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猜想验证中体验探究过程
中班猜想验证式的科学教案
中班猜想验证式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什么是猜想和验证式,并能够运用猜想和验证式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球、可倾斜低的桌面
2. 实验步骤和表格
教学过程:
1. 引入:老师介绍“猜想”和“验证式”的概念,用平时的生活中的例子,如推着自行车比骑自行车快等。
学生依照老师的提示进行跟随猜想。
2. 教学正文:教师将实验对象和实验步骤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球的特性进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个猜想的正确性。
3. 实验过程:实验前,提出猜想: “两个一样大小的球滚下一个倾斜的板子,哪个球先到底?”
4. 实验过程:先让同学进行观察,大家都认为这两个小球会一起落地。
这是猜想。
5. 实验过程:老师贴心的为同学们准备了实验:首先将两个一样大小的球都放在板子的起点,然后让每位同学轮流轻轻地碰一下球,让它们滚下板子。
老师在此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
6. 归纳总结: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比两个球的轨迹、速度、时间等数据,同学们发现,离开起点的球先落地。
这就是验证式,同学们发现猜想是对的。
7. 整合应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编写通过猜想和验证式解决问题的篇章。
8. 课堂反思: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梳理思考更好地掌握。
同时,回顾本节课课堂表现,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面学习作引导。
教学提示:实验中,如果两个球大小不同,难以得出结论,让同学们误以为猜想是错误的,这样会使同学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所以,一定要注意小球的大小的一致性。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8 从猜想到验证》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8 从猜想到验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猜想到验证》是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在学生对事实与猜想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校园不久,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他们喜欢动手操作,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有限,往往难以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探究方法。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简单有趣的科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逐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2)学会提出合理的猜想,并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3)掌握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提出合理的猜想,并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2)掌握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正确运用从猜想到验证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
猜想验证式活动大班科学教案
猜想验证式活动大班科学教案导语: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而科学教育则能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班阶段,我们可以引入猜想验证式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以及亲身体验来发现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大班的科学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幼儿们进行猜想验证式的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2. 激发幼儿的科学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3. 培养幼儿进行猜想和验证的能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5. 通过实践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2)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3)准备猜想验证式实验的器材、材料等。
2. 学生准备:(1)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2)掌握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故事、图片或实物等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向他们介绍今天的主题:物体的浮沉现象。
2. 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沉下去,有些东西会浮上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幼儿组成。
让他们合作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猜想,教师引导他们理由充分,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猜想。
4. 实验操作(1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并提醒注意安全。
根据猜想验证式活动的特点,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尽量放权给幼儿,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体验科学实践的乐趣。
5. 结果呈现(15分钟)让每个小组将实验结果进行呈现,可以是口头描述,也可以是图示展示。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来验证之前的猜想。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下一个探究的问题,并反思自己猜想的正确与否,引导幼儿从失败中学习。
“猜想-验证”式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
幼教视点
以相关的生活经验为依托& 属于$凭空猜想%* 因 全把他们吸引住了& 幼儿乐此不疲地进行实验& 场
为& 生鸡蛋的悬浮与水的密度有关& 盐水的相对密 面热烈* 可仔细观察& 却发现很多幼儿仅仅是热衷
度比鸡蛋大& 因而鸡蛋出现悬浮* 水的密度对于幼 于玩& 刚开始实验蜡烛" 棉花" 吸管三种材料时&
指向明确& 才能使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具有指向 蜡烛" 吸管" 塑料盘子" 橡皮泥& 避免了幼儿在
性& 引导幼儿逐步探究& 最终获得关键经验* $猜 实验活动过程中因为实验材料多而形成的慌乱*
想$验证% 式科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实验材料丰富 活动目标的瘦身& 不仅为教师在筹备活动材料这
甚至繁琐* 教师常为了准备一次$小实验%& 要收 一环节上减轻了负担& 还更有利于幼儿的有效猜
述幼儿教师如何从活动内容的选择 活动目标的制定 活动材料的准备 记录方式的调整四方面来开
展猜想$验证 式科学探究活动
关键词 猜想$验证 式 科学探究活动 幼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Z!!
"!!
