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十问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践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践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森林与草地管理局共同颁布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资源整体统一土地确权登记制度,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本文将资源整体统一土地确权登记制度面临问题和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字: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存在问题;处理对策引言实施各种资源的统一规范确权与登记工作,并进一步明确"边界",将有助于缓解各种资源所有者管理不到位、各种资源产权界限模糊不清等问题,支撑对各种资源的高效监管和严格管护,有效保障我国生态平安与各种资源安全可靠。
这需要地方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及时提出合理的措施和处理措施,以确保自然整体统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管理工作的成功进行。
1自然资源分类现状在自然资源的统一确权登记过程中资源划分时,要充分考虑自然权利和生态环境的要求。
现有的各种资源划分系统中,首先,由有关专家学者从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视角对各种资源的划分,例如《中国自然资源学丛书》把各种资源界定为土壤资源、水质、矿产品、气象信息资源、林木信息资源、草地信息资源、水产信息资源、野生植物信息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自然景观等共10种。
随后,从行政产业管理视角,各产业管理部门也对资源利用按照一定的管理范畴加以了精细划分,如国家土壤管理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界定为农田、森林、草原等12个一级类,以及水田面积、自然牧草地、乔木林地面积等73个二级类。
森林、海洋、草地等管理机关也分别按照本机关的规定对其管辖的资源加以分类。
上述二类的主要资源类别中,前者注重于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环保属性,而后者则是侧重对于资源的管理角度加以划分。
2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存在的问题2.1产权归属不明确当前国家在制订资源归属权的有关规定时,由于概念和界定标准等模糊不清,极易产生分歧,且在进行资源归属权界定时易产生各种纠纷,不利于及时做好资源归属权界定工作和登记,严重影响工作进展。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摘要: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处于首要位置的,积极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保证生态、资源的安全,积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全面发展。
而在目前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要强化思想认识,深入研究分析,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的不足,促使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达到实效。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一项基础性的制度,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的顺利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有效的保护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也会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以及修复等造成负面影响。
为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促使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首先,自然资源资产家底不清晰,交叉问题突出。
在机构改革之前,自然资源是分部门进行管理的,所以各部门对于自然资源的定义、界定标注等是有差异的,这就使得数据统计的口径不能有效融合,存在着严重的交叉统计的情况,不能对自然资源的家底进行彻底的清查。
其次,缺少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主体。
自然资源部对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职责进行统一的行使,但在具体实践中,依旧有自然资源的所有者的权益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情况。
对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国有土地资源由政府行使,没有法律授权、委托管理制度为参考。
对于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法律并没有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进行明确规定,虽然《宪法》中对水流、森林、草原、矿藏、荒地以及山岭等自然资产的所属作出规定[1],即归集体所有,但是并没有确定到底是哪一级的农村机体经济组织所有。
再者,产权体系、产能等不完善。
有些自然资源缺少完善的使用权体系,使用权重叠交叉,还有些自然资源无使用权权利体系,法律依据不足,在实践中不能对使用权人的权益进行保证。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用和保护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传统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中,国家或地方政府通常扮演着主导角色,通过政府出让、政府管理等方式来调控自然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传统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存在着产权不清晰的问题。
在过去,一些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经常不明确,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争夺。
一些矿产资源的产权归属曾经存在争议,导致资源开发难以进行,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传统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介入过多,容易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
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容易受到利益集团的干扰,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传统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存在缺乏市场机制的问题。
在过去,自然资源的流转往往依赖于政府的调控和干预,缺乏市场化的机制。
这种情况下,资源产权的流转成本较高,使得资源的配置不够灵活和高效。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可以考虑进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
要加强对资源产权的明晰化和确权。
通过建立统一的资源产权登记制度,明确各类资源的产权边界和归属,加强对资源产权的法律保护和监督。
要推进资源产权的市场化流转。
通过建立资源产权交易市场,鼓励资源的自由流转和有序竞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要建立健全的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和规则,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要强化对资源的监管和保护。
加强对资源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监管,遏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加大对非法开采和破坏资源的惩罚力度,维护资源产权的安全和稳定。
要推动政府的角色转变。
政府应逐步转变自己的职能角色,从资源调控者转变为资源管理者和监督者,加强对资源的综合规划和管理。
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推动资源的共治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十问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十问?2013-11-29 16:12 作者:王玮来源:中国环境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简称《决定》)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何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为何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怎样核算?空间用途管制与环境功能区划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有管理体制存在哪些不足?市场与政府在其中应分别扮演什么角色?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怎么编制?为什么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什么自然资源生态补偿需要“看得见”的手?针对这些问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研究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作出了解读。
1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如何界定根据自然资源特性,可规定一定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应首先界定自然资源概念,传统的概念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
