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公开课)
漫画图文转换高考复习经典整理(公开课)
题型3、拟写标题
•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 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 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仔细阅读下边这幅漫画,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
溺爱是害; “树”下长不成“树”; 还“我”生存空间; 有时,爱也是害; 爱与碍 沉重的爱/扭曲的爱 爱?害!
漫画的特点
• 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借幽默、诙谐的画面,启迪人们 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
考点阐释
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 字表述的一种考题形式,是一种综合 性的题型,考查阅读、观察、分析、 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E 级)
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语 言 2.揭示寓意 运 3.拟写标题 用 题 4.拟公益广告
5.作文
1.说明(描述)画面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 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 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 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 并不存在的东西。 3、 注意说明的顺序
第一步:读题干,弄清命题角度。
命题的角度有画面描述、寓意概括、拟 漫 写标题和抒写启示等方面。 画 题 第二步:读画面,把握漫画内容。 解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 答 发展变化的过程。 的 第三步: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步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 骤 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答技巧(ppt课件)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 答技巧 (ppt课 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 答技巧 (ppt课 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漫画欣赏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 答技巧 (ppt课 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 答技巧 (ppt课 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联系实际生活中类似的 人或事。
反馈提升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题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1、画面描述:这幅名为《砍》 的漫画中,背景是许多树桩, 画中央一个人手拄大斧,脚踏 树桩站立着,他的脑袋不见了。
《砍》
2、漫画寓意:这幅漫画讽刺那 些肆意破坏环境却最终殃及自 身的人。
三看三注意、五思一联系
课堂小结
三看
一、画面描述题
三注意
方法要点:看标题、看主体、看注释。
解题要领: 1、注意画面构成,不要增删漏改。
2、注意画面细节,不要舍本逐末。
3、注意彼此联系,不要顾此失彼。
二、揭示寓意题 方法要点:五思一联系。
通用格式:这幅漫画讽刺了(批判了)什么 思想或行为或现象。
练习
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漫画描述:
漫画欣赏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 答技巧 (ppt课 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 答技巧 (ppt课 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漫画欣赏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 答技巧 (ppt课 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 答技巧 (ppt课 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住小楼、开汽车,顿顿 鸡鸭鱼肉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普遍,可是为什么老父老母遭虐 待,小孩落水围观者云集却无人救援,拄拐杖的残疾人摔倒在路 上行人漠然,老人艰难地站在公共汽车上却无人让座……雷锋 精神哪里去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尚哪里去了?
高三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公开课
03 漫画类图文转换 的实践与操作
选择适合的漫画素材
01
02
03
确定主题
选择与公开课主题相关的 漫画素材,确保内容与课 程目标一致。
考虑受众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 水平的漫画素材,以引起 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注重质量
选择画面清晰、色彩鲜艳 、形象生动的漫画素材, 以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进行有针对性的图文转换
在跨学科研究中的探索与实践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漫画类图文转换技术涉及艺术和科技两个领域的知识和技 能,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漫画作品在呈现形式上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特点,结合心 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漫 画作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拓展
客观呈现
01
在转换时,应客观呈现原作的内容,避免加入个人主观色彩或
过度解读。
明确标注
02
对于可能产生歧义或误解的内容,应在转换后的作品中加以明Βιβλιοθήκη 确标注或解释,以免误导观众。
提供背景信息
03
在必要时,可以为观众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或上下文提示,帮
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05 漫画类图文转换 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环保主题漫画的图文转换
提取关键信息
从漫画素材中提取与主题 相关的关键信息,如人物 、情节、背景等。
设计图文布局
根据提取的关键信息,设 计合理的图文布局,使文 字和图像相互补充、相得 益彰。
注重色彩搭配
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选 择与主题和氛围相适应的 色彩搭配,以增强图文转 换的视觉效果。
