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化学键》教案参考篇一一、教材分析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
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
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
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课标要求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一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
在电子式的教学中,而其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
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
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电子式的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规范表达和微观表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电子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对化学键本质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氯化钠、氯化氢等物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以及微粒之间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2、讲解离子键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讲解钠原子和氯原子在反应中得失电子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进而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
强调离子键的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举例说明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3、讲解共价键以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例,讲解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强调共价键的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举例说明常见的共价化合物,如氯化氢、水、二氧化碳等。
4、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从形成过程、作用实质、存在范围等方面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比较。
5、电子式的书写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和书写规则。
分别示范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氧化镁)和共价化合物(如氯化氢、水)的电子式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错误。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离子键、共价键、电子式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化学键的概念、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及特点、电子式的书写。
8、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
2. 让学生掌握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键知识分析解释化学现象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2.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3.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4.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关系5. 实例分析: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化学键的本质。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提高学生运用化学键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类型、形成和断裂过程。
2. 教学难点: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背后的本质力量。
2. 讲解化学键概念:介绍化学键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 分析化学键类型:讲解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
4. 演示化学键形成和断裂: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 实例分析:分析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离子晶体、共价分子、金属材料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探讨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8. 课堂练习: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检验学生对化学键知识的掌握程度。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类型、形成和断裂过程的理解。
2.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
3. 评价内容:化学键知识的掌握、运用化学键分析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科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键知识分析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键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概念与分类2.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3. 化学键的的形成与断裂4.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关系5. 实际案例分析: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化学键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3.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盐、金属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背后的化学原理。
2. 讲解化学键的概念,阐述化学键的分类及其特点。
3. 分析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过程,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4. 探讨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5.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类型和性质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化学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化学键的实际运用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化学键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学生将学习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和理解它们在分子中的分布和影响。
7. 键长、键角与分子的立体构型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键长、键角的概念,并探索它们如何影响分子的立体构型。
8. 分子轨道理论学生将简要介绍分子轨道理论,理解π键和σ键的形成,以及它们如何决定分子的性质。
9. 氢键学生将学习氢键的概念,了解它与其他化学键的区别,并探索氢键在生物分子中的作用。
10. 化学键的近似计算学生将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bond order and bond energy, and learn how to approximate the values of chemical bonds.七、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化学键》教案范文
《化学键》教案范文教案:化学键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本质;2.掌握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原理;3.理解氢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4.了解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化学键的本质和种类;2.掌握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食盐、金属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如何形成。
2.探究共价键的形成(30分钟)a.向学生介绍原子的电子构型和价电子的概念;b.通过举例如氢气、氯气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原理;c.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氢气和氯气的反应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总结共价键的特点。
