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下课程设短路电流计算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课设案例

电力系统课设案例

电力系统课设案例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案例一、设计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负荷。

根据给定的参数,进行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

二、设计要求1. 电力系统应包括至少一台发电机、一台变压器、一条输电线路和若干负荷。

2. 根据给定的参数,进行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

3. 稳态分析应包括潮流计算、无功平衡和电压稳定性分析。

4. 暂态分析应包括短路计算、过电压计算和继电保护整定。

5. 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提交完整的报告。

三、参数设置1. 发电机参数:额定功率为100MW,额定电压为11kV。

2. 变压器参数:额定功率为200MVA,额定电压为11kV/10kV。

3. 输电线路参数:线路长度为50km,导线截面积为300mm²,电抗为Ω/km。

4. 负荷参数:总功率为80MW,功率因数为。

四、设计步骤1. 根据题目要求,构建电力系统的模型。

可以使用图形化的建模软件,如MATLAB的Simulink或PSS/E等。

2. 根据模型,设置相应的参数。

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也可以参考相关文献或教科书。

3. 进行稳态分析。

首先进行潮流计算,确定各节点的电压和电流;然后进行无功平衡分析,确保系统无功平衡;最后进行电压稳定性分析,评估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压稳定性。

4. 进行暂态分析。

首先进行短路计算,确定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分布;然后进行过电压计算,评估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过电压水平;最后进行继电保护整定,确定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动作时限。

5. 根据分析结果,对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6. 整理设计报告,将整个设计过程、分析方法和结果整理成完整的报告,并提交给指导老师或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目录一、课程设计说明 (3)二、选择所用计算机语言的理由 (3)三、程序主框图、子框图及主要数据变量说明 (4)四、三道计算题及网络图 (8)五、设计体会 (15)六、参考文献 (16)七、附录(主程序及其注释) (17)电分课设报告一、课程设计说明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编制短路电流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完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计算应用程序。

通过自己设计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使同学对电力系统分析有进一步理解,同时加强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短接”。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除中性点外,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是绝缘的。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其绝缘破坏而构成了通路,我们就称电力系统是发生了短路故障。

在三相系统中,短路故障可分为两大类:即对称短路(三相短路)和不对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

其中三相短路虽然发生的机会较少,但情况严重,又是研究其它短路的基础。

所以我们先研究最简单的三相短路电流的暂态变化规律。

二、选择所用计算机语言的理由我使用的是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的MATLAB,利用其丰富的函数资源,它的优点如下: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库函数极其丰富。

MATLAB程序书写形式自由,利用起丰富的库函数避开繁杂的子程序编程任务,压缩了一切不必要的编程工作。

由于库函数都由本领域的专家编写,用户不必担心函数的可靠性。

可以说,用MATLAB进行科技开发是站在专家的肩膀上。

2)运算符丰富。

由于MATLAB是用C语言编写的,MATLAB提供了和C语言几乎一样多的运算符,灵活使用MATLAB的运算符将使程序变得极为简短。

3)MATLAB既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如for循环,while循环,break语句和if语句),又有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

4)程序限制不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

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4)

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4)

辽宁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4)院(系):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起止时间:15-06-15至15-06-26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原始资料:系统如图各元件参数标幺值如下(各元件及电源的各序阻抗均相同):T1:电阻0.01,电抗0.16,k=1.05,标准变比侧Y N接线,非标准变比侧Δ接线;T2:电阻0,电抗0.2,k=0.95,标准变比侧Y N接线,非标准变比侧Δ接线;L24: 电阻0.03,电抗0.07,对地容纳0.03;L23: 电阻0.025,电抗0.06,对地容纳0.028;L34: 电阻0.015,电抗0.06,对地容纳0.03;G1和 G2:电阻0,电抗0.07,电压1.03;负荷功率:S1=0.5+j0.18;任务要求:当节点4发生B、C两相金属性短路时,1 计算短路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2 计算其它各个节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3 计算各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4 在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对各种不同时刻BC两相短路进行Matlab仿真;5 将短路运行计算结果与各时刻短路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考核:设计质量:论文格式:总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G GG1 T1 2 L24 4 T2 G21:k k:1L23 L343S1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防止其破坏对用户的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些故障多数是由短路引起的,因此除了对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有较深刻的认识外,还必须熟练账务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这里着重接好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方法,主要讲解了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

其次,通过具体的简单环网短路实例,对两相接地短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不对称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不对称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不对称短路故障分析
02
不对称短路故障类型
单相接地短路
其中一相电流通过接地电阻,其余两 相保持正常。
两相短路
两相接地短路
两相电流通过接地电阻,另一相保持 正常。
两相之间没有通过任何元件直接短路。
不对称短路故障产生的原因
01
02
03
设备故障
设备老化、绝缘损坏等原 因导致短路。
外部因素
如雷击、鸟类或其他异物 接触线路导致短路。
操作错误
如误操作或维护不当导致 短路。
不对称短路故障的危害
设备损坏
短路可能导致设备过热、烧毁或损坏。
安全隐患
短路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停电
短路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局部或全面停电。
经济损失
停电和设备损坏可能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不对称短路故障计算
03
方法
短路电流的计算
短路电流的计算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的重要步骤,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的 运行状态和设备参数。
不对称短路故障分析与 计算(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不对称短路故障分析 • 不对称短路故障计算方法 • 不对称短路故障的预防与处理 • 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故障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故障的基本原理和计算 方法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 定运行的水平
故障描述
某高校电力系统在宿舍用电高峰期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导致部 分宿舍楼停电。
故障原因
经调查发现,故障原因为学生私拉乱接电线,导致插座短路。
解决方案
加强学生用电安全教育,规范用电行为;加强宿舍用电管理,定 期检查和维护电路。

