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一数学上册(易错题、开放题、探究题、压轴题、附加题)专练卷-人教
七年级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压轴题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
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含b的代数式表示);(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的值。
(写出具体求解过程)2.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3次商”,()()()()3333-÷-÷-÷-记作()43-,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个()0a a≠相除记作na,读作“a的n次商”.(1)直接写出结果:312⎛⎫=⎪⎝⎭______,()42-=______.(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非零数的2次商都等于1B.对于任何正整数n,()111n--=-C.除零外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数次商都相等,奇数次商互为相反数D.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除法运算能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3)试一试,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乘方(幂)的形式()43-=______615⎛⎫=⎪⎝⎭______(4)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n 次商写成乘方(幂)的形式等于______.(5)算一算:201923420201111162366⎛⎫⎛⎫⎛⎫⎛⎫÷-÷---⨯ ⎪ ⎪ ⎪ ⎪⎝⎭⎝⎭⎝⎭⎝⎭3.(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m n)=->或MN n m(n m)=->或m n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 =______,PC =______.()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4.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为AB .我们可以得到AB a b =-:(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1和a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2)若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1和5,有一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从左向右运动,设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点C 对应的数为c .①求电子蚂蚁在点A 的左侧运动时AC BC +的值,请用含c 的代数式表示; ②求电子蚂蚁在运动的过程中恰好使得1511c c ,c 表示的数是多少? ③在电子蚂蚁在运动的过程中,探索15c c 的最小值是 .5.在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出结果也能把绝对值符号去掉,例如:|6+7|=6+7;|7﹣6|=7﹣6;|6﹣7|=7﹣6;|﹣6﹣7|=6+7.(1)根据上面的规律,把下列各式写成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形式: ①|7+21|=______;②|﹣12+0.8|=______;③23.2 2.83--=______; (2)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1111924233202033⎛⎫-++---+ ⎪⎝⎭(3)用简单的方法计算:|13﹣12|+|14﹣13|+|15﹣14|+…+|12004﹣12003|. 6.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将一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90MON ∠=).(1)若35BOC ∠=,求MOC ∠的大小.(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②,使边OM 恰好平分BOC ∠,问:ON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③,使边ON 在BOC ∠的内部,如果50BOC ∠=,则BOM ∠与NOC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7.已知线段AD =80,点B 、点C 都是线段AD 上的点.(1)如图1,若点M 为AB 的中点,点N 为BD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如图2,若BC =10,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F 是线段BD 的中点,求EF 的长; (3)如图3,若AB =5,BC =10,点P 、Q 分别从B 、C 出发向点D 运动,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移动1个单位和每秒移动4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 秒,点E 为AQ 的中点,点F 为PD 的中点,若PE =QF ,求t 的值.8.已知AOB ∠是锐角,2AOC BOD ∠=∠.(1)如图,射线OC ,射线OD 在AOB ∠的内部(AOD AOC ∠>∠),AOB ∠与COD ∠互余;①若60AOB ︒∠=,求BOD ∠的度数; ②若OD 平分BOC ∠,求BOD ∠的度数.(2)若射线OD 在AOB ∠的内部,射线OC 在AOB ∠的外部,AOB ∠与COD ∠互补.方方同学说BOD ∠的度数是确定的;圆圆同学说:这个问题要分类讨论,一种情况下BOD ∠的度数是确定的,另一种情况下BOD ∠的度数不确定.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9.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1)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2AC ,请说明P 点在线段AB 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 ﹣BQ =PQ ,求PQ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1CD AB 2=,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 ﹣PN 的值不变;②MN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10.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具体案例,请完善整个探究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65°,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1)如图①,将三角板MON的一边ON与射线OB重合时,则∠MOC=________;(2)如图②,将三角板MON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此时OC是∠MOB的角平分线,求旋转角∠BON和∠CON的度数;(3)将三角板MON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③时,∠NOC=∠AOM,求∠NOB的度数.【答案】(1)25°(2)解:∠BOC=65°,OC平分∠MOB∠MOB=2∠BOC=130°∠BON=∠MOB-∠MON=130°-90°=40°∠CON=∠COB-∠BON=65°-40°=25°(3)解:∠NOC= ∠AOM ∠AOM=4∠NOC ∠BOC=65°∠AOC=∠AOB-∠BOC=180°-65°=115°∠MON=90°∠AOM+∠NOC=∠AOC-∠MON=115°-90°=25°4∠NOC+∠NOC=25°∠NOC=5°∠NOB=∠NOC+∠BOC=70°【解析】【解答】解:(1)∠MON=90,∠BOC=65°∠MOC=∠MON-∠BOC=90°-65°=25°【分析】(1)根据∠MON和∠BOC的度数可以得到∠MON的度数;(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由∠BOC=65°,可以求得∠BOM的度数,然后由∠NOM-90°,可得∠BON的度数,从而得解;(3)由∠BOC=65°,∠NOM=90°,∠NOC= ∠AOM,从而可求得∠NOC的度数,然后由∠BOC=65°,从而得解.2.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F,G分别在边AB,DA,BC上,将三角形AEF沿EF翻折,点A落在点处,将三角形EBG沿EG翻折,点B落在点处.(1)点E,,共线时,如图,求的度数;(2)点E,,不共线时,如图,设,,请分别写出、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答案】(1)解:如图中,由翻折得: ,(2)解:如图,结论: .理由:如图中,由翻折得:,如图,结论:,理由: ,,.【解析】【分析】(1)根据翻折不变性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翻折不变性得到:,根据分别列等式可得图和的结论即可.3.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20°,将有一30度角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图中∠OMN=30°,∠NOM=90°)(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问直线ON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每秒6°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秒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求t;(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在∠AOC的内部,请探究:∠AOM与∠NO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解:直线ON平分∠AOC;理由:设ON的反向延长线为OD,∵OM平分∠BOC,∴∠MOC=∠MOB=60°,又∵OM⊥ON,∴∠MON=90°,∴∠BON=30°,∴∠CON=120°+30°=150°,∴∠COD=30°,∴OD平分∠AOC,即直线ON平分∠AOC(2)解:由(1)可知∠BON=30°,∠DON=180°因此ON旋转60°或240°时直线ON平分∠AOC,由题意得,6t=60°或240°,∴t=10或40(3)解:∵∠MON=90°,∠AOC=60°,∴∠AOM=90°﹣∠AON、∠NOC=60°﹣∠AON,∴∠AOM﹣∠NOC=(90°﹣∠AON)﹣(60°﹣∠AON)=30°【解析】【分析】(1)由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角的余角相等求解;(2)由∠BOC=120°可得∠AOC=60°,则∠AON=30°或∠NOR=30°,即顺时针旋转300°或120°时ON平分∠AOC,据此求解;(3)因为∠MON=90°,∠AOC=60°,所以∠AOM=90°﹣∠AON、∠NOC=60°﹣∠AON,然后作差即可.4.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使,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在直线AB的下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1)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2a+4|+|b-6|=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个挡板,一个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表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答案】(1)解:因为,所以2a+4=0,b-6=0,所以a=−2,b=6;所以AB的距离=|b−a|=8;(2)解:设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为c.因为AC=2BC,所以|c−a|=2|c−b|,即|c+2|=2|c−6|.因为AC=2BC>BC,所以点C不可能在BA的延长线上,则C点可能在线段AB上和线段AB的延长线上.①当C点在线段AB上时,则有−2<c<6,得c+2=2(6−c),解得c= ;②当C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则有c>6,得c+2=2(c−6),解得c=14.故当AC=2BC时,c= 或c=14;(3)解:①因为甲球运动的路程为:1×t=t,OA=2,所以甲球与原点的距离为:t+2;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Ⅰ)当0⩽t⩽3时,乙球从点B处开始向左运动,一直到原点O,因为OB=6,乙球运动的路程为:2×t=2t,所以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6−2t;(Ⅱ)当t>3时,乙球从原点O处开始一直向右运动,此时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2t−6;②当0<t⩽3时,得t+2=6−2t,解得t= ;当t>3时,得t+2=2t−6,解得t=8.故当t= 秒或t=8秒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解析】【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A、B两点之间的距离;(2)分C点在线段AB上和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3)①甲球到原点的距离=甲球运动的路程+OA的长,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Ⅰ)当0<t≤3时,乙球从点B处开始向左运动,一直到原点O,此时OB的长度-乙球运动的路程即为乙球到原点的距离;(Ⅱ)当t>3时,乙球从原点O处开始向右运动,此时乙球运动的路程-OB的长度即为乙球到原点的距离;②分两种情况:(Ⅰ)0≤t≤3,(Ⅱ)t>3,根据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2.已知 (本题中的角均大于且小于 )(1)如图1,在内部作,若,求的度数;(2)如图2,在内部作,在内,在内,且,,,求的度数;(3)射线从的位置出发绕点顺时针以每秒的速度旋转,时间为秒( 且 ).射线平分,射线平分,射线平分 .若,则 ________秒.【答案】(1)解:∵∠AOD+∠BOC=∠AOC+∠COD+∠BOD+∠COD=∠AOB+∠COD又∵∠AOD+∠BOC=160°且∠AOB=120°∴(2)解:,设,则,则,(3) s或15s或30s或45s【解析】【解答】(2)解:当OI在直线OA的上方时,有∠MON=∠MOI+∠NOI= (∠AOI+∠BOI))= ∠AOB= ×120°=60°,∠PON= ×60°=30°,∵∠MOI=3∠POI,∴3t=3(30-3t)或3t=3(3t-30),解得t= 或15;当OI在直线AO的下方时,∠MON═(360°-∠AOB)═ ×240°=120°,∵∠MOI=3∠POI,∴180°-3t=3(60°- )或180°-3t=3( -60°),解得t=30或4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 s或15s或30s或45s【分析】(1)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便可;(2)设,则,,通过角的和差列出方程解答便可;(3)分情况讨论,确定∠MON在不同情况下的定值,再根据角的和差确定t的不同方程进行解答便可.3.已知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1)如图1,若∠1=60°,求∠2,∠3的度数.(2)若点P是平面内的一个动点,连结PE,PF,探索∠EPF,∠PEB,∠PFD三个角之间的关系.①当点P在图(2)的位置时,可得∠EPF=∠PEB+∠PFD请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空(理由或数学式)解:如图2,过点P作MN∥AB则∠EPM=∠PEB(________)∵AB∥CD(已知)MN∥AB(作图)∴MN∥CD(________)∴∠MPF=∠PFD (________)∴________=∠PEB+∠PFD(等式的性质)即:∠EPF=∠PEB+∠PFD②拓展应用,当点P在图3的位置时,此时∠EPF=80°,∠PEB=156°,则∠PFD=________度.③当点P在图4的位置时,请直接写出∠EPF,∠PEB,∠PFD三个角之间关系________.【答案】(1)解:∵∠2=∠1,∠1=60°∴∠2=60°,∵AB∥CD∴∠3=∠1=60°(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PM+∠MPF;124;∠EPF+∠PFD=∠PEB【解析】【解答】(2)①如图2,过点P作MN∥AB,则∠EPM=∠PE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已知),MN∥AB,∴MN∥C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MPF=∠P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PM+∠MPF=∠PEB+∠PFD(等式的性质)即∠EPF=∠PEB+∠PFD;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PM+∠MPF;②过点P作PM∥AB,如图3所示:则∠PEB+∠EPM=180°,∠MPF+∠PFD=180°,∴∠PEB+∠EPM+∠MPF+∠PFD=180°+180°=360°,即∠EPF+∠PEB+∠PFD=360°,∴∠PFD=360°﹣80°﹣156°=124°;故答案为:124;③∠EPF+∠PFD=∠PEB.故答案为:∠EPF+∠PFD=∠PEB.【分析】(1)利用对顶角相等,可证∠1=∠2,可求出∠2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就可求出∠3的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易考易错题集
