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经济复习
交通运输经济知识点

一、运输业的经济特征1.运输业生产是无形产品,不能储存也不能转移;2.运输生产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替代性,运输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3.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是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运输规模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比例之一;4.运输生产既创造价值,也创造使用价值。
二、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运输是再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2.运输保证了社会产品的提供并创造了国民收入;3.运输保证了社会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4.运输占用、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三、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推动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3.沟通了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4.扩大了对外贸易,密切同世界各国的关系;5.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四、运输需求的产生1.旅客运输需求产生原因:旅客运输需求一般可分为公务、商务、探亲和旅游四种类型。
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消费两个不同的领域。
公务、商务——生产性旅行需求——费用进入产品(服务)成本——生产领域。
探亲、旅游——消费性旅行需求——费用源于个人收入——消费领域。
2.货物运输需求产生原因:(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2)生产力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差异。
五、运输需求的定义与内容1.运输需求的定义即运输市场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所提出的货主或旅客对空间位移的要求。
运输需求的两个条件:(1)有购买运输劳务的欲望;(2)有购买能力。
2.运输需求的内容(1)运输需求量;(2)流向;(3)运输距离;(4)运输构成;(5)起运时间和运达时间。
六、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1.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1)旅客运输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2)旅客消费性运输需求受国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3)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程度是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重要因素;(4)旅行费用即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5)运输服务的质量。
运输经济学课程总复习

《运输经济学》课程总复习一、填空题1.运输生产是一切经济部门生产过程的延续。
2.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加了人与货物的流动性。
3.旅客运输需求根据人们出行的目的一般可分为四类:公务、商务、探亲、旅游4.运输供给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和地区上的不平衡。
5.运输成本是反映运输企业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6.固定资产的损耗包括两种情况: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7.货车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可分为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两种。
8.劳动定额通常分为现行定额、计划定额、设计定额和不变定额四种。
9.运价由物质消耗支出(C)、劳动报酬支出(V)和盈利(M)三部分构成。
10.经济效益的投入包括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两个方面。
11.运输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
12.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或根据。
13.运输需求具有时间上和方向上的不平衡性。
14.运输供给的数量通常用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来表示。
15.按费用要素,运输成本可分为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和其他。
16.运输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17.表示运输生产情况的指标有:运输任务指标和运输能力指标。
18.劳动定额通常分为现行定额、计划定额、设计定额和不变定额四种。
19.运输价格是运输者为提供运输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它是以运输成本、运输价值为基础的。
20.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经济效用和经济效率三者的结合。
二、单项选择题1.运输业的产品是(D )。
A.吨公里B.人公里C.人与货物的重量D.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2.从(A )角度考察,运输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分工和工业化的实现。
A.历史B.产业史C.供求关系D.经济地理3.货流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可以用(B )来反映。
A.不平衡系数B.波动系数C.回运系数D.空驶系数4.下列运输方式中,最灵活、方便的运输方式是(C )A.铁路B.公路C.水运D.航空5.将运输成本分为直接费和间接费,是按(D )来分类的。
运输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运输经济学一、填空题:1.运输经济学是研究运输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2.运输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经济理论在领域中的应用。
3.产品是指不参与或未参与的生产的物质。
4.运输需求包括运输需要和两个概念。
5.支付能力即购买能力,指购买者通过自己的获得他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6.商品是指流通的产品。
7.单位运输是指均每一个单位运输工作量支出的费用。
8.运输需求者是具有运输需求,具有明确行为目的,作出运输的主体。
9.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行时间内平均行驶的速度,它主要受设备技术因素的影响。
10.运输需求弹性是指在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后,运输需求对其反应的程度,以运输需求弹性系数大小来衡量。
11.交通运输枢纽是指运输线路的处,完成客货流的集散、转运作业,由固定设施和移动设施组成的一个整体。
12.运输市场主体是指运输市场行为的者或单位,即构成运输市场的基本要素。
13.运输主体就是指旅客或货主。
14.运输中介服务主体是介于运输供给主体和运输需求主体之间并为之服务的运输市场组织。
15.运输市场客体是指运输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经济关系的,即运输市场交易双方意愿的承担者。
16.运输市场是指与运输基本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不能单独存在的市场。
17.运输市场的理想形态,就是性状态,也即无差别竞争状态。
18.与运输市场的理想形态相对的是垄断市场。
19.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它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
