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合集下载

试述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试述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试述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是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的必然结果。

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国百姓通过许多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手段探索着解决国家问题的出路。

在这一过程中,各个阶层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来看看这一探索历程。

一、士大夫阶层的探索自 19 世纪初,中国士大夫阶层已开始觉醒,开始思考如何救中国于危难之中。

曾国藩在他的“治世之计”中提出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尝试以“科举”和“读书识礼”为基础建设一个新型的管理机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国家的发展。

张之洞在《践行读书识礼,肆行忠孝立政》一书中强调“国家的兴盛与全民的道德水准息息相关”,认为“国泰民安,文明世界”是中国发展的首要目标。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商人阶层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商人们认为,经济决定一切,实现经济富强是基础。

章太炎在《马克思笔记》中学习到马克思主义后,发现资本主义的胜利必不可少,“只有经过工业化和民主政治才能振兴中华”,他提倡“革命、民主、科学、工业”的“四化”理论,提倡中国要走工业化的道路,倡导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方向。

三、民族主义的探索一些怀有民族主义情感的中国人认为,只有恢复传统文化的尊严、加强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危机意识,才能拯救中国。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维护中国儒家思想,思考如何让传统精神得以传承,坚持“中国文化是文化之源”的观点。

居正强调要加强国家教育和研究,并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四、军事力量的探索中国军队也参与到解决国家问题的过程中来。

实际上,在近代时期官军对国家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起到了关键作用。

张作霖在黑龙江建立了东北军阀,它代表了中国军队在解决国家问题上的一种尝试。

张作霖提倡军民一体化的理念,通过管理地方政府和发展经济,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体系,促进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改进军事制度。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围绕改善国家形势,尝试了各种手段,探索着国家的出路。

近现代史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近现代史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强 学 会 保 国 会

应 诏 统 筹 全 局 折

公 车 上 书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
的初步尝试。
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
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 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 强,激发了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

权倾一时,任人唯亲,
明,想效法自强,有卓 谤满天下。 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 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 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 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 章之遇。 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 精明圆滑,不敢越封建 国“两个半”外交家中 体制雷池一步,阻碍了 的一个。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上书 要求变法维新 万木草堂 《新学伪经考》《孔子
改制考》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强学会 保国会 获得赏识 着手变法 政变 失败 逃亡 保皇 复辟 客死异乡
主要贡献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评价
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
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提倡权力制衡 民权思想
中国人 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的主将,敢为天下先。
一、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二、李鸿章和洋务运动 三、康有为和戊戌变法
洪秀全(1814~1864), 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 出身农家,曾受聘为塾 师。道光年间屡试不中, 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 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 会。洪秀全以一乡村塾 师走上武装斗争道路, 领导了规模空前的太平 天国农民战争。
天 京 失 守 ( 由 盛 转 衰 )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中国近代各阶级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各阶级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各阶级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同时中国社会各阶级便开始探索国家出路,从而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地主阶级抵抗派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最终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2.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3.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革命的深入,《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现。

4.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下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在推行维新变法时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这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5.资产阶级革命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

试论近代中国国家早期出路的历史探索

试论近代中国国家早期出路的历史探索

试论近代中国国家早期出路的历史探索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一直在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积极斗争,力求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使中国站在世界前列,但这条道路曲折而漫长,中国在各个阶级斗争中缓慢发展。

一、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爆发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为支付高额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加紧横征暴敛,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加剧中国国内社会矛盾(重要原因)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人民极度贫困且无家可归,纷纷揭竿而起,各族人民自发反清起义高达百次(直接原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的推动(主观原因)2.理论:传统儒学、西方基督教、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低层次的中西文化融合。

3.主体:农民阶级代表人物: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4.方法: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5.发展方向:向往古代理想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简要展开叙述)早期,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即共同富裕的大同理想社会,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

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根据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的逆转和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现实,进行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实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

6.结果失败。

7.失败的原因(简要叙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主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绞杀(客观原因)战略失误,偏师北伐8.历史意义(简要叙述)沉重打击封建统治阶级,加速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鼓舞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识,打破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打击外国侵略者提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作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鼓舞推动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震动欧洲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1.原因(简要叙述)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狂潮;西方进步思想传播(国际原因)农民起义运动愈演愈烈,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王朝统治;统治者支持(国内原因)2.理论:传统儒学,西方近代思想,“中体西用”。