七年级数学上册易考易错题1 让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哪些知识在运用时较容易出错并列举例子。
2要求学生能够在所举易错例子中找出错误原因并能写出正确答案3加强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多积累多总结的习惯教学过程一确定有效数字时容易忽略0而出错。
例1 近似数0.40350有几个有效数字?常见错解近似数0.40350 有3个有效数字分别是4,3,5错解分析正确答案二应用乘法分配律时运算符号出错例2 计算(-48)*(1-1/12+3/4)常见错解原式=-48-4+36=-16错解分析正确答案三违背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出错例3 计算-4-(-12)÷(-3)常见错解原式=-4+12÷(-3)=8÷(-3)=-8/3错解分析正确答案四对乘方的意义理解不透而出错例4 计算-2^2-50÷(-5)^2-1常见错解原式=4-50÷25-1=4-2-1=1错解分析正确答案五错用运算律而出错例五计算12÷(1/2-1/4+1/6)常见错解原式=12÷1/2-12÷1/4+12÷1/6=24-48+72=48错解分析正确答案六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出错例六单项式-2a^2b∏/3的系数是__次数是__常见错解-2/3,4次错解分析正确答案七同类项的概念把握不准而出错例七判断下列各项是否是同类项-x^2y与 3yx^2 (2)2^3 与 x^3常见错解(1)不是(2)是错解分析正确答案八去括号法则理解不透而出错例八计算 3x-[x-2(x-y)]常见错解1原式=3x-(x-2x-2y)=3x-x+2x-2y=4x-2y常见错解2原式=3x-(x-2x+y)=3x-(-x+y)=3x+x-y=2x-y 错解分析正确答案九移项没变号而出错例九解方程 2x-3=x+4常见错解 2x-x=4-3X=1错解分析正确答案十去括号没变号而出错例10 解方程2*(x-3)-3*(x+1)=6常见错解 2x-3-3x+3=62x-3x=6-x=6X=-6错解分析正确答案十一去分母时出错例11 解方程(4-x)/3=1-(x-3)/5常见错解1 5*(4-x)=1-3*(x-3)20-5x=1-3x+9-5x+3x=1+9-20-2x=-10X==5常见错解2 5*(4-x)=15-3x-920-5x=15-3x-9-5x+3x=15-9-20-2x=-14X=7错解分析正确答案随堂练习(1)近似数0.302050有几个有效数字?(2)计算(-48)*(1-1/6+3/4)(3)计算-6-(-24)÷(-3)(4)计算-3^2-50÷(-5)^2-1(5)计算2÷(1/2-1/4+1/6)(6)单项式(-3ab^3)/5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什么(7)判断下列各组十分是同类项(1)-3a^2b 与 10ba^2 (2) 3^2与 x^2(8)计算3a-[a-2(a-b)]+b(9)解方程 3x-3=x+1(10)解方程 3(x-3)-2(2x-1)=6(11)解方程 (4-x)/3=(x-3)/5-1小结我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初一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完整版(值得收藏)
初一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完整版有理数易错题练习(一)一.判断⑴ a 与-a 必有一个是负数 .⑵在数轴上,与原点0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5.⑶在数轴上,A 点表示+1,与A 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⑷在数轴的原点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等于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6. ⑸ 绝对值小于4.5而大于3的整数是3、4. ⑺ 如果-x =- (-11),那么x = -11.⑻ 如果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负因数个数是1个.⑼ 若0,a =则0ab=.⑽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1. 二.填空题⑴若1a -=a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⑵式子3-5│x │的最 值是 .⑶在数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1和-15,则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是 . ⑷水平数轴上的一个数表示的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________.⑸在数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5和7,将A 、B 两点同时向左平移相同的单位长度,得到的两个新的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需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⑹已知│a │=5,│b │=3,│a +b │= a +b ,则a -b 的值为 ;如果│a +b │= -a -b ,则a -b 的值为 .⑺化简-│π-3│= . ⑻如果a <b <0,那么1a 1b. ⑼在数轴上表示数-113的点和表示152-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⑽11a b⋅=-,则a 、b 的关系是________.⑾若a b <0,bc<0,则ac 0. ⑿一个数的倒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个数是 . 三.解答题⑴已知a 、b 互为倒数,- c 与2d互为相反数,且│x │=4,求2ab -2c +d +3x 的值.⑵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化简:│a -b │+│b -a │+│b │-│a -│a ││.⑶已知│a +5│=1,│b -2│=3,求a -b 的值. ⑷若|a |=4,|b |=2,且|a +b |=a +b ,求a - b 的值.⑸把下列各式先改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再求出各式的值.①(-7)- (-4)- (+9)+(+2)- (-5); ②(-5) - (+7)- (-6)+4.⑹改错(用红笔,只改动横线上的部分):⑺比较4a和-4a的大小①已知5.0362=25.36,那么50.362=253.6,0.050362=0.02536;②已知7.4273=409.7,那么74.273=4097,0.074273=0.04097;③已知3.412=11.63,那么(34.1)2=116300;④近似数2.40×104精确到百分位,它的有效数字是2,4;⑤已知5.4953=165.9,x3=0.0001659,则x=0.5495.⑻在交换季节之际,商家将两种商品同时售出,甲商品售价1500元,盈利25%,乙商品售价1500元,但亏损25%,问:商家是盈利还是亏本?盈利,盈了多少?亏本,亏了多少元?⑼若x、y是有理数,且|x|-x=0,|y|+y=0,|y|>|x|,化简|x|-|y|-|x+y|.⑽已知abcd≠0,试说明ac、-ad、bc、bd中至少有一个取正值,并且至少有一个取负值.⑾已知a<0,b<0,c>0,判断(a+b)(c-b)和(a+b)(b-c)的大小.⑿已知:1+2+3……+33=17×33,计算1-3+2-6+3-9+4-12+……+31-93+32-96+33-99的值.四.计算下列各题:⑴(-42.75)×(-27.36)-(-72.64)×(+42.75) ⑵12133344⎛⎫---+----⎪⎝⎭⑶77(35)9-÷+⑷523120001999400016342⎛⎫⎛⎫-+-++-⎪ ⎪⎝⎭⎝⎭⑸221.430.57()33⨯-⨯-⑹6(5)(6)()5-÷-÷-⑺91118×18 ⑻-15×12÷6×5 ⑼24221(10.5)2(3)3⎡⎤---⨯÷---⎣⎦⑽-24-(-2)4⑾33(32)32-⨯+⨯有理数易错题练习(二)一.多种情况的问题(考虑问题要全面) (1)已知:,3=x 则x=_______;,5=-x 则x=_______;(2)绝对值不大于4的负整数是________; (3)绝对值小于4.5而大于3的整数是________.(4)在数轴上,与原点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5)在数轴上,A 点表示+1,与A 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6) 平方得412的数是____;此题用符号表示:已知,4122=x 则x=_______; (7)若|a|=|b|,则a,b 的关系是________;(8)若|a|=4,|b|=2,且|a +b|=a +b ,求a -b 的值.二.特值法帮你解决含字母的问题(此方法只适用于选择、填空)有理数中的字母表示 ,从三类数中各取1——2个特值代入检验,做出正确的选择 (1)若a 是负数,则a________-a ;a --是一个________数;(2)已知,x x -=则x 满足________;若,x x =则x 满足________;若x=-x, x 满足________;若=-<2,2a a 化简____ ;(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0-11abA .a + b <0B .a + b >0;C .a -b = 0D .a -b >0 (4)如果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且,3=m ,则代数式2ab-(c+d )+m 2=_______。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F,G分别在边AB,DA,BC上,将三角形AEF沿EF翻折,点A落在点处,将三角形EBG沿EG翻折,点B落在点处.(1)点E,,共线时,如图,求的度数;(2)点E,,不共线时,如图,设,,请分别写出、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答案】(1)解:如图中,由翻折得: ,(2)解:如图,结论: .理由:如图中,由翻折得:,如图,结论:,理由: ,,.【解析】【分析】(1)根据翻折不变性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翻折不变性得到:,根据分别列等式可得图和的结论即可.2.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①数轴上表示5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②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③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归纳: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应用:①如果表示数a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则可记为:|a﹣3|=7,求a的值.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3之间,求|a+4|+|a﹣3|的值.③当a取何值时,|a+4|+|a﹣1|+|a﹣3|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说明理由.(3)拓展:某一直线沿街有2014户居民(相邻两户居民间隔相同):A1, A2, A3,A4, A5,…A2014,某餐饮公司想为这2014户居民提供早餐,决定在路旁建立一个快餐店P,点P选在什么线段上,才能使这2014户居民到点P的距离总和最小.【答案】(1)解:①数轴上表示5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②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③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2)解:①如果表示数a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则可记为:|a﹣3|=7,a=10或﹣4.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3之间,|a+4|+|a﹣3|=a+4+3﹣a=7;③当a=1时,|a+4|+|a﹣1|+|a﹣3|取最小值,|a+4|+|a﹣1|+|a﹣3|最小=5+0+2=7,理由是:a=1时,正好是3与﹣4两点间的距离.(3)解:点P选在A1007A1008这条线段上【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分别计算可得出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已知线段AB=6.(1)取线段AB的三等分点,这些点连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2)再在线段AB上取两种点:第一种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第二种是线段AB的六等分点,这些点连同(1)中的三等分点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
【答案】(1)解:如图:点C、D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可以组成的线段为:3+2+1=6(条),∵AB=6,点C、D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AC=CD=DB=2,AD=BC=4,∴这些线段长度的和为:2+2+2+4+4+6=20.(2)解:再在线段AB上取两种点:第一种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D1、D2、D3;第二种是线段AB的六等分点E1、E2,∴这些点连同(1)中的三等分点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共有1+2+3+…+8=36(条);根据题意以A为原点,AB为正方向,建立数轴,则各点对应的数为:A:0;B:6;C:2;D:4;D1:1.5;D2:3;D3:4.5;E1:1;E2:5;∴①以A、B为端点的线段有7+7+1=15(条),长度和为:6×8=48;②不以A、B为端点,以E1、E2为端点的线段有5+5+1=11(条),长度和为:4×6=24;③不以A、B、E1、E2为端点,以D1、D3为端点的线段有3+3+1=7(条),长度和为:3×4=12;④不以A、B、E1、E2、D1、D3为端点,以C、D为端点的线段有1+1+1=3(条),长度和为:2×2=4;∴这些线段长度的和为:48+24+12+4=88.【解析】【分析】(1)如图,根据线段的三等分点可分别求得每条线段的长度,再由线段的概念先找出所有线段,从而求得它们的和.(2)再在线段AB上取两种点:第一种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D1、D2、D3;第二种是线段AB的六等分点E1、E2;根据线段定义和数线段的规律求得线段条数;根据题意以A为原点,AB为正方向,建立数轴,则各点对应的数为:A:0;B:6;C:2;D:4;D1:1.5;D2:3;D3:4.5;E1:1;E2:5;再分情况讨论,从而求得所有线段条数和这些线段的长度.2.如图,直线SN与直线WE相交于点O,射线ON表示正北方向,射线OE表示正东方向.已知射线OB的方向是南偏东m°,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n°,且m+n=90°.(1)①若m=50,则射线OC的方向是________,②图中与∠BOE互余的角有________,与∠BOE互补的角有________.(2)若射线OA是∠BON的角平分线,则∠SOB与∠AOC是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如果存在,请写出你的结论以及计算过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北偏东40°;∠BOS,∠EOC;∠BOW(2)解:∠AOC= ∠SOB.理由如下:∵OA平分∠BON,∴∠NOA= ∠NOB,又∵∠BON=180°-∠SOB,∴∠NOA= ∠BON=90°- ∠SOB,∵∠NOC=90°-∠EOC,由(1)知∠BOS=∠EOC,∴∠NOC=90°-∠SOB,∠AOC=∠NOA-∠NOC=90°- ∠SOB-(90°-∠SOB),即∠AOC= ∠SOB.【解析】【解答】解:(1)①∵m+n=90°,m=50°,∴n=40°,∴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40°;②∵∠BOE+∠BOS=90°,∠BOE+∠EOC=90°,∴图中与∠BOE互余的角有∠BOS,∠EOC;∠BOE+∠BOW=180°,∴图中与∠BOE互补的角有∠BOW,故答案为:①北偏东40°;②∠BOS,∠EOC;∠BOW.【分析】(1)①由m+n=90°,m=50°可求得n值,从而可得射线OC的方向.②根据余角定义可知∠BOE+∠BOS=90°,∠BOE+∠EOC=90°,从而可得图中与∠BOE互余的角;由补角定义可得∠BOE+∠BOW=180°,从而可得图中与∠BOE互补的角.(2)∠AOC=∠SOB.理由如下:由角平分线定义和领补角定义可得∠NOA= ∠BON=90°-∠SOB,结合(1)中条件可得∠NOC=90°-∠SOB;由∠AOC=∠NOA-∠NOC即可求得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3.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射线OD、OC、OE位于直线AB上方,OD在OE的左侧,∠AOC=120°,∠DOE=50°,设∠BOE=(1)若射线OE在∠BOC的内部(如图所示):①若 =43°,求∠COD的度数;②当∠AOD=3∠COE时,求∠COD的度数;(2)若射线OE恰为图中某一个角(小于180°)的角平分线,试求的值.【答案】(1)①∵∠BOC=180°−∠AOC,∠AOC=120°∴∠BOC=180°−120°=60°∵∠COE=∠BOC−∠BOE,∠BOE=n=43°∠COD=∠DOE−∠COE,∠DOE=50°∴∠COD=50°−(60°−43°)=33°②当∠DOE在∠BOC之间时,设∠COD=x,则由题意可得:120+x=3(50+x)无解;当OD在∠AOC之间时,设∠COD=x,则由题意可得120-x=3(50-x)解得x=15°所以当∠AOD=3∠COE时,∠COD=15°(2)解:如图,当OE1平分∠BOC时,∵∠AOC=120°∴∠BOC=180°−120°=60°∴n=∠BOE1= ∠BOC=30°;如图,当OE2平分∠BOD2时,n=∠BOE2=∠D2OE=50°;如图,当OE3平分∠COD3时,∵∠E3OC=∠D3OE3=50°,∠BOC=180°−∠AOC=180°−120°=60°∴n=∠BOE3=∠BOC+∠E3OC=60°+50°=110°;如图,当OE4平分∠AOC时,∵∠COE4= ∠AOC= ×120°=60°∠BOC=180°−∠AOC=180°−120°=60°∴n=∠BOE4=∠BOC+∠COE4=60°+60°=120°【解析】【分析】(1) ① 根据平角的定义,由∠BOC=180°−∠AOC 算出∠BOC的度数,根据角的和差,由∠COE=∠BOC−∠BOE ,∠COD=∠DOE−∠COE ,算出∠COD的度数;②扶摇分类讨论:当∠DOE在∠BOC之间时,设∠COD=x,则∠AOD=120+x,∠COE=50+x,根据∠AOD=3∠COE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OD在∠AOC之间时,设∠COD=x,则则∠AOD=120-x,∠COE=50-x,根据∠AOD=3∠COE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2)需要分类讨论:①当OE1平分∠BOC时,根据平角的定义算出∠BOC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n=∠BOE1= ∠BOC=30°;② 当OE2平分∠BOD2时,n=∠BOE2=∠D2OE=50°;③ 当OE3平分∠COD3时, n=∠BOE3=∠BOC+∠E3OC ,④ 当OE4平分∠AOC时, n=∠BOE4=∠BOC+∠COE4,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一副三角板OAC、OBD如图(1)放置,(∠BDO=30°、∠CAO=45°)(1)若OM、ON分别平分∠BOA、∠DOC,求∠MON的度数;(2)将三角板OBD从图(1)绕O点顺时针旋转如图(2),若OM、ON分别平分∠BOA、∠DOC,则在旋转过程中∠MON如何变化?(3)若三角板OBD从图(1)绕O点逆时针旋转如图(3),若其它条件不变,则(2)的结论是否成立?(4)若三角板OBD从图(1)绕O点逆时针旋转,其它条件不变,在旋转过程中,∠MON是否一直不变,在备用图中画图说明.【答案】(1)解:∵OM、ON分别平分∠BOA、∠DOC∴∠AOM=∠BOA,∠AON=∠AOC∵∠MON=∠AOM+∠AON=(∠BOA+∠AOC)∵∠BDO=30°、∠CAO=45°∴∠AOB=90°,∠AOC=45°∴∠MON= (90°+45°)=67.5°答:∠MON的度数为67.5°.(2)解:设∠AOM=∠BOM=x,∠CON=∠DON=y,∠AOD=α则:2x+α=90°,2y+α=45°,∴2x+2y+2α=135°,∴∠MON=x+y+α=67.5°(3)解:(2)的结论成立理由:设∠AOM=∠BOM=x,∠CON=∠DON=y,∠AOD=α则:2x-α=90°,2y-α=45°,∴2x+2y-2α=135°,∴∠MON=x+y-α=67.5°∠MON=x+y-α=67.5°(4)解:在变化,有时∠MON=112.5°。
