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史论文
新美国经济史论文——中国的西部大开放与美国的西进运动之比较
新美国经济史——中国的西部大开放与美国的西进运动之比较本书作者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巴塞尔,是美国名牌大学经济系博士生用的美国经济史教材,也是对“新经济史学”自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成果的全面介绍。
30多年来,以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为其特点的“新经济史学”不仅涌现出许多新人和新的研究成果,而且有些老一代新经济史学家(如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住,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福格尔)至今仍活跃在学术前沿。
纵观美国历史,西进是一篇华美的乐章,艰难而又恢弘,大气而又充满辛酸,磅礴而又引人遐想。
是什么力量让这一场运动声势浩大的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又是什么让这场运动成为美国的发展的重大契机?为什么它不是破坏了环境而是使这一片土地成为了日后生机勃勃的乐园,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的西进是以战争,武力夺取,购买的手段取得土地之后发生的,有了广大的土地却无人耕种是一种浪费。
林肯的<<宅地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缴纳10美元就可以在西部获得60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就可以成为土地的主人。
现在听来似乎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中国的房地产实在令人对地价失去了判断的能力),有谁不愿意去干呢。
但是在那个时代,需要多大的勇气,人们才能放弃自己在东海岸已经得到的东西,去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地方寻找生存。
没有人能肯定自己是到达心目中的WONDERLAND,但是他们依然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西征的路途。
能踏上美国土地的移民者几乎都是强者,不仅仅是在体力上,更是在精神上,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以及对自由无限的向往,所以才能漂洋过海,到达新大陆。
而正是这种精神的支撑和传承,这个国家后来的人们才会有着种勇闯不毛之地的气概。
我们中国人一般都安土重迁,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家园,一旦要离开就会搞跟生离死别一样的调调说是“背井离乡”。
毕竟我们是农耕文明,而且我们中国人大多不信教,所以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家美国人对自由以及宗教信仰的执着。
西方经济论文
西方经济论文西方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其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揭示:市场根源于人性,表现为自主的交换——分工活动,市场经济的灵魂在于政府提供的保护、支撑、促进互利双赢交易的制度体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经济论文范文一:西方经济学网络教改分析1我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设置状况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实际的深入考察以及面向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目前我院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经济学本身综合性、理论性强的特点,使得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多、经济学方法训练较少。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身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体系庞大,流派众多,知识点中重、难点较多,因此实际教学中,面对诸多的理论知识,为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能以理论教学为主,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传授西方经济学各个章节的知识,而对经济学方法的介绍相对较少。
学生在听完课之后也习惯通过死亡硬背来了解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
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建立逻辑能力的锻炼。
而且由于课时限制,加之学生学习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强,学生很容易产生抽象、枯燥、难学之感,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2.教学中传统理论讲解较多、非主流学派理论和前沿动态理论介绍较少。
目前国内各个高校所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尽管有限侈不同的版本,但内容基本都是以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针对非主流经济学派和许多较为前沿的理论缺乏系统介绍。
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不能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动态的了解,不能对学生经济学多元化思维方式进行启迪和训练。
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背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还是有较大差异,客观上造成理论与实践的错位。
有加之,学生开课年级较低,其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度、特别是对宏经济发展的认识、理解都较为肤浅,这也影响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浅析英国重商主义的兴衰及其影响-西方经济学说史期末论文
浅析英国重商主义的兴衰及其影响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1102013046姓名:张珂时间:2013.06摘要本文主要概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论述近代英国重商主义的兴盛与主要政策;分析近代英国重商主义的衰落及其原因;论述重商主义对英国的影响。
本文的结论是:重商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它对当时英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重商主义的某些正确观点亦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重商主义;影响目录一、引言 (4)二、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4)三、近代英国重商主义的兴盛与主要政策 (4)(一)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背景 (4)(二)英国的重商主义政策 (5)四、近代英国重商主义的衰落及其原因 (6)(一)重商主义的衰落 (6)(二)英国重商主义衰落的原因 (7)五、重商主义对英国的影响 (7)六、结语 (7)一、引言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
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的产物。
它既是一种经济学说,更是一种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是唯一的财富,是衡量国家财富和经济发展的标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重商主义是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遍及西欧各国的主流思潮和基本国策,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
但由于各国情况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不同,重商主义在各国的表现和发展特色各异。
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之一的英国,受其国内外一系列条件的影响,从近代初期始逐渐走到西欧各国的前列,重商主义不仅是其奉行的基本国策,更使英国成为重商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代表性的国度。
由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具有典型形态,因此,深入考察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近代英国成功的秘密,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英国的经验对于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不无借鉴意义。