发电机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发电机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发电机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发电机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短路电流=额定电压/ (短路阻抗+阻抗内降)
其中,短路阻抗是指发电机的短路阻抗,通常用相对单位即短路
电压标定值表示,可以通过测量或者设备参数查表获取;阻抗内降是
指由于发电机的额定电流、发热、剩磁等原因导致的内部阻抗的降低。

拓展:
发电机短路电流是指在发电机短路故障状态下通过故障点的电流。

短路故障是指发电机绕组之间或与地之间发生直接连接的故障,例如
绕组间相间短路、对地短路等。

短路电流是短路故障时内部电机的负
载电流,具有很高的电能和热能,对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对于发电机的短路电流计算,需要考虑短路故障类型、发电机的
参数、运行状态等因素。

通常,短路电流会远远高于额定电流,因此
在设计和运行发电机系统时需要合理考虑短路电流带来的影响。

短路故障分析及计算

短路故障分析及计算

目录引言 (2)1电力系统短路故障说明 (3)2短路故障分析计算(解析法) (6)2.1各元件电抗标幺值的计算 (6)2.2短路次暂态电流标幺值计算 (9)2.3三相短路电流及短路功率计算 (11)3 Y 矩阵计算法 (12)4两种算法分析 (15)4.1解析法计算结果 (15)4.2 Y 矩阵计算结果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引言在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中,对系统危害最大,而且发生概率最高的是短路故障。

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非正常连接。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除了中性点外,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是相互绝缘的。

如果由于绝缘破坏而造成了通路,电力系统就发生了短路故障。

电力系统短路出现的原因:①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绝缘损坏;②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误操作;③鸟兽跨越在裸露的相线之间或相线与接地物体之间,或咬坏设备、导线绝缘层。

电力系统短路的后果:①短路时会产生很大电动力和很高温度,使短路电路中元件受到损坏和破坏,甚至引发火灾事故。

②短路时,电路的电压骤降,将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③短路时保护装置动作,将故障电路切除,从而造成停电,而且短路点越靠近电源,停电范围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大。

④严重的短路要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使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失去同步,造成系统解列。

⑤不对称短路将产生较强的不平衡交变电磁场,对附近的通信线路、电子设备等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甚至发生误动作。

短路电流的计算目的:短路计算是为了正确选择和校验电气设备,准确地整定供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避免在短路电流作用下损坏电气设备,保证供配电系统中出现短路时,保护装置能可靠动作。

在三相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短路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以及单相短路接地。

其中三相短路造成的危害最大,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三相短路故障出现时分析与计算最大可能的故障电流和功率。

1电力系统短路故障说明(3 )如图 1 所示的系统中 K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产生最大可能的故障电流和功率。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在电气工程中,短路电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对电路的
设计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短路电流的计算是电气工程中的一项基
础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短路电流的定义。

短路电流是指在电路中
出现短路故障时,电流的最大值。

它的大小取决于电路的参数,例
如电压、电阻、电抗等。

一种常见的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是采用阻抗法。

阻抗法是通过
计算电路中各个元件的阻抗,然后根据短路点的电压来计算短路电
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路,包括单相和三相电路。

另一种常见的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是采用对称分量法。

对称分
量法是将三相电路的参数转化为正、负、零序的对称分量,然后根
据这些对称分量来计算短路电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三相平衡电路的
短路电流计算。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种常用的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是
采用复数法。

复数法是将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表示为复数形式,然后
通过复数运算来计算短路电流。

这种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简化计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路。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电路类型和参数选择合适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参数的准确性和计算的精度,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以确保电路设计和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学时:48学时课程目标:1.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行原理2.掌握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3.了解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技术4.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管理课程内容:第一章电力系统基础知识1.电力系统的定义和组成2.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3.电力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特性第二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1.电力系统节点电压和电流的计算2.电力系统功率平衡计算3.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第三章电力系统动态分析1.电力系统暂态过程2.电力系统稳定分析3.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第四章电力系统保护和控制技术1.电力系统保护原理和保护装置2.电力系统控制技术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第五章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管理1.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2.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3.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2.案例分析3.计算实验4.现场考察5.互动讨论课程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电力系统仿真软件3.实验室设备4.现场考察5.互动讨论课程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评估2.课堂测试评估3.实验报告评估4.综合评估课程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籍2.多媒体设备3.计算机和电力系统仿真软件4.实验室设备5.现场考察场所6.相关网络资源课程教学反思:1.加强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2.提高互动讨论和现场考察的频率3.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4.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目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一、题目要求 (1)二、设计方案 (6)三、短路点短路电流计算 (11)四、整定计算 (13)五、继电器选型 (20)六、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题目要求1.目的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接受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培养训练和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计算,识图、绘图,以及查阅、使用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以中型企业变电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为对象,主要完成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及线路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绘保护配置图等设计和计算任务。