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官督商办
① 官督商办是半殖半封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在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
“专派大员一人认真督办,用人理财悉听调度”
机器采购、技术人员培训 ② 洋务派是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办者和保 护者,又是阻碍者和压制者。 “钦商”盛宣怀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经济政策?
(三)创建新式海陆军
“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 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 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 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 日本起见。” ——李鸿章 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 1885年建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舰队成军 丁日昌提 出《海洋水 师章程》, 建议设立新 式海军。
——李鸿章
3.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 洋务派
中央
地方Biblioteka 恭亲王奕 李鸿章 曾国藩军机大臣文祥 张之洞 左宗棠
顽固派 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 “立国之道,尚礼义 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 “以忠信为甲胄, 礼义为干橹。”
4.洋务运动得以兴办的条件
① 理论上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 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 获得统治阶级内部支持 ③中外暂时“和好”的外部环境
2、如何向西方学习, 求强求富?
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
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 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 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 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小 结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 代化开启了道路,但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 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 国真正富强起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太平天国军队在江西与清兵作战图
颁布农民土地 要求的纲领《天朝田 亩制度》;并探索向 西方学习,第一次提 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 化的方案《资政新 篇》。
• “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
能知其密钥之所在。”
——容闳《西学东渐记》
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比如印 度的农民革命,还为日本明治维新创 造了国际条件。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
1895年,北洋舰队覆灭
同 治 皇 帝 , 在 位 (
光 绪 皇 帝 , 在 位 (
1862 1874
* * ) )
1875 1896
洋务运动视频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曾国藩
• (二)运动的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2、设立民用企业 3、建立新式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有进步意义。
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 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 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探索之三:资产阶级维新派 的戊戌变法
思考: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 (一)变法的背景
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
天京事变 民 谣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 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 清军南北两面围困天京,太平天国局面严峻之 时,洪秀全等人无视这一切,错误地认为已经 到“万国来朝之候,残妖绝灭之时”(《太平 天国文书汇编》,第177页),还说 “一统江 山图已到,胞们宽心任逍遥”(《太平天国文 书汇编》,第39页)。


• 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 导下,在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 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然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 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中国近代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1851-1864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背景:中国农民遭受长期的剥削和压迫,过着极为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

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清政府加重了赋税征收。

各级官吏横征暴敛,农民负担更重。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他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其主张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但他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

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也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后期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领导集团的一些人在生活中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内 部对于如何解决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和顽 固派。 恭亲王奕: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 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 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1
洋务派:
代表人物: 洋务派在中央代
表人物: 恭亲王奕;
兴办近代企业
洋 务 派 兴 办 的 近 代 民 用 工 业 汉阳铁 厂的高 炉
清末洋务派首领。 爱新觉罗氏。道光 帝第六子。1851年 (咸丰元年)封恭 亲王。
洋务运动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
曾国藩: (1811-1872)字伯函, 号涤生。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 镇天坪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1838年,殿试中进士。 1853年 1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 练以抗拒太平军 1861年 12月,在安庆创办内军 械所。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 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7月, 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一等毅勇 侯爵。 1868年8月,奉命调任直 隶总督。 1872 午后端坐三刻逝 世。
3 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 镇压农民起义 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4 内容:
兴办近代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企业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创办近代军事企业
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曾) 1865年金陵机器局(李)(规模大,可以生产大炮)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李)(近代最大的军工企业,后 来能造船) 1866年福州船政局(左)(近代中国第一个造船企业) 1866年天津机器局(崇厚) 1890年湖北枪炮厂(张之洞)(“汉阳造”) 特点:大机器生产,雇佣工人;但为官办,生产为政府、军队 服务,不拿到市场进行交易;管理封建化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热点



重点: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 教训。 难点: 1、正确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 2、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为什么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热点: 通过总结近代中国各阶级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教训,进一 步认识近代中国人民为探索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道 路,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民用工业

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海陆军过程 中深感财政困难,并且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 富强不仅是船坚炮利的“长技”,更主要是他 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从70年代始洋 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又兴办以“求富” 为目的的民用企业。从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 办了民用企业20多个。其中最主要的有四大厂 家,即①轮船招商局②开平矿务局③电报总局 ④上海机器织布局。
温州医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
早期探索
主要讲“中国何处去”? 即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
第二章课件导航
A教学引导
B教学要点
C教学内容 D教学思考 E教学参考
A教学引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 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方案。掌握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的原因与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了解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 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实践,并正确理解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与教训。 2、了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与救国主张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 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 的失败原因,并从中认识这些阶级力量之所以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 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 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

