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点地震作用计算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质点地震作用计算的计算方法

所谓单质点弹性体质,是指可以将结构参与振动的全部质量集中于一点,用无重量的弹性直杆支承于地面上的结构.例如水塔、单层房屋等建筑物,由于它们的质量大部分集中于结构的顶部,所以通常将这些结构简化成单质点体系.目前,计算弹性体系的反应时,一般假定地基不产生转动,而把地基的运动分解为一个竖向和两个水平向的分量,然后分别计算这些运动分量对结构的影响.

主要内容:1.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主要是运动方程解的一般形式及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及计算方法。

2.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关键在于求出地震系数k和动力系数β。

一、地震概述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动,它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地壳振动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有15万次以上或大或小的地震。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年达三千次,具有很大破坏性的达100次。每次中等程度的地震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研究地震的危害和抗震的方法极有必要,目前已经研究到了多质点体系地震作用和整体结构的地震作用,但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单质点地震作用的计算,我们组准备理论研究并在现有的计算基础上做一点拓展。

二.地震危害直接

2005年2月15日新疆乌什发生6.2级地震,经济损失达15757.43万元,主要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破坏严重。近期,云南普洱发生严重的地震,震中位于人口稠密的县城,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因灾受伤群众为300余人,其中3人死亡。全县各乡(镇)房屋受损严重,土木结构房屋墙体倒塌较多,砖混结构房屋普遍出现墙体开裂,承重柱移位。作为将来的结构工程师,抗震是我们拦路虎,必须加以重视,那我们先从基础理论着手。

三、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

目前,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都采用反应谱理论来确定地震作用。这种计算理论是根据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实测纪录,通过计算分析所绘制的加速度(在计算中通常采用加速度相对值)反应谱曲线为依据的。所谓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就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一定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加速度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函数曲线。如果已知体系的自振周期,那么利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或相应公式就可以很方便地确定体系的反应加速度,进而求出地震作用。

应用反应谱理论不仅可以解决单质点体系的地震反应计算问题,而且,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通过振型组合的方法还可以计算多质点体系的地震反应。

1.运动方程的建立

为了研究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我们首先建立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图2-1表示单质点弹性体系的计算简图。

由结构动力学方法可得到单质点弹性体系运动方程:

)()()()(t x m t kx t x c t x m g •••••=++ (2-3) 其中g x (t)表示地面水平位移,是时间t 的函数,它的变化规律可自地震时地面运动实测记录求得;x (t)表示质点对于地面的相对弹性位移或相对位移反应,它也是时间t 的函数,是待求的未知量。

若将式(2-3)与动力学中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动荷载)(t F 作用下的运动方程

)()()()(t F t kx t x c t x m =++••• (2-4) 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两个运动方程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式(2-3)等号右边为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与质量的乘积;而式(2-4)等号右边为作用在质点上的动荷载。由此可见,地面运动对质点的影响相当于在质点上加一个动荷载,其值等于)(t x m g ∙

∙,指向与地面运动加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时,必须知道地面运动加速度)(t x g ∙

∙的变化规律,而)(t x g ∙

∙可由地震时地面加速度记录得到。

为了使方程进一步简化,设 m k =

2ω (2-5) m c km

c

ω22ζ== (2-6) 将上式代入式(2-3),经简化后得:

)()(ω)(ζω2)(2

t x t x t x t x g •••••=++ (2-7) 式(2-7)就是所要建立的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 2.运动方程的解答

式(2-7)是一个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它的解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对应于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另一个是微分方程的特解。前者代表自由振动,后者代表强迫运动。

(1) 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

为求方程(2-7)的全部解答,先讨论齐次方程

0)(ω)(ζω2)(2=++•••t x t x t x (2-8) 的通解。由微分方程理论可知,其通解为:

)ωsin ωcos ()(t B t A e t x t ′+′=ζω (2-9) 式中2ζ-1ω'ω=;A 和B 为常数,其值可由问题的初始条件确定。当阻尼力为0时,式

(2-9)变为:

t B t A t x ωsin ωcos )(+= (2-10) 式(2-10)为无阻尼单质点体系自由振动的通解,表示质点做简谐振动,这里m k /ω=为无阻尼自振频率。对比式(2-9)和式(2-10)可知,有阻尼单质点体系的自由振动为按指数函数

衰减的简谐振动,其振动频率为2ζ-1ω'ω=,'ω称为有阻尼的自振频率。

根据初始条件t=0可以确定常数A 和B ,将t=0和)0()(x t x =代入式(2-9)得:

)0(x A = 为确定常数B ,对时间t 求一阶导数,并将t=0,)0()(•

•=x t x 代入,得:

'ω)0(ζω)0(x x B +=

• 将A 、B 值代入式(2-9)得:

++=•

t x x t x e t x t 'ωsin 'ω)0(ζω)0('ωcos )0()(ζω (2-11) 上式就是式(2-8)在给定的初始条件时的解答。

由2ζ-1'ωω=和ω2/ζm c =可以看出,有阻尼自振频率'ω随阻尼系数c 增大而减小,

即阻尼愈大,自振频率愈慢。当阻尼系数达到某一数值r c 时,即

km m c c r 2ω2=== (2-12)

时,则0'ω=,表示结构不再产生振动。这时的阻尼系数r c 称为临界阻尼系数。它是由结构的质量m 和刚度k 决定的,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阻尼系数。而

r

c c m c ==ω2ζ (2-13) 上式表示结构的阻尼系数c 与临界阻尼系数r c 的比值,所以ζ称为临界阻尼比,简称阻尼比。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常采用阻尼比ζ表示结构的阻尼参数。由于阻尼比ζ的值很小,它

的变化范围在0.01~0.1之间,因此,有阻尼自振频率2ζ-1ω'ω=和无阻尼自振频率ω很

接近,因此计算体系的自振频率时,通常可不考虑阻尼的影响。

(2) 地震作用下运动方程的特解

进一步考察运动方程(2-7)

)()(ω)(ζω2)(2t x t x t x t x g •••••=++

可以看到,方程与单位质量的弹性体系在单位质量扰力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方程等号右端为地震地面加速度)(t x g ••,所以,在求方程的解答时,可将)(t x g ∙∙看作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单位质量的“扰力”。

为了便于求方程(2-7)的特解,我们将

“扰力”)(t x g •

•看作是无穷多个连续作用

的微分脉冲,如图2-2所示。现在讨论任一

微分脉冲的作用。设它在τ-τd t =开始作

用,作用时间为τd ,此时微分脉冲的大小为τ)τ(d x g •

•。显然,体系在微分脉冲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