20.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21.成本就是在指多生产一单位的商品所要比原先多付出的生产成本。
22.成本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或投资某一项目所耗费的全部。
23.产品成本是指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表现。
24.运输是指投资运输项目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25.成本是指把某项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由此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绪论1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核心思想——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2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专业化●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沟通了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扩大了对外贸易,密切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3运输业的经济特征:1、产品无形,不改变运输产品的属性2、时间与空间上不可替代,生产消费同时进行3、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4、运输生产既创造价值,也创造使用价值第二章运输需求1 需求●定义: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条件:购买欲望;支付能力3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用图形来描述一种物品的市场价格与该物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4 需求规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购买者便会趋向于购买更少的数量。
5 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Q=f(P)P为商品的价格;Q d为商品的需求量。
2 运输需求特点●派生性: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出来的需求●广泛性●多样性:运输服务提供者必须适应运输质和量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空间特定性:运输需求是对位移的要求,而这种位移是运输消费者指定的两点之间带有方向性的位移。
产生了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流向、流程;流向和流程●时间特定性:客货运输需求在发生的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时间特定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运输速度的要求。
产生了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流时、流速●部分可替代性6 需求弹性1)弹性(Elasticity):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中某一种的反应程度的衡量。
核心:/E=/Q QZ Z,其中Z为影响因素2)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交通运输经济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经济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研究交通运输行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该领域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定义: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将人、货物、信息等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 分类:根据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可分为陆运、水运、空运和管道运输。
2. 运输成本与价格:- 成本结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定价机制:成本加成定价、市场导向定价、竞争定价等。
- 经济规模: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3. 运输需求与供给:- 需求定律:运输需求通常与价格成反比,与消费者收入成正比。
- 供给曲线:运输供给受成本、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影响。
- 市场均衡:运输市场的价格和数量达到均衡状态。
4. 运输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小规模运输企业,无单一企业能影响市场价格。
- 垄断市场:单个或少数企业控制市场,可能形成价格垄断。
- 寡头市场:几个大企业主导市场,存在相互依存的竞争关系。
- 垄断竞争市场:许多企业,但产品有差异化,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5. 运输政策与法规:- 政府规制:为了保障公共利益,政府对运输市场进行价格、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规制。
- 市场开放:国际运输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趋势。
- 补贴政策:政府对某些运输方式或区域的财政支持。
6. 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运输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 节能减排:采用新技术、优化运输结构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 绿色交通:推广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等环保出行方式。
7. 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如提高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负面外部性: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 外部性内部化:通过税收、收费等手段减少负面外部性。
8. 交通运输投资与融资:- 投资决策: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
- 融资渠道:政府预算、银行贷款、公私合营(PPP)等。
交通运输经济重点

交通运输经济复习重点第一、二章1.什么是运输经济学?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采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运输有关的各种经济问题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
2.运输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目前与运输经济有关的学科,大致可以划分为运输经济学、运输地理学、运输规划学、运输工程学、运输管理学等几个领域3.交通运输业的形成运输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运输业的形成与商品生产、商品流通的发展密切相关。
流通领域中的运输需求直接来源于商品交换的需要,商品交换与商品运输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商品交换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引起运输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客观上要求运输劳动独立化、专门化和社会化。
水运为主阶段 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铁路运输为主阶段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
