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正式)

合集下载

公司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风险评估与掌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的安全和稳定经营,有效掌控各类风险,提升风险应对本领,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部部门和员工,包含全职、兼职、临时员工和顾问等。

第三条风险评估是公司风险管理的紧要环节,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订立风险掌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的依据。

第二章风险评估原则第四条风险评估应坚持科学、客观、全面、独立的原则,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第五条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有特殊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更新评估。

第六条风险评估应包含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经营活动、资产情形等方面的评估。

第七条风险评估应重点关注对公司经营活动、财务情形和声誉带来较大威逼的风险。

第三章风险评估流程第八条风险评估流程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报告等环节。

第九条风险识别阶段,各部门应依照公司要求,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集中、系统的识别。

风险识别的依据包含但不限于内部合规制度、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等。

第十条风险分析阶段,各部门应对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包含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对公司的影响程度、风险造成的损失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第十一条风险评估阶段,各部门应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对风险的评估。

第十二条风险报告阶段,各部门应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报告给公司管理层,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掌控和应对预案。

第四章风险掌控措施第十三条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各部门应订立相应的风险掌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第十四条风险掌控措施应采取防备性措施和事后挽救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掌控。

各部门应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转达风险信息和掌控措施。

第十六条公司管理层应对风险掌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第五章应急预案第十七条依据不同的风险情况,各部门应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响应流程。

第十八条应急预案应包含应急响应组织架构、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调配、应急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Job Hazard Analysis)作业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合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1)何谓作业危害分析作业危害分析将作业活动划分为若干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辩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是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点是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所谓的“作业”(有时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灭火器”等。

“作业”的概念不宜过于原则如“大修机器”,也不宜过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作用及主要分析步骤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许多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危害分析,其结果是可以确定更为理想的操作程序。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2、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3、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4、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第三条公司业务管理部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1、公司业务管理部门按照公司内控部门制定的风险评估的总体方案,根据业务分工,配合内控项目组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确定风险反应方案2、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反应方案,按照公司确定的控制设计方法和描述工具,设计并记录相关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修改完善控制设计包括:建立控制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工具描述业务流程,编制风险控制文档和程序文件等3、组织控制制度的实施,监督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收集、分析控制缺陷,提出控制缺陷改进意见并予以实施对于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除向部门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外,还应向公司内控项目组反馈情况,以便公司内控项目组监控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4、配合内部审计等部门对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第四条公司对收集的初始信息应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以便进行风险评估第五条公司风险评估主要经过确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反应等五个基本程序来进行第六条确立公司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是公司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第七条公司对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哪些风险应当引起重视、哪些风险予以一般关注,对于需要重视的风险,再进一步划分,分别确认为“重要风险”与“一般风险”,从而为风险对策奠定基础第八条公司在进行风险分析后,应该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结合风险发生的原因选择风险应对方案:规避风险、接受风险、减少风险或分担风险第九条公司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第十条根据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公司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第十一条公司应当按照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第十二条公司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连接各上下级、各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完整,为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第十三条公司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第十四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2、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3、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4、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第三条公司业务管理部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1、公司业务管理部门按照公司内控部门制定的风险评估的总体方案,根据业务分工,配合内控项目组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确定风险反应方案2、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反应方案,按照公司确定的控制设计方法和描述工具,设计并记录相关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修改完善控制设计包括:建立控制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工具描述业务流程,编制风险控制文档和程序文件等3、组织控制制度的实施,监督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收集、分析控制缺陷,提出控制缺陷改进意见并予以实施对于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除向部门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外,还应向公司内控项目组反馈情况,以便公司内控项目组监控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4、配合内部审计等部门对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第四条公司对收集的初始信息应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以便进行风险评估第五条公司风险评估主要经过确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反应等五个基本程序来进行第六条确立公司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是公司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第七条公司对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哪些风险应当引起重视、哪些风险予以一般关注,对于需要重视的风险,再进一步划分,分别确认为“重要风险”与“一般风险”,从而为风险对策奠定基础第八条公司在进行风险分析后,应该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结合风险发生的原因选择风险应对方案:规避风险、接受风险、减少风险或分担风险第九条公司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第十条根据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公司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第十一条公司应当按照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第十二条公司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连接各上下级、各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完整,为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第十三条公司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第十四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_0.doc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_0.doc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第1条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体系 1.目标识别公司内部的危险源,评估和确定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据此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规划。