我的理解是《决定》扩大了自然资源范畴,不仅将传统意义上投入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部分纳入进来,如矿藏、森林、草原等,也包括作为生态系统和聚居环境的环境资源,如空气、水体、湿地等。
这就使得保护对象更加丰富和合理,进而为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空间。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产权主要有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
根据自然资源特性,第一种类型是对进入社会生产过程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纯自然、非人工自然资源,可以规定一定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第二种类型是对生态系统和聚居环境的自然资源,可以把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都赋予保护者和生产者。
一般来说,对于像水资源、清洁空气资源、污染物排放权、碳配额等自然资源产权比较难以清晰界定。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即是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权益。
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在于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确定产权归属:通过法律法规规定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明确资源使用权和经营权归属,使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得到确立和保护。
2. 建立产权流转机制: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的买卖、租赁、抵押等交易机制,使资源产权可以便捷、安全地进行流转,促进资源在市场中的有效配置。
3. 设立资源产权登记制度:建立资源产权登记注册机构,记录和维护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变更,确保资源产权转移的合法性和可查性。
4. 加强产权保护: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自然资源产权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加大对非法侵占、破坏自然资源产权的打击力度,确保产权得到充分保护。
5. 强化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的监管机构和执法体系,加大对自然资源利用、保护等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防止激励资源过度开发和滥用。
通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谁所有 归谁使用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要点解读
为谁所有归谁使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要点解读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确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如何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下面将从权属确定、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一、权属确定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中,首先需要确定其所有权和使用权。
在传统观念中,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随着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也产生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权属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面。
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国有土地、国有矿山、国有森林等。
国家拥有对这些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应当根据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国家也可以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把部分资源的使用权转让给社会公众,以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盘活。
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主要指农村土地、山林、水域等。
这些资源多由农村居民集体所有,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处理。
在权属确定中,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村集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积极推动农村资源在法律框架内的合理流转和利用。
个人所有的自然资源主要指房屋、宅基地、个人耕地等。
在权属确定中,应当维护和保护个人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鼓励有条件的个人对自然资源进行投资和开发,增强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活力。
二、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保护好资源的生态环境和公共利益。
要建立健全的资源产权交易市场。
资源产权交易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市场的竞争和定价,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益。
在市场机制下,各类资源产权可以按需交易和流通,满足不同资源需求者的需求。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有很多,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是自然资源产权的确权与流转问题。
在传统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下,国有土地无法流转,导致了土地资源不能充分流动,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合理、低效率的问题。
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产权确权制度,允许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流转和交易,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是自然资源产权的保护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保护机制,保障产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防止产权被侵犯。
这需要建立起行政管理、司法保护和市场监督等多方面共同配合的机制,加强对资源产权的保护和维护。
再次是自然资源产权的合理划分问题。
在改革中,需要对不同资源的产权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其归属和使用权,以避免自然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合理划分的标准可以根据资源的使用价值、稀缺程度和环境影响等综合考虑,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另外一个问题是自然资源产权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与环境保护存在着矛盾,因此需要建立起自然资源产权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使二者能够互相促进。
这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环境评估和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
最后是自然资源产权改革的社会影响问题。
自然资源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改革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农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利益,确保改革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保护自然资源的产权,合理划分资源产权,协调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考虑各方利益,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理解和看法
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理解和看法一、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对于实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进行探讨。
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概述1. 自然资源产权概念自然资源产权是指国家或政府对土地、水、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所享有的所有权或管理权。
在我国,国家拥有所有土地、水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并通过法律规定实行统一管理。
2.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意义(1)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和滥用。
(2)促进经济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维护社会公平:通过实行公平竞争机制,可以保障各方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现状1. 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这意味着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侵占、破坏或滥用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使用权分配方式多样我国自然资源使用权分配方式多样,包括出让、租赁、划拨等。