如图,将三角板OBD从图(1)绕O点逆时针旋转如图所示,设∠AOD=x∵∠BOD=90°,∠AOC=45°∴∠AOB=90°+x,∠DOC=360°-45°-x=315°-x∵OM、ON分别平分∠BOA、∠DOC,∴∠BOM=∠AOB=,∠DON=∠DOC=∴∠MON=∠BOM+∠DON-∠DOB=+-90°=202.5°-90°=112.5°答:在变化,有时∠MON=112.5°.【解析】【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AOM=∠BOA,∠AON=∠AOC,再根据∠MON=∠AOM+∠AON,代入计算可解答。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1)如图①,已知:Rt△ABC中,AB=AC,直线m经过点A,BD⊥m于D,CE⊥m于E,求证:DE=BD+CE;(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ABC中,AB=AC,并且∠BDA=∠AEC=∠BAC=α,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应用:如图③,在△ABC中,∠BAC是钝角,AB=AC,∠BAD>∠CAE,∠BDA=∠AEC=∠BAC,直线m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BC=2CF,△ABC的面积是12,求△ABD与△CEF的面积之和.【答案】(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2)解:结论DE=BD+CE成立;理由如下:∵∠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3)解:∵∠BAD>∠CAE,∠BDA=∠AEC=∠BAC,∴∠CAE=∠ABD,在△ABD和△CEA中,∴△ABD≌△CEA(AAS),∴S△ABD=S△CEA,设△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h,则△ACF的底边CF上的高为h,∴S△ABC= BC•h=12,S△ACF= CF•h,∵BC=2CF,∴S△ACF=6,∵S△ACF=S△CEF+S△CEA=S△CEF+S△ABD=6,∴△ABD与△CEF的面积之和为6.【解析】【分析】(1)根据BD⊥直线m,CE⊥直线m得∠BDA=∠CEA=90°,而∠BA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则AE=BD,AD=CE,即可得出结论;(2)由∠BDA=∠BAC=α,则∠DBA+∠BAD=∠BAD+∠CAE=180°-α,得出∠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即可得出答案;(3)由∠BAD>∠CAE,∠BDA=∠AEC=∠BAC,∴∠CAE=∠ABD,得出∠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得出S△ABD=S△CEA,再由不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底的比,得出S△ACF即可得出结果.2.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于点F(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答案】(1)∠PFD+∠AEM=90°(2)过点P作PG∥AB∵AB∥CD,∴PG∥AB∥CD,∴∠AEM=∠MPG,∠PFD=∠NPG∵∠MPN=90°∴∠NPG-∠MPG=90°∴∠PFD-∠AEM=90°;(3)设AB与PN交于点H∵∠P=90°,∠PEB=15°∴∠PHE=180°-∠P-∠PEB=75°∵AB∥CD,∴∠PFO=∠PHE=75°∴∠N=∠PFO-∠DON=45°.【解析】【解答】(1)过点P作PH∥AB∵AB∥CD,∴PH∥AB∥CD,∴∠AEM=∠MPH,∠PFD=∠NPH∵∠MPN=90°∴∠MPH+∠NPH=90°∴∠PFD+∠AEM=90°故答案为:∠PFD+∠AEM=90°;【分析】(1)过点P作PH∥AB,然后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P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MPH,∠PFD=∠NPH,然后根据∠MPH+∠NPH=90°和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P作PG∥AB,然后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PG∥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MPG,∠PFD=∠NPG,然后根据∠NPG-∠MPG=90°和等量代换即可证出结论;(3)设AB与PN 交于点H,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PHE,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PFO=∠PHE,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3.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作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为原点时,不妨设A点在原点.如图①所示,则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⑴如图②所示,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不妨设点A在点B的左侧,则AB=OB﹣OA=|b|﹣|a|=b﹣a=|b﹣a|=|a﹣b|⑵如图③所示,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不妨设点A在点B的右侧,则AB=OB﹣OA=|b|﹣|a|=﹣b﹣(﹣a)=a﹣b=|a﹣b|⑶如图④所示,点A、B分别在原点的两边,不妨设点A在点O的右侧,则AB=OB+OA=|b|+|a|=a+(﹣b)=|a﹣b|回答下列问题:(1)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2)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3)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如果AB=2,则x的值为________.(4)若代数式|x+2|+|x﹣3|有最小值,则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1)(2)6(3);0或-4(4)5【解析】【解答】(1)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 (3)数轴上表示和-2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如果,则的值为或由题意可知:当x在−2与3之间时,此时,代数式|x+2|+|x−3|取最小值,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2)6;(3),0或-4;(4)5.【分析】(1)发现规律: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故可求解;(2)根据(1),即可直接求出结果;(3)先根据(1)即可表示出AB;当AB=2时,得到方程,解出x的值即可;(4)|x+2|+|x-3|表示数轴上一点到-2与3两点的距离的和,当这点是-2或5或在它们之间时和最小,最小距离是-2与3之间的距离。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易错题、开放题、探究题、压轴题、附加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易错题、开放题、探究题、压轴题、附加题练习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如果a 大于b ,那么a 的倒数小于b 的倒数;②立方等于其本身的数是0,±1;③若a=b ,则b a 11 ;④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图,已知∠AOB=∠COD =90°,OB 平分∠DOE ,下列说法:①∠AOD=∠BOC;②图中有2对互余的角;③图中只有1对邻补角;④若∠POB=21∠BOC ,则射线OP 一定是∠BOC 的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④3.如图,C ,D 在线段BE 上,下列说法:①直线CD 上以B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6条;②图中有2对互补的角;③若∠BAE =100°,∠DAC =40°,则以A 为顶点的所有小于平角的角的度数和为360°;④若BC =2,CD= DE =3,点F 是线段BE 上任意一点,则点F 到点B ,C ,D ,E 的距离之和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11.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4.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 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是( )A .2或2.5B .2或10C .10或12.5D .2或12.55.当a<0时,下列结论:①a² >0;②a²=(-a )²;③-a³= |a³|;④-a²=| -a²|;⑤|a| +a=0.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6.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设这个班有学生x 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4x - 3x= 25 - 20B.3x - 20= 4x +25C.3x +20= 4x - 25D.3x - 25= 4x +207.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是线段BC上一点,下列条件不能确定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的是( ) A.BD=31AD B.CD= DB C.2AD =3BC D.BD =AB -AD8.下列结论:①若关于x 的方程ax +b =0(a≠0)的解是x=1,则a+b=0;②若b=2a ,则关于x 的方程ax+b =0(a≠0)的解为x=-21;③若a+b=1,且a≠0,则x=1 一定是方程ax +b =1的解.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③D .①②9.有理数a ,b ,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c-a| -( ) |a+b|+|b-c|的值为A.0 B.2a -2c +2b C.-2c D.2a10.如图,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H 为AC 的中点,M 为AB 的中点,N 为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①MN= HC ;②MH=21(AH-HB );③MN=21(AC+HB );④HN=21(HC+HB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压轴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压轴题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压轴题1.探索、研究:仪器箱按如图方式堆放(自下而上依次为第1层、第2层、…),受堆放条件限制,堆放时应符合下列条件:每层堆放仪器箱的个数a n 与层数n 之间满足关系式a n =n²−32n+247,1⩽n<16,n 为整数。
(1)例如,当n=2时,a 2=2²−32×2+247=187,则a 5=___,a 6=___; (2)第n 层比第(n+1)层多堆放多少个仪器箱;(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3)假设堆放时上层仪器箱的总重量会对下一层仪器箱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力,压力单位是牛顿,设每个仪器箱重54 牛顿,每个仪器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60牛顿,并且堆放时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压力是均匀的。
①若仪器箱仅堆放第1、2两层,求第1层中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平均压力; ②在确保仪器箱不被损坏的情况下,仪器箱最多可以堆放几层?为什么?2.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a ,点B 表示数b ,点C 表示数c ,a 是多项式2241x x --+的一次项系数,b 是最小的正整数,单项式2412x y -的次数为.c()1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2若将数轴在点B 处折叠,则点A 与点C ________重合(填“能”或“不能”);()3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A 和点B 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t 秒钟过后,若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则AB =________,BC =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4请问:3AB BC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3.问题情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不重合的两点A (x 1,y 1)和点B (x 2,y 2),小明在学习中发现,若x 1=x 2,则AB ∥y 轴,且线段AB 的长度为|y 1﹣y 2|;若y 1=y 2,则AB ∥x 轴,且线段AB 的长度为|x 1﹣x 2|; (应用):(1)若点A (﹣1,1)、B (2,1),则AB ∥x 轴,AB 的长度为 . (2)若点C (1,0),且CD ∥y 轴,且CD=2,则点D 的坐标为 . (拓展):我们规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不重合的两点M (x 1,y 1),N (x 2,y 2)之间的折线距离为d (M ,N )=|x 1﹣x 2|+|y 1﹣y 2|;例如:图1中,点M (﹣1,1)与点N (1,﹣2)之间的折线距离为d (M ,N )=|﹣1﹣1|+|1﹣(﹣2)|=2+3=5. 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E (2,0),若F (﹣1,﹣2),求d (E ,F );(2)如图2,已知E (2,0),H (1,t ),若d (E ,H )=3,求t 的值;(3)如图3,已知P (3,3),点Q 在x 轴上,且三角形OPQ 的面积为3,求d (P ,Q ).4.如图,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OD OB ⊥,OE 是BOD ∠的角平分线,85AOE ∠=(1)求COE ∠;(2)COE ∠绕O 点以每秒5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t 秒(013t <<),t 为何值时AOC DOE ∠=∠;(3)射线OC 绕O 点以每秒10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射线OE 绕O 点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方向旋转,若射线OC OE 、同时开始旋转m 秒(024.5m <<)后得到45AOC EOB ∠=∠,求m 的值. 5.已知线段AD =80,点B 、点C 都是线段AD 上的点.