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外态和低俗心理的鲜明对比-简析《永远的尹雪艳》
欲望和命运的反思——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解读
欲 望和命 运的 反思
白先勇 《 永远的尹雪艳》解 读
姚
(中州大学
一
、
染他 的仪表 “ 生得品貌 堂堂,高高的个儿,结实 的身体 ,穿着裁 剪 合度 的西装,显得分外英俊 ” ;从事业上他 “ 是个 台北市新兴 的实业 巨子 ” , “ 头脑灵活 ,具有丰 富的现代化 工商 管理 知识 ,才 是四十出头,便 出任一家大水泥公 司的经理 ” ;在家庭方面他还 “ 有位 贤惠的太 太及 两个 可爱的孩 子” ,当时着 实是 “ 家庭美满 , 实业充满前途 ” 。而就 是这 样一个有家庭有事业前途无量 的优秀 青年,也经不住尹雪艳美貌的诱惑,置他那 贤惠的妻子于不顾 , 毅然投入到尹雪艳的怀抱 中,而且还渐渐变得性情暴戾 , 最 后终 于在 “ 向~个工人拍起桌子喝骂的时候 ,那 个工人突然发 了狂 , 把扁钻从徐壮 图前胸刺穿到后胸 ” ,最后落得惨死 的下场 。 三 、欲望和命运的反思 尹雪艳虽然是一个八面玲珑 , 才貌双全 、 气度不凡 的交 际花 , 但在小说中 , 她实 际上充当 了欲望之神和命运之神 的化身 首先 , 她是 “ 欲望 ”的象征 ,她 的出现 膨胀起人们 不可遏 制的欲 望,人 们无法抵挡她 的诱惑 ,被她一个个吸进 了无底 的黑洞 。表面上 , 那些科长 、处长 、经理们 围绕着尹雪艳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争夺 和追逐 , 事 实上 ,他们是为 了满足 自己的欲望而进行着挣扎和努 力 ,因此,尹雪艳也就成 了 “ 欲望 ”的象 征。白先勇在尹雪艳身 上 寄寓 的 “ 神性 ” ,在具有着 “ 欲望之神 ”的特质 的同时 ,更为 本质 的还在于要把她作为一种 “ 命运之神 ”的喻示和象征 。 在 《 永远 的尹雪艳 》中有 这样一句话:“ 在 麻将桌上 ,一个 人 的命运 、往往不受控制 。 ”在 《 永远的尹雪艳》里,“ 麻将桌 ” 进 一步 变为整个 人生的缩影 。尹雪艳 的公馆里 ,“ 打麻将有特别 设备的麻将 间、麻将桌、麻将灯 ,都设计得十分精 巧” 。围着尹 雪艳的麻将桌 “ 互相厮杀互相 宰割 ”的朋友们 ,其实也就是 陷落 在 人生的泥 沼中徒然 打滚 的人类 。而尹雪艳,这位铁面无私 的死 神,当然 自己不下场 ,只是旁观 。她总预先下一番工夫 ,替客人 们安排好牌局,准备得完善妥帖 ,为的却 是能够尽情观 赏人类 无 助的挣扎,以为 自娱 。没有一人能够成为胜利者 ,因为 “ 在 麻将 桌上,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不受控制 ” 。真的,既有 “ 死亡 ”之存 在,谁还能够控制 自己的命运 ?一如尹雪艳转动菜牌选菜 ,谁知 道死神下次选中的,是你是我? 其实在人的人生历程 中,不受控制的命运又 岂只是在麻将桌 上?欲望又 由人产生,而人反过来却往往受欲望的控制 ,这在某种 意义上不正是一种人的命运 的安排吗?在永远的尹雪艳面前,各色 各样 的人走马灯似的人生遭遇的变化和浮沉似乎也不无 “ 命运”在 幕后操纵。 在表面的厮杀, 角逐和较量的背后, 人其实只不过是 “ 命 运”手中的一个玩偶, 欲望的不可遏制,某种程度上其实是 “ 命运” 的驱使所致 。欲望和命运原本密不可分 ,人有什么样的欲望就可 能 导致什么样 的命运,但欲望和命运毕竟又不相同。以欲望为焦点展 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 《 永远的尹雪艳 》的深刻含义 。 参考文献 :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形象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形象作者:彭飞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07期内容摘要:从道德伦理观、生命意识、生存哲学等诸多角度,读者对尹雪艳一一进行了解读,归结于红艳祸水、死亡无处可逃、人生是一场虚无的传统大众情结与生命感悟。
抑或,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一下尹雪艳,冷艳、优雅之下,内隐的是一个“乱世佳人”,巧妙运用美色与聪慧,在男性构筑的钱权世界中,企图把握自己命运而呈现出的无情、动人。
关键词:乱世佳人建构主义解构主义他者救赎白先勇先生《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内蕴丰富,包孕无穷,因而,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读者对这一女性形象拥有迥异的解读方式。
从最初的女人是红颜祸水到死亡无处可逃的生命观,从预示着整个腐朽上层的没落到一切皆是虚无的生存哲学。
解构主义认为,“所有的文学都超越文学,——仅仅保持本来面目的文学会是什么样子呢?”建构主义“强调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包含有主客相互作用的辩证观点,----强调主观形成图式和改变图式的作用,不注重客观事物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
从女性主义视角,融入女性的情感体验,对尹雪艳进行边缘化的解读,试图能具备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的深邃,能从白先勇先生的描写中洞悉到尹雪艳灵魂的颤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必须先有物质资料才能进行精神生产,没有面包是不可能希冀所谓的爱情。
人本主义哲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的五个层次,从物质生存、安全需要到交往、尊重、爱和归属的需要,逐层提升。
从文本中可以得知,尹雪艳还处于低层次的物质需要阶段,因而,她会想尽办法,用尽手段去笼络权势者,让自己生活源源不断。
在上海百乐门尹雪艳是红舞女,为了她,上海金融界的洪处长抛妻弃子,丢官、破产。
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离开时一清二白,“我的永远是我的”,不难看出尹雪艳冷酷,更是一种别样的自立。
在台北仁爱路四段的高级公馆里;有着叫人舍不得离开的麻将机,有着隔音设备好、可以恣意唱和的房间;有着四季冷暖适宜、鲜花常伴、忘却尘世,透着一股甜腻晚香玉的客厅。
《永远的尹雪艳》何以“永远”
《永远的尹雪艳》何以“永远”《永远的尹雪艳》是一部纪实性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女人尹雪艳的生活故事。
小说通过对尹雪艳的描写,展示了她内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剥削。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小城镇。
尹雪艳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家庭的支持下,尹雪艳坚决要求接受教育,她自己勉强攒够了上大学的学费。
正当尹雪艳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她的梦想却被无情地打破了。
尹雪艳因为家庭困难不得不放弃大学,而嫁给了一个家境稍好但却没有文化的男人。