3.探究离子键的形成(30分钟)a.向学生介绍正负离子的概念和电离能的概念;b.通过举例如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c.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反应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总结离子键的特点。
4.讲解氢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20分钟)a.向学生简要介绍氢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的概念;b.通过举例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键和非极性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5.小结与展望(10分钟)通过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总结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并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
四、教学资源准备:1.实验材料:氢气、氯气、钠片、氯化钠晶体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评价: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完成一个与化学键相关的实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延伸活动:1.带领学生了解化学键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晶体的形成、化学反应的进行等;2.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研究,了解其他种类的化学键,如π键、金属键等。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讲义的复习;2.完成相关的习题和练习。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高中化学_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2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本质上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初步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2.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和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过程分析的方法,运用抽象与概括、对比异同点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
2.经过具体到抽象、宏观到微观结构的认识,培养想象力和分析推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理论认识的科学美。
2.增强认识科学世界的信心二、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本质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小组教学、合作探究、问题推进法、总结归纳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处理预习案课前预习案反馈订正答案通过对优秀预习案的展示,激发学习热情课堂探究一【合作交流】探究氯化氢的形成1.实验推测2.理论依据1.完成任务卡片12.对展示学案点评3.小组讨论、展示启发学生从原子结构的视角分析共价键的成因及六、板书设计: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二课时)一、共价键与离子键1.共价键2.离子键二、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附:《课前预习学案》和《课堂探究学案》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2.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定义,会比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异同。
学习重点、难点:对离子键和共价键本质的理解【自主学习】一、共价键1.氯化氢分子是怎样形成的?2.共价键的定义是什么?【小资料】结构式: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结构式。
例如:H-Cl (来自人教版必修2)二、离子键实验步骤取一块黄豆大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
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思考:1.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化学键说课稿3篇
化学键说课稿3篇化学键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键》,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是第一次将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学问的归纳性、系统化、规律性学习。
其特点是有很强的,并且会消失许多新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改变。
而在卤素之后,紧接着还有两章新的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的学习,分别是氧族和碳族元素。
若能在这章的学习中能很好把握改变规律及学习方法,并能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化学学习中,那么本来琐碎的学问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许多。
2、本节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的第三节化学键,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
虽然这些学问很抽象,同学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关心同学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
3、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知道化学键。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思维的规律性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同学分析推断力量和归纳总结学问的力量。
情感目标:培育同学透过现象看事物进展的本质的哲学思想。
4、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指相邻原子间剧烈的互相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同学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说教法依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同学的实际水平,我实行启发-把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帮助教学作用。
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化学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学问,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对于同学来说,化学键没有试验、没有详细感官认知,是个完全生疏的领域。
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气氛,引导同学进入主动思索的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
化学教案:高中《化学键》的实验探究
化学教案:高中《化学键》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和背景二、实验原理2.1 键能的测定方法2.2 实验证明化学键的存在三、实验步骤和材料3.1 材料准备3.2 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不同物质间键能的比较4.2 化学键存在的证据五、实验的拓展和应用价值六、安全注意事项:七、结论:参考文献:根据高中《化学键》这一主题,我们进行了一项有关实验探究。
本文将介绍实验目的和背景,阐述实验原理,详细说明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以及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此外,还将探讨该实验的拓展性和应用价值,并提供了安全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化学键是指元素之间相互结合形成分子或晶体时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力。
它对于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探究不同物质间化学键能的差异,并观察在不同条件下化学键是否仍然存在。
二、实验原理2.1 键能的测定方法实验中常用的测定键能的方法有热焓计算法、燃烧热测量法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了间接测定法,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推断其键能大小。
2.2 实验证明化学键的存在为了证明化学键的存在,我们需要观察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现象。
例如,当氢气与氧气混合并点燃时,生成水,并伴随着释放大量的热能。
这表明氢氧之间存在强大的键能,在反应过程中被释放出来。
三、实验步骤和材料3.1 材料准备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钟摆装置、试管、电子天平、溶液A和溶液B。
3.2 实验步骤1. 准备钟摆装置,确保其稳固且可以自由摆动。
2. 使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溶液A倒入试管中。
3. 将试管固定在钟摆装置上,并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4. 温度计检测环境温度并记录下来。
