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融合产业
2024年市年度经济工作发展工作计划精编(2篇)
2024年市年度经济工作发展工作计划精编一、宏观经济政策1.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中立性,确保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2.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效益。
3.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传导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投资者权益。
二、产业结构调整1.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发展。
2. 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
3.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的综合兴起。
三、促进全面开放1. 推进贸易自由化,加强与国际间的经贸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2.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国内外资本的良性互动。
3.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
四、创新驱动发展1.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企业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建立创新券制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流动1.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提高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3.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4. 加强人才流动制度建设,打破行政壁垒,鼓励人才跨地区流动。
六、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1.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强资源节约与利用,推广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3. 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多样性。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率。
探究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思考
探究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思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不断地融合和创新,从传统的文化娱乐形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转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兴产业领域。
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掘和开发文化创意资源,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是未来的重要思考方向。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7.5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总规模达到5.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最快,达到18.7%。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显著成效。
1. 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机遇。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运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AR/VR技术的运用可以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文化创意产业开辟了新的领域;文化创意领域的大数据分析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动态。
2. 政策支持提供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以及对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将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 大众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文化创意产品通过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短视频、直播等新型文化产品。
同时,来自全球的大众化文化产品的影响,也为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1. 创意不足。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中一些作品创意不够,缺乏优秀、独特、有特色的文化产品,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2. 文化产业环境待完善。
2023年甘肃省工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3年甘肃省工业发展研究报告作者:张雨田梁顺强许鸿善来源:《发展》2024年第05期2023年以来,甘肃省工信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树立的“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鲜明发展导向,全力落实落细“强工业”行动各项措施,加快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发展呈现出存量优化、增量扩大、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甘肃省工业发展情况及特点(一)工业运行稳中向好创出“新业绩”工业增速位次创新高。
202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3389.6亿元、同比增长6.8%,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11863.8亿元)比重28.6%,较2022年提升0.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2022年(6%)提升1.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增速比2022年、2021年分别前移9个、13个位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见图1、图2)。
工业三大门类中,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5.9%、4.4%,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2.2%、12.2%、25.6%。
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和金属制品等11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分支柱产业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机械(20.7%)、有色(15.9%)、电子(13.4%),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2.6、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石化、有色、电力,占比分别是32.6%、18.6%、10.4%(见图3)。
