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841a8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5.png)
2011 年全国一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00molNaCl 中含有 6.02×1023个 NaCl 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6.02×1023﹣1C.欲配置 1.00L,1.00mol.L 的 NaCl溶液,可将 58.5gNaCl溶于 1.00L 水中D.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能产生 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考点】 54: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5C: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剖析】依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剖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依据溶液的配制来剖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响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 A、因 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 分子,故 A 错误;B、因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电子稳固构造,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8mol,其电子总数为 8×6.02× 1023,故 B 正确;C、欲配置 1.00L,1.00mol。
L﹣1的 NaCl溶液,可将 58.5g NaCl溶于适当水中,配成 1L 溶液,而不是溶于1L 的水中,故 C 错误;D、NaCl 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 1molNaCl生成 0.5mol 氯气,能产生0.5mol× 22.4L/mol=11.2L 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 22.4L 氯气,故 D 错误;应选: B。
【评论】此题观察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习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此题的要点.2.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 种B.7 种C.8 种D.9 种【考点】 I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 532: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及其判断.【剖析】判断和书写烷烃的氯代物的异构体能够依照以下步骤来做:(1)先确立烷烃的碳链异构,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2)确立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 3)依据先中心后外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个去取代氢原子.(4)关于多氯代烷的同分异构体,依照先集中后分别的原则,先将几个氯原子集中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后分别去取代不一样碳原子上的氢.【解答】解: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 个碳原子的: CH3CH2CH2CH2CH2Cl ; CH3CH2CH2CHClCH3;CH3CH2 CHClCH2CH3;主链有 4 个碳原子的: CH3CH( CH3)CH2 CH2 Cl;CH3CH(CH3)CHClCH3;CH3CCl (CH )CH;CH()CH;32CH32ClCH CH32CH3主链有 3 个碳原子的: CH2C(CH3)2CH2Cl;共有 8 种状况。
2011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fc680aeff9aef8941e06d2.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 ·L-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B. K ?(HF )C.)()(+H c F c -D. )()(HF c H c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 (OH )2+2Ni (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 (OH )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 )2+2OH--2e-=Ni2O3+3H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3-+OH-=CO32-+H2O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 +H2O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
高考化学复习13-海南卷(化学).docx
![高考化学复习13-海南卷(化学).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14567107fd5360cbb1adb43.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11年海南卷(化学)(11海南化学,T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 甲醇B. 乙炔C. 丙烯D. 丁烷【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素质,对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的掌握程度,非常简单,属于识记类考查,其中甲醇为液态为通识性的知识。
【思维拓展】这类题自去年出现,代表着一个新的出题方向,即考查学生化学基本的素质,这属于新课程隐性能力的考查。
去年考查的是有机物的密度和水溶性,今年考的是物质状态。
(11海南化学,T2)用0.1026mol·L -1的盐酸滴定25.00mL 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 22.30mLB. 22.35mLC. 23.65mLD. 23.70Ml【解析】B 考查基本的实验素质,滴定管读数。
图中液面在22~23mL 之间,分刻度有10个,因而每刻度是0.1mL ,液体的凹面读数约为22.35mL 。
【误区警示】:本题是基础题,但要注意读数时滴定管与量筒间的差别,滴定管是由上向下读数,量筒则正好相反。
(11海南化学,T3)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 2SO 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NaHCO 3和Al (OH )3B.BaCl 2和NaClC.HClO 3和K 2SO 4D.Na 2SO 3和BaCO 3 【解析】D 基本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考查根据题中的要求,要产生气泡同时有沉淀生成。
A 选项无沉淀生成,B 选项无气体生成,C 选项物质不熟悉可用排除法,D 可得到气体和沉淀,符合题目要求。
【技巧点拨】关于物质性质考查的题,通常出现在单选题中。
如果选项中有不熟悉的物质,一般用排除法处理,以防解题出错。
(11海南化学,T4)13153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53I 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13153I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13153I 的化学性质与12753I 相同B. 13153I 的原子序数为53 C. 13153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13153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解析】C 社会热点问题的体现,由于日本福岛核问题而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海南卷答案及解析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海南卷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68f0f2c8d376eeaeaa3169.png)
-12.用0.1026mol·L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
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 22.30mL B. 22.35mL C. 23.65mL D. 23.70Ml
海南夏嵚崟作品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海南卷答案及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 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I127 Au197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D 命题立意:基本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考查
解析:根据题中的要求,要产生气泡同时有沉淀生成。A选项无沉淀生成,B选项无气体生成,C选项物质不熟悉可用排除法,D可得到气体和沉淀,符合题目要求。
【技巧点拨】关于物质性质考查的题,通常出现在单选题中。如果选项中有不熟悉的物质,一般用排除法处理,以防解题出错。
[答案]B 命题立意:考查基本的实验素质,滴定管读数。
解析:图中液面在22~23mL之间,分刻度有10个,因而每刻度是0.1mL,液体的凹面读数约为22.35mL。
【误区警示】:本题是基础题,但要注意读数时滴定管与量筒间的差别,滴定管是由上向下读数,量筒则正好相反。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A. 甲醇 B. 乙炔 C. 丙烯 D. 丁烷
[答案]A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素质,对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的掌握程度 解析:本题非常简单,属于识记类考查,其中甲醇为液态为通识性的知识。
【思维拓展】这类题自去年出现,代表着一个新的出题方向,即考查学生化学基本的素质,这属于新课程隐性能力的
【高考试卷】2011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
![【高考试卷】2011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64ce9ee1a37f111f1855b7d.png)
