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和小蓝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含反思

《小黄和小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颜色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表达颜色。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创造出自己心中的颜色世界。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彩色卡片、画纸、画笔、彩色小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色彩丰富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颜色认知的游戏,如“颜色猜猜看”、“颜色接龙”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出示彩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卡片的颜色。
让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在画纸上绘制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3. 小组活动(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颜色,用彩色小玩具摆出各种图案。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颜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颜色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颜色,拓宽幼儿的视野。
4.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建议: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颜色相关的活动,如制作彩色手工艺品、拍摄彩色风景照片等,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巩固颜色认知。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彩色装饰物布置教室,如彩色气球、彩旗等,营造一个充满色彩的氛围,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下他们的颜色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发展情况。
2. 幼儿作品:教师可以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对颜色的运用能力。
幼师小班科学领域《小黄和小蓝》公开课教案含课件

幼师小班科学领域《小黄和小蓝》公开课教案含课件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黄色和蓝色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并命名这两种颜色。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并命名黄色和蓝色,能够进行简单的颜色搭配。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黄和小蓝的玩偶、颜色卡片、画纸、画笔、颜料。
2.课件:小黄和小蓝的故事动画、颜色认知动画。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小黄和小蓝的玩偶,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小黄和小蓝的故事背景。
2.教学活动(1)观看故事动画教师播放小黄和小蓝的故事动画,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2)颜色认知教师展示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认识黄色和蓝色,并学会命名。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颜色认知动画,帮助幼儿巩固记忆。
(3)动手操作教师分发画纸、画笔和颜料,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小黄和小蓝的故事场景。
(4)交流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其他颜色的搭配。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寻找黄色和蓝色的物品,并拍照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黄和小蓝的故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并命名黄色和蓝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交流。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一步巩固记忆。
1.小黄和小蓝的故事动画2.颜色认知动画3.小黄和小蓝的图片4.黄色和蓝色的物品图片5.小黄和小蓝的绘画作品示例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黄色和蓝色的掌握情况。
2.检查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课程的评价。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准确识别并命名黄色和蓝色。
幼儿园小班科学绘本教案《小蓝和小黄》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绘本教案《小蓝和小黄》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本故事《小蓝和小黄》的内容,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学会分享与合作。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颜色变化的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三、教学准备1.绘本《小蓝和小黄》2.彩色颜料3.画纸4.水杯5.毛巾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个好朋友,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2.讲解绘本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蓝和小黄》,讲述了小蓝和小黄两个好朋友一起玩耍的故事。
他们在玩耍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3.分析绘本师:故事中,小蓝和小黄在拥抱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幼:他们变成了绿色。
师:没错,当他们拥抱的时候,小蓝和小黄的颜料混合在一起,变成了绿色。
这就是颜色变化的秘密。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4.实践操作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种颜色的颜料。
我们来试试看,把两种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通过刚才的实践,我们发现,当两种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颜色变化。