为以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进行毕业设计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内容2.1主要内容(1)熟悉设计任务书,相关设计规程,分析原始资料,借阅参考资料。

(2)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线路保护方案的确定。

(3)短路电流计算。

(4)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

(5)各种保护装置的选择。

2.2原始数据某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两台变压器均为双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如下:S N=63MVA;电压为110±8×1.25%/38.5 kV;接线为Y N/d11(Y0/Δ-11);短路电压U k(%)=10.5。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

2.3设计任务图1 主接线图结合系统主接线图,要考虑L1L2两条110kV高压线路既可以并联运行也可以单独运行。

针对某一主变压器及相邻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设计,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电流)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已知条件如下:(1)变压器35kV母线母线单电源辐射形线路L3L4的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星形接线,L5L6馈出线定时限过流保护最大的时限为1.5s,线路L3L4的正常最大负荷电流为450A,(2)L1L2各线路均装设距离保护,试对其相间短路保护I,II,III段进行整定计算,即求各段动作阻抗Z OP I,Z OP II,Z OP III和动作时限t1I、t1II、t1III,并校验其灵敏度,线路L1L2的最大负荷电流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倍,功率因数cosϕ=0.9,各线路每千米阻抗Z1=0.4Ω,阻抗角ϕL=700,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 SS=1.5,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1.2,并设Krel`=0.85, Krel``=0.8, Krel```=1.2,距离III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3)变压器主保护采用能保护整个变压器的无时限纵差保护,变压器的后备保护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1. 引言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是电力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用于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组件(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开关等)的短路电流以及电力系统的短路容量。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实验目的•掌握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使用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软件进行短路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实验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实验内容:1.了解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使用PSS/E软件进行短路计算;3.对示例电力系统进行短路计算,并绘制短路电流分布图;4.分析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影响。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安装PSS/E软件并了解其基本操作。

4.2 系统建模•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力系统进行建模;•绘制电力系统的单线图。

4.3 数据采集•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数据中采集所需的电气参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校验。

4.4 短路计算•使用PSS/E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短路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得到各个节点的短路电流。

4.5 短路电流分布•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分布图;•分析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的分布规律。

4.6 设备影响分析•根据短路电流分布图,分析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设备保护措施。

5. 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结果,对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进行结果分析。

可以对不同节点的短路电流进行比较,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实验总结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加深了对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分布,提出了针对电力系统设备的保护措施。

本次课程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 参考文献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教程2.PSS/E软件使用手册。

电线短路电流计算

电线短路电流计算

电线短路电流计算
电线短路电流的计算是一个涉及到电路理论、电源特性以及系统阻抗分析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短路电流通常非常大且迅速上升,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火灾等严重事故,因此准确计算短路电流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设计至关重要。

短路电流的计算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电源电压:短路发生点前的电源电压(如220V或380V的线路
电压)。

2.电源内阻: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及线路本身的电阻。

3.系统电抗:除了电阻之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感抗(对交流系统
而言),这主要来源于线路的电感和变压器的漏抗等。

4.短路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等情况下的短路
电流大小不同。

5.短路瞬间状态:由于电动机、发电机等设备具有反电动势,所以
在动态条件下短路电流的计算更为复杂。

简化的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math
I_sc = \frac{E}{Z}
其中:
1)“I_sc” 是短路电流。

2)“E” 是短路点前的有效电源电压(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短路
瞬间电源电压的变化)。

3)“Z” 是短路点的总阻抗,包括电阻“R” 和电抗“X” 的有
效值,即“Z = \sqrt{R^2 + X^2}”。

然而,实际工程中的短路电流计算往往需要用到更复杂的电气网络分析方法,比如使用基于《电力系统分析》的相关原理,结合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精确计算。

此外,还需考虑保护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的动作特性,以确保其能快速有效地切断短路电流。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1)一、绪论 (1)二、工厂供电的设计 (2)2.1工厂供电的意义及要求 (2)2.2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4)2.3设计的具体容 (4)2.4工厂原始资料 (4)三、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6)3.3工厂的电力负荷 (6)3.2 车间计算负荷的确定 (6)3.3 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7)3.4 无功功率补偿及其计算 (9)四、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10)五、短路电流计算 (11)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1)5.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1)5.3 该厂供电系统电路及短路等效电路 (12)5.4 短路计算 (14)5.5 短路计算结果 (20)六、总降压变电所35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1)七、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23)7.1 总降压变电所35kV变压器的保护 (23)7.2 35kV电力线路保护 (25)八、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27)8.1 变电所防雷保护与防雷装置的选择 (27)8.2 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 (27)心得体会 (28)参考文献 (29)《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一、绪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随着中国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关联的供电系统尤为重要。

作为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及其性能的先进性是决定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设计根据该冶金机械厂的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对该厂的总降压变电所系统进行设计。

本设计首先根据工厂提供的资料对工厂的负荷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负荷情况对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进行了选择。