2011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2011•海南)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甲醇 B.乙炔 C.丙烯 D.丁烷2.(2分)(2011•海南)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mL B.22.35mL C.23.65mL D.23.70mL3.(2分)(2011•海南)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NaHCO3和Al(OH)3 B.BaCl2和NaClC.HClO3和K2SO4D.Na2SO3和BaCO34.(2分)(2011•海南)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I的化学性质与I相同B.I的质子数为53C.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2分)(2011•海南)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A.+519.4kJ•mol﹣1B.+259.7 kJ•mol﹣1C.﹣259.7kJ•mol﹣1D.﹣519.4kJ•mol﹣16.(2分)(2011•海南)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 (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H2O的还原B.NiO(OH)的还原 C.H2的氧化D.Ni(OH)2的氧化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2011•海南)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A.乙烷 B.甲苯 C.氟苯 D.四氯乙烯8.(4分)(2011•海南)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9.(4分)(2011•海南)“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10.(4分)(2011•海南)设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B.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10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D.10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 A11.(4分)(2011•海南)某反应的△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12.(4分)(2011•海南)根据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三、解答题13.(9分)(2011•海南)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3)XW2的电子式为;(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5)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4.(9分)(2011•海南)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还生成少量的(填化学式);(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②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③MgBr2与Cl2反应的△H<0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⑤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15.(9分)(2011•海南)氯气在295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列式计算)(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移动.16.(8分)(2011•海南)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2)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3)D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4)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17.(9分)(2011•海南)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填仪器编号)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钵⑥玻璃棒⑦酒精灯(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和过滤;(4)本实验制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三、选考题(请考生在请18、19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2011•海南)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A.B.C.D.19.(14分)(2011•海南)PC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合成PCT的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C的化学名称为;(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4)D的同分异构体中为单取代芳香化合物的有(写结构简式)(5)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的是(写结构简式).四、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6分)(2011•海南)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的是()A.SO2B.BeCl2C.BBr3 D.COCl221.(14分)(2011•海南)铜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1)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3)SO的立体构型是,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为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2011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2011•海南)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2.(2分)(2011•海南)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3.(2分)(2011•海南)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NaHCO3和Al(OH)3 B.BaCl2和NaCl4.(2分)(2011•海南)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I的化学性质与I相同B.I的质子数为53C.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2分)(2011•海南)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A.+519.4kJ•mol﹣1B.+259.7 kJ•mol﹣1﹣1﹣16.(2分)(2011•海南)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 (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2011•海南)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8.(4分)(2011•海南)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9.(4分)(2011•海南)“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10.(4分)(2011•海南)设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B.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10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11.(4分)(2011•海南)某反应的△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112.(4分)(2011•海南)根据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三、解答题13.(9分)(2011•海南)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ⅤA族;(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NH3(写化学式);(3)XW2的电子式为;(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5)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4N4.,故答案为::14.(9分)(2011•海南)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MgO,还生成少量的Mg3N2(填化学式);(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2,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MgCl+2H2O=Mg(OH)2+CH4+HCl;(3)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⑤(填序号).①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②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③MgBr2与Cl2反应的△H<0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⑤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15.(9分)(2011•海南)氯气在295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4.5×10(列式计算)(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右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右移动.==4.516.(8分)(2011•海南)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乙醇;(2)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该反应的类型为酯化反应;(3)D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4)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O.为环氧乙烷为二乙酸乙二酯为环氧乙烷为二乙酸乙二酯为环氧乙烷,结构简式为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17.