尹雪艳的婚后生活充满了困难和挫折。
丈夫对她不闻不问,婆婆对她态度冷淡,家庭经济拮据。
然而尹雪艳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天。
她靠自己的双手种地养家,同时也利用零碎的时间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尹雪艳虽然身处困境,但她从不向命运低头,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有可能改变现状。
尹雪艳的勤奋和坚持最终获得了回报。
她通过高考考取了大学本科文凭,而且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一份好工作。
尹雪艳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她自己的命运,也鼓舞了身边更多的人。
她成为了一个榜样,让那些曾经觉得无望的人重新振作起来,相信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生活。
小说通过尹雪艳的故事,呈现了一个普通女人对抗困境的坚定态度。
她在面对家庭的压迫和社会的歧视时没有退缩,她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可以战胜一切。
故事中也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尹雪艳用自己的奋斗证明了女性也是可以独立自主,追求自己的梦想。
《永远的尹雪艳》通过真实的人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将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作品以尹雪艳为代表,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同时也引人思考社会对于个体的限制和压迫,呼吁社会给予更多平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永远的尹雪艳读后感
永远的尹雪艳读后感永远的尹雪艳读后感写作人:自然之光一、尹雪艳的人生际遇尹雪艳是一位无论从艺术成就还是身世背景来看,都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她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那是一个充满着变革与战争的年代。
她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于音乐的浓厚兴趣,并经过了坚苦的自学与努力,最终获得了入读中央音乐学院的机会。
二、尹雪艳的音乐成就尹雪艳作为古琴演奏家,具有极高的演奏技术和素质,她的演奏风格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深具艺术魅力。
她不仅在古琴演奏领域拥有着深厚的造诣,同时也创造了许多琴曲,为中国古琴音乐的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永远的尹雪艳》的阅读体验《永远的尹雪艳》是一本关于尹雪艳的传记,作者徐早萌对于尹雪艳的成就、性格和一生经历都做了非常详实的描述。
阅读这本传记,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尹雪艳的音乐才华,更可以看到她生命的真谛。
尹雪艳在一生中也遇到了各种挫折,但她仍然一直保持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四、从尹雪艳身上得到的启示阅读完《永远的尹雪艳》,读者可以从中受到许多的启示。
第一,要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和兴趣;第二,要保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毅力;第三,要学会坚强,走出低谷,获得一份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些都是从尹雪艳身上可以得到的奇妙启迪。
五、我的感想作为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我对于尹雪艳的传奇人生感到很是敬佩。
她的才华、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我这个普通人身上也可以看到性影响。
虽然我不会古琴,也不至于成为一个音乐大师,但我也愿意在生命中追逐自己的梦想,坚定并且持续着自己的那份热情,正如尹雪艳一样。
六、总结尹雪艳的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但她饱经风霜却依然用音乐的魔力,感动了一代人。
在《永远的尹雪艳》中,读者可以找到许多的感动与启示,也许正因为生命中有了这样可感知的情感,我们才会勇敢地面对生活,发现其乐趣和价值。
论《永远的尹雪艳》的多重意蕴
论《永远的尹雪艳》的多重意蕴作者:胡芳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5期摘要:白先勇作为当代华语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其作品大都有着其独特的个人风格色彩,尤其是在短篇小说的创作方面,更是达到如火纯青之境地。
文笔简练却又细腻刻画,行文结构均衡匀称,起承转合间如行云流水。
其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通过“不在人间”的尹雪艳而折射众生相,尹雪艳的背后隐藏着多重意蕴。
因此,本文将从尹雪艳形象的超现实性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加之“半上帝”的叙事视角三个角度出发,试图浅析《永远的尹雪艳》的经典意义何在,探究其隐含的多重意蕴。
关键词:超现实性;文化内涵;叙事视角一、尹雪艳形象的超现实性――“永远的幽灵”对于尹雪艳自身来说,可谓是一个“永远的幽灵”。
整篇小说围绕永远的尹雪艳这一形象而展开,通过首句“尹雪艳总也不老”,拉开幽灵叙述的帷幕。
但显然易知的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论是谁,最终都会湮没在无声的岁月中。
沧海桑田亦不过瞬息,没有人能够挣脱时间的桎梏。
但作者却赋予了尹雪艳以“永远”,使其挣脱了时间,成为了一个“非人”的幽灵。
总也不老的尹雪艳在公馆之中带着悲天悯人的眼光俯瞰他人在尘世间浮沉。
(一)外貌不变,容颜不逝尹雪艳的容貌恒久未变始终保持着原样,超脱了时间的限制,岁月也不曾在其身上留下丝毫的痕迹。
作者赋予尹雪艳永不衰老的容颜,区别了其他风尘女子,看似是“非人”的幽灵,实则,更深沉的内涵在于赋予尹雪艳以象征意义,即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永驻。
然而,盛极必衰,有青春的存在,也就有了衰老与死亡的必然。
正是因为有衰老与死亡,青春才更加弥足珍贵,令人魂牵梦萦。
拥有了青春永驻的尹雪艳却也只是过着单调枯燥的生活,日子一天天的重复。
寒来暑往,不管人事如何变迁,尹雪艳始终在公馆之中迎来送往。
时间在尹雪艳的身上停止了流逝,却也剥夺了她生存的动力,她只得在这浑噩的生活中沉沦。
时间永不停止,历史不可能为任何一个人停驻。
若是时间停止,人们生存的意义也随之消逝,生活亦只能是一潭死水般空虚,失去了“灵性”的可爱。
试论《永远的尹雪艳》的语言艺术
