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十猜想验证探究类实验题解题技巧-解析卷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10个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方法

中考化学-10个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是对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考查。

对于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方法可以分以下步骤:首先,要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比如特殊的颜色,如铁离子是黄色的,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氯化银和硫酸钡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等,这样会缩小你思考的范围。

然后,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从突破口往两边推测,如果两条路都通了,就证明你做对了。

最后,是整理阶段,看看你的推测从头到尾能走通吗,如果可以,就证明你做对了。

下面老师总结了历年中考有关初中化学的10个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在中考科学考试中,出现探究题的概率较高。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以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为例,介绍一下答题思路。

二、实验思路:1. 仔细审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控制的变量。

通过仔细分析题目,可以确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总结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内容。

2. 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合理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

3. 正确操作:在操作实验时,要准确无误地进行实验步骤。

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过程,保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 组织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绘制实验曲线、制作图表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5. 问题解答:最后,要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

要仔细分析实验结果,遵循科学的思维逻辑,给出合乎要求的解答。

要注意逻辑严密、言之有理,用丰富的语言叙述实验思路和得出的结论。

三、注意事项:在解答实验探究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审题:对题目要求进行准确理解,确定实验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2. 运用科学知识: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要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3. 阐述实验思路:在回答问题时,要将实验思路清晰地展示出来,让阅卷老师能够理解你的实验过程和推理思路。

4. 结论的准确性:结论必须与实验结果相符,且具备科学的解释性和合理性。

5. 表达语言的规范性: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语病和错误表达。

四、实践与总结:为了提高对实验探究题的应对能力,同学们应多进行实际操作,积累实验经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提高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通过反复实践和总结,积累实验思维,才能在中考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实验探究题。

天津中考物理猜想题如何猜想

天津中考物理猜想题如何猜想

天津中考物理猜测题如何猜测所提出的猜测进展验证提出的猜测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只要是有根据的提出,就有研究的价值。

故对已经提出的猜测进展验证,也是非常必要的。

此类考题一般以实验设计为主要形式。

即通过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一般做法是先分析该探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现有条件选择哪种方法,然后确定器材以及构思出操作步骤。

例题7.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对鸡蛋的新颖程度与鸡蛋的平均密度是否有关做出猜测,为了研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取来一些新颖程度不同的鸡蛋,分别测出它们的平均密度,再进展分析研究,请你在下表中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测出鸡蛋的平均密度:解析: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测的正确与否,这是一道传统的测量密度的实验题,试题难度并不高,它结合了生活实际,具有探究性质,学生可以在答题中享受一种亲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

答案:方案一:〔1〕测出鸡蛋的质量m〔用天平测质量或弹簧测力计测重力〕;〔2〕测出鸡蛋的体积V〔用量筒或量杯排液法测体积,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法测体积或用溢水杯和量筒间接法测体积〕;表达式:=m/v.方案二:〔1〕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使鸡蛋恰好能悬浮其中;〔2〕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鸡蛋的平均密度。

表达式为:盐水。

例题8.小明想用实验探究铁芯的粗细对电磁铁强弱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

在下面写出探究过程:研究课题:猜测或假设:设计实验并进展实验:①器材和装置:②步骤:③实验记录表格:分析与论证:在刚刚的实验中,我们看到:评估:对电磁铁你还能提出的可研究的课题是:解析:科学探究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全面考虑探究活动的七个要素,独立设计完好的探究方案。

此题目给出了探究活动的流程,只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框架来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这属于初步的探究要求。

进一步的要求是,题目只提供情景,由学生自己在情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

答案:课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铁芯的粗细有关吗?猜测:可能铁芯越粗,磁性越强。

中考数学思想方法 【猜想归纳】数式规律中的猜想归纳思想(学生版+解析版)

中考数学思想方法 【猜想归纳】数式规律中的猜想归纳思想(学生版+解析版)

数式规律中的猜想归纳思想知识方法精讲1.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亮点,尤其是与数列有关的命题更是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它要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观察思考发现规律.(1)探寻数列规律: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通常将数字与序号建立数量关系或者与前后数字进行简单运算,从而得出通项公式.(2)利用方程解决问题.当问题中有多个未知数时,可先设出其中一个为x,再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设出其他未知数,然后列方程.2. 猜想归纳思想归纳猜想类问题也是探索规律型问题,这类问题一般给出一组具有某种有规律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或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推理,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

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类比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解决归纳猜想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观察→归纳→猜想→证明(验证)”,具体做法:(1)认真观察所给的一组数、式、图等,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2)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概括,归纳它们的共性和蕴含的变化规律,猜想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3)结合题目所给的材料情景证明或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归纳猜想类问题可以分成四大类:(1)数式归纳猜想题这类题通常是先给出一组数或式子,通过观察、归纳这组数或式子的共性规律,写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找出题目中规律,即不变的和变化的,变化的部分与序号的关系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2)图形归纳猜想题此类题通常给出一组图形的排列(或操作得到一系列的图形)探求图形的变化规律,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图形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其解题关键是找出相邻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3)结论归纳猜想题结论归纳猜想题常考数值结果、数量关系及变化情况。

