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认识论一轮复习公开课精讲共19页

合集下载

高考第一轮复习 哲学下册讲义 课件--认识论复习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高考第一轮复习 哲学下册讲义 课件--认识论复习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论:复习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要掌握的概念:现象本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真理科学理论分析综合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要掌握的原理:1.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内容]:经过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方法论]: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反对]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或以现象代替本质2、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内容]: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方法论]:既要承认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也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反对]: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以现象代表本质;看不到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否认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内容]: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方法论]: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自觉地把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反对]:浅尝辄止,满足于感性认识,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原理[内容]:由于真理和科学理论的性质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决定了它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自觉追求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反对]:克服错误思想意识的影响,与错误理论、谬误进行坚决的斗争。

5、认识随实践不断发展的原理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深度上认识要不断深化,广度上认识要不断扩展,进程上认识要不断向前推移,方法论:要求深化、扩展、推移认识(发展认识),实现理论创新。

反对: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考点分析:一、现象与本质:区别: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片面的、多变的,易逝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2.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稳定的,内在的东西。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最新哲学轮复习认识论PPT课件

最新哲学轮复习认识论PPT课件

议上报告了青蒿乙醚中性粗提物的鼠疟、猴疟抑制
率达100%的结果,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关注。
-
9
。1973年下半年到1974年期间,中药所的青蒿素提 取工作一直进展不顺,也未能再提取出青蒿素开展 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
10
考点二 :实践观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认识的产生问题。注意区分
基础 唯一标准
观题在该部分的考查主要 两个特点: 实践的
6.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集中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特点;真理的特点
真理的特点和认识的反复 两个关系: 实践与
7.真理的客观性 8.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 9.真理的条件性
性、无限性两个考点上,其 认识的关系;真理与 他部分主要以选择题形式 谬误的关系 考查,多以生活中的材料或 三个表现 :认识的 名人名言为背景进行考查。反复性、无限性和上
①“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两者的
划分是相对的,对我是直接经验的,对别人就是间接经验,
但二者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二受实
践的检验。
开始,屠呦呦从一些疟疾单秘验方集中筛选了一些 药物,主要集中于胡椒,因效果不够好而放弃。
1970年初,屠呦呦因另有任务研究工作中断,其组
员余亚纲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派来协助中药所工作的
顾国明一起查阅整理文献,以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
-
8
在卫生部领导的敦促下,中药所重新组织力量进行 筛选。屠呦呦仍担任组长,并与钟裕蓉等其他组员
继续提取了120余种中药,郎林福和刘菊福做动物
筛选,未获满意结果。

《哲学认识论》课件

《哲学认识论》课件

认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决策制定
认识论帮助个人和组织在 面对复杂问题时,做出更 明智的决策。
信息获取与处理
认识论指导个人如何有效 选择提供哲学依据。
认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
认识论影响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织,确保教育目 标的实现。
教学方法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标准不是绝对的,因为实践本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实践主 体的能力、实践环境的限制等。
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认为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而 言的,不同的观点和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没有一种 绝对的、普遍适用的真理。
绝对主义
绝对主义认为存在一种绝对的、普遍适用的真理,不受任何 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对主义强调真理的本质是永恒不 变的,与客观实际完全符合。
03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

实践与真理的统一
01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实践水平和条件而言的,随着实践的发展,真理也
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实践与真理的相互依存
实践需要真理的指导,而真理也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修正。
03
实践与真理的统一是一个动态过程
实践与真理的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修正和
完善的动态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2 3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并引起实际变化 ,这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认识的真理性进行客观、公 正的检验,因为实践的结果是可以观察和量化的 。

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

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

认识
符合
我们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 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真理
2、属性
1、客观性 2、具体性 3、条件性
认识论原理
•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 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 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 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 (1)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 相结合,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还要重视认识的指导作用,特别要充分发挥科学理 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②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 践 是 认 识 的 基 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来源与获 得认识的途径是 一回事吗?
1、实践提供认识工具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提高认识能力 3、实践提出新问题,新要求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理内容〗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 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 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随着条件 和历史阶段的变化发展和完善真理。
实践的特点
真理的客观性
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 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自然中 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创造出 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社会历史性:①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 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 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社会性) ②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 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 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

