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历年考题整理-山西农业大学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00级第二学期A卷(附解析)

农学、农艺00级第二学期A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计10分)1.衣分;2.红茎比;3.株型指数;4.同位蕾;5.迎茬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0分)1.对于大豆,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根系具根瘤B.豆血红蛋白形成后开始具有固氮能力C.大豆与根瘤菌是互生关系D.根瘤菌固氮量不能满足大豆自身需要2.棉花第3圆锥体包括的花蕾数为()。
A.9B.6C.3D.123.棉花“伏前桃”指的是()。
A.7月15日后所结的成铃B.7月16日后所结的成铃C.8月16日后所结的成铃D.7月15日前所结的成铃4.大豆产量构成因素中首要的最活跃的因素的是()。
A.单位面积株数B.粒重C.每荚粒数D.每株荚数5.花生的主要开花结果部位是()。
A.第1、2条侧枝B.第3、4条侧枝C.从子叶和第1、第2真叶的叶腋生出的侧枝D.第3、4对侧枝6.花生果针能否入土,主要取决于()。
A.果针穿透能力B.土壤阻力C.果针着生位置高低D.A+B+C7.下列薯类作物中属于粮菜兼用的是()。
A甘薯B马铃薯C木薯D薯蓣8.高粱耐涝特性与体内()有关。
A贮水细胞B运动细胞C通气组织D感性运动9.甜菜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土壤持水量分别控制在()水平上,对增加产量和提高糖分是最适宜的。
A40%、60%、40%B60%、40%、60%C60%、70%、50% D.70%、50%、60%10.烟草产量构成因素中尤为重要的是()。
A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株数B单株有效叶面积C单位面积重量D籽粒产量三、判断是非题(对者写“∨”,错者写“×”。
每小题1.5分,计15分)1.有限结荚大豆从上往下依次开花。
()2.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3.大豆种子含油量与含蛋白质量呈正相关。
()4.花生株型指数越高则其植株的直立性越强。
()5.花生叶片昼开夜闭的现象称为向阳运动。
()6.棉花根系吸收高峰期正值现蕾到开花阶段。
()7.棉花内围铃比外围铃重。
作物栽培学考试试题

作物栽培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大豆B 小麦C 棉花D 花生2、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要求最敏感的时期是()A 营养生长期B 生殖生长期C 幼苗期D 成熟期3、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A 尿素B 碳酸氢铵C 农家肥D 硫酸钾4、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茎C 叶D 花5、水稻的分蘖发生在()A 苗期B 分蘖期C 拔节期D 孕穗期6、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不包括()A 品种B 栽培技术C 气候条件D 收获时间7、玉米的雄穗分化在()A 苗期B 拔节期C 大喇叭口期D 抽雄期8、以下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沟灌C 喷灌D 滴灌9、棉花的蕾铃脱落主要发生在()A 蕾期B 花期C 花铃期D 吐絮期10、小麦的收获适期是()A 乳熟期B 蜡熟期C 完熟期D 枯黄期11、蔬菜栽培中,中耕的主要作用是()A 除草B 保墒C 增加土壤通气性D 以上都是12、果树修剪的主要目的是()A 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B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C 控制树冠大小D 以上都是13、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A 根B 茎C 叶D 块茎14、作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不包括()A 充足的水分B 适宜的温度C 足够的氧气D 强烈的光照15、以下哪种作物属于 C4 植物?()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大豆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作物生长发育的三基点温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质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间作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棉花的生育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时期。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高粱、谷子习题(附解析)

高粱、谷子习题一、填空1.高粱枝梗分化期是决定枝梗数和穗大码密的关键时期。
2.高粱开花的顺序由穗低部开始向上进行,呈向顶式。
3.高粱耐涝特性与体内通气组织。
4.谷子分蘖多少与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关。
5.谷子穗分化的三种类型是分离型、提前型及衔接型。
6.一般谷类粮食风干状态的含水量为12%~14%,油料种子含水量为8%~9%。
7.谷子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1.评价小米食味品质的主要指标有(D)A.维生素B.蛋白质C.脂肪D.胶稠度2.夏谷子“三早一密”栽培技术为(ABCE)A.抢时早播B.及早管理C.选用早熟品种D.及早收获E.合理密植三、论述题1、分析高粱抗旱耐涝的形态和生理原因。
答:①高粱根的内皮层中有硅质沉淀物,使根非常坚韧,能承受土壤缺水收缩产生的压力。
因此,高粱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在孕穗阶段,根皮层薄壁细胞破坏死亡,形成通气的气腔,与叶鞘中类似组织相连通,起到通气的作用,这是高粱耐涝的原因之一。
②高粱生育的中、后期,在茎秆表面形成白色蜡粉,能防止水分蒸腾,增强抗旱能力;在淹水时有能减轻水分渗入茎内,提高抗涝能力。
另外,茎的表皮有排列整齐的厚壁细胞组成,其外部硅质化,致密、坚硬,不透水,也增强了茎秆的机械强度和抗旱、涝能力。
③高粱叶片的上下表皮组织紧密,分布的气孔体积较小,能有效地减少水分的蒸腾;进入拔节期以后,叶面生有一层白色蜡粉,具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叶上有多排运动细胞,在叶片失水较多时,使叶片向内卷曲以减少水分的进一步散失。
这些是高粱抗旱的叶部原因。
高粱叶鞘中的薄壁细胞,在孕穗前后破坏死亡,形成通气的空腔,有利于气体交换,增强耐涝性。
