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合集下载

如何评价广州这座城市

如何评价广州这座城市

如何评价广州这座城市很多人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流行音乐,是广州文化的巅峰,因为只有那时广州的文化才走向了全国。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评价广州的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评价广州范文1而其实,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州的强大正在于其极具生命力的草根文化。

无人售票、饭后打包、AA制,这些当年让初到广州的人无不瞠目结舌的行为习惯,如今已渗透到了全国。

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改变着每一个来到广州的人,他们慢慢接受并慢慢被改变,然后又被他们带回家乡,进而改变了很多地方的生活方式,影响至今。

2017年广州市GDP突破了2万亿广州为什么成为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广州在地理条件上,就是全世界少有的“福地”地理环境、地缘优势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广州这座城市两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张力以及她给这座城市的人们所带来的从容、淡定、开放、包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难得的“规则意识”,并且把这种“规则意识”转化为市场经济中的契约精神,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带来了商业的持续繁荣。

骨子里的包容,深藏于民间的开放1995年,24岁的青年丁磊从宁波来到广州,创办网易。

8年后,他成为全国首富。

他曾坦诚地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心目中,广东是一片真正的热土。

我在广州的城中村住过,从零起步,广东包容我、接纳我,给我机会。

”评价广州范文21992年,许家印从河南舞阳钢铁厂辞职后先到深圳,在站稳脚跟后,他自告奋勇到广州成立一个新的分公司,许家印带着一个司机三个员工奔赴广州,在城中村租了三间小屋子,随后凭借珠岛花园项目一战成名。

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成立恒大地产,开始了独自创业,这年他38岁。

22年后的今天,许家印已经成为全国首富。

恒大足球两次夺得了亚冠联赛的冠军,一时风光无两。

这个城市的舞台中心,似乎一直都是外来的创业者处在聚光灯下。

而本土成长起来的知名人物,你记得几个?这并不是偶然。

在黄埔古港的南海神庙,有一座达奚司空塑像——一位皮肤黝黑、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左手举于额前,作望海状。

介绍广州(中英文)分析

介绍广州(中英文)分析

Guangzhou is located inthe center of Guangdongprovince. She is not onlythe capital of Guangdong, but also the central city with strong attraction and influence in South China. She has jurisdiction over 10 districts and 2 county-grade cities. They are Yuexiu, Haizhu, Liwan, Tianhe, Baiyun, Huangpu, Huadu, Panyu, Luogang, Nansha Districts, and Conghua, Zengcheng Cities. Guangzhou covers an area of 7434.4 km 2 andhas a total populationof some 10,000,000. Affectedby the subtropical marine monsoon climate,Guangzhou is green and has flowers all the year around, and is known as “the Flower City”.Guangzhouis one of the first 24 national historic cultural cities of China. Shehas a history of over 2200 years, and is the cradle of the South Five Ridge Culture. There is a folklore about Guangzhou’s another name, “Goat City” and “Spike City”. Long long ago, five immortals, riding five goats holding spikes in their mouth, arrived inGuangzhouand presented the spikes to the people. They alsowished the people no more famine. And then the five goats became five goat-shapedstones.Guangzhou was known as one of the starts of the ancient Marine Silk Road of China and one of the sources of modernChina revolution. Now she has becomethe frontline of the reformandopening-upof China. She has beenmaking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developing economy and improving urban aspects.Guangzhou, one of the important ports of foreign trade and financial center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foreign investment.She is also an important hub of sea,land,and air transportation. Several expressways radiate from here. Guangzhou Port, Guangzhou Railway Station and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are always busy.Guangzhouis the paradise of sightseeing, diningand shopping. There are manybeautiful and attractive scenic spots; suchas ChenClanTemple, Baomo Garden,Guangxiao Temple, Zhehai Tower, Original Site of Huangpu Military Academy, the White Cloud Mountain, Xiangjiang Safari Park, Sunflower Gardens, Guangdong Olympic Sports Center, Nightscape along the Pearl River, and Metro, etc. You can have authentic Cantonese food and many kinds of foreignfood everywhere. Youcan also buy inexpensive but elegant goods. Guangzhou, the wonderful and ardent city, is holding out her friendly hands. Welcome to Guangzhou.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是广东省省会,更是华南地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有中国南“大门”之誉。