[ZZ_ $#`^% YZ[\ [Z $LZ^` $Z#
置& 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合理引导幼儿猜想而 标制定细化* 如& 在$ 它们放在水里会怎样0%
不是$瞎想%*
活动中& 教师调整教育目标& 将初步理解物体在
水中的三种状态& 调整为其中两种! 沉" 浮* 而
二 为教育目标瘦身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课题:《从猜想到验证》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苏教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的是新教材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中的《从猜想到验证》。
课文主要引导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猜想需要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材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和活动,展示了如何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 学情分析一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科学概念和方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科学思维。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提出各种猜想。
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缺乏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猜想,并积极参与验证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
2. 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全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知道猜想需要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
2. 能力目标能够提出合理的猜想。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提高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猜想与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猜想与实验教案
主题: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性规律的研究
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元素周期性规律的探究
一、猜想: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否与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二、实验目的:
1. 探究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规律。
2. 掌握元素周期性规律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1. 元素周期表。
2.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元素。
3. 实验室器材:试管、试剂瓶、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 组织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并给出相关讲解。
2. 将几种元素在试管中进行加热,并观察其颜色、发光等特性。
3. 让学生收集实验数据,比对元素的性质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
五、实验总结:
1. 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具有周期性规律性。
六、延伸实验:
1. 请学生设计并进行更多有关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实验,加深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2. 探究其他元素周期性规律的表现形式,如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等。
七、教学效果评价:
1. 考察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程度及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并进行探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独立实验能力。
猜想验证式活动科学教案小班
猜想验证式活动科学教案小班教案标题:猜想验证式活动科学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猜想和验证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透明杯、水、糖、搅拌棒、各种果汁(例如橙汁、苹果汁等)。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糖的溶解过程和果汁的颜色变化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科学实验的概念,并解释猜想和验证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水中加入糖,会发生什么?”探究:1. 将透明杯中加满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水的状态。
2. 向学生提供一勺糖,并鼓励他们猜想加入糖后会发生什么。
3. 让学生依次将糖加入水中,并使用搅拌棒搅拌。
4.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糖的变化以及水的变化。
5. 提醒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帮助他们总结糖在水中的变化。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猜想和验证结果,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拓展活动:1. 提供不同种类的果汁,让学生猜想并验证果汁的颜色是否会改变。
2. 鼓励学生尝试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糖的溶解实验,并观察结果。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记录和总结,评估他们对猜想和验证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更多的猜想验证式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在其他科学领域中运用猜想验证式活动,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探究物体的浮沉等。
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8 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
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8 从猜想到验证》,我们了解了从猜想到验证的基本步骤,学会了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还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善于观察,敢于猜想,勇于验证,成为一名小小的科学家。”
2.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
3.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和总结。
七、拓展延伸(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1. 教师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和验证。例如:“为什么冰会融化?”“为什么铁会生锈?” 等。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尝试用从猜想到验证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简单的实验材料(如气球、塑料棒、纸屑等)、实验记录表。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1. 教师展示一个摩擦起电的实验,用塑料棒摩擦头发后,能吸引纸屑。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设计
8 从猜想到验证
一、猜想与验证的概念
二、案例分析
三、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设计实验、实际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能够大胆提出猜想,并尝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部分学生的思路不够清晰,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个别学生的操作不够规范,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同时,我也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提要:如在《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把学生验证的结果一一展示后,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比的这个特性是否具有普遍性,比的这个特性怎样归纳呢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所以,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形成悬念,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