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相继发展阶段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4.交通运输业的性质1.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2.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3.运输业是网络型的基础产业是既有垄断性又有竞争性、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产业5.运输业的经济特征1.运输业生产的是无形产品,不能储存也不能转移2.运输生产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替代性,运输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3.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运输规模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比例之一4.运输生产既创造价值,也创造使用价值5.运输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性的复合特性6.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特征可以用技术经济指标来表征,技术经济指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各种设备、物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的度量标准,是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的数量反映。
技术经济指标既属于经济指标,但又区别于经济指标,如消耗总量、产品产量等单纯表示资源消耗与经济成果的指标不是技术经济指标,只有将两个相关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经济指标才是技术经济指标。
交通运输经济学复习大纲

交通运输经济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引论了解运输的经济意义,掌握运输产业的特征、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了解我国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掌握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章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掌握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函数;掌握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弹性的概念和运用;掌握运输供需均衡的市场机制和供需变动下的运输市场均衡;理解税收和补贴对均衡的影响;掌握运输需求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预测方法。
第三章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掌握运输成本的基本概念、影响的基本因素;掌握运输成本函数、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掌握运输成本构成、运输价格结构,掌握边际成本定价法基本原理,价格歧视定价和平均成本代价方法的运用,了解成本分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运输价格的管理形式和基本手段。
第五章运输市场与运输企业了解运输市场的概念、掌握运输市场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掌握运输市场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第六章运输基建项目投资、融资与经营了解运输基建项目筹资方法、资金成本概念,了解高速公路综合经营开发的内容。
第七章运输基建项目经济评价掌握单利、复利概念、了解项目经济评价基本指标,掌握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第八章运输政策了解运输政策的定义、作用和主要内容。
第九章运输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四、论述题1、论述运输政策的作用。
2、论述运输量预测的基本原理。
3、简图表述运输市场均衡的形成,论述供需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运量的影响。
4、论述运输与价格的关系。
5、论述国家对运输价格的管理原则。
6、论述影响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五、计算题1、某货物运输需求函数为:Q=50-6P,式中Q表示货物运输需求量,P表示运价,求:(1)计算Q=8时的运输需求价格点弹性Ed;(2)计算P1=3与P2=6之间的运输需求价格弧弹性Ed。
2、某运输企业每年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30万元,每换算吨公里运输量的平均变动成本为2.9元,企业计划年运输量为60万吨公里,并且希望获得预期总利润20万元。
交通运输经济学考点

1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Eij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即互价格弹性,主要是指一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将引起的另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之几,用公式表示为:点弹性:Qi = a + biPi + bjPj +……对数模型:lnQi = a + bilnPi + bjlnPj +……弧弹性 :2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公司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3运输市场结构——运输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反映市场的性质和组织特征。
4筹资方式:吸收投资和捐资、自有资金、贷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转让经营权、组建产业投资基金、项目融资。
资金成本是指为筹措并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即它包括资金筹措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资金成本是项目建设中的费用支出,属于资金的耗费。
5当代铁路运输发展的总趋势是:①牵引动力内燃化、电气化;②铁路客运高速化;③大宗散货运输重载化;④信息技术电子化。
6简述国家对运输价格的管理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直接管理与间接控制相结合;(3)保护竞争、禁止垄断。
7运输需求包含以下六项要素:1)对象,运输对象,运输的货种及旅客的类型。
2)流量,运输需求量,通常用货运量和客运量来表示。
3)流向,货物或旅客发生空间位移时的走向,产生地和消费地。
4)流程,运输距离,货物或旅客空间位移的起终点之间的距离。
5)流速,货物或旅客的送达速度,单位时间内平均的位移距离6)运价,运输价格,是运输单位货物和每位旅客所需的费用。
8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 必须与工农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相适应;要以现有的运输网为基础;应有利于开发新的资源,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使生产力布局在全国范围内更加合理;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自然和经济的优势。
9运输需求的含义 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交通运输经济中级复习资料

交通运输经济中级复习资料1.运输业的经济特征:1.运输业生产是无形产品,不能储存和转移2.运输生4旅客运输需求产生原因产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可替代性,运输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公务、商务---生产性旅行需求---费用进入产品(服务)成本.3.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之--4.运输生产探亲、旅游--消费性旅行需求---费用源于个人收入既有创造价值,也有创造使用价值5.运输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的复合特性。