二、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指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及形成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西方经济学论文—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浅谈实证分析*名:***学号:**********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年级:2013级班级:13708任课教师:**20 14年10月内容摘要实证分析是指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或一个物品作出评论时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当使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一个问题时,研究者将会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前提出发,得出相对可信的结论.它的特点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并且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本文将具体阐述实证分析法的定义,并将其与规范分析法进行比较,以便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实证分析法的应用.关键字: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定义;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的应用目录一、引言 (1)二、实证分析的定义 (1)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比较 (2)(一)、简析规范分析 (2)(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2)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争 (2)2. 在经济学中的不同作用 (3)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应用 (3)四、实证分析的应用案例 (3)(一). 实证分析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 (3)(二).实证分析的合理性,可信性及有用性质疑 (4)五、结语 (5)参考文献: (6)浅谈实证分析法一、引言在人类思想史上,试图去探寻西方经济学思想的源头,至少也要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正是在那个哲学思想发展集大成的年代孕育了经济学思想的萌芽,以至于在经济学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的诸多经济思想中总是包含着哲学思辨。
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中,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是一对争议已久的方法论思想,它们看似相互对立、不可调和,实则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倾向[1]。
本文将主要介绍实证分析,并对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作简单的比较.二、实证分析的定义实证分析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研究范式,如今已被视为经济研究中的主流工具[2]. 19世纪30年代,法国的哲学家孔德首先提出了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想。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研究简论文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研究简论文本文通过分析此次经济危机的缘由、影响及治理应对三个方面,深度剖析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的内在关联,加深对资本主义的熟悉,并对我国防范经济危机提出几点建议。
一、西方经济危机再次爆发的缘由一是,经济学家们认为的金融创新。
由于美国金融行业急剧进展,尤其是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过度投资金融衍生品而造成了此次金融危机。
二是,长期利率在很长一段时间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有人认为是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使市场的流淌性资金过大,使得资本家们过剩投资,造成不行挽回的生产过剩。
三是,房贷条件的降低及滥用。
其实纵观这三个危机产生的缘由,从长远进展的角度,都是好事,可是问题在于这三个缘由同时发生了,才引爆了这次经济危机。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它本身的内在规律,那就是一方面不得不无限制的进展生产力,就似乎不是在一个有限的社会基础上的生产,另一方面又必需在有局限性的范围内进展生产力,这才是危机最深刻、最隐秘的缘由。
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1、经济陷入大衰退。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发达国家经济平均下降3.7%。
受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与曰本大地震拖累,,发达国家经济形势相当困难,尤其欧元区经济或陷人技术性衰退。
据IMF预报,发达国家经济只能增长1.2%,其中欧元区经济将衰退0.5%。
经济低迷使西方社会对前途迷茫。
2、失业率居高难下。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普遍面临周期性与结构性失业难题。
据DECD统计,其成员国的失业人数比危机前〔〕增加2100万,失业率上升到8.3%。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悲观预报,到美国才能恢复到危机前的失业水平。
3、西方制度忧势遭质疑。
危机使西方政治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减弱各国政府应对危机力量。
三、资本主义制度性改革势在必行众所周知,西方走出危机必需进行制度性改革。
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曾经受过三次变革,今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面临第四次变革。
这场变革将转变市场与政府之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关系,经济/政治精英与一般居民收人安排之关系等等。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精选8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精选8篇)一、方法论的内涵及层次划分1、方法论的内涵2、方法论的层次划分经济学方法论从层次上划分为哲学基础、一般方法及其具体方法。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理念是科学哲学,它指明了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方向。
一般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逻辑体系,例如:抽象的和历史描述的、归纳与演绎、证实与证伪、实证与规范、个体与总体、定性与定量、均衡与非均衡。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理论前提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在生存发展中,会提出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者说存在着无限多样性的欲望。
人的需要也就是人的欲望。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需要或欲望开始的。
2、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
所谓假定即是指其中一种理论适用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家们为了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和人的行为的调节机制,在进行经济理论分析时都对人性或经济行为主体的本性作出了一个假定,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都是自私自利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者,因此在其从事经济活动时,都会充分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去谋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
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收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效用(西方经济学家常用“效用”这一概念来表明消费者通过购买到的经济物品而得到的消费满足程度);作为一个厂商,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投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利润;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就会设法去追求最大化的要素报酬。
这就是“经济人”假定。
三、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1、国家干预主义学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直至目前各种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