这就是颜色混合的原理。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小蓝和小黄在玩耍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什么?幼:学会了分享和合作。
师:没错,小蓝和小黄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分享和合作,还发现了颜色变化的秘密。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绘本故事《小蓝和小黄》。
6.结束语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小蓝和小黄》这个故事,知道了颜色变化的秘密,也学会了分享和合作。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像小蓝和小黄一样,成为好朋友,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五、教学反思1.绘本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实践操作环节能够让幼儿亲身体验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班《小黄和小蓝》教案范例模板

《小黄和小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黄和小蓝拥抱后会变成绿色。
- 激发幼儿对色彩变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故事讲述、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神奇变化。
-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颜色变化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体验和小伙伴一起玩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中颜色混合变化的情节,记住小黄和小蓝拥抱后变成绿色这一关键内容。
- 引导幼儿学说“小黄”“小蓝”“抱抱”等简单词汇。
2. 教学难点- 激发幼儿对色彩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其他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色彩混合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颜色变化,增强学习兴趣。
3. 互动讨论法: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和结束后,与幼儿互动讨论,引导幼儿表达想法。
四、教学准备1. 《小黄和小蓝》绘本。
2. 黄色和蓝色颜料、白色画纸、画笔若干。
3. 小黄和小蓝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导入部分(3分钟)1. 教师出示黄色和蓝色的物品(如黄色气球和蓝色气球),引起幼儿注意。
-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是黄色的气球,这是蓝色的气球。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黄色和蓝色的故事。
”基本部分(15分钟)1. 故事讲述- 教师拿出《小黄和小蓝》绘本,开始讲述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例如,讲到小黄和小蓝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玩时,做出开心玩耍的动作;讲到它们藏起来让爸爸妈妈找不到时,做出躲藏的动作。
- 当讲到小黄和小蓝拥抱变成绿色时,重点强调:“咦?小黄和小蓝抱在一起,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呀?它们变成了绿色!”同时,展示绘本上颜色变化的画面。
2. 词汇学习-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学说“小黄”“小蓝”“抱抱”等词汇。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黄和小蓝》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黄和小蓝》含反思教案:小黄和小蓝一、教学目标1.了解颜色——黄色和蓝色;2.培育幼儿的颜色感知和识别本领;3.培育幼儿的察看、听说本领以及阅读理解本领;4.培育幼儿的友好交往本领。
二、教学重点1.了解颜色——黄色和蓝色;2.培育幼儿的颜色感知和识别本领。
三、教学准备1.故事书《小黄和小蓝》;2.图片、玩具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1)老师手持黄色和蓝色两个球,在幼儿面前演示,再让幼儿仿照。
(2)老师请一位幼儿来现场,演示想象:小明:我现在想象我是一个黄色的小鸟飞来飞去。
其他幼儿:(跟着小明)我也想象我是一个黄色的太阳……(3)老师问:你们知道什么颜色?其他幼儿:红色、蓝色、绿色……2.讲授(1)老师用图片介绍黄色和蓝色,同时告知幼儿这两种颜色的特点。
(2)老师叙述故事《小黄和小蓝》。
小黄和小蓝都是特别好的伙伴,他们在一起玩得很高兴。
但是有一天,小黄和小蓝迷路了,变得不见了。
小黄和小蓝都很畏惧,由于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找到家。
可是,蓦地小黄发觉一些油漆在地上,是黄色的!他跑过去,发觉小蓝被涂成了绿色。
他们相互找到了彼此,过程中不离不弃,真正端起了友情的形象。
(3)老师让幼儿回答问题:1.小黄和小蓝是谁?2.小黄和小蓝都特别畏惧,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3.小黄和小蓝是如何找到对方的?4.小黄和小蓝的友情是怎样的?(4)老师出示幼儿们喜爱的不同颜色的小球和小玩具,让幼儿本身将它们分成两个组别:黄色和蓝色。
3.练习(1)老师用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辨别黄色和蓝色。
(2)老师拆分图片,把一张装有两条蛇的图片切成两半。
让幼儿构成新的蛇——一半黄色,一半蓝色。
(3)老师拿出两张相同形状的纸,一张涂上黄色,一张涂上蓝色,让幼儿本身贴纸做一个小黄和小蓝(如人形、动物等),并画上黄色和蓝色的特征。
4.总结与反思通过察看、听说故事和绘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小班的幼儿们更加系统地学习到了颜色——黄色和蓝色。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黄和小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黄和小蓝》含反思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认知,能正确区分和说出不同颜色的名称。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述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集体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读绘本《小黄和小蓝》。
教学重点1.让幼儿认真听故事,理解其中的情节和含义。
2.带领幼儿进行色彩识别和分辨,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和认知。
3.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幼儿想象故事中未述明的情节和细节。
4.鼓励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1.一本绘本《小黄和小蓝》。
2.一些颜色卡片,用于辅助幼儿进行色彩识别和分辨。
3.一个大木框,用于让幼儿在其中进行绘画活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教师先向幼儿们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故事《小黄和小蓝》,并反复强调故事中颜色的重要性。