试论《永远的尹雪艳》的语言艺术作者:任亿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5期摘要: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是著名作家白先勇《台北人》的首篇,其采用了全知的叙述角度,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刻画出了尹雪艳及其周围的人物。
在这篇小说里叙述者和隐含作者对尹雪艳的态度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形成了不可靠叙述。
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叙事语言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对话语言以声传神,将语言的推敲和锤炼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彰显出了白先勇非凡的语言功力与魅力。
关键词:《永远的尹雪艳》;不可靠叙述;语言;意象一、不可靠叙述之反讽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里这样定义“可靠叙述”和“不可靠叙述”:“当叙述者为作品的思想规范(亦即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辩护或接近这一准则行动时,把这样的叙述称之为可信的,反之,称之为不可信的。
”本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则是采用了不可靠叙述,可以看出小说的叙述者在整个小说中对尹雪艳的赞美、钦慕和迷恋。
他这样形容尹雪艳“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尹雪艳迷人的地方实在讲不清,数不尽”;尹雪艳是上海百乐门时代永恒的象征。
但是纵观全文,会发现尹雪艳其实是一个不详的存在,和她接触的几个男人为了她先后抛家弃子,最终走向了命运的深渊。
本篇的隐含作者对尹雪艳持一种批评的态度,这正和叙述者对尹雪艳的赞美、迷恋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反差,因此构成了整篇小说的不可靠叙述。
正是这样的不可靠叙事的构成,使得《永远的尹雪艳》这篇小说表现出了浓厚的讽刺意味。
例如:1.叙述者的话:“尹雪艳总也不老……不管人事怎样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作者的本意:孰能不老?即使是尹雪艳,也不可能永远不老。
2.叙述者的话:“洪处长……一年丢官,两年破产,尹雪艳离开洪处长时还算有良心,除了自己的家当外,只带走一个从上海跟来的厨司及两个苏州娘姨。
”作者的本意:其实尹雪艳是没有良心的,洪处长破产时,她不但离弃他,还带走了自己的一切家当。
解读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解读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作者:许莉萍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5期摘要:作者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描写了一个风华绝代的百乐门舞女——尹雪艳,她的神秘气质吸引着上海旧贵族围绕在她身边,她是乱世的妖孽,作者通过他缅怀了旧上海生活,通过时间之于她的凝定性来反衬时代巨变。
关键词:全知全能时间;凝定性;妖性;符号一、叙述视角和小说结构小说第一部分这种议论式在叙述文本中的开场方式在现代小说写作中显得别具一格。
《永远的尹雪艳》采用全知全能视角的叙述方法,主人公被剥夺了自由展现自身意志的所有可能性,成为一个纯观念客体。
文本叙述处处可见叙述者急于与那些非主人公合谋,为主人公构造一段“红颜祸水”的传奇叙述痕迹:“尹雪艳名气太大了,难免招忌,她同行的姐妹淘醋心重的就到处嘈起说:尹雪艳的八字带着重煞,犯了白虎,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
”叙述者用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了追求尹雪艳的王贵生犯了重罪被枪毙,而抛弃妻子的洪处长一年丢官、两年破产两个家破人亡的例子例证了那些“嘈起之说”。
在整个第一部分尹雪艳没有被给予讲话的机会。
小说第二部分直接转入叙述现在时态,叙事者的评论干预始终控制着叙述本身。
尹雪艳的新公馆华丽的陈设、妥帖的设计、人性化的布置叙事者似乎刻意拖延主人公的出场以增加她的神秘感,并成功将主人公编入作品中其他人物合力构建的语言之网中:“当尹雪艳的靠山相好遭到厄运的时候,她们就叹气道:命是逃不过的,煞气重的娘儿们到底沾惹不得。
”“像侬吧,尹家妹妹,侬一辈子是不必发愁的,自然有人会来帮衬。
”“尹雪艳确实不必发愁,尹公馆门前的马车从来也未曾断过。
”叙述者和文中的非主人公主导了本文基调,虽然小说的第二三部分,主人公也说了三句话,却也带着浓厚的职业色彩,只是劝慰吴经理和宋太太的客气话,并无法为自己红颜祸水的形象进行任何有积极作用的辩解,她的主体性与意识性在小说中都无法展现。
她的形象也在漫长的开场中通过别人的叙述而逐渐丰满起来,后三个部分她与徐壮图的故事无非是为她“红颜祸水”的形象再添一枚佐证而已。
解读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解读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一、叙述视角和小说结构小说第一部分这种议论式在叙述文本中的开场方式在现代小说写作中显得别具一格。
《永远的尹雪艳》采用全知全能视角的叙述方法,主人公被剥夺了自由展现自身意志的所有可能性,成为一个纯观念客体。
文本叙述处处可见叙述者急于与那些非主人公合谋,为主人公构造一段“红颜祸水”的传奇叙述痕迹:“尹雪艳名气太大了,难免招忌,她同行的姐妹淘醋心重的就到处嘈起说:尹雪艳的八字带着重煞,犯了白虎,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
”叙述者用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了追求尹雪艳的王贵生犯了重罪被枪毙,而抛弃妻子的洪处长一年丢官、两年破产两个家破人亡的例子例证了那些“嘈起之说”。
在整个第一部分尹雪艳没有被给予讲话的机会。
小说第二部分直接转入叙述现在时态,叙事者的评论干预始终控制着叙述本身。
尹雪艳的新公馆华丽的陈设、妥帖的设计、人性化的布置叙事者似乎刻意拖延主人公的出场以增加她的神秘感,并成功将主人公编入作品中其他人物合力构建的语言之网中:“当尹雪艳的靠山相好遭到厄运的时候,她们就叹气道:命是逃不过的,煞气重的娘儿们到底沾惹不得。
”“像侬吧,尹家妹妹,侬一辈子是不必发愁的,自然有人会来帮衬。
”“尹雪艳确实不必发愁,尹公馆门前的马车从来也未曾断过。
”叙述者和文中的非主人公主导了本文基调,虽然小说的第二三部分,主人公也说了三句话,却也带着浓厚的职业色彩,只是劝慰吴经理和宋太太的客气话,并无法为自己红颜祸水的形象进行任何有积极作用的辩解,她的主体性与意识性在小说中都无法展现。
她的形象也在漫长的开场中通过别人的叙述而逐渐丰满起来,后三个部分她与徐壮图的故事无非是为她“红颜祸水”的形象再添一枚佐证而已。
二、人物原型与人物性格作者曾说床头摆的书是《红楼梦》,这本书对作者的影响无疑也影射在小说中。