2、试述谷子需水规律。
答:谷子的需水规律是前期耐旱、中期喜水、后期怕涝。
前期适当干旱,有利蹲苗,促进根系生长,对培育壮苗和后期防旱防倒有积极作用。
拔节至抽穗是需水最多时期,约占全生育期需求总量的65%,是获得大穗多花的关键时期。
如果在穗分化初期遇到干旱,会影响三级枝梗和小穗小花分化,造成“胎里旱”。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作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5. 作物的氮、磷、钾被称为?A. 三大元素B. 微量元素C. 中量元素D. 重金属元素6. 作物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C. 水分D. 光照7.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基因防治8. 作物的产量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品种B. 土壤C. 气候D. 管理9. 作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A. 作物对光照时间的敏感性B. 作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C. 作物对光照方向的敏感性D. 作物对光照颜色的敏感性10. 作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B.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和光照D. 适宜的氧气和光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2.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物的氮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 作物的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作物的钾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17.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8. 论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05级第二学期A卷(附解析)

第1页共9页山西农业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A 卷)考试科目 作物栽培学(Ⅱ) 考试时间2008.6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糊化温度2.黑色层3.“卡脖旱”4.O /L 比率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5.有限结荚习性6.连续开花型。
7.邻位蕾8.伏桃9.衣指10匍匐茎第2页共9页第3页共9页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垂直着生在土中,其上有若干节并生有腋芽,是 ( )A.匍匐根B. 地下茎、 C.匍匐茎 D.芽眼根2.马铃薯芽眼在块茎上呈螺旋状排列, ( )A.中部密B.顶部稀C.顶部、基部均稀D.顶部密3. 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叶龄指数为 ( ) A .30% B .90% C .60% D .100%4.花生的主要开花结果部位是 ( )A.第1、2条侧枝B.第3、4条侧枝C.第1、2对侧枝D.第3、4对侧枝5.花生AnM 栽培法要求盛花期培土为 ( ) A. A 形 B. M 形C. n 形D. AnM 形6.对于大豆合理密植来说,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 )A.瘦地宜稀,肥地宜密B.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C.气温高的地方宜稀,气温低的地方宜密D.春播宜稀,夏播宜密7.农谚“淋出秕来,晒出米来”指的是谷子 ( ) A .灌浆成熟期不需要充足的光照B .穗分化期需要充足的光照C .抽穗开花期需要充足的光照D .灌浆成熟期需要充足的光照8.O/L 比率越低,说明花生的 ( ) A .营养品质越高 B .油酸含量越低 C .制品越不耐贮藏 D .脂肪含量越高9.高粱播种深度一般为 (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第4页共9页A .5-10cmB .3-5cmC .5-8cmD .3-8cm10.与小米饭的柔软性、香味、色泽、光泽有关的指标是 ( ) A .直链淀粉含量 B .蛋白质含量C .淀粉含量D .脂肪含量三、判断题(对者划∠,错者划×,每小题1分,共10分)1.糯玉米须隔离种植,否则籽粒就会失去糯性。
作物栽培学各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作物属于短日照植物?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大豆A. 密植B. 间作C. 套作D. 轮作3. 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磷酸二铵C. 钾肥D. 鸡粪4. 下列哪种作物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种植?A. 棉花B. 花生C. 烟草D. 蔬菜5. 下列哪种作物属于C3植物?A. 水稻B. 玉米C. 小麦D. 大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2. 土壤的pH值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3. 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磷肥能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钾肥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4. 任何作物都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
()5. 作物的产量与土壤的肥力、水分、光照等因素无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作物生长的三要素是____、____和____。
2. 常见的作物轮作方式有____、____和____。
3. 作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____、____和____。
4. 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
5. 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时期是____和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基本任务。