5. 释放试管,观察溶液A的振动情况,并记录下振动时间。
6. 重复以上步骤2-5,将溶液B代替溶液A进行实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不同物质间键能的比较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溶液A和溶液B的振动时间。
通过对比两者振动时间的长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之间键能大小的差异。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案
教学内容:高中化学必修2- 化学键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3. 能够运用化学键的相关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教学步骤:
1.引入(5分钟)
介绍化学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引起学生对化学键的探索
和思考。
2.授课(15分钟)
a. 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所形成的化学键,要求电负性相近的原子才能形成共价键。
b. 离子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化学键,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
c. 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海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金属原子失去部分外层电子而形成正离子核,自由电子形成电子海洋。
3.示例分析(10分钟)
通过举例分析水分子的共价键、氯化钠的离子键和铜的金属键的形成规律,让学生更加深
入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4.练习与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参与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并讨论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在解释物质性质和变化时
的应用。
5.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布置相关课外阅读和习题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不同类型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也可以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键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概念及分类2.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实例3. 化学键的判断和表示方法4. 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5. 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类型、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键的判断和表示方法,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键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化学键的类型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化学键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化学键的思考,例如金属的焊接、分子的形成等。
2. 讲解化学键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键是物质中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3. 介绍化学键的分类:讲解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和实例。
4. 学习化学键的判断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化学键的判断原则,学会表示化学键的方法。
5. 分析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通过实例讲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化学键类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化学键判断和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4. 实验报告:安排相关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键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从而评估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键的知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化学键的图像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高中化学必修二键参数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键参数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键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键参数的相关知识;
3. 能够运用键参数解决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
1. 键的种类和性质;
2. 键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2. 键参数在化学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二》;
2. 讲义、教辅材料;
3. 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键参数。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键?键有什么特点?它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
二、讲解
1. 键的种类和特点
- 单键、双键、三键的特点和区别;
- 共价键、离子键的性质。
2. 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 键长:平均键长、键长的表示方法;
- 键能:键能的概念、计算方法;
- 键级:键级的概念、计算方法。
三、实验演示
进行一些与键参数相关的实验演示,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练习
让同学们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计算某种分子中的C-C键长度和C-H键能等。
五、总结
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键参数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
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掌握了键的各种参数以及计算和应用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键参数的知识。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 - 必修2《 化学键》教案
情感价值观目标: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离子键、共价键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3分子间作用力4氢键
[板书]3.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பைடு நூலகம்物。如:HCl、H2O、CH4、NH3、CO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是紧密联系的,共价键都是比较强的化学键,要破坏这些化学键都需要较多的能量,氮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时要破坏分子内很强的的共价键,由于该共价键很难破坏,因此氮分子化学性质很稳定;再如金刚石完全是由共价键构成的,金刚石熔化时要破坏内部的共价键,因此金刚石的熔点、沸点、硬度等都非常高。
[学与问]氢氧化钠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判断依据是什么?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是离子化合物
已知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试用电子式表示氢氧化钠。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
[板书]
[归纳]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是共价键。
(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字样标在氢氧化钠电子式对应位置的下方)
[板书]1、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
形成过程:形成共用电子对。
成键实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于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因此,氯原子一方略显负电性,氢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但作为分子整体仍呈电中性。象这样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键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键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能够运用化学键的知识解释化学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2. 理解分子键的形成过程和稳定性。
教学准备:
教材、幻灯片、实验器材、化学键模型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0分钟)