与部分省份比较来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西部十二省(区)排名第3位,分别比宁夏(12.4%)、西藏(87%)低4.8个、1.1个百分点;在西北五省(区)中排名第2位,分别比新疆(6.4%)、青海(5.6%)、陕西(5.0%)高出1.2、2、2.6个百分点(见图4)。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熊思勇;梁光;王燕惠;瞿肖怡【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从2011年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入手,分析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区域发展差异、产业发展特色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为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4(034)011【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分析;苏州【作者】熊思勇;梁光;王燕惠;瞿肖怡【作者单位】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21;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21;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21;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1],已成为世界多国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2]。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因而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3]。
近年来苏州依据本地产业发展优势,同时全面衔接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出台了《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指引》、《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2010—2012)》、《苏州市新兴产业产品政府采购推荐目录》、《创建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工作意见 (试行)》、《关于支持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文件,并确定了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软件和集成电路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4]。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定规程DB36∕T 1339-2020
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申创评定 (2)附录A (规范性) 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分细则 (5)引 言本文件制定的主要目的:是落实江西省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需要。
1、依托江西优越的旅游资源禀赋和越来越凸显的区位交通优势,通过文旅产业融合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助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转型升级,真正将江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经济优势;2、积极推进江西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文旅产业融合品牌创建,构筑更多优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项目、业态产品,提升江西文旅整体品牌形象,助推江西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发展目标;3、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个抓手,推动、规范和引领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文旅融合项目的品牌引领、创新示范带动效应,达到促进江西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文化保护与传承、激发和拉动市场消费等综合作用。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定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基本要求及申创评定的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域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已正式运营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66 旅游业基础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1676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文化产业culturalindustry满足人们文化需要而生产、储存、分配和提供文化精神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文创产业的发展策略
| 文化艺术济、文化等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它所带来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改善,旅游业和文创产品也迎来了繁荣的曙光。
但是,以目前市面上所流行的文创产品的形象来说,其大部分都只是元素的堆砌和重复,毫无新意。
虽然具备了鲜明的海洋特色,但是却缺乏美感和传播意义。
并且出现内容载体陈旧的现象,故而依旧无法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
3 文创产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 文创产品竞争力不足我国部分小型博物馆存在藏品数量较少、消费渠道较少、文创产品竞争力小、资金短缺、人才不足、难以满足广大人民对文创产品需求的缺点[3]。
许多博物馆仅销售一些类似于水杯、笔记本等类似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毫无创新性,人们也不愿意去消费。
还有许多博物馆藏品较少,造成文创产品更少,再加上人才及资金的短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人们不愿意购买,博物馆的收入少,没有人才与资金,无法进一步设计出吸引人们消费的文创产品[4]。
还有的博物馆存在不懂得如何设计与展示文创产品,文创产品不具备特色,文化传播力较弱,导致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竞争力严重不足。
3.2 文化元素的使用过于死板我国是当今全球范围内仅有的四个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这是文创产品的重要资源。
设计就是创造,为了实现它,有必要不断吸收和消化所有外部一切的灵感来源[5]。
但是,很明显,有些设计师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是单方面的,并且仅仅是重复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形式。
融进产品后,它并没有显示出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没有反映出独特的民族特色,所生产的产品是如此的独特和乏味,给人们带来了由多种杂乱元素的堆砌感。
这样对质量、文化内涵、民族特色都毫无追求的产品不仅会促进文创产品市场的发展,而且还会对消费者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产品的影响非常不好。
3.3 传统文化产品设计缺乏延展性文化创意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设计风格的扩展性和可持续性是保证产品品牌价值的重要保证。
2024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24年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持续用好“1128”经济工作主抓手,进一步深化“六大举措”,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市经济呈现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1-6月份,全市经济持续回升、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7亿元,增长7.5%,分别高于全国2.5个、全省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全国全省,顺利实现“双过半”任务。