包括了:(1)标准凯恩斯经济学;(2)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3)新剑桥学派(虽然未能成为主流学派并居于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但也在一些方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西方经济史论文
基于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分析[论文摘要]本文首先解释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个现象,然后论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现状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与通货膨胀的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对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个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可行性应对策略.[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of foreign internal devaluation of RMB appreciation,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and foreign internal devaluation,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its ultimat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devaluation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stage internal devaluation of RMB appreciation feasibility of external coping strategies.[Keywords]: RMB appreciation; devaluation; inflation目录引言 (3)1.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概念界定 (4)2.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成因——根源是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并存 (4)2.1 中国快速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4)2.2 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困扰 (5)2.3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 (5)2.4 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的强化 (5)3.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缺形成通货膨胀怪异现象的分析 (6)3.1 两者共存的现状 (6)3.2.通货膨胀之谜 (6)4.国内现状的概述和分析 (7)5.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 (8)5.1 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8)5.2 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民币走出国门 (8)5.3 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解决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所引起的失业问题 (9)5.4 解决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9)5.5 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 (9)5.6 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9)结论 (9)参考文献 (10)引言近期,全民都在思考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话题极度升温。
经济史论文--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
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队伍中迅速传播,而为资本家辩护的种种经济学说,诸如成本论、效用论、节欲论等等都纷纷破产。
奥地利学派以主观唯心精神来“改造”传统经济学以便对付马克思主义的意图,受到了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
它反对德国历史学派否定抽象演绎的方法,以及否定理论经济学和一般规律的错误态度,也反对英国古典学派及其庸俗追随者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特别是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它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
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
与萨伊等人的“效用价值论”不同,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有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即数量有限。
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针锋相对的。
它的主要论点有: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价值产生于消费领域,不是生产资料将其价值转移予其产品,相反是产品价值赋予其生产资料以价值;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报酬,或是产生于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的不同估价,与剥削劳动毫不相干。
总之,奥地利学派全部抹煞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思想方法论,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点,即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分析进路上的主观主义。
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那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曾有两个人预测到。
这两个人,一个叫米塞斯,另一个人叫哈耶克,他们都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军人物,哈耶克曾获得过一九七四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们之所以能预测到一九二九年的经济危机,是因为有一整套科学的商业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综述西方经济学作为全球经济学的核心分支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旨在对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在国内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我们需要回顾其历史沿革。
古典经济学派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主义思想,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自由市场经济的观念,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
新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货币和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
这些领域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也与微观经济学紧密相连。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使得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经济学采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实证分析主要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而规范分析则侧重于评价经济政策的优劣和提出政策建议。
计量经济学在实证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数据和模型来验证理论假设。
西方经济学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在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试图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背景、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西方经济学作为世界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自古典经济学时代至今,西方经济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经济理论和思想,逐渐形成了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庞大理论体系。