该厂电源由某变电所以35kV 双回路架空线引出,本设计选择在该厂设立总降压变电所先将电压降为厂区供电电压10kV,在由各车间变电所降为负荷所需电压。

电力系统设计某系统单相、两项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

电力系统设计某系统单相、两项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某系统单相、两项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系部:电力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工程13-1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刘华完成日期:新疆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评定意见设计题目短路电流的计算系部_ 电力工程系_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1 学生姓名______ 学生学号评定意见: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定意见参考提纲: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新疆工程学院电气系课程设计任务书13/14学年1学期2014 年1 月6日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工程13-1班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设计题目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指导教师刘华起止时间2014年1月6日—2014年1月12日周数一周设计地点神华楼A429设计目的: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原始材料完成短路电流的计算设计,掌握利用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分析和设置电抗器保护系统设备的安全性。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短路点短路电流的计算所需的部分参数都已经标注在电路图中,本组成员计算所需的线路长度数据为(36 140 75 75 30)(单位:KM);发电机:电压标幺值E=1 .05;线路:正序负序阻抗的额定标幺值取0.4,零序阻抗的额定标幺值取1.2;负荷:正序阻抗的额定标幺值取1.2,负序阻抗的额定标幺值取0.35;2.进度安排.设计进度与要求设计进度:[1]第一天:选题,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 第二天第三天:电网接线方案设计[3] 第四天:完成电路电流的手工计算[4] 第五天:基于PSASP的仿真短路计算[5] 第六第七天日:打印设计初稿,交指导老师批阅。

要求:[1]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3(d三相短路,)2(d两相短路,)1,1(d一相接地短路,)1(d一相短路)(手算和计算机仿真计算;短路点为各个电压级的母线上);[2] 线路单位长度的参数见电力系统分析教材;[3] 用psasp建模仿真计算;[4] 4人一组,2人手算,2人计算机仿真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题目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简单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解算一、 原始资料:数据: Z 12=(10+j16)Ω 、Z 13=(13.5+j21)Ω 、Z 32=(24+j22)Ω S LD2=(25+j18)MVA 、 S LD3=(20+j15)MVA二、 要求:1、 严格按照给定内容格式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2、 根据原始资料,先用手算,后进行程序设计实现系统潮流计算。

3、 给出算法的运行原理和软件编写流程及程序清单。

4、 给出运行过程中的Y 矩阵和雅可比矩阵。

三、 答辩:1、 以ppt 形式提供该组所做的主要工作。

2、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S LD3 LD2题目: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解算一、原始资料:1、L2、L3、L4对地电容取0.5,每个T型臂取0.25。

L5对地电容取0。

3、以节点一为平衡节点计算。

二、要求:1、严格按照给定内容格式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2、根据原始资料,先用手算,后进行程序设计实现系统潮流计算。

3、给出算法的运行原理和软件编写流程及程序清单。

4、给出运行过程中的Y矩阵和雅可比矩阵。

三、答辩:1、以ppt形式提供该组所做的主要工作。

2、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题目:三相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手算或计算机算)一、原始资料1、发电机参数已经给定。

2、变压器型号:T1:SF7-10/110-59-16.5-10.5-1.0T2 : SFL7-31.5/110-148-38.5-10.5-0.8T3: SFL7-16/110-86-23.5-10.5-0.93、输电线路型号已给定。

4、需要数据查阅《新编工厂电气设备手册》二、要求:1、严格按照给定内容格式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2、根据原始资料,用手算或者程序设计实现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3、计算机算时给出算法的运行原理和软件编写流程。

4、手算时给出计算步骤。

三、答辩:1、以ppt形式提供该组所做的主要工作。

2、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题目:不对称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手算或计算机算)一、原始资料T1 T2 T3 T41、发电机参数已经给定。

电力系统运算曲线法短路计算

电力系统运算曲线法短路计算
汽轮发电机短路电流运算曲线
水轮发电机 短路电流运 算曲线
运算曲线法计算法步骤: (1)根据计算电路作出等值电路图 (2)化简电路,求各短路回路转移电抗 (3)将转移电抗归算为计算电抗 (4) 查运算曲线,求t秒周期分量有效值的标么值 (5)求t秒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名值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大小与电源本身的容量及电源 到短路点的远近距离有关
I U av 3Z
iM 2KM I
习题2-27答案
RT
PK
*
U
2 N
S2N
*103
163* 1102 202
*103
4.93
XT
U
K
%
*
U
2 N
100 SN
10.5 * 1102 100 20
63.53
Smin 7 * cos j7 *sin 4.9 j5MVA
Smax 18 * cos j18 * sin 12.6 j12.85MVA
当 xjs 3 时,可将电源当作是无限大容量电源计算。
低压电网短路电流计算
(1)供电电源可以看作是“无穷大”容量系统 (2)低压配电系统中电阻不能忽略,为避免复数计算, 一般可用阻抗的模进行计算。 (3)直接使用有名值计算更方便。 (4)非周期分量衰减快,KM 取:1∽1.3 (5)必须计及某些元件阻抗的影响。
2、按最大负荷的电压要求确定补偿容量
QC
U 2Cmax X
(U 2Cmax
U2max k
)k 2
10.4 *(10.4 110.59* 11 )*(118.25)2 4.51MVar
30
118.25
11
3、检验
U2C.m a x

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

船舶电站第六章舰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而使发电机电枢反应磁链被赶到气隙中流通的铁芯,磁阻减小些,电抗增大为)所示,励磁绕组中感生的电流已衰减掉,此时电枢反应磁链与主磁链暂态、暂态交变分量和稳态交变分量。