其中,土地出让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3. 自然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在实践中,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乱象严重,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四、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建议1.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强对自然资源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并加强执法力度,保障各方合法利益。
2. 推进土地流转改革推进土地流转改革,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力度,遏制乱象。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所赋予的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包括陆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
在现代社会中,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则是确保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背景与现状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是指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权属、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进行明确界定和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
在中国,自然资源曾经长期被归为国有,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集体所有制。
这种集体所有制的体制在资源分配方式上存在着不合理性,导致了资源过度开发、浪费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启动了改革,逐步推进资源产权的私有化和市场化。
自然资源产权的私有化进程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
初期的改革重点是对土地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民家庭获得了土地使用权。
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自然资源开始向市场倾斜,涉及到了水资源、煤炭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
这些改革举措基本上是以国有资源的私有化为主线,开放了资源流通的渠道和推动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资源产权私有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资源私有化导致了一些资源的过度开发,例如土地资源私有化后被大规模开发建设,引发了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
资源私有化还引发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一些私人所有的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而一些公有资源则被少数人垄断。
资源的私有化也带来了环境保护难题,因为资源私有化往往会让资源开发者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资源的长期保护。
由于这些问题,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依旧面临诸多挑战,需进一步探讨解决之道。
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1.公有资源私有化引发的利益纷争公有资源私有化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私有化过程中往往会引发利益纷争。
为谁所有 归谁使用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要点解读
为谁所有归谁使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要点解读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则是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障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正是时候对这一重大改革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实质和影响。
本文将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认识。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然资源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对其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通过改革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资源交易不够透明,资源配置不够高效,环境保护不够到位,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面临挑战。
需要通过改革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产权制度,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1. 完善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自然资源权属登记备案制度,明确各类资源权属关系,保障资源权利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2. 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有效引导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3. 增强自然资源产权保护力度。
健全自然资源产权立法和执法制度,加大对资源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保护资源产权的合法权益。
4.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推动资源市场化配置,增加资源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改革的影响和前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的制度和规则。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对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导致资源管理的效率低下。
其次,资源产权的界定不够明确,导致不同部门对同一资源的权利认定不一致。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将自然资源当作收入来源,过度开发甚至滥用自然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
在资源管理、规划和评估方面,需要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实现协同管理,提供更高效的资源监管和利用航道。
二、明确资源产权归属。
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同自然资源产权的归属,规范不同部门对同一资源的使用和转让。
例如,对于水资源,应该明确集中、地方和群众的水资源使用权,以及河流和湖泊的财产权等。
三、推行产权交易。
引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产权的市场化交易,让资源所有者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价值。
例如,可以将水资源采购权、使用权、保护权等资产化,引入市场竞价交易,刺激社会各界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修复。
资源开发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加强环保审核,对资源开发和利用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治理和修复,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建立环境资源补偿机制。
在资源撤离、转移、利用等环节,应引入环境资源补偿机制,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开发等途径,对保护和增值自然资源作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
总之,自然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摘要:自然资源是财富之母、生存之基、生态之依、发展之本,产权制度是其管理的核心基础。
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公、私”交融的特性,明晰自然资源资产的“私权保护”和“公权管治”的管理本质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分析1导言自然资源问题关系到环境、生态、空间等诸多问题,能否得以解决以及解决的效果和代价,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生态文明的其他相关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石。
如果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基础不牢”,就会导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动摇不稳”。
2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及其构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是指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各项权利的能力。
