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高中语文答题思路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高中语文答题思路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高中语文答题思路【模式一】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模式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答题需要讲究技巧和套路,懂得出题老师的出题方向才是我们审题的要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一、某句话在文中作用:1. 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 句子本身作用2. 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2)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7)对比:强调了……突出了……(8)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四、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六、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七、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八、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九、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十一、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二、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三、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五、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六、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七、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八、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九、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一、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二、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三、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式总结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式总结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式总结高考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非常的重要的考试,那么关于语文高考的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模式同学认真思考过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式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式总结(1)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4)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5)积累——现代文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拓展阅读:初中语文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高考-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

高考-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模板(1)诗歌答题模式1. 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 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 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 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 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 感情类:通过内容+抒发(寄寓/揭露)感情7. 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手法+抒发感情+评价8. 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 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 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人的事,歌颂了(批判了)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4)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5)积累——现代文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 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答题需要讲究技巧和套路,懂得出题老师的出题方向才是我们审题的要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一、某句话在文中作用:1. 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 句子本身作用2. 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2)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7)对比:强调了突出了(8)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四、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六、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七、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八、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九、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十一、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二、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三、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五、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六、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七、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八、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九、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一、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二、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三、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答题模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答题模板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答题模板大全阅读理解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的一项考试内容,做阅读理解题有哪些答题模板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答题模板,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万能答题模板

语文阅读理解万能答题模板1、内容类一、概括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内容”这类题型,在大部分考试中比较常见,基本都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一道小题,分值通常在4分到5分。

虽然看似非常简单,但是想拿满分,还是要仔细思考,细心构思自己的答案,这样才能做到哦~(一)出题形式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4、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5、整理一下本文的相关情节。

6.表格式和线索式的概括方法。

(二)答题方法1. 六要素要用好。

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要用词语将六要素串联起来: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整合之后便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啦。

我们可以将这种归结为“六要素法”。

2. 注意关键词、句。

首先要注意观察标题,标题是文章的题眼,有时候标题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这就叫做“标题扩充法”;其次要注意文章中的特殊句子,如开头、结尾、过渡句等等,这些句子常常与文章的中心内容相关。

3. 概括内容要准确、精练。

概括要点时切勿丢三落四、将关键点遗漏,更不能啰啰嗦嗦、毫无重点。

纸条君给大家整理了一个概括整篇文章内容的答题格式,希望能帮助小纸条们哈~ 答题格式:本文讲述了/叙述了一个...........的故事(其中省略号的部分代表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表达了.........(从而表达的部分基本都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大部分都是作者的内心情感)二、人物形象分析题一般要求我们要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身份、行为和性格品质。

人物的形象特征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一)出题形式1.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文中的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3.作品中X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答题方法1. 把握特点。

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既要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即身份、职业、外貌等特点,又要把握人物的内在特征,即概括人物身上的主要性格和品质。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模板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模板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模板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模板第一篇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缘由题:客观缘由+主观缘由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联想感悟型:感:依据文本,联系全文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句子的作用: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看法、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模板第二篇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气氛+分析思想感情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感情类:通过--内容+抒发(寄寓/揭露)--感情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手法+抒发--感情+评价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模板第三篇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留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留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预备答题时,必需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并更能引起读者 情感的共鸣!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 自由。

(客观实在)(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进行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 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 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整理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整理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整理阅读理解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1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__内容+抒发(寄寓/揭露)__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__手法+抒发__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_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_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__人的__事,歌颂了(批判了)__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2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二、文章概括: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三、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五、记叙顺序及作用?(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3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知识链接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2.小说的情节结构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社会环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高中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共23个)

高中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共23个)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一、文章开头的作用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开篇占题,提出中心(中心论占)3.用故营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窗(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三、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③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五、“这”.“它们”等指代什么1. 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六、仿句1.话题。

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

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花”“秋风里的叶”,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可以判定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征来写。

2.句式。

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

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单句复句,等等。

3.修辞。

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如比喻.排比,对比.拟人.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