(9分)(2011•海南)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②④⑤(填仪器编号)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钵⑥玻璃棒⑦酒精灯(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4)本实验制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溶液显血红色.三、选考题(请考生在请18、19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2011•海南)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19.(14分)(2011•海南)PC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合成PCT的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HCl;(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C的化学名称为对苯二甲酸甲酯;(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3H2,该反应的类型为加成反应;(4)D的同分异构体中为单取代芳香化合物的有(写结构简式)(5)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的是(写结构简式).的不饱和度为=4为;,由成对苯二甲酸甲酯,对苯二甲酸甲酯和=4为,;,由酸甲酯,对苯二甲酸甲酯和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2+2HCl故答案为:+2Cl2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3H2,故答案为:+3H2)故答案为:故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四、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6分)(2011•海南)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的是()21.(14分)(2011•海南)铜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1)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无水是白色,吸水后是蓝色;(3)SO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结构,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6s1;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3:1;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键合力;(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为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Cu3AuH8.,利用均摊法计算.(浓)(浓)CuSO)硫酸根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孤对电子数×=3×的结构如图,氢原子可进入到由。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859d8851e79b8969022601.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化学部分)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 C.15% D.20%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 +C(CH3COOH)=C(Na+)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B.H2O C.CuO D.CuSO4·H2O11.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12.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 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 AD.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13.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2011年海南化学高考卷
![2011年海南化学高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e2983f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c.png)
2011年海南化学高考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空气C. 冰水混合物D. 铁矿石2.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C. 相同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一定相同D.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是无规律的3.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氧原子B. 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D.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相等4. 下列关于酸碱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酸碱反应一定盐和水B. 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盐是中性的C. 弱酸与弱碱反应的盐可能是中性的D.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结合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 有机物一定含有氢元素D. 有机物都易溶于水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错误的是()A.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电荷作用形成的B. 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C. 金属键是由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的D. 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浓度越大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C. 反应速率与温度成反比D. 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8.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B. 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C.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D. 非电解质在水中不电离9.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 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不变C. 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物的物质的量相等D. 化学平衡时,反应的活化能降低10.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A. 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B.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族序数C. 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11. 下列关于实验室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B. 过滤液体时,应使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 加热液体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D. 移液时,应使用量筒直接倒入容器12.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烷烃的通式为CnH2n+2B. 烯烃的通式为CnH2nC. 炔烃的通式为CnH2n2D. 醇的官能团为OH13.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胶体是一种均相混合物B. 胶体的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 胶体的稳定性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无关14. 下列关于合成材料的应用,错误的是()A. 聚乙烯用于制造塑料袋B. 聚氯乙烯用于制造电线电缆C. 聚氨酯用于制造泡沫塑料D. 聚酯纤维用于制造服装面料15. 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废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应高于饮用水标准B一、选择题答案:1. C2. C3. B4. A5. A6. D7. D8. D9. A10. C11. C12. D13. C14. B15. B1. 基本概念与原理纯净物与混合物(选择题1)原子结构(选择题2)氧化还原反应(选择题3)酸碱反应(选择题4)有机物的概念(选择题5)化学键(选择题6)化学反应速率(选择题7)电解质溶液(选择题8)化学平衡(选择题9)元素周期表(选择题10)2. 实验操作与技能实验室操作(选择题11)3.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选择题12)4. 胶体与溶液胶体的性质(选择题13)5. 合成材料与应用合成材料的应用(选择题14)6.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措施(选择题15)三、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 基本概念与原理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2011高考新课标卷化学部分带答案
![2011高考新课标卷化学部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ef9ba9dd3383c4bb4cd290.png)
2011高考新课标卷化学部分带答案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 mol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 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CH 2=CH 2+H 2O③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 +) B. Ka (HF ) C.)()(+H c F c - D. )()(HF c H c +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 + Ni 2O 3 + 3H 2O = Fe(OH)2 + 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 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2e -= Ni 2O 3 + 3H 2O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 2++H 2S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全国卷解析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全国卷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ce9fd25727a5e9846a6175.png)