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传统的教学是:出示一组分数3/4、6/8、9/12,让学生发现3/4:6/8:9/12,接着把分数转化成比3:4=6:8=9:12,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接着是一层层的巩固练习。
这个过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
不说让学生感兴趣,就是对其内容,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在应用时,会出现比的前项和后项乘的不是同一个数,甚至会出现前项乘后项的笑话。
这种以接受知识为目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例3进行引入,而是让学生先填表格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问学生:通过填这个表你发现厂什么?生: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密切的联系,它们很相似:再出示:18÷6=()÷2=24÷()、15/20=()/4=9/()=()/6。
问:这两题是根据什么规律和性质来做的?生: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引导: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通过这样的引导,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
他们很想弄清楚:比有没有类似商那样的规律和分数那样的性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猜想验证,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
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探究欲望后,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发现的过程呢?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作出各种猜想,对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
猜想验证式活动科学教案
猜想验证式活动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猜想和验证式的概念。
2. 掌握验证猜想的方法,以及将猜想转化为准确命题的能力。
3. 培养能够独立设计猜想验证式的能力。
4. 启发学生关于科学实验的绝对准确性和相对准确性的思考,以及对科学实验不可替代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知识导入(10分钟)教师先讲解什么是猜想和验证式,告诉学生猜想是建立在自己的推测上面,验证式则是要经过实验证明正确性。
然后教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自行提出一种猜想和相应的验证方法。
2. 实验设计(3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设计自己的猜想验证式。
教师可以给予少量指导,引导学生确定好实验流程和所需要的材料等。
3. 实验操作(50分钟)介绍实验所需的材料和操作步骤,并督促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
4. 实验结果分析(30分钟)学生讨论和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自己之前的猜想进行比对和验证。
5. 总结(1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行总结整个实验过程,深入探究科学研究的相对准确性和不确定性。
三、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 实验中的安全要求非常重要,学生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内的安全规定。
2. 在设计实验前,学生应该对研究对象进行充分了解,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理性。
3.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自觉抵制抄袭和抄袭的行为,体现科学研究的原创性和创造性。
4. 在实验中,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探究法2. 点拨教学法3. 合作探究法五、教学手段1. 教师提供实验设备和材料。
2. 使用投影仪或黑板/白板进行演示和讲解。
3. 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记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检测学生对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2. 对学生展示的猜想验证式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估,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实现自己的创新和创造性。
在猜想中领悟、在活动中体验——“推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130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在猜想中领悟在猜想中领悟、在活动中体验———“推理”教学设计与反思◎杨丽1刘永献2(1.湖北省襄阳市松鹤路小学教育集团,湖北襄阳441000;2.襄阳市万户小学,湖北襄阳441000)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教学目标:1.通过:“猜一猜”系列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2.学会根据提示或者信息使用排除法进行判断推理.3.初步获得简单的推理经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判断,并对判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口头表述.教学难点: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倾听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猜一猜谁是神秘嘉宾?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特殊嘉宾来参加我们的学习活动.这位嘉宾是喜洋洋和柯南其中的一位,你们猜猜他是谁?(出示课件)能猜得准吗?出示信息:这位嘉宾不是喜洋洋.师:那谁是这位嘉宾?谁来猜?师:确定吗?你是怎么想的?请你用不是,就是,来说一说你的观点.2.验证———出示柯南图片.师:真厉害!我们刚才在游戏中你是依据什么顺利地猜出了这节课的嘉宾?生:信息.师:对,这说明在猜的时候而要依据所收集的信息来猜.(板书:收集信息)像这样根据收集的完整信息,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叫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简单推理1.教学例1师:同学们柯南是做什么的?(侦探)他最擅长什么?(破案)大家想不想和柯南一样根据信息来解决问题呢?下面请看题,请你们仔细观察,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些什么?(1)呈现问题出示例题1:先出示例题1的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和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师:从题目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到底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最后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在作业纸上.(3)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阅读思考直接得出结论.预设2:连线法.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预设3:表格法.师:根据前面的推理,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2.总结推理过程师:为什么几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生1:这条信息很重要……师:这是条关键条件.(板书:找出关键)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最后得出结论.(板书:得出结论)实际推理时,方法很多,边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和列表法能让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有方法地去推理,我们一起来接受柯南给我们设的难关吧!有信心吗?1.第一关:猜猜三名同学拿的什么动物卡片?小林、小青、小风名学生每人拿着一张动物卡片,分别是小兔、小狗、小猫、小林说:“我拿的不是猫.”小风林说:“我拿的是兔.”他们拿的各是什么动物卡片?活动要求:请三名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其余的学生思考后,再请一名学生来按信息给这三名学生分发动物卡片.请其余的学生说一说他先给谁发的卡片,为什么这样做?2.第二关:猜猜小狗的名字?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活动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推理,请在答题纸上写出它们的名字.3.第三关:四名学生拿的什么礼物?老师准备了四样礼物要分别送给张红、王明、李强、赵刚这四名学生.张红得到的不是笑脸.王明得到的不是笑脸,也不是红旗.李强得到的不是笑脸,不是红旗,也不是星星奖章.想一想:张红、王明、李强、赵刚分别拿的是哪种礼物呢?活动要求:请同桌先讨论一下哪个条件最关键,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答题纸上,最后请学生展示.师: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节课里,你都跟小侦探柯南学到了哪些知识?……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时,首先要收集完整信息,这就是在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再找到关键的信息,这就是在分析解题,最后我们得出最终结论,这样你就能成为未来的柯南小侦探了.