3.权力和责任3.1安全检查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规划。

3.2相关部门合作、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规划。

3.3管理者代表批准主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

4.工作程序4.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计划的时机。

4.1.1,针对所有部门,每年一次。

4.1.3当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经营条件,相关方的要求发生变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规划可以适时进行。

4.2危险源辨识。

4.2.1安全检查部将向相关部门发放《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

4.2.2所有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找出其活动中可控制或预期会产生影响的危险源、产品、服务、操作条件,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表》,并反馈给安检部门。

4.2.3公司共用设施设备的危险源辨识、建筑物及其周围区域由安检部门进行。

4.2.4安全监察部对收集到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表》进行统计分析,并为全公司编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表》。

4.3风险评估。

4.3.1安全检查部根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定性风险评估。

4.3.2确定风险等级。

以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见表1)为列表项,事故发生的概率水平(见表2)为表中的行项,制作一个二维表,在行与列的交点处得到风险水平(见表3)。

表1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表明,事故后果表明:一、严重伤害导致多人伤亡;二、一般伤害导致严重伤害;三、严重职业病导致轻伤。

轻度职业病表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水平表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可以认为风险评估水平不会发生。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掌控管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风险评估和掌控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和监管,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资产和利益。

该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全部职能部门和员工。

2. 定义•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风险掌控: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除去风险,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可连续发展。

3. 管理标准3.1 风险评估•全部职能部门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包含但不限于对潜在的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风险评估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政策标准进行。

•风险评估应掩盖企业运营、财务、市场、人力资源等关键领域,并重点关注与企业目标和战略相关的风险。

3.2 风险掌控•职能部门应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订立相应的风险掌控方案,并及时实施。

•风险掌控方案应包含明确的风险责任人、掌控措施、掌控目标和时间布置。

•风险掌控措施应可行、有效,并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政策标准。

•风险掌控措施需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连续有效。

3.3 风险监控•职能部门负责设置和维护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可能的风险情况。

•风险监控机制应包含但不限于风险预警系统、内部掌控检查和风险报告等。

•风险监控结果应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层,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3.4 信息披露•职能部门应定期向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披露风险评估和掌控的相关信息,包含但不限于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掌控方案和风险监控报告。

•信息披露应及时、准确,确保管理层和监管机构了解并了解风险情形。

4. 考核标准4.1 风险评估和掌控的有效性•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风险掌控的实施情况,评估措施是否有效。

•依据风险监控的结果,评估风险监控机制的有效性。

•依据披露的信息,评估风险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2 风险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职能部门是否依照规定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订立相应的风险掌控方案。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识别及评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减少风险及其损失。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策划、实施、应用、回顾、风险控制、监测与评估管理要求,适用于我矿所属各部门对安全生产风险的管理。

2引用文件《中化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3术语和定义3.1 危害:可能导致损失的条件或行为。

3.2 风险: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3.3 风险管理:一种管理方法,通过降低发生的频率以及遭受风险的后果严重性,保护企业及其资源和收益不受所遭受风险的负面影响。

3.4 风险评估:风险分析与风险值判断的整个过程。

3.5 风险识别:确定什么可能发生、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的过程。

3.6 基准风险评估:根据生产系统特点、工作场所范围和具体的作业任务、评估设备、作业中危害所产生的风险影响等级,为制订风险概述提供依据,为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提供输入。

3.7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对高风险问题实施详细的评估研究,为管理层提供清楚的建议,以有效的控制安全生产风险。

3.8 持续的风险评估:及时辨识及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危害,确保风险评估的持续改进。

4职责4.1 分管副矿长对风险的控制措施批准实施与资金保障负责。

4.2 安全矿长对风险评估策划和作业、安全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3 总工程师负责对设备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4 工会主席负责对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5 各部门负责人对管辖范围内作业活动的危害调查、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实施负责。