(1)如图1,若点M 为AB 的中点,点N 为BD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如图2,若BC =10,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F 是线段BD 的中点,求EF 的长; (3)如图3,若AB =5,BC =10,点P 、Q 分别从B 、C 出发向点D 运动,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移动1个单位和每秒移动4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 秒,点E 为AQ 的中点,点F 为PD 的中点,若PE =QF ,求t 的值.6.如图,A 、B 、C 三点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10-,点B 表示的数为14,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动点P 在数轴上,且点P 表示的数为x .(1)求点C 表示的数;(2)点P 从点A 出发,向终点B 运动.设BP 中点为M .请用含x 的整式表示线段MC 的长.(3)在(2)的条件下,当x 为何值时,2AP CM PC -=?7.小明在一条直线上选了若干个点,通过数线段的条数,发现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规律,下边是他的探究过程及联想到的一些相关实际问题.(1)一条直线上有2个点,线段共有1条;一条直线上有3个点,线段共有1+2=3条;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线段共有1+2+3=6条…一条直线上有10个点,线段共有 条. (2)总结规律: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线段共有 条.(3)拓展探究: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OA 、OB 形成1个角∠AOB (∠AOB <180°);在∠AOB 内部再加一条射线OC ,此时具有公共端点的三条射线OA 、OB 、OC 共形成3个角;以此类推,具有公共端点的n 条射线OA 、OB 、OC…共形成 个角(4)解决问题:曲沃县某学校九年级1班有45名学生毕业留影时,全体同学拍1张集体照,每2名学生拍1张两人照,共拍了多少张照片?如果照片上的每位同学都需要1张照片留作纪念,又应该冲印多少张纸质照片?8.如图①,已知线段30cm AB =,4cm CD =,线段CD 在线段AB 上运动,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1)若8cm AC ,则EF =______cm ;(2)当线段CD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试判断EF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EF 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我们发现角的很多规律和线段一样,如图②已知COD ∠在AOB ∠内部转动,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D ∠,则EOF ∠、AOB ∠和COD ∠有何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证明.9.已知∠AOD =160°,OB 、OC 、OM 、ON 是∠AOD 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当OB 绕点O 在∠AOD 内旋转时,求∠MON 的大小;(2)如图2,若∠BOC =20°,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当∠BOC 绕点O 在∠AOD 内旋转时,求∠MON 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AOB =10°,当∠B0C 在∠AOD 内绕着点O 以2度/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 秒时,∠AOM =23∠DON.求t 的值. 10.已知120AOB ∠︒= (本题中的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1)如图1,在AOB ∠内部作COD ∠,若160AOD BOC ∠∠︒+=,求COD 的度数;(2)如图2,在AOB ∠内部作COD ∠,OE 在AOD ∠内,OF 在BOC ∠内,且3DOE AOE ∠∠=,3COF BOF ∠=∠,72EOF COD ∠=∠,求EOF ∠的度数;(3)射线OI 从OA 的位置出发绕点O 顺时针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时间为t 秒(050t <<且30t ≠).射线OM 平分AOI ∠,射线ON 平分BOI ∠,射线OP 平分MON ∠.若3MOI POI ∠=∠,则t = 秒.11.已知:OC 平分AOB ∠,以O 为端点作射线OD ,OE 平分AOD ∠. (1)如图1,射线OD 在AOB ∠内部,BOD 82∠=︒,求COE ∠的度数. (2)若射线OD 绕点O 旋转,BOD α∠=,(α为大于AOB ∠的钝角),COE β∠=,其他条件不变,在这个过程中,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请补全图形并加以说明.12.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3,点B 对应的数为2. (1)如图1点C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 ,且x 是方程2x +1=12x ﹣5的解,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 +PB =12BC +AB ?若存在,求出点P 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2,若P 点是B 点右侧一点,PA 的中点为M ,N 为PB 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 点,当P 在B 的右侧运动时,有两个结论:①PM ﹣34BN 的值不变;②13PM 24+ BN 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判断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112,91;(2)(31-2n )个;(3)①46.75N ;②该仪器最多可以堆放5层. 【解析】 【分析】(1)把n=5,n=6分别代入n²−32n+247中进行计算.;(2)分别表示出n+1和n 时的代数式,然后进行减法计算;(3)①根据公式分别求得第二层和第一层的个数,再根据第二层的总重量除以第一层的个数进行计算;②根据①中的方法进行估算,求得最多可以堆放的层数. 【详解】解:(1)当n=5时,a 5=5²−32×5+247=112, 当n=6时,a 6=6²−32×6+247=91; (2)由题意可得,n²−32n+247-[ (n+1)²−32(n+1)+247] = n²−32n+247-(n 2+2n+1−32n -32+247) = n²−32n+247-n 2-2n-1+32n+32-247 =31-2n (个)答:第n 层比第(n+1)层多堆放(31-2n )个仪器箱. (3)①由题意得,()222322247541321247-⨯+⨯-⨯+ =18754216⨯=46.75(N )答:第1层中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平均压力是46.75N. ②该仪器箱最多可以堆放5层,理由如下. 当n=1时,a 1=216, 当n=2时,a 2=187, 当n=3时,a 3=160, 当n=4时,a 4=135, 当n=5时,a 5=112, 当n=6时,a 6=91,当n=5时,第1层中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平均压力为:()18716013511254216+++⨯=148.5<160(N )当n=6时,第1层中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平均压力为:()187160135112+9154216+++⨯=171.25>160(N )所以,该仪器箱最多可以堆放5层.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变化规律探究问题,要能够根据所给的公式进行分析计算,同时体现了“估算”思想,体现了“优选”思想,对这类问题能从“中点”处、“黄金分割点”处思考是解答此题的重要思想.2.(1)4-,1,6;(2)能;(3)5t +,53t +;(4)3AB BC -的值不会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值为10 【解析】 【分析】(1)由一次项系数、最小的正整数、单项式次数的定义回答即可, (2)计算线段长度,若AB BC =则重叠,(3)线段长度就用两点表示的数相减,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即可, (4)根据(3)的结果计算即可. 【详解】(1)观察数轴可知,4a =-,1b =,6c =. 故答案为:4-;1;6.(2)()145AB =--=,615BC =-=,AB BC =, 则若将数轴在点B 处折叠,点A 与点C 能重合. 故答案为:能.(3)经过t 秒后43a t =--,12b t =-,6c t =+,则5AB a b t =-=+,53BC b c t =-=+.故答案为:5t +;53t +. (4)5AB t =+, ∴3153AB t =+. 又53BC t =+,∴()()315353AB BC t t -=+-+15353t t =+--10=.故3AB BC -的值不会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值为10. 【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求值,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多项式的项与次数,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在数轴上表示实数,解题的关键是用字母表示线段长度.3.【应用】:(1)3;(2)(1,2)或(1,﹣2);【拓展】:(1)5;(2)t =±2;(3)d (P ,Q )的值为4或8. 【解析】 【分析】(1)根据若y 1=y 2,则AB ∥x 轴,且线段AB 的长度为|x 1-x 2|,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2)由CD ∥y 轴,可设点D 的坐标为(1,m ),根据CD=2即可得出|0-m|=2,解之即可得出结论;【拓展】:(1)根据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公式,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公式结合d (E ,H )=3,即可得出关于t 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3)由点Q 在x 轴上,可设点Q 的坐标为(x ,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三角形OPQ 的面积为3即可求出x 的值,再利用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应用】:(1)AB 的长度为|﹣1﹣2|=3. 故答案为:3.(2)由CD ∥y 轴,可设点D 的坐标为(1,m ), ∵CD=2,∴|0﹣m|=2,解得:m=±2, ∴点D 的坐标为(1,2)或(1,﹣2). 【拓展】 :(1)d (E ,F )=|2﹣(﹣1)|+|0﹣(﹣2)|=5. 故答案为:5.(2)∵E (2,0),H (1,t ),d (E ,H )=3, ∴|2﹣1|+|0﹣t |=3, 解得:t =±2.(3)由点Q 在x 轴上,可设点Q 的坐标为(x ,0), ∵三角形OPQ 的面积为3, ∴12|x |×3=3,解得:x =±2. 当点Q 的坐标为(2,0)时,d (P ,Q )=|3﹣2|+|3﹣0|=4; 当点Q 的坐标为(﹣2,0)时,d (P ,Q )=|3﹣(﹣2)|+|3﹣0|=8 综上所述,d (P ,Q )的值为4或8.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读懂题意并熟练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及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1)∠COE =20°;(2)当t =11时,AOC DOE ∠=∠;(3)m=296或10114【解析】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直定义即可求出∠BOD=90°,∠BOE=∠DOE =45°,即可求出∠AOB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出∠BOC ,从而求出∠COE ;(2)先分别求出OC 与OD 重合时、OE 与OD 重合时和OC 与OA 重合时运动时间,再根据t 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t 即可; (3)先分别求出OE 与OB 重合时、OC 与OA 重合时、OC 为OA 的反向延长线时运动时、OE 为OB 的反向延长线时运动时间,再根据m 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m 即可; 【详解】解:(1)∵OD OB ⊥,OE 是BOD ∠的角平分线, ∴∠BOD=90°,∠BOE=∠DOE=12∠BOD =45° ∵85AOE ∠=∴∠AOB=∠AOE +∠BOE=130° ∵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AOC=∠BOC=12AOB ∠=65° ∴∠COE=∠BOC -∠BOE=20°(2)由原图可知:∠COD=∠DOE -∠COE=25°,故OC 与OD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25°÷5°=5s ;OE 与OD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45°÷5°=9s ;OC 与OA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65°÷5°=13s ; ①当05t <<时,如下图所示∵∠AOD=∠AOB -∠BOD=40°,∠COE=20° ∴∠AOD ≠∠COE∴∠AOD +∠COD ≠∠COE +∠COD ∴此时AOC DOE ∠≠∠; ②当59t <<时,如下图所示∵∠AOD=∠AOB -∠BOD=40°,∠COE=20° ∴∠AOD ≠∠COE∴∠AOD -∠COD ≠∠COE -∠COD ∴此时AOC DOE ∠≠∠; ③当913t <<时,如下图所示:OC 和OE 旋转的角度均为5t此时∠AOC=65°-5t ,∠DOE=5t -45° ∵AOC DOE ∠=∠ ∴65-5t=5t -45 解得:t=11综上所述:当t =11时,AOC DOE ∠=∠.(3)OE 与OB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45°÷5°=9s ;OC 与OA 重合时运动时间为65°÷10°=6.5s ; OC 为OA 的反向延长线时运动时间为(180°+65°)÷10=24.5s ;OE 为OB 的反向延长线时运动时间为(180°+45°)÷5=45s ; ①当0 6.5m <<,如下图所示OC 旋转的角度均为10m , OE 旋转的角度均为5m ∴此时∠AOC=65°-10m ,∠BOE=45°-5m ∵45AOC EOB ∠=∠ ∴65-10m =45(45-5m ) 解得:m =296; ②当6.59m <<,如下图所示OC 旋转的角度均为10m , OE 旋转的角度均为5m ∴此时∠AOC=10m -65°,∠BOE=45°-5m∵45AOC EOB ∠=∠ ∴10m -65=45(45-5m ) 解得:m =10114; ③当924.5m <<,如下图所示OC 旋转的角度均为10m , OE 旋转的角度均为5m∴此时∠AOC=10m -65°,∠BOE=5m -45°∵45AOC EOB ∠=∠ ∴10m -65=45(5m -45) 解得:m =296,不符合前提条件,故舍去; 综上所述:m=296或10114.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角的和与差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各角之间的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动角问题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1)MN =40;(2)EF=35;(3)509=t 或t =12. 【解析】【分析】 (1)由MN =BM+BN =1122AB BD +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EF =AD ﹣AE ﹣DF ,可求出答案;(3)可得PE =AE ﹣AB ﹣BP =52t +,DF =752t -,则QF =55722t -或75522t -,由PE =QF 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M 为AB 的中点,N 为BD 的中点,∴12BM AB =,12BN BD =, ∴MN =BM+BN =1122AB BD +=11804022AD =⨯=; (2)∵E 为AC 的中点,F 为BD 的中点, ∴12AE AC =,12DF BD =, ()()1111352222EF AD AE DF AD AC BD AD AD BC AD BC =--=-+=-+=-=∴ (3)运动t 秒后,AQ =AC+CQ =15+4t ,∵E 为AQ 的中点, ∴115222AE AQ t ==+, ∴1552522PE AE AB BP t t t =--=+--=+, ∵DP =DB ﹣BP =75﹣t ,F 为DP 的中点, ∴175222t DF DP ==-, 又DQ =DC ﹣CQ =65﹣4t , ∴755576542222t QF DQ DF t t =-=--+=-, 或75522QF DF DQ t =-=-, 由PE =QF 得:52t +=55722t -或52t +=55722t - 解得:509=t 或t =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线段的中点,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1)2;(2)52x MC =+;(3)当25x =-或6x =时,有2AP CM PC -=成立. 【解析】【分析】(1)根据中点的定义,即可求出点C 的坐标;(2)先表示出点M 的数,然后利用线段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表示出MC 的长度; (3)分别求出AP ,MC 和PC 的长度,结合题意,分为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求出x 的值.