从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内涵的讨论不难看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受)益权,因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包括产权主体实现其既有的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的能力。
这种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制度上的约束,也有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的构成往往是不完备的,具体表现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国家所有权人职能不到位,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处分权过度受限以及收益权受到侵害,以及对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包括用益物权)转让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3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及其结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是指自然资源资产各项权利的归属人。
产权主体既可以是法人(企业、事业、社区等合法机构或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享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
产权主体一般可以分为国家、集体、企业、个人或其组织(如农村集体)等。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类型及其相对比例关系。
我国作为公有制国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结构有其特殊性:一是国家(及其代表人)在产权主体结构中占有重要、甚至居支配地位;二是集体往往在耕地、草场等农业用地的产权主体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三是企业等产权主体是居国家或其代表人、集体组织等基础产权主体之后,由国家或集体所让渡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经营权)及收益权的权利主体,同时也是各类产权主体中行为最为活跃的产权主体。
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自然资源产权的规定散布于《宪法》、《民 法通则》、《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以及 大量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体系庞杂。 1.从总体上看,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依据资源种类不同,在所 有权、使用权、转让权上的具体安排也不同。在所有权上,哪些属 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已基本界定清楚。使用权依据资源种类以及用 途不同,又细分为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矿业的探 矿权、采矿权等,并可以通过法律规定、承包经营、许可证等形式 取得。 2.从产权结构上看,这是产权分离、分层次明晰的产权制度。 一方面,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分离的,所有权主体既可以享有完整的 所有权与使用权,也可以把使用权分离出去由其他的产权主体所有。 另一方面,使用权与转让权也是分离的。使用权主体拥有使用权、 经营权、收益权,但不一定同时拥有转让权,因为某些资源使用权 的转让是被法律禁止的。
(三)切实保障收益权 1.合理界定收益权,提高使用权收益所占的比重。在权利束中, 所有权、使用权都是可以且应该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即存在所有 权收益和使用权收益。判断收益权界定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对资 源平均收益影响更大的一方取得剩余的份额也更大。 2.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不合理的税费负担,扩大资源税的征税 范围。 3.必须对征用农民土地给予应有的补偿。目前各级政府对土地 的征用往往是低偿的,对失地农民的补偿相对于农民维持正常的生 产生活来说是杯水车薪,相对于土地价值来说也是九牛一毛。这使 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在这种不平等的交易中受到了集体性侵 害。因此,国家必须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保护农民的收所有权过度求公及使用权界定不明晰 在所有权方面,由于过度的强调“公有产权”以致公有产权的 比重过大,尤其是国有产权处于绝对优势,使得基本上没有完整的 个人所有权。如土地集体所有权作为国家对农民以根本利益确认与 保护的制度安排,虽然已经得到法律确认,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国家 所有权经常侵犯集体所有权,使集体所有权名存实亡,成为国家所 有权的附属物。从而削弱了集体所有权和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的效用。 在使用权方面,使用权界定不明晰。限制较多、缺乏稳定性。 主要体现在农民的自主经营权经常受到政府的干涉或集体组织的干 涉,从而使农民的自主经营权无处发挥、使用,还有就是使用权缺 乏稳定性,这主要是指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一再延长造成的, 以致出现行为的短期化。
都是你关心的!不动产登记10大热点问题解答(以上海为例)
都是你关心的!不动产登记10大热点问题解答(以上海为例)本文作者:杨泽仪、王诗嘉、王靓文章转自:诉讼最前沿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仅供交流学习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异议请私信联系处理背景介绍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部,主要职责为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等。
次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明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
自此,自然资源部担负起自然资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部署,解决了以往多部委分头管理的情况。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文简称“《民法典》”)新增第十四章“居住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下文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就最高债权额登记与约定不一致如何处理、能否约定禁止转让已抵押财产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自然资源部亦于2021年4月6日发布关于做好不动产抵押权登记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抵押登记工作通知》”)针对如何填写担保范围、完善不动产登记簿栏目等一系列推进与完善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相关规定从制度层面给予了阐释与保障。
目前,上海市已根据前述法律规定制定了《上海市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下文简称“《上海若干规定》”)及《上海市不动产登记技术规定》(以下简称“《上海技术规定》”),并均已正式实施生效。
本文将根据上海市目前不动产登记的相关规定及最新动态,结合金融机构(尤以银行业)近期最为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加以梳理与分析,以供读者分享与参考:专栏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逐条解析作者:法律名家讲堂¥19921人已购查看Q1:现阶段可否将抵押合同中有关担保范围的约定进行登记?热度:★★★★★A1:上海市所有地区已更新不动产登记簿,新增抵押担保范围一栏,可以将抵押合同中约定的担保范围进行登记。
评析:2016年5月4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就发布了关于印发《上海市不动产登记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其中在不动产登记簿应当记载的内容中就已写明应包括抵押担保的范围。
自然资源管理知识100问
自然资源管理知识100问1. 什么是自然资源?2. 自然资源有哪些分类?3. 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4.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 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 自然资源产权包括哪些内容?7. 自然资源产权如何界定?8.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9. 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10. 自然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1. 如何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12.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如何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13. 什么是自然资源核算?14. 自然资源核算的内容是什么?15. 自然资源核算的方法有哪些?16. 如何利用自然资源核算结果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17.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18. 如何推进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19. 什么是自然资源市场化配置?20. 自然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方式有哪些?21. 如何完善自然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22. 