次暂态分量按阻尼回路的时间常数指数衰减,暂态分量按励磁回路的时间常数与指数衰减。

)次暂态对称短路电流初始(有效)值则——发电机电枢电阻式中式中Ra <<,则短路初暂功率角,得总——发电机直轴次暂态短路时间常数;(——短路电流对称分量;kA——电动机暂态电抗——电动机定子电阻;——电动机暂态短路时间常数;——电动机非周期短路时间常数。

空载短路周期分量第一半周有效值、负载时短路周期分量最大值、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最大非对称短路电流考虑外线路对时间常数的影响,发电机非周期时间常数修正为:短路功率因数——定子电阻,——暂态阻抗——暂态时间常数——非周期时间常数定子电阻暂态阻抗暂态短路时间常数短路非周期时间常数?——等效电动机额定电流式中:——等效电动机对称短路电流。

——第——等效电动机最大非对称短路电流;已知单台发电机参数包括在主汇流排处呈现的单台发电机合成次暂态电抗成暂态电抗发电机直轴次暂态短路时间常数,暂态短路时间常数,则等效发电机相应参数:,暂态值,周期分量有效值,非周期分量和短路电路中不包含变压器时,短路中包含变压器时,,可不计及电动机馈送的短路电流,并可忽略发电机馈送的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即此时短时,当满足时,一般均式中:---------,等都是以额定值。

3机9节点潮流、短路仿真计算课程设计总结

3机9节点潮流、短路仿真计算课程设计总结

3机9节点潮流、短路仿真计算课程设计总结以3机9节点潮流、短路仿真计算课程设计总结为标题的文章概述: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到3机9节点潮流和短路仿真计算。

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和短路仿真,可以了解系统的电压、电流等重要参数,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结果和总结进行详细介绍。

一、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了3台发电机和9个节点的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

1.1 数据准备在进行潮流计算之前,需要准备系统的基本数据,包括发电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各节点的负荷功率和电压等信息。

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建立电力系统的节点和支路信息。

1.2 潮流计算方法潮流计算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法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择了高斯-赛德尔迭代法进行潮流计算。

该方法通过迭代计算各节点的电压和电流,直到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1.3 结果分析经过潮流计算,我们得到了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通过分析这些结果,我们可以了解系统中的电力流动情况,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潮流过载、电压偏差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短路仿真计算短路仿真计算是针对系统发生故障时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了相同的3机9节点电力系统进行短路仿真计算。

2.1 短路故障类型短路故障可以分为对称短路和非对称短路两种类型。

对称短路是指系统中的故障电流对称分布,非对称短路则是指故障电流非对称分布。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分别考虑了对称短路和非对称短路的情况。

2.2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阻抗法、对称分量法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择了阻抗法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该方法通过计算系统中各节点的阻抗和电压,确定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2(8-15)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2(8-15)

二、无功功率补偿由表1可知,该厂380V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只有0.75。

而供电部门要求该厂10kV进线侧最大负荷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0。

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远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应稍大于0.90,暂取0.92来计算380V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Q C=P30(tanΦ1-tanΦ2)= 677.4[tan(arccos0.74)- (tanarccos0.92)]kvar=308kvar参照图2(PGJ1型低压自动补偿屏),并联电容器为BW-0.4-14-3型,采用其方案1(主屏)1台与方案3(辅屏)3台相组合,总共容量为:(1+3)Χ6Χ14=336kvar。

因此无功补偿后工厂380V侧和10KV侧的负荷计算如附表3所示:图2 PGJ1型低压无功功率的结线方案自动补偿屏附表3 无功补偿后工厂的计算负荷第二节 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一、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一般原则选择工厂变、配电所的所址,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 接近负荷中心。

2) 进出线方便。

3) 接近电源侧。

4) 设备运输方便。

5) 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6) 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7) 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8) 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9) 不应设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10)高压配电所应将两与邻近车间变电所活有大量高压用电设备的厂房合建在一起。

二、利用负荷功率矩法确定负荷中心在工厂平面图的下边和左侧,任作一直角坐标的x 轴和y 轴,测出各车间和宿舍区负荷点的坐标位置,例如:P 1(x 1,y 1),P 2(x 2,y 2),P 3(x 3,y 3)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3G9bus短路电流计算系别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0级电气四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提交日期 2012年12月10日目录一、设计目的 (3)二、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2.1电力系统节点方程的建立 (3)2.2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 (4)三、3G9bus短路电流在计算机的编程 (6)3.1、三机九节点系统 (6)3.3输出并计算结果 (13)四.总结 (15)一、设计目的1.掌握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计算机语言(MATLAB 语言或FORTRAN 或C 语言或C++语言);3.采用计算机语言对短路计算进行计算机编程计算。

二、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电力系统节点方程的建立利用节点方程作故障计算,需要形成系统的节点导纳(或阻抗)矩阵。

一般短路电流计算以前要作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假定潮流计算的节点导纳矩阵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追加支路的方式形成电力短路电流计算的节点导纳矩阵YN 。