细看小说中关于尹雪艳的描述:“尹雪艳从来不爱擦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爱穿红戴绿,天气炎热一个夏天,她浑身银白,净扮的了不得。
《永远的尹雪艳》:白先勇笔下的繁华与凄凉
《永远的尹雪艳》:白先勇笔下的繁华与凄凉白先勇的《台北人》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尤其是其中的一部短篇《永远的尹雪艳》,它不仅在台湾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且也为白先勇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在小说中,白先勇巧妙地通过主人公尹雪艳的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常。
尹雪艳,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女性,不仅是旧上海百乐门的高级舞女,也是台北上层社会的交际花。
她的名字如同一个传奇,充满了魅力和魔力。
她姿色过人,手腕出众,总是能够轻易地吸引人们的目光和心神。
然而,在她那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悲剧。
尹雪艳的魅力不仅仅是外表,更多的是她那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和独特的处世哲学。
她仿佛是一个永远不会老去的存在,始终保持着那份优雅和魅力。
然而,正是这种永葆青春的神秘感,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悲哀和痛苦。
她目睹了许多曾经风华绝代的人们在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后变得苍老和颓废,而她自己却依然保持着那份青春和魅力。
白先勇通过尹雪艳的形象,展现了现代人在繁华与凄凉之间的挣扎和无奈。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希望抓住一些永恒的东西,但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情。
尹雪艳虽然拥有着众人羡慕的一切,但她内心深处的寂寞和空虚却无人能懂。
白先勇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通过对尹雪艳和其他人物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繁华的台北都市中,人们都在追逐着名利和地位,但最终却往往失去了自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尹雪艳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无奈。
此外,《台北人》作为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不仅展现了台湾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而且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白先勇通过对《台北人》和《永远的尹雪艳》等作品的创作,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之,《永远的尹雪艳》作为白先勇的一部重要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重要视角。
《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反讽解读
一、丰富的张力1. 语言修辞中渗透的张力在《永远的尹雪艳》中,隐喻与色彩的运用,不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更渗透着丰富的张力。
小说中,尹公馆里的故事大多是围绕打麻将展开的,众人在麻将桌上“互相厮杀”的场景成为整个人生的缩影。
正如文中所说“在麻将桌上,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不受控制”,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二者都是一个追逐胜欲、结果未知的过程,围着麻将桌“互相宰割”的人们与陷落在人生泥沼中徒然打滚的人类并无差别;不同的是,“打麻将”只是追求欲望的满足,而“人生”则是一个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麻将输了可以再打而人生一旦迷失便再无回路。
文中以“打麻将”隐喻“人生”,二者的相似、相异之处交互作用形成张力,不仅充分的展示出人类面对生死欲望的盲目,更在命运的无常感中传达出对生死之谜的深思。
纵观全文,白色无疑是小说的主色调,从主人公尹雪艳的装扮“混身银白”,到她准备的物品“雪白冰面巾”,再到殡仪馆里的场景“花圈丧幛白簇簇的”,白色充盈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使全文弥漫着死亡的寒意。
然而,在写尹雪艳重煞徐壮图一节时,作者在象征死亡的白色调上突点了几笔象征血腥的红色,穿着一袭白衣的尹雪艳“破例的在右鬓簪上一朵酒杯大血红的郁金香”、“那朵血红的郁金香颤巍巍的抖动着”、“尹雪艳亲自盛上一碗冰冻杏仁豆腐捧给徐壮图,上面却放着两颗鲜红的樱桃”,红与白,在这里不仅象征着血腥与死亡、暗示着徐壮图无法逃脱的噩运,更通过色彩的反差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使读者对死亡主题有更为直观的感知。
2. 人物塑造中包含的张力就尹雪艳本人而言,她身上调和了各种对立因素。
单看其名“雪艳”二字,一喻圣洁,一喻魅惑,就已表明她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她像“通身银白的女祭司”为人们祈祷、像“命运女神”安抚怜恤她的客人们;另一方面,她重煞亲近之人,红颜祸水,扰乱人间。
尹雪艳这一人物形象介于神灵与妖孽之间,进而导向了“死神”这一特殊化身,这种充满张力的人物塑造对小说生死之谜的探寻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作家们对永远的尹雪艳的评价
作家们对永远的尹雪艳的评价
尹雪艳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备受文坛推崇。
作家们纷纷对尹雪艳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文学传奇。
众所周知,永远的尹雪艳是一部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深入人心的内涵而广受好评。
作家们对这部作品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它展现了真实的人性和社会问题,并通过鲜明的角色刻画和真实的情感描写,深刻而感人地展现了普通人的成长与奋斗。
尹雪艳的文学风格也深受作家们的称赞和推崇。
她的作品充满韵味和力量,语言简练却富有表现力。
她擅长运用细腻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她独特而丰富的想象世界。
她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作品充满了生命的真实性和情感的共鸣。