步骤二:故事阅读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幼儿们讲述在故事中两个小球的经历,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教师再次向幼儿们强调故事中“黄”和“蓝”两种颜色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们认真观察故事中的颜色。
步骤三:颜色识别和分辨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颜色,教师现在起用颜色卡片,预先把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卡片贴在墙壁上或地面上,然后鼓励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卡片并说出它的名称,同时教师通过这个环节检测幼儿的颜色识别和分辨能力,帮助幼儿提高对颜色的感知和认知。
步骤四:绘画活动教师在教室里准备一个大木框,然后向幼儿们提供各种颜色的涂料,鼓励他们在木框内任意绘画。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幼儿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鼓励幼儿互相观察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步骤五:教学反思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带领幼儿们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与幼儿们一起进行反思,同时也评价幼儿们的表现和进步。
教师可以问幼儿们如下问题: 1. 你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 你们最喜欢绘画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 今天的绘画活动难不难?你们有什么收获? 4. 你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些情节很好玩或很有趣?为什么?教学延伸1.让幼儿们自己创作绘本,并互相交换欣赏,既丰富了幼儿们的阅读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述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黄和小蓝》含反思.docx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颜色,了解小黄和小蓝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颜色,了解小黄和小蓝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2.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黄和小蓝的图片、颜色卡片、画纸、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引导幼儿说出小黄和小蓝的颜色。
2. 主题活动:a) 教师出示小黄和小蓝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种颜色。
b) 教师将小黄和小蓝的颜料混合,让幼儿观察混合后的颜色。
c) 教师邀请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尝试混合小黄和小蓝,并展示成果。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小黄和小蓝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 延伸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小黄和小蓝混合后的颜色,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颜色混合的兴趣较高,积极参与活动。
2. 在观察和表达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但部分幼儿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3. 针对本次活动,可以在下一次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互相交流颜色混合的结果,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延伸活动一:组织幼儿进行颜色混合绘画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不同颜色混合后的效果,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
2. 延伸活动二:开展颜色主题的故事会,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颜色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颜色混合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评价幼儿在观察和表达环节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细致度。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黄和小蓝》(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黄和小蓝》(通用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黄和小蓝》(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1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黄和小蓝》【活动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太阳的特征,加深对红色、圆形的认识。
2、知道晒太阳也是冬天的一种取暖方式。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1、课前开展半日活动《晒太阳》,感知在阳光下温暖的的感觉。
2、故事《小兔找太阳》的视频。
3、画有红灯笼、萝卜、红气球、太阳的画面故事内容四幅。
4、小兔和兔妈妈图片和头饰。
5、设计小兔找太阳的场景(红灯笼、萝卜、红气球的实物,太阳的画面图片)。
【活动过程】1、出示小兔子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只小客人,你想知道它是谁吗(想)师:小朋友请看,这是谁(小兔子)对,他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那么你知道今天小兔子想干什么吗它呀,想去找太阳,可是,它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小朋友你见过太阳吗你知道太阳是什么样的吗(个别幼儿说一说)师:哦,我们小朋友知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暖的。
可是小白兔只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并没有见过太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小兔子能不能找到太阳。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小兔找太阳》。
根据故事情节逐步拉出画面,让幼儿与故事互动,学习语言,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的人物形象。
出示挂图(1)师: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就去找太阳。