1. 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金属键的特点和应用
第三步:示例分析(15分钟)
通过示例分析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实验操作(20分钟)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学键的实验操作,观察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加深
对化学键的理解。
第五步:验收与总结(10分钟)
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验收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化学键的种类及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
教学反思:
化学键是化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但很多学生常常会混淆不同种类的化学键。
因此,本节
课要重点讲解不同种类的化学键的特点和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来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键教案(优秀9篇)
化学键教案(优秀9篇)化学说课稿篇一各位领导、同仁:你们好!首先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次机会,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同仁给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如何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章的一节复习课。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先认知个别的事物然后逐步的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它是基于前面盐酸和硫酸性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没有明确以章节形式呈现,但在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额,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技能。
这是初中比较系统总结一类物质的性质,具有归纳总结提高的一节课,并且有助于以后碱和盐的学习中树立一个常规。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酸分类、命名和酸的通性。
通过系统回顾复习,让学生知道酸的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过程。
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及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知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酸的通性。
教学难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辨证唯物注意观点的培养。
二、说教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结合这一节课的知识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的目标,我采用“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教学法。
主要是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创疑)→实验探究(探疑)→谈论问题(释疑)→演绎推理解决问题(解疑)→创新思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3化学键26-人教版
离子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老师介绍,学生基本可说出离子键、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可识别离子化合物(2)可写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可做到举一反三。
(3)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与其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出NaCl的形成过程的离子,引起学生对物质形成过程的关注,并使学生了解离子键基本的概念和形成方法(2)通过分析钠与氯气的反应,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写出相似离子化合物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体验学会知识、灵活应用知识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2)结合教师引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离子键、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及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三.教学设计10·以此类推,总结出阴阳离子电子式的书写形式:(1)阴离子电子式:要画出最外层电子,并加方括号,括号右上角用n-表示离子所带电荷。
例如:(2)阳离子电子式:即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
如:镁离子Mg2+。
11·引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小结:1、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五·板书设计六·反思与总结本堂课重点内容为离子键、电子式与离子化合物的基本定义与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与表示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都应比较完善,也能基本进行应用,但课堂安排活动接近饱和,时间分派不够均匀合理,讲课时间控制还有待改进。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
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化学键的分类和性质。
3. 能够运用化学键的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化学键在生活中的应用、或者实验现象来引起学生对化学键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讲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
1. 化学键的概念:介绍化学键的定义和作用。
2. 化学键的分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介绍各自的特点和性质。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性质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键的分类。
四、练习和讨论(15分钟)
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练习化学键的辨别和应用,并在讨论中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
五、小结(5分钟)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键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展开,通过实验和讨论,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化学键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加强实践操作和与实际生活结合,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化学键教案
标题:化学键教案引言: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一种化学现象。
它决定了原子如何组合成分子以及分子如何排列成晶体,是化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化学键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性质,以及其在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中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化学键是指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原子之间,电子可以通过共享形成共价键,或者通过电荷转移形成离子键。
共价键和离子键是两种最常见且重要的化学键类型。
1.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一对或多对电子形成的。
共价键的形成需要原子间电子结构的重组和重新分配,通常是减少能量的方式。
共价键可以根据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具有不同的键能和键长。
共价键的特点是强度中等,能量较低,通常存在于非金属物质中。
2.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离子键的形成通常发生在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其中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非金属离子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
离子键的特点是强度较强,能量较高,通常存在于电解质中。
二、化学键的种类化学键可以根据形成的方式和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
1.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的强化学键,形成金属晶体。
金属键的特点是具有高导电性、高热导性和良好的延展性。
金属元素在化学键中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而这些自由电子则构成了电子云。
电子云的存在使得金属元素在电场作用下能够自由移动。