发现或归纳出周期性或规律性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4)类比归纳猜想题类比归纳猜想题通常是指由两类对象的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的性质,推断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性质的一种题型,有时也指两个对象在研究方法、学习过程上类比,考查类比归纳推理能力。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 理解问题是关键在面对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题目到底在问啥。

记住,这可不是“猜谜游戏”,而是考察你对科学实验的理解能力。

先别急着动手做实验,先把题目好好读一遍,理清楚每个要求。

1.1 理解题目中的关键字例如,题目可能会问“如何验证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这里的“验证”就是关键字,意味着你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某个现象。

再比如,“探究”可能要求你探索某种现象的原因或效果。

搞清楚这些关键字,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避免走弯路。

1.2 划分问题的步骤接下来,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步骤。

例如,题目让你研究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你可以先考虑如何设定实验温度,然后如何测量反应速度。

这样一步步分解,做起来会觉得清晰多了。

2. 设计实验方案弄懂题目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实验方案了。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因为实验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准确性。

2.1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要设计实验,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比如说,如果你要验证某种物质的酸碱性,那你肯定需要酸碱指示剂。

别把实验用的材料搞错了,否则实验结果可能就会乱套。

2.2 设定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的设定也很重要。

比如,温度、时间、浓度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所以,最好能在实验之前,设定好各个条件,并记录下来,确保每次实验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

3. 实施和观察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就可以动手实验了。

在这个过程中,细节和观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认真操作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翼翼,操作一定要细致。

比如,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要确保刻度准确。

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往往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否。

做实验就像做饭一样,不能随随便便。

3.2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尽量详细。

不要只是记下结果,还要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变化情况都写下来。

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做完了,数据也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分析结果了。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专题十实验与探究(一) 生物探究[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 A )A.胚乳B.胚根C.胚芽 D.子叶【解析】玉米种子的营养贮存在胚乳中,胚乳中含有较丰富的淀粉,故滴加碘液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2.如图Z10­1所示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C )图Z10­1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3.[2014·某某]如图Z10­2所示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C ) A.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图Z10-2 C.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D.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4.[2014·某某]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

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C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5.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D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6.[2014·某某]图Z10­3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乙表示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B.若乙表示小肠,则丙内含氧量增加图Z10-3 C.若乙表示肾小球,则丙是静脉血管D.若乙是胰岛,当血糖增多时丙内胰岛素会增加【解析】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静脉血,丙是肺静脉,流动脉血;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若乙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甲、丙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流出。

专题十猜想验证探究类实验题解题技巧-解析卷

专题十猜想验证探究类实验题解题技巧-解析卷

专题十猜想验证探究类实验题解题技巧猜想验证探究类实验题是每年必考的题目,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收集证据(主要包括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主要靠的内容有物质成分探究和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等。

类型一: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首先要能根据题干信息提出问题,并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控制单一变量。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根据题目中实验的现象、数据等,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例题展示】例题1(2017•徐州)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按如图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

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

黑色固体不变色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氧化亚铁和氧化铁(填物质名称)。

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黑色固体部分溶解,且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和四氧化三铁【探究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气)Fe3O4+4H2。