小兔子来到屋子里,小朋友请看他看到了什么(灯笼)这时,小兔子指着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灯笼说:"妈妈,这是太阳吗"小朋友你先来告诉它,这是太阳吗(不是)是什么呀(是两盏灯笼)那我们快告诉他,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两盏红灯笼)。
这时妈妈告诉他,不,这是两张红灯笼,太阳在屋子外面呢!出示挂图(2)师:小兔子来到菜园子里,小朋友请看他又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红红的、圆圆的萝卜)。
大班主题活动小黄和小蓝教案

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小黄和小蓝》二、主题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黄和小蓝的变化过程。
2. 能够用语言描述小黄和小蓝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主题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黄和小蓝》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音乐《颜色歌》4. 小组讨论卡片四、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小黄和小蓝,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 讲述故事《小黄和小蓝》,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观察小黄和小蓝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3.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尝试混合小黄和小蓝,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 小组讨论:邀请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混合颜色后的感受和发现。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小黄和小蓝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主题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共同探索颜色的混合变化。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颜色混合的主题区域,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3.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学习《颜色歌》,通过音乐的形式加深幼儿对颜色混合的理解和记忆。
六、主题活动六:颜色配对游戏1. 活动目标:加深幼儿对颜色配对的认知。
提高幼儿的视觉分辨能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准备:准备颜色配对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种颜色和对应的图案。
准备颜色板,每个颜色板上有一个小孔,可以插入颜色配对卡片。
3. 活动过程:向幼儿介绍颜色配对游戏的基本规则。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组颜色配对卡片和颜色板。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尝试,将颜色配对卡片插入对应颜色的颜色板小孔中。
在幼儿完成颜色配对后,鼓励他们相互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七、主题活动七:色彩拼图挑战培养幼儿的色彩辨识能力。
提高幼儿的空间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2. 活动准备:准备色彩拼图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种颜色和对应的图案。
大班主题活动小黄和小蓝教案

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小黄和小蓝》二、主题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黄和小蓝的变化过程。
2. 能够用语言描述小黄和小蓝混合后的颜色。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三、主题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黄和小蓝》2. 白色画纸若干、水彩笔若干3. 音乐《颜色歌》4. 视频展示器四、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播放音乐《颜色歌》,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出现的颜色。
2. 故事分享:a. 故事中有哪些颜色?b. 小黄和小蓝分别是什么颜色?c. 小黄和小蓝混合后变成了什么颜色?3. 动手操作:分发白色画纸和水彩笔,引导幼儿动手画出小黄和小蓝,并观察它们混合后的颜色。
4.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描述小黄和小蓝混合后的颜色。
五、主题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在家庭中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让幼儿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颜色混合区,提供各种颜色的小玩具,让幼儿自由搭配,感受颜色混合的魅力。
3. 艺术活动:邀请幼儿用废旧物品制作彩色项链,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4. 科学活动:开展“颜色猜猜看”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猜测,了解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六、主题活动六:探索颜色的混合活动目标:1. 进一步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混合效果。
3.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1. 彩色水笔、画纸若干。
2. 透明胶带、塑料容器若干。
3. 实验材料(如牛奶、食用色素)。
4. 科学实验指导图。
活动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颜色混合的有趣现象。
2. 实验操作:a. 教师演示颜色混合实验,如将红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紫色。
b.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混合后的颜色。
c. 让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尝试混合不同的颜色,并画出混合后的效果。
3. 分享与讨论: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讨论颜色混合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蓝和小黄》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蓝和小黄》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颜色和颜色混合的方法。