什么是自然资源监管?23. 自然资源监管的内容是什么?24. 自然资源监管的方式有哪些?25. 如何加强自然资源的监管力度?26.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27. 如何推进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28.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29.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有哪些?30. 如何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31.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生态补偿?32. 如何完善自然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33.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34. 如何推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35.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36. 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37. 什么是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38. 我国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9. 如何完善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40. 什么是自然资源政策?41. 自然资源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2. 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43. 什么是自然资源科技创新?44.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有哪些?45.如何促进自然资源科技创新?46.什么是自然资源教育与培训?47.自然资源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8.如何加强自然资源教育与培训?49.什么是自然资源国际合作?50.自然资源国际合作的意义和主要形式有哪些?51.如何加强自然资源国际合作?52.什么是自然资源社会责任?53.企业和个人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哪些?54.如何推动自然资源社会责任的落实?55.什么是自然资源管理体制?56.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和改革方向是什么?57.如何优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58.什么是自然资源信息化?59.自然资源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有哪些?60.如何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61.什么是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估?62.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估的主要任务和方法有哪些?63.如何利用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估结果优化管理决策?64.什么是自然资源风险管理?65.自然资源风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66.如何加强自然资源风险管理?67.什么是自然资源灾害防治?68.自然资源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9.如何提高自然资源灾害防治能力?70.什么是自然资源生态保护补偿?71.自然资源生态保护补偿的主要方式和政策体系有哪些?72.如何完善自然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73.什么是自然资源价值评估?74.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应用场景有哪些?75.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结果优化资源配置?76.什么是自然资源租赁制度?77.自然资源租赁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有哪些?78.如何完善自然资源租赁制度?79.什么是自然资源特许经营制度?80.自然资源特许经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意义有哪些?81.如何推进自然资源特许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82.什么是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83.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84.如何规范和发展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85.什么是自然资源管理绩效评估?86.自然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的主要指标和方法有哪些?87.如何开展自然资源管理绩效评估?88.什么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89.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构成和作用有哪些?90.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导实践?91.什么是自然资源领域绿色发展?92.自然资源领域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有哪些?93.如何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绿色发展?94.什么是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95.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有哪些?96.如何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97.什么是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98.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目标有哪些?99.如何实现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100.什么是自然资源管理创新?。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与探讨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和物质基础,然而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
本文将围绕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一、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1. 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存在和保护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但由于过去的产权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导致一些部门或企业没有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加大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推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资源利用管理体系,保护自然资源环境。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现行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了资源利用的效益不断下降,一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另一些资源却得到了过度的开发。
通过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更好地调动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3.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行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开发和利用。
通过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分类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 产权划分不清自然资源的产权划分在过去存在一定的混乱,导致了部分资源产权不明确,存在争议和矛盾。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也影响了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缺乏合理规划在过去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下,对于资源的规划管理不够科学和合理,导致了一些资源的随意开发和利用,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3. 利益分配不公自然资源的利益分配问题一直不容忽视,一些资源的开发利益并未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导致了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下降,资源的利用效益不断下降。
1. 加强立法和政策法规制定应加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明确自然资源的产权划分和利用要求,规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行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作者:陈桂清来源:《数码设计》2020年第07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十分巨大。