5货运需求产生原因是:运输业性质:1.运输业属物质生产部门2.运输业用于第三产业3.运输业是1)自然资源分地区分布的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2)生产网络型的基础产业。
交通运输的经济意义:1.运输促进分L,大工业和规.力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的差模经济的实现2.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并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异3.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之一4.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最重要的组6运输需求:即运输市场需求,即货主或旅客对运输供给部门提出为实现带和基础结构之一5.交通运输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6.交通运输是货物或旅客空间位移的要求。
在现实中需要具备西个条件:有购买运输劳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7.运输是现代工业的先驱8.交通运输务的欲望和有购买能力。
能改变资源的分配状况9.运输有利于降低和稳定物价7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2.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1)运输是在生产过程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运输服务数量。
运输需求量的内容:1)运输需求量中的必要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2)运输保证了社会产品的提供2)流向3)运输距离4)运输构成5)起运时间和运达时间并创造了国民收入:3)运输确保了社会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4)运8.运输需求的基本类型1)按运输需求性质划分:生产性运输需求和消费性输占用、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交通运输经济》复习题及答案

《交通运输经济》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1935年出版的《运输经济学》,标志着运输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等学科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
该书的作者是:A. 李斯特B. 马克思C. 洛克林D. 库普斯曼2. 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运输需求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
通常,在旅客运输需求中生产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在货物运输需求中价值大、季节性强的货物价格弹性分别为:A. 较小;较大B. 较小;较小C. 较大;较小D. 较大;较大3. 若物品A被生产,另一物品B如果与A一起生产要比单独生产所用的成本小,这说明物品A和B之间存在:A. 机会成本B. 固定成本C. 联合成本D. 变动成本4. 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对客观事物的作用程度,预测未来状态。
这是预测中的:A. 惯性原理B. 类比原理C. 类推原理D. 相关原理5. 现代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形式。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最早的现代工商企业的行业是:A. 铁路行业B. 公路行业C. 水运行业D. 航空行业6. 某公路项目购进钢材50万元,钢材价格中有20%的工商税,购进水泥80万元,水泥价格中有10%的国家补贴,则钢材和水泥的经济成本分别为:A. 41.7万,72.7万B. 41.7万,88.9万C. 62.5万,72.7万D. 62.5万,88.9万7.土地为稀缺资源,如计划修建一条公路,占用土地10000亩,该土地为国民经济提供的可能价值如下,则土地的影子价格应确定为:A. 种蔬菜,6亿元B. 修建公共设施,5亿元C. 种水果,9亿元D. 开发房地产,14亿元8. 送达速度是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评价的一个方面。
一般来说,在短途运输中,在送达速度方面较有优势的运输方式是: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水路运输D. 民航运输9. 当内部收益率等于贴现率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B.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C.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D.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10. 关于需求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完全非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B. 完全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C. 单元弹性需求曲线上的各点弹性相同且均大于1D. 直线型需求曲线因其上各点斜率相同故各点的弹性也相同11. 以部门正常营运时的平均单位成本为基础,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和税金而形成运价的定价方法称为:A. 边际成本定价法B. 平均成本定价法C. 次优定价法D. 统一定价法12. 综合考虑运量、能耗、载重量、运距等各种因素,在运输成本方面居于有利地位的运输方式是: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水路运输D. 民航运输13. 普通货车适运货物范围广,在运输市场上的调配较为灵活;油罐车的专用性强,较难转移到其它货类市场。
运输经济学部分复习资料

运输经济学部分第三章:1、运输需求的六项要素:流量,流向,流程,流时,流速,运价,运输需求的结构。
2、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旅客需求:公务、商务、探亲、旅游货物运输需求:1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2生产力布局与消费者群体的空间分3地区间商品质量、品种、性能、价格上的差3、运输需求的特征:派生性,广泛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部分可替代性:外部替代:用运输以外的方式,使得运输需求消失内部替代:用另一种运输方式替代4、影响货运需求的因素:(1)经济因素: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运输市场(2)政治、体制、政策因素,(3)技术因素,(4)运输网络与运输能力,(5)人口增长与分布5运输需求弹性::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反应程度,即它是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变化百分率的比值。
6、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货物价值;货物的季节性;市场状况;资源分布;工业布局7、运输供给的内容:运输供给量;运输方式;运输布局;运输经济管理体制8、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科学技术因素9、运输方式的评价指标:运输成本;运输能力;送达速度;经济里程10、运输成本考虑因素:投资(规模);运输密度(决定运输能力);运输距离(速度与效益);能耗与人工11、各供给方式间的基本关系:某一供给方式垄断;两种供给方式间的竞争;各供给方式间的分工与协作13、协作系统的联动效应:占主导地位的供给方式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大,处于辅助地位的供给方式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小14、运输路线的布局:运输路线走向;运输路线的类型;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15,、弹性,函数,相关例题看书和PPT。
16、运输需求预测原理及方法:惯性管理:趋势外推法、时间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类推原理:产值系数法,增长率法,产运系数法,乘车系数法相关管理:回归预测法第四章:1、运输成本的构成:人工费,设备费,燃料费,管理费,其他费2、影响运输成本的基本因素:(1)运输规模对运输成本的影响能够以低于加倍成本获得加倍产出,则称之为规模经济,如果加倍成本只能获得低于加倍产出,则存在规模不经济。