5管理要求与方法5.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策划5.1.1安全管理部应系统策划、组织本企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分解落实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管理和实施责任,同时明确作业、环境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范围、方法与实施计划并对执行作业风险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方法培训。

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案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案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掌控方案管理制度1. 前言为提高公司生产经营安全性和可连续发展本领,规范风险评估与掌控方案的管理,订立本《风险评估与掌控方案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确保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有效防范和掌控各类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公司的风险评估与掌控方案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运营、工程、安全、环保等部门。

3. 定义•风险评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显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猜测、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风险掌控方案:为了减少和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并将其掌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订立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方案。

•风险管理:通过识别、评估和掌控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系统性活动,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掌控、风险监控和风险沟通等环节。

4. 风险评估与掌控方案管理4.1 风险评估•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本部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上级部门报告。

•风险评估内容应包含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可能产生的损失、可能影响的范围以及可能带来的因素等。

•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含技术、经济、法律、环境等。

4.2 风险掌控方案订立•风险评估结果应作为订立风险掌控方案的依据。

•风险掌控方案应明确风险的掌控目标、掌控措施、掌控责任人、掌控周期和评估指标等。

•不同风险掌控方案的订立,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应对措施,并订立预案,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应对。

4.3 风险掌控方案的实施与监控•各部门应依照风险掌控方案,落实相应的措施,并定期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风险掌控方案的调整和改进应及时进行,以适应新情况和新需求。

•风险掌控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与协调,确保各方面的搭配和支持。

4.4 风险掌控方案的评估与改进•风险掌控方案的评估应定期进行,评估内容包含风险掌控效果、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看法等。

•对评估结果应及时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不绝完善风险掌控方案。

风险控制与评估管理制度

风险控制与评估管理制度

风险掌控与评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风险掌控与评估工作,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订立本《风险掌控与评估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全部部门和员工,包含但不限于高级管理层、部门经理、员工及实习生。

第三条企业风险的定义: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的各种不确定事件,可能对企业的目标实现和经营情形产生负面影响的概率。

第二章风险掌控与评估流程第四条风险掌控与评估流程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控五个阶段。

第五条风险识别阶段:各部门需对其所负责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识别,明确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

第六条风险分析阶段:各部门依据风险识别结果,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包含但不限于风险的来源、性质、影响程度和可能带来的损失。

第七条风险评估阶段:各部门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进行风险优先级排序。

第八条风险应对阶段:各部门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订立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并将其纳入企业年度目标和计划中。

第九条风险监控阶段:各部门需对已确定的风险进行监控和跟踪,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的更改和新显现的风险。

第三章风险掌控与评估组织第十条企业应建立风险掌控与评估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风险掌控与评估职责和权限。

第十一条高级管理层应对风险掌控与评估工作负责,并订立相关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风险掌控与评估部门应负责协调和组织风险掌控与评估工作,订立相关工作计划和流程。

第十三条各部门经理应负责本部门的风险掌控与评估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风险掌控与评估要求第十四条风险掌控与评估工作应符合风险掌控和评估的基本原则,包含但不限于全过程管理、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五条风险掌控与评估工作应依据风险的特点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风险掌控措施,并订立风险管理计划。

第十六条风险掌控与评估工作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

8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8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制度第一条为实现安全生产,提高全体员工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与避免风险意识,做到事前预防,消除减少危害,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本公司管理部门、生产车间以及全体员工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风险的辨识、评价、控制。

第三条职责1、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

主持年度公司风险评审工作。

2、安全管理部门是风险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风险评价的管理工作,开展全员风险培训,跟踪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落实,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组织对所管专业范围内的风险进行评价。

4、生产管理部门对本车间区域内的风险进行评价。

5、全体员工都应参加风险评价。

6、对于公司无力进行评价的项目选择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公司给予评价。

第四条风险评价的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1)常规活动:生产操作岗位、储存、装卸、搬运等作业活动;巡检、维修活动;取样化验活动等生产作业活动;危险化学品采购、销售、运输等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的其他常规活动。