2. 简述作物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3. 简述作物栽培技术的概念。
4.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应用领域。
5. 简述作物产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适宜水稻生长的灌溉方案。
2. 制定一个小麦的施肥计划。
3. 设计一个玉米的种植密度。
4. 制定一个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5. 设计一个棉花的栽培技术方案。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作物栽培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光照等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分析作物栽培技术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实验方案。
作物栽培学各论考试复习资料合集-山西农业大学-权威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小麦的阶段发育。
春化反应类型:1.春性品种;2.半冬性品种;3.冬性品种。
3.反应敏感型。
结束:(1)(春性品种)北方春播品种在5~20℃,秋播地区品种在0~12℃的条件下,经过5~15d可完成春化阶段发育。
(2)半冬性品种在0—7℃的条件下,经过15—35d,即可通过春化阶段。
(3) 冬性品种在0—3℃条件下,经过结束:(1)反应迟钝型在每日8~12h的光照条件下,经16d以上就能顺利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2)反应中等型在每日12h的光照条件下,经24d以上可以通过光照阶段;(3) 反应敏感型在每日12h以上,经过30—40d才能通过光照阶段。
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1)当麦苗尚未通过春化阶段,茎生长锥的分生组织主要分化叶片、茎节、分蘖和次生根等营养器官;春化阶段是决定叶片、茎节、分蘖和次生根数多少的时期,春化阶段较长的冬性小麦的绿叶和分蘖数多于春化阶段短的春性小麦。
延长春化阶段可增加分蘖数。
(2)小麦穗分化达二棱期,春化阶段结束,进入光照阶段,到雌、雄蕊原基形成时,光照阶段结束。
光照阶段是C蘖,这是主茎上最先发生的分蘖,但该蘖发生与否,取决于品种和栽培条件。
当主茎伸出第四叶时,主茎第一叶的叶鞘中长出主茎节位的第一分蘖,即I蘖。
以后主茎每出现一片叶,即沿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顺序伸出各个分蘖,其出蘖位与主茎出叶数呈N-3的对应关系。
(2)N-2 “同伸关系”。
每个一级分蘖在伸出三片叶时,也能长出第一个二级分蘖,这个二级分蘖是由分蘖鞘腋长出的。
当主茎长出第六片叶时,I蘖已达三叶龄,在其蘖鞘也同时伸出第一个二级分蘖,即IP蘖。
上述叶蘖同伸关系是一种理论模式(教材图2—3),与田间实际出蘖情况并不一定完全吻合。
当水肥不足,栽培技术不当时,同伸关系破坏,甚至形成“缺位”现象,如播种过深时,一级分蘖I常不出现。
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1)温度;(2)土壤水分;(3)光照;(4)播种深度;(5)营养。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玉米习题(附解析)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玉米习题(附解析)玉米习题一、填空1.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品种为马齿型和半马齿型。
2.玉米从光合作用途径上看属于C4作物,其叶片维管束为双圈式结构。
3.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方式有2种,分别是先覆膜后播种与先播种后覆膜。
4.玉米根系为须根系,其次生根形成后处生根的作用便减弱。
5.玉米拔节期,其雄穗分化处于生长锥伸长期;玉米大喇叭口期,其雄穗分化正处于四分体期。
6.衡量玉米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的三个主要生理指标是光合势净同化率及经济系数。
7.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大型运动细胞,花生叶片下表皮与海绵组织之间有一层大型薄壁细胞,常称为贮水细胞。
8.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雄穗属圆锥花序,雌穗是肉穗花序。
9.紧凑型玉米比平展型玉米群体透光好,光能利用率高。
10.甜玉米和糯玉米的“甜”及“糯”性状均由隐性基因控制,所以在种植时必须要求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二、选择题1.玉米特有的生育时期是(D)。
A.越冬、吐丝B.抽穗、开花C.抽雄、拔节D.大喇叭口2.玉米需水临界期是(C)。
A.拔节—大喇叭口B.大喇叭口—成熟C.大喇叭口—灌浆D.出苗—抽雄、3.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C)。
A.经济产量不断增加B.经济产量不断地下降C.穗粒数和千粒重不断下降D.穗粒数、穗数直线增加4.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品种为(A)A.马齿型和半马齿型B.甜玉米C.高油玉米D.硬粒型5.以下属于玉米生育时期的有(AC)。
A.拔节期B.现蕾期C.抽雄期D.分蘖期E.鼓粒期三、判断是非题(对者写“∨”,错者写“×”)1.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2.甜玉米在种植时必须要求与普通玉米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甜玉米和糯玉米的“甜”及“糯”性状均由隐性基因控制,所以在种植时必须要求有一定的隔离距离。
(∨)4.玉米的生育时期分为出苗期、起身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抽丝期和成熟期。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大豆习题(附解析)

大豆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食用豆类作物:主要指以收获籽粒食用的豆科植物。
2.有限结荚习性:大豆的有限生长类型,顶部结3个豆荚而后自动封顶的类型。
二、填空1.大豆产量由单位面积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4个因素构成。
2.大豆蛋白是全价蛋白,含有人体所需 8 种氨基酸。
3.大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是东北春大豆区。
三、选择题1.太谷的大豆品种引到运城种植,其生育期(B)。
A.延长B.缩短C.不变2.对于大豆,下列论述错误的是(C)。