上海人的性格

上海人的性格

上海人的性格1 .上海人的性格上海人给外地人的印象大多是"精明、细致、小气、爱面子、小聪明、不爱说普通话"。

在外国人眼里,上海人的性格似乎更加鲜明。

一位日本人这样形容和介绍上海人:口气夸张,有极度的优越感,喜欢讲排场,好面子,惯于领先时代,崇尚时髦而自傲。

他们同时还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巧妙地利用他人的财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上海人的性格特点是:机敏,行动快,具有大多数中国人所没有的不拘泥于过去的性格。

他们的创意能力优异,但有时也擅长玩弄技巧。

上海人受到的另一个评价是"精明而不高明",这常常被认为比较小气,与朋友相处锱铢必较。

张爱玲曾说过:"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的磨练而产生的。

"密集的人口,狭窄的空间,微薄的收入,又想过体面的生活,其结果只能是"精明而不高明"。

在东北人看来,上海人衣冠整洁,独来独往,不与同学一起看电影、吃饭,不言人恶,不涉是非,也不露个人隐私,与所有人都是"淡如水"的等距交往,因此和他们交往觉得很轻松和安全。

上海人好争斗,好诉讼,如邻里之间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得不可开交,但仅限于"文斗"、"动口不动手"。

遇到纠纷,上海人更喜欢采用争吵的方式来解决,很少大打出手。

对此,北方人多有不屑,以为这是上海人软弱的表现。

其实上海人(也包括多数南方人)的吵架,不仅是一种愤怒的宣泄,也是一种争取周围人同情的策略,通过吵来让旁观者评定对错,这比北方那种动辄诉诸拳头的做法在策略上来说还是略胜一筹的。

在一些人看来,"心眼小、气量小、胆魄小、志向小"几乎就是上海男人的标签。

上海男人大多细皮嫩肉,精心修剪的发型上总打着保湿摩丝,服装款式总不会与时代脱节,步伐也总有一点微风轻摆的味道,这无疑是苏南水乡的江南文化和十里洋场的西方文明在上海男人身上留下的特有的"阴柔"气质。

饮食的另类极端:广东人为什么吃“牛欢喜”?

饮食的另类极端:广东人为什么吃“牛欢喜”?

饮食的另类极端:广东人为什么吃“牛欢喜”?“我承认,有时我会思念那些只有炒面的简单日子那时我们不必担心还有来自未知省份的威胁”一位80多岁的美国吃货加尔文·特里林(Calvintrillin)上周在《纽约客》发表了一首关于中餐的打油诗。

按照中餐传至海外的时间顺序,加尔文从广东菜说到陕西菜,细数了中餐的多样性,却因为上面几句玩笑似的诗句,被扣上了“歧视华人”的帽子。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吃的东西除了炒面和小笼包都很奇怪;在中国人眼里,英国人才是黑暗料理界的大师。

要弄明白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人们在餐桌上互相看不顺眼,最好的研究对象可能还是广东人。

早前人类学家对于食物的研究多数是文化当中的禁忌,图腾,祭祀与交流。

人们把食物当成了文化的一种象征,通过食物大家能更好地认识人和他们与所处社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人类吃文化的另外一面,从广东人的饮食习惯管窥人类的饮食习惯。

广东传统饮茶点心在外省人眼里,广东人的饮食习惯似乎走向了极端:要么极度养生---家庭必备老火靓汤和满大街的凉茶铺,要么什么都能放进口里---兽鸟虫鱼山珍海味。

我承认我的血液里面流淌着对食物的热爱与猎奇之心,即使我不吃狗,不吃猫,也不吃牛欢喜——噢,牛欢喜这道菜在两广地区一直存在,但是前两年香港电影《低俗喜剧》把这个食物介绍给了广大中国同胞认识,又令广东饮食又多一个“罪名”。