1)对发电机节点在每一发电机节点增加接地有源支路 i E 与i i i Z R jX =+串联 求短路稳态解:i QiE E =i i qiZ R jX =+求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解:i i E E ''= i i i Z R jX ''=+一般情况下发电机定子绕组电阻忽略掉,并将i E 与i i i Z R jX =+的有源支路转化成电流源i i i I E Z =与导纳1i i i i i Y G B R jX =+=+并联的形式2)负荷节点的处理负荷节点在短路计一算中一般作为节点的接地支路,并用恒定阻抗表示,其数值由短路前瞬间的负荷功率和节点实际电压算出,即首先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制订系统的等值电路,并进行各元件标么值参数的计算,然后利用变压器和线路的参数形成不含发电机和负荷的节点导纳矩阵 YN 。

2ˆk LDk LDk LDkLDkV Z R jX S=+=2ˆLDkLDk LDk LDkk SY G jB V =+=3)如果短路故障发生在输电线路内,在短路点要增加新节点,将一条输电线分成两段,并形成短路电流计算的节点导纳矩阵Y,最后形成包括所有发电机支路和负荷支路的节点方程如下:YV I=一般,节点导纳矩阵 Y 阵与 YN 阶次相同。

其差别只在于 YN 阵不含发电机和负荷的阻抗;节点注入电流向量 I中只有发电机端节点的电流不为零。

有非零电流源注人的节点称为有源节点。

系统中的同步调相机可按发电机处理。

任进行起始次暂态电流计算时,大型同步电动机、感应电动机以及以电动机为主要成分的综合负荷,特别是在短路点近处的这些负荷,必要时也可以用有源支路表示,并仿照发电机进行处理。

必须指出,在计算机已普遍应用的情况下,如果有必要的话,只要能提供短路计算所需的准确的原始数据,对短路进行更精确的计算并不存在什么障碍。

2.2利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短路电流假定系统中的节点f经过渡阻抗zf发生短路。

过渡阻抗渡阻抗zf,不参与形成网络的节点导纳(或阻抗)矩阵。

图6-3中方框内的有源网络代表系统正常状态的单相等值网络。

现在我们保持故障处的边界条件不变,把网络的原有部分同故障支路分开(见图6-3)。

容易看出,对于正常状态的网络而言,发生短路相当于在故障节点f增加了一个注人电流一 If (短路电流以流出故障点为正,节点电流则以注入为正)。

因此,网络中任一节点 i的电压可表示为:(1,2,..,,.,)i ij j if fj GV Z I Z I i f n∈=-=∑(6-3)由式(6-3)可见,任一节点 i 的电压郁由两项叠加而成。

第一项表示当 If=0时由网络内所有电源在节点i产生的电压,也就是短路前瞬间正常运行状态一 F 的节点电压,这是节点电压的正常分量,记为(0)i V是电网的潮流解。

第二项是当网络中所有电流源都断开,仅仅由短路电流If 在节点i 产生的电压,这就是节点电压的故障分童。

上述两个分量的叠加,就等于发生短路后节点,的实际电压,即(0)(1,2,..,,.,)i i if fV V Z I i f n =-=(0)f f if fV V Z I =- (6-4)式中,(0)i V 是短路前故障点的正常电压;当i=f 时,ff Z 是故障节点 f 的自阻抗,也称输入阻抗。

f f fV z I =(边界条件方程)带入(0)f f if fV V Z I =-可得:(0)f f ff fV I Z z =+(0)(0)(1,2,..,,.,)ifi i f ff fZ V V V i f n Z Z =-=+p qpq pqkV V I Z -=对于非变压器支路,令 k=1。

从计算公式(6-7)和(6-8)可以看到,式中所用到的阻抗矩阵元素都带有列标f 。

这就是说,如果网络在正常状态下的节点电压为已知,为了进行短路计算,只须利用节点阻抗矩阵中与故障点f 对应的一列元素。

因此,尽管是采用了阻抗型的节点方程,但是并不需要作出全部阻抗矩阵。

在短路的实际计一算中,一般只需形成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并根据具体要求,用第四章所讲的方法求出阻抗矩阵的某一列或某几列元素即可。