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1、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
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 根本原因。 •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 难。
• 3、自然灾害严重。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 • • 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的工具?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3、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看中外反动势力对 太平天国的联合绞杀。
马克思:“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 何任务”。 “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 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 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 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 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 —《中国纪事》,1862年6月
汉阳铁厂(1890,张)等。
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 (3)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1885年设立海 军衙门; 1884年建成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 建水师三支海军。
• 致 远 舰 将 士 合 影
当年的亚洲第一,世 界第四的北洋舰队!
福建水师的旗舰“扬武”号
江南制造总局
金陵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建安舰”
天津机器局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 (2)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
如轮船招商局(1872,李),上海机器织布 局(1879,李),兰州制呢局 (1878,左), 开平矿务局(1877,李),天津电报总局 (1880,李),唐山胥格庄铁路(1881,李),
早期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著述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著述
戊 戌 六 君 子
观看《百年中国》之“保皇与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 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 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 反对。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主要表现在 :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希望通过和平、 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 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 立宪。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天朝田亩制度》, 实际上是起义农民 提出的一个以解决 土地问题为中心的 比较完整的社会改 革方案。它集中反 映了广大农民要求 获得土地的强烈愿 望。
《资政新篇》是 太平天国后期颁 布的社会发展方 案。它试图按照 西方资本主义模 式来改造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 商业。

洋务派是第一代讲现代化的人,不过它讲现代 化只是帝国主义要求的范围内进行;第二代是 康梁的维新运动,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改良派, 是从第一代分化出来的,这部分就不同,比较 地提出政治上的问题。从第二代里又分化出第 三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一派。第三代 里又分化出来第四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派。 所谓一代比一代前进,至少有一个标志就是民 族独立问题,在独立的前提下来发展现代化。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 生,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 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 打开了窗口,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二)尖锐的社会矛盾
“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
被迫付给英国赔款、大量的非法生产的 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 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 机构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后果: 旧捐税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 税捐。”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南京天王府遗址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 务”。 ——马克思
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 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 佛忘祖先。女无节义男不贤,鬼子不是人 所添。如不信,请细观,鬼子眼珠都发 蓝……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 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 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 都杀尽,大清一统太平年……”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戊戌六君子
视频按钮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 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三)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 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告各友邦书》
从辛亥革命起,为了推翻清朝而迁就袁世凯, 后来为了反抗北洋 军阀而利用西南军阀,再后来为了抵制西南军阀而培植陈炯明,最后陈 炯明又叛变了。这样看来,从前的老一套革命办法非要改变不可,我们 要从头做起。 ——吴玉章
洋 枪 队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肋 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 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 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 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 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 屋免于倾倒吗?” -----孙中山 “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 府的。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 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我看在不久 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长沙税务司伟克非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基本情况
1、兴起的原因
(1)抵御外患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 英、法、俄、美侵华,《天津条约》和《北 京条约》 )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地主阶级上层中的官员、知识分子,普遍感 到了危机,形成了要求学习西方以求“自强御辱”是社会思潮。
(2)消除内忧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2、概念
为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部分政府官员掀起的 一场“师夷长技” 的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育等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土地分配 :按人口均分土地
(2)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按军制把农民编制起来
每25家为1两,每两设两司马一人,总管25家的生产、分配、行
政、司法、教育、礼俗以及军事训练等。这样,就将从事小生产的
分散的农民组织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足以与清朝相抗衡的)经济: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
(2)政治:君主制度,但引进西方民主制度的某些精神
如:制定法律、制度;设立新闻官以通民意等。
(3)思想教育、文化:设学校、医院、设救济残疾人的
社会福利院等。
(4)外交: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但外人不得干涉
太平天国的内政。
2、评价
(1)最早、最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第二章
内容: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洋务运动的兴衰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目标:
了解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对国家出路的
早期探索历程;认识探索国家道路是一个逐步前进的过程。
• 背景:列强入侵
民族危机; 国内阶级矛盾加剧。
• “早期探索”:
19世纪中、后期;探索主体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中的洋 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探索:思想主张与行动(各阶级

中国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 衰
什么是洋 务运动?
19世纪 60年代至 90年代这几十年中,清 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及外交等 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史称“洋务运 动”。
洋务运动的背景
国际: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工业化国家对东
方非工业化国家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西方 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军事、政治侵略和商品输 出,也必然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推广。 这是洋务运动的国际背景。 国内: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人看到了清朝 的内忧外患,迫使他们寻找挽救和巩固清朝 统治的办法。 19世纪60—90年代,甲午 中日战争爆发前,国内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原因:战争时期没有精力考虑这些问题
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 的统治根基。 起义坚持了14年,范围达18省。所攻克之区, “官宦人家,呼之为妖头,杀之必尽”, 给清政 府统治以沉重打击。 2、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 易,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 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给洋枪队 以沉重打击。
金田起义旧址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历时14年:金田起义(
1851) ——永安突围
(1852)——攻占武汉 ,建
都南京(1853) —— 北伐西 征(1853-1856)——天京 事变(1856)—— 席卷江 南 — 保卫天京(1864)。
(一)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道光29年至30年间(1849~1850),广西发生饥 荒,洪秀全号召各地拜上帝会成员到金田村“团营”, 于道光30年12月10日(1851年1月11日)率2万余人武 装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维新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维新运动