其背景主要涵盖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经济危机的挑战、政府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推动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不断更新和发展,对于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指导经济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流派期末论文
里昂·瓦尔拉斯传记08经21 马芳芳08082002奥古斯特·瓦尔拉斯,一位法国颇有名气的学者,他曾在法国卡因皇家学院任哲学教授,并在他出版了《财富本质和价值起源》后,又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
1834年,奥古斯特·瓦尔拉斯喜获一子,取名里昂·瓦尔拉斯,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又一法国经济学家,日后被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是“所有经济学家当中最伟大的一位”。
他开创了一般均衡理论,是一位数理经济学家,边际革命领导人,洛桑学派创始人。
瓦尔拉青年时期喜欢文学,1851年获文学士学位。
1858年他出版了小说《弗兰昔司、沙维尔》。
1859年在《法兰西评论》上发表短篇小说《信》。
瓦尔拉很快发现,自己在文学上不会有所成就,转而从事经济学研究。
里昂·瓦尔拉斯1858年结束学业之后,先到波城看望了父母,然后回到了巴黎,父母显然宽恕了他几年来不潜心研究矿业工程技术而醉心于文学的作法。
父亲建议他从文学转向社会科学。
当他正在考虑写作的议题时,接到父亲一封来信,来信对蒲鲁东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批评,对这一问题他们父子过去显然讨论过。
于是里昂·瓦尔拉斯便把反驳蒲鲁东作为他头一本著作的主题。
他父亲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建议他进行这一批判研究,而且在此后的许多信件中不断发挥了这一思想。
奥古斯特·瓦尔拉斯理应同儿子分享作者的资格。
该书问世前,里昂·瓦尔拉斯写了一篇很长的书评,他在其中使用了他父亲的方法,包括他父亲对价值的解释。
他在该评论接近开头处写道:“可以说,交换价值和所有权同时产生于效用数量的稀少或有限。
”这是里昂·瓦尔拉斯对价值理论的第一次声明,表明他从一开始就完整地接受了父亲的观点,不过,同他父亲一样,他在此所要说明的只是物品是否有价值,以便指出它可否列为财产。
在他的第一本著作《政治经济学和正义》中,里昂·瓦尔拉斯仍然追随父亲的价值理论。
经济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管理西方经济学论文 3000-5000字西方就业理论演进剖析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
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
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
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
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
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
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
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
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
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
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经济学说史论文.doc
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述评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班级:070306姓名:***学号:************一、凯恩斯经济学的形成凯恩斯主义起源于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它在迄今78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战以前,因刚产生不久,知之者不多,在西方经济学中尚属支流或“异端”;战后在欧美迅速发展成为主流经济学和官方经济学,在发展中有分裂为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到20世纪70年代,在“滞涨”的沉重打击下,开始走向衰落,以致20世纪80年代失去了官方经济学的宝座。
与此同时,新凯恩斯主义产生,是凯恩斯主义重新走上了复兴之路。
原凯恩斯主义学派包括凯恩斯经济学,以及在凯恩斯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
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处于长期慢性萧条,特别是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英帝国的鼎盛时期,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在世界上还是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国、海军大国和金融贸易大国。
凯恩斯的青少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处于世界鳌头的繁荣、富强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度过的。
这使他在心灵上充满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英国前景的信心,相信只要有正确的理论和经济决策,即使资本主义出了毛病,也可得到改善和消除,从而奠定了他后来创立凯恩斯经济学的信心。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更进一步促使凯恩斯由信从自由经营论到国家干预论的决定性转变,从而建立起他的国家干预主义的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新政策并取得明显效果的事实,进一步使凯恩斯相信,要拯救英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可行的;相反,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则必将带来危机和灾难,为了从理论上充分阐明这一观点,凯恩斯经济学应运而生了。
西方经济学说史论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西方经济学说史论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摘要】自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已有200多年的时间,在这过去的时间里各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本国工业,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自由化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
我国自建国以来也充分发挥自己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业。
我国也适时根据我们国际比较优势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经济政策。
随着时代的变化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赋予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内涵。
【关键词】比较优势经济意义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关于国际贸易的“地域分工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为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力谋扩大全世界自由贸易的要求提供论据。
“地域分工论”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即认为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
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1: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一国之内的劳动是完全同质的;在一国之内劳动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两国相同产品的生产技术及生产函数不相同;两国的消费偏好即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