由于大量的使用自然资源,导致对其的保护和管理有所缺失,而且由于产权制度不健全,实际的监督管理不完善等,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造成巨大影响。
鉴于此,文章重点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关键问题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7-0122-01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very huge. Due to the extensiv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re somewhat deficient, and due to the imperfect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the imperfec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re also greatly affected.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several key issues in the reform of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right system for reference and analysis.Key words:natural resources;Property rights system;Reform;The key problem引言:自改革開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二元所有格局,并形成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产权制度,在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又是一项很不完善、很不彻底,存在多头管理的制度,这就产生了自然资源资产底数不清、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资源资产流转融资不顺畅等问题,导致产权纠纷多发、资源保护乏力、开发利用粗放、生态退化严重。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问题.doc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问题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问题摘要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自然资源管理出现的新思潮,文章在分析这种思潮主客观背景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必须同时具有稀缺性和所有权明确性两个条件,虑及自然资源特性,只能对部分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及其量化理论有待于深化和创新;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具有可行性,但目前存在诸多障碍限制了其可操作性;自然资源资产折旧不同于固定资产折旧,具有特殊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流失有待于从各个方面加以推进。
关键词自然资源水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折旧 1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形势近年来,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日趋活跃[1],究其原因,其一,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矛盾更加尖锐化,并最终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促使人们寻求更有效的途径来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其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必然渐渐将通过计划管理分配资源模式转化为由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国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者的主体,主要起宏观调控和服务的作用,并且要求在经济上实现所有权,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是加强资源管理、实现所有权具体步骤之一;第三,政府的界入和推动,是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加温的助然剂,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仅在19911995年间,多次召开会议,1991年召开了“自然资源产业化和资产管理问题”理论研讨会,1992年发表了“实行国有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是摆脱我国资源困境的根本出路”的文献,在1994年“全国国有资源性资产管理暨全国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及1995年“国有资源性资产管理全国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为自然资源管理开辟了一条新领域,它对保证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地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十问?2013-11-2916:12作者:王玮来源:中国环境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简称《决定》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何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为何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怎样核算?空间用途管制与环境功能区划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有管理体制存在哪些不足?市场与政府在其中应分别扮演什么角色?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怎么编制?为什么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什么自然资源生态补偿需要“看得见”的手?针对这些问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研究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作出了解读。
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如何界定根据自然资源特性,可规定一定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应首先界定自然资源概念,传统的概念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
我的理解是《决定》扩大了自然资源范畴,不仅将传统意义上投入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部分纳入进来,如矿藏、森林、草原等,也包括作为生态系统和聚居环境的环境资源,如空气、水体、湿地等。
这就使得保护对象更加丰富和合理,进而为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空间。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产权主要有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
根据自然资源特性,第一种类型是对进入社会生产过程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纯自然、非人工自然资源,可以规定一定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第二种类型是对生态系统和聚居环境的自然资源,可以把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都赋予保护者和生产者。
一般来说,对于像水资源、清洁空气资源、污染物排放权、碳配额等自然资源产权比较难以清晰界定。
对于这种情况,不应过分关注环境资源的所有权问题,主要从占有权、使用权角度去确定,如把水资源、排污权按照配额方式有偿分配给需求者,然后实现配额之间的市场交易。
2为何要健全资产产权制度明确环境、生态等公共自然资源的“主人”,实现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配置自然资源产权不清晰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资源的掠夺性使用。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加重,雾霾围城的情景不断出现,就是因为大气作为“无主”资源被过度利用了。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就是为明确环境、生态等公共自然资源系统的“主人”,赋予其保护自然资源的动力,让其获得使用这些自然资源利益的同时,承担起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解决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问题,实现空气等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使用。
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领域,农村土地承包制、林地所有权改革就是这类资源典型的产权制度改革,而且这种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只有自然资源“主人”,才能通过市场配置、行政划拨等方式,使自然资源“主人”在各种可能的用途之间作出最优选择,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匹配。
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是国家对国土空间内的自然资源按照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等用途或功能进行监管,表明一定国土空间里自然资源无论所有者是谁,都要按照用途管制规则进行开发,不能随意改变用途,诸如耕地用途、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等管制。
当前阶段,自然资源用途或功能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森林、草地、水体、湿地、滩涂等生态空间不缩小,甚至扩大生态空间面积。