(一)工业经济增势良好。
1-6月份,558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88.3亿元,增长8.3%,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1位;增加值增长10.9%,分别高于全国3.8个、全省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①主导产业增长强劲,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778亿元、增长7.3%。
②骨干企业支撑有力,477家过亿元企业实现产值1987.8亿元、增长7.5%,拉动工业产值增长5.4个百分点;其中38家过10亿元企业产值增长10.4%,拉动工业产值增长3.2个百分点。
③行业扩面增长加速,38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保持增长,产值增长面88.9%。
(二)项目投资稳步推进。
①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010个省市县实施类重点项目开工961个、完成投资753.3亿元,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95.1%、32.2%。
其中,222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工212个、完成投资240亿元,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为95.5%和31%,分别居全省第6位和第2位;479个市重大项目开工449个、完成投资523.8亿元,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93.7%和33.1%。
②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增长16.3%,占比45.1%、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1%、高新技术投资增长157.5%。
文化体制改革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21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核心任务,取得了以下成果:1.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
2. 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创意设计、数字内容、旅游娱乐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3. 文化企业活力增强。
通过改革,文化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企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崭露头角。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21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注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取得了以下成果:1.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全国共建成公共文化设施近40万个,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等方式,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服务满意度等指标持续提升。
三、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2021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以下成果:1. 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3. 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引领文化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2021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注重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取得了以下成果:1. 文化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近万场,参与国家和地区超过100个。
新时代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文化艺术 |但在实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许多博物馆都缺乏专业的产品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他们对当地的文化特色也缺乏深入了解,在研发、设计的过程中无法与地方文化特色融合,导致文创产品缺乏历史文化元素,没有创新意识,进而造成文创产品单调落后,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3.2 产品趋于同质化文创单位自身开发的文创产品独特性不够,特征不明显,呈现形式也较为单一。
另一方面,文创产品开发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导致产品创意还存在与博物馆雷同现象,产品类型也多以市场常见的物品为主,缺乏独特性。
3.3 模仿抄袭风气严重受当地特色的影响,文创产品是完全有条件、有必要因地域不同而设计创造更多特色的文创产品的,因此需要根据所在地区设计和生产独特的文创产品。
但是,尽管我们的文创产品得到了国家和个人的大力支持,但它的起步晚和开发时间不足仍然是致命的缺陷,但相较于其他在此行业上已经稳定成型的国家,它正在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
我国的文创产品市场仍处于开发探索阶段,消费群体相对有限[3]。
因此,抄袭模仿的风气在当今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很普遍,以至于虽然地理上时隔千里,所生产的产品是相似的,更不用说区域特征了,但是设计产品最根本的创新也已消失,原始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意义不大。
4 推动文创产品快速发展的相关建议4.1 增强品牌意识建设,加强文创市场监管文化创意产业都多多少少离不开产权归属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社会认知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大家也都深刻了解到原创内容付费的原则,但市场上的许多盗版产品,大家是很难去真正辨别的。
文创产品设计行业门槛较低,行业内聚集着大量的青年创业者,是文创产业之福。
然而,由于现行授权机制不完善,创业者使用相关IP开发相关产品时需要承担法律风险,再加上产品入驻博物馆之类的机构难度较大、生产定制又需满足最低订货量要求,文创行业的青年创业者非常不易。
4.2 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运用传统文化是国家的文化特征,是世界公认的独特身份,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创产品之中,并且使得文化创意作品以及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时,不仅有助于文创产品的创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而且可以增强广大人民的自豪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扩张因素。
产业融合 政策
产业融合政策
1. 鼓励创新: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激励、税收优惠和研发支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在产业融合领域进行创新。
这有助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
2. 打破行业壁垒:产业融合往往需要跨越传统的行业界限。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等政策,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培育新兴产业:政府可以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包括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方面。