A.根系具根瘤B.豆血红蛋白形成后开始具有固氮能力C.大豆与根瘤菌是互生关系D.根瘤菌固氮量不能满足大豆自身需要3.晋大53号大豆引到南方种植,其生育期(B)。
A.延长B.缩短C.不变4.运城的大豆品种引到太谷种植,其生育期(A)A.延长B.缩短C.不变D.有的品种延长,有的品种缩短5.对同一个大豆品种来说,在籽粒产量的四个构成因素中首要的最活跃的因素是(D)。
A.单位面积株数B.粒重C.每荚粒数D.每株荚数6.夏大豆与春大豆比较(ABD)。
A.种植密度应增大B.生育期变短C.经济系数降低D.花期变短E.需水量少四、判断是非题(对者写“∨”,错者写“×”)1.有限结荚大豆从上往下依次开花。
(×)2.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3.大豆是一种需氮量较少的作物。
(∨)五、问答题1.简述大豆根瘤固氮的特点。
答:①根瘤细胞内形成豆血红蛋白,根瘤内部呈红色,此时根瘤开始具有固氮能力;②根瘤菌所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量的1/2-3/4,共生固氮是大豆的重要氮源,然而单靠根瘤菌固氮是不能满足其需要的;③开花至青粒形成阶段固氮最多,约占总固氮量的80%;④大豆植株与根瘤菌之间是共生关系。
大豆供给根瘤菌糖类,根瘤菌供给寄主以氨基酸。
2.简述大豆三种结荚习性类型的生育特点。
答:①无限结荚习性:具有这种结荚习性的大豆茎秆尖削,始花期早,开花期长。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作物生长规律B. 作物病虫害防治C. 作物遗传育种D. 作物土壤管理2.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光照D. 风力3. 作物栽培中,合理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作物产量B. 改善土壤结构C. 减少病虫害发生D. 所有以上4. 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5.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中常用的灌溉方式?A. 滴灌B. 喷灌C. 漫灌D. 干灌6. 作物栽培中,适宜的播种密度对作物生长有何影响?A. 增加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B. 提高作物品质D. 所有以上7. 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A. 作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B.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C. 作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的过程D. 作物通过吸收养分生长的过程8.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原则是什么?A. 多施少施B. 适量施肥C. 只施氮肥D. 只施有机肥9. 作物栽培中,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水?A. 观察土壤颜色B. 观察作物叶片C. 观察作物根部D. 所有以上10. 作物栽培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 只使用化学农药C. 只使用生物防治D. 只使用物理防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的学科。
2.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作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 作物生长需要的三大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作物栽培中,灌溉的目的是满足作物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需要。
5.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作物遗传育种B. 作物生长环境C. 作物栽培技术与管理D. 土壤肥力2.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土壤B. 光照C. 水分D. 风力3.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作物产量D. 所有上述选项4. 作物灌溉的原则是什么?A. 定时定量B. 根据作物需求C. 根据天气情况D. 根据土壤湿度5. 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A. 作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B.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 作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水分D. 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试题的完整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作物栽培学中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2. 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通常被称为作物的______。
3. 作物的灌溉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滴灌等。
4.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生物防治等。
5. 作物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包衣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解释什么是作物的“三要素”,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
3. 描述作物轮作制度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个实际的轮作模式。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作物栽培中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及其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 分析作物栽培中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水分管理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10分)某农场主在种植小麦时发现,尽管灌溉和施肥都按照标准进行,但小麦的产量仍然不高。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B5. A二、填空题1. 土壤、水分、光照2. 温度范围3. 灌溉、喷灌4. 化学防治、物理防治5. 消毒、浸泡三、简答题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管理方法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甘薯、马铃薯习题(附解析)