2.了解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3.初步培养幼儿的分析、合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讲述颜色和颜色混合的方法,发现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难点:幼儿如何在合作中创造性地表现。
三、教学准备•书籍:《小蓝和小黄》•教具:彩色糖果、颜色画板、水杯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今天的故事《小蓝和小黄》。
2.回顾之前学习过的颜色,问幼儿们是否知道如何通过颜色混合来得到新的颜色。
3.教师用两杯水和两个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的水调制出一个新的颜色的水,让幼儿观看和讨论新颜色产生的原理。
2. 阅读(10分钟)1.教师将《小蓝和小黄》的书给予组织几个幼儿一起阅读,让幼儿了解两个颜色角色的性格特点、生活情景和故事梗概。
2.感受小黄和小蓝的友情,解析故事中蓝色和黄色综合成为绿色的表现。
3. 小组活动(2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颜色画板和某些彩色糖果。
引导幼儿自由地进行合作,让他们自己混合出并表现新的颜色,可使用糖果或画板表现出自己设计的颜色。
2.教师引导小组内每个幼儿进行讨论,分析和合作,协商如何混合出更好的颜色。
4. 回顾和总结(15分钟)1.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创造的新颜色及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确认了是否有幼儿自己想象创新的新颜色,并夸奖每个小组的创造力。
2.通过观看每个小组展示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小组合作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
帮助幼儿发现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合作和创造。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颜色和颜色混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亲情和友情的认识。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初步培养了在小组合作中的分析和合作能力。
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小组活动中,一些幼儿趋于个人表现而非合作,并不能融入小组讨论。
这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023最新-《小蓝和小黄》教案(优秀9篇)

《小蓝和小黄》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小蓝和小黄》教案(优秀9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蓝和小黄》教案篇一【设计意图】《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
”科学活动的可信是探究。
大班幼儿好奇心、探究欲望不断增强,凡事都喜欢自己试一试,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积累相关经验。
颜色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小实验贴近幼儿生活且简单有趣,便于幼儿操作,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相关知识,简单地知道一些颜色的混合和变化。
感受生活中的色彩美,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整个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活动既活泼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不仅丰富幼儿的新经验,还能提高探究的能力,增强探究的能力,增强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目标】1、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知道红、黄、蓝两两混合分别变成桔色、紫色和绿色。
2、探索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的变化,尝试进行实验记录,并能运用配出的颜色进行涂色。
?3、喜欢探究颜色的变化,感受探索颜色奥秘的乐趣。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了解常见颜色的名称,经常使用颜色,知道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2、教具和学具红、黄、蓝颜料若干;教师使用的ppt、实验记录表;幼儿使用的笔刷、纸杯、抹布、以及实验记录和涂色表。
【活动重点】探索红、黄、蓝两两混合的变化,知道红、黄、蓝两两混合分别变成桔色、紫色和绿色。
【活动难点】能运用色彩混合原理配出需要的颜色,尝试进行实验记录。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绘本导入1、绘本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从桌面上摆放的蓝色和黄色的泡泡泥导入《小蓝和小黄》的绘本故事,并开始讲解绘本。
《小蓝和小黄》教案(通用14篇)

《小蓝和小黄》教案(通用14篇)《小蓝和小黄》篇1活动背景:《小蓝和小黄》是一本非常经典又有趣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简单的画面加上充分的想象空间,幼儿更容易在轻松的观察、聆听中,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投入绘本情境中,体验阅读的快乐。
当一种亲切感产生、一种胜任感萌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愿望发生时,一本书和一种与书有关的体验活动就这样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于是我将绘本阅读与美术游戏有机融合,让幼儿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经验迁移和情感投射中,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拓展、丰富、积累体验。
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能大胆地想象和表述,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知道蓝和黄两种不同的颜色结合在一起会变成绿颜色。
3、享受调色游戏的乐趣,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2、蓝色、黄色颜料和蓝色、黄色透明的塑料色卡纸。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工具(画笔、画纸、黄蓝颜料分别装在针管里、幼儿操作桌面上铺有透明桌垫,画纸铺放在透明桌垫的下面)。
活动过程: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出示“小蓝”:“今天来了一位有趣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小蓝。
小蓝有个好朋友叫小黄。
”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小蓝和小黄。