牛欢喜其实就是母牛的生殖器官。

对,这个广东人也吃。

牛欢喜火锅城在深入探讨为什么广东人喜欢吃奇(e)怪(xin)的东西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是要思考的,究竟什么是“奇怪的东西”。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是关于外国人觉得中国什么食物最不可思议,猫狗蛇首当其冲,但也有不少外国民众认为是皮蛋,英国人也总是笑苏格兰的国菜Haggis(就是羊胃里面包裹着各种羊内脏碎碎)。

皮蛋跟内脏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食物,对于某些外国群众来讲就是暗黑料理了。

此时应有广东人在旁边投来鄙视的目光。

奥运会志愿者入党思想汇报

奥运会志愿者入党思想汇报

奥运会志愿者入党思想汇报篇一:XX奥运志愿者思想汇报XX奥运志愿者思想汇报我想,我是幸运的,出生在这个年代;是的,我是幸运的,目睹了祖国的繁荣;我是真的幸运,成为一名奥足赛的志愿者,我,激动万分!原以为与足球的缘分随着初中毕业钟声的敲响而结束,从此之后,再也不会像个男孩子一样去驰骋在绿茵场上,而只能公文有约为您编辑作为一名观众,默默地注视。

然而,连我自己也有没想到,时隔五年,我却以另一种形式与足球再续前缘,我,感激涕零!我是志愿者。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每一个志愿者所必须的。

为此,我们每一个志愿者更应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及时地补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奥运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服务了他人,提升了自己!尤其体会最深地是,以奥运志愿者为契机,我努力地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从以前很少说英语,到现在都有点“疯狂”;以前的一副冷面孔,现在也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可以说是奥运,是志愿者改变了我,提升了我,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微笑的力量,参与的快乐!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到一句话:“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精神境界的高尚、品德的高尚,对人生来讲,是件最享受的事。

但是,自己不去做善事,善心就形不成,他就不会去享受做好事的快乐。

我想,这也正是我们都愿意去成为一名志愿者的最初愿望吧!我们想去感动自己,同时也感召别人,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整个社会传扬!与祖国一起成长我们每个人都知道,XX年对祖国来说是喜庆的一年,然而,谁也不曾料到,XX年又是如此艰难的一年。

XX,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的西藏骚乱,烧伤了美丽的圣地;4月的奥运火炬全球传递受阻,刺伤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济铁路火车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突然传遍全国的儿童手足口病,令全国父母心头纠结;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撼及整个中国的灵魂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更不知说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

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广州

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广州

外国人眼中的唐朝广州作者:郭晔旻来源:《同舟共进》2020年第03期从巴士拉到广州公元八九世纪,正是西方历史上的中世纪。

那时的西欧国家正处于“黑暗时期”,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也没有一座像样的城市。

天主教会的神学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触犯了教会的教条,不是被烧死就是被砍头。

就在这时,文明的花朵灿烂地开放在东方大地上。

中国的唐朝与阿拉伯的哈里发国家,是当之无愧的两个中古文明高峰。

将这两大帝国连结起来的,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哈里发朝廷在商路上为客商设置了宿舍和驿站,开掘了水井,设立换马站,引得无数商队涌向东方。

仅根据汉文史料的记载,从公元651年(永徽二年)到798年(贞元十四年),先后来到长安的阿拉伯帝国(大食)使节就有39批。

在怛罗斯战役(751)后被俘,流离阿拉伯帝国12年的杜环在他的《经行记》里记载,当时中国的绫绢机杼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流入阿拉伯帝国。

可惜一场“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安史之乱(755-763)”结束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

唐朝的军政势力退出了西域,使得“丝绸之路”陷于“道路梗绝、网络不通”的困境,就连诗人杜甫也发出了“乘槎消息断,无处觅张骞”的哀叹。

公元762年,杜环终于得以乘坐商船从阿拉伯半岛启程,回到广州。

他从“陆上丝绸之路”进入阿拉伯半岛,却从海路返回故国,恰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举动:“陆上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固然盛极而衰,但东西方的联系并未因此中断——未来属于海上。

更值得玩味的是,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曼苏尔选中原本籍籍无名的村落巴格达(今伊拉克首都)作为京城的理由之一,就是“这里有底格里斯河,已经把我们同遥远的中国联系起来”。

当时的巴格达在底格里斯河的码头长达数英里,停泊船只成千上万,有巨舰,有游艇、木筏、牛皮舟,还有中国帆船。

“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城里有专卖中国货的市场”。

至于地处巴格达以南,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处附近的巴士拉,更是因成为大批中国货物上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中转站而被阿拉伯史家称为“中国商港”。

外地人眼中的广东人,要不要这么屌啊!广东人必睇!