【详解】解:(1)点A 表示的数为10-,点B 表示的数为14,∴线段AB=14(10)24--=,∴点C 表示的数为:142422-÷=;(2)根据题意,点M 表示的数为:142x +, ∴线段MC 的长度为:142522x x +-=+; (3)根据题意,线段AP 的长度为:10x +,线段MC 的长度为:52x +, 线段PC 的长度为:2x -,∵2AP CM PC -=, ∴10(5)222x x x +-+=-, 整理得:15242x x -=+, ①当点P 在点C 的左边时,2x <,则20x ->, ∴15242x x -=+, 解得:25x =-; ②当点P 与点C 重合时,2x =, ∴15042x +=, 解得:10x =-(不符合题意,舍去);③当点P 在点C 的右边时,2x >,则20x -<, ∴15242x x -=+, 解得:6x =. ∴当25x =-或6x =时,有2AP CM PC -=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的问题,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绝对值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7.(1)45;(2)(1)2n n -;(3)(1)2n n -;(4)共需拍照991张,共需冲印2025张纸质照片【解析】【分析】(1)根据规律可知:一条直线上有10个点,线段数为整数1到10的和;(2)根据规律可知: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线段数为整数1到n 的和;(3)将角的两边看着线段的两个端点,那么角的个数与直线上线段的问题一样,根据线段数的规律探究迁移可得答案;(4)把45名学生看着一条直线上的45点,每2名学生拍1张两人照看着两点成的线段,那么根据(2)的规律即可求出两人合影拍照多少张,再加上集体照即可解答共拍照片张数,然后根据两人合影冲印,集体合影45张计算总张数即可.【详解】解:(1) 一条直线上有10个点,线段共有1+2+3+……+10=45(条).故答案为:45;(2) 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线段共有122)3(1n n n ⋯⋯+=-+++条. 故答案为:(1)2n n -; (3)由(2)得:具有公共端点的n 条射线OA 、OB 、OC …共形成(1)2n n -个角; 故答案为:(1)2n n -; (4)解:4545-119912+=() 45×(45-1)+1×45=2025 答:共需拍照991张,共需冲印2025张纸质照片【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计数问题,体现了“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探索过程,探索规律、运用规律.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此类题目容易数重或遗漏,要特别注意.8.(1)17cm EF =;(2)EF 的长度不变,17cm EF =;(3)()12EOF AOB COD ∠=∠+∠. 【解析】【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BD=18cm ,再利用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分别求出AE 、BF 的长度,即可得到EF ;(2)根据中点得到12EC AC =,12DF DB =,由EF EC CD DF =++推导得出EF=()12AB CD +,将AB 、CD 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结果; (3)由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D ∠得到12COE AOC ∠=∠,12DOF BOD ∠=∠,即可列得EOF COE COD DOF ∠=∠+∠+∠,通过推导得出()12EOF AOB COD ∠=∠+∠. 【详解】(1)∵30cm AB =,4cm CD =,8cm AC ,∴308418BD AB AC CD =--=--=cm ,∵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 ∴142AE AC ==cm , 192BF BD ==cm , ∴304917EF AB AE BF =--=--=cm ,故17cm EF =;(2)EF 的长度不变. 17cm EF =∵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 ∴12EC AC =,12DF DB = ∴EF EC CD DF =++1122AC CD BD =++ 1()2AC BD CD =++ ()12AB CD CD =-+ ()117cm 2AB CD =+= (3)∵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D ∠, ∴12COE AOC ∠=∠, 12DOF BOD ∠=∠, ∴EOF COE COD DOF ∠=∠+∠+∠,1122AOC COD BOD =∠+∠+∠, 1()2AOC BOD COD =∠+∠+∠, 1()2AOB COD COD =∠-∠+∠, ()12AOB COD =∠+∠, ∴()12EOF AOB COD ∠=∠+∠.【点睛】此题考查线段的和差、角的和差计算,解题中会看图形,根据图中线段或角的大小关系得到和差关系,由此即可正确解题.9.(1)∠MON的度数为80°;(2)∠MON的度数为70°或90°;(3)t的值为21.【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角的计算即可;(2)分两种情况画图形,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角的计算即可;(3)根据(2)中前一种情况用含t的式子表示角度,再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解.【详解】解:(1)因为∠AOD=160°,OM平分∠AOB,ON平分∠BOD,所以∠MOB=12∠AOB,∠BON=12∠BOD,即∠MON=∠MOB+∠BON=12∠AOB+12∠BOD=12(∠AOB+∠BOD)=12∠AOD=80°,答:∠MON的度数为80°;(2)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所以∠MOC=12∠AOC,∠BON=12∠BOD,①射线OC在OB左侧时,如图:∠MON=∠MOC+∠BON﹣∠BOC=12∠AOC+12∠BOD﹣∠BOC=12(∠AOC+∠BOD)﹣∠BOC=12(∠AOD+∠BOC)﹣∠BOC=12×180°﹣20°=70°;②射线OC在OB右侧时,如图:∠MON=∠MOC+∠BON+∠BOC=12∠AOC+12∠BOD+∠BOC=12(∠AOC+∠BOD)+∠BOC=12(∠AOD﹣∠BOC)+∠BOC=12×140°+20°=90°;答:∠MON的度数为70°或90°.(3)∵射线OB从OA逆时针以2°每秒的速度旋转t秒,∠COB=20°,∴根据(2)中的第一种情况,得∠AOC=∠AOB+∠COB=2t°+10°+20°=2t°+30°.∵射线OM平分∠AOC,∴∠AOM=12∠AOC=t°+15°.∵∠BOD=∠AOD﹣∠BOA,∠AOD=160°,∴∠BOD=150°﹣2t°.∵射线ON平分∠BOD,∴∠DON=12∠BOD=75°﹣t°.又∵∠AOM:∠DON=2:3,∴(t+15):(75﹣t)=2:3,解得t=21.根据(2)中的第二中情况,观察图形可知: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AOB=10°.答:t的值为21.【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已设)角,去计算或者表示未知角.10.(1)40º;(2)84º;(3)7.5或15或45【解析】【分析】 (1)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便可;(2)设AOE x ∠=︒,则3EOD x ∠=︒,BOF y ∠=︒,通过角的和差列出方程解答便可;(3)分情况讨论,确定∠MON 在不同情况下的定值,再根据角的和差确定t 的不同方程进行解答便可.【详解】解:(1))∵∠AOD+∠BOC=∠AOC+∠COD+∠BOD+∠COD=∠AOB+∠COD又∵∠AOD+∠BOC=160°且∠AOB=120°∴COD AOD BOC AOB ∠=∠+∠-∠160120=︒-︒40=︒(2)3DOE AOE ∠=∠,3COF BOF ∠=∠∴设AOE x ∠=︒,则3EOD x ∠=︒,BOF y ∠=︒则3COF y ∠=︒,44120COD AQD BOC AOB x y ∴∠=∠+∠-∠=︒+︒-︒EOF EOD FOC COD ∠=∠+∠-∠()()3344120120x y x y x y =︒+︒-︒+︒-︒=︒-︒+︒72EOF COD ∠=∠ 7120()(44120)2x y x y ∴-+=+- 36x y ∴+=120()84EOF x y ∴︒+︒︒∠=-=(3)当OI 在直线OA 的上方时,有∠MON=∠MOI+∠NOI=12(∠AOI+∠BOI ))=12∠AOB=12×120°=60°,∠PON=12×60°=30°, ∵∠MOI=3∠POI , ∴3t=3(30-3t )或3t=3(3t-30),解得t=152或15; 当OI 在直线AO 的下方时,∠MON ═12(360°-∠AOB )═12×240°=120°, ∵∠MOI=3∠POI ,∴180°-3t=3(60°-61202t -)或180°-3t=3(61202t --60°), 解得t=30或45,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 的值为152s 或15s 或30s 或45s . 【点睛】 此是角的和差的综合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和差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旋转的性质,有一定的难度,体现了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分情况讨论是本题的难点,要充分考虑全面,不要漏掉解.11.(1)41°;(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AOC AOB ∠∠=,12AOE AOD ∠∠=,进而可得∠COE=()12AOB AOD ∠∠-,即可得答案;(2)分别讨论OA 在∠BOD 内部和外部的情况,根据求得结果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射线OC 平分AOB ∠、射线OE 平分AOD ∠,∴12AOC AOB ∠∠=,12AOE AOD ∠∠=, ∴COE AOC AOE ∠∠∠=-=1122AOB AOD ∠∠- =()12AOB AOD ∠∠- =12BOD ∠ =01822⨯ =41°(2)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生变化, 如图,当OA 在BOD ∠内部,∵射线OC 平分AOB ∠、 射线OE 平分AOD ∠,∴11O ,22AOC A B AOE AOD ∠∠∠∠==, ∴COE AOC AOE β∠∠∠==+ =1122AOB AOD ∠∠+ =()12AOB AOD ∠∠+ =12α如图,当OA 在BOD ∠外部,∵射线OC 平分AOB ∠、射线OE 平分AOD ∠,∴11,22AOC AOB AOE AOD ∠∠∠∠==, ∴COE AOC AOE β∠∠∠==+ =1122AOB AOD ∠∠=+=()12AOB AOD ∠∠+ =()013602BOD ∠- =()013602α- =011802α-∴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生变化.【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作图,熟记角的特点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1)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对应的数为﹣92和72;(2)正确的结论是:PM ﹣34BN 的值不变,且值为2.5.【解析】【分析】(1)先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确定出AB 的长,然后求得方程的解,得到C 表示的点,由此求得12BC +AB =8设点P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a ,分①当点P 在点a 的左侧时(a <﹣3)、②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3≤a ≤2)和③当点P 在点B 的右侧时(a >2)三种情况求点P 所表示的数即可;(2)设P 点所表示的数为n ,就有PA =n +3,PB =n ﹣2,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PM 、BN 的长,再分别代入①PM ﹣34BN 和②12PM +34BN 求出其值即可解答.【详解】(1)∵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3,点B 对应的数为2,∴AB =5. 解方程2x +1=12x ﹣5得x =﹣4. 所以BC =2﹣(﹣4)=6.所以.设存在点P满足条件,且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①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a<﹣3,PA=﹣3﹣a,PB=2﹣a,所以AP+PB=﹣2a﹣1=8,解得a=﹣,﹣<﹣3满足条件;②当点P在线段AB上时,﹣3≤a≤2,PA=a﹣(﹣3)=a+3,PB=2﹣a,所以PA+PB=a+3+2﹣a=5≠8,不满足条件;③当点P在点B的右侧时,a>2,PA=a﹣(﹣3)=a+3,PB=a﹣2.,所以PA+PB=a+3+a﹣2=2a+1=8,解得:a=,>2,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对应的数为﹣和.(2)设P点所表示的数为n,∴PA=n+3,PB=n﹣2.∵PA的中点为M,∴PM=12PA=.N为P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BN=PB=×(n﹣2).∴PM﹣34BN=﹣34××(n﹣2),=(不变).②12PM+34BN=+34××(n﹣2)=34n﹣(随P点的变化而变化).∴正确的结论是:PM﹣BN的值不变,且值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数轴的运用,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运用,去绝对值的运用,解答时了灵活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是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易错题典型题整理集训试题提优拔尖
0D C B A 期末复习易错题典型题整理姓名一、选择题1.8708900精确到万位是( )A .870万B .8.70×106C .871×104D .8.71×1062.已知2(1)3(1)4(1)x y x y y x y x ++--+=---+-,则x y +等于( )A .65-B .65C .56-D .563.a 、b 两数的平方差除以a 与b 的差的平方,用代数式表示是 ( )A.()222b a b a -- B.22b a b a -- C.()222b a b a -- D.222b a b a -- 4.当x =-3时,多项式ax 5+bx 3+cx -5的值是7,那么当x =3时,它的值是 ( )A .-3B .-7C .7D .-175.按图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 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40,则满足条件的x 的不同值最多有( )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a bab+6.若=0,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 .a b 、是一对不等于0的互为相反数B .a b 、互为倒数C .0a =或0b =D .0a =且0b =7.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为非负数,则这个数是( )A .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0 D.负数或08.甲、乙两名同学从学校到县城,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甲先出发1小时,结果乙比甲早到1小时,则学校与县城间的路程是( )A.24千米B.12千米C.10千米D.8千米9.有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粗烛可燃烧4小时,细烛可燃烧3小时。