教学反思:本节课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整节课以学生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在猜想中领悟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定的体验.开课伊始,首先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游戏情境,猜猜嘉宾是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猜的过程中感知只有给出足够的信息才能找到结果,使学生感受到信息完整的重要性,初步体悟简单的数学推理思想,为本课能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本节课重视创设游戏情境,通过猜测“小刚、小丽拿的什么书”,判断“三名同学拿的什么动物卡片”“猜猜小狗的名字”“猜猜四名同学分别拿的是什么礼物”等活动,一步一步把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情境中再次让学生体验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学会用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推理的思维过程.从扶到放、由浅入深,从两个事物“非此即彼”的判断到“三个事物的判断”,一步一步深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的一般方法,有利于突破“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的思考、合理的推理的意识”这个教学难点.整节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七年级数学下册《猜想与证明》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如:“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你能用图形或符号来表示这个关系吗?”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证明方法。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成员的互补性。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将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合作完成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与交流技巧。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勾股定理。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3)合作式教学: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讨论问题,共同完成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1)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3)关注学生的合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价值观方面: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包括: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图形等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语言的敏感度和运用水平。
2.技能方面:使学生掌握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相关问题时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完整版)小学数学“猜想-验证-归纳-运用”课堂教学模式
“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黎川二小丁国安一、模式的理论依据: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的不少发明和理论也都是由一定的猜想而产生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模式的教学目标:1、教师方面:引领数学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深度思考、重新组合、创造性地用好,达到优化有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科学、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数学猜想能缩短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猜想能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三、模式的操作流程:(一)、知识迁移——有“理”猜想,激活思维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常常与新知之间存在着一层“真空地带”,这正是学生学习新知时在认知和心理上竭力要跨越的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猜测活动就应在这“真空地带”中展开,让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借助旧知产生“正迁移”,先建立猜想,然后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猜想。
2024年秋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3.2《从猜想到验证》表格式(教案)
2.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板书),要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回答:
3.小结:先作出猜想,再想办法验证。借助工具观察,验证两条线都是直线。(奖励贴纸)
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
1.所有的猜想都能用这样的方法来验证码?现在我们来到第三关,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狼追兔子,兔子跑进了哪里?然后从哪里出来的?
3.和同学说说你的判断。师生共同统计每种猜想的人数。
4.你们判断的不一样,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试试小组内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小组再讨论、再试试、再交流,猜想暗盒里小球的数量。
5.小结:如果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没有关系,科学家研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我们运用的方法越多时,我们收集到的有用信息就会越多,就有更多的证据来验证猜想。
5.小结:对一些难以观察到的事物,如物体的内部情况,需要我们仔仔细细观察,搜集信息,再根据信息进行猜想。借助其他的证据来验证。
1.出示盒子:这是一个打不开的盒子,盒子里有可以滚动的小球,你能判断盒子有几个小球吗?
2.你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的?( 暗盒不能打开;想一想怎样让小球在盒子里滚动起来?动作快好还是慢好?用什么来感觉?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方法。)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用大脑思考》单元 2.从猜想到验证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用大脑思考
课题
从猜想到验证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13.1 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
1~2年级①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在猜想验证中体验探究过程
中外教 育研 宄 ・
20 09年 5月 NO5 .
在猜想验证 中体验探究过程
陈万菊 浙江省 义乌市绣湖小学
【 要】 摘 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教育 中合理运用猜想,并把猜想与验证有效地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
动性 。
【 关键词 】猜想
验证 创造 【 文献标识码 】 A
步 的探究 验证 。 如 《 观察 物体 》教 学 片断三 :
从单 一被 动 的学 习方式 ,向多样 化 的学 习方式 转化 ,以 自主 探索、 合作 交流 和动手 实践 为主 的学 习方 式是 我 国 目前课 程 改革 的一个 重要方 向。课 堂 中教 师充 当组织 者 、引导 者 的角色 ,给学 生 留下充分 的参 与学 习 、展示 自我 、相互合 作 、相 互交 流 的时 间 和空 间 ,引导学 生在 动手 实践 、自主探 索的基 础上 积极 参与 有效
( 证从 不 同位置 观察 其他 物体 也是最 多 只能 看到 三个 面 ) 验 师 : 才在从 不 同位置 观察 长方 体 的活动 中 ,我们 发现有 三 刚 种不 同的结果 :可能 看到 1 面 ,可 能看 到 2 面 , 多也 只能 个 个 最
的小组合作学 习。 在合作交流中, 学生不仅可以表达 自己的想法 ,
几个 面 。
如 《 观察 物体 》教 学片 断一 : 课 始师 出示一 个长 方体 。 师 : 一猜 , 任何 一个 位 置来看 这个 长方 体 , 猜 从 你认 为 最多
能看 到几个 面? 学 生猜 测 : 生1 :最多 能看 到 4 面 。 个 生2 :最多 能看 到 6 面 。 个 生3 :最多 能看 到 3 面 。 个
【 文章 编号 】10 —98 2 0 )0 — 14 2 0 6 62( 0 9 5 0 3 —0
验证和形成数学猜想
验证和形成数学猜想数学猜想在数学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由直觉、观察、实验等手段得到的假设,需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谨的证明来验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验证和形成数学猜想的方法和过程。