完善与调整图文转换结果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讨论,小结)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
(这是一幅交通宣传画)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反差如此之大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2)极具讽刺意味“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出示板书)漫画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以讽刺现实为主)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综合考查,今天我们主要就前三种题型展开学习,了解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PPT精品课件
例举: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例2 阅读下面这幅漫 画,并指出漫画的寓 意。(25字以内)
答案示例:滥砍滥伐将使人们失去美好家园。 (人们若不珍惜大自然,就会失去美好的生活)。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例举: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答案示例:不矛盾。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但读者可以从 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 于唱歌而带来的欢乐之中。鲁迅先生用“极省俭”的语言画人物 的眼睛,丰子恺先生讲究“意到而笔不到”,二者都是通过寥寥 数笔刻画出人物的个性,所以不矛盾。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例6 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 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三)拟写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 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答题思路: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 的主题,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 接以讽刺主体命名。标题应起到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 讽刺对象的作用。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例举: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 课件(共16张PPT)
例3 阅读下边这幅漫 画,按要求作答。简要 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 解。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课件
(二)信息推断题
• [例 4]下面是名为“三不 猴”的铜雕,请分别概括三只 猴子的典型特点,并说明寓意。
• 解析:
• ①读懂图画,指出三只猴子的特征:捂耳、蒙眼、掩嘴。
• 3.[2022山东安丘、诸城模 拟]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 会在南京举行。中国梅花蜡梅 展览会简称“二梅展”,是一 项国家级的花事盛会。下图是 展览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 出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 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 个字。
• 答案:(示例)
• 该图由“宁”“17”和梅花组成。整体为“宁”字,体现了展览会的举办 地为南京;“宁”字中部变形为数字“17”,体现了“第十七届”的概念; 上下两笔中,以镂空形式融入两朵梅花,寓意“二梅展”。
• 答案:
• 漫画中有一个低头玩手机的行人,眼睛一直盯着手机屏幕,横穿马路根本 不顾及路况,而行驶的车辆被吓得小心避让。
[解题策略]
• 描述画面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在描述时要注 意以下几点:
• 1.仔细观察画面。描述画面内容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构图,画 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 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答案:(示例)
• 漫画说明:左右上方拿着大锤的黑手下,中间一辆变形的共享单车在呼喊 “我招谁惹谁了!”,车子周围有“车座被撬”“链条被卸”“车轮变形” 字样。
• 合理建议:用城市管理智慧搞好共享单车运营。
• 解析:
• 第一问,概括漫画内容,可按照“从主体到局部”的原则。漫画的主体描 述的是一辆共享单车被破坏的情况,漫画上方是共享单车两边正有人举着锤 子破坏共享单车,漫画下方是共享单车的车轮变形,链条被卸,车座被撬, 漫画中间是共享单车委屈地喊出“我招谁惹谁了!”。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课件
巩固训练
39
2013湖北卷
22.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 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
①想象合理; 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③字数不超过80字。(4分)
40
22.(4分) (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 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 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 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 子,是父亲。背后,深巷而论道 B、座无虚席 C、一劳永逸 D、脚踏实地
【解析】该题是12年非常有特色的一道题。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强调的是讽刺的寓意。 漫画中人物双脚叠加坐在椅子上,却把鞋子穿在椅子脚上,无疑是想制造双脚着地的假
象。很明显,该漫画是讽刺那些弄虚作假籍以掩人耳目之人,故可轻易判
断为D选项。其它三项均非从讽刺角度拟标题,故可排除。
你的理解。
“出人意外”是说他漫画的题材大多是别人没有画过的,因而给人一种新鲜的感受; “入人意中”是说这些题材不论从古人的诗词中或者从现实中取来,几乎都是大家 曾经感受过的,因而使人感到亲切。
2017年江苏卷
•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 课件 (50张PPT)
3.看漫画的文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文字。这 些文字中往往隐含着作者的观点,有时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 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进行变形夸 张,以引起观者的共鸣。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 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讨论,小结)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