斯密认为国与国之间存在贸易的前提是两个国家之间都存在交易产品存在绝对优势才进行的,对于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和两种产品都处于弱势的国家就不可能发生国际贸易了,而李嘉图则对斯密理论进行了发展和修正,李嘉图认为只要两国的两种产品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即存在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生产它存在优势相对比较大的产品,存在绝对弱势的国家生产它相对弱势比较小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一个国家不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利益,即在各自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得到更多的产品量,从而提高消费水平和福利水平。
这一理论证明了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是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
关于美国经济的历史论文
关于美国经济的历史论文美国经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殖民地时期。
当时,美国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业、渔业和林业是当时的主要产业。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的经济开始逐渐向工业化转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事件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萧条期间,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和贫困。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迎来了长达数十年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称为“经济奇迹”,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都迅速增长。
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经济再次遭遇了严重的困难,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贸易逆差。
随着里根政府的改革措施和其他因素的作用,美国经济得以复苏,并在90年代实现了长达10年以上的经济增长。
21世纪初,美国经济再次面临挑战,包括互联网泡沫破裂、恐怖袭击事件和金融危机等。
然而,美国政府和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创新活动,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困境。
如今,美国经济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美国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反映了美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当前的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包括金融、医疗、科技、娱乐等领域。
此外,制造业和农业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重要地位。
美国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美元也被广泛作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
然而,美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日益增长的收入差距、就业不稳定、人口老龄化等。
此外,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对美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国政府和企业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结构升级、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训,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
此外,美国也在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合作,加强跨国贸易关系,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西方经济学历史论文
西方经济学历史论文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活动运行规律和制度的学科,在近几个世纪里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早期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经济问题有所反思,但真正系统地形成经济学的体系要迟至18世纪之后。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亚当·斯密可谓是一个标志性人物。
他在《国富论》中提出的自由放任主义理论,成为了后来经济学家们研究的起点。
此后,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一系列派别的兴起与争论。
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里卡多提出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生产率的概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另外,边际主义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等不同的学派也相继兴起,各自提出了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独特见解。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对传统自由放任主义的挑战;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强调政府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则着眼于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的研究。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新兴领域的涌现,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与变革,各种学说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共同构建了现代经济学的体系框架。
经济学家们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济运行的规律,也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西方经济学将继续不断创新,为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的兴起,以及全球贸易、投资的增长,使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互联性更加显著。
因此,西方经济学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其中,数字化经济对经济学带来的影响尤为重要。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市场和消费者行为。
因此,西方经济学正逐渐向数据驱动、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强调实证经济学的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优秀12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优秀12篇)一、当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一系列的先期课程作为支撑,比如《经济史》、《高等数学》等课程。
比如通过学习《经济史》,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理解现代经济学的产生意义。
在接触《西方经济学》时,对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会加深。
现代经济学中有大量的数学计算、公式推导以及图形,需要以《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为铺垫才能完成这些知识的讲授。
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以及生产者均衡理论,都离不开《高等数学》中的函数求导运算、函数求极值运算。
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刚刚升本的院校,缺乏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深层次理解,在课程设置上忽视《经济史》,有的院校虽然开设《高等数学》,但是却将其开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之后,造成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缺乏必要的数学储备,教学效果不理想。
2.体系过于庞杂。
《西方经济学》旨在研究整个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从内容上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又包含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包含了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等。
这么庞杂的内容,有的学校将其压缩为一个学期讲授,只能浅尝辄止。