2. 氢键氢键是指由氢原子与较电负性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氢键中,氢原子与氧原子、氮原子或氟原子之间存在较强的吸引力。
氢键的特点是强度较弱,能量较低,但是具有方向性。
氢键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非共价键的一种,是由于分子间产生短暂的偶极或多级瞬时偶极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的特点是较弱且具有瞬时性,但在大量分子的相互作用下,其总效应可以非常显著。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高中化学化学键教案第一章:化学键的基本概念1.1 化学键的定义介绍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的共享或转移而形成的强的相互作用。
通过示例解释化学键的存在:H2O分子中的氧氢键,NaCl中的钠氯键。
1.2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通过正负离子间的电荷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如NaCl。
共价键: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如H2O。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云的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如Cu。
第二章:离子键2.1 离子键的形成解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一个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另一个原子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间通过电荷吸引形成离子键。
2.2 离子键的性质描述离子键的性质:强、脆、熔点高、易溶于水。
通过实例说明离子键的性质:NaCl的晶体的熔点较高,易溶于水。
第三章:共价键3.1 共价键的形成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
3.2 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区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两个原子间电子密度不均匀的共价键,如HCl;非极性共价键是两个原子间电子密度均匀的共价键,如O2。
第四章:金属键4.1 金属键的形成解释金属键的形成过程: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云的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4.2 金属键的性质描述金属键的性质:延展性好、导电性强、熔点高。
通过实例说明金属键的性质:金属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第五章: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5.1 化学键的断裂解释化学键的断裂:化学键的断裂是指化学键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减弱或中断,需要吸收能量。
5.2 化学键的形成解释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的形成是指两个原子间通过电子的共享或转移而形成新的化学键,释放能量。
第六章:键长与键能6.1 键长定义键长:键长是指两个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
讨论键长与键的类型之间的关系:离子键通常较短,共价键根据原子的半径不同而有所变化。
6.2 键能定义键能:键能是指形成或断裂一定数量的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老师教案书高中化学必修二
老师教案书高中化学必修二
课题:化学键和分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3. 能够应用Lewis结构和分子模型进行化学键的分析;
4. 掌握键能、键长和键角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3. Lewis结构和分子模型的应用;
4. 键能、键长和键角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的理解;
2. 键能、键长和键角的关系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化学键的基本概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讲解(20分钟)
1. 介绍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3. 讲解Lewis结构和分子模型的应用。
三、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化学键的相关问题;
2. 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念;
2.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资源:
1. 课件;
2. 实验器材;
3. 习题册。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加深对键能、键长和键角关系的认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了他们对化学键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下节课我会继续强化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键的概念和应用。
必修2化学键说课稿优秀9篇
必修2化学键说课稿优秀9篇教学过程:篇一按照教材的安排,将化学键概念放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我认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即归纳教学的方法。
因此我的教学也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
1、关于离子键的教学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复习初中化学课本中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内容,重点复习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课堂中要根据教材的安排,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生产氯化钠的过程进行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讨论氯化钠的。
形成过程,从而引出离子键的概念。
讨论中要着重抓住离子键的原因,成键粒子和成键性质三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离子键的本质和形成条件。
要指出在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如(1)离子漏标电荷数;(2)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分辨不清等,注意强调书写的规范化。
此外,为了使学生知道氯化钠在通常情况下以晶体形式存在,我将利用课后资料中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展示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培养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2、关于共价键的教学课前可布置学生复习初中关于共价化合物的内容,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过程,讨论中要着重抓住共价键的成因和表示方法。
在讨论共价键的原因时,我将启发对比氖原子和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为什么氖分子是单原子分子,而氯原子是双原子分子。
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分析得出形成共价键的条件,并用电子式表示氢气和氯气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的教学采用与离子键的对比进行教学,通过概念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的对比,将使教学更加顺利。
3、关于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教学复习导入:在复习共价键概念后,可由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氢气,氯化氢,水分子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1)在氯化氢中及水分子中,为什么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和氧原?(2)而H2中为什么电子对未偏移?(3)氢气和氯化氢,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并总结出规律。