交通运输经济学重点

交通运输经济学重点第一章1.交通运输业的性质(1)生产特性:①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状态②运输业的产品就是运输对象空间位置的变动(2)服务特性:交通运输业被列入第三产业(3)基础设施特性2.交通运输业的特征(1)运输产品非有形产品(2)交通运输对劳动对象只有生产权(运输权),而不具有所有权(3)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4)具有网络经济特征(5)资本有机构成具有特殊性(6)运输劳动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大(7)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具有替代性(8)有外部性特征3. 从运输业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人的创造关系看,以下描述准确的是(D)A.运输业参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人的创造,增加社会产品实物总量B.运输业不参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人的创造,增加社会产品实物总量C.运输业不参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人的创造,不增加社会产品实物总量D.运输业参与社会总产品和生产和国民收人的创造,不增加社会产品实物总量4. 运输业的生产特性之一,表现为运输改变了(C)A.商品的使用性能B.商品的使用价值C.商品的使用价值状态D.商品的所有权第二章1.交通运输需求:运输服务的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为实现空间位移的要求,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运输劳务量,是交通运输需要与消费者购买能力和生产者供给能力的有机统一体2.运输方式:水运、管道运输、铁路、公路、航空3.P28、294.运输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1)定性预测法:经验判断法、运输市场调查法(2)定量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因果分析预测法5.影响客运需求的因素有哪些6.简述运输需求变化的一般规律第三章1.交通运输供给: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或服务的数量2.交通运输供给的基本特征:整体性、产品不可储存性、外部性、公告性、效果同一性、不平衡性、网络经济性注:网络经济性:①规模经济: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②范围经济: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济性,是指一个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共同使用相关生产要素后产生的成本节约3.P57 3.14.P66 实训题3第四章1.交通运输时长供需状态:总供给和总需求正好一致;总供给和总需求不一致;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一致2.政府宏观调控方式(1)价格政策调节①最低限价: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低价格界限②最高限价:又叫限制价格,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2)财政政策调节(3)投资政策调节(4)运输需求管理调节运输需求管理主要措施有通过减少产生出行的活动而减少总的出行总量,如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以电话电视会议、电子商务等方式代替出行;通过改变交通方式和有效地使用机动车来减少车辆交通,如通过调整停车费通行费、乘车费,鼓励利用公交出行;将交通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散;如向出行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或通过强制收费或价格优惠,以减少高峰时段和高峰路线的出行。
2024年经济师考试运输经济(初级)专业知识和实务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经济师考试运输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初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在运输经济学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运输需求的特点?A. 派生性B. 广泛性C. 不可替代性D. 时间与空间的特定性2、假设某航空公司对机票价格进行调整后发现,当票价下降5%时,乘客数量增加了8%。
基于此信息,该航空公司的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为:A. 0.63B. 1.47C. 1.60D. 2.503、在运输经济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运输成本构成?A. 运输固定成本B. 运输变动成本C. 运输市场成本D. 运输机会成本4、在运输需求预测中,以下哪一种方法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来预测未来的运输需求?A. 专家意见法B. 时间序列分析法C. 因素分析法D. 模拟法5、在运输市场中,当需求量保持不变时,如果供给增加,则市场价格将会如何变化?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先上升后下降6、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供就业机会B. 促进资源分配C. 支持国际贸易D. 以上都是7、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资源配置优化B. 保障国防安全C. 提供生活便利D. 促进科技创新8、以下关于运输市场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运输市场结构是指运输市场上各种运输企业的构成情况B. 运输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C. 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中,一家企业控制了整个市场D. 运输市场结构对运输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市场竞争有重要影响9、在运输经济中,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单位运输成本通常会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减少后增加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运输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A. 运输需求者B. 运输供给者C. 政府监管机构D. 运输产品或服务11、下列哪项不属于运输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初级)考试的范围?A. 运输成本核算B. 运输市场分析C. 运输政策法规D. 会计学原理12、运输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优化运输组织结构B. 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C. 增加运输成本D. 加强运输人员培训13、我国公路运输的主要优势在于:A、适合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B、灵活性强,可实现门到门服务C、运输成本低于铁路运输D、受天气影响较小14、在运输经济学中,“边际成本定价法”指的是:A、将运输价格设定为等于平均成本B、依据运输服务的边际成本来确定价格C、定价基于固定成本而非变动成本D、按照运输需求的弹性来制定价格15、在运输经济分析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运输经济成本?A. 直接成本B. 间接成本C. 可变成本D. 资本成本16、下列哪种运输方式最适合运输易腐、易变质的农产品?A. 铁路运输B. 汽车运输C. 水路运输D. 航空运输17、在运输经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A. 广泛性B. 派生性C. 不可替代性D. 多样性18、影响运输供给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A. 运输成本B. 技术进步C. 经济发展水平D. 消费者偏好19、在运输经济学中,下列哪项属于运输需求弹性?A. 需求价格弹性B. 需求收入弹性C. 需求交叉弹性D. 需求时间弹性 20、根据运输经济学理论,下列哪种运输方式最适合短途、小批量、高价值的货物运输?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水路运输21、在运输市场中,以下哪项不是运输需求的基本特性?A. 可变性B. 替代性C. 需求价格弹性D. 运输距离22、以下哪项不是运输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A. 优化运输网络B. 提高运输效率C. 降低运输成本D. 扩大运输规模23、在运输经济中,运输成本按其性质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运输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