(这是一幅交通宣传画)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反差如此之大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2)极具讽刺意味“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出示板书)漫画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以讽刺现实为主)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综合考查,今天我们主要就前三种题型展开学习,了解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漫画课件
实例分析:经典漫画题目解析
题目二
《错位》
解析
这幅漫画描绘了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中表现出错位的行 为。通过观察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分别出现在家 庭、学校和社会的场景中,他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格格 不入。这些形象特征揭示了漫画的主题——关于个人 与社会的关系的探讨。同时,画面中的文字提示“错位 ”也强调了这种不协调的状态。通过联想和想象,我们 可以进一步探究这幅漫画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个人如何 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等。
理解寓意,探究深层含义
解读漫画标题
标题往往揭示了漫画的主题或寓 意,是理解漫画的重要线索。
探究深层含义
通过联想、想象等方法,挖掘漫 画背后的深层含义,如社会现象
、人生哲理等。
联系生活实际
将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与现实生活 相联系,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注意细节,挖掘隐含信息
关注细节描绘
留意画面中的细节描绘,如人物 服饰、道具等,挖掘其隐含的信
04
图文转换与漫画创作实践
创作原则与要求
准确性
确保图文信息准确传达,避免歧义和误解 。
简洁性
尽量用简洁的文字和图像表达复杂的信息 ,提高阅读效率。
生动性
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使漫画形象生动 有趣,增强吸引力。
创新性
鼓励创新思维,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角 度,打造个性化作品。
素材收集与整理
收集渠道
幽默风趣
运用讽刺、幽默等手法,揭示生 活现象和社会问题,引发读者思 考和共鸣。
漫画特点及分类
• 寓意深刻: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哲 理,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漫画特点及分类
单幅漫画
以单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要求画面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2024版漫画图文转换高考复习经典整理公开课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进步和提高。
2024/1/28
2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23
多做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2024/1/28
针对个人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逐步攻克难点和易错点。
16
注重积累,拓宽视野
广泛阅读各类漫画作品,提高对 漫画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了解 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为漫画 图文转换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02
漫画图文转换的特点包括直观性、 形象性和趣味性。
4
漫画图文转换的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漫画内 容,提取有效信息。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和综合素质。
2024/1/28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
高考中的漫画图文转换题型
描述类
要求学生描述漫画中的 人物、场景和情节。
2024/1/28
分析类
要求学生分析漫画的主 题、寓意和社会意义。
却一脸无奈。
2024/1/28
图文转换技巧
通过家教老师和孩子的表情对比, 表现出家教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高考考点
漫画中的家教现象可以与现实生活 中的家教经历相联系,考察学生的 教育观念和表达能力。
14
04
高考复习策略与建议
2024/1/28
15
熟悉题型,多做练习
了解历年高考漫画图文转换题型及命题规律,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结合漫画中的形象和文本信息, 深入思考漫画所表达的寓确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读画面
构成要素: 标题: 砍 对象: 人 主 背景:树桩 体 细节: 人无头,手里握着斧头,一只脚踩在树
桩上 注意顺序:如上-下,因-果,背景-人物等
参考答案: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 个人站立着,一脚踩在树桩上,一只手拿着一把大斧, 一只手放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 了。(3分)
画注(可以没 有):是对画面 情景的文字提 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 面各“因素” 构成的情景。
二、命题形式
一、描述画面
常规题型
二、揭示寓意
三、拟写标题
拟写公益广告
新题型 为画面主体写内心独白 ……
能力要求: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考查学生 的阅读、观察、分析、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 能力。
读懂漫画、答好试题
题型二:揭示寓意
解题要领:
1、细致观察画面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 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2、注意夸张、变形之处。这往往就是漫画的弦
外之音,是寓意所在。
3、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某类人) 4.语言简明,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 词语概括寓意。参考格式:这幅漫画讽刺了/批 判了/...什么样的思想或行为或现象。
说明顺序不当
例3:
在这幅名为《砍》 的漫画中,一个手里 拿着一把大斧、没有 脑袋的伐木者,站在 一片树桩中,骄傲地 说:瞧,我多伟大!