作家们还赞扬尹雪艳的作品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触觉。
她所描绘的故事背后隐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通过描述人物的命运和生活困境,她将读者引向社会的边缘,让人们重新审视社会的不公与非常。
尹雪艳以她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深入探讨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此外,作家们还对尹雪艳作为人的品格表示崇敬和钦佩。
她不仅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和思考者,更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
她的作品中常常呈现出对弱者的关怀和呼唤公正与平等的声音。
总的来说,作家们对永远的尹雪艳给予了高度评价。
她的作品承载着文学的智慧和社会的关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作家。
尹雪艳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将永远被铭记在文学史上。
盛世遗红——独立清醒的不老美人——《永远的尹雪艳》赏析
盛世遗红——独立清醒的不老美人——《永远的尹雪艳》赏析《永远的尹雪艳》以一种片段化的生动描写,让我们仿佛回到旧时的记忆与氛围,描述了一个丰姿超群、冷艳逼人的人间精灵——交际花尹雪艳的不老故事。
正如符立中认为的,“ 白先勇大量运用了真正的史料, 塑造出一种‘风月忆往’的旧时氛围;另外在于白先勇拥有极端敏锐、甚至一般人无法察觉的‘联觉’ ,可以不自觉地凭借声韵、意象上的第六感等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
”【1】正因为这样的特点,一方面可能使文章体现的氛围和情调表面上去或许显得相对浅显的, 但另一方面这种回忆式的描写可以使读者产生直观感受, 沉浸小说内部产生共鸣,通过主人公伊雪艳这一形象引发大家的深层思考,从而达到突出主旨升华文章的作用。
以下我将对尹雪艳形象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求作者的写作意蕴。
一、“总也不老”的冷艳美人白先勇先生对她的介绍一开始就语出惊人——“尹雪艳总也不老”。
这大概是她最大的特点,伊雪艳的不老,不仅仅指她的绝美容颜身姿,还是她不变的衣着打扮,对世事把握着自己的态度,始终的圈子的焦点,象征着旧时光阴的不老美梦。
1.冻龄的美人他开篇的那句“尹雪艳总也不老"就匠心独运,紧接着,写曾经那些捧她场的五陵年少,写那些与她同时代的人,不仅仅外貌容颜已然衰老,境遇也发生了翻天巨变,以此来对比映托,着重点明“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连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
这“不肯”可以理解为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一丝的痕迹,连最浅的眼角纹都不曾留下,时光在她那里仿佛是静止的,她,永远的冷艳美人。
1.不变的风格紧接着前面一点,“不肯”两字除了可以理解为她容颜不老的表述,还可以理解为她的一种人生态度,“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连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她的不变,还是她在装束、神情等方面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一贯风格,那简简单单的“不肯”两字足以说明一切。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象征——浅析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充 满 情 调 。 尹 雪 艳 , 典 型 奢 靡 上 海 生 活 的 典 型 代 表 :在 小 而 是 “
花 园里 挑 得 出最 登 样 的绣 花鞋 儿 ” “ 楼 的绍 兴 戏 码 , 雪 艳 ,红 尹 最 在 行 ” “ 起 西 门 町 的 京 沪 小 吃 , 雪 艳 又 是 无 一 不 精 了 ” ,论 尹 。 更 何 况 ,尹 雪 艳 公 馆 一 向 维持 它 的 气 派 。 尹 雪 艳 从 来 不 肯 把 “ 它 降 低 于上 海 霞 飞路 的排 场 ” 凡 此 种 种 , 是 精 英 文 化 的象 。 都 征 , 聚贵族气息。众人喜欢流连于尹公馆 , 似贪图其间 的 凝 看 醉 生梦 死 . 深 层 次 的 心 理 因 素 是 贪 图 曾拥 有 过 、 今 不 复 返 更 而 的 种种 虚 华 , 图借 此 寻 回 身 份 认 同 。大 家 曾经 “ 他 们 的 身 企 有 份 , 们 的 派 头 ” 而 如今 有些 人 是 “ 了 时 的 ” 但 是 , 一 进 到 他 , 过 , “ 尹 公 馆 .大 家 都 觉 得 自己重 要 … …经 过 尹雪 艳娇 声 亲 切 地 称 呼起 来 , 如 同 受过 诰 封 一 般 , 也 心理 上恢 复 了不 少 优 越 感 ” 在 。 尹 公 馆 这 个 舞 台 上 . 雪 艳 一 手 制 造 了 上 海 种 种 的 旧梦 , 断 尹 不 召唤 起 众 人 的 身 份 意 识及 远 去 的身 份 优 越 感 。
尹 雪 艳 :永 远
的 上海
象 征
浅析 白先 勇《 远 的尹 雪艳 》 永 李 博 泓
( 南 师范 大 学 文学 院 , 东 广 卅 5 0 0 ) 华 广 I 10 6 摘 要 :台湾作 家白先勇 的短篇 小说 集《 台北人 》 永远 的 以《 尹 雪艳》 开篇之 作 , 写 了动 荡 变迁 时代 之 下的众 生相 。尹雪 艳 为 描 公馆俨 然成 为众人 沉 湎 旧梦的场 所 , 而尹 雪艳 本 身就是 上 海的 一 种 象征 : 精英 文化 , 族 气息 。 贵 众人 在 尹雪艳 及其 公馆 寻得在 时代 洪流 中失 落 了的 身份 认 同 。作为 上海 象征 的 尹雪艳 , 乎在 娱 乐 似 中只 身抽 离在 外 . 而这种 冷漠 背后却 潜藏 深刻 的 时代 痛 感。 关 键 词 : 永 远 的 尹 雪艳 》 尹 雪艳 上 海 旧 梦 “ 号 ” 《 符 台 湾 作 家 白先 勇 通 过 塑 造 从 大 陆 去 台 湾 的 各 色人 物 . 并 赋 予 他 们 丰 富 的 内 涵 。 《 远 的 尹 雪 艳 》 短 篇 小 说 集 《 北 永 是 台 人 》 开篇 之 作 , 尹 雪 艳 为 中心 , 绘 了 动 荡 变 迁 时 代 之 下 的 以 描 的众 生相 。 透过 众 人 的眼 睛 , 纷 繁 的 内涵 之 中 却 看 到 尹 雪艳 在 成为一个“ 海 ” 上 的符 号 和 代 名 词 , 份 模 糊 的 众 人 试 图 在 她 身 身上 寻 找 丢 失 了 的 身份 认 同 , 补社 会变 迁 下 的时 代 痛 感 。 缝 在 白先 勇的《 园惊 梦》 人 在欢 娱 中的钱 夫人 仍 不免 怀想 游 中, 过往 的 日 . 子 那些在 南京 的 1子 如繁花锦 绣 。唱戏 。 是贵 族人 3 始终 才有 的 闲情 ; 子 , 戏 总归是要有脸 面 的人 去捧才不 致作贱 。坐席 间 , 她 的一把好 嗓子赢来 众人 的期待 与喝彩 。然而 众人期 待的确 是钱 夫人 吗? 也许不 过是在酒席 朦胧 间 , 乘兴 而忘 乎俗世 名利 地位 种种 切, 众人 开怀 一心 玩乐 。 到最后 , 钱夫 人 与众 人等 在站 台 , 着 看 欢声 消散 , 却要 寻辆 的士 离去 , 不尽 的是 浓浓 的 失落 感 。