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猜想、探究与证明

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猜想、探究与证明

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猜想、探究与证明猜想、探究与证明题型是全国各地中考的热门题型,由于探究型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综合性较强,灵活选择方法的要求较高,再加上题意新颖,构思精巧,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所以往往作为中考试卷中的压轴题出现,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中考重难点突破)与三角形有关的猜想与探究【经典导例】【例】在△ABC 中,BC =a ,AC =b ,AB =c ,设c 为最长边.当a 2+b 2=c 2时,△ABC 是直角三角形;当a 2+b 2≠c 2时,利用代数式a 2+b 2和c 2的大小关系,探究△ABC 的形状.(按角分类)(1)当△ABC 三边长分别为6、8、9时,△ABC 为________三角形;当△ABC 三边长分别为6、8、11时,△ABC 为________三角形;(2)猜想:当a 2+b 2________c 2时,△ABC 为锐角三角形;当a 2+b 2________c 2时,△ABC 为钝角三角形;(3)判断当a =2,b =4时,△ABC 的形状,并求出对应的c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6,8,10是一组勾股数,最长边10所对的角是直角,而9<10,11>10,所以当△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6,8,9时,最长边9所对的角应小于直角;当△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6,8,11时,最长边11所对的角大于90°;(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当c 2=a 2+b 2时,△ABC 是直角三角形.此时,∠C =90°,则当c 2<a 2+b 2时,c 边所对的角小于90°,当c 2>a 2+b 2时,c 边所对的角大于90°;(3)根据题意先求出c 边长的取值范围,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再具体求出c 的取值范围.【学生解答】解:(1)锐角;钝角;(2)>;<;(3)∵b -a<c<b +a ,∴2<c<6,①a 2+b 2>c 2,即c 2<20,0<c <2,∴当2<c<2时,△ABC 是锐角三角形;②a 2+b 2=c 2,即c 2=20,c =2,∴当c =2时,△ABC 是直角三角形;③a 2+b 2<c 2,即c 2>20,c >2,∴当2<c <6时,△ABC 是钝角三角形.1.问题引入: (1)如图①,在△ABC 中,点O 是∠ABC 和∠ACB 平分线的交点,若∠A =α,则∠BOC =__90°+2α__(用α表示);如图②,∠CBO =31∠ABC ,∠BCO =31 ∠ACB ,∠A =α,则∠BOC =__120°+3α__(用α表示);(2)如图③,∠CBO =31∠DBC ,∠BCO =31∠ECB ,∠A =α,请猜想∠BOC =________(用 α表示),并说明理由.类比研究:(3)BO ,CO 分别是△ABC 的外角∠DBC ,∠ECB 的n 等分线,它们交于点O ,∠CBO = n 1∠DBC ,∠BCO =n 1 ∠ECB ,∠A =α,请猜想∠BOC =________.解:(2)120°-3α.理由如下:∠BOC =180°-(∠OBC +∠OCB)=180°-31(∠DBC +∠ECB)=180°-31(180°+α)=120°-3α;(3)n n -1·180°-n α.2.(1)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其底边是BC ,点D 在线段AB 上,E 是直线BC 上一点,且∠DEC =∠DCE ,若∠A =60°(如图①).求证:EB =AD ;(2)若将(1)中的“点D 在线段AB 上”改为“点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1)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若将(1)中的“若∠A =60°”改为“若∠A =90°”,其他条件不变,则AD EB 的值是多少?(直接写出结论,不要求写解答过程)证明:(1)过D 点作DF ∥BC 交AC 于点F ,则AD =DF ,∴∠FDC =∠ECD.又∵∠DEC =∠ECD ,∴∠FDC=∠DEC ,ED =CD ,又∠DBE =∠DFC =120°,∴△DBE ≌△CFD ,∴EB =DF ,∴EB =AD ;(2)EB =AD 成立.理由如下:过D 点作DF ∥B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则AD =DF ,∠FDC =∠ECD.又∵∠DEC =∠ECD ,∴∠FDC =∠DEC ,ED =CD ,又∠DBE =∠DFC =60°,∴△DBE ≌△CFD ,∴EB =DF ,∴EB =AD ;(3)AE BD =.3.