运输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一、运输:人员或物品借助于运力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生的位置移动。
二、运输业的形成:1、运输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机械运输业的产生作为标志三、交通运输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水运为主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2、铁路为主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3、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4、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运输业的特点:1、运输劳务不具有实体性2、运输劳务具有即时性3、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4、运输劳务的他率性5、运输劳务计量的特殊性6、运输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7、准公费服务特性五、运输业的性质1、物质生产部门论: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
2、第三产业2、基础设施论: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
基础设施:国家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和机构的总称。
第二章区位经济理论发展阶段(一)古典区位理论 P25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假设:运输费用即运输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的影响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生产集聚力是影响生产成本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二)、改进区位论主要理论:市场区边界区位理论、综合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相互作用理论等。
(三)、区域经济理论主要理论:部门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生长轴”理论、点—轴—带开发理论、第三章运输需求一、运输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二、运输需求特征派生性、波动性、可替代性、规律性、广泛性、多样性三、运输需求影响因素图表对比运输需求货运需求旅客运输需求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与生产力布局人口的数量及结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运输业本身的发展情况旅客运输业的发展情况运价水平运价水平的高低国家政策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因素运输方式间的替代性四、利用需求弹性五种情况分析具体问题p68第四章运输供给一、运输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产品或服务。
《交通运输经济学》题集

《交通运输经济学》题集一、选择题1.交通运输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A.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B. 交通运输市场的供需关系C.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D. 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2.下列哪项不属于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A. 实现物品的空间位移B.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C. 提高商品的附加值D. 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3.在交通运输经济学中,下列哪项成本是固定成本?A. 燃油费B. 车辆维护费C. 驾驶员工资D. 路线租赁费4.下列哪项是衡量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A. 运输距离B. 运输时间C. 运输成本D. 运输能力5.交通运输市场结构中,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A. 少数几家大公司控制市场B. 大量小规模企业,产品无差异C. 一家公司控制整个市场D. 几家大公司共同控制市场6.下列哪项政策可以促进绿色交通运输的发展?A. 降低燃油税B. 提高排放标准C. 减少公共交通补贴D. 增加私家车购买补贴7.在交通运输定价策略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主要适用于:A. 铁路运输B. 航空运输C. 公共交通D. 长途汽车运输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交通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A. 人口数量与分布B. 经济发展水平C. 运输价格D. 气候条件9.下列哪项是交通运输供给的主要特征?A. 供给的稳定性B. 供给的不可存储性C. 供给的无限性D. 供给的均衡性10.下列哪项是交通运输外部性的主要表现?A. 环境污染B. 运输成本降低C. 运输效率提高D. 运输需求增加二、填空题1.交通运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交通运输市场的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______、寡头市场和______。
3.交通运输成本主要包括______、变动成本和______。
4.在交通运输定价策略中,______定价法是一种基于成本的定价方法,而______定价法则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定价方法。
5.交通运输的外部性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运输经济学复习整理

交通运输业的性质、特点及产业特征(基本完整)①运输业属第三产业,运输生产具有服务性我国采用按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进行分类: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这种三次产业划分的方法,运输业应属第三产业。
运输生产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仅仅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和这一位移过程中的服务:为旅客舒适安全提供的服务和货物的保管及装卸等服务,因此运输生产为社会提供的效用不是实物形态的产品,而是一种劳务。
由于运输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这种特殊的依存关系,使得运输生产实际上成为其他行业生产活动的函数。
正是在这一点上,构成了运输生产的服务性。
②运输业具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特征运输业的基础性表现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国防建设及社会活动诸方面对交通运输业具有普遍需求性。
