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备课综合资料大全
高三语文 《逍遥游》文言文复习教案 苏教版必修5
高三语文《逍遥游》文言文复习教案苏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
一、知识回顾(一)文学常识作者庄子,名周,____________(时代)人,曾做过蒙漆园吏,一生自甘贫困,从事著作,有《》一书。
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实词含义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齐谐》者,志.怪者也3、水击.三千里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野马..也,尘埃也7、则其负.大舟也无力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9、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0、而后乃今将图南.11、我决.起而飞12、枪.榆枋13、适.莽苍者14、三餐而反.15、腹犹果然..16、小知.不及大知17、小年不及大年.18、朝菌不知晦朔..19、众人匹.之20、未有知其修.也21、故夫知.效一官22、且举世而与之而不加劝.23、旬.有五日而后反24、而御六气之辩.(三)虚词用法1、去以.六月息者也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3、其.视下也,则若是则已矣4、置杯焉.则胶5、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6、而后乃今培.风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之.二虫又何知9、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0、彼且.奚适也11、彼且恶.乎待哉(四)课内外名句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高三语文逍遥游知识点,你不得不知道
高三语文逍遥游知识点,你不得不知道《逍遥游》是人教版高三年级语文必修课,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那么,我们给同学们分享一下逍遥游知识点吧!【原文欣赏】《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高中语文逍遥游文言文知识归纳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2012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逍遥游》文言文知识概括一、掌握以下要点1.怒:。
2.:旋着往上。
扶:旋。
3.夭 ( è):堵塞。
4.奚以⋯⋯:表反,哪里用得着⋯⋯呢?5.晦:阴每个月最后一日。
朔:阴每个月的第一日。
6.:超越。
二、通假字1.北冥有(通“溟”,海洋)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3.小知不及大知(通“ 智”,智慧)4.此小大之也(通“ 辨”,区)5.而 (n ài) 征一国者(通“ 耐”,能力)6.旬有五日尔后反(通“ 又”、“ 返”)7.而御六气之(通“”,化)8.尔后乃今培(通“ 凭”,依赖,依赖)9.其正色邪(通“耶”,气)10.之棘也是已(通“ 矣”,气)11.乎荣辱之境(通“ 辨”,辨明)12.旬有五日尔后反(通“ 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三、古今异1.固然:古义:固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真: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符合。
3.大家: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半人。
4.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5.羊角: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角6.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在吉林长白山)7.海运:古义:海颠簸乱;今义:海洋运输8.小年:古义:短的寿命;今义:指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节日9.是:古义:这;今义:作判断词10.控:古义:投,落下;今义:控制11.虫: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12.枪:古义:触碰;今义:发射枪弹的武器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二)名词作动词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2.可是数仞而下(下,落下,下降)(三)形容词作名词《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独特之事物)(四)形容词作动词怒而飞(怒,奋斗,这里指鼓起翅膀)(五)使用法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意;征:使⋯⋯相信)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五、一多1.之:① 之徙于南冥也(主之,撤消句子独立性)②之二虫又何知!(代,)③ 之北(助,的)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气味,里指)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气味)3.其:① 其大翼也无力(代,代)②其正色邪?其而无所至极邪?(,表)③其自也,亦若此矣(代,他)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依赖)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用)③以八千春(介,把)④奚以知其然也(介,凭)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介,因)六、特别句式(一)判断句1.《》者,志怪者也。
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逍遥游》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正确翻译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旨和观点。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解释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
2. 庄子逍遥游思想在文中的体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庄子及其作品《逍遥游》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总结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解析庄子逍遥游的思想。
5. 课堂练习: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庄子逍遥游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进行拓展延伸。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和句式。
2. 总结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写一篇读后感。
3. 预习下一课《齐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逍遥游》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逍遥游》文本。
2. 相关注释资料和译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2. 第二课时:课堂讲解,课堂练习,总结拓展。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逍遥游》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逍遥游》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逍遥游》中的基本文言文词汇和语法规则,了解古代思想的基本内涵。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准确理解《逍遥游》表达的思想和意境。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逍遥游》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难懂词汇和文言文语法规则,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现代文入手,引导进入《逍遥游》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详细阐述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并结合作品具体例子进行解释。
3.阅读分析:带领学生朗读《逍遥游》,并进行分析,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逍遥游》中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5.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反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古代思想。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练习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室、幻灯片、教学课件等工具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作业: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及时批改并给出反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
3.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多媒体教室:提供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设备,方便展示教学课件和相关资料,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庄子注疏》等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逍遥游》中的词汇和古代思想。
七、结论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逍遥游》中的基本文言文语法规则和词汇应用,而且能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逍遥游
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4)旬有五日而後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國(通"耐",能)(6)禦六氣之辯(通"變",變化)2.古今異義(1)腹猶果然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2)眾人匹之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人,大家(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4)窮發之北古義:毛,草木今義:頭髮(5)小年不及大年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3.一詞多義(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而禦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聖人無名(名詞,聲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裏指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4.詞類活用(1)名詞用作動詞。
而後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往南飛)(2)使動用法。
德合一君(使……滿意)/彼於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二、文言虛詞1.之(1)助詞,的。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其翼若垂天之雲(助詞,的)(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鵬之徙於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3)代詞,它。
而莫之夭閼者(4)代詞,他。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詞,這些。
之二蟲又何知(6)動詞,到,往。
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2.而(1)連詞,表修飾。
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決起而飛(2)連詞,表轉折。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3)連詞,表並列。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逍遥游》备课资料 鲁人版08版必修5
《逍遥游》备课资料一、庄子《逍遥游》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
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齐谐》是记载怪异的。
《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
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罢了。
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风的积聚如果不大,那么它承负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
所以鹏飞上几万里的高空,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能乘风。
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飞。
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
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到郊野去的人,只须准备一天三顿饭,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处去的人,头天晚上就捣米储积干粮;到千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干粮。