【问题探究】(1)如图①,在锐角△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边向外作等腰△ABE 和等腰△ACD ,使AE =AB ,AD =AC ,∠BAE =∠CAD ,连接BD ,CE ,试猜想BD 与CE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AB =7 cm ,BC =3 cm ,∠ABC =∠ACD =∠ADC =45°,求BD 的长;(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当△ACD 在线段AC 的左侧时,求BD 的长.解:(1)BD =CE. 理由如下:∵∠BAE =∠CAD, ∴∠BAE +∠BAC =∠CAD +∠BAC ,即∠EAC =∠BAD,又∵AE =AB ,AC =AD ,∴△EAC ≌△BAD, ∴BD =CE;(2)如图①,在△ABC 的外部,以点A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BAE ,使∠BAE =90°,AE =AB ,连接EA ,EB ,EC. ∵∠ACD =∠ADC =45°, ∴AC =AD ,∠CAD =90°, ∴∠BAE =∠CAD =90°,∴∠BAE +∠BAC =∠CAD +∠BAC ,即∠EAC =∠BAD, ∴△EAC ≌△BAD(SAS ),∴BD =CE. ∵AE =AB =7, ∴BE ==7,∠AEB =∠ABE =45°, 又∵∠ABC =45°, ∴∠ABC +∠ABE =45°+45°=90°, ∴EC ===, ∴BD =CE = cm ,∴BD 的长是 cm ;(3)如图②,在线段AC 的右侧过点A 作AE ⊥AB 于点A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BAE =90°, 又∵∠ABC =45°, ∴∠E =∠ABC =45°, ∴AE =AB =7,BE ==7, 又∵∠ACD =∠ADC =45°, ∴∠BAE =∠DAC =90°, ∴∠BAE -∠BAC =∠DAC -∠BAC ,即∠EAC =∠BAD, ∴△EAC ≌△BAD, ∴BD =CE, ∵BC =3, ∴BD =CE =7-3(cm ),∴BD 长是(7-3)cm .4.(1)发现如图1,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 =a ,AB =b.填空:当点A 位于__CB 延长线上__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__a +b __. (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2)应用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 =3,AB =1.如图2所示,分别以AB ,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连接CD ,BE.①请找出图中与BE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线段BE 长的最大值.(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5,0),点P 为线段AB 外一动点,且PA =2,PM =PB ,∠BPM =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 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解:① DC =BE.理由如下: ∵△ABD 和△ACE 为等边三角形, ∴AD =AB ,AC =AE, ∠BAD =∠CAE =60°, ∴∠BAD +∠BAC =∠CAE +∠BAC ,即∠CAD =∠EAB ,∴△CAD ≌△EAB. ∴DC =BE ;② BE 长的最大值是4;(3)AM 的最大值为3+2,点P 的坐标为(2-,).5.如图①,△ABC 与△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C ,CD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 ,N 分别是斜边AB ,DE 的中点,点P 为AD 的中点,连接AE ,BD.(1)猜想PM 与PN 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2)现将图①中的△CD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图②,AE 与 MP ,BD 分别交于点G ,H.请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 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图②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变成直角三角形,使BC =kAC ,CD =kCE ,如图③,写出PM 与PN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解:(1)PM =PN ,PM ⊥PN ;(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设BC 与AE 交于点O.∵△ACB 和△E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EC =CD ,∠ACB =∠ECD =90°,∴∠ACB +∠BCE =∠ECD +∠BCE ,∴∠ACE =∠BCD ,∴△ACE ≌△BCD ,∴AE =BD ,∠CAE =∠CBD.又∵∠AOC =∠BOE ,∠CAE =∠CBD ,∴∠BHO=∠ACO =90°.∵点P ,M ,N 分别为AD ,AB ,DE 的中点,∴PM =21BD ,PM ∥BD ;PN =21AE ,PN ∥AE ,∴PM =PN ,∴∠MGE +∠BHA =180°,∴∠MGE =90°,∴∠MPN =90°,∴PM ⊥PN ;(3)PM =kPN.