外地人眼中的广东人,要不要这么屌啊!广东人必睇!

外地人眼中的广东人,要不要这么屌啊!广东人必睇!
1、广东人天生不爱表达,忠厚老实,外粗内秀,心里的话从来就羞于表达,有着憨厚的朴实的语言,仍不被人理解甚至让人误解;
2、广东人只会踏实踏实的去做,跟广东人交朋友,你要有耐心,其善良纯朴的心要慢慢去领会。

3、广东人很难说出动感情的话,一旦说了,那可是一般人没有的勇气啊。

4、广东人,只可放心地去交往,绝对可交!
5、广东人,品行耿直,性格刚烈,是什么就是什么,说话不喜欢绕圈子。

6、广东人很少谈及爱情和自己爱的人。

因为广东人骨子里面认为这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7、广东人一旦选定自己爱的人,就会和他死心踏地好一辈子,哪怕一开始不喜欢,也会慢慢变得喜欢,并好好地去爱去付出。

8、广东人极不愿意提及分手,因为他根本不会去伤害一个人。

9、广东人不擅长花前月下,不擅长花言巧语,但能对自己心爱的人笨拙地尝试去做,你不要打消他的积极性,这份认真和诚意迟早你会感受到的。

跟着山东人生活一辈子,你会得到一辈子的踏实、安全和幸福。

10、忠诚,是广东人历来的优良品德,最近感叹于一则调查报告,广东人的离婚率全国最低。

11、广东人眷恋着自己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证明自己是好样的,是实实在在的广东人。

12、广东人热爱自己的故乡,广东人特别重视老乡关系,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氛围,共同的乡音,使出门在外的广东人在相互交流中既找到了亲切感,又驱逐心中的寂寞。

忠诚构筑了广东人生生不息的本质,而这忠诚的信念厚厚地渗透沉淀在广东人的心灵深处,一旦他们认准了值得为之忠心耿耿的事或人,就会忠诚有加,不会有丝毫懈怠,为朋友同生死,共患难,两肋插刀,忠于爱人,忠于家庭,忠于朋友。

人在他乡——广州“小北”黑人田野生活报告

人在他乡——广州“小北”黑人田野生活报告

—人在他乡—广州“小北”黑人生活田野报告人类学第16小组成员:谢铭非、谢菲菲、刘志标、林志伟、余智龙、米玛次仁”帕克坐下了,所以马丁路德金可以走路,马丁路德金可以起步了,所以奥巴马可以奔跑,奥巴马奔跑了,所以我们可以飞。

“目录1、前言.黑人在广州 (2)1.1缘起 (2)1.1.1商贸文化与历史背景 (3)1.1.2族裔经济与贸易网络 (4)1.1.3气候 (5)1.1.4宗教 (5)1.1.5来源地 (5)1.2融入 (6)1.2.1较大的群体 (6)1.2.2集中的聚居地 (7)1.2.3简单的分类 (8)2、田野.黑人在小北 (8)2.1走进小北 (9)2.1.1小北的过去 (10)2.1.2小北的现在 (10)2.2走进黑人 (11)2.2.1为金钱而奔忙 (12)2.2.2当爱情来敲门 (14)2.2.3诉教育之无奈 (16)2.2.4饮食的固守与邂逅 (17)2.2.5他们眼中的治安问题 (18)2.2.6因信仰而宁静 (20)2.3听听他们的声音 (21)2.3.1当地人眼中的黑人 (22)2.3.2黑人眼中的当地人 (23)3、结语:人在他乡,同在世界 (23)前言·黑人在广州在广州淘金的非洲人的人数,官方没有验证。