一次停电,同时点燃两根蜡烛,来电后同时吹灭,发现粗烛的长度是细烛的2倍,则停电时间为( )A.2小时B.2小时20分C.2小时24分D.2小时40分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A.平行或相交B.垂直或相交C.垂直或平行D.平行、垂直或相交11.数a b c d ,,,所对应的点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a c +与b d +的大小关系为( ) A.a c b d +<+ B.a c b d +=+ C.a c b d +>+ D.不确定12.一家商店一月份把某种商品按进货价提高60%出售,到三月份再声称以8折(80%)大拍卖,那么该商品三月份的价格比进货价………………………………………( )A 、高12.8%B 、低12.8%C 、高40%D 、高28%二、填空题13.将数轴对折,是表示—3和1的两个点重合,若此时表示—5的点与另一个表示=x x 的点也重合,则 .14.比—4大3的数是 ,比—4大—6的数是 ,比—4的相反数大—4的数是 .15.算式—8—3+1—7按“和”的意义读作 ,按“运算”的意义读作 .16.现有一个不成立的等式“62—60=4”,请移动其中一个数字,使得等式成立,则移动后成立的等式是 .17.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合买了一个60元的电动玩具,甲付的钱数是其他小朋友付的总钱数的一半,乙付的钱数是其他小朋友付的总钱数的31,丙付的钱数是其他小朋友付的总钱数的,41则丁付了 元.18.某校艺术班同学,每人都会弹钢琴或古筝,其中会弹钢琴的人数比会弹古筝的人数多10,两种都会的有7人,设会弹古筝的有m 人,则该班同学共有 人(用含m 的式子表示)19.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的自己顺序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111+),第2位同学报(121+),第3位同学报(131+)……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 . 20.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互相平行其中一个角45°,则另一个角等于 °. 2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1)a b c d a ++-=+( ); (2)a b c d a -+-=-( );(3)a b c d a b ---=-+( ); (4)a b c d a b +++=+-( ).22.如图,边长为a 和3的两个正方形在一起,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结果用含有a 的式子表示,并化成最简形式)三、解答题 23.已知0)21(32=-+-b a ,求代数式22222ab b a +-⎪⎭⎫⎝⎛的值.24.甲、乙两工人同时接受一批生产任务,开始工作时,甲先花去212小时改装机器,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前4小时结束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继续工作4小时后,甲反比乙多做4200个零件,问这一天甲、乙各做了多少个零件?25.观察下列各式:(1)-a+b=-(a-b) ; (2) 2-3x=-(3x-2); (3) 5x+30=5(x+6); -x-6=-(x+6).探索以上四个式子中括号的变化情况,思考它和去括号法则有什么不同?利用你探索出来的规律,解答下面的题目:已知的值求22221,21,5b b a b b a +++--=-=+.26.世博会某国国家馆模型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其外框是一个大正方形,中间四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阴影部分)是支撑展馆的核心筒,标记了字母A 、B 、C 、D 、E 的五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是展厅,剩余的是四个大小相同的休息厅,已知核心筒的正方形边长比展厅的正方形边长的一半多1米. 设展厅的正方形边长为x 米:(1)用含x 米的代数式表示核心筒的正方形边长为 米;(2)求该模型的每个休息厅的图形周长(用含x 的式子表示);(3)若每个展厅的正方形周长比每个休息厅的图形周长少36米,求x 的值.27.大家知道a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之间的距离.如1-a 的几何意义为:表示数轴上表示数a 与数1两点之间的距离.(1)试问 :5+a 的几何意义为:数轴上表示数a 与数 两点之间的距离;(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解决以下问题:设a 、b 、c 为整数,且|a ﹣b |+|c ﹣b |=1,求|c ﹣a |+|a ﹣b |+|b ﹣c |的值.28.一列客车的速度每小时60千米,一列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货车比客车长135米,如果两车在平行轨道上同向行驶,客车从后面赶上货车,它们交叉时间是1分30秒,求各车长度,如果两车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它们交叉时间要多少秒?29.晚饭后,小明准备出去散步,出去时看了一下表,时间是6点多,时针与分针成90°角.散步回家后,小明又看了一下表,还不到7点,而时针与分针又恰好成90°角,问小明出去了多长时间?30.已知数轴上B A 、两点对应数分别为P ,和42 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数为x .(1)若的值;的三等分点,直接写出为线段x AB P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值;?若存在,求出点距离和为点、点到使x B A P P 10,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BOC=α.(1)若α=40°,OD平分∠AOC,∠DOE=90°,如图(a)所示,求∠AOE的度数;(2)若∠AOD= ∠AOC,∠DOE=60°,如图(b)所示,请用α表示∠AOE的度数;(3)若∠AOD= ∠AOC,∠DOE= (n≥2,且n为正整数),如图(c)所示,请用α和n表示∠AOE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解:∵∠BOC=40°,OD平分∠AOC,∴∠AOD=∠DOC=70°,∵∠DOE=90°,则∠AOE=90°﹣70°=20°(2)解:设∠AOD=x,则∠DOC=2x,∠BOC=180﹣3x=α,解得:x= ,∴∠AOE=60﹣x=60﹣ =(3)解:设∠AOD=x,则∠DOC=(n﹣1)x,∠BOC=180﹣nx=α,解得:x= ,∴∠AOE= ﹣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平角的定义,由∠AOC=∠AOB-∠BOC算出∠AO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由∠AOD=∠DOC =∠AOC算出∠AOD的度数,最后根据∠AOE=∠DOE-∠AOD即可算出答案;(2)可以用设未知数的方法表示角的度数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设∠AOD=x,则∠DOC=2x,∠BOC=180﹣3x=α,解方程表示出x的值,再根据∠AOE=∠DOE-∠AOD即可用a的式子表示出∠AOE;(3)用设未知数的方法表示角的度数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设∠AOD=x,则∠DOC=(n﹣1)x,∠BOC=180﹣nx=α,解方程表示出x的值,再根据∠AOE=∠DOE-∠AOD即可用a的式子表示出∠AOE。
2.如图,在△ABC中,∠BAC=90°,BE平分∠ABC,AM⊥BC于点M,交BE于点G,AD 平分∠MAC,交BC于点D,交BE于点F.(1)判断直线BE与线段A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30°,图中是否存在等边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来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BE垂直平分AD,理由:∵AM⊥BC,∴∠ABC+∠5=90°,∵∠BAC=90°,∴∠ABC+∠C=90°,∴∠5=∠C;∵AD平分∠MAC,∴∠3=∠4,∵∠BAD=∠5+∠3,∠ADB=∠C+∠4,∠5=∠C,∴∠BAD=∠ADB,∴△BAD是等腰三角形,又∵∠1=∠2,∴BE垂直平分AD(2)解:△ABD、△GA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5=∠C=30°,AM⊥BC,∴∠ABD=60°,∵∠BAC=90°,∴∠CAM=60°,∵AD平分∠CAM,∴∠4= ∠CAM=30°,∴∠ADB=∠4+∠C=60°,∴∠BAD=60°,∴∠ABD=∠BDA=∠BAD,∴△ABD是等边三角形;∵在Rt△BGM中,∠BGM=60°=∠AGE,在Rt△ACM中,∠CAM=60°,∴∠AEG=∠AGE=∠GAE,∴△AEG是等边三角形.【解析】【分析】(1)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得到∠5=∠C;由AD平分∠MAC,得到∠3=∠4,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BAD=∠ADB,推出△BAD是等腰三角形,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5=∠C=30°,AM⊥BC,可得∠ABD=60°,∠CAM=60°,进而得到∠ADB=∠4+∠C=60°,∠BAD=60°,依据∠ABD=∠BDA=∠BAD,可得△AB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AEG=∠AGE=∠GAE,即可得到△AEG是等边三角形.3.将一副三角板如图1摆放在直线MN上,在三角板OAB和三角板OCD中,,, .(1)保持三角板OCD不动,将三角板OAB绕点O以每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旋转时间为t秒.①当 ________秒时,OB平分此时 ________ ;②当三角板OAB旋转至图2的位置,此时与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________(2)如图3,若在三角板OAB开始旋转的同时,另一个三角板OCD也绕点O以每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当OB旋转至射线OM上时同时停止.①当t为何值时,OB平分?②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与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1.5;;,(2)解:①由题意:,,,所以t为2时,OB平分②当时,当时,当时,【解析】【解答】(1)①当时,即,故答案为【分析】(1)该小题是简单的旋转问题,结合图1即可求得t的值及与的关系该小题第二问涉及角的旋转问题,利用特殊角解决本题就好做多了(2)平分时,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建立等量关系4.如图1,点A、B分别在数轴原点O的左右两侧,且 OA+50=OB,点B对应数是90.(1)求A点对应的数;(2)如图2,动点M、N、P分别从原点O、A、B同时出发,其中M、N均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2个单位长度/秒,7个单位长度/秒,点P向左运动,速度为8个单位长度/秒,设它们运动时间为t秒,问当t为何值时,点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3)如图3,将(2)中的三动点M、N、P的运动方向改为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其余条件不变,设Q为线段MN的中点,R为线段OP的中点,求22RQ﹣28RO﹣5PN的值.【答案】(1)解:如图1,∵点B对应数是90,∴OB=90.又∵ OA+50=OB,即 OA+50=90,∴OA=120.∴点A所对应的数是﹣120(2)解:依题意得,MN=|(﹣120+7t)﹣2t|=|﹣120+5t|,PM=|2t﹣(90﹣8t)|=|10t﹣90|,又∵MN=PM,∴|﹣120+5t|=|10t﹣90|,∴﹣120+5t=10t﹣90或﹣120+5t=﹣(10t﹣90)解得t=﹣6或t=14,∵t≥0,∴t=14,点M、N之间的距离等于点P、M之间的距离(3)解:依题意得RQ=( 45+4t)﹣(﹣60﹣4.5t)=105+8.5t,RO=45+4t,PN=(90+8t)﹣(﹣120﹣7t)=210+15t,则22RQ﹣28RO﹣5PN=22(105+8.5t)﹣28(45+4t)﹣5(210+15t)=0【解析】【分析】(1)根据点B对应的数求得OB的长度,结合已知条件和图形来求点A 所对应的数;(2)由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列式为,列方程求出t;(3)由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列式为,列方程求出t,并求出RQ,RO 及PN,再求出22RQ﹣28RO﹣5PN的值.5.综合题(1)如图1,若CO⊥AB,垂足为O,OE、OF分别平分∠AOC与∠BOC.求∠EOF的度数;(2)如图2,若∠AOC=∠BOD=80°,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求∠EOF的度数;(3)若∠AOC=∠BOD=α,将∠BOD绕点O旋转,使得射线OC与射线OD的夹角为β,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若α+β≤180°,α>β,则∠EOC=________.(用含α与β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解:∵CO⊥AB,∴∠AOC=∠BOC=90°,∵OE平分∠AOC,∴∠EOC= ∠AOC= ×90°=45°,∵OF平分∠BOC,∴∠COF= ∠BOC= ×90°=45°,∠EOF=∠EOC+∠COF=45°+45°=90°;(2)解:∵OE平分∠AOD,∴∠EOD= ∠AOD= ×(80+β)=40+ β,∵OF平分∠BOC,∴∠COF= ∠BOC= ×(80+β)=40+ β,∠COE=∠EOD﹣∠COD=40+ β﹣β=40﹣β;∠EOF=∠COE+∠COF=40﹣β+40+ β=80°;(3)【解析】【解答】(3)如图2,∵∠AOC=∠BOD=α,∠CO D=β,∴∠AOD=α+β,∵OE平分∠AOD,∴∠DOE= (α+β),∴∠COE=∠DOE﹣∠COD= ,如图3,∵∠AOC=∠BOD=α,∠COD=β,∴∠AOD=α+β,∵OE平分∠AOD,∴∠DOE= (α﹣β),∴∠COE=∠DOE+∠COD=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OC=∠BOC=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D=40+ β,∠COF=40+ β,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3)如图2由已知条件得到∠AOD=α+β,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OE=(α+β),即可得到结论.6.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另一边ON仍在直线AB 的下方.(1)若OM恰好平分∠BOC,求∠BON的度数;(2)若∠BOM等于∠COM余角的3倍,求∠BOM的度数;(3)若设∠BON=α(0°<α<90°),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COM.【答案】(1)解:∵∠BOC=120°,OM恰好平分∠BOC∴∠BOM=∠BOC=60°又∵∠MON=90°∴∠BON=∠MON−∠BOM=90°−60°=30°(2)解:设的余角为x°,则由题意得:,x=15,3x=45,所以的度数为45°(3)解:(0°< <90°)..【解析】【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OM的度数,再根据∠BON=∠MON−∠BOM,即可求出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数轴上A, B, C, D四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1, 3, -5, -8(1)计算以下各点之间的距离:①A、B两点, ②B、C两点,③C、D两点,(2)若点M、N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m、n,求M、N两点之间的距离.【答案】(1)AB=3-1=2;BC=3-(-5)=8;CD=-5-(-8)=-5+8=3.(2)MN=【解析】【分析】(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数值较大的数减去数值较小的数,据此计算即可;(2)因为m、n的大小未知,则M、N两点间的距离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之差的绝对值.2.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F,G分别在边AB,DA,BC上,将三角形AEF沿EF翻折,点A落在点处,将三角形EBG沿EG翻折,点B落在点处.(1)点E,,共线时,如图,求的度数;(2)点E,,不共线时,如图,设,,请分别写出、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答案】(1)解:如图中,由翻折得: ,(2)解:如图,结论: .理由:如图中,由翻折得:,如图,结论:,理由: ,,.【解析】【分析】(1)根据翻折不变性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翻折不变性得到:,根据分别列等式可得图和的结论即可.3.如图1,已知∠MON=140°,∠AOC与∠BOC互余,OC平分∠MOB,(1)在图1中,若∠AOC=40°,则∠BOC=°,∠NOB=°.(2)在图1中,设∠AOC=α,∠NOB=β,请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必须写出推理的主要过程,但每一步后面不必写出理由);(3)在已知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当∠AOB绕着点O顺时针转动到如图2的位置,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解:如图1,∵∠AOC与∠BOC互余,∴∠AOC+∠BOC=90°,∵∠AOC=40°,∴∠BOC=50°,∵OC平分∠MOB,∴∠MOC=∠BOC=50°,∴∠BOM=100°,∵∠MON=40°,∴∠BON=∠MON-∠BOM=140°-100°=40°,(2)解:β=2α-40°,理由是:如图1,∵∠AOC=α,∴∠BOC=90°-α,∵OC平分∠MOB,∴∠MOB=2∠BOC=2(90°-α)=180°-2α,又∵∠MON=∠BOM+∠BON,∴140°=180°-2α+β,即β=2α-40°;(3)解:不成立,此时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α+β=40°,理由是:如图2,∵∠AOC=α,∠NOB=β,∴∠BOC=90°-α,∵OC平分∠MOB,∴∠MOB=2∠BOC=2(90°-α)=180°-2α,∵∠BOM=∠MON+∠BON,∴180°-2α=140°+β,即2α+β=40°,答:不成立,此时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α+β=40.【解析】【分析】(1)先根据余角的定义计算∠BOC=50°,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BOM=100°,根据角的差可得∠BON的度数;(2)同理先计算∠MOB=2∠BOC=2(90°-α)=180°-2α,再根据∠BON=∠MON-∠BOM列等式即可;(3)同理可得∠MOB=180°-2α,再根据∠BON+∠MON=∠BOM列等式即可.4.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作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为原点时,不妨设A点在原点.如图①所示,则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⑴如图②所示,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不妨设点A在点B的左侧,则AB=OB﹣OA=|b|﹣|a|=b﹣a=|b﹣a|=|a﹣b|⑵如图③所示,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不妨设点A在点B的右侧,则AB=OB﹣OA=|b|﹣|a|=﹣b﹣(﹣a)=a﹣b=|a﹣b|⑶如图④所示,点A、B分别在原点的两边,不妨设点A在点O的右侧,则AB=OB+OA=|b|+|a|=a+(﹣b)=|a﹣b|回答下列问题:(1)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2)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3)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如果AB=2,则x的值为________.