一、数学猜想的形成数学猜想通常是从观察到某种规律或者现象开始的。
数学家通过观察数列、几何图形等,得到一些有趣的性质或者关系,进而形成了数学猜想。
举个例子来说,著名的费马大定理最早提出者为费马,这个猜想是他观察到了自然数幂次之间的某种关系,并且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据来支持他的猜想。
而类似于费马这样的数学猜想,需要经过深入探究和严密论证才能得到证明。
二、数学猜想的验证1. 观察和归纳在验证数学猜想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观察和归纳来发现可能的规律。
这一阶段通常是直觉性的,数学家通过分析和整理已有的数据,观察到一些共同的性质或者关系,从而得出初步的猜想。
2. 推理和假设基于观察和归纳得到的猜想,数学家会进一步推理和假设,试图推导出更一般的结论。
这个过程需要运用到数学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法、反证法等,以构建严密的证明链条。
3. 实验证据为了验证数学猜想的正确性,数学家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或者计算。
这些实验可以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数值计算或者通过一些特定的实验方法来实现,以验证猜想在广泛范围内的适用性。
4. 逆向思维和反证法在验证数学猜想的过程中,逆向思维和反证法也是常用的方法。
逆向思维是指从关注点的反方向出发,寻找可能的矛盾或者局限,从而得到结论的方法。
反证法则是通过假设前提条件不成立,进而通过推理得到矛盾的结论,从而推翻了原来的假设。
三、数学猜想的证明验证数学猜想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证明它的正确性。
数学证明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谨的演算来建立的,其中有时也需要运用到一些已经得到证明的数学定理和规则。
数学证明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前提条件在证明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所给的假设或者前提条件。
这些前提条件既可以是自明的真理,也可以是以前已被证明的定理。
“猜想、验证、应用”教学模式课例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9-30页。
教材分析:圆锥的体积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领域.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圆柱体体积教学的基础上实行的,教学时应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让学习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水平,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个课时主要安排了二个主要活动。
活动一:提出猜想巧验证有问题才可能引发探究,才会实行猜想。
活动一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之上,通过如何求圆锥的体积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猜想,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或经验,作为探究圆锥体积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再通过圆锥形容器向圆柱形容器倒沙或水的实验(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等底等高),并使用转化的解题策略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
活动二:使用方法巧解题在活动一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让学生解答数学书第30页“试一试”及第30页“练一练”这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摘取学习的“果实”,并亲自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操作—逻辑思维水平和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3、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方法,向学生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设计:一、问题导入:前面我们理解了圆锥的特征,你们能互相介绍一下吗?前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圆柱的体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叫圆锥的体积吗?二、提出猜想巧验证活动一:下面的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1.估计一下:上图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师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那到底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呢?我们能够使用转化的方法,把不会的变成会的。
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及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及活动反思(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优质课件、节日课件、语言课件、科学课件、健康课件、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high-quality courseware, holiday courseware, language courseware, science courseware, health course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及活动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猜想、验证、总结策略的教案
教案是教师规划与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策略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应该在教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教学策略,即猜想、验证、总结策略,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教学教案中。
一、猜想、验证、总结策略猜想、验证、总结策略是一种基于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该策略的基本步骤如下:1.猜想: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对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猜想,提出假设性的答案或解释。
2.验证:学习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手段,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并对猜想进行检验和验证,发现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不断完善和调猜想。
3.总结:学习者在经过反思和总结后,从经验和规律中提取出可应用的新知识,或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原有的知识体系。
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深度,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具备探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思维等素质的高级人才。
二、如何融入教案把猜想、验证、总结策略融入到教案中,尤其是在理科和数学科目中,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使学习者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深刻地体悟科学的本质和方法。
下面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明如何将该策略融入教学教案中。
1.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探究性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建立起知识体系,并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设计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可以通过可视化展示、实验演示、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或猜想。
要提供足够的实验和研究资源,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和探究体验。
要加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设计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中,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而不是“把知识倒进学生的头脑”。
大班科学教案猜想验证
大班科学教案猜想验证在大班幼儿科学教育中,猜想验证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和做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班科学教案猜想验证的优势和教学实施。
