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论文
略论《聊斋志异》的鬼狐(女)形象
情多义 的狐女 , 她为了爱情 , 为 了爱人 , 甘愿付出任何代价。在《 鸦 头》 一篇 中则刻画一个为了真诚 的爱 情和 自由的生 活而 自觉与恶 势 力做拼死 的斗 争的勇于反抗 、 意 志坚定 的狐女鸦 头 。蒲 氏笔下 的狐女对 于爱的要求 是 主动 的, 有 的简直是 “ 性 开放 ” , 不 受 礼教
象, 以其鲜 明生动 的性格特征和特有 的魅力 , 屹立于中国文学形象 乃 至世 界文学形 象之林 中 , 栩栩如生 , 光 彩照人。
一
如, 敢于对传统说不。她们热爱 生活 , 对美好 的爱情 的热 烈追求 , 在恶势力 面前坚韧与 勇敢 , 无不使人 为之动情 。像 《 莲香 》 中的狐 女 莲 香 和女 鬼 李 通 判 女 , 同时爱上了桑生 , 而 莲 香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多
【 摘要】 蒲松龄在《 聊 斋志异》中塑造的女 性形 象多姿 多彩 , 其 中以 狐女和女鬼形 象最深入人 心。她们或千娇 百媚 , 温柔善 良, 多情勇 敢, 聪 慧多才 ; 或 贤良淑德 , 或 才情 不输 男儿的女 中豪杰 , 或是 悖 于 常情 的奇女 子, 或 多才 多艺的 巾帼雅 士。 蒲松龄 通过 细节描 写表 现她们鲜 明的个性特征 。并对 鬼狐 形 象进 行 比较 , 分析 其差异 及
但是她们的壮举为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带来一丝光着作者美好理想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闪耀着中华女性的传明也必然会给无数下层女性带来希望帮助人们认清丑陋的社会统美德的光辉是作者成功的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现实正视自身力量
略论 《 聊 斋 志异 》 的鬼 狐 ( 女) 形 象
◆李雨 霏
( 西安外事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7 )
的 约束 , 从不计较名分 , 和男 子 交 往 比较 自由 , 但是她们并非 淫荡 , 而是多数表现 出对爱 情的一往 情深 , 对爱情的执着坚贞 。 ( 四) 聪 慧 多 才 的狐 女 在《 聊斋志异》 里, 出现众 多 “ 雅 善诙 谐 , 倾倒 一 座 ” 的狐 女。
汉语言文学论文 《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审美意趣的发展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审美意趣的发展院系名称:网络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2016年02月22日《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审美意趣的发展【摘要】在中国鬼狐这一意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几乎再也找不出一种事物能够像它们一样被赋予如此奇妙而意味深刻的含义了!它们从最初的图腾崇拜发展到现在的妖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更是赋予了其无法超越的美好形象:它们是兼具人的形、情、义的鬼狐,它们是神秘而可爱的异类,同时它们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寄托美好愿望和摆脱现实黑暗的理想王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其形象演变的分析能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人们审美意趣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聊斋志异;蒲松龄;鬼狐;形象;发展The Aesthetic Interest Development of Ghost and FoxesImage in "Liao Zhai Zhi Yi"【Abstract】In the Chinese Ghost Fox this image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the attention, the same as they have been given such a wonderful and profound meaning mean almost could not find a thing! They totem worship from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to the goblins now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process, Pu Songling's "Strange" is given that it can not go beyond the beautiful image: they are both shaped, love, defined ghost fox, they are mysterious and lovely heterogeneous, they also give people a sustenance of good wishes and get rid of the dark reality of the ideal kingdom, more importantly, its image evolution allows us to feel deeply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esthetic charm.【Key words】liao zhai zhi yi ;pu song-ling ;the ghost and fox;image ;development引言千百年来,鬼狐传说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和追捧,不管是文人还是平民百姓无一不钟情于这一话题。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篇1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女性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女性打入与“小人”同类的行列,“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给女性套上了难以解脱的精神枷锁。