(4)若代数式|x+2|+|x﹣3|有最小值,则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1)(2)6(3);0或-4(4)5【解析】【解答】(1)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 (3)数轴上表示和-2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如果,则的值为或由题意可知:当x在−2与3之间时,此时,代数式|x+2|+|x−3|取最小值,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2)6;(3),0或-4;(4)5.【分析】(1)发现规律: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故可求解;(2)根据(1),即可直接求出结果;(3)先根据(1)即可表示出AB;当AB=2时,得到方程,解出x的值即可;(4)|x+2|+|x-3|表示数轴上一点到-2与3两点的距离的和,当这点是-2或5或在它们之间时和最小,最小距离是-2与3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易错题典型题整理集训试题提优试卷难度较大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难度较大 姓名一、选择题1.有理数-22,(-2)2,|-23|,1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A .|-23|<-22<12-<(-2)2 B .-22<12-<(-2)2<|-23| C .12-<-22<(-2)2<|-23| D .12-<-22<|-23|<(-2)2 2.要使算式4-()543-计算出来的值最大,则( )所在位置应填入下列运算符号中的( ) A.+ B .- C.⨯ D.÷3.对于“x y a b +=-”,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 )(A)x b y a -=- (B)x a y b -=+ (C)a x y b -=+ (D)a x b y +=-4.若0<ac ,cab ≥0,则有 ( )A.b ≥0 B.b >0 C.b ≤0 D.b <0 5.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A .若25x x =,则5x =B .若77,x -=则1x =-C .若10.2x x -=,则1012x x -= D .若x y a a =,则ax ay = 6.一件商品提价25%后发现销路不是很好,欲恢复原价,则应降价( )A.40%B.20%C.25%D.15%7.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若m n =,则m n =B .若m n =,则m n =C .若m n =-,则 m n =D .若m n =-,则m n =.8.某校组织若干名师生到大峡谷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若学校租用45座的客车x 辆,则余下20人无座位;若租用60座的客车,则可少租2辆,且最后一辆还没坐满。
乘坐最后一辆60座客车的人数是 ( )A .x 60200-B .x 15140-C .x 15200-D .x 60140-9.若4=a ,5=b ,则b a +的值等于( )A .9B .1C .±9或±1D .9或110.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x 2B .|-x +1|C .(-x )2+2D .-x 2+111.若1223+-=xy x A ,y x xy x B 2233-+=,则多项式3372223++-y x xy x 的值为 ( )A .B A + B .B A - C .B A -3 D .A B -312.一个由小菱形组成的装饰链,断去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断去部分的小菱形的个数可能是( )A.3B.4C.5D.6C A BDE 二、填空题 13.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5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2,那么甲乙两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从—5中减去6185127---,,这三个数的和,所得的结果是 . 15.若2x =,3y =,且20x y <,则x y += . 16.(1)过两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过三点中任意两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过同一平面上的n 个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2)线段AB 上取一点C ,共有 条线段;在线段AB 上取两点C 、D ,共有 条线段; 在线段AB 上取三点C 、D 、E ,共有 条线段;在线段AB 上取n 个点C 、D 、E …,共有 条线段.在直线AB 上取C 、D 、E 三个点,则图中共有射线__________条.17.(1)当2x =时,4275ax bx +-=,则x =-2时,427ax bx +-= ;(2)当2x =时,535ax bx cx ++=,则x =-2时,53ax bx cx ++= ; (3)当2x =-时,575ax bx +-=,则x =2时,57ax bx +-= .18.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99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19.小明编制了一个计算程序.当输入任一有理数,显示屏的结果总等于所输入有理数的平方与1之和.若输入-2,并将所显示的结果再次输入,这时显示的结果应当是 .20.关于x 的方程b x ax +=+-34有无数个解,则=a ,=b . 2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b x x +=+23011 21的解为2=x ,那么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b y y ++=++)()(123101121的解为 . 22.︒62.38的余角等于____度_____分_____秒.23.小李在解方程135=-x a (x 为未知数)时,误将-x 看作+x ,解得方程的解2-=x ,则原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4.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是数轴上位于点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________;点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3)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4)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的长.【答案】(1);(2)解:若点P、Q同时出发,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25;②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75.答:若点P、Q同时出发,2.25或2.75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解: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则5x-3x=20-2,解得:x=9;②点P、Q相遇之后,则5x-3x=20+2解得:x=11.答:若点P、Q同时出发,9或11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2(4)解: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0;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 AP+ BP= (AP+BP)= AB= ×20=10,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 BP= (AP-BP) AB=10,则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0【解析】【解答】(1)∵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20,∴点B表示的数是8-20=-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0)秒,∴点P表示的数是8-5t.故答案为-12,8-5t;【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20;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4)分①当点P 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如图,有一根木棒MN放置在数轴上,它的两端M、N分别落在点A、B.将木棒在数轴上水平移动,当点M移动到点B时,点N所对应的数为20,当点N移动到点A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5.(单位:cm)由此可得,木棒长为__________cm.借助上述方法解决问题:一天,美羊羊去问村长爷爷的年龄,村长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呢,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是老寿星了,116岁了,哈哈!”美羊羊纳闷,村长爷爷到底是多少岁?(1)请你画出示意图,求出村长爷爷和美羊羊现在的年龄.(2)若羊村中的小羊均与美羊羊同岁,老羊均与村长爷爷同岁。
(精校)初一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可编辑修改)
知,“峰 1”中峰顶位置(C 的位置)是 4,那么,“峰 202 ”中 C 的位置的有理数
是
.“峰 2n 1”中 B 的位置的数是 (用 n 表示);
……
峰1
峰2
峰n
第三章 整式的加减(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代数式—7,x,—m,x2y, x y , -5ab2c3, 1 中,单项式有______个,其中系数为 1 的有
.
(完整 word 版)初一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
C。系数为-23,次数为 4 D。系数为-2,次数为 7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1999 与 2000 是同类项 ②4a2b 与-ba2 不是同类项
③—5x6 与—6x5 是同类项
④-3(a-b)2 与(b-a)2 可以看作同类项
()
5.若 ab 0 ,则 a b a b ;若 ab 0 ,则 a b a b . ( )
二.填空题:
1.最小的正整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2.绝对值等于 (4)2 的数是
,平方等于 43 的数是
,立方等于 82 的
数是
.
3.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4
2
4. (1)3
2 9
2 200
(0.5)2001
33
(
3 2
)
2
4
2
(
1)2 2
五、 a b 2 与 (2ab 1)4 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 (a b)2 3ab 1 的值. 3ab a b
六、a 是有理数,试比较 a与a2 的大小.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压轴题1.探索、研究:仪器箱按如图方式堆放(自下而上依次为第1层、第2层、…),受堆放条件限制,堆放时应符合下列条件:每层堆放仪器箱的个数a n 与层数n 之间满足关系式a n =n²−32n+247,1⩽n<16,n 为整数。
(1)例如,当n=2时,a 2=2²−32×2+247=187,则a 5=___,a 6=___;(2)第n 层比第(n+1)层多堆放多少个仪器箱;(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3)假设堆放时上层仪器箱的总重量会对下一层仪器箱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力,压力单位是牛顿,设每个仪器箱重54 牛顿,每个仪器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60牛顿,并且堆放时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压力是均匀的。
①若仪器箱仅堆放第1、2两层,求第1层中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平均压力;②在确保仪器箱不被损坏的情况下,仪器箱最多可以堆放几层?为什么?2.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
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 的值。
(写出具体求解过程)3.(理解新知)如图①,已知AOB ∠,在AOB ∠内部画射线OC ,得到三个角,分别为AOC ∠,BOC ∠,AOB ∠,若这三个角中有一个角是另外一个角的两倍,则称射线OC 为AOB ∠的“二倍角线”.(1)一个角的角平分线______这个角的“二倍角线”(填“是”或“不是”)(2)若60AOB ∠=︒,射线OC 为AOB ∠的“二倍角线”,则AOC ∠的大小是______;(解决问题)如图②,己知60AOB ∠=︒,射线OP 从OA 出发,以20︒/秒的速度绕O 点逆时针旋转;射线OQ 从OB 出发,以10︒/秒的速度绕O 点顺时针旋转,射线OP ,O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条射线回到出发位置的时候,整个运动随之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3)当射线OP ,OQ 旋转到同一条直线上时,求t 的值;(4)若OA ,OP ,OQ 三条射线中,一条射线恰好是以另外两条射线为边组成的角的“二倍角线”,直接写出t 所有可能的值______.4.(1)如图,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6AC cm =,4BC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2)若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且AC a =,BC b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线段MN 的长度;(结果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3)在(2)中,把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改为:点C 是直线AB 上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则线段MN 的长度会变化吗?若有变化,求出结果.5.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以“线段与角的共性”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发现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与角的平分线的概念类似,甚至它们在计算的方法上也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的题目可以转换,解法可以互相借鉴.如图1,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图1 图2 图3(1)问题探究①若6AB =,2AC =,求MN 的长度;(写出计算过程)②若AB a ,AC b =,则MN =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2)继续探究“创新”小组的同学类比想到:如图2,已知80AOB ∠=︒,在角的内部作射线OC ,再分别作AOC ∠和BOC ∠的角平分线OM ,ON .③若30AOC ∠=︒,求MON ∠的度数;(写出计算过程)④若AOC m ∠=︒,则MON ∠=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3)深入探究“慎密”小组在“创新”小组的基础上提出:如图3,若AOB n ∠=︒,在角的外部作射线OC ,再分别作AOC ∠和BOC ∠的角平分线OM ,ON ,若AOC m ∠=︒,则MON ∠=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6.如图1,点A ,B ,C ,D 为直线l 上从左到右顺次的4个点.(1) ①直线l 上以A ,B ,C ,D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②若AC =5cm ,BD =6cm ,BC =1cm ,点P 为直线l 上一点,则PA +PD 的最小值为 cm ;(2)若点A 在直线l 上向左运动,线段BD 在直线l 上向右运动,M ,N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如图2),请指出在此过程中线段AD ,BC ,MN 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C 是AD 的一个三等分点,DC >AC ,且AD=9cm ,E ,F 两点同时从C ,D 出发,分别以2cm/s ,1cm/s 的速度沿直线l 向左运动,Q 为EF 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 ,当AQ+AE+AF=32AD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 7.数轴上有两点A ,B , 点C ,D 分别从原点O 与点B 出发,沿BA 方向同时向左运动. (1)如图,若点N 为线段OB 上一点,AB=16,ON=2,当点C ,D 分别运动到AO ,BN 的中点时,求CD 的长;(2)若点C 在线段OA 上运动,点D 在线段OB 上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1cm, 4cm ,在点C ,D 运动的过程中,满足OD=4AC ,若点M 为直线AB 上一点,且AM-BM=OM ,求AB OM的值.8.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9.分类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如果一道题提供的已知条件中包含几种情况,我们可以分情况讨论来求解.例如:已知点A ,B ,C 在一条直线上,若AB =8,BC =3则AC 长为多少?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满足题意的情况有两种:情况 当点C 在点B 的右侧时,如图1,此时,AC =11;情况②当点C 在点B 的左侧时, 如图2此时,AC =5.