4. 知识产权保护: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创新者的权益,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运用。
5. 国际合作与开放:产业融合往往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政府可以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与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在产业融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6. 监管与协调: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可能会出现。
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政府还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政策,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性。
总之,产业融合政策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RCEP启示:未来产业链融合是重点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在15国领导人见证下签署。
RCEP整合了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多个“10+1”自贸协定以及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 5 国之间已有的自贸伙伴关系。
RCEP 通过区域累计的原产地规则,深化了区域内经济体的联系。
根据GLOBAL TIMES 统计,RCEP 国家涵盖了全球47.6%的人口,全球近1/3 的GDP 和全球贸易的29.1%。
一、RCEP 承诺关税减免,中日迈出第一步RCEP 中最直接的承诺是“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这对成员国所有消费者有利。
东盟国家与日本、中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分别有各自的最惠国框架,只有中国和日本、韩国和日本之间没有达成特殊贸易框架。
本次RCEP 是中、日、韩之间首次达成协议,尤其利好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
表 1:日本现行进口税率表 2:各国对最惠国进口关税税率(%)二、RCEP 起到良好的开头作用,未来仍然有很多工作RCEP 除关税外对其他条款没有承诺,仍然是在WTO 框架下的协调。
中、日、韩以及东南亚之间产业链的重塑,尤其是中日韩之间生产链的整合需要制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市场规则等全方面高等级的合作,仍然需要未来的发展和谈判,但至少 RCEP 走出了第一步,为未来中日、日韩之间更高级别的合作打下基础。
三、中美之间关系仍然是重点拜登正式履任后,对亚太经贸的框架可能仍然是奥巴马时期的 TPP,而 TPP 成员国与 RCEP 成员国多有交叉,未来仍然需要协调。
更顺畅的经贸关系仍然需要以中美关系的稳定为基础,RCEP 才能走出更好的未来,为亚洲经济圈融合做贡献。
“数智化+_产教科融合”双重视域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研究
2023年7月第26卷第1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ul.,2023Vol.26,No.14“数智化+产教科融合”双重视域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研究李 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33)[摘 要]文章结合“数智化+产教科融合”背景,分析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构建智慧学习空间的必要性,提出高职院校构建财会专业智慧学习空间的总体思路、构建计划和预计成效,最后从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多角度提出推进智慧学习空间构建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数智化+产教科融合”;智慧学习空间;高职院校;财会专业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69[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4-0211-030 引 言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数智化时代,财会行业也随之迎来巨大变革,业财融合、实时会计、智能财务、财务共享等成为财会领域的“主旋律”[1]。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财会人才市场需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通晓财会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幅增长,然而,目前我国财会人才市场普遍存在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短缺的问题。
因此,作为应用型人才输送方的高职院校亟须进行财会教学改革,将信息技术融入财会教学,培养更多满足数智化时代需求的财会人才。
产教科融合将产业、教育、科技三大元素有机结合,有助于在数智化时代实现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智慧学习空间是未来高等院校的核心单元,通过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产业、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充分融合、共享互生,以此为载体实现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为社会培养财会人才的同时,推动财务领域科技创新和发展。
1 研究综述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 发表的地平线报告显示,学习空间重构和再设计是影响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因素之一[2],智慧学习空间包括学习活动、信息技术以及支撑这些技术的先进设备。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模式初探
师,主要从事林草技术推广服务、林木种苗管理等工作。
收稿日期:2021-01-28 修回日期:2021-03-03
62 卷 03 期
张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模式初探
51
值高、繁育技术成熟、优势特色明显的暴马丁香、栓翅 卫矛、天目琼花、香荚逐等六盘山特色花灌木,景观效 果好的海棠、红枫、金叶复叶械等彩叶树种,以及苹 果、红梅杏、大果榛子、杜仲等经济林苗木。③“一棵 草”。重点试验示范粮饲兼用玉米、中苜系列苜蓿等, 促进草畜循环产业发展。④“一枝花”。重点试验示范 适合固原冷凉气候,花色艳丽、花期长,具有观赏价值 和经济价值的月季、玫瑰、百合、芍药等花卉。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Guyuan City of Ningxia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the plan of "Four One" forestry and grasslands industry was put forward.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tern has been proposed, which can strengthen experimental introduction, enhance demonstration, increase income and impro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attern is useful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area in southern Ningxia. Key words Mountainous area in southern Ningxia;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tern