二、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的故事1、介绍小蓝和小黄的一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和小黄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③小结:“小蓝和小黄的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小蓝和小黄一起做游戏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最喜欢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拉圈圈、捉迷藏)②幼儿人手一个小蓝或小黄,和同伴打招呼,一起拉圈圈游戏,感受结伴游戏的快乐。
“小蓝和小黄真的躲在我们身边呢,快把他们找出来吧。
”③感受色卡的重叠变色。
“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小蓝和小黄也来抱一抱,看看便会变成什么呢?”《小蓝和小黄》教案篇2活动名称:小蓝和小黄活动目标:1、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尝试选择颜色编故事。
最新-小班语言教案《小蓝和小黄》优秀15篇

小班语言教案《小蓝和小黄》优秀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班语言教案《小蓝和小黄》1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对色彩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故事理解蓝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绿色的科学原理。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1. 《小蓝和小黄》绘本PPT或图书。
2. 蓝色和黄色的橡皮泥或面团。
3. 蓝色和黄色的颜料、画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蓝色和黄色的橡皮泥或面团,介绍今天的两位新朋友“小蓝”和“小黄”。
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如果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 故事讲述:利用PPT或图书,讲述《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小蓝和小黄在一起做了什么?他们变成了什么颜色?”3. 动手操作:提供蓝色和黄色的橡皮泥或面团,让幼儿亲自动手尝试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蓝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4. 拓展延伸:提供蓝色和黄色的颜料,让幼儿在纸上自由涂鸦,感受色彩混合的乐趣。
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变化呢?”鼓励幼儿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5. 总结分享: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教师总结蓝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绿色的科学原理,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色彩的变化。
语言教案:《小蓝和小黄》2活动目标1、欣赏图画书,理解故事内容。
2、发挥想象力大胆的讲述,尝试创编故事。
3、感受同伴之间的友爱。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教学重点、难点发挥想象力大胆的讲述,尝试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自制图画书《小蓝和小黄》活动过程1、欣赏图画书《小蓝和小黄》(1)欣赏封面,教师问:封面有什么?猜一猜,这本书说了什么样的故事?(2)欣赏第一页,教师问:画面上有什么吗?它们在做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3)欣赏第二页,引导幼儿观察后讲述。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教案6篇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教案6篇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教案篇1设计意图: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小黄和小蓝》的内容十分简单,讲述了两个好朋友“小黄”和“小蓝”在一起玩,相互抱一抱后,变成了绿色,回到家,双方的爸爸妈妈都不认识自己了。
于是,他们伤心地哭了起来,有趣的是泪珠又让他们变成了原来的自己。
有趣、曲折的情节、常见的场景、变化的惊奇,是这本书带给小朋友好玩儿、新奇的体验。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爱做泥工,对颜色也特别敏感,教师利用故事中对三原色的认识,进而激发幼儿对颜色的调和变化感兴趣,寓教于乐,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
活动目标:1.能仔细观察画面,乐意根据绘本创设的情境进行想象及表达,对阅读活动感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能独自一人离开家。
3.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泥工游戏。
活动准备:1.《小蓝和小黄》绘本ppt。
2、蓝色和黄色的面团或橡皮泥。
3.蓝色和黄色颜料。
活动过程:1.导入(1)(出示蓝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颜色朋友。
教师模仿橡皮泥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蓝,很高兴能和大家成为朋友……(2)小蓝和小黄很调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讲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2.师幼集体阅读(1)播放ppt1,观察封面,了解绘本名字《小蓝和小黄》。
(2)播放ppt1-2,这是小蓝,小蓝的家里,还有蓝爸爸和蓝妈妈,你觉得谁是小蓝的爸爸,谁是小蓝的妈妈,为什么?(3)播放ppt3,小蓝有好多朋友,他们是谁?(4)播放ppt4-5,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小黄的家里还有谁呢?(5)播放ppt6-8,教师讲述画面内容,他们在学校里排排坐会学些什么本领呢?”(6)“放学了,他们就又跑又跳。
”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7)播放ppt9-16,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8)小结:我们不能一个人单独出去。
(9)播放ppt17-19,于是,他们开心地抱在一起,咦,发生了什么呢?(10)教师出示橡皮泥小蓝和小黄,再将两种颜料的橡皮泥揉捏在一起。
小黄和小蓝中班科学教案

小黄和小蓝中班科学教案科目:科学年龄组:中班(3-4岁)主题:观察生活中的变化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的物体和事物都会发生变化。
2.通过观察和实践,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小黄和小蓝人物卡片2.大自然变化图片3.布料、水、食物颜料等物品4.'我的观察日记'小册子5.纸板、彩笔、剪刀等教学活动: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小黄和小蓝的人物卡片,和孩子们一起回顾小黄和小蓝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探究变化(20分钟):a)教师出示一些大自然变化的图片,如四季变化、细菌养殖等,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讨论这些变化。