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小智不了解大智,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
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开头和结尾,蟪蛄不知道一年中有春有秋。
这是寿命短的。
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树,以五百年当作春,以五百年当作秋;远古时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年当作春,以八千年当作秋;这是寿命长的。
彭祖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汤问棘是这样的。
不生草木的极荒远之北,有黑色的深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
它的名称叫鲲。
那里有只鸟,它的名称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挂在天边的云。
【推荐下载】高中语文必修5知识点:《逍遥游》
归去来兮辞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归去来兮辞》
[键入文字]
(1 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 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 /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2
[键入文字]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3.一词多义
3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逍遥游 高中语文必修 5 知识点:《逍遥游》
陈情表 高中语文必修 5 知识点:《陈情表》
滕王阁序 高中语文必修 5 知识点:《滕王阁序》
[键入文字]
高中语文必修 5 知识点:《逍遥游》
高中频道归纳了高中语文必修 5 知识点:《逍遥游》 ,希望大家牢记知识点,预祝 大家能考入自己理想的院校!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5
[键入文字]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二、词类活用
2021高考早读晚背必备之《逍遥游》+古代文化常识(必修五)+成语 +小故事
高考必背之《逍遥游》+古代文化常识(必修五)+成语 +小故事一、高考必背 (15分钟) (最后十分钟背默第一段)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逍遥游》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逍遥游》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代盛江【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分析课文中常见文言句式特点。
3、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庄子的哲学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导语设计]导语1:“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
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导语2:有一天,庄子正在涡垂钓。
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
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先生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
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
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导语3:什么是“逍遥”?从语义学意义上说,这是个联绵词,联绵词往往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
此外,它还是个叠韵词,因为韵母相同,逍遥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反正试想一下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
《逍遥游》是《庄子》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
逍遥游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天下》)即“游心于谈,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庄子》的“无为”主义,也可以叫作“逍遥”主义。
[庄子和《庄子》简介]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高三语文必修逍遥游知识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
2021年年高三语文必修逍遥游知识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2021年年高三语文必修逍遥游知识点广**学要想顺利通过高考,接受更好的,就要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准备。
为大家整理了高三语文必修逍遥游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言实词1。
通假字ﻭ(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ﻭ(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ﻭ(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ﻭ2.古今异义ﻭ(1)腹犹果然ﻭ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ﻭ(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ﻭ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ﻭ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ﻭ(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ﻭ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无名(名词,声名)ﻭ(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ﻭ4.词类活用ﻭ(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ﻭ(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ﻭ二、文言虚词ﻭ1.之(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ﻭ(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ﻭ(3)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ﻭ(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ﻭ(6)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而(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ﻭ(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连词,表并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备课综合资
料大全
参考《逍遥游》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谢立凡
《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的小动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
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名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共有三段,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铺陈,主旨是为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来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至人,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的文章深赜古奥,对于中学生,难度很大。
阅读时,要注意下面两点:
第一、把握庄子的风格。
这是一篇谈论人生哲学的文章,但除了在关节眼上点明意旨外,几乎全用寓言,借助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理,这对初读《庄子》者造成一定的障碍。
因此,阅读《逍遥游》首先应对本篇的思想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不被文中各个恣意变化的故事所牵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第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主旨较难理解,但是“遵路斯得真”,只要理清思路,就不难把握。
文章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等,其实
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
直到文章的最后,庄子才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文章由反而正,由外而内,尽管千变万化,诙诡谲怪,但只要抓住这一点,便可理清思路,明确主旨。
参考《逍遥游》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谢立凡
《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的小动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
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名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
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共有三段,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铺陈,主旨是为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来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至人,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的文章深赜古奥,对于中学生,难度很大。
阅读时,要注意下面两点:
第一、把握庄子的风格。
这是一篇谈论人生哲学的文章,但除了在关节眼上点明意旨外,几乎全用寓言,借助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理,这对初读《庄子》者造成一定的障碍。
因此,阅读《逍遥游》首先应对本篇的思想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不被文中各个恣意变化的故事所牵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第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主旨较难理解,但是“遵路斯得真”,只要理清思路,就不难把握。
文章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等,其实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
直到文章的最后,庄子才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文章由反而正,由外而内,尽管千变万化,诙诡谲怪,但只要抓住这一点,便可理清思路,明确主旨。
参考《逍遥游》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谢立凡
《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的小动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
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
想。
《逍遥游》是庄子名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共有三段,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铺陈,主旨是为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来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至人,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的文章深赜古奥,对于中学生,难度很大。
阅读时,要注意下面两点:
第一、把握庄子的风格。
这是一篇谈论人生哲
学的文章,但除了在关节眼上点明意旨外,几乎全用寓言,借助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理,这对初读《庄子》者造成一定的障碍。
因此,阅读《逍遥游》首先应对本篇的思想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不被文中各个恣意变化的故事所牵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第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主旨较难理解,但是“遵路斯得真”,只要理清思路,就不难把握。
文章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等,其实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
直到文章的最后,庄子才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文章由反而正,由外而内,尽管千变万化,诙诡谲怪,但只要抓住这一点,便可理清思路,明确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