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是由各部类、各部门、各产业、各地区组成的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整体,交通运输业则是这个社会经济系统中最基础的子系统,是其他各子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主要承载体,是联系各产业、各地区、各部门的纽带和桥梁,并因此而成为使国民经济大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
把运输业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对运输业本质的认识。
这表明了运输业是其他生产部门正常运转、协调发展的前提,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高效率的先决条件,也是使社会再生产得以延续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③运输业具有隐性社会贡献的特性第一,运输业的经济效益除了少部分体现在行业本身上交国家的利税外,更重要的是蕴含在运输对象所有者身上。
这一点在运输关键物资或应付非常事件时,更为突出。
当运力供给大于运量时,损失的只是运输部门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当运力供给小于运量时,则对社会效益造成了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运输业的经济特征:1.运输业生产是无形产品,不能储存和转移2.运输生产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可替代性,运输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3.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4.运输生产既有创造价值,也有创造使用价值5.运输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的复合特性。
运输业性质:1.运输业属物质生产部门2.运输业用于第三产业3.运输业是网络型的基础产业。
交通运输的经济意义:1.运输促进分工,大工业和规模经济的实现2.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并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3.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之一4.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结构之一5.交通运输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6.交通运输是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7.运输是现代工业的先驱8.交通运输能改变资源的分配状况9.运输有利于降低和稳定物价2.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1)运输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2)运输保证了社会产品的提供并创造了国民收入;3)运输确保了社会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4)运输占用、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作用:1)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推动了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3)沟通了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4)扩大了对外贸易、密切同世界各国的关系5)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3运输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内容:1)起源:亚当史密斯2)19世纪中叶,德国,李斯特,作为国民生产力的一个构成因素;3)1844,法,杜比特,《论公共工程的效用》第一篇提出边际概念4)1859,英,D 拉德纳《铁路经济》,近代铁路经济科学基础5)20世纪60年代,洛克林《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学形成标志。
内容:1、运输的发展与意义2、运输需求与供给3、运输成本和价格原理4、运输市场5、运输企业6、运输历史和政策7、运输项目投资、评估和经营8、城市运输问题9、运输与可持续发展4旅客运输需求产生原因公务、商务----生产性旅行需求----费用进入产品(服务)成本探亲、旅游----消费性旅行需求----费用源于个人收入5货运需求产生原因是:1)自然资源分地区分布的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2)生产力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的差异6运输需求:即运输市场需求,即货主或旅客对运输供给部门提出为实现货物或旅客空间位移的要求。
在现实中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有购买运输劳务的欲望和有购买能力。
7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运输服务数量。
运输需求量的内容:1)运输需求量2)流向3)运输距离4)运输构成5)起运时间和运达时间8.运输需求的基本类型1)按运输需求性质划分:生产性运输需求和消费性运输需求2)按运输需求目的划分:本源性运输需求和派生性运输需求3)按运输对象种类的不同:货物运输需求和旅客运输需求4)按运输需求产生的地域不同:区域内运输需求、区域间运输需求和过境运输需求5)按运输方式不同: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管道、多种方式联合的运输需求8. 运输需求包括七个要素:流量、流向、流程、流时、流速、运价、运输需求结构.9. 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3)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4)运价水平的变动5)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对货物运输需求有很大的影响10. 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11)旅客运输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2)旅客消费性运输需求受国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3)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程度是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重要因素4)旅行费用即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5)运输服务的质量11.运输需求的特征1)派生性:派生于社会经济活动2)广泛性3)多样性:运输服务提供者必须适应运输质和量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4)不平衡性:运输需求的不平衡性体现在空间、时间上。
运输需求具有空间特定性,根据这一特点,构成了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流向和流程。
客货运输需求在发生时间上有一定规律性,由此引出了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流时、流速。
5)规律性:社会经济活动的兴衰反映到运输需求上有一定的滞后性。
6)部分可代替性:是趣味理论解决选址问题和国民经济重大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
12. 运输方向的不平衡主要原因:资源分布与开发程度、专业化运输工具与货种构成差异、运输组织工作与经营管理的缺陷。
在时间上的不平衡--用运量波动系数β反映:1、生产和消费都有季节性;2、生产比较均衡而消费有季节性;3、生产有季节性而消费比较均衡;4、生产和消费是全年均衡的。
14货流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①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总趋势是生产增长快于运量增长,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快于货物周转量的增长。
②从短期发展趋势来看,初期,运量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增长;中期,两者趋于一致。