四川省“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理清几个问题
2021年,四川省实施了“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经过县(市、区)竞争性陈述,实施主体竞争性申报、县级遴选,实施方案评审、发放确认通知书、进场施工等程序,11月底宜机化改造施工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在6~11月,省农业农村厅对24个项目县(市、区)宜机化改造工作进行了调度,并在19个县(市、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各地推进“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的方案合理、措施扎实,实施进度较快、效果较好,总体上达到了立项设计的初衷,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充分肯定,得到了实施业主和项目区广大农民的广泛认可。
同时,调研也发现部分地区“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影响到项目推进。
本文根据调研思考,梳理了“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项目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实施“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紧迫性、可行性的认识问题长期以来,四川省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大量探索实践,归纳起来有两条路径。
一条是将农机小型化“以机适地”。
实践表明,“以机适地”的技术路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农机化水平发展到新阶段后,遇到了新挑战,对此地块碎片化导致的劳动强度高、作业环境差、作业效率低、作业效益低等问题,使得该技术路线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遇到了制约瓶颈。
第二条是将农田宜机化“改地适机”。
以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陡变缓,地块互联互通”为主要内容的宜机化改造,能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作业创造条件,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长远来看,“改地适机”是四川实现农业现代化制约的必由之路。
1.1宜机化改造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加快发展的治本之策丘陵山区地块细碎分散、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多数大中型农业机械难以通行及作业,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制约了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而四川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3%,四川省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刚超过50%。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浙江实践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浙江实践作者:陈智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07期一、主要做法浙江省户均耕地不到4亩,低于全国户均7.5亩的水平,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发展路子。
在发展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浙江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业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当前,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已进入速度不断加快、领域不断拓宽、程度不断深化、内涵不断丰富、方式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
(一)坚持纵横拓展,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一是在纵向上,着力延伸产业链。
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
如安吉的竹产业,已经形成从竹资源到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纺织品以及竹叶黄酮、竹醋液等系列产品。
二是在横向上,着力打造产业群和产业园。
在同一个空间区域,或者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推动多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间功能互补。
如桐庐、德清的美丽乡村旅游,武义、开化的创意农业、义乌、遂昌的农村电子商务,嵊州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以及一批工厂化、科技型、外向型的农业园区。
2015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二)推进土地流转,创造产业融合发展条件积极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政策咨询、价格指导、纠纷协调等综合服务。
2015年底,全省99.39%的村社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50.1%,其中1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占80%以上。
(三)培育新型主体,打造产业融合发展主力军对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实行开放政策,将先进的管理经验、科技成果和市场机制、社会资金导入农业领域。
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百龙工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培育工程。
目前,全省已建立家庭农场2.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万家、合作社联合社151家、农业龙头企业7652家。
“五维”协同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五维”协同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者:张琼叶文忠颜丽芳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04期摘要:产业园区作为资源禀赋、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担负着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等系列重要使命。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虽然在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对外开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分工协作欠合理、技术支撑较薄弱、功能配套不齐全、产业生态待优化等共性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园区高质量发展。
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应从特色园区建设、产业链群锻造、技术协同创新、产业功能配套、产业生态培育“五维”联动发力,破除发展桎梏。
关键词: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4)04-0085-08产业园区作为资源禀赋、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担负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保障改善民生等重要使命[1]。
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苏州工业园区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亦具有深远意义。