《 园惊 游 梦》 多谈及 对往 日的眷恋 , 物在 现实 中无 可适 从 , 里 人 只能从 旧 日 回忆 中找 回 自己的身 份想 象 。而在 《 远 的尹雪 艳》 , 烟弥 漫 永 中 硝 的变 迁时 代给历 史 洪流 中的大小 人 物带 来浓浓 不尽 的悲 哀 , 物 人 失去 了身份认 同, 面对 时代变迁 的失落感显 得更加沉 重 。 尹 雪 艳 的 形 象 并 不 突 出 鲜 明 , 确切 地 说 , 雪 艳 不 过 是 更 尹 个 “ 号” 符 —— 一 个 关 于 上 海 旧 梦 的 符 号 与 象 征 。正 如 文 章 中多 次 提 到 的 : 不 管 人 事 怎 么 变 迁 , 雪 艳 永 远是 尹 雪 艳 。 ” “ 尹 符 号 化 的 尹 雪艳 象征 着上 海 生 活 的 奢 靡 , 实 是 “ 管 人 事 怎 其 不 么 变 迁 . 靡 的上 海 生 活 始 终 是 一 代 人 挥 之 不 去 的美 梦 ” 尹 奢 雪 艳 沉 睡 在众 人 的上 海 回忆 中 , 众 人 眼 中 的上 海 旧梦 . 个 是 每 人 都 在 这里 寻得 昔 日的身 份 认 同 、 份 想 象 与 时 代 想 象 。 身 大人 物 如 遭 受 社 会 地 位 突变 的 吴经 理 .时 不 时 哀 怨 自已 无 用 : 人 物 如体 形 变 得 肥 胖 了 的宋 太 太 , 美 好 年 华 的 恋 恋 小 对 不 舍 、 限追 忆 … …对 这 些 失 去 了昔 日身 份 的 人 的 心 理 描 述 . 无 使 得 文 章 处 处 无 不 弥 漫 着 对 过 往 上 海 的深 深 眷 恋 。上 海 在 王 安 忆 的笔 下 .被 刻 画 成 典 型 的 文 化 符 号 , 作 者 在 整 篇 小 说 中 “ 无 法 掩 饰 地 流 露 出 对 于 旧 上 海 的 眷 恋 .王 安 忆 把 旧上 海 的令 人 眷 恋 的 种 种特 征 添 加 在 王 琦 瑶 身 上 .让 读 者 在 王琦 瑶 身 上 嗅 出 旧上 海 的 味 道 , 到 旧上 海 的旋 律 , 见 f 上 海 的 繁华 ” 听 再 日 ,
永远的尹雪艳
《永远的尹雪艳》鉴赏看了《永远的尹雪艳》以后,觉得很震撼,尹雪艳是怎么一个女人呢?她是旧上海一位红的发紫的舞女,有一身雪白的肌肤,细挑的身材,俏美的脸蛋儿------其实她最出奇的是她“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她有迷男人的魅力,更有迷女人的功夫。
而且她“总是不老”,“不管人事怎样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
在作者笔下竭力渲染尹雪艳无穷魅力,冷艳的同时,又为众多的迷恋者设计了悲剧的下场。
为什么这么写呢?尹雪艳是不是真的永远美丽,永远不老呢?我想作者的目的不是想说明尹雪艳为什么会具有永远的魅力,而是想在她身上深刻地反映社会道德的沦丧!小说中叙述:“伊雪艳终也不老·····不管认识怎么变换,伊雪艳永远是伊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的笑容,连眼角也不肯皱一下。
”文章一开头的第一句就说伊雪艳终也不老,就能看出她有种超脱、非人类的意象,让伊雪艳超脱了时间,也超脱了空间。
伊雪艳终也不老,是他们的心理世界不啃老,而不是时光停驻,背景依旧,而伊雪艳就是这个世界的代名词。
作者暗喻从外表没有改变,人们都以为的“永远”,其实只是自欺欺人。
《永远的伊雪艳》中的宋太太常在回忆十年前她在上海的社交场合会风光一时,如今她的先生却迷上了以为身段苗条的小酒女,(宋太太如今体重已暴增到一百八十磅),所以她一有委屈就会向伊雪艳抱怨,而我们由伊雪艳安慰宋太太的话:宋家阿姨,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又能保得住一辈子享荣华、受富贵呢?更是可以感受到昔日的繁华对比今日的凄凉,体会到这些回忆在过去大陆生活的人物伤悲。
伊雪艳在小说中是死亡的象征,所以作者运用白色和红色的对比描写,白色是死亡的颜色,而红色则是暗指“流血”之意,如伊雪艳的名字中的雪、艳就是红白二色对立的。
再如她身穿的是素白旗袍、混身银白、一身雪白的肌肤、犯了白虎、像通身银白的女祭司等等,还有当伊雪艳在吴经理做十六大寿的庆生酒会上选中徐壮图时,作者在白色之中又增添了象征血腥的红色,如她”破例的在右发簪上一朵酒大血红的郁金香、那多血红的郁金,可是此时伊雪艳身穿的是月白旗袍”和“月白绣花鞋”。
永远的尹雪艳赏析
永远的尹雪艳赏析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青春总是她们引以为傲的资本。
如果一个迷恋自己最美的那一段的女人失去青春,不再年轻,就会像天使变成凡人一样寂寥失落。
于是,凡尘中的女人总是这样默默的被时间磨去光鲜的外表,变成妇女,老妪,直至死亡。
没有人去理睬她们对时间的抱怨,或是对美好曾经的叹息。
然而,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种女人总也不老,那一定就是尹雪艳了:白先勇先生笔下的人物,不老无情的尹雪艳。
《永远的尹雪艳》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在这面镜子前出现的一个时代的男人女人的悲剧。
一个时代的男人悲剧:嫉妒尹雪艳的女人们总是说她“八字带着重煞,犯了白虎,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
”爱上尹雪艳或想占有尹雪艳的男人们最终的结局也都是悲剧,上海棉纱财阀王家的少老板王贵生为了她“拼命的投资,不择手段的赚钱,想把原来的财富堆成三借四倍,将尹雪艳身边那批富有的逐鹿者一一击倒,然后用钻石玛瑙串成一根链子,套在尹雪艳的脖子上,把她牵回家去。
”可结果,王贵生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犯上官商勾结的重罪被枪毙了。
洪处长为了娶她,休掉前妻,抛弃儿女,虽是一时得到了她,春风得意了一番,却还是一年丢官,两年破产。
年轻有为的徐壮图迷恋于她,也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场。
是不是尹雪艳真的是那些女人口中的女妖孽,害的每个接近她的男人都没有好下场。
当然不是,她只是一个见证者,旁观了那些追求她的男人的悲剧。
那么这些悲剧男人的悲剧怎么造成的,答案毋庸置疑,他们的悲剧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更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奢侈糜烂的浮华风气培养出的无限的占有欲造成的。
对于这些纨绔子弟与伪君子来说尹雪艳就是他们要得到的东西,是他们自私炫耀欲望的追求。
所以他们为尹雪艳做的一切,都是千方百计想得到她,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所谓成功价值,想让尹雪艳成为他们私有的物品,炫耀的资本。
即使女人们说尹雪艳是害人的妖孽但是“上海洋场的男士们都对她增加了十分的兴味。
生活悠闲了,家当丰沃了,就不免想冒险,去闯闯这颗红遍了黄浦滩的煞星儿。
尹雪艳文学赏析
《永远的尹雪艳》是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的第一篇作品。
作者白先勇生于广西桂林,是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
抗日时期与家人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又迁居香港,后1952年移居台湾。