仿照上面的解题思路,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 如图,数轴上点A 和点B 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2,点C 是数轴上一点,且BC =2AB ,则点C 表示的数是.问题(2): 若2x =,3y =求x y +的值.问题(3): 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以O 为端点作射线OC 、OD ,使060AOC ∠=,OC OD ⊥,求BOD ∠的度数(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结果).10.综合与探究问题背景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所示位置摆放,分别作出∠AOC ,∠BOD 的平分线OM 、ON ,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求出∠MON 的度数.特例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从特例入手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将三角尺分别按图2、图3所示的方式摆放,OM 和ON 仍然是∠A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其中,按图2方式摆放时,可以看成是ON 、OD 、OB 在同一直线上.按图3方式摆放时,∠AOC 和∠BOD 相等.(1)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进行计算:图2中∠MON 的度数为 °.图3中∠MON 的度数为 °.发现感悟解决完图2,图3所示问题后,“兴趣小组”又对图1所示问题进行了讨论:小明:由于图1中∠AOC 和∠BOD 的和为90°,所以我们容易得到∠MOC 和∠NOD 的和,这样就能求出∠MON 的度数.小华:设∠BOD 为x °,我们就能用含x 的式子分别表示出∠NOD 和∠MOC 度数,这样也能求出∠MON 的度数.(2)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求出图1中∠MON 的度数.类比拓展受到“兴趣小组”的启发,“智慧小组”将三角尺按图4所示方式摆放,分别作出∠AOC 、∠BOD 的平分线OM 、ON ,他们认为也能求出∠MON 的度数.(3)你同意“智慧小组”的看法吗?若同意,求出∠MON 的度数;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11.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1)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2AC ,请说明P 点在线段AB 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 ﹣BQ =PQ ,求PQ 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1CD AB 2=,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 ﹣PN 的值不变;②MN 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12.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具体案例,请完善整个探究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已知数轴上两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和b,且满足|a+3|+(b-9)2018=0,O为原点(1)试求a和b的值(2)点C从O点出发向右运动,经过3秒后点C到A点的距离是点C到B点距离的3倍,求点C的运动速度?(3)点D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O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点A出发以5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20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为PD、OQ的中点,问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a=-3,b=9(2)解:设3秒后,点C对应的数为x则CA=|x+3|,CB=|x-9|∵CA=3CB∴|x+3|=3|x-9|=|3x-27|当x+3=3x-27,解得x=15,此时点C的速度为当x+3+3x-27=0,解得x=6,此时点C的速度为(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t点D对应的数为:t点P对应的数为:-3-5t点Q对应的数为:9+20t点M对应的数为:-1.5-2t点N对应的数为:4.5+10t则PQ=25t+12,OD=t,MN=12t+6∴为定值.【解析】【分析】(1)根据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一个数都是0,建立关于a、b的方程,求出a、b的值,就可得出点A、B所表示的数。
(2)根据点C从O点出发向右运动,经过3秒后点C到A点的距离是点C到B点距离的3倍,可表示出CA=|x+3|,CB=|x-9|,再由CA=3CB,建立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然后求出点C的速度即可。
(3)根据点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分别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点D、P、Q、M、N对应的数,再分别求出PQ、OD、MN的长,然后求出的值时常量,即可得出结论。
2.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完成下列问题:(1)将点B向右移动六个单位长度到点D,在数轴上表示出点D.(2)在数轴上找到点E,使点E为BA的中点(E到A、C两点的距离相等),井在数轴上标出点E表示的数,求出CE的长.(3)O为原点,取OC的中点M,分OC分为两段,记为第一次操作:取这两段OM、CM 的中点分别为了N1、N2,将OC分为4段,记为第二次操作,再取这两段的中点将OC分为8段,记为第三次操作,第六次操作后,OC之间共有多少个点?求出这些点所表示的数的和.【答案】(1)解:如图所示,(2)解:如图所示,点E表示的数为:﹣3.5,∵点C表示的数为:4,∴CE=4﹣(﹣3.5)=7.5(3)解:∵第一次操作:有3=(21+1)个点,第二次操作,有5=(22+1)个点,第三次操作,有9=(23+1)个点,∴第六次操作后,OC之间共有(26+1)=65个点;∵65个点除去0有64个数,∴这些点所表示的数的和=4×()=130.【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移动时的大小变化规律“左减右加”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和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坐标之差的绝对值即可求解;(3)由题意可得点数依次是2的指数次幂+1,再求和即可求解.3.如图,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70°,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________°;(2)如图②,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C恰好平分∠BOE,求∠COD的度数;(3)如图③,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始终在∠BOC的内部,试猜想∠BOD和∠CO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20(2)解:如图②,∵OC平分∠EOB,∠BOC=70°,∴∠EOB=2∠BOC=140°,∵∠DOE=90°,∴∠BOD=∠BOE-∠DOE=50°,∵∠BOC=70°,∴∠COD=∠BOC-∠BOD=20°(3)解:∠COE-∠BOD=20°,理由是:如图③,∵∠BOD+∠COD=∠BOC=70°,∠COE+∠COD=∠DOE=90°,∴(∠COE+∠COD)-(∠BOD+∠COD)=∠COE+∠COD-∠BOD-∠COD=∠COE-∠BOD=90°-70°=20°,即∠COE-∠BOD=20°【解析】【解答】⑴如图①,∠COE=∠DOE-∠BOC=90°-70°=20°;【分析】(1)根据角度的换算可知∠COE和∠BOC互余,那么根据∠COB=70°可得∠COE=20°;(2)根据角平分线和∠BOC可得∠BOE=140°,∠COE=∠BOC=90°,所以它的余角∠COD=20°;(3)一个是直角∠EOD,,一个是70°∠BOC,这两个角里都包含了同一个角∠COD,那么大家都减去这个∠COD的度数,剩下的两角差与原两角差是一致的,所以可得出结论∠COE-∠BOD=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五(易错题、开放题、探究题、压轴题、附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如果a 大于b ,那么a 的倒数小于b 的倒数;②立方等于其本身的数是0,
±1;③若a=b ,则
b a 11 ;④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如图,已知∠AOB=∠COD =90°,OB 平分∠DOE ,下列说法:①∠AOD=∠BOC;②图中有
2对互余的角;③图中只有1对邻补角;④若∠POB=21
∠BOC ,则射线OP 一定是∠BOC 的
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如图,C ,D 在线段BE 上,下列说法:①直线CD 上以B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6条;②图中有2对互补的角;③若∠BAE =100°,∠DAC =40°,则以A 为顶点的所有小于平角的角的度数和为360°;④若BC =2,CD= DE =3,点F 是线段BE 上任意一点,则点F 到点B ,C ,D ,E 的距离之和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11.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 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是( )
A .2或2.5
B .2或10
C .10或12.5
D .2或12.5
5.当a<0时,下列结论:①a ² >0;②a ²=(-a )²;③-a³= |a³|;④-a ²=| -a ²|;⑤|a| +a=0.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设这个班有学生x 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4x - 3x= 25 - 20 B.3x - 20= 4x +25
C.3x +20= 4x - 25
D.3x - 25= 4x +20
7.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是线段BC 上一点,下列条件不能确定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的是( )
A.BD=31
AD
B.CD= DB
C.2AD =3BC
D.BD =AB -AD
8.下列结论:①若关于x 的方程ax +b =0(a ≠0)的解是x=1,则a+b=0;②若b=2a ,则关于
x 的方程ax+b =0(a ≠0)的解为x=21
;③若a+b=1,且a ≠0,则x=1 一定是方程ax +b =1
的解.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9.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c-a| - |a+b|+|b-c|的值为( )
A.0
B.2a -2c +2b
C.-2c
D.2a
10.如图,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H 为AC 的中点,M 为AB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
则下列说法:①MN= HC ;②MH=21(AH-HB );③MN=21(AC+HB );④HN=21
(HC+HB ),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1.如图,数轴上的有理数a ,b 满足|3a-b| -|a+2b |=|a|,则b a
=___________.
12.若(m-3)
+2 =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__.
13.已知a-b=3,c+d =2,则(b+c)-(a-d)的值为___________.
14.整式mx +2n 的值随x 的取值不同而不同,下表是当x 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值,则关于x 的方程- mx - 2n =4的解为___________.
15.已知∠AOB=3∠BOC ,射线OD 平分∠AOC ,若∠BOD=20°,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 16.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是线段CD 上一点,连接AE ,若DE =2EC ,△BCD 的面积为2,则△ACE 的面积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计算. (1)
(2)
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b=3.
19.如图,从左边第一个格子开始向右数,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
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
(1)可求得x=________,第2 014个格子中的数为_________.
(2)判断:前m个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是否可能为2 014?若能,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
说明理由.
(3)若取前3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记作a,b,且a≥b,那么所有的|a-b |的和可以通过计算|9-★|+|9-☆|+|☆-★|得到,其结果为_________;若a,b为前19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记作a,b,且a≥b,则所有的|a-b |的和为_________
20.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已知甲工程队铺设每天需支付工程费2 000元,乙工程队铺设每天需支付工程费1 500元.
(1)甲、乙两队合作施工多少天能完成该管线的铺设?
(2)由两队合作完成该管线铺设工程共需支付工程费多少元?
(3)根据实际情况,若该工程要求10天完成,从节约资金的角度应怎样安排施工?
21.∠AOB= 80°,∠COD =40°,OF为∠AOD的角平分线.
(1)如图1,若∠COF=10°,则∠BOD=________;若∠COF=m°,则∠BOD=_________;猜想:∠BOD与∠CO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
(2)当∠COD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时,(1)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在∠BOC中作射线OE,使∠BOE= 20°,且∠EOF =3 ∠EOC,
直接写出∠BOD=________.
图1 图2 图3 ◆专项五 一、
1.A
2.A
3.B
4.A
5.D
6.C
7.D 8.B 9.D 10.B 二、
11.31-
12.-3 13.-1 14.0 15. 10°
16.32
三、
17.(1)0 (2)0
18.35-
19.解:(1)∵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9+★+☆=★+☆+x ,解得x=9,★+☆+x=☆+x -6,∴★= -6,所以,数据从左到右依次为9,-6,☆,9,-6,☆,…,第9 个数与第三个数相同,即☆=2,所以,每3个数“9,-6,2”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 ∵2 014÷3 =671…1,
∴第2 014个格子中的整数与第1个格子中的数相同,为9.
(2)9 -6 +2 =5,2 014÷5=402 …4,且9-6 +2+9 =14,故前m 个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不可能 为2 014.
(3)∵取前3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记作a ,b ,且a ≥b ,∴所有的|a-b |的和为:|9-(-6)|+ |9-2|+|2-(-6)|=30.
∵由于是三个数重复出现,那么前19个格子中,这三个数中,9出现了7次,-6和2各出
现了6次,∴代入式子可得|9-(-6)|×7×6+ |9-2| ×7×6+ |2-(-6)|×6 ×6+(6+9) ×7×6+ |2-9|×7×6+ |2+6| ×6×6=2424.答:|9-★|+|9-☆|+|☆-★|结果为30,所有的|a-b |的和为2 424.
20.解:(1)设甲、乙两队合作施工x天能完成该管线的铺设,由题意得
1
24
12
=
+
x
x
,解得x=8.
答:甲、乙两队合作施工8天能完成该管线的铺设.
(2)(2 000 +1 500) ×8 =28 000(元).
答:两队合作完成该管线铺设工程共需支付工程费28 000元.
(3)若该工程要求10天完成,乙工程队费用低,所以设乙干满10天,剩下的让甲工程队干
需要a天,由题意得
1
12
24
10
=
+
a
,
解得a=7, 10 -a =10 -7 =3.故甲、乙合干7天,剩下的乙再干3天完成任务.
21.解:(1) 20°,2m°,∠BOD =2∠COF.
(2)∵∠COD= 40°,设∠COF= x°,则∠DOF=∠COD+ ∠COF= 40°+x°.∵OF为∠AOD的角平分线,∴∠AOD= 80°+2x°∵∠AOB= 80°,∴∠DOB =2x°,∴∠DOB =2∠COF.(1)的数量关系依然成立.
(3)设∠EOC=x,则∠EOF= 3x,∴∠DOF=∠COD+ ∠COF= 40°+2x,∵OF为∠AOD的平
分线,∴∠AOF=∠DOF= 40°+2x°∵∠AOB=80°,∴40°+2x +x +2x +20°= 80°,解得x=4°,∴∠BOD= ∠COD - ∠BOE - ∠EOC= 40°- 2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