同时。
在《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再被笼罩在男性的阴影之下,丧失了自身的意义,而是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主动性,充满了进取精神,她们在爱情婚姻的追求上表现得大胆热烈,毫不顾及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敢于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义无返顾地去追求,忠贞不渝地去爱,直到实现与所爱的人的幸福结合。
爱情背景下聊斋女性的代表主要有:(一)敢爱敢恨的狐妇《武孝廉》中的狐妇在石某病时救了石某,也不嫌弃他的落魄嫁给他,并且帮助他走上仕途,但石某不知恩图报,百般侮辱、谋害狐妇,狐妇在得知石某要杀死自己后决然收回自己赠给石某的丸药,让石某旧病复法而亡。
作者让那些负心汉一个个没有好下场,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对这些被侮辱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鞭笞。
不难看出,这些被侮辱的女性她们虽然普遍命运悲惨,都是为男子所遗弃所侮辱,但是她们都有坚决的反抗精神,最终都惩罚了那些负心汉。
(二)外貌丑而心灵美的乔女乔女在丈夫穆生死后,志不二嫁。
后来孟生不嫌其“黑丑”,欲要迎娶,乔女不嫁,然而她却认为孟生不嫌自己丑陋,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孟生死后,她为了酬报知己挺身而出,急其家难,抚其遗孤,撑其门户,增殖其产,自己却廉洁自守贫贱以终,表现出“士为知己而死”的美德。
仇大娘则是在娘家面临破产时,挺身而出担起重担使家庭得以重新振兴。
作者在这里着重肯定的是传统女性那种善于治家的天性。
《聊斋志异》讽刺艺术论文提纲
论《聊斋志异》中的讽刺艺术——以鬼狐妖形象为例毕业论文写作提纲一、总述《聊斋志异》的地位、前人研究《聊斋志异》关于讽刺艺术的情况。
二、概括《聊斋志异》中鬼狐妖的形象。
与魏晋、唐传奇中鬼狐妖形象进行对比,突出现在《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妖的形象是拥有完美的人性、超凡的本领和美貌,这与前人所塑造的厉鬼和狡猾狐狸妖的形象有着颠覆性的变化,这一种变化就一方面说明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勇于打破常规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鬼狐妖的形象有一种提升的空间,鬼狐妖的形象人格化了。
三、鬼狐妖的形象塑造上就具有讽刺艺术。
讽刺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爱之处,用夸张或者反讽等方式揭示事实。
以《婴宁》为例。
婴宁爱笑的形象到最后不笑的形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容不了像婴宁这样纯真、笑得烂漫的女子的存在,讽刺当时肮脏的人间社会容不下一点美好的事物的存在。
四、人与鬼狐妖形象的对比,更显出鬼狐的人性的光辉。
作者用鬼狐代表正义的呼声,没有塑造典型的英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下,人非人,甚至远离人间的鬼狐妖比君子更可爱更具有人性的光辉,所以作者只能寄托虚幻的鬼狐妖来展示出世间的美好,另一方面,也讽刺了在当时社会的人都带着一颗邪恶贪婪的心活着,导致了人性的毁灭,人都不能算是人了,只能通过鬼狐原本被认为是邪恶的代表来传递人性的美好,而原本最应该具备人性的美好的人却比不上鬼狐妖。
1、以《武孝廉》为例。
石孝廉原本是身患重症之人,靠的狐女的一颗救命丸续命,狐女不求回报而且还愿意伺候石孝廉,后来石孝廉得知狐女的真实身份后却要杀了她。
一个善良、宽厚和气、得体的狐女和一个以怨报德、豺狼野心的石孝廉这两个形象有着鲜明的对比,反衬出人类的丑恶,竟然比狐狸还要凶狠,进一步讽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丑恶。
2、《葛巾》为例。
葛巾这一美艳的花妖,被常大用的爱花之情所感动,而以身相许,葛巾不仅使常大用家业兴旺,而且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常大用的弟弟,两姐妹为常家生了儿子,葛巾做到了传统妇女的典范,但是在常大用知道了妻子的真是身份后,以前对葛巾的痴爱却消失了,甚至对葛巾产生怀疑,与叶公好龙这一故事一样,作者辛辣地讽刺了常大用这人物,揭示了他的虚伪、表里不一的坏作风。
聊斋志异(论文)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韩辉摘要:本文以薄松龄的《聊斋志异》主要研究内容,以其中所塑的女性形象为切入口,从她们的性格特点着手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塑成功的原因,以及从时代因素、文化传承角度和作家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去探索体现在这些女性身上的进步思想。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个性解放《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薄松龄的代表作品,它融汇汲取了传统与志怪传奇的成就,成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它由近五百篇文言短篇小说结集而成,多叙狐魁神仙之事,题材广泛,内容繁多,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