1. 猜想验证的优势猜想验证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比于传统的教授知识,猜想验证能够让幼儿亲身参与探索,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猜想验证,幼儿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证明或证伪猜想,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他们通过观察现象、思考原因、做实验验证,学会用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2. 猜想验证的教学实施教师在组织猜想验证活动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实物或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话题的好奇心和猜想。
(2)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他们互相间的交流和讨论。
(3)制定实验计划:根据幼儿的猜想和问题,教师协助幼儿制定实验计划。
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方法,但尽量让幼儿自己进行安排和决策。
(4)进行实验:幼儿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但不影响幼儿的自主性。
(5)总结与讨论: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思考和解释实验数据。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幼儿分享和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
(6)验证猜想:根据实验结果,幼儿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并得出结论。
无论猜想是否得到验证,都鼓励幼儿从实验中学到知识和经验。
3. 猜想验证案例举例在大班幼儿科学教育中,可以设计各种猜想验证活动,以下是一个示例:话题:水的沉浮(1)引入话题:教师展示一张插图,上面有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问幼儿“你们认为这些物体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为什么?”(2)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沉下去,有些物体会浮起来?”(3)制定实验计划:幼儿根据问题和猜想,决定使用哪些材料进行实验,例如水杯、纸张、石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猜想验证中体验探究过程
发表时间:2009-07-16T16:22:18.170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万菊[导读] 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合理运用猜想,并把猜想与验证有效地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在猜想验证中体验探究过程陈万菊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
【摘要】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合理运用猜想,并把猜想与验证有效地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关键词】猜想验证创造【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34-02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主动参与猜想与验证的数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结合教学实例《观察物体》谈谈本人的体会。
一、猜想设疑,激发探究欲望。
波利亚曾经说过:“学生在做题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当他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会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最后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
”确实,猜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断探索,尤其是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与结果上基本一致时,他们会感到猜想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会以更大的热情自主地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去。
久而久之地经历类似教学,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观察、推理、猜想、验证、分析、归纳等思维习惯,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如《观察物体》教学片断一:课始师出示一个长方体。
师:猜一猜,从任何一个位置来看这个长方体,你认为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猜测:
生1:最多能看到4个面。
生2:最多能看到6个面。
生3:最多能看到3个面。
生4:最多能看到5个面。
……
师:老师现在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先观察后讨论的方法来研究研究吧!以上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猜测从任何一个位置来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在答案不一的情况下,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体验探究过程。
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化,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是我国目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课堂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参与意识,也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如《观察物体》教学片断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课前发给每生一张观察记录表:嘿,我会从3个不同的位置来观察长方体!
1 2 3 4 5 6 数一数
第1次第1次能看到()个面第2次第2次能看到()个面第3次第3次能看到()个面结论: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个面。
1.明确活动要求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表上的数字1~6分别表示长方体的六个面。
每人自由选择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3次,每次观察时看到哪几个面,就在相应数字下的空格里打“√”。
2.学生开展观察记录活动自由选择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并记录每次各看到哪几个面。
3.小组交流讨论观察结果。
4.小组汇报结论后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3个面。
在以上片断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素材,如观察记录表、长方体盒子、小动物玩具等等。
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观察,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每一位学生都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多次实实在在的观察探究活动。
在保证每位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前提下,每位学生独立观察记录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并讨论观察结论,体验了有趣的探究过程,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拓展验证,体验生活实践。
在学生得出初步结论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大环境中进一步的探究验证。
如《观察物体》教学片断三:
(验证从不同位置观察其他物体也是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师:刚才在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可能看到1个面,可能看到2个面,最多也只能看到3个面。
现在请你再看看身边的其他物体,会不会也是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呢?学生观察其他物体。
学生汇报观察其他物体的结果。
生1:我观察的是铅笔盒,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生2:我观察的是数学书,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生3:我观察的是桌子,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生4:我观察的是桌子上的小兔玩具,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生5:我观察的是橡皮,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生6:我观察的是讲台上的粉笔盒,最多也只能看到3个面。
……
在以上教学中,笔者注重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经历了多次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
既满足了小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这一种强烈需要,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贾少华. 教育的实践与艺术[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2
2 周增文. 细节决定教育成败[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