洪秀全吃饭用24只金碗,一尺多长的金筷 ,杯、盘、壶、勺都是金玉器皿。
洪秀全坐的轿子是64个人抬的大轿。东王 杨秀清则坐48个抬的大轿,就连两司马出 行也要坐4个人抬的大轿。
3、影响
(1)使清廷重用汉人,满人对军队的控制权减 弱。 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
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 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袁世 凯的北洋军——北洋军阀
皇权衰落,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力。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1861年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95年中日 甲午战争失败
洋务派官僚所进行的与资本帝国主义有密切 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 方面的一系列活动。
以“自强”为标榜的“练兵制器”活动和以 “求富”为标榜的经济活动为中心
内部管理:
1853年定鼎金陵后,居民按性别分别编入 男馆女馆,夫妻不得同居。
除参加军队的以外,都要参加生产或在政 府机关中服役。 诸匠营和百工衙,“织营”、“机匠馆”
彻底禁烟 祁寯藻:“贼(太平军)禁食旱烟、水烟
、潮烟。有吸鸦片者立杀。”
军事:
北伐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等率师一万
( 2 ) 曾国藩、李鸿章等曾借助欧美外国人 镇压太平军,见识过西方的军事力量,促 使了后来的洋务运动。
( 3 ) 太平军在江南起事时,大量富户及平 民逃到上海及香港避难,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两地的发展。
(4)太平天国直接影响了辛亥革命,并为辛 亥革命铺平了道路。
孙中山以太平天国的后继者自居:“本会 以异族潜乱,天地惨黩,民不聊生,负澄 清天下之任,使朱明之绪不绝,太平之师 不熸,则犹汉家天下,政由已出,张弛自 易。”
寺观都必须破坏。
领导集体:

第三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9)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 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 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⑤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 ⑤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 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冲击了西方殖民主 义者在亚洲的统治;(P44-45) 义者在亚洲的统治;(P44-45)
12)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 12)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 杨深秀、康广仁;(P53) 杨深秀、康广仁;(P53) 13)戊戌变法遗留成果: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 13)戊戌变法遗留成果: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 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P54) 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P54) 14)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A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14)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A 推动了中华民族觉醒;B 推动了中华民族觉醒;B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 政治改良运动,冲击了封建制度;C 政治改良运动,冲击了封建制度;C是一场思想 启蒙运动,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D在改革社会 启蒙运动,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D 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主张;(P54) 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主张;(P54)
14).戊戌运动失败原因:
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惧怕人民群众;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 (P54-55) P54-55) 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反对; (P54) P54) 15)维新运动的教训: 15)维新运动的教训:①维新运动暴露了民族资产
6)天京事变:1856年9月发生的太平天国内讧事 )天京事变:1856年 件;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 出走败亡;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 水岭;(P44、L10-13) 水岭;(P44、L10-13) 7)洪秀全天京事变后封王: ①提拔有才干的青年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 ②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P44) ②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P44) 8)天京陷落:1864年7月,天京被曾国藩湘军攻 )天京陷落:1864年 破,标志着太平天国起义失败;(P44、L20-21) 破,标志着太平天国起义失败;(P44、L20-21)

(完整版)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完整版)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都是19世纪下半页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性质、历史地位、失败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导言:三次探索总的时代背景(一)时代变化:1.19世纪下半页,出现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世界上,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代。

3.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二)怎么办?(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任务):要寻找和探索中国的出路。

一方面是:1.如何抵御外来侵略?如何救亡图存?另外一方面是: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这两个任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又要抵御西方侵略,又要向西方学习。

但实际上又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就必须使国家富强;怎么样实现富强呢?就要向西方学习,要寻找富强的道路;而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要实现民族的独立。

抵御外国的侵略,为了寻找国家的出路,中国各个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进行表演:(三)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农民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的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具体就这三次探索进行分析。