即使在一个学年讲授,学生学习起来难度非常大,因为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演算能力,知识点环环相扣,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将影响后面的学习。
在许多学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往往出现高分率低、不及格率高的现象。
3.教材选用不合适。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往往选用国家规划级教材,比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理论难度较大,而且数学推导、数学公式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中级西方经济学的难度。
国外经济学教材中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非常多,而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多是对理论、模型的书面阐述,案例非常少,即使有案例往往是从国外教科书上搬下来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
西方近代经济发展小作文
西方近代经济发展小作文
西方近代经济发展啊,这可真是一段令人瞩目的历史进程。
从工业革命开始,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要说的重点是,这一切都源于人性中那种永不止息的好奇心和创新欲望。
你看,从詹姆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到亨利·福特的生产线,再到今天遍及世界的电脑网络,这一切技术进步无不凝聚着人类那永不知足的追求。
当然啦,经济发展的道路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资本主义的兴起带来了阶级分化、贫富悬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工人阶级的地位艰难维系,妇女儿童的权益几乎无人问津。
但这也正是社会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阵痛。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为人类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工人运动的展开,新自由主义的涌现......这一切思潮的汇聚终将人类带向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
嘿,我可不是在这里教科书式地讲些冷冰冰的历史知识啊。
我只是想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是何等令人敬佩!正因为有了这份执着,我们才能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不断突破,最终抵达今天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
未来将会如何?我可没有先见之明。
但我相信,只要人类保有那颗永不
停歇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我们定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分析[论文摘要]本文首先解释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个现象,然后论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现状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与通货膨胀的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对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个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可行性应对策略.[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of foreign internal devaluation of RMB appreciation,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and foreign internal devaluation,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its ultimat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devaluation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stage internal devaluation of RMB appreciation feasibility of external coping strategies.[Keywords]: RMB appreciation; devaluation; inflation目录引言 (4)1.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概念界定 (4)2.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成因——根源是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并存 (4)2.1 中国快速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5)2.2 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困扰 (5)2.3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 (5)2.4 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的强化 (5)3.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缺形成通货膨胀怪异现象的分析 (6)3.1 两者共存的现状 (6)3.2.通货膨胀之谜 (6)4.国内现状的概述和分析 (7)5.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 (8)5.1 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8)5.2 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民币走出国门 (8)5.3 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解决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所引起的失业问题 (9)5.4 解决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9)5.5 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 (9)5.6 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9)结论 (9)参考文献 (10)引言近期,全民都在思考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话题极度升温。
一个一直让公众闹不明白的问题是——既然人民币不断承受着所谓升值的压力,那么为什么我们手中的钱,反而越来越不值钱了呢?话题起源于一个专家用大米作为标的,非常直观的展示了10年来人民币购买力的下滑程度——某种在2005年为1.90元/斤的大米,在当下已经高达3.30元每斤,按照这个比例测算,人民币10年间的贬值幅度高达43%。
而人民币对外汇率则是另外一重光景。
8年来,受到对外贸易、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多年的出口顺差让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4%。
1.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概念界定兑美元不断升值,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前汇率相比,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了9%。
另一方面,国内通货膨胀形势严峻,昨日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创10年新高,猪肉、蔬菜、房产等价格的上涨让更多人切身体会到“钱越来越不值钱”。
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人民币的两面性——对外升值却对内贬值让人们大为不解。
一方面,人民币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好像1人民币可以买到更多美元,这种升值在国内市场基本无法显示。
例如,在国际市场上原本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
对外升值,是指对其它货币的比值升高。
比如,原来7元人民币兑1美元,现在6元人民币就可以兑1美元,那人民币对美元就升值了。
但由于世界各国的货币的币值变化不一样,所以经常出现对部分货币升值对部分货币贬值的情况。
人民币是否对外升值主要看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特别是美元的比值。
对内贬值是指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也就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原来1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的东西(比如一袋米),现在要105元才可以买到了,说明人民币在国内市场贬值了。