然后,教师问孩子们有没有在生活中发现过其他变化,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b)教师给孩子们准备一些物品,如块布料、水、食物颜料等,然后让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改变这些物品,例如把布料弯折、向水中添加食物颜料等。
观察物品经过改变后的状态,并让孩子们描述变化过程中所发现的特点和规律。
c)教师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布料会变形?""为什么水会变成不同的颜色?"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探究问题的答案。
3.制作观察日记(20分钟):a)教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一本'我的观察日记'小册子。
让孩子们将自己每天观察到的变化写在日记上,并用绘画或贴纸等方式记录下观察过程中的细节。
b)教师和孩子们讨论如何用文字和图片来描述观察到的变化,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延伸活动(20分钟):a)教师准备一些纸板和彩笔,让孩子们在纸板上绘制自己观察到的变化,并用剪刀剪出来。
然后,让孩子们用这些图形装饰他们的教室或家。
b)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游戏,每个小组用布料制作不同的形状,然后互相猜测对方使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
借此机会,让孩子们进一步观察和思考物体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5.总结(10分钟):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到的物体和事物的变化规律。
小蓝和小黄科学教案

小蓝和小黄科学教案小蓝和小黄科学教案第一部分:介绍小蓝和小黄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是两个小精灵,具有魔法能力。
小蓝是蓝色的,小黄是黄色的,他们经常一起冒险探索新世界。
今天,他们将带我们进入科学的奇妙世界。
第二部分:探索科学实验科学是一门有趣而神奇的学科,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小蓝和小黄有一个特殊的魔法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实验材料。
他们将带领我们进行以下实验:1. 彩虹的魔法小蓝和小黄将向我们展示如何制作彩虹。
他们会用一束白光通过一块晶体玻璃,然后白光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我们将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演示板上。
2. 气球的秘密小蓝和小黄将展示气体的特性。
他们会用一个气球来演示气体的膨胀性质。
当他们把气球放在温暖的地方时,气体会膨胀,气球会变得更大。
而当他们把气球放在冷却的地方时,气体会收缩,气球会变小。
3. 流体的奥秘小蓝和小黄将向我们展示流体的特性。
他们会用一杯水和一根纸巾进行演示。
当他们把纸巾的一端放入杯子里,水会沿着纸巾的纤维上升,这就是毛细现象的表现。
4. 火焰的魔力小蓝和小黄将展示火焰的特性。
他们会用一根蜡烛来演示火焰的形成过程。
我们将看到蜡烛的火焰是由燃烧产生的,它会释放出热和光。
第三部分:总结和回顾通过小蓝和小黄的引导,我们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彩虹的形成原理、气体的膨胀性质、流体的奥秘以及火焰的特性。
这些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科学的基本原理,并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小蓝和小黄用简单的实验和生动的演示让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
他们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索每个主题,帮助我们逐步扩展和提升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第四部分:对科学的观点和理解通过与小蓝和小黄的冒险,我深深意识到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科学实验不仅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我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实践和亲自参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小班科学教案小黄和小蓝

小班科学教案小黄和小蓝第一课:认识颜色【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红、黄、蓝三个颜色的大圆圈,并用相应的颜色填充。
然后指着红色的圈圈说:“这个是红色,大家都可以叫它小红。
谁能告诉我其他两个圈圈是什么颜色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呈现】教师拿出红、黄、蓝三个颜色的卡片,每个颜色包括大片和小块。
教师将大块红色卡片递给小黄,小黄拿着红色卡片,伸到脸前仔细观察,看得认真之后,教师会鼓励小黄说这是红色。
接着,教师示范结束后,将大块黄色卡片递给小蓝,小蓝也进行观察后回答这是“黄色”。
【练习】教师将小班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人一个颜色的卡片,其他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颜色找到对应的小伙伴。
教师可以辅导帮助一些认识颜色困难的学生。
【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认识到红、黄、蓝三个颜色,分辨并说出对应颜色的名称。
第二课:认识天气【导入】教师拿出一幅描绘晴天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晴天的特点。
然后教师再拿出一幅描绘雨天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天的特点。
引导学生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
【呈现】教师将晴天和雨天的图片分别拿给小黄和小蓝观察,然后让他们说出对应的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
【练习】教师出示现实中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并让学生分辨是晴天还是雨天。
可以利用投影仪或者课件来展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思考进行判断。
【拓展】教师可以介绍其他天气状况,比如阴天、多云、下雪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辨不同的天气状况。
第三课:了解植物【导入】教师在课堂上放置一些植物,例如花、树叶、小草等,并邀请学生参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植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呈现】教师拿出一些代表植物的图片,每一张都有不同的植物形象。
教师将其中一张图片递给小黄,小黄观察后将图片上的植物名称告诉大家。
随后,教师将另一张图片递给小蓝,小蓝也进行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人植物的图片,其他小朋友通过观察图片猜测该植物的名称,并与持图片的小组成员核对答案。
小班科学教案小蓝和小黄