(2)非常规活动:临时决定的各种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管理人员巡检、外来人员参观学习、承包商施工活动、厂内交通车辆等;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1)厂区平面布置(2)工房、办公、生活房屋(3)烟囱、水塔、工业炉窑、地沟、边坡护坡、围墙、道路(4)设备基础、联合平台、管廊(架);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1)废水:生产废水、生活废水(2)废气:氧化器尾气、生产尾气(3)废渣:氧化器炉渣(4)废弃危险化学品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第五条风险评价方法选择,根据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和评价人员的水平,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对生产操作及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价;采用“安全检查表(SCL)对”主要生产设备设施进行风险评价;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PHA)”对危险进行辨识等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doc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编号:AQ-BZH-012-A1目的:明确风险评估的目的,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明确风险评估程序,制定本制度。

职责:1.主要负责人负责风险评估管理工作。

2.安全办公室负责组织风险评估。

3.生产部、技术部、维修部、安全办公室等部门参与相应的风险评估活动。

内容:1.风险评估的范围:常规活动:包括仓库物品搬运、储存、出入库等过程,以及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

非常规活动:包括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安全防护用品。

检维修、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2.风险评估的方法及时机:本公司选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为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风险评估时机根据评价范围及实际工作需要进行。

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3.风险评估的程序:1.确定参与人员:根据进行风险评估的对象选择需要参加的人员,确定风险评估组长及参与人员。

本公司风险评估组包括组长(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安全管理人员)和成员(按拟进行风险评估的范围和内容选择人员)。

2.编制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识别作业活动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形成《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3.确定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包括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为五个等级,标准从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到有现场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

1.在公司中,我们采取了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并提高了员工的安全卫生意识。

因此,我们相信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2.评估事件后果的严重性需要根据以下判别准则进行: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死亡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部分装置(>2套)重大国际国或设备停工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无伤亡10无损失10 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没有停工根据这些准则,我们可以判断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是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与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公司内部风险评价标准,考核、验收并指导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第四条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本部门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第四条各级岗位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步骤(一)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二)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三)全员以岗位为单位对作业活动进行分解。

(四)以岗位为单位收集整理辨识危害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讨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评价组织。

(五)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六)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七)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评价等级。

(八)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根据管理等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与管理。

第六条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一)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二)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三)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第七条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一)工程技术的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二)管理措施。

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三)教育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四)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辨别在生产或服务活动中能够控制、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并评价确定由此产生的风险性,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或可接受。

据此,进行风险教育、监控和采取措施。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或服务活动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和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产生的危险源辨别和风险评价。

三、职能科室和责任人1公司负责人1)负责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2)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3)负责建立和维护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别程序;4)负责实施本公司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的培训;5)指导各科室安全风险评估。

2、各科室负责人1)负责本科室/区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建立或修改工作规程,实施相关风险控制措施;3)定期参与进行本科室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一次);4)负责有关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四、过程要求1危险源辨别1)危险源辨别范围☆设备设施涉及的范围,如安装、调试、维护等。

☆原辅材料涉及的范围,如运输、保管等活动。

☆作业场所内的环境。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承包商及访客。

☆办公、饮食等相关活动。

☆以上未涉及的其它活动中的危害。

2)危险源辨别方法危险源的辨别通常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人员、现场工作员工在现场进行辨别、观察。

在辨别和评价危险源时,还要进行相关工作或活动次生风险的认定和评估。

2、风险评价1)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采用LEG PHA评估办法。

☆ PHA评价法:预先危险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开始之前,为实现系统的安全而对系统进行的初步或初始的分析。

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为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表如表4-1所示: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的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见表4-2。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识别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确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3.1评价组织及职责(1)本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组长为本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办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办成员。

(2)职责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

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

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1)危害识别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②直接与间接危险;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就此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权责:3.1安检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

3.2各相关部门配合、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

3.3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

4.工作程序:4.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时机。

4.1.1以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进行一次。

4.1.3在相关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4.2危险源辨识。

4.2.1安检部将“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发放到相关部门。

4.2.2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从其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中找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并反馈到安检部。