理由如下:∵△ACB 和△ECD 是直角三角形,∴∠ACB =∠ECD =90°,∴∠ACB +∠BCE =∠ECD +∠BCE ,∴∠ACE =∠BCD.∵BC =kAC ,CD =kCE ,∴AC BC =CE CD =k ,∴△BCD ∽△ACE ,∴BD =kAE.∵点P ,M ,N 分别为AD ,AB ,DE 的中点,∴PM =21BD ,PN =21AE ,∴PM =kPN.与四边形有关的猜想与探究6.猜想与证明:如图1摆放矩形纸片ABCD 与矩形纸片ECGF ,使B ,C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 在边CD 上,连接AF ,若M 为AF 的中点,连接DM ,ME ,试猜想DM 与ME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与延伸:(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 的关系为________;(2)如图2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使点F 在边CD 上,点M 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解: 猜想与证明 DM =ME.证明:如图1,延长EM 交AD 于点H, ∵四边形ABCD 和CEFG 是矩形,∴AD ∥EF ,∴∠EFM =∠HAM, 又∵∠FME =∠AMH ,FM =AM ,在△FME 和△AMH 中, ∠FME =∠AMH ,FM =AM ,∴△FME ≌△AMH(ASA )∴HM =EM, 在Rt △HDE 中,HM =EM ,∴DM =HM =ME ,∴DM =ME.拓展与延伸(1)DM =ME 且DM ⊥ME ;(2)如图2,连接AE, ∵四边形ABCD 和ECGF 是正方形,∴∠FCE =45°,∠FCA =45°, ∴AE 和EC 在同一条直线上,在Rt △ADF 中,AM =MF ,∴DM =AM =MF, 在Rt △AEF 中,AM =MF ,∴AM =MF =ME, ∴DM =ME.7.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A ,C 重合),分别过点A ,C 向直线BP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 ,F ,点O 为AC 的中点.(1)当点P 与点O 重合时如图1,易证OE =OF ;(不需证明)(2)直线BP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当∠OFE =30°时,如图2、图3的位置,猜想线段CF ,AE ,OE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对图2、图3的猜想,并选择一种情况给予证明.解:(2)图2中的结论为:CF =OE +AE.图3中的结论为:CF =OE -AE.选图2中的结论证明如下:延长EO交CF 于点G ,∵AE ⊥BP ,CF ⊥BP ,∴AE ∥CF ,∴∠EAO =∠GCO ,∠EOA =∠GOC ,OA =OC ,∴△EOA ≌△GOC ,∴EO =GO ,AE =CG ,在Rt △EFG 中.∵EO =OG ,∴OE =OF =GO ,∵∠OFE =30°,∴∠OFG =90°-30°=60°,∴△OFG 是等边三角形,∴OF =GF ,∵OE =OF ,∴OE =FG ,∵CF =FG +CG ,∴CF =OE +AE.选图3的结论证明如下:延长EO 交FC 的延长线于点G ,∵AE ⊥BP ,CF ⊥BP ,∴AE ∥CF ,∴∠AEO =∠G ,∵∠AOE =∠COG ,OA =OC ,∴△AOE ≌△COG ,∴OE =OG ,AE =CG ,在Rt △EFG 中,∵OE =OG ,∴OE =OF =OG ,∵∠OFE =30°,∴∠OFG =90°-30°=60°,∴△OFG 是等边三角形,∴OF =FG ,∵OE =OF ,∴OE =FG ,∵CF =FG -CG ,∴CF =OE -AE.8.如图,将矩形ABCD 沿AF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E 处,过点E 作EG ∥CD 交AF 于点G ,连接DG .(1)求证:四边形EFDG 是菱形;(2)探究线段EG ,GF ,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G =6,EG =2,求BE 的长.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FD =∠AFE ,FD =FE.∵EG ∥CD ,∴∠EGF =∠AFD ,∴∠EGF =∠AFE ,∴EG =EF =FD ,∴EG 綊FD ,∴四边形EFDG 是平行四边形.又∵FD =FE ,∴▱EFDG 是菱形;(2)EG 2=21AF ·GF.理由如下:连接ED 交AF 于点H ,∵四边形EFDG 是菱形,∴DE ⊥AF ,FH =GH =21GF ,EH =DH =21DE.∵∠FEH =∠FAE =90°-∠EFA ,∴Rt △FEH ∽Rt △FAE ,∴FH EF =EF AF .即EF 2=FH·AF ,∴EG 2=21AF ·GF ;(3)∵AG =6,EG =2,EG 2=21AF ·GF ,∴(2)2=21(6+GF)·GF.∵GF>0,∴GF =4,∴AF =10.∵DF =EG =2,∴AD=BC ==4,DE =2EH =GF )21=8.∵∠CDE +∠DFA =90°,∠DAF +∠DFA =90°,∴∠CDE =∠DAF ,∴Rt △ADF ∽Rt △DCE ,∴DF EC =AF DE ,即5EC =108,∴EC =55,∴BE =BC -EC =55.。