甘薯马铃薯习题一、填空1.马铃薯由块茎繁殖发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由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根系为直根系。
2.马铃薯培土的作用为加厚结薯层次和避免薯块外露而降低品质。
3.关于马铃薯退化的学说有病毒学说、高温学说和种性退化学说。
4.马铃薯块茎膨大适宜温度是17~18℃,大于20℃生长缓慢。
5.甘薯栽插的温度低限为16℃。
6.甘薯的根有纤维根、柴根和块根三种类型。
二、选择题1.马铃薯退化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B)。
A.高温与病毒源的存在B.病毒源的存在与高温引起的蚜虫潜飞C.干旱与病毒源的存在D.干旱与高温2.马铃薯块茎位于(B)。
A.匍匐根顶端B.匍匐茎顶端C.地下茎顶端D.芽眼根顶端3.下列薯类作物中属于粮菜兼用的是(B)。
A.甘薯B.马铃薯C.木薯D.薯蓣4.马铃薯喜凉怕热,当温度超过(D)℃时,其块茎就停止膨大。
A.20B.25C.30D.355.甘薯育苗前期催芽适宜温度为(A)℃。
A.35B.30C.25D.206.马铃薯病毒病传播媒介有(ABCD)。
A.蚜虫B.线虫C.叶蝉D.农机具E.玉米螟三、判断是非题(对者写“∨”,错者写“×”)1.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的根系为直根系。
(×)2.高温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
(∨)3.甘薯块根有极性。
(∨)四、问答题1.叙述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的途径。
答:①选用抗病毒的优良品种;②对已感病的优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
为了迅速获得大量优质脱毒种薯,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加强脱毒种薯生产田的栽培管理,防止病毒再侵染:包括选地隔离、种薯催芽与播种、合理施肥、喷药防蚜、提前收获和刈蔓等。
③其他途径。
在中原二季作和南方两季作地区采用秋、冬季留种,西南混作区采用高山留种等措施,对减轻马铃薯病毒病害也有一定效果。
2.简述马铃薯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
答:①芽条生长期:是以根系形成和芽条生长为中心,是马铃薯发苗扎根、结薯和壮株的基础;②幼苗期:该期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主,同时伴随着匍匐茎的伸长以及花芽和侧枝茎叶的分化,是决定匍匐茎数量和根系发达程度的关键时期;③块茎形成期:由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中心转向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地下部块茎形成并进阶段,是决定单株结薯数的关键时期;④块茎增长期:茎叶和块茎生长都非常迅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生长大小的关键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时期;⑤淀粉积累期:茎叶停止生长,块茎体积不在增大,但重量仍在增加,是淀粉积累的主要时期;⑥收获期:地上部茎叶枯黄,块茎内淀粉积累达到最高值。
作物栽培学总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总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作物品种改良B. 作物生产技术C. 作物病虫害防治D. 作物栽培技术与原理答案:D2. 作物栽培学中,决定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A. 作物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作物密度答案:A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答案:C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育周期包括哪些?()A. 苗期、开花期、成熟期B. 播种期、苗期、开花期、成熟期C. 播种期、苗期、开花期、结实期、成熟期D. 苗期、开花期、结实期、成熟期答案:C5. 作物栽培学中,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pH值答案:D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A. 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量B. 单株产量、单株粒数C. 单株粒数、粒重D. 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量、单株粒数、粒重答案:D7.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A. 光照强度B. 温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水分管理包括哪些方面?()A. 灌溉B. 排水C. 灌溉和排水D. 土壤改良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什么?()A. 适量施肥B. 均衡施肥C. 适时施肥D. 所有以上原则答案:D10.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包括()。
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土壤改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栽培学中,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自然因素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答案:ABCD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C. 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D. 作物的育种方法答案:C2. 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中,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萌发期B. 营养生长期C. 开花期D. 休眠期答案:D3.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pH值答案:D4.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土壤肥力C. 减少病虫害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C5.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