本文的创作背景来自作者童年时在上海的回忆,对当时花花世界的印象及舞小姐的婀娜多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变萌生了灵感。
《永远的尹雪艳》使用白描的手法对尹雪艳外貌形象及性格特征进行刻画,情节的发展揭示出台湾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以及对过去不断追忆的上海群体,表达了这一特殊群体心灵的迷惘和他们极力寻求慰藉的渴望。
从结构上来说,作者以倒叙作为记叙方式,以尹雪艳为中心叙述时间的变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事件的插叙。
文章的开头提到的“尹雪艳总也不老”为整一篇文章奠下了基础,通过了时间的永恒与空间变化塑造了一位有着不老容颜,妩媚的尹雪艳。
主要体现时间节点为上海百乐门时期,及新公馆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尹雪艳是主要的特点是美丽且孤独的。
作为一个上海百乐门的舞女,行走在风花雪月的场所中,却从未失过分寸,她可以属于每一个人,但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抓住她的心。
她像柳絮一般没有根,随风起舞却有着自己的韵律。
所以她如同局外人一般,冷眼看待周围献殷勤而自我毁灭的男人,起妒忌心而散播谣言的女人。
第一第二个时期衔接的契机为洪处长的家境的破产,作者描写的洪处长是一个为了迎娶尹雪艳抛妻弃子的男人,后官场失意的洪处长尹雪艳便“理所当然”的离开了他,撇下这一个跌到谷底的男人。
第二时期的尹雪艳多了一分作为主人的大气和稳重,将尹公馆大力的井井有条,对待客人不分尊卑老幼总能招呼的妥妥帖帖。
而对吴经理、宋太太有身份、有地位的过去的追述,他们现在不再年轻,不再风光。
对尹雪艳的外倒叙和对他们的外倒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不变正好反衬了她周围的人的变。
与尹雪艳在聚会上认识的徐壮图在对她暗生情愫时惨死在工人的手上,再一次重蹈了尹雪艳追求者会被重煞的旧路。
而在徐壮图的葬礼之后,尹公馆又回到了往日高朋满座的状态,她周围的人把她当成“上海百乐门时代永恒的象征,京沪繁华的佐证一般”,体现了他们沉迷于昔日的荣华富贵中,不愿意正视现实的心态,他们的荣华富贵都是虚幻的,始终会消失,他们围绕着尹雪艳,以为捉住了过去的青春名利,但是,他们最终都老了,失去了名利。
永远的尹雪艳读后感
永远的尹雪艳读后感永远的尹雪艳读后感小说的主人公尹雪艳着实是一个迷人的女子,对于她的外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冷艳”。
在这部小说中, 作者喜欢用冷色调的词语来描写尹雪艳的外表、衣着和打扮。
在她的名字中,或许,“雪” 字就暗示了她雪一样白净的肌肤,“艳”字则暗示了她惊艳的外表。
诚然,尹雪艳是一名美女子,但她美丽的外表下,也有一个有些古怪的性格,令人捉摸不透。
本文的讽刺意味极浓。
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尹雪艳总不老。
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
”作者表面上是赞美尹雪艳,而实际上却是最大的讽刺。
试问世界上又有谁可以永远不老呢?所谓的不老,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而且,这种写法,在开篇就将尹雪艳这个形象神化了,给人以神秘感,让人觉得她绝不是与别人一样的等闲女子开篇即定位了尹雪艳这个形象的特点。
除此之外,在写到洪处长“一年丢官,两年破产,到了台北来连个闲职也没捞上。
尹雪艳离开洪处长时还算有良心,除了自己的家当外,只带走一个从上海跟来的名厨及两个苏州娘姨”时,表面上作者是在称赞尹雪艳在洪处长落难时,没有带走什么财产,称她还算有良心,但正是这个“良心”反而显示了她的没良心,如果有良心,就不会在洪处长落难的时候离他而去,更加不会带走名厨及两个苏州娘姨。
洪处长曾经为了她抛弃了妻儿,可是换来的却是在落魄时尹雪艳的转身离去,毫无同情之意。
作者这样写,采用明褒暗贬的手法,讽刺了一个表面艳丽的女子而内心却十分的冷漠。
尹雪艳在顺境的时候会和洪处长在一起,在遇到逆境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转身离开,纵使洪处长曾为了她做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其冷漠之情可见一斑。
我觉得,尹雪艳之所以是永远的,很可能就是因为她有着一颗毫不为外物所动的心,正如她“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 ,“一身银白,净扮得了不得” ,这是一身冰冷的形象,“不爱穿红戴绿” ,她的装束暗示了她决不愿牵涉人世间一切情感的心理。
她的外表艳丽,使得她有资本享受着众多男人的青睐,有资本在众多男人中选择条件最好的,以及在对方落魄时,转身离开,也能找到下一个很好的安身之所;她的内心冷漠,使得她不会因别人对自己好而动心,永远去找寻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不会心里有所牵挂,她的冷漠,也使得她不会因别人的过错而有所怨恨,永远保持着热情的心对待每一位客人,她的冷漠使得她保持一贯的作风,永远有着处变不惊的姿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特征,未免失之偏颇,缺乏辩证的分析。因为在作
家的笔下,徐壮图的太太就是一位比较温柔善良、爱
家爱夫的妇人;一丈青、金大班等也都是追求真爱的
女性。作家无疑十分注重对尹雪艳个体的批判,当
然也同时蕴含着社会批判。
尹雪艳纯洁善良、美的个性的毁灭,女性自主自
在众多同类主题作品中造成突破;独特新颖的构思
及新鲜题材的择用使女主人公灵魂益发彰显、形象
更新颖、突出,即更有利于典型形象的塑造和形象意
义的增强,并使作品呈现出独特而新鲜的风貌。作
家破除平淡无味的老调重谈符合法国著名艺术家罗
丹的“塑造的时候,千万不要在平面上,而是要在起
伏上思考”理论,是作家创作成功的保证。
让人有些叹惜;而尹雪艳以自身利益、欲望为出发点
抛散罗网,以不露声色之手段网罗“理想”男性着实
可恶。
女人迷男人,实属常见;而女人迷女人,确属罕
见。尹雪艳就有这功夫。
具有“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之感思的尹雪
艳“智慧”而又“理性”地沿循着她既定的人生方向与
目标平稳前行,实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她所谓
殡仪馆”。随着徐太太的昏厥,读者难道不眩晕吗?
作家高超的笔法与题材的精心择用又一次展现于读
者面前。此处作家对人物的外态美描绘又呈现出新
而高的特点,使人物外态美与内心丑交缠跌宕,使读
者在审美与审丑之间跌升回环,不免心惊情震,又一
次使人物刻画更具深刻性与独特性。尽管作者提供
了极大的想象思索空间,但女主人公为显示其文明
两颗鲜红樱桃的冰冻杏仁豆腐,使徐壮图彻底迷醉
于清鲜的甜梦之中。因此“清媚”一词用在她身上实
不为过。只是她的媚犹如她嘴唇的蜜丝佛陀———似
有似无;也如两颗鲜红的樱桃衬以冰冻杏仁豆腐,更
具鲜艳清晰;又如其名字,艳与雪相结合,使其俗艳
心理罩上冰清玉洁之外质,更具无限魅力;正如其内
心丑与外态美的结合,如此和谐,遂成为其“精华”,
言,使得人人皆为春风醉。
尹雪艳的外态美使她成为他人快乐幸福的源
泉。清新优雅的容貌气质,如春风般的温和的情态
使她犹如一朵不败的郁金香,幽香迷人。
王贵生之类男人迷醉于尹雪艳,想必实实在在
的她正是他们心目中的美神。强烈的审美愉悦和温