中考专题十:猜想、动态问题

中考专题十:猜想、动态问题

中考专题十:猜想、动点问题一、选择题1.(2009年四川省内江市)如图,小陈从O点出发,前进5米后向右转20O,再前进5米后又向右转20O,……,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时一共走了()A.60米B.100米C.90米D.120米2.(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某校生物教师李老师在生物实验室做试验时,将水稻种子分组进行发芽试验;第1组取3粒,第2组取5粒,第3组取7粒……即每组所取种子数目比该组前一组增加2粒,按此规律,那么请你推测第n组应该有种子数()粒。

A、12+n B、12-n C、n2D、2+n3.(2009年长春)如图,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运动至点B后,立即按原路返回,点P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不变,则以点A为圆心,线段AP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与点P 的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4.(2009年重庆)观察下列图形,则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22n+B.44n+C.44n-D.4n5.(2009年莆田)如图1,在矩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N→P→Q→M方向运动至点M处停止.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9x=时,点R应运动到()A.N处B.P处C.Q处D.M处6.(2009年湖北十堰市)如图,已知RtΔABC中,∠ACB=90°,AC= 4,BC=3,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将ΔABC旋转一周,则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图1)……第1个第2个第3个O20o20oA .π5168 B .π24 C .π584 D .π127.(2009年河北)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 … 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 … 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从图7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 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 .13 = 3+10B .25 = 9+16C .36 = 15+21D .49 = 18+318.(2009 年佛山市)将两枚同样大小的硬币放在桌上,固定其中一枚,而另一枚则沿着其边缘滚动一周,这时滚动的硬币滚动了( )A .1圈B .1.5圈C .2圈D .2.5圈二、填空题1.(2009仙桃)如图所示,直线y =x +1与y 轴相交于点A 1,以OA 1为边作正方形OA 1B 1C 1,记作第一个正方形;然后延长C 1B 1与直线y =x +1相交于点A 2,再以C 1A 2为边作正方形C 1A 2B 2C 2,记作第二个正方形;同样延长C 2B 2与直线y =x +1相交于点A 3,再以C 2A 3为边作正方形C 2A 3B 3C 3,记作第三个正方形;…依此类推,则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2.(2009年包头)如图,已知ACB △与DFE △是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量得它们的斜边长为10cm ,较小锐角为30°,将这两个三角形摆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使点B C F D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 与点F 重合,将图(1)中的ACB △绕点C 顺时4=1+3 9=3+616=6+10图7…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点E 在AB 边上,AC 交DE 于点G ,则线段FG 的长为 cm (保留根号).3.(2009年桂林市、百色市)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得∠A 1;∠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得∠A 2; ……;∠A 2008BC 与∠A 2008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009,得∠A 2009 .则∠A 2009= .4.(2009重庆綦江)观察下列等式:221.4135-=⨯;222.5237-=⨯;223.6339-=⨯224.74311-=⨯;…………则第n (n 是正整数)个等式为________.5.(2009年益阳市)图6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 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 (n 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 个基础图形组成.-6.(2009年广西梧州)图(3)是用火柴棍摆成的边长分别是1,2,3 根火柴棍时的正方形.当边长为n 根火柴棍时,设摆出的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棍的根数为s ,则s = ★ . (用n 的代数式表示s )……n =1 n =2 n =3B AC D第18题图 A 1A 2AEC (F )B 图(1) E A G BC (F )D 图(2) 图6(1)(2) (3) ……7.(2009年咸宁市)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 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09次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_.【答案】3三、 解答题1.(2009年崇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02)A ,,点(10)C -,,如图所示:抛物线22y ax ax =+-经过点B .(1)求点B 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 (点B 除外),使ACP △仍然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09仙桃)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E ∥BC ,如图①,然后将△ADE 绕A 点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图②,然后将BD 、CE 分别延长至M 、N ,使DM =21BD ,EN =21CE ,得到图③,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AB =AC ,请探究下列数量关系:①在图②中,BD 与C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②在图③中,猜想AM 与AN 的数量关系、∠MAN 与∠BA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AB =k ·AC(k >1),按上述操作方法,得到图④,请继续探究:AM 与AN 的数量关系、∠MAN 与∠BAC 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证明.(第14题)3.(2009年黄冈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410189y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点A,与y 轴的交点为点B .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BC ,交抛物线于点C ,连结AC .现有两动点P,Q 分别从A,C 两点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 向终点A 移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点B 移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 ,PQ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OA ,交CA 于点E ,射线QE 交x 轴于点F .设动点P,Q 移动的时间为t (单位:秒)(1)求A,B,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3)当0<t <92时,△P Q F 的面积是否总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4)当t 为何值时,△P QF 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解答过程.4.(2009重庆綦江)如图,已知抛物线(1)20)y a x a=-+≠经过点(2)A-,0,抛物线的顶点为D,过O作射线OM AD∥.过顶点D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射线OM于点C,B在x轴正半轴上,连结B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 s.问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DAOP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3)若OC OB=,动点P和动点Q分别从点O和点B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和BO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s,连接PQ,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CPQ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的长.。

中考探索型问题的解题思路-4页word资料

中考探索型问题的解题思路-4页word资料

中考探索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探索性问题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条件或无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题型。

探索型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用方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重点知识,这类题为中考常考题型,因此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加强变式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确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谈谈探索性问题的分类和解题思路:一、条件探索型问题条件探索型问题是指所给问题中结论明确,需要探求此结论成立应具备的充分条件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一般是从结论出发执果寻因,逆向推理逐步探寻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或把结论可能产生的条件一一列出,逐个分析考查。

例1 (2011湛江)如图,点B,C,F,E在同直线上,∠1=∠2,BF=CE,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只需写出一个)解析:本题是考查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条件探索性问题,思路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多个条件思考、分析,并大胆猜想,寻求尽可能多的方法。

解题关键是由BF=CE,可得BC=EF,三角形全等具备了两个条件。

要证明△ABC≌△DEF,还需要一个条件,可补充AC=DF或∠B=∠E或∠A=∠D,分别根据SAS、ASA、AAS判定△ABC≌△DEF。

二、结论探索型问题结论探索型问题是指题目中结论不确定,不惟一,或题目结论需要类比、引申推广,或题目给出特例,要通过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一般是从剖析题意入手,充分捕捉题设信息,通过由因到果,顺向推理或联想类比、猜测等,从而获得所求结论。

例2 (2011潍坊)一个y关于x的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图象过(2,1)点;②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函数知识的结论开放型试题,题目条件已确定,而结论不惟一。

我们目前所学的常见函数有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结合其各自的概念性质和图像,可以得到不同的函数关系式。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实验大题题型及方法讲解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实验大题题型及方法讲解

题型一: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2018湖南衡阳3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猜想3:皮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I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

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正确(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___。

A.酚酞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C.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答案】 (1). NaCl、Na2CO3 (2). 2HCl+ Na2CO3=2NaCl+CO2↑+H2O (3). 错误(4). 只含NaCl时也不変色 (5).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打磨光亮的镁条(合理即可) (6). 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7). ACD (8). 蒸发【解析】【猜想与假设】猜想4:根据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中的生成物及反应物是否过量分析解答;【讨论与交流】根据HCl和Na2CO3不能共存解答;【实验与结论】(1)根据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解答;根据猜想3中含有稀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分析解答;(2)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解答;【拓展与应用】根据蒸发结晶解答。

初三中考化学专题10 《科学探究》精选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化学专题10 《科学探究》精选试题及答案