A. 提高作物产量B. 降低作物品质C. 增加土壤侵蚀D. 减少水分蒸发答案:A6. 作物的灌溉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灌溉的原则?()A. 适时B. 适量C. 均匀D. 频繁答案:D7. 作物施肥中,以下哪个不是施肥的原则?()A. 适量B. 适时C. 均匀D. 过量答案:D8.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个不是防治措施?()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忽视防治答案:D9. 作物的收获时期应该根据()来确定。
A. 作物的生长周期B. 作物的市场价格C. 作物的病虫害情况D. 作物的品种特性答案:A10. 作物的种子处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种子处理的目的?()A. 提高种子活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种子重量D. 提高发芽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遗传改良答案:A, B, C12. 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 D13. 作物轮作的优点包括()。
A. 减少病虫害B. 增加土壤肥力C. 提高作物产量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A, B, C14.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带来以下哪些好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土壤侵蚀C. 增加土壤养分消耗D. 提高作物品质答案:A, B15. 作物施肥的原则包括()。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02级第二学期A卷(附解析)

农艺、农学02级第二学期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长2.发育3.生育时期4.经济产量5.种子的休眠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有()。
A:小麦、玉米、棉花 B:玉米、甘蔗、花生C:水稻、玉米、大豆 D:玉米、油菜、高粱2.以下可以作为油料作物的是()。
A:花生、大豆、高粱 B:大豆、油菜、向日葵C:大豆、油菜、小麦 D:烟草、花生、蓖麻3.小麦特有的生育时期是()。
A:大喇叭口期 B:结荚期C:现蕾期 D:分蘖期4.春化必须经历低温,春化时间也较长的小麦属于()。
A:冬性小麦 B:弱冬性小麦C:春性小麦 D:夏小麦5.属于常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水稻、小麦、大麦、大豆 B:白菜型油菜、向日葵、玉米C: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 D:马铃薯、甘薯、玉米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种子的萌发分为、和发芽3个阶段。
2.作物栽培的研究法有生物观察法、、和。
3.我国栽培稻有籼稻与粳稻之分,北方多种,南方多种。
4.我国现存的四篇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分别是、、和。
5.我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其中山西中北部属于,山西南部属于。
6.种植业三元结构是指粮食作物、和。
四、简答题(共26分)1.作物栽培学所研究的对象、性质和任务是什么?(3分)2.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把作物分成几大部分、几大类别?各是什么?(6分)3.作物的种子与植物学上通常指的种子有何不同?(5分)4.栽培植物与其野生祖先存在着那些方面的差异?(6分)5.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3分)6.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是什么?(3分)五、论述题(共19分)1.作物生长的S形生长过程有何应用价值?(10分)2.举例说明单子叶与双子叶作物的根、茎、叶有何不同?9分)农艺、农学02级第二学期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长:生长是作物体积或重量的量变过程,是作物植株或器官由小到大、或由轻到重的不可逆的数量增长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体(根、茎、叶)的生长和生殖体(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作物栽培学-山西农业大学06级第二学期A卷(附解析)

第 1 页 共 8 页山西农业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A 卷) 考试科目 作物栽培学1-(2级) 考试时间 2009.6 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玉米拔节期 2.谷子卡脖旱 3.匍匐茎 4.糖用高粱 5.无限结荚习性大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核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线……………………………………………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6.直立型花生7.同位蕾8.衣分9.果针10.清棵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花生的主要开花结果部位是()A.第1、2条侧枝B.第3、4条侧枝C.第1、2对侧枝D.第3、4对侧枝2.果穗以上叶片直立、上冲,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的玉米类型是()A.平展型 B. 紧凑型C. 半紧凑型D. 半平展型3.农谚:“淋出秕来,晒出米来”是针对谷子下列哪个时期()A. 幼苗期B. 分蘖拔节期C. 孕穗期D. 灌浆成熟期第 2 页共8 页4.在孕穗阶段,高粱根皮层薄壁细胞死亡,形成通气空腔,与叶鞘类似组织相连通,起到通气作用,所以高粱() A.抗旱 B. 耐涝C.耐瘠D. 抗病5.马铃薯食用薯贮藏适宜温度为()A. 2—4℃B. 7—8℃C. 16—20℃D. 1—4℃6.大豆一生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是()A.开花结荚期B.花芽分化期C.结荚鼓粒期D.幼苗生长期7.花生荚果发育的首要必要条件是()A.营养B.光照C.黑暗D.水分8.山西晋南棉区属于()A.黄河流域棉区B.特早熟棉区C.长江流域棉区D.西北内陆棉区9.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叶龄指数约为()A.30% B.90%C.100% D.60%10.与小米饭的柔软性、香味、色泽、光泽有关的指标是() A.直链淀粉含量 B.蛋白质含量C.淀粉含量 D.脂肪含量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糯玉米与甜玉米的籽粒特性均为隐性基因控制,所以只需与其它玉米类型品种隔离种植,而两者互相不必隔离种植,这样做不会影响两者的籽粒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3个阶段。