4.结构。

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

5.表达。

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篇一: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1)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4)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5)积累——现代文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故事情节(一)情节作用:①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 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 照应前文。

⑤ 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 刻画人物性格。

⑦ 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⑧ 调动读者的审美感受(激发兴趣、激发思考……)。

(二)安排方式:倒叙。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常见考查 1.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

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具体说,其作用有: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注意四个角度)(2)写景法。

如《故乡》的开头写“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渲染出阴沉、萧索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凸显小说主题。

2.小说的结局及作用(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

(注意读者感受)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1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1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式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式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式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式一般包括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古诗文鉴赏
等几大类型。

1、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它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大意,把
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文中的重要信息。

阅读理解题一般包括改错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等。

2、词语辨析
词语辨析题的内容主要是考查对词语或短语的特殊应用和使用,要求
考生对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添加、变换或同义转换等方面具有灵敏的
把握能力。

3、古诗文鉴赏
古诗文鉴赏是将古典文学中的古代文学形式,如诗文等熟练应用于现
实生活当中的运动,古诗文鉴赏是从古典文化中汲取文学智慧,发现
古人的人生智慧,来文化和提升自我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帮
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字与人生的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一、理解文意1.主旨大意:简短描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可使用这样的句式:“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向我们展示了……的重要性/影响/特点等。

”2.作者观点:归纳作者在文章中的明确观点或态度,尤其是在议论文中。

“作者在文中明确表示了对……的支持/反对/担忧等。

”3.文体特征:描述文章的文体(如记叙、说明、议论或抒情),并简要说明文体特征对理解内容的作用。

例如,“作为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大量事实数据支持其观点……”。

二、分析内容1.论据分析:如果文章是议论文,指出作者用于支持其观点的主要论据。

例如,“为了证明……,作者列举了……”。

2.情节/事件:如果是记叙文,概述主要情节或事件,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通过叙述……的事件,作者表达了……的主题。

”3.人物分析:如果文中涉及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行为及其对文章主旨的贡献。

“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的行为,突出了……的主题。

”三、引申解释1.引用诠释:选择文中的关键语句或段落,解释其含义及其对增强文章主题的作用。

“‘……’这句话强调了……的重要性。

”2.深层意义:探讨文章可能隐含的深层次意义或作者未直接表达的想法。

“通过对……的描述,作者可能在暗示……”。

四、批判性思考(高级)1.观点评价:评价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提供个人看法或建议。

“尽管作者对……的论述颇具说服力,但他忽略了……”。

2.延伸思考:联系实际,讨论文章主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或对现实的启示。

“这一讨论对我们理解当前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五、结论总结回答,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其对读者的意义。

“综上所述,文章不仅深刻揭示了……,还鼓励我们……”。

使用这个模板,学生可以更系统地处理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其提升答题的条理性和深度。

当然,根据具体文章内容和题目要求,适当调整模板使用也是必要的。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阅读题出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一、概括题:
(一)、归纳中心意思题
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
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

(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

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

插叙: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

问文章的层次。

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A、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a.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b.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c.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B、以写人为主的文章:a.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b.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c.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d.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C、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a.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b.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5问文章的详略。

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

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

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
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二、鉴赏题(理解、品味词句)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品味词语:
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

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5、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能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拓展发挥题(理解、品味句段)
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三方面考虑)
A、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B、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议论文),B为后文设伏笔(记叙文、小说)、C 作铺垫(小说)、D深化中心(记叙文、小说)、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议论文、记叙文、小说)F、衬托G、渲染(记叙文、小说)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C、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谈效果。

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有音韵美;
对比、反问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夸张,生动形象地
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象征,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④其他:艺术类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

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4、问文章写作特色:
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a、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b、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c、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d、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5、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或由三部分组成,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

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6、问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

A。

指出这一具体情境下蕴含着的思想意义,道理;B。

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你的感受、体验、做法,并说明理由。

C。

总结你的观点
7、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

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

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