小班科学教案小蓝和小黄小班科学教案小蓝和小黄将是一个有趣而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通过故事和实验,学龄前儿童将与小蓝和小黄一起探索和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
本教案旨在通过互动和参与,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案结构如下:一、教学目标通过参与故事和实验活动,培养学龄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了解颜色和混合颜色的基本原理;发展观察、实验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技能。
二、教学准备故事书《小蓝和小黄》;彩色水彩画;活动桌布;混合颜色实验材料:红色、黄色和蓝色彩色水彩、白色纸杯、刷子和水;洗手用具和湿巾。
三、教学活动1. 导入向学生介绍故事主人公小蓝和小黄的特点和人物背景。
解释他们发生的故事和他们遇到的问题。
2. 故事学习阅读《小蓝和小黄》故事书,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3. 显示角色在活动桌上放置小蓝和小黄的彩色水彩画,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辨认小蓝和小黄这两个角色。
4. 颜色混合实验将红色、黄色和蓝色彩色水彩放入三个白色纸杯中,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刷子和一杯水。
提醒学生在实验之前,一定要保持实验区域的整洁。
不要随意浪费水彩,也不要将其涂抹在桌子上。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a. 鼓励学生选择两种颜色的水彩并在纸杯中混合。
观察混合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b. 按照相同的步骤再次混合另外两种颜色的水彩。
观察混合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c.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颜色混合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5. 团队合作配对学生,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重复颜色混合实验过程。
鼓励他们彼此合作、沟通和分享观察结果。
6. 总结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颜色混合实验的观察结果,并与故事《小蓝和小黄》中的情节联系起来。
讨论这些实验结果如何与故事情节中出现的颜色变化相关联。
7. 清理和收尾帮助学生清理活动桌和实验区域。
提醒他们正确地清洁工具、洗净双手。
四、教学评估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学生对故事和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程度来评估教学成效。
小黄和小蓝中班科学教案

小黄和小蓝中班科学教案一、教案背景小黄和小蓝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他们正在接触和学习科学知识。
本教案旨在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和互动活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增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2. 培养幼儿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自主实验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通过口头表达和绘画等方式,让他们学会描述和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色彩变换a. 活动目标:观察颜色的变化,了解物质的性质b. 活动过程:- 给每个幼儿准备两个小杯子,一个倒满水,一个倒满果汁。
- 让幼儿观察两个杯子中的液体的颜色。
- 将果汁杯子里的果汁倒入水杯子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 让幼儿尝试用不同颜色的果汁,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
c. 提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颜色会变化?- 用其他材料会不会有相同的变化?d. 总结:- 颜色变化是因为果汁中的颜色素溶解在水中,改变了水的颜色。
2. 探索游戏:寻找不同a. 活动目标:发现物体的差异,提升观察力和分类能力b. 活动过程:- 随机选择几个物体,让幼儿观察并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 引导幼儿描述不同之处,例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 鼓励幼儿将物体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c. 提问:- 你发现了哪些不同之处?- 你是如何将物体分类的?d. 总结:- 物体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特征进行发现和分类。
3. 自由探索:观察昆虫a. 活动目标:观察昆虫的行为和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生态。
b. 活动过程:- 在室外环境中寻找昆虫的踪迹,比如蚂蚁、蜜蜂等。
- 让幼儿观察昆虫的行动,例如蚂蚁搬运食物、蜜蜂采花等。
- 引导幼儿思考昆虫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行为。
c. 提问:- 你观察到昆虫有什么行为?- 你觉得昆虫这样做有什么原因?d. 总结:- 昆虫的行为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小蓝和小黄》第三课时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1. 幼儿体会颜色变化的神奇。
2. 探究颜色的奥秘并大胆尝试。
3. 了解三原色之间的变化。
活动准备:红黄绿三种颜料,托盘,5个装有半杯水
的透明玻璃杯,记录表。
重点:了解三原色之间的变化。
难点:探究颜色的奥秘并能大胆尝试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图片,蓝、黄。
提问:你们还记得他们叫什么名字(蓝黄)?把他们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绿)?
教师演示,幼儿观察。
小结:蓝色和黄色合在一起变成绿色。
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究颜色变化。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用蓝黄和他们的好朋友红来变魔术。
1.你们想变成魔术师吗?想自己来变一变吗?老师为
每组准备两种颜色,你们把两种颜色合在一起摇一摇,然后,看看蓝色和黄色会变成什么颜色,蓝色和红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然后找出变成的颜色的卡纸贴在记录表上。
2.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说说颜色的变化。
三. 展示幼儿的记录结果。
教师总结:黄色和蓝色合在一起变成了绿色,蓝色和红色合在一起变成了紫色,红色和黄色和在一起变成的橙色。
四. 延伸:小朋友回家把这个小秘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给你变成好听的故事讲给你们挺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