2.作物栽培的研究法有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产量对比法)。
3.我国栽培稻有籼稻与粳稻之分,北方多种(粳稻),南方多种(籼稻)。
我国现存的四篇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分别是(上农篇)、(任地篇)、(辩土篇)、(审时篇)。
4.我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其中山西中北部属于(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山西南部属于(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5.种植业三元结构是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
6.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最大的区别是(增温效应)和(低温效应)。
7.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1.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B)。
A.小麦、玉米、棉花B.马铃薯、小麦、豌豆C.小麦、花生、烟草D.豌豆、玉米、向日葵2.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有(C)。
A小麦、玉米、棉花 B玉米、甘蔗、花生C水稻、玉米、大豆 D玉米、油菜、高粱3.山西省某地主要作物有马铃薯、莜麦、胡麻、大豆、黍稷等,该地区是山西省的(A)。
A.晋北、晋西北B.晋中、吕梁C.运城、临汾D.长治、晋城4.以下可以作为油料作物的是( B )。
A.花生、大豆、高粱B.大豆、油菜、向日葵C.大豆、油菜、小麦D.烟草、花生、蓖麻5.以下属于自花授扮的作物是( B )A.小麦、棉花、大豆B.小麦、水稻、大豆C.水稻、玉米、小麦D.棉花、蚕豆、花生6.属于常异花授粉的作物是(C)。
A水稻、小麦、大麦、大豆 B白菜型油菜、向日葵、玉米C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 D马铃薯、甘薯、玉米7.不耐连作的作物有(A)A.黄麻、大麻、向日葵B.芝麻、大麻、玉米C.大豆、向日葵、小麦D.胡麻、芝麻、棉花8.子叶出土的作物有(AB)。
A.棉花B.大豆C.蚕豆D.豌豆E.花生9.地膜覆盖的增产原理有(ABCDE)A.具有土壤热效应,增加土壤温度B.具有明显的保墒和提墒效应C.改善土壤物理性状D.加速土壤养分转化利用E.抑制土壤盐溃化1.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
(√)2.作物生产上的种子是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3.蒸腾系数是指作物每形成1k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4.以营养器官作为主产品的作物,经济系数较高。
(√)小麦1.小麦成熟期可以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2.小麦的种植方式有(常量播种)、(超常量播种)和(精量播种)。
3.春小麦比冬小麦少两个生育时期,分别为(越冬期)和(返青期)。
4.小麦群体层次结构可分为(光合层)、(支架层)及(吸收层)。
5.小麦整个种子由(皮层)、(胚)和(胚乳)3部分构成。
6.当小麦籽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3/4时为(多半仁期),籽粒体积达到最大时叫(顶满仓)。
7.冬性小麦在(0—3℃)范围内,经过(30天)以上才能通过春化发育。
8.旱地小麦“三墒整地”指的是(深耕蓄墒)、(耙耱保墒)和(镇压提墒)。
9.在蜡熟末期收获,子粒的千粒重最高,子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1.小麦成熟期间各绿色器官进行光合作用相对能力最大的器官是(C)。
A.倒2叶B.倒3、倒4叶C.旗叶和倒2叶D.穗部2.依小麦分蘖规律,当小麦III孽出现时,其主茎叶总数为(B)。
A.5B.6C.7D.83.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主茎叶龄为6时,其单株分蘖数(主茎也算作一个分蘖)应为(A)。
A.5B.7C.3D.44.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阶段的小麦类型是(B)。
A.夏小麦B.半冬性小麦C.春性小麦D.冬性小麦5.在0~3℃条件下,经历35d以上可通过春化的小麦类型是(A)。
A.冬性小麦B.半冬性小麦C.春性小麦D.夏小麦6.春化必须经历低温,春化时间也较长的小麦属于(A)。
A:冬性小麦 B:弱冬性小麦 C:春性小麦 D:夏小麦7.适用于制作面包的是(A)。
A.强筋小麦B.软质小麦C.中筋小麦D.弱筋小麦8.小麦主茎叶片数达8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总茎数(包括主茎)应为(C)。
A.5B.8C.13D.219.小麦特有的生育时期是(D)。
A大喇叭口期 B结荚期 C现蕾期 D分蘖期10.符合麦类作物特征特性的有(AC)A籽粒腹部有纵沟 B茎通常为髓所充 C有冬性及春性类型 D对温度要求较高11.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是(BDE)。
A基本苗数 B每穗粒数 C单株分蘖数 D单位面积穗数 E粒重1.小麦种子的颜色有白皮种和红皮种,其中红皮种皮厚,休眠期长。
(√)2.小麦主茎叶与一级分蘖呈N-3的同伸关系。
(√)3.小麦群体层次结构可分为光合层、支架层和吸收层。
(√)4.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Ⅲ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为6。
(√)5.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6.晚播冬小麦采取以主茎成穗和分蘖成穗并重的合理密植途径。