中考总复习分类专题训练化学(十)(内容:科学探究)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说明: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B.过滤C.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C.给玻璃器皿加热时都需垫上石棉网D.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3.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4.下列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35.85g食盐B.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为25.6℃C.用100mL量筒准确量取8.56mL蒸馏水D. 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的pH为4.5 5.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6.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7.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8.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该固体可能是()A.Na2SO4B.NaClC.NaOHD. NaHCO39.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10.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全部选对的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中考数学探究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探究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探究题解题技巧中考数学探究题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这类题目不仅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中考数学探究题的常见题型、解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数学探究题。

一、中考数学探究题常见题型中考数学探究题通常以实际问题、图表、图象等形式呈现,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等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常见的题型有:规律型探究题、统计型探究题、开放型探究题等。

二、解题技巧1. 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关键信息,理解问题的本质。

2. 规律总结:对于规律型探究题,要善于观察、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

例如,通过观察一组数据的变化规律,可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 统计图应用:在统计型探究题中,要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或趋势。

同时,要善于利用图表中的信息来解题。

4. 合理猜想:在开放型探究题中,要敢于猜想、尝试、验证,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要注意猜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逻辑推理: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要注意推理的严密性和连续性。

6. 细心计算:在解题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注意事项1. 不要被题目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2. 不要盲目尝试,要善于分析题目中的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 不要忽视细节,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不要忽略题目中的数字或字母符号,要认真进行计算。

5. 不要过于紧张,要保持冷静,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以上技巧和注意事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考数学探究题。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总结,找到问题的规律和答案。

同时,要保持冷静和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找到问题的答案。

祝愿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大家好,我是一名科学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科学实验是检验我们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我们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有效手段。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呢?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在解答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是指实验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或者要证明的科学原理;实验要求则是指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只有明确了实验目的和要求,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题。

例如,我们在做“测定水的沸点”这个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测量水的沸点,然后根据实验要求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准确地测量出水的沸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明确了实验目的和要求之后,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要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一个好的实验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题,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仪器: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仪器,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确定实验步骤: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逐步完成实验过程。

在每一步操作中,要注意安全措施和操作技巧。

3. 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影响实验结果。

4. 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量的数据等。

这些数据是我们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

5. 分析实验数据:在收集到足够的实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总结归纳实验结论在完成实验过程并收集到实验数据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2018中考化学专题十、实验探究

2018中考化学专题十、实验探究

专题十、实验探究重难点突破题一: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①查阅资料: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

(2)实验过程【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反思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题思路金题精讲题一: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慢,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呢?请你和他一起利用硝酸钾来完成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方法总结: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探究其中一个条件或一种因素对变化的影响时,要注意保持其他因素是相同的。

即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题二: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题三: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验证型实验题解答技巧

猜想验证型实验题解答技巧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王清泉猜想验证型卖验题解答技巧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探究性实验题依然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这 类试题是将探究性实验的过程或 结果结合相关知识点设计成试题 的形式,将具体的问题情境化,针对发现的问题,作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并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让考生准确的表述出来的试题。

该题型的特点是给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化学问题,或者科学研究中发现的一些化学现象,要求考生根据问题、实验现 象,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提出合理的科学假设,并且选择恰当的方法验证或者解释提出的假设。

此类题目重在考查考生发 现和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题趋势: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反思以及拓展探究等内容,着眼于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想验证型实验题一般是推断产物的成分、提出对产物成分的假设等,题目有一定难度,有时题目会先做出1〜2个假设例子,让考生再提出其他的猜想。

本文依据考纲的要求,通过例题来 分析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并总结解题技巧,供 考生参考。

一、假设的类型和方法类型一:提出三个假设,探究甲、乙是否存在(共存型)。

方法:先 甲和乙能 (可根据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若能共存,则提出假 设。

假设1:甲存在。

假设2:乙存在。

假设3:甲和乙都存在。

! !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 溶液后 出现红色。

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 3价的结论。

(1) 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2)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 3价。

假设2:_____。

假设3: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 3 价,也有+ 2价。

中考物理复习:中考物理猜想类考题要如何“猜想”

中考物理复习:中考物理猜想类考题要如何“猜想”

中考物理复习:中考物理猜想类考题要如何“猜想”一、猜想物理现象例 1 (福州市考题)嘴巴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你猜想两张纸会如何运动?请写出你的猜想及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是:――.依据是:――.解析:猜想:两张纸会吸到一起;依据:吹气之后,两张纸之间的气体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二、猜想相关因素例2 (黄冈市考题)大家都有过玩弹弓的经历,它能把“纸弹”弹射出去。

弹弓弹射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1)你的猜想是:――.(2)写出能验证你的猜想的实验方案:――.解析:(1)橡皮筋的多少、粗细、弹性形变程度:“纸弹”的体积;用力的大小;弹射的角度等。