情的慰藉或许是他们人生十分需要与灿烂之处,而
又热切追求的。可能是他们在生活名利场中的搏击
美丑强烈对比。
作家用美丑交融与美丑对比手法塑造了一个独
特而又奇特的风尘女形象。雨果的卡西莫多是外表
丑而内心美的经典形象;白先勇的尹雪艳则是外态
美而内心丑的典型形象。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增加
了表达力量,增强了批判力度。当然,《永远的尹雪
艳》也蕴含着人世沧桑意味,但这是白先勇作品中突
出而特殊的一篇,是对堕落女性批判最有力的文本。
立意识、尊严人格意识的缺失,是她个人的悲剧,也
代表了一个群体和一个阶层的悲剧,是人类发展的
不和谐部分,是理性与感性的矛盾体现。灵与肉的
分离使她内心苦痛、挣扎。她的悲剧性命运也显示
在三个男人短暂辉煌上。她的痛苦是她必然应该承
受的。作家借呼之欲出的尹雪艳发出如此呼唤:人
类需要理性并应坚持理性;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保
丑。尹雪艳的旧雨新知乃是她用心良苦的择用对
象。她凭美猎钓权势男性(符合她心意),心理行为
极丑。然而作家的表达却是极其含蓄、隐幽的。“言
为心声”,在此却不能展析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丑
恶心理意识也无一丝一毫表露,因此“行为心声”正
可确切深入把握尹雪艳的灵魂与内心。这正是王焱
所提出的“用传统的‘以形写神’之方法塑造人物形
的织锦旗袍,衣襟上一排香妃色的大盘扣;脚上也是
月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鞋尖却点着两瓣肉色的海
棠叶儿”“在右鬓上簪上一朵酒杯大血红的郁金香,”
“耳朵上吊着一对寸把长的银坠子”。此二美是尹雪
艳获取“理想”人生的基础因素,传达出她那细腻的
女性心理意识,表现了她的生存“智慧”与“技能”。
(3)风情美:这是尹雪艳最奇特之美:“无论尹雪艳一
美难度,但女主人公、作家的内心灵魂还是可以领读
的。
王贵生、洪处长沦落于尹雪艳之怀,固然主要是
由于其爱美之心所致,但尹雪艳的幽情表露、温和依
随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于对徐壮图的引诱更明
露了:“发上那朵血红的郁金香颤巍巍地抖动”“一对
银耳坠子吊在乌黑的发脚下来回的浪荡着”,这可不
是尹雪艳的情心在抖动与浪荡?加上她亲捧的放着
修养、优越性如尊重他人、具有同情心等不可否认可
以成为一种解释,即不过是一种自我服务。
当晚,尹雪艳又恢复了其七彩生活:南团纺织厂
余经理、大华企业公司的周董事长又成为其生活的
一部分,无疑直接地暴露了她追求虚华、不知羞耻的
本性,女主人公及作品的神秘面纱也彻底揭开了。
于是,尹雪艳的外态美与低俗心理形成了一种
他。若说有情,却如此微渺;说其无情,正是极其冷
酷绝决。寄生虫的生活必然决定她的选择,情值几
何?她的人生价值、道德观完全偏离了社会健康发
展的要求。
前途无量的徐壮图身受扁钻刺胸一命呜呼,尹
雪艳犹如轻风,款款至于灵堂,“朝灵像深深鞠了三
鞠躬,”“抚摸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头”“然后庄重地和
徐太太握了一握手”“踏着她那风一般的步子走出了
吴梅芳认为“她(尹雪艳)的爱与生存是矛盾冲突的:
她要爱就没法生存下去;她要生存下去就不能有爱。
即使有爱,也早被这无情的社会消磨殆尽。社会无
情,她也无情;社会不存在爱,她的心中也无爱。在
这样一个道德败坏,人性沦丧的社会,根本不存在真
挚的爱,男人们只是把她视为玩物,她只好以牙还牙
……”[4]也有实际理由,但吴先生过分强调社会Leabharlann 更是其求生求华之典型技能。
若说尹雪艳情的表达是隐幽的,那么她的行的
表现就是赤裸裸的了。
当愿意用金条搭成一道天梯,爬上天空去把那
弯月牙儿掐下来,插在尹雪艳云鬓上的王贵生因犯
官商勾结罪被枪杀后,“尹雪艳在百乐门停了一宵,
算是对王贵生致了哀”;当休掉了前妻,抛弃了三个
儿女的洪处长到台北破产无职时,她不免就离弃了
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此美是尹
雪艳成为群体中心、令人眩目的保障因素,是她谋生
发展的最关键招术。这使她犹如一个精灵,散发出
人人不可抵挡的魔力。她刻意经营的台北新公馆是
她和旧雨新知的“世外桃源”。宾客“宾至如归”之感
主要得力于她那春风般的接待和慰解。对失意失宠
之绅士女士的款款情语、对春风得意之客的甜意美
象”“他的笔下,鲜活感人的人物形象、严密多样的艺
术构思、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都继承了中国古典文
学传统。”“使白先勇成为台湾现代派作家中最受大
众欢迎和承认的一个。”[1]著名评论家袁良骏也认为
五六十年代崛起于台湾的现代派作家中,一些原来
十分轻视中国传统的作家后来纷纷回归了传统。在
小说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白先勇,并认为“这种变
决定着他们确需一个温柔乡憩息生养。女性读者应
获得警示:天赋之美貌固不可强求,温和之性情实应
努力培育,以符合男性对女性美与温柔之渴求。当
然,与尹雪艳的伪美不同,女性之美应源发于内心,
是一种真美。
人类的理想与感性,灵与肉是一种复杂的矛盾
关系,在矛盾冲突之时,理性与心灵未免是脆弱了
些。王贵生们追求如此“理想”女性和“理想”人生,
化,成了白先勇小说走向成熟的突出标志”。[2]作家
自己也认为“我的方向盘仍不会转得太过,因为中国
传统文学的感性,就象作基础的磐石,上面的方向无
论怎么转,都离不开这个基础。”[3]这无疑体现了中
国文学传统的魅力,而《永远的尹雪艳》更是精彩的
印证。因此,尽管作家力求以纯客观的第三者身份
独立于作品之外,阅读客体也具有隐蓄性,增加了审
后继,显示人的丑弱性,或许尹雪艳不会永远,而作
品存在的意义却是永远的。
参考文献:
[1]王焱.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璧合[J].驻马店师专学报,1995,(1).
[2]袁良骏.论白先勇小说的传统特色[J].
[3]明星咖啡馆.白先勇与〈游园惊梦〉[M].台湾:台湾皇冠出版社,1984.
[4]吴梅芳.论白先勇创作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尹雪艳的外态美包括:(1)面貌美:“有一身雪白
的肌肤,细挑的身材,容长的脸蛋儿配着一副俏丽甜
净的眉眼子”;(2)装扮美:“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
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地笑着”、“从来不爱擦脂抹
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
“不爱穿红戴绿”“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得
不得了。”她为徐壮图的打扮为“穿着一袭月白短袖
作家着意于全局的总体性布局,是作品最成功之处,
体现了作家的创作智慧与技能。对女主人公外态美
的铺写与对其丑俗内心的蜻蜓点水式的点到为止的
描示似形成主次颠倒、轻重倒置的缺陷,而实质是作
家改变直线推演的惯用思索方式,采用反向构思使
人物的外态美与内心丑形成具有强烈反差的对比,
以极美的外态反衬极丑内心的写作手法,使本作品
障。
作品是作者自我精神世界的展露。作家对美的
追求,对丑的抨击表明了他的纯洁美好的个性。读
者通过审美欣赏,返观自我,认识社会人生,得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