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一轮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一轮复习课件

和前提,因此,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事,
★(2004年广东卷).“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 D.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 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 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 治理荒漠化的信息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2)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 含义:合理、科学的想象,要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 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 新问题。 重要作用:合理想象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极为有益; 创造性思维有助于解决新问题。 要求:发挥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
(3)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4)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1)(2) B(3)(4) C(1)(4) D(2)(3)
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 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与 勇气,破解了多年动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 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第三部分
认识论(第五课、第八课第一节)
考点一: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什么是主观能动性?P3—5
二:为什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7
1、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

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一轮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一轮复习课件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闯上述挑衣服时,给人收缩感,显得 稍瘦,船上横条纹衣服时,给人扩张感,显得稍胖。不同纹路的 衣饰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表明
A错觉实际上是一种假象 B感性认识是易变的、不可靠的 C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象把握本质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想
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 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 A.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 C.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D.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 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 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 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 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 根据是: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真理、科学理论的作用:p14—15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A按客观规律办事 C准备走曲折的路 B透过现象看本质 D坚持从实际出发
大智若愚“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 B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 D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起奇迹
D人类已经全面掌握自然规律
考点二、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12 分析:1、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对立(区别):①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 ②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③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 ④现象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和规律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 去把握 统一(联系):①现象必然反映本质,本质必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 现出来 ②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同一本质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 象(如真相、假象等)

一轮复习哲学常识PPT课件(唯物论等18个) 人教课标版14

一轮复习哲学常识PPT课件(唯物论等18个) 人教课标版14

❖ ④提高学生规范化答题的意识。规范化答 题能力的培养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规范化 答题的意识,功在平时。在教学过程中, 要大胆尝试,有意识的让学生亲自参与政 治试卷非选择题的评分工作,让他们在这 个过程中去体验好的答案要具备什么标准, 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整理好,评卷时,在 全班同学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规范化 答题自觉性。
第三课时 单元综合提升
❖ 政治主观题的规范化答题
❖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高考改革的不 断深入,高中政治主观题越来越重视对学 生的能力考查,规范化答题能力问题已成 为教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 一、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 ①由于审题不清导致回答问题的方向不明 确,所答非所问。②口语方言现象比较严 重,学生对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的掌握欠缺。 ③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 准确,甚至表述错误。④观点的表述缺乏 逻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 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 形式上,书写乱而不工整,要点不清、不 全;内容上,观点与材料两张皮,不能有 效统一起来。
❖ ③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第 一,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 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 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 息和迷惑条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题中材 料,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辨明试题的指 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分析命题者的意 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不能 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第二,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 完整性和简洁性。具体方法如下:首先, 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
❖ 四、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策略
❖ ①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 规范化答题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教师也要做好主干知识的专题 讲授和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而快速 的提取和运用所需的知识点。②建立以学 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提高答题 的规范性、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的关 键。在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 的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对照参 考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 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

人教版高中政治复习专题五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复习专题五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  课件 (共16张PPT)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宪法修改 能够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宪法修改符合宪法发展的基本规律。
合作探究
材料二:从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到本次宪法修改前,根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全国人大先后4次 对宪法作出修改。这些修改,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表明,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 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可以说,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 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
哲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1-3)
唯物论(4、5)
——
辩证 唯物 主义
认识论(6) 联系观(7)
辩证法
发展观(8)
矛盾观(9)
历史 唯物 主义
辩证否定观(10)
(11、12)
专题五 哲学—唯物论—认识论
核心知识
整体感知
哲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1-3)
唯物论(4、5)
辩证 唯物 主义 认识论(6) 联系观(7) 辩证法
小结一:
物质 意识 规律 主观能动性 相结合
客观 主观
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制 定计划、主张等 在某个计划方案指导 下做什么事 自然规律社会规律 人们发现遵循利用了 规律 既客观又主观
交流展示四
实践
含义 特点 类型
认识
实践决定认识 - - -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合作探究
材料一:人民日报3月13日发表文章指出:十三届 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充分 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这是 宪法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 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这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通过宪法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 事业发展新成就新经验,要求宪法容 基本观点 历史形态