A.c(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Ka (HF)
c(F- ) C. c(H+ )
c(H+ )
D.
c(HF)
1
【答案】D 【解析】HF 属于弱酸,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将浓度为 0.1 mol·L-1HF 溶液加水不断
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但 c(H+)不断减小,选项 A 错误。电
c(H ) c(F )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必修)——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9.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
CH3CHBrCH2Br
②CH3CH2OH
浓硫酸 △
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
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
浓硫酸 △
C6H5NO2+H2O
13.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
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
2
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 W、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 X 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 1:1 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 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 Z 可与元素 X 形成共价化合物 XZ2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元素 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且原子序数比较小,所以 W 为锂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则 X 为碳元素;元素 Y 是地 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则 Y 为铝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Z 的原子序数比较大,Z 只能是硫元素。氯化锂不满足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 构,选项 A 错误。碳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 1:1 的化合物有很多种,例如乙炔、苯等, 选项 B 正确。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选项 C 正确。碳与硫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CS2,选项 D 正确。 【考点】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26.(14 分)0.80gCuSO4·5H2O 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 线)如下图所示。
2011年全国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全国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bdb2eb469dc5022aaea0020.png)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 16 Na23 P31 S32 Cl35.5K39 Fe56 Cu64 I127 Au19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 甲醇B. 乙炔C. 丙烯D. 丁烷2.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 22.30mLB. 22.35mLC. 23.65mLD. 23.70mL3. 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 NaHCO3和Al(OH)3B. BaCl2和NaClC. HClO3和K2SO4D. Na2SO3和BaCO34.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的化学性质与相同B. 的原子序数为53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A. +519.4kJ·mol-1B. +259.7 kJ·mol-1C. -259.7 kJ·mol-1D. -519.4kJ·mol-16.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 H2O的还原B. NiO(OH)的还原C. H2的氧化D. NiO(OH) 2的氧化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卷)解析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卷)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4918090b4e767f5acfce26.png)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卷)一、选择题3.(2011•江西)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4.(2011•江西)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5.(2011•江西)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7.(2011•江西)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8.(14分)(2011•江西)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mol•L﹣1(K s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mol•L﹣1.9.(2011•江西)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正极的反应式为.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10.(15分)(2015•莱州市校级模拟)氢化钙固体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长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三、选修部分11.(2011•江西)【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②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FeTiO3+C+Cl2TiCl4+ FeCl3+CO②TiCl4+O2TiO2+Cl2.12.(2011•江西)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层间作用力为;(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个氮原子、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p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13.(2011•江西)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请回答下列问题:(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A的化学名称为(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种;(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其中:①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写结构简式)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写结构简式)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的物质的量为=1mol3.(2011•江西)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4.(2011•江西)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当)不变,则5.(2011•江西)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7.(2011•江西)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8.(14分)(2011•江西)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CuSO4•H2O(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CuO+SO3↑.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102℃;(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 2.2×10﹣8mol•L﹣1(K s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0.2mol•L﹣1.4O449.(2011•江西)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2858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 (g)+2H2O(l)△H=﹣443.5kJ•mol﹣1;(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④(填序号)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正极的反应式为O2+6H++6e﹣=3H2O.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96.6%(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中=,故答案为:;O;O10.