4.2.3对公司共用的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带的危险源辨识,由安检部进行。

4.2.4安检部对收集回来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进行统计和分析,整理出全公司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

4.3风险评价。

4.3.1安检部依据“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定性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4.3.2风险级别的确定。

以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见表1)作为表的列项目,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见表2)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在行列的交点上得出风险的级别(见表3)表1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Ⅰ严重伤害出现多人伤亡Ⅱ一般伤害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Ⅲ轻微伤害人员轻度受作,轻度职业病表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A 很可能可能性极大B 极少有可能发生C 不可能很不可能,以至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表3 OHS风险评估分级确定表严重性等级轻微伤害(Ⅲ)一般伤害(Ⅱ)严重伤害(Ⅰ)风险级别可能性等级不可能(C)5级4级3级极少(B)4级3级2级很可能(A)3级2级1级4.3.3风险级别的含义。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全面、系统地识别公司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并在科学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创造最佳的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涉及范围应覆盖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活动。

具体包括:2.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2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2.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2.4原辅材料、半成品、产品的运输、存放和装卸过程;2.5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等。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最终决策和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的审批,并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支持。

3.2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和不可接受风险控制策划方案的审核。

3.3安全科负责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的具体组织、协调、监督;负责组织不可接受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策划和制定。

3.4各部门负责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并将结果汇总以书面形式报安全科;负责所属范围内的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4 工作要求4.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4.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2.1危险源识别范围:公司区域内所有部门和作业场所,涉及厂区地理位置、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建筑物、材料、员工、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

4.2.2危险源识别方法:4.2.2.1区域划分:按生产部门确定出企业基本的危险源识别单元。

4.2.2.2确定基本的识别单元:危险源识别采用“工序/设备/人员分析法”的方法,以部门或工序过程为主线,将其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小单元。

4.2.2.3辨识内容:采取现场调查或参照安全性评价检查表中所列项目逐项检查的方法,分别辨识出各工序区域内的设备设施、人员、工艺、材料、能源、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各种类型的危险源。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等。

3职责____公司行政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2安全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即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____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5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参与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3.6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为主、公司为辅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

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管理程序4.1风险的分级管理4.1.1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分级。

4.1.2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1.3作业风险。

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全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该部门专(兼)职安全员终审批准。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2范围本制度适合用于我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

3.2安委会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4.1风险辨识的范围4.1.1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

4.1.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

4.1.3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租赁设备或设施)。

4.1.4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4.1.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4.1.6危险因素分类a)程因素(心理、生理)。

b)可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六种类型分类。

c)可参照GB/T6441-19XX《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

4.1.7装置等。

4.2风险辨识方法4.2.1公司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按本制度。

4.1,4.2.2-4.2.3的方法进行风险的充分排查。

4.2.2首先正确区分第一类危险源或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指活动中可能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工作环境因素,前者是伤亡事故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后者是发生4.2.3公司采用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对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较直观地辨识风险。

4.3风险评价4.3.1在风险辨识基础上,各部门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直接判定法: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部门、单位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二章风险评估第四条风险评估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五条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二)分析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及其可能性;(三)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确定风险等级;(四)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六条公司应当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第七条风险评估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告知相关管理人员和员工。

第三章风险控制第八条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防止事故发生。

第九条风险控制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技术措施: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和设备,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二)管理措施: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三)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四)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条公司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控制措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目的: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按照《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行政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和访客,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办公场所、生产车间及其他劳动安全场所。

本制度所述的“安全风险”,是指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业务中断的潜在或实际危险因素。

制度制定程序: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和修订本制度。

2. 其他部门和员工可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3. 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呈报企业领导小组审批。

4. 经审批后,负责组织实施并监管执行情况。

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要遵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的劳动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要遵照公司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3.要遵守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制度名称: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制度内容:1.安全风险评估(1)组织对所有劳动安全场所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对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落实。

(3)对已采取的整改措施进行跟踪监管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2.安全风险控制管理(1)建立安全风险控制预案,对已经评估出的安全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内部报告和事故通报机制。