在当时就被誉为“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第一”,“流播海内,几于家有其书”。
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人和鬼狐花妖所幻化的女性间相亲相爱的篇章尤为解放,使得作品具有了很高的思想性,也体现了作者世界观的进步性。
一、中国社会中的传统女性形象人们往往在阅读聊斋志异时,感受最深的是那些亲切动人颇具人性的狐鬼花妖的女性形象。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地位历来是很低的,这同在中国占正统的儒家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儒家思想中轻视、侮辱女性的思想是很严重的。
《易经》上说:“女主位于内,男主位于外”,《论语》上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这种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是根深蒂固,在文学作品中便会不自觉的反映出来,往往在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女性,她们要么是淫荡的化身,要么是心甘情愿充当男性驯服的玩偶。
可以说她们是很少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充当的是男性的附庸,地位是相当低下的。
随之而产生了诸如“红颜祸水”、“红颜误国”等种谬论。
《聊斋志异》独立的人格,不依附于男子,敢于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自我解放,将女性推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大多是由狐鬼花妖幻化而来的。
有评论说:“《聊斋志异》中挥写最多的是爱情故事”、“塑最成功、数量最多的是狐鬼花妖所变的妇女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叙写狐鬼,并非始自《聊斋志异》,远在汉魏六朝的志怪小说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狐瓜而且常常散发着浓烈的神学气味,只能使人感到荒诞不经,阴森可怖而已。
试论狐性在《聊斋志异》中的人性升华
试论《聊斋志异》中狐女性格的人性升华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形象中,狐狸这一角色,自古以来就是负面的居多,最为“特出”当推助纣为虐的妲己,她使商纣王遭致国破身亡的覆灭命运。
大约肇始于这个形象,狐狸贪婪、狡猾奸诈、魅惑好人、背信弃义等无恶不作的角色定位,便确立了,在从古到今的多个寓言故事中都是如此。
历代以来,人们关于狐狸的情感体验便局限于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而后快这样一个狭隘的范畴,数千年来基本没有改变。
到了清代,蒲松龄在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对狐狸形象的描写,来了一个大逆转,不仅刻画他们亦人亦仙的超凡本领,甚至还着力塑造他们作为人(女性)的一面的性格光辉。
这应该说是前无古人的。
兹从以下几个具体形象,加以粗略的论述。
除非特别注明,本文均以新疆人民出版社和新世纪出版社于1995年10月联合出版的《聊斋志异》为蓝本。
一、娇娜——美丽、善良、聪慧的形象书生孔雪笠远道访友不遇(朋友去世)而寓居荒庙,偶然在寺旁单姓人家遇见皇甫公子而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孔生钟情于皇甫公子的奴婢香奴,被其取笑:“君诚‘少所见而多所怪’者也。
以此为佳,君原亦易足矣。
”娇娜的出现,是在孔雪笠胸上长大疮,痛不欲生的时候。
文章这样写道:俄童入白:‚娜姑至,姨与松姑同来。
‛(皇甫)父子即趋入内。
少间,引妹来视生。
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
……女乃敛羞容,揄长袖,就榻诊视。
娇娜天生丽质的美丽清纯,作者用“娇波流转,细柳生姿”八个字作了粗线条的勾勒,给人留下宽广的想象空间。
在分析了病因和病况之后,是娇娜对孔生施救的过程:乃脱臂上金钏安患处,徐徐按下之。
创突起寸许,高出钏外,而根际余肿,尽束在内,不似前如碗阔矣。
乃一手启罗衿,解佩刀,刃薄余纸,把钏握刃,轻轻附根而割。
紫血流溢,沾染床席。
生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
未几,割断腐肉,团团然如树上削下之瘿。
又呼水来,为洗割处。
口吐红丸,如弹大,着肉上,按令旋转:才一周,觉热火蒸腾;再一周,习习作痒;三周已,遍体清凉,沁入骨髓。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女形象
中学生作文指导疑当中,可以深入理解生命内涵,促使儿童逐渐形成生命意识。
(二)在赏识尊重当中对生命个性进行张扬实际上,教师与学生并非处在两个不同阶级,教师与学生只是扮演了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
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对儿童个性加以充分尊重,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儿童。
语文教师只有与儿童处在同一个等级,才可实施公平教育。
比如,开展《去年的树》教学期间,当儿童对文本内容加以熟悉以后,语文教师可让儿童分组扮演角色,对文本进行朗读,促使儿童对文本当中包含的人物情感加以深入体会。