一、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要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协同发展、数智赋能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产业园区向纵深发展的核心要义。
深刻把握产业园区发展的内涵要义,有助于推进产业空间延伸、产业能级跃升,为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蓄积强大势能。
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产业基础能力增强、供应链安全保障和价值链提升的重要环节[2]。
基于产业聚集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园区积极引导产业关联链条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提升传统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有效推进了产业合理布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徽州菊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徽州菊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胡美蓉(黄山市徽州区农技推广中心,安徽黄山245900)摘要徽州菊花是黄山市特色农产品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明清时期。
本文阐述了徽州菊花产业现状、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种源保护、品质提升、科技引领、主体培育、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徽州菊花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解决徽州菊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徽州菊花产业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徽州菊花;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标准化;联农带农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4-0210-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4.05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徽州菊花又称黄山贡菊,简称徽菊,产于安徽歙县(包括今徽州区、黄山区汤口镇)一带,是传统常用中药菊花的四大品种之一,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疏风降压等功效[1]。
明朝崇祯年间被列为贡品,因产于古徽州一带,自古以来有“徽州贡菊”之称[2-3],2004年列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4]。
黄山市徽州区毗邻黄山景区,北部多山,生态优越,群峰林立,土壤深厚,植被覆盖率高,富含有机质,适宜菊花生长。
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向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推进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菊花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徽州菊花产业正逐步成为徽州区继茶叶后又一颇具特色的重点产业。
1徽州菊花产业现状1.1种植历史及现状徽州菊花享有“菊中之冠”之美誉,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徽州菊花在长达数百年的人工种植过程中,自然形成早、中、晚熟及药菊(黄色)4个品系,2002年黄山市科技试验站通过组织培养对原中熟品系的黄山贡菊进行提纯复壮,发现可于7月和10月开两季菊花的品系,且产量高于原传统黄山贡菊,深受广大菊农的欢迎[5]。
2000年,徽州区制定了“千亩贡菊”发展计划,在杨村乡、富溪乡、洽舍乡等山区三乡实施菊花富民工程,从种苗优化、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一切服务和支持,全区菊花种植面积达332hm2,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19.02.21•【字号】黑农厅规〔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黑农厅规〔2019〕6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为提升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将《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2月21日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三次重要讲话精神,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助力实现现代农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现就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方向,以稳步增加认证产品数量,保障认证产品安全,扩大生产、供给规模和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为重点,加强原料基地监管,打好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绿色有机优势牌,提升发展质量,带动效益提高,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努力实现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的战略目标。
二、发展目标2019年,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质量,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全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450万亩,比上年增加0.7%,产品总量1450万吨,产值570亿元,分别增长3.2%和4.6%。
全省绿色食品企业保持在1000家以上,认证绿色食品2800个,分别增长3.1%和3.7%。
三、提升原料基地建设质量1.优化绿色食品基地种植结构。
在稳定绿色食品基地规模的前提下,坚持面向市场、提高质量、效益优先,深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增加鲜食玉米、蔬菜、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基地面积,引导已建成的基地推广品质优、适口性好的水稻品种,大力发展加工型专用玉米、高蛋白食用大豆。
粮食标准体系
LS/T XXXXX—XXXX粮食标准体系1 范围本文件界定了粮食标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粮食标准体系的结构、标准组成及内部联系,体系包括基础标准、管理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等子体系,涵盖了粮食行业全要素、全链条、多层次的现代粮食全产业链。
本文件适用于粮食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也适用于粮食标准化规划、设计、监督和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016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GB/T 13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粮食标准体系grain standard system与粮食产品有关的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粮食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4 构建原则4.1 目标明确围绕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推动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着力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多层次的现代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4.2 全面成套全面满足粮食“五优联动”、“三链协同”发展需要,立足粮食行业各领域、各环节的需求,采用分层系统展开的方式,自上而下逐层细化;标准明细表所列标准应全面,确保粮食标准体系的系统和完整。