(2)方案合理即可,要有控制变量的思想。

命题立意:此题考察科学探究的一些方法和控制变量的思想。

三、猜想比较结果例 3 (宜昌市考题)同学们都知道,将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只灯泡并联接入家庭电路中,额定功率大的灯泡亮一些。

如果将这两只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谁亮一些呢?请你做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

解析:猜想:额定功率小的灯泡亮一些;理由: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于额定功率小的灯泡其灯丝电阻大,串联时它的实际功率就大,所以额定功率小的灯泡亮一些。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电功率的知识和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猜想变化原因例4(哈尔滨市考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根据收集的信息发布一条信息:太阳岛人工湖水面扩大后,夏季的平均气温较去年降低了0.8℃,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1)你的猜想是:――.(2)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解析:(1)猜想:水面增大,水质量增加,水升高相同温度时从空气中吸热增多。

(2)实验方案: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质量不等的水,用相同的热源加热,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如果质量多的水加热时间较长,则猜想正确,反之猜想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猜想验证探究类实验题解题技巧-解析卷专题十猜想验证探究类实验题解题技巧猜想验证探究类实验题是每年必考的题目,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收集证据(主要包括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主要靠的内容有物质成分探究和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等。

类型一: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首先要能根据题干信息提出问题,并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控制单一变量。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根据题目中实验的现象、数据等,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例题展示】2017•徐州)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按如图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

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探究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气)Fe3O4+4H2。

【拓展创新】同学们利用微型仪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图甲装置,设计出图乙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①甲、乙装置相比,乙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一条:操作简单;②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AB (填字母)。

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不能用作供水剂【分析】(1)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2)氢气燃烧生成水;(3)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

【解答】(1)按如图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故填:提供水蒸气。

(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说明气泡中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故填:2H2+O22H2O。

(3)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黑色固体不变色,说明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氧化亚铁和氧化铁;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黑色固体部分溶解,并且产生红色固体,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铁和四氧化三铁,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探究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e3O4+4H2。

故填:3Fe+4H2O(气)Fe3O4+4H2。

【拓展创新】①甲、乙装置相比,乙装置有很多优点,例如操作更简单,节约药品,供水物质丰富,节约能源等。

故填:操作简单。

②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该选项说法正确;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该选项说法正确;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也可以用作供水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B。

故答案为:(1)提供水蒸气。

(2)2H2+O22H2O。

(3)【探究结论】3Fe+4H2O(气)Fe3O4+4H2。

【拓展创新】①操作简单。

②AB。

【跟踪训练】1.【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______________猜想四:NaCl、Ca(OH)2和HCl【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

【答案】 (1).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Fe2O3+ 6HCl=2FeCl3+ 3H2O ;(2). NaCl和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 ;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氢离子(或H+)。

【解析】(1)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答;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2) 【作出猜想】猜想三:根据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解答;【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分析解答;【迁移拓展】根据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解答。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Fe2O3+ 6HCl=2FeCl3+ 3H2O;(2) 【作出猜想】猜想三: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Cl和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设计实验】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说明猜想三成立;【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

2.【2018吉林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

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 ___。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①有气泡产生(1分);②酚酞(1分);③SO42-(或硫酸根离子或硫酸根均可) (1分);④水(或H2O)(1分);⑤HNO3和Ba(NO3)2(或硝酸和硝酸钡)(1分);⑥Ca(OH)2+Na2CO3==CaCO3↓+2NaOH(2分)。

【解析】①K2CO3与H2SO4反应有气泡产生;②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酚酞变红;③酸碱中和的实质是H++OH-=H2O,③是SO42-(或硫酸根离子或硫酸根均可);④复分解反应条件有气体、水(或H2O)或沉淀生成;⑤K2CO3与Ba(NO3)2生成BaCO3沉淀,BaCO3沉淀与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硝酸和硝酸钡;⑥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3.【2018江苏南京】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l)铝与稀盐酸反应。

①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

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

【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查阅资料】【交流与讨论】(I)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

如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

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举一例)。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铝片浸入氯化汞( HgCl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

【实验探究】(1)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2),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

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填“下沉”或“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

【实验结论】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1)图2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

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

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

(2)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

【解析】【实验回顾】(l)①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故填:2Al+6HCl═2AlCl3+3H2↑。

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氢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故填:氢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金属是否位于氢前面,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钾、钙、钠除外)。

故填:金属是否位于氢前面,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钾、钙、钠除外)。

【交流与讨论】(1)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12O3。

故填:4Al+3O2═2A12O3。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时,可以用砂纸打磨。

故填:用砂纸打磨。

【实验探究】(1)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gCl2═2AlCl3+3Hg。

故填:2Al+3HgCl2═2AlCl3+3Hg。

(2)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故填:上升。

【实验结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2O=2Al(OH)3↓+3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