当一个小组朗读完毕以后,其他小组可提出一些建议以及意见,督促儿童进步。
当一个小组率先进行了精彩朗读以后,语文教师可让其他同学进行精彩点评。
这时,一些儿童会说:朗读的非常好,对故事当中的人物情感进行了准确把握。
还有一些儿童会说:这组同学配合的非常流畅,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很好的听觉盛宴。
此时,一名儿童说:没有前面几组朗读的好。
针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阐述具体理由,让其说出一些改进之处。
这样一来,可以强化师生以及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儿童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让儿童在赏识尊重当中对生命个性进行张扬。
(三)在综合实践当中提高生存技能开展生命教育期间,语文教师首先应当进行生命安全方面教育。
如果无法保证人身安全,其他教育全都是空谈。
为此,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善于引导儿童进行实践活动,促使儿童在实践活动当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生存技能。
比如,完成《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以后,语文教师可组织儿童展开地震防灾有关沿袭,对灾害来临期间的正确做法进行演示,让儿童有效避开危险。
在此期间,语文教师还可组织儿童进行自救以及他救有关的知识讲座,以此来帮助儿童对危险防范的一些措施进行掌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当中,包含不少这类文章,针对这类文章加以讲解期间,语文教师都可组织儿童展开有关实践活动,借此来对生命教育加以有效渗透,提高儿童的生存技能。
《聊斋志异》中的鬼狐书生形象探讨
《聊斋志异》中的鬼狐书生形象探讨《聊斋志异》中的鬼狐书生形象个性鲜明,自成一体。
他们在总体上体现着作者蒲松龄不同的感情和寄托:鬼书生多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和作者自况,是作者科举失意的写照,而狐书生体现了作者思想中超脱的一面,是作者对自己理想中的书生形象的寄托。
标签:聊斋志异,鬼狐书生,形象,蒲松龄蒲松龄以他的如椽巨笔写成《聊斋志异》,成为我国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对《聊斋志异》的研究历来长盛不衰,研究者多把目光投放于作品中的女性狐鬼花妖,而对男性鬼狐形象的研究相对薄弱,鬼狐书生形象更是鲜少有人提及。
其实,男性鬼狐特别是鬼狐书生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聊斋志异》中,同样倾注了作者的心血,承载着作者的寄托。
因此,本文拟对《聊斋志异》中的鬼狐书生形象作一点简单的探讨。
一、鬼狐书生形象概述据笔者统计,《聊斋志异》中存在狐书生形象的篇目有19篇,涉及鬼书生形象的计有6篇,分别是《叶生》、《褚生》、《司文郎》、《于去恶》、《素秋》和《周克昌》。
作品对于鬼狐书生的塑造,多从其思想、个性、行为谈吐入手,且大多精雕细琢,浓墨重彩,塑造出一批鲜活生动的鬼狐书生形象。
总的来说,鬼狐书生形象各异,难以一概而论,若一定要界定他们的身份,那就是他们在各自的故事中往往以普通书生的形象出现,忙碌于读书、拜师、写文章、交友等等各种事情,在某种场合,突然告诉人说自己原为“异类”,或鬼或狐,而以“人”的形象在从事书生的活动。
然而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鬼书生和狐书生的塑造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寄托的理想旨趣也大为迥异。
二、鬼书生——现实世界的折射和作者自况蒲松龄19岁时就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而文名大噪,可惜命运弄人,虽然他以后一直热衷科举却始终未能得志,只是在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
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因此把沮丧、悲哀、愤懑的感情假借谈鬼说狐发泄出来。
他笔下的鬼书生,无一不饱尝失意落第的艰辛与困苦。
怀才不遇、抑郁而死的叶生说:“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而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
论《聊斋志异》的狐狸精形象
2019年4期花炮科技与市场260王 萍(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448000)【摘 要】《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历史上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之一,该作品中的狐女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狐狸精形象,她们容貌艳丽,举止端庄,又与传统女性形象不同,他们敢爱敢恨,足智多谋。
表达了蒲松龄“尊道崇仙”与“孤愤”的情节,以及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封建礼教的抗争。
文章就《聊斋志异》的狐狸精形象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聊斋志异》;蒲松龄;狐狸精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699(2019)04-0260-02作者简介:王萍(1997—),女,重庆万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又称聊斋,又称《鬼狐传》。