主观想象
例4: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一个无 头的人,一只脚踩在树桩上,另一只手拿 着斧头,自豪地站在那里,而周围只剩一 个个树桩,表现了人类在毁灭自然的同时 也在毁灭自己。 无需揭示寓意
题型一:描述画面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画面 背景、人物(服饰、动作、表情等)、标题及其文字。
2.客观描述画面 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 不可超越漫画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 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3.注意说明顺序 (1)整体“总-分”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 (2)人物介绍“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 (3)描述“上-下、左-右、因-果、背景-人物”等 4.注意字数限制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 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了漫画的寓意)
别忘了联系实际!!!
措
施
解题之前想一想: 1、主体是谁?/讽喻(颂扬)对象? 在墙上画猫的人 2、干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想要吓走老鼠,但是没有成功
3、这样做对不对?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4、为什么?思考讽刺的原因
形同虚设的防范措施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 寓意:讽刺那些形同虚设的防范犯罪的法规和制度。
温馨提示:
1、漫画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最好以“这 幅名为《 》的漫画中”开头,不要把题目 漏掉。 2、对于人物的语言或想法,要直接引下来, 不要转述或改变。
现场演练
1.请简要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5个字。
画面上,教室门口一位老师在等候迟到的学生, 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背着书包,满头大汗地 送孙子上学,孙子用手指着奶奶,向老师说: “老师,都怪奶奶走路太慢。”
现场演练
练习1.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答案示例: 借此讽喻有些人依权附势且仗势目空一切。
( 1)用不超过10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2分) ( 2)写出这则漫画的寓意。(3分)要求:
练习2
画面中上方有一只 大雁,身上写着 “机会”,下面有2 个人皱着眉头在争 论,一个人拉起弓 说“炖着吃”,另 外一个人则说: “烤着吃”。
例: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 的寓意。 措 施
措
施
解题之前想一想: 1、主体是谁?/讽喻(颂扬)对象? 2、干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3、这样做对不对?作者的态度是什么?(绝大多数是 不对的,因为漫画以讽刺为主)(一般是讽刺或批判 了……) 4、为什么?(追果溯因,思考讽刺的原因,也就找到
一、了解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
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 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 过夸张、比喻、象征等 手法,表现为幽默、诙 谐的画面,借以讽刺、 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多以讽刺为主) , 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 理(寓意)。
漫画的构成:
打针
标题(可以没 有):告知或 暗示漫画的主 题思想。
2.请你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进行解说,不 超过100字。
措 施
措施
描述:这幅名为《措施》的漫画,左下角是 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 右边那个手拿毛笔的人认为这样就可以防范 老鼠,于是得意洋洋掉头而去。
题型二: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 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 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 和警示。
决胜2017高考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漫画欣赏1
可 怜 天 下 父 母 心
漫画欣赏2
事 故 发 生 以 后
漫画欣赏3: 掠
尽快遏制日趋严重的荒漠化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原来每幅 都不简单
学习目标
1.了解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2.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 3.对漫画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并 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提示语(标题、画注)
看
画面要素(人、物、景)
抓
主要特征:夸张、变形……
活
题型一:描述画面
高考链接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40字左右。 (06山东卷)
注意:把握细节、注意顺序、表达得体
分析答案错误原因:
忽略标题、没抓关 例1: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 键细节--人物外形 只留下了一个个树桩,失去 了树木的伐木人,拎着斧子。 例 2 :这幅名为《砍》的漫 画中,一个人一只手拿着一 把大斧,一只脚踏在树桩上, 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 飞了 , 一只手放在抬起的腿 上。
现场演练2:请说说漫画《等待》的寓意:
四思: 1、主体是谁? 2、干了什么事? 3、这样做对不对?作者 的态度是什么? 4、为什么? 一联系: 联系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人 或事。
参考寓意:这幅漫画借媒体记者的行为批判了社会上某些人漠视 他人生命的丑恶行径。
有没有发现这类题的一般答题格式?
四思: 1、主体是谁? 2、干了什么事? 3、这样做对吗?作者态度是什么 4、为什么? 一联系: 联系实际生活中类似的 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