(2)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主体的职责和任务,对于不履行责任和制定存在问题的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

(3)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工作程序管理(1)规范劳动安全工作程序,制定制度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安全检查、巡查和评估制度和程序,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及时处理。

责任主体:1.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制度和制定中长期安全规划,并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管。

2.其他部门和员工:遵守本制度,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报告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875-50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等。

3 职责
3.1 公司行政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
价,确定风险等级。

3.2 安全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即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3.4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5 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参与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3.6 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
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为主、公司为辅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

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 管理程序
4.1 风险的分级管理
4.1.1 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分级。

4.1.2 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1.3 作业风险。

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全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该部门专(兼)职安全员终审批准。

4.1.4 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

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门作为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按照《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
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应由所在部门采取隔离、防护、制定操作规程等措施降低风险。

4.1.5 风险评价、分析职责:
4.1.
5.1 项目规划,设计前应由有资质的机构做安全预评价;
4.1.
5.2 项目的建设应由项目部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4.1.
5.3 项目投产运行后,常规和非常规活动风险应由各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4.1.
5.4 生产系统的开停车风险由生产技术部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4.1.
5.5 较重要的工艺改变应由安全部负责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4.1.
5.6 设备新增或拆除的风险应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4.1.
5.7 事故及潜在紧急情况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评价,并做好控制记录;
4.1.
5.8 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均由所在部门进行作业风险分析;
4.1.
5.9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的风险应由供、销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4.1.
5.10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4.1.
5.11 安全防护用品应由相应的采购部门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4.1.
5.12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

4.2 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4.2.1 直接作业的风险评价方法为工作危害分析(JHA);
4.2.2 岗位、部位、装置等风险评价方法的首选工作是危害分析(JHA),其次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4.2.3 重要设备、关键设备的风险评价为安全检
查表法(SCL);
4.2.4 新生产工艺线路的设计评价方法为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4.2.5 经公司领导批准的其它方法。

4.3 评价准则
公司定性风险评价按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需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价由风险评价小组采用合适的评价准则。

外部评价由相关资质机构自行选用评价准则。

4.4 风险评价活动的实施步骤
4.4.1 行政总监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组织成员由有安全评价工作经验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评价组织编制评价大纲。

4.4.2 各相关部门收集、整理风险评价所需资料,提交评价组织。

4.4.3 危害辨识,实施现场检查、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4.4.4 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4.4.5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控制措施。

4.4.6 得出评价结论。

4.4.7 风险评价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3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4.4.7.1 火灾和爆炸;
4.4.7.2 冲击和撞击;
4.4.7.3 中毒、窒息和触电;
4.4.7.4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4.4.7.5 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4.4.7.6 人机工程因素(指人员、设备、工作环境合理匹配,使设备、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从而使操作简便准确、失误少);
4.4.7.7 设备的腐蚀、缺陷;
4.4.7.8 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4.5 确定重大风险
4.5.1 依据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4.5.2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4.5.3 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4.6 风险控制的内容
4.6.1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4.6.1.1 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6.1.2 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4.6.1.3 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公司的经营运行情况;
4.6.1.4 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4.6.2 控制措施应包括:
4.6.2.1 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4.6.2.2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4.6.2.3 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6.2.4 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4.6.3 风险控制管理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对于确定为重大风险的项目,需建立档案,内容包括:
4.6.3.1 风险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4.6.3.2 评审意见;
4.6.3.3 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4.6.3.4 治理时间表和负责人;
4.6.3.5 竣工验收报告。

4.7 风险信息更新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风险评价的的频次一般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公司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4.7.1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4.7.2 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
4.7.3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7.4 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4.7.5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4.8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重大危险源的辩识。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规定,识别公司生产区域范
规章制度样本| RULES REGULATIONS
围内的不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4.9 风险管理的宣传、培训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通过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的技能。

5 相关记录
《作业活动清单》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
《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SCL)》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记录表(LEC)》
《预先危险性分析记录表(PHA)》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记录表(HAZOP)》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第11页/总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