(×)7.山西南部、陕西、山东、河南等黄淮海麦区的生态条件决定了该麦区的小麦容易获得多穗、大穗。
(√)玉米1.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品种为(马齿型)和(半马齿型)。
2.玉米从光合作用途径上看属于(C4)作物,其叶片维管束为(双圈式)结构。
3.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方式有2种,分别是(先覆膜后播种)与(先播种后覆膜)。
4.玉米根系为(须根系),其次生根形成后(处生根)的作用便减弱。
5.玉米拔节期,其雄穗分化处于(生长锥伸长期);玉米(大喇叭口期),其雄穗分化正处于四分体期。
6.衡量玉米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的三个主要生理指标是光合势(净同化率)及(经济系数)。
7.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大型运动细胞),花生叶片下表皮与海绵组织之间有一层大型薄壁细胞,常称为(贮水细胞)。
8.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雄穗属(圆锥花序),雌穗是(肉穗花序)。
9.紧凑型玉米比平展型玉米群体透光(好),光能利用率(高)。
10.甜玉米和糯玉米的“甜”及“糯”性状均由(隐性)基因控制,所以在种植时必须要求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11.玉米地膜、秸秆二元覆盖既有地膜覆盖(增温保墒)的作用,又有秸秆覆盖(蓄水保墒)、肥田改土作用。
12.玉米拔节至抽雄期追肥,一般进行两次。
第一次在(拔节前)后施入,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追施。
1.玉米特有的生育时期是(D)。
A.越冬、吐丝B.抽穗、开花C.抽雄、拔节D.大喇叭口2.玉米需水临界期是(C)。
A.拔节—大喇叭口B.大喇叭口—成熟C.大喇叭口—灌浆D.出苗—抽雄3.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C)。
A.经济产量不断增加B.经济产量不断地下降C.穗粒数和千粒重不断下降D.穗粒数、穗数直线增加4.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品种为(A)A.马齿型和半马齿型B.甜玉米C.高油玉米D.硬粒型5.玉米叶龄指数约在60%时,其处于( D )。
A.拔节期B.抽雄期C.小喇叭口期D.大喇叭口期6.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叶龄指数为(C)A.30% B.90% C.60% D.100%7.果穗以上叶片直立、上冲,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的玉米类型是( B )A.平展型 B. 紧凑型 C. 半紧凑型 D. 半平展型8.以下属于玉米生育时期的有(AC)。
A.拔节期B.现蕾期C.抽雄期D.分蘖期E.鼓粒期1.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2.甜玉米在种植时必须要求与普通玉米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糯玉米须隔离种植,否则籽粒就会失去糯性。
(√)3.甜玉米和糯玉米的“甜”及“糯”性状均由隐性基因控制,所以在种植时必须要求有一定的隔离距离。
(√)4.玉米的生育时期分为出苗期、起身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抽丝期和成熟期。
(×)5.在一定范围内,玉米单位面积穗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率越来越慢。
(√)6.糯玉米与甜玉米的籽粒特性均为隐性基因控制,所以只需与其它玉米类型品种隔离种植,而两者互相不必隔离种植,这样做不会影响两者的籽粒特性。
(×)7.在正常播期范围内,玉米播期越迟则出苗越慢。
(×)8.当玉米叶龄指数为60%左右时,雄穗分化进入四分体时期,雌穗分化处于小花分化期。
(√)谷子1.谷子分蘖多少与(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关。
2.谷子穗分化的三种类型是(分离型)、(提前型)及(衔接型)。
3.一般谷类粮食风干状态的含水量为(12%~14%),油料种子含水量为(8%~9%)。
4.谷子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
5.谷子一生需水规律是(前期耐旱),(中期喜水),(后期怕涝)。
6.谷子一亩地的播种量为(1-1.5kg),播深为(3-5cm)。
7.谷子的茎是由(胚轴)发育形成的,谷穗为(穗状圆锥)花序。
1.评价小米食味品质的主要指标有(D)A维生素 B蛋白质 C脂肪 D胶稠度2.与小米饭的柔软性、香味、色泽、光泽有关的指标是(A)A直链淀粉含量 B蛋白质含量 C淀粉含量 D脂肪含量3.谷子“卡脖旱”指的是(B)A穗分化初期 B穗分化后期 C灌浆期 D苗期4.农谚:“淋出秕来,晒出米来”是针对谷子下列哪个时期(A)A灌浆成熟期(需要充足的光照) B分蘖拔节期 C孕穗期 D幼苗期5.糊化温度与蒸煮米饭时间及用水量成(C)A负相关 B无相关 C正相关 D相关不显著6.夏谷子“三早一密”栽培技术为(ABCE)A抢时早播 B及早管理 C选用早熟品种 D及早收获 E合理密植1.谷子蛋白质含量随降水量的增加而提高。
(√)2.水肥条件越好,大豆、棉花的种植密度应该越低。
(√)3.谷莠子与栽培谷子亲缘关系较近,是谷子近缘祖先。
(×)4.“有钱难买五月旱”,意即谷子苗期适当干旱有好处。
(√)5.谷子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
(√)马铃薯1.马铃薯由(块茎)繁殖发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由(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根系为直根系。
2.马铃薯培土的作用为(加厚结薯层次)和(避免薯块外露而降低品质)。
3.关于马铃薯退化的学说有(病毒学说)、(高温学说)和种性退化学说。
4.马铃薯块茎膨大适宜温度是(17~18℃),大于(20℃)生长缓慢。
1.马铃薯退化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B)。
A高温与病毒源的存在 B病毒源的存在与高温引起的蚜虫潜飞C干旱与病毒源的存在 D干旱与高温2.马铃薯块茎位于(B)。
A.匍匐根顶端B.匍匐茎顶端C.地下茎顶端D.芽眼根顶端3.下列薯类作物中属于粮菜兼用的是(B)。
A.甘薯B.马铃薯C.木薯D.薯蓣4.马铃薯喜凉怕热,当温度超过(D)℃时,其块茎就停止膨大。
A.20B.25C.30D.355.马铃薯块茎增长速度最快时,其地上部处于(D)。
A.幼苗期B.现蕾期C.初花期D.盛花期6.垂直着生在土中,其上有若干节并生有腋芽,是(B)A.匍匐根B. 地下茎C.匍匐茎D.芽眼根7.马铃薯芽眼在块茎上呈螺旋状排列(D)A.中部密B.顶部稀C.顶部、基部均稀D.顶部密8.马铃薯食用薯贮藏适宜温度为(D)A.2—4℃B.7—8℃C.16—20℃D.1—4℃9.马铃薯病毒病传播媒介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