15客运发展的一般趋势①客运发展速度②我国客运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③我国客运距离发展趋势:总平均运距有缩短的趋势;16. 货物平均运距发展的一般趋势:不论在工业化初期、中期或后期,货物平均运距一般有延长的趋势。
①科技发展②商品交流范围扩大③运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④运输组织工作不断改进17货物运输增长速度的一般趋势:①货物周转总量:年平均增长率趋于减速,但平均绝对增加量却日趋增大;②货运量:不论是年平均增长率还是年平均增长量总的趋势是减退;18.我国交通运输需求的新特点:1)快捷、便利的运输需求迅速上升2)客运量总量的增长速度已经并将继续高于货运量的增长速度3)客流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4)运输需求多样化,质量型需求渐趋旺盛5)运输需求的地区分布有变化19. 运输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20. 运输需求曲线:是假定在运输服务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规律:自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曲线。
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①价格下降,运输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买到更多的运输劳务;②原来因为价格高而消费不起的,现在可以购买了;③原来因为价格高而使用代用品(可替代运输方式)的消费者,现因为降价而购买;④同理,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会减少。
分类:个人、企业、行业需求曲线。
21运输需求弹性:分析运输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映程度,即影响运输需求量的因素变化1%,运输需求量相应变化百分之几。
22.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反映运输需求量对运输价格变动反映的程度。
注意:一,弹性值为负值。
如果是正值,说明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无影响。
第二,通常我们用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第三,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具有不同价格弹性的需求曲线:1)Ep→0完全无弹性2)Ep→∝完全有弹性3)Ep=1单位弹性4)0<Ep<1缺乏弹性5)1<Ep<∝富有弹性。
点弹性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弧弹性为运输需求曲线上某两点间的平均弹性223.价格弹性与运输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简单而又有用的关系: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提高运价会减少运输收入;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则变动运价对运输收入没有影响;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提高运价可以增加运输收入。
24.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①运输市场的范围;可以按两种方式来划分。
第一,按地域来划分第二,按运输对象来划分②货物性质、旅客身份和收入③运输服务的替代性④运输速度的快慢。
25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E I,指的是运输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一般用于客运需求分析。
一般为正值。
其两种类型:派生性需求和本源性需求。
26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经济学意义: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政策含义—用于定价决策中①运输企业:决定是否提价或降价;②政府:通过影响运价来调节市场。
③运输消费者:更多根据收入来进行决策。
27.交叉价格弹性:一种可替代的运输服务的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将引起的另一种被替代的运输服务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意义:①交叉弹性为正值,即E PYX>0,可替代性,②交叉弹性为负值,即E PYX<0互补性③交叉弹性为零,即E PYX=0互不影响28派生弹性:运输需求量工农业生产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
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随其本源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敏程度。
29. 运输供给:是指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运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的数量。
条件:运输供给在市场上的实现要同时具备,第一,生产者有出售运输服务的愿望;第二,生产者有提供运输服务的能力。
分两种情况,一是单个运输生产者的供给,二是运输服务的市场总供给。
内容:运输供给量、运输方式、运输布局、运输经济管理体制。
特征1)运输产品的非贮存性2)运输供给的成本转移性3)运输供给的时空差异性4)运输供给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5)运输供给的不平衡性6)运输供给的可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并存。
主要影响因素:1)技术因素2)运营策略3)政府机构的要求和限制4)使用者行为运输供给曲线是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30.运输供给与运输供给量的变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运输供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表示的是供给量同运价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而运输供给量则表示在一确定的价格水平上,运输生产者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对应于供给曲线上一点。
31.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的特点①同运输成本有关②同考察时间的长短有关③同供需的相对状况有关④同运价的波动方向有关⑤同运输市场范围有关32.运输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是指某种运输价格的变动引起另一种运输供给量变动的程度。
若A、B相互独立,则ESAB=0;若A、B可替代,则ESAB<0;若A、B互补,则ESAB>0。
与需求的正好相反33. 运输价格:指运输企业对特定货物或旅客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格。
功能1、能有效地促进运输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2、能有效地调节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求(货物运输需求的大小决定于社会经济活动总水平);3、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收入分配中起重要影响作用。
特点:1)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2)货物运价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3)运价具有按运输距离或航线而别的特点4)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分类:1、按不同服务对象分:分为货物和旅客(1)货物运输价格:a按适用范围分●国内货物运价●国际货物运价b.按管理方式分●国家定价●整批货物运价●零担货物运价(2)旅客运输价格:a按适用范围分(同货物)b按管理方式分(同货物)c按在途中占用舱座位不同分2、按不同的运输方式: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及管道货物运输价格形成因素:1.运输成本2.运输供求关系、3.运输市场的结构模式、4.国家有关经济政策5.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