在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进行短路计算时,我们都将采用这种算法。

1)解潮流计算,(0)(1,2,..,,.,)i V i f n =2)修正解潮流的YN 形成Y 3)指定短路点f4)计算节点阻抗矩阵第k 列111211212222121200100n k n k n n nn nk f k ,,,n Y Y Y Z YY Y Z Y Y Y Z =⎡⎤⎢⎥⎢⎥⎡⎤⎡⎤⎢⎥⎢⎥⎢⎥⎢⎥⎢⎥⎢⎥=←⎢⎥⎢⎥⎢⎥⎢⎥⎢⎥⎢⎥⎢⎥⎣⎦⎣⎦⎢⎥⎢⎥⎣⎦第元素,()5)计算短路电流:(0)ffff fVIZ z=+6)计算节点电压:(0)(1,2,..,,.,)i i if fV V Z I i f n =-=7)计算支路电流:p q pqpqkV V IZ-=8)输出计算结果三、3G9bus短路电流在计算机的编程3.1、三机九节点系统图1 三机九节点系统表1 九节点系统支路参数表2 九节点系统发电机参数表3 九节点系统负荷参数3.2 程序设计主函数Sbase_MV A=100.fid=fopen('Nodedata.txt');N=textscan(fid, '%s %u %d %f %f %f %f %f %f')fclose(fid);busnumber=size(N{1},1)for i=1:busnumberBus(i).name=N{1}(i);Bus(i).type=N{2}(i);Bus(i).no=i;Bus(i).Base_KV=N{3}(i);Bus(i).PG=N{4}(i);Bus(i).QG=N{5}(i);Bus(i).PL=N{6}(i);Bus(i).QL=N{7}(i);Bus(i).pb=N{8}(i);Bus(i).V=1.0;Bus(i).angle=0;endfid=fopen('Aclinedata.txt');A=textscan(fid, '%s %s %f %f %f %f')fclose(fid);aclinenumber=size(A{1},1)for i=1:aclinenumberAcline(i).fbname=A{1}(i);Acline(i).tbname=A{2}(i);Acline(i).Base_KV=A{3}(i);Acline(i).R=A{4}(i);Acline(i).X=A{5}(i);Acline(i).hB=A{6}(i);for k=1:busnumberif strcmp(Acline(i).fbname, Bus(k).name)Acline(i).fbno=Bus(k).no;endif strcmp(Acline(i).tbname, Bus(k).name)Acline(i).tbno=Bus(k).no;endendendfid=fopen('Transdata.txt');T=textscan(fid, '%s %f %f %s %f %f %f %f') fclose(fid);tansnumber=size(T{1},1)for i=1:tansnumberTrans(i).fbname=T{1}(i);Trans(i).fbBase_KV=T{2}(i);Trans(i).fbrated_KV=T{3}(i);Trans(i).tbname=T{4}(i);Trans(i).tbBase_KV=T{5}(i);Trans(i).tbrated_KV=T{6}(i);Trans(i).R=T{7}(i);Trans(i).X=T{8}(i);for k=1:busnumberif strcmp(Trans(i).fbname, Bus(k).name)Trans(i).fbno=Bus(k).no;endif strcmp(Trans(i).tbname, Bus(k).name)Trans(i).tbno=Bus(k).no;endendTrans(i).k=Trans(i).tbrated_KV*Trans(i).fbBase_KV/Trans(i).fbrated_KV/Trans(i).tbBase_KV;tempx=Trans(i).fbrated_KV^2/Trans(i).fbBase_KV^2;Trans(i).X=tempx*Trans(i).X;Trans(i).R=tempx*Trans(i).R;end%N=0%Trans(1)%Trans(2)% for Y=G+jB matrix[G,B,B2]=FormYmatrix(Bus,busnumber,Acline,aclinenumber,Trans,tansnumber);%B:=B';B2:=B"dlmwrite('Gmatrix.txt', G, 'delimiter', '\t','precision', 6);dlmwrite('Bmatrix.txt', B, 'delimiter', '\t','precision', 6);GBB2pause[JP,JQ]=FormJPQmatrix(Bus,B,B2,busnumber);JPiJP=-inv(JP)JQiJQ=-inv(JQ)pause%maxiteration=0for i=1:busnumberNodeV(i)=Bus(i).V;Nodea(i)=Bus(i).angle;VX(i)=Bus(i).V*cos(Bus(i).angle);VY(i)=Bus(i).V*sin(Bus(i).angle);dQGQL(i)=Bus(i).QG-Bus(i).QL;dPGPL(i)=Bus(i).PG-Bus(i).PL;endNodeV=NodeV'Nodea=Nodea'%VX=VX'%VY=VY'dQGQL=dQGQL'dPGPL=dPGPL'pause%for nointer=1:10maxdP=1.;maxdQ=1.;epsilon=0.000001;noiteration=0;while (maxdP>epsilon)&(maxdP>epsilon)[deltaP,deltaQ,maxdP,maxdQ]=FormdPQvector(Bus,NodeV,Nodea,dQGQL,dPGPL,B,G,bus number);deltaP;deltaQ;maxdP;maxdQ;da=iJP*deltaP;dV=iJQ*deltaQ;Nodea=Nodea+da;NodeV=NodeV+dV;noiteration=noiteration+1;if noiteration>20breakendendfor i=1:busnumberBus(i).V=NodeV(i);NodeV(i)=NodeV(i)*Bus(i).Base_KV;Bus(i).angle=Nodea(i);Nodea(i)=Nodea(i)*180/pi;endnoiterationNodea=Nodea'NodeV=NodeV'Clear子函数%生成G、B矩阵function [G,B,X]=FormYmatrix(Bus,busnumber,Acline,aclinenumber,Trans,tansnumber) Y=zeros(busnumber);X=zeros(busnumber);for