2.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成因——根源是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并存人民币汇率升值根源是外部失衡——由原先低估价值向均衡的回归和不断增大的外在压力,良好的持续预期,持续增长的经济,以及内压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调整。
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2.1 中国快速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主要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决定。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快得多,那么人民币就会趋于升值。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而美国2007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出现巨大下滑。
这样,人民币升值不断加快更是显而易见的结果。
2.2 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困扰中国经济原有情况与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的正常状态相反:贸易、非贸易部门价格长期低廉,实际汇率上升缓慢甚至下降,逐步演变成巨额顺差,劳动生产率上升结果很大程度上都累积成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是由于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由低估向均衡状态的回归。
2.3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随着贸易顺差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2007年底已达1.53万亿美元,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这一方面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因为外汇占款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又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2.4 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的强化一般情况下,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
07年以来,我国连续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美欧一些国家则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导致内外利差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被进一步强化。
加上受资产价格上涨的吸引,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的速度和规模都进一步提高,促使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对内贬值是由于成本推动作用和结构性物资供应的短缺的结果,同时,刺激消费的政策也起到一定作用,而且,游资冲击、国际传导等因素也加剧了高通货膨胀的压力。
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并且也可以互相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会吸引外资涌入,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超过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导致流动性泛滥,进而推动物价上涨,引发人民币对内贬值。
通胀会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或者两个地区的相对通胀率决定的。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帮助缓解通胀。
3.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缺形成通货膨胀怪异现象的分析3.1 两者共存的现状一边是大幅对外升值,一边是对内不断贬值,人民币在升值与通胀的夹道上显得有些尴尬。
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不仅兑美元比价难以阻挡地迈入“6”时代,就连兑欧元的比价也一改往日贬值之势,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在北京大学一个内部研讨会上说,通胀预期已基本形成,CPI短期内没有下降迹象,整个经济已有过热的嫌疑。
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其实就是强势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共存。
这种现象并不是孤例,在过去5年里,印度的通货膨胀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与此同时,印度货币升值了10%。
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双双高飞的事实,击碎了此前很多人抱有的一种信念。
这种信念认为,人民币对外升值可以帮助遏制国内通胀(即对内贬值),或者反之,通胀也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总之,通胀和升值坐在一个跷跷板的两头,二者你升我降,人们可以“两害相权取其轻”。
甚至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都说,人民币适当升值或升得稍微快点,有助於抑制中国通货膨胀,只是抑制通货膨胀不会成为汇率机制改革或者市场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罢了。
但人民币如今同时站在了升值和通胀的快车道上,升值究竟是不是遏制通胀的助力器呢?3.2.通货膨胀之谜主张用人民币对外升值来遏制国内通货膨胀的共同理由是,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抑制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减少资金流入量,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也会因升值而降低,帮助平抑国内物价。
在他们看来,中国此轮通胀很大程度上与贸易和资本项下的“双顺差”,或者与中国大量进口国际上涨价的原材料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就曾在去年11月份对媒体表示: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左右,但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十分微小,人民币兑欧元不但没有升值反而贬值。
中国的外汇储备仍在直线上升,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超过18%。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通货膨胀又有什麽奇怪的呢?双顺差加汇率稳定必然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
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但一些新的研究认为,中国此轮涨价的原因并非主要集中於外部因素上。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4月25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8)?经济结构与可持续发展》认为,食品价格以及水、电、燃料和服务项目价格上涨是本轮CPI上涨的主要动力,其中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最为关键。
根据CPI指标的构成看,去年食品价格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贡献率高达84.6%,仅猪肉涨价一项就带动CPI上升1.5个百分比。
除此之外,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投资需求过快增长等其他因素也是导致涨价的原因,其中与人民币汇率关系最密切的国际市场物价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因素仅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同日,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在新浪网的长安讲坛上明确说,本轮通胀是成本上涨引起,而成本提高的主要源头在於国内劳动力成本、资源能源价格、以及环境保护成本的提高。
他认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创造了很高的会计账目上的利润,这种高利润其实一直充满水分,导致企业利润掺水的原因就是国内劳动力、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三者,一直在许多不合理制度的压抑下没有表现出来,随着国家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和劳动保障力度,提高企业使用资源能源的价格,以及企业排污成本的加大,“这个水分肯定是会被挤出去的。
”这就是说,如果通胀的主导因素不在国外,那麽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胀的作用会很有限。
4.国内现状的概述和分析在短期内,人民币的走向趋势难变,这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