高三第一轮复习哲学第一课.ppt

高三第一轮复习哲学第一课.ppt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人要去学会改变自然 C.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发挥人的智慧
A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2:哲学的作用
(1)对生活: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指导人们正确地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对其他学科(具体科学):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思考:哲学的任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点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或科学与非 科学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因此只有正确的哲学完成了这一使命。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典题精练】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B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3:哲学的任务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 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 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对社会变革: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教材P.17)
(4)哲学的三大功能—“三个具有” (教材P.25 第一段)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教材P.25第二段)
注意:几个哲学的观点P6
古西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
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年老的时候,也
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

《哲学认识论》课件

《哲学认识论》课件

和意义。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03
在跨学科研究和实践转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认识的理解
和探究,推动认识论的发展和完善。
THANKS。
知识的可靠性的标准
知识的可靠性的标准是指衡量知识真 伪的标准,即我们如何判断我们所获 得的知识是否真实可靠。
经验主义的标准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 性,认为只有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的知 识才是真实可靠的。
在哲学认识论中,知识的可靠性的标 准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经验主义 和理性主义的标准。
理性主义的标准则强调理性思维的重 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推理 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
实用主义
要点一
总结词
实用主义者认为真理是相对于实践的结果而言的,一个观 点或理论是否为真,取冠于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实践 结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实用主义者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真理是相对于 实践的结果而言的。实用主义者认为一个观点或理论是否 为真,取决于它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结果。如果一 个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和结果,那么它 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实用主义者注重实践的验 证和效果,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象学
总结词
现象学主张通过直接审视事物本身来获得对事物的认 识,强调对事物本质的直接经验和直觉把握。
详细描述
现象学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经验世界的现象, 主张通过直接审视事物本身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现 象学强调对事物本质的直接经验和直觉把握,认为只 有通过直观和反思,我们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 意义。现象学反对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点 和方法,认为它们无法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现象学对于哲学、艺术、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最新哲学轮复习认识论PPT课件

最新哲学轮复习认识论PPT课件

-
5
重点知识深化:
对实践特征的理解: 第一,实践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
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 是整个世界。 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可以把人 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第三,所谓“改造”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该变,而 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实践。 第四,物质性的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 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开始,屠呦呦从一些疟疾单秘验方集中筛选了一些 药物,主要集中于胡椒,因效果不够好而放弃。
1970年初,屠呦呦因另有任务研究工作中断,其组
员余亚纲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派来协助中药所工作的
顾国明一起查阅整理文献,以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
-
8
在卫生部领导的敦促下,中药所重新组织力量进行 筛选。屠呦呦仍担任组长,并与钟裕蓉等其他组员
-
17
典题例析
(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
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
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
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
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16
考点二 :实践观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 法论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 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 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015一轮复习哲学 第六课认识论

2015一轮复习哲学    第六课认识论

二、合作探究——重难点突破
1、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1)含义(理解)
①实践的主体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②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停留在人的 头脑或口头上的不是实践。
③是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活动。 ④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⑤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 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制定、法律制 度的建设和实施等。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二、合作探究——重难点突破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认识的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
31
1 27 31
0
33
2 18
6 33
18 11 19 11 18
34
9 10
6 34
25 34
0 25
0
34 13
3 34
9
32 15 32 10
2
27
0
0 27 32
7
6
7 33 11
18
7 20 18 14
试题再现
36、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 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 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 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 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 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 告。2013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 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 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随后,十八届 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