i=1:busnumberY(i,i)=Y(i,i)+Bus(i).pb*j;endfor i=1:aclinenumberf=Acline(i).fbno;t=Acline(i).tbno;Y(f,f)=Y(f,f)+Acline(i).hB*j+1/(Acline(i).R+Acline(i).X*j);Y(t,t)=Y(t,t)+Acline(i).hB*j+1/(Acline(i).R+Acline(i).X*j);Y(f,t)=Y(f,t)-1/(Acline(i).R+Acline(i).X*j);Y(t,f)=Y(t,f)-1/(Acline(i).R+Acline(i).X*j);X(f,f)=X(f,f)-1/Acline(i).X;X(t,t)=X(t,t)-1/Acline(i).X;X(f,t)=1/Acline(i).X;X(t,f)=1/Acline(i).X;endfor i=1:tansnumberf=Trans(i).fbno;t=Trans(i).tbno;Y(f,f)=Y(f,f)+1/(Trans(i).R+Trans(i).X*j);Y(t,t)=Y(t,t)+1/(Trans(i).R+Trans(i).X*j)/Trans(i).k^2;Y(f,t)=Y(f,t)-1/(Trans(i).R+Trans(i).X*j)/Trans(i).k;Y(t,f)=Y(t,f)-1/(Trans(i).R+Trans(i).X*j)/Trans(i).k;X(f,f)=X(f,f)-1/Trans(i).X;X(t,t)=X(t,t)-1/Trans(i).X;X(f,t)=1/Trans(i).X;X(t,f)=1/Trans(i).X;endG=real(Y);B=imag(Y);end%生成JP、JQ矩阵function [JP,JQ]=FormJPQmatrix(Bus,B,B2,busnumber) JP=B;JQ=B2;for i=1:busnumberif Bus(i).type==1for k=1:busnumberJQ(i,k)=0.;JQ(k,i)=0.;JP(i,k)=0.;JP(k,i)=0.;endJQ(i,i)=1.;JP(i,i)=1.;endif Bus(i).type==3for k=1:busnumberJQ(i,k)=0.;JQ(k,i)=0.;endJQ(i,i)=1.;endendend%计算偏节点PQ差量function[deltaP,deltaQ,maxdP,maxdQ]=FormdPQvector(Bus,NodeV,Nodea,dQGQL,dPGPL,B,G,busnum ber)deltaQ=dQGQL;deltaP=dPGPL;maxdP=0.;maxdQ=0.;for i=1:busnumberif Bus(i).type==1deltaQ(i)=0.;deltaP(i)=0.;endif Bus(i).type==3deltaQ(i)=0.;%y1=0;%y2=0;y3=0;for k=1:busnumberif (B(i,k)~=0|G(i,k)~=0)%y1=y1+(G(i,k)*VX(k)-B(i,k)*VY(k));%y2=y2+(G(i,k)*VY(k)+B(i,k)*VX(k));y3=y3+NodeV(k)*(G(i,k)*cos(Nodea(i)-Nodea(k))+B(i,k)*sin(Nodea(i)-Nodea(k)));endenddeltaP(i)=deltaP(i)-y3*NodeV(i);%deltaP2(i)=(deltaP2(i)-(y1*VX(i)+y2*VY(i)))/Bus(i).V;endif Bus(i).type==2%y1=0;%y2=0;y3=0;y4=0;for k=1:busnumberif (B(i,k)~=0|G(i,k)~=0)%y1=y1+(G(i,k)*VX(k)-B(i,k)*VY(k));%y2=y2+(G(i,k)*VY(k)+B(i,k)*VX(k));y3=y3+NodeV(k)*(G(i,k)*cos(Nodea(i)-Nodea(k))+B(i,k)*sin(Nodea(i)-Nodea(k)));y4=y4+NodeV(k)*(G(i,k)*sin(Nodea(i)-Nodea(k))-B(i,k)*cos(Nodea(i)-Nodea(k)));endenddeltaP(i)=deltaP(i)-y3*NodeV(i);%deltaP2(i)=(deltaP2(i)-(y1*VX(i)+y2*VY(i)))/Bus(i).V;deltaQ(i)=deltaQ(i)-y4*NodeV(i);%deltaQ2(i)=(deltaQ2(i)-(y1*VY(i)-y2*VX(i)))/Bus(i).V;endif maxdP<abs(deltaP(i));maxdP=abs(deltaP(i));endif maxdQ<abs(deltaQ(i));maxdQ=abs(deltaQ(i));enddeltaP(i)=deltaP(i)/NodeV(i);deltaQ(i)=deltaQ(i)/NodeV(i);endend3.3输出并计算结果由以上程序可以得出:V:(1)进行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的潮流计算,求得(0)iV=1-(Z if/(Z ff+Z f))因为金属性短路时Z f=0公式为己知公式(0)i(0)V=1-(Z if/Z ff)再根据公式可得,iV1&(0) =0.2774 ;V2&(0) =0.6770;V3&(0)=0.6770;V4&(0) =0;V5&(0)=0.1870;V6&(0)=0.1934;V7&(0) =0.54197;V8&(0)=0.5456;V9&(0)=0.5511(2)不含发电机和负荷的节点导纳矩阵Y N:(3)形成包括所有发电机支路和负荷支路的节点导纳矩阵Y ,即在Y N 中的发电机节点和负荷节点的自导纳上分别增加发电机导纳i y 和负荷导纳,LD i y :(4)1Z Y -=,计算节点阻抗矩阵,从而得到阻抗矩阵中的第f 列;(5)计算短路电流因为Z f =0,所以短路电流公式为:I f &(0)=1/ Z ff母线对地短路电流标幺值:I f = - 9.1239i母线对地短路电流有名值:I fymzh=2.2903(6)计算各支路的短路电流己知公式I pq&(0)=(k*V p&(0)- V q&(0))/Z pq所以I14=4.85i;I27=2.16i;I39=2.15i;I45=-0.7399+6.28907i;I46=-0.37562+2.03277i;I57=-0.421564+2.12099i;I69=-0.458575+1.998i;I78=-0.00587+0.04972i;I89=-0.00635+0.05381i;四.总结MATLAB是一个数学建模和计算软件,通过编程能够将复杂的矩阵计算转移到计算机上进行演算,极大的降低了人手计算的强度,给计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