(15分)(2015•莱州市校级模拟)氢化钙固体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长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i→e,f→d,c→j,k(或k,j)→a(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BADC(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取适量氢化钙,在加热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气相产物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观察到白色变为蓝色;取钙做类似实验,观察不到白色变为蓝色.(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三、选修部分11.(2011•江西)【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②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Zn(C2H5)2+H2O=ZnO+2C2H6↑、ZnO+2H+=Zn2++H2O.(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②1TiCl4+1O21TiO2+2Cl2.12.(2011•江西)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2NH32BN+3H2O;(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N,BN 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120°,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层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4个氮原子、4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p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432BN+3H×+6×+4=8,432BN+3H432BN+3H×××+6×+4=8,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体积是(.故答案为:13.(2011•江西)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请回答下列问题:(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C9H6O2;(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的化学名称为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4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2种;(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4种,其中:①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写结构简式)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写结构简式)应为,对比为,结合,故答案为:的结构简式是,也可以是中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的是;。
2011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全国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全国卷(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affe320912a216147929d2.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u 64选择题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1c 、1V 的NaOH 溶液和2c 、2V 的3CH 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7ph ,则一定是 1122c v c v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3()()()()c Na c H c CH COO c OH ++--+=+ C.当pH=7时,若12v v =,则一定是21c cD.若 12v v =,21c c =,则 33()()()c CH COO c CH COOH c Na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CuSO 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4CuSOB. 2H OC. CuOD. CuS04·52H O11.将足量2CO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233K Cl NO +---、SiO 、、B.3244H Al SO +++-、NH 、、C.224Na OH SO +---、S 、、D.6533Na C COO HCO +---、H O 、CH 、12.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 2H 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A NB.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A NC.46g 2NO 和24N O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A ND.1molNa 与足量2O 反应,生成2N O 和22N O 的混合物,钠失去A N 个电子 13.某含铬(Cr 2O)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 4·(NH 4)2SO 4·6H 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2007-2012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7-2012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4c417c281e53a5802ff35.png)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A.水玻璃B.硅芯片C.黏土D.普通水泥2.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A.1和17 B.12和9 C.14和6 D.15和8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5.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6.已知:(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2) 2Ag(s)+1/2 O2(g)== Ag2O(s),ΔH=-31.0kJ/mol则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C.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8.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氯化铵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钾溶液D.饱和石灰水9.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2011全国各省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含全国甲乙卷和各地试卷)
![2011全国各省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含全国甲乙卷和各地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0a921493b3567ec102d8afc.png)
2011 国标 37 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 到 BF3 和 BN,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 B2O3 制备 BF3、BN 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 B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B 和 N 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 中 B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在 BF3 分子中,F-B-F 的键角是_______,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BF3 和过量 NaF 作用可生成 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 (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 层内 B 原子与 N 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 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 (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 石相当, 晶胞边长为 361.5pm, 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个氮原子、 ________个硼原子, -3 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 cm (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 答案:(1) B2O3+3 CaF2+3H2SO4 2 BF3↑+3 CaSO4+3H2O
250 18n 0.80g 0.80g -0.57g=0.23g 可得:n=4 200℃时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CuSO4· H2O (2) CuSO4 CuO+SO3↑,CuSO4· 5H2O, 102℃
(3)2H2SO4(浓)+ Cu (4)2.2× 10-8 ,0.2
CuSO4 +SO2↑+2H2O
③CH3COOH+CH3CH2OH ④C6H6+HNO 3 A.①② 答案:B