4.3 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参与的协调机制,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的有机统一的完整体系结构。
4.4 层次适当层次结构应符合GB/T 13016的规定,列入标准明细表里的每一项标准应安排在恰当的层次上,尽可能形成共性标准,以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即在大范围内协调统一的标准不应在数个小范围内各自制定,体系组成尽量合理简化。
关于印发《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焦协〔2021〕1号)
2021年2月煤化工1关于印发《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焦协〔2021〕1号各会员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有关要求,深化焦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自下而上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予以参照。
附件: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炼焦行业协会2021年1月6日附件: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节选)1“十三五”以来行业发展特征与问题分析1.1"十三五”以来行业发展概况(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焦化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超过5000万t。
与此同时,一批现代化大型焦炉相继建成投产,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产业链延伸取得新成效,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制甲醇联产合成氨、制天然气,煤焦油加工尤其是针状焦等炭材料开发应用获得长足进步,满足了钢铁、化工、有色、铁合金、电石、机械等领域发展的需求,并累计出口焦炭3700万t o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山西、河北、山东、江苏、陕西等焦炭生产大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多数企业有序进入煤化工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炼焦技术装备出口海外已有十几个国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进一步加快焦化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焦化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安全环保节能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发布《焦化行业规范条件》o为促进焦化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焦化行业自律,规范焦化企业经营行为,维护焦化产品市场秩序,保护焦化行业、企业的合法权益,制定了《焦化行业诚信自律公约》。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2018年协会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焦化行业科技大会,全面总结并展示了我国焦化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业绩。
评选出的29家技术创新型焦化企业,70项焦化技术创新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焦化行业“四新技术”中的一批关键核心工艺装备,实现了从引进、模仿、跟踪向自主创新和研发制造、全部国产化以至超越领先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4.6 融合产业 (2)4.6.1 融合面广 (3)4.6.2 成长性好 (17)4.6.3 示范性强 (18)4.6 融合产业4.6.1 融合面广形成以文化、工业、交通、环保、国土、气象、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为基础功能的旅游产业融合业态,每有1项得5分,最高得20分。
分值(20)自查(20)(一)农业+旅游雁南飞茶田景区梅州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春,地处叶剑英元帅故里——广东省梅州市雁洋镇,总占地667公顷。
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以“精益求精,永远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一个融茶叶种植加工、水果种植、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目前,雁南飞已成功开发了金单枞乌龙茶、金桂兰乌龙茶、金观音乌龙茶、茉莉花绿茶、映山红红茶等12大系列茗茶,其中雁南飞金单枞乌龙茶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茶”认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认定和广东省名牌产品,公司也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三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南福春秋金柚公园金柚公园位于国际慢城雁洋镇南福村,对面是风光旖旎的五指峰,侧面是4A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金柚公园依山而建地势连绵起伏,种植规模达3000多亩,金柚种植在山腰和山脚,山顶是郁郁葱葱保护完好的生态林,山下一座座村民的房子掩映在绿树之中。
公园是梅县区千亩金柚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南福村是金柚种植专业村,村民利用良好的水土气候条件,大多种植的都是优良的软枝沙田柚品种,目前柚树普遍是有20多年树龄的壮年树。
通过园内修建环山公路、观柚步道、观景长廊和名亭,规划完善旅游标识,设计金柚体验园,让游客认种金柚,进行金柚种植、疏花、授粉、选果、施肥、植保、采摘、修剪。
佳禾现代农业园四季佳禾以农业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出发点,逐步形成以“农业+旅游,农业+科技,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综合产业经济链。
目前,四季佳禾已开辟高效设施农业栽培区、名优花卉观赏区、农事体验区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累计接待50多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50个,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大黄村金柚产业园大黄村的金柚种植面积5000亩,其中蜜柚2000多亩,沙田柚2000多亩,解决了1000人左右的就业。
2017年,梅县(大黄)金柚产业园以5000万斤总存储量流转销售了1亿多斤柚果,产值达2亿多元,同时带动劳动力就业1000多人,村民人均收入达2.8万元,业界也因此流传着“梅县金柚看松口,松口金柚看大黄”的佳话。
2018年,大黄村荣当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六个分会场之一和广东省主会场,带旺了当地旅游业。
(二)工业+旅游白沙村白沙矿泉水厂白沙村充分做足“水”文章,挖掘该村丰富的弱碱水资源引进梅县九龙山矿泉饮料有限公司,开发并推出“梅珍”天然淡矿泉水和“气质”天然苏打矿泉水饮料。
目前九龙山矿泉水公司开放矿泉水生产观光线,并计划投资兴建登山道、建民宿,和白沙村村容浑然而成美丽的森林公园。
九龙山水厂参观(三)体育+旅游梅县富力足球小镇梅县富力足球产业小镇由富力集团计划投资35亿元建设,配套足球文化酒店、足球青训基地等项目,同时将进一步完善足球学校建设,打造成集足球文化、客家文化、休闲旅游、足球产业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目前已建成的富力足球学校与英超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荷兰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合作,致力打造一所国际化、世界一流的足球精英学校。
目前富力足球学校与旅行社及学校合作,开放观光路线,成立足球培训班,并不定期开展足球友谊联赛。