但有些事实无法否认,他们跟亿万进城打工的中国农民并无不同,同样的背井离乡,在大城市里跌跌撞撞,怀揣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

1·1缘起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融入世界,追寻“中国梦”成了非洲大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起于怎么样的缘分,让一波又一波的黑人进入广州的呢?1·1·1商贸文化与历史背景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由秦汉起,到明清的2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

清代“十三行”的设立更使得当时广州承载着全中国的出口贸易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州在对外开放和接受外来文化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加上毗邻香港、澳门、身处作为新“世界工厂”的珠江三角洲等众多因素,使得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广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都不尽相同。

与此相类,各地人的性格、气质等也有一定差异。

于是一些人喜欢研究各地人的特点,发表了不少“高论”。

尤其对“广东人”和“广州人”的特点,社会上流传着不少说法。

但由于论者本身的局限(如地域、识见等),有些观点未免存在偏见甚至误导。

相比较而言,一些外国人的评价倒更值得重视。

这里不妨让我们看看几位外国人对广州人的评价吧———
1894年,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揣着向母亲借来的40英镑,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只身从中国上海溯江而上,穿越中国西南至缅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旅行。

他将这次不平凡的经历写进《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一书中,翌年在英国伦敦出版。

书中写到这年5月3日,他离开云南大理,沿着一条江前行,傍晚在一个“迷人的小村庄合江堡”的客栈投宿。

在这里,他碰上一些“从西藏集市返乡的广州人”,便把自己对广州人的了解写了下来:
广州人,从广义来说,中国人指的是广东省人,他们像苏格兰人一样富有创业精神,能迅速适应环境,忍耐性强,节俭,能赚钱,在中国最偏远的地方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他们靠双脚长途跋涉至很远的地方。

中国人认为他们最机智……他们的穿着打扮,大大的油纸遮阳伞,以及把货物高高挑在竿子上的习惯,使他们在各地都很显眼。

他们总是穿整洁的深蓝色衣服,头剃得干净,脚蹬矮帮鞋,小腿裹着整齐的绑腿。

他们风尘仆仆,自视比那些与他
们交易的、不外出做生意的蛮子要高明。

他们对我总是既有礼貌又友善,把我看作与他们一样的背井离乡之人。

莫理循所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广州人。

而对当今的广州人,有一位叫史密斯的美国人,也作过精要的评价。

史密斯1990年就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北京、深圳、上海、广州、香港都长期居住过,是个“中国通”,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

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经常频繁往来于这5个城市,对这些城市有较深的了解。

他心目中广州人是这样的:
这里的市民与上海的市民一样,堪称中国小市民中的代表。

但与上海人的极度虚荣和好吹牛相反,广州人虽也斤斤计较,胸无大志,但他们敢于承认,非常低调。

而与北京人相反的是,他们重视物质生活(尤其舍得吃)、轻视精神生活(如果旅游不算精神生活)。

由于广州人比上海人勤劳和头脑灵活,加上财富积累时间较长,所以生活要比上海人好得多,也比中国大陆除深圳之外的城市居民生活好得多。

还有一位长期在广州居住的菲律宾驻穗总领事馆的总领事,他对广州人的看法是:
广州人总是精力充沛、灵活和欢迎变化。

他们有很多困难和忧虑,但是更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

以上三人虽所处时代不同,来自的国家不同,也无任何关系,但他们对广州人的看法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聪明,务实,勤劳,刻苦,富有不怕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

这些,应该不是虚与委蛇的夸大之词吧。

诚然,社会和人生都是复杂的,要准确地给某个地方人作出评价,是很困难的。

关键是在评价时不带个人成见,不以个人好恶恩怨说事。

否则,就会像有些评价那样,说好就“一朵花”,说坏就“豆腐渣”;不但有失公道,而且很难服人。

这些外国人对广州人的某些缺点尚未提及,但他们的评价不带个人成见,不掺杂个人的好恶恩怨,比较公允正确。

这,也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的广州文化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