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952583e53a580216fcfe8e.pn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答案及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P31 S 32 Cl35.5 K39 Fe56Cu64 I127 A u197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甲醇B.乙炔C.丙烯D.丁烷2. 2用0.1026mol·L -1的盐酸滴定25.00mL 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mLB.22.35mLC.23.65mLD.23.70Ml3. 3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 2SO 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NaHCO 3和Al (OH )3B.BaCl 2和NaClC.HClO 3和K 2SO 4D.Na 2SO 3和BaCO 3 4. 413153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53I 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13153I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3153I 的化学性质与12753I 相同B. 13153I 的原子序数为53C. 13153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 13153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 5已知:2Zn (s )+O 2(g )=2ZnO (s ) △H=-701.0kJ·mol -12Hg (l )+O 2(g )=2HgO (s ) △H=-181.6kJ·mol -1则反应Zn (s )+HgO (s )=ZnO (s )+Hg (l )的△H 为A.+519.4kJ·mol -1B.+259.7kJ·mol -1C.-259.7kJ·mol -1D.-519.4kJ·mol -16. 6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 2+2OH --2e -=2H 2O ; NiO(OH)+H 2O+e -=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H 2O 的还原B.NiO(OH)的还原C.H 2的氧化D.NiO(OH)2的氧化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2011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及答案
![2011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1beb4e0b1c59eef8c7b466.png)
2011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新课标卷)1.(2011全国新课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0×6.02×1023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 58.5gNaCl溶于 1.00L水中D.电解 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 22.4L氯气(标准状况)、 23.0g金属钠2.(2011全国新课标)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3.(2011全国新课标)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 3 C6H5NO2+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2011全国新课标)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H+)B. K a(HF)C.D.5.(2011全国新课标)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6.(2011全国新课标)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 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7.(2011全国新课标)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答案及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P31 S 32 Cl35.5 K39 Fe56Cu64 I127 A u197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甲醇B.乙炔C.丙烯D.丁烷2. 2用0.1026mol·L -1的盐酸滴定25.00mL 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mLB.22.35mLC.23.65mLD.23.70Ml3. 3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 2SO 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NaHCO 3和Al (OH )3B.BaCl 2和NaClC.HClO 3和K 2SO 4D.Na 2SO 3和BaCO 3 4. 413153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53I 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13153I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3153I 的化学性质与12753I 相同 B. 13153I 的原子序数为53 C. 13153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13153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 5已知:2Zn (s )+O 2(g )=2ZnO (s ) △H=-701.0kJ·mol -12Hg (l )+O 2(g )=2HgO (s ) △H=-181.6kJ·mol -1则反应Zn (s )+HgO (s )=ZnO (s )+Hg (l )的△H 为A.+519.4kJ·mol -1B.+259.7kJ·mol -1C.-259.7kJ·mol -1D.-519.4kJ·mol -16. 6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 2+2OH --2e -=2H 2O ; NiO(OH)+H 2O+e -=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H 2O 的还原B.NiO(OH)的还原C.H 2的氧化D.NiO(OH)2的氧化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7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A.乙烷B.甲苯C.氟苯D.四氯乙烯8. 8对于可逆反应H 2(g)+I 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 2(g )和I 2(g )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2(g )的消耗速率与HI (g )的生成速率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9. 9“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 2分离出来并利用。
如可利用NaOH 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过滤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10.10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 A11.11某反应的△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12.12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卷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1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13(9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YZ W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X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5)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请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4.14(9分)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______________,还生成少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②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③MgBr2与Cl2反应的△H<0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⑤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15.15(9分)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列式计算)(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16.16(8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2)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4)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5)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17.17(9分)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钵⑥玻璃棒⑦酒精灯(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和过滤;(4)本实验制的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
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
选考题(请考生在请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第18.19.20三题的第一题为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标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二题为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并写明小题号。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0分)18.18Ⅰ(6分)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19Ⅱ(14)PC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合成PCT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4)D的同分异构体中为单取代芳香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5)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分)19.I20(6分)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的是A.SO2B.BeCl2C.BBr3D.COCl221II(14分)铜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
请回答以下问题:(1)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______;(3)SO4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