近年来,梅州市认真贯彻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加大对足球事业尤其是青少年足球事业的支持力度,全市足球的组织、人才、赛事、场地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被评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城市”,成为全国唯一通过足球“申遗”的城市。
梅县作为“足球之乡”,认真贯彻落实《梅州市振兴足球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践行足球为核心的“足球+N”复合产业模式。
麓湖山风景区——国际高尔夫球场、越野车梅州麓湖山国际高尔夫球场坐落于海拔450米、由20多个丘陵和9个大小库湖组成的麓湖山区。
球场占地100多公顷,由马来西亚著名的高尔夫球场设计师、造型师设计与造型,按国际锦标赛级标准精心打造。
球场球道全长7312码、72标准杆。
整个球场充分利用地势精心布局、独具匠心、造型完美。
2018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国际马拉松赛2018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国际马拉松赛是梅州市首次举办的全程马拉松赛,是梅州“体育+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索。
赛道途经世界客商中心、国际慢城雁洋镇、叶剑英元帅纪念园等梅州著名地标。
在赛道补给及赛后的美食上,选择了客家肉丸、发粄、仙人粄等客家美食;同时,在赛道上引入客家元素,例如举办客家山歌、木偶戏等文艺表演,为选手加油助威。
(四)康养+旅游南寿峰健康产业园南寿峰建茶叶园位于梅州市梅县松口古镇,由广东杉维生物医药集团投资建设,旗下有十多家企业,其累计注册资本35300万元人民币,有员工近500人。
产业园主要是以良好原生态为依托,南药+产业链为核心,民族文化(中医药、客家文化)为灵魂;农、工、商结合,一二三产业共融,种养、加工、研发、销售(线上线下)、养生、养老、文化、投资、旅游度假十种业态连动。
致力打造中医药技术先进,养生养老功能齐全、客家特色文化浓郁、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产业园。
2015年南寿峰健康产业园已通过国家“3A”认证,其所在地被世界养生大会授于“世界长寿村”、其企业被授于“国际养生基地”、“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养生实践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建设单位”、“广东省3A农业公园”,正在朝着打造:“全国标杆性的南药特色小镇,国家级的养生养老胜地”目标奋进。
(五)文化+旅游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收藏文化+旅游)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大观天下景区为广东客属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投资10亿元兴建,于2013年开工建设,总占地118.6亩,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0亿元人民币。
景区位于梅县区雁洋镇,紧邻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是一个集收藏文化展览、客家文化展示、学术交流和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运营后景区内将常年不定期邀请国级艺术家、书画家、收藏家举行表演、创作、社科研讨等高端文化活动。
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大观天下”,主要建设大观博物馆群,旅游商业街和养生住宅,整个设计借鉴了苏州园林和江南水乡的一些元素,其中博物馆主馆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建筑上万平米,设置九馆一中心:国宝馆(水车窑等)、书画馆、陶瓷馆、杂项馆、民俗馆、古家具馆、中草药馆、华侨文史馆,个人珍藏馆以及一个会展中心;旅游商业街为仿清末民国建筑风格的民俗风情街区,是集收藏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体验区,进一步推动广东文化博览、旅游休闲、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广东梅州古梅梦景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古梅文化+旅游)项目以生态山地做环境,保持原生态的山地景观并对山地植被进行改造;以文化养生塑主题,挖掘并演绎儒释道的修心养身理念;以乡村田园聚人气,在浅丘田园片区发展精致化农业;以度假旅游创效益,开发高品质的休闲旅游度假项目,整合项目区内的山地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山地生态养生度假产品体系。
园区总面积为2541亩,预计总投资为10.2亿元人民币。
含生态旅游体验区、山地运动区和古梅保护区。
灵光寺旅游区(禅茶文化+旅游)灵光寺原名圣寿寺,始建于唐朝,后易名“灵光寺”,灵光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
梅州市灵光寺旅游区融朝拜观光、美食住宿、森林探险、禅茶体验于一体,主要景点有广东四大千年古刹“灵光寺”,旅游新景观“灵光八景”,粤东最美丽的茶山“灵光寺千亩禅茶园”,粤东负氧离子含量最多的地方“千亩森林氧吧”等。
近年来,景区通过举行禅茶文化旅游节,融合茶旅文化打造精品旅游产品,以茶为媒,引客前来,实现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南源世第(家训文化+旅游)南源世第是一座以“客家姓氏文化”与“客家家训文化”综合展览馆。
展馆内展出客家姓氏、堂联堂号、家训家风、历史名人典故等。
(六)体育+旅游加业梅州营地加业营地由梅县爱心文化协会创始人廖冬芬女士倾力创办,是广东省首家专业的青少年基地,首期占地面积近30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既有欧洲古典风格,又融入客家建筑特色,由综合了会议厅、剧场、音乐厅和电影院功能的大礼堂、三栋连为一体又各自独立的专家楼、学生楼和家长楼建筑群、超过5000册藏书并内设有阅览室和咖啡厅的图书馆、可容纳350人共同进餐的食堂和四季如春的中心花园区组成。
自2017年成立以来,举办了夏令营、红色教育研学之旅、国庆特训营等活动。
营地活动南寿峰健康产业园南寿峰健康产业园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养生实践基地”。
2018年协助梅州市创森办和东山教育举办了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科普活动。
叶剑英纪念园叶剑英纪念园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含叶剑英故居、叶剑英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多次举办红色教育活动;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
(七)林业+旅游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梅州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坐落于国家森林公园内,拥有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800亩水域景观,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山湖一体。
2018年由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升级改造,打造成粤东首家以花卉为主题的国际化旅游度假区。
已建立的旅游设施主要有:酒店、山庄别墅、茶艺馆、滑草场、旅游池、童趣园、娱乐城、绿岛广场、紫烟瀑布、梅池、银湖庵、网球、羽毛球场、台球馆、马车驿站、几十处亭台榭阁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还有儿童乐园、森林公园等设施。
4.6.2 成长性好旅游融合业态具有较好的市场成长性和可持续性,近三年年均接待游客增速达20%以上得10分,15%以上得6分,10%以上得3分,10%以下不得分。
分值(10)自查(3)梅县区2016-2018年三年的年均游客增长率为10%。
2015-2018年游客数量和增长率览表年份年游客量/万人次年增长率/%2015年1458 ——2016年1633 10.72017年1814 11.12018年1978 9.04.6.3 示范性强旅游融合业态每得到1个国家级称号,如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基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得10分;每得到1个省级称号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