第一节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代背景1.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的原因:是由于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这与以往发生农民起义的原因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 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 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交涉天朝内政。
11
2、《资政新篇》(1859)
历史评价: 它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使农民 战争鲜明地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战争,反映了太 平天国领导人向西方寻找真理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 但是,由于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也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 基础和阶级基础。
躺在烟馆里吸食鸦 片的中国人
6
3、太平天国以基督教作为发动农民的工具
反映了时代特点
外国传教士传授的是“一个侵略的 上帝”,洪秀全“要制造的是一个革 命的上帝”。
范文澜
7
(二)经过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建都天京 军事成就 天京事变 后期斗争 天京失陷
8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2、《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1853)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 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内容: (1)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2)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 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 1“两”。
29
(四)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及教训
(1)洋务运动的封建性
1、失败原因 2、教训
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是洋务派不敢、不愿对清 王朝的政治制度做任何的真正的改革。
颐和园佛香阁
30
1、失败原因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西方列强正依据不平等条约的种种特权,从政治、 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 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 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 “求富”的目的。
唐 廷 枢
盛 宣 怀
23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内容 (三)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历史作用 (四)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及教训
爱 迪 生 发 明 的 炭 丝 灯
24
1、国际背景
从世界范围看,西方的工 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会 影响其他国家,使世界成为一 个彼此相联系的体系。
李 秀 成
20
2、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 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的历史任务。 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面对新课题的抉择
21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 晚清一切与外国有关的事情。
“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
“民智者,富强之源”, “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 此”。
严复
40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2)历史评价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 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 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 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第二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 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
李 鸿 章
2
主要问题: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3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时代背景 (二)经过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四)历史地位 (五)失败原因与教训
38
1、维新派的宣传活动
(4)办学会 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5)设学堂 康有为: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长沙时务学堂等 (6)办报纸 梁启超:上海《时务报》 严复:天津《国闻报》 湖南的《湘报》等
39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论战的内容 梁启超:“变者,古今 之公理也”。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甲午海战
北洋水师“致远”号穹甲巡洋舰
33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光绪
(一)背景 (二)经过 (三)评价 (四)失败原因及教训
康有为
梁启超
34
(一)背景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民族危机加深
孙多森 1898 年2月在上海创办国内第 一家华商面粉厂—阜丰面粉公司,任 总经理。
签订《马关条约》
35
10
2、《资政新篇》(1859) 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 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 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其值”,开始 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是 设置于上海公共租界内 的最高行政机构
31
1、失败原因 (3)洋务运动的腐朽性 从根本上说,是封建性决定的。洋务派所创办的 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 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上海轮船招商局
32
2、教训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促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 摆脱外国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局部的改革发展 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12
(四)历史地位
1、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启迪和鼓舞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和 近代,反抗封建王朝的 农民起义,有其合理性 和正义性,这是问题的 主要方面。
13
太平军
1、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
1858年11月,太平军在天京 (江苏南京)附近江面上与英国 军队作战(绘画 )
15
3、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启迪和鼓舞
第一,太平天国播撒的反抗火种在不断延续。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 民族解放运动。
七大中央委员毛泽东
16
(五)失败原因与教训
1、失败原因 2、教训
(1)从客观原因来看,当时太平天国面对的敌人不 只是清王朝,还有外国侵略者。两者联合起来的总体实 力,远远超过太平天国。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谭嗣同:《仁学》 严 复:《天演论》等
梁启超在写作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37
1、维新派的宣传活动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 《波兰分灭记》等
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2、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 左宗棠于1866年在福建 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26
3、主要内容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国外销的20响驳壳枪
汉阳兵工厂铁厂全景
27
(三)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历史作用 1、性质
1、性质:
洪 秀 全
19世纪中叶 农民群众斗争 的风暴
天地会腰牌
4
(一)时代背景
1、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2、列强入侵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 3、太平天国以基督教作为发动农民的工具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 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 而不足” 。
曾国藩
5
2、列强入侵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 第一,巨额军费、战争赔款,迫使清政府增加剥 削强度,在旧税基础上增加新税。 第二,战后10年,鸦片输入增加一倍以上,这就 使战前已经很严重的“银贵钱贱”问题进一步加剧。 农民负担加重。 第三,由于五口通商,使两广、福建、湖南、江 西群众失去生计,这里成为起义猛烈的地区。
常胜军及其头目华尔
17
1、失败原因
(2)从主观原因来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可 避免地影响了起义的进程和归宿。
第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 面,导致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杀。
太平天国天王府
杨秀清东王府瞻园,现为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9
1、《天朝田亩制度》
历史评价: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1)《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 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者的对立物,反映了农民最根本的经济 要求。这是它的主流和本质。 (2)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 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一个没有 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14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 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 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 后期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寻求出路的一种新努力。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 新的历史特点。
41
3、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 布开始变法。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 (1)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 军事方面:改练新式陆军;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 堂旧址(位 于今北京 景山东街)
42
3、百日维新 (2)历史评价
“百日维新”中颁布的各项政令是接受了维新派的 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 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