4、关于化学键的教学在通过以上的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化学键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一. 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二. 能力目标: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四.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2.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五. 知识分析:写出下列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a Mg Na O Cl 、、、、(一)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Cl ......O .Na ..Mg ..Ca1. 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例如:锂原子 ⨯Li 铍原子:..Be 硫原子:......S2. 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复杂阳离子如+4NH 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阳离子.3.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例如:氧离子:-2....:][:O 氟离子:-:][:....F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二)离子键1. 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2. 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注意:此静电作用不要理解成吸引作用.讨论S Na MgBr KF 22、、的形成过程.注意: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3. 形成条件: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4. 离子键的影响因素:⎭⎬⎫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则离子键越强5.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注意: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的相同离子不得合并讨论:请同学们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氢原子是怎样结合成氢分子的?(三)共价键,2. 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3. 类型:共价键(1)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N N Cl Cl H H -=-- (2)极性共价键(极性键)S H O H Cl H ---4.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5. 存在物质:不仅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也存在于有些离子化合物中.例如:HCl H 2224O Na Cl NH NaOH 练习:1. 请用电子式表示出下列物质并在指出其中的化学键的类型: 、、、S K CS Cl 2222422)(OH Ca HClO CH O Na 、、、四核10电子的分子、三核18电子的分子书写电子式注意:(1)分清键型(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2)形成离子键时,要标电荷;形成共价键时不标电荷(3)成键后的原子或离子,一般为8电子稳定结构2. 判断:(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2)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3)在气态单质分子里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四)化学键概念: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C ︒1000以上,破坏H O -需mol KJ /463.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C ︒2000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 H -需mol KJ /436.说明:破坏化学键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1. 类型:化学键⎪⎩⎪⎨⎧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2. 化学反应的实质:设问:2H 、2Cl 在形成HCl 之前有没有化学键,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分析:HCl 的形成过程分为两步:(1)2H 、2Cl 分子中原有化学键断裂;(2)HCl 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结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典型例题】[例1]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原子与氯气反应生成食盐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 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C. 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D.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后,体系的能量降低精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失去1个电子后可以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使体系的能量降低,所以A 、D 项均正确;在离子化合物中除阴阳离子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所以B 项正确;一般说来形成离子键有电子的得失,但也有例外如Cl NH 4等铵盐的形成.答案:C错解分析:(1)误答B,是因为对静电作用认识片面.(2)误答A 项,是因为不懂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例2] 推断出由1个原子核与10个电子构成的粒子有 , , ,;由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中性粒子化学式为 ;由3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由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精析:由1个原子核与10个电子构成的粒子首先从10个电子1个原子核的中性粒子,找出氖,然后再向氖的两侧发散,找出含有10个电子的简单离子:+--Na O F 、、2、++32Al Mg 、……这种抓住10个电子为核心的发散思维能力应重视.由2个原子核组成的10电子粒子,也要抓住10电子这个核心去想.由于是由2个原子核组成,显然不能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简单离子,肯定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达到10电子结构的,思维应向共价化合物方向扩散,显然只能选择与原子序数为1的氢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推出为氟与氢的化合物,依次类推3核的为O H 2,4核的为3NH ……等共价化合物.抓住氢化物,还能推出10电子的多核离子;这些氢化物分子中如能电离出氢离子(不带电子),就能形成10电子的多核阴离子,如水电离的-OH ;这些氢化物分子中如能结合氢离子,就能形成10电子的多核阳离子,如+4NH .依次类推,也可以写出很多单核或多核的18电子粒子;但发散也应注意条件,如有的原子很难得失电子,不能硬写,如写+4Si 、-4C 则错了.还有的物质不是电解质(如4)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最好还是别写.答案:H O H HF O F Mg Na Ne ⨯⨯--++......22 -OH[例3] M 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 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Z 的熔点较低B. Z 可以表示为Y M 2C. Z 一定溶于水中D. M 形成2+价阳离子精析:依题意,形成Z 的过程可表示为:-⨯+-⨯⨯⨯→++:].[].[::..:....2............Y M Y Y M Y故Z 的化学式为2MY ;又知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熔、沸点一般都很高,且有的2MY 型化合物(如2CaF )难溶于水.答案:D小结:解答本题的难点就在于找到2MY 型离子化合物中有没有不溶于水的事例.许多学生熟知的222BaCl MgBr CaCl 、、等大多数物质均易溶于水,不溶于水的事例较少,如果找不到这个反例,就会出现错选.[例4] A 、B 、C 、D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 的阴离子和C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 的L 层电子数等于K,M 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1)A 为 元素,B 为 元素,C 为 元素.D 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D 的原子组成符号为 ,它的最高价为 价.(2)用电子式表示A 、B 两元素形成2AB 的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C 、D 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3)写出E 和A 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精析:B 、C 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且生成淡黄色固体,则B 为氧,C 为钠.A 原子序数小于氧,且最外层4个电子,则A 为碳.D 为硫.答案:(1)碳 氧 钠 S 32166+(2)::::................O C O O C O ⨯⨯⨯⨯⨯⨯⨯⨯→++(3)[例5] 氮化钠(N Na 3)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3NH .请回答下列问题:(1)N Na 3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是由 键形成的.(2)N Na 3与盐酸作用生成 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 .(3)N Na 3中两种粒子的半径大小关系是 .(4)N Na 3与水反应属于 反应.精析:(1)Na 位于ⅠA 族,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1+价的+Na ,N 位于ⅤA 族,易得到三个电子成为3-价的-3N ,所以N Na 3应属于离子化合物.(2)N Na 3与HCl 反应时,-3N 与盐酸电离出+H 结成3NH ,3NH 再进一步与HCl 反应生成Cl NH 4,+Na 与-Cl 形成NaCl ,故可生成两种盐.(3)N Na 3是离子化合物,其中粒子为+Na 和-3N ,属于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3-+<N r Na r . (4)N Na 3与水反应时,生成3NH 是-3N 与水中+H 结合形成的,则-OH 便与+Na 形成NaOH 溶液,为复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