3怎样核算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可从自然资源资产和其所提供的生态产品两个层面进行核算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外部性,在缺乏有效的政府干预和宏观政策调控下,单纯依靠市场途径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消费和对环境的无节制破坏。
如果能够核算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并且实行对非经济成分的评估机制的话,那么就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明晰后,需要对其进行定价。
另外,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正确评估,能够为确立生态服务市场交易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制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从生态生产角度来看,目前很多自然资源都可以被视作生态资源,如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湿地等,具有很强的生态生产功能。
因此,自然资源的核算可以从自然资源资产和其所提供的生态产品(也就是生态效益两个层面展开核算。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主要是对自然资源资产实物存量进行核算,并记录核算期内变化,包括自然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变化。
在资产实物量核算基础上,利用价值评估方法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存量进行货币化价值评估,反映自然资源资本总值。
生态产品生产总值(简称GEP核算,主要是评估生态产品的服务价值,形成一组以生态产品生产总值(GEP为中心的关键指标,与经济核算中的GDP相对应。
其目的是对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耕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大气系统和动植物等生态资产提供的有形生态产品价值和无形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同样以生态产品实物量核算为基础,对各生态要素为人类提供的有形生态产品和无形生态服务进行货币价值核算。
对生态产品的服务价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了生态产品生产总值(GEP,它与绿色GDP共同形成评估地方政府生态绩效的“两张表”。
4用途管制与功能区划是何关系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必须通过国土空间的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来划定和落实自然资源用途管制,通俗地说是对一定国土空间里的自然资源按照自然资源属性、使用用途和环境功能采取相应方式的监管。
用途管理实质上就是功能管理。
用途管制必须通过国土空间的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来划定和落实。
从提供资源产品角度,把国土空间划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大类,这就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
而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是根据生存生态安全和聚居环境安全两大环境功能划定国土空间,本质上与主体功能区是统一的,是主体功能区的环境空间“落地”。
环境功能区再往下划分,划分为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保育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聚居环境维护区和资源开发环境引导区等5类环境功能区和12类亚功能区。
具体来说,自然生态保留区和生态功能保育区,构成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生态安全保障;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聚居环境维护区和资源开发环境引导区,是承载我国主要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重点保障区域人居环境健康。
结合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及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优化开发区域,实行不同的用途管制,按照不同用途和功能采用各有侧重的生态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标准。
在工业开发区和城镇化区域重点考核GDP和资源效率,在重点开发区域重点考核工业和服务产品价值,在限制开发区域尤其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核算生态产品价值,淡化甚至取消GDP考核。
5现行管理体制有哪些不足在现有市场定价机制中,自然资源没有完成产权确定,更谈不上对资源进行合理定价宏观上,首先,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
现有体制割裂了环境要素综合保护与自然生态系统管理的关系;其次,生态保护责任关系不明确,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合理,部门之间协调程度差、合作效率低;第三,环境保护部门责任和权力不匹配,区域、流域环境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
具体来说,在现有市场定价机制下,由于很多自然资源没有完成产权确定,更谈不上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定价,导致许多企业不计成本地滥用和过度开采资源,如许多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另外,有一些生态资源压根就没有纳入市场定价,如清洁空气、清洁土壤、良好生态环境等,结果使这种免费产品被无约束地使用,造成了经济社会无法承受的代价,导致了负财富效应问题。
同时,对于自然资源部门,开发与保护、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职能集于一个部门,往往会顾此失彼甚至只注重开发。
再有,生态、环境、资源管理权限分散在过多的部门中,既阻碍了相关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也不利于开展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降低了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效率。
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6如何权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自然资源价格能由市场形成的就交给市场,政府管理自然资源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为更好地体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一方面彻底贯彻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的原则,在政府制定的制度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免费使用的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变成“谁使用谁付费”的资源。
例如同样是树木,作为造纸、种植等用途的经济林,就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做法实现最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政府应向法治和服务型转变,自然资源管理方式要由行政手段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例如,同样是树木,如果是生态公益林、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那就不能全部按照市场的做法进行交易,而是要通过政府购买或者生态补偿的方式给予经济回报。
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领域,市场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目前还谈不上决定性作用,总体上政府还是起主要作用。
但用市场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空间依然很大,实现从传统上依赖行政干预手段向更多地使用市场经济手段、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自愿保护等手段。
特别是要善于利用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环境税、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7为何探索编制资产负债表因为有难度,所以是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正是负,能表明当期地方政府的生态政绩如何这是《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目的是破除和扭转地方发展唯GDP论。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要核算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其变动情况,以全面记录当期(期末-期初自然和各经济主体对生态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殖活动,评估当期生态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
由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如果这个变化是正的,说明当期的自然资源资产是增值的,当期地方政府的生态政绩是正的,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反之则意味着当期的自然资源资产在贬值或下降,说明辖区政府的生态政绩是负的,对生态文明做出了负贡献,领导“乌纱帽”应该摘除。
同时,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上,不仅要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变化,更要关注一些新的自然资源资产质量变化,如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