

儿童从七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

横的方面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21、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7月中华民国教育部经讨论形成了壬子学制,于1912年9月3日公布。

此后不久,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令,它们与壬子学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程18年,分三段四级,三个系统,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承上启下,是对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学制,资产阶级性质,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除旧布新、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22、壬戌学制(一九二二年新学制)
1922年诞生的模仿美国的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学制”。

修业年限为: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6年,高等教育4~6年。

大学院年限不定。

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

23、晓庄师范学校
晓庄师范学校原名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是陶行知于1927年在南京创办的学校。

在晓庄师范中,陶行知将其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并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思想。

晓庄师范学校的办学实践虽然短暂,但是它的创办使陶行知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