看它的别称就知道这部小说与鬼怪妖魅有关。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非常多描写狐妖的故事。
狐狸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喜爱用的角色,每个时代对狐狸的看法与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蒲松龄在传的文学中改变了普通人对狐狸的看法,赋予它们特别的含义。
这也是为什么后辈喜欢研究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狐狸形象。
1 中国文学中与《聊斋志异》的狐狸精形象对比提起狐狸,大多总是褒贬不一,聪明至极,妖媚生趣,仿佛与生俱来的聪慧与美艳却不用在正道,好似狡猾代言人。
事实上,狐狸精的传说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
在中国古代,狐狸精分为涂山、青丘两派。
那个时候的狐狸并不是祸害人群的狐妖,而是作为神女为世人谋福,他们一般是国家兴亡的祥瑞之兆。
《山海经》便有记载:“青山之丘,有怪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这里的青丘之狐,便是祥瑞与子孙兴旺的象征。
至汉代,“九尾狐”仍旧是尊贵神兽,认为其为德之表率:“德至鸟兽则凤皇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
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
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
于尾者何?明后当盛也。
”(班固《白虎通德论·封禅》),那时的狐狸精没有那么神秘,但也指的是聪慧的女子。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形象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形象摘要:《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形象因个性鲜明、情感真挚而深受读者喜爱。
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的时候注重主次兼顾,使得每个形象都有血有肉,跃然纸上。
本文围绕《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形象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聊斋志异》;狐鬼花妖;塑造形象引言:《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直善良、不畏权贵的正面形象。
另一类则是邪恶狡诈、贪婪自私的负面形象。
其中正面形象占据了较大篇幅,这些形象人情味十浓,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本善的一面。
因此,对于这类形象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主次兼顾的形象刻画文学典型必须要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主要性格特征和相对次要的性格特征。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通过对狐鬼花妖形象的描写,将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形象大多具有正义感强、嫉恶如仇等特点。
例如《婴宁》中的王子服,虽为狐狸却有着强烈的报恩观念,帮助王子服摆脱困境。
《小翠》中小翠面对作恶多端的大盗时毫不畏惧,勇敢地与其搏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等。
同样是狐女,婴宁是爱笑,小翠是善虐,两者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形成了鲜明对比,但这并不影响她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作者还常常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多个狐鬼花妖形象,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又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为了突出这种个性化,作者在描绘狐鬼花妖形象时采用了一些手法,比如说通过语言、行动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或者通过外貌、服饰等方面进行区分等[1]。
同时,作者还会抓住角色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来突显各个形象的独特性。
例如,《画皮》中的王生与妻子分别变成了厉鬼与美女,两人在阴阳相隔后仍能相遇,说明人鬼殊途,即便死后重逢依然可以互相思念。
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更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性格中的其它方面放在次要的地方加以渲染和渗透,这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
例如,《连城》中的乔生虽然才华横溢且相貌堂堂,但是由于过于完美主义导致爱情屡遭挫折。
《聊斋志异》狐精故事中的狐形象探讨论文
《聊斋志异》狐精故事中的狐形象探讨论文《聊斋志异》狐精故事中的狐形象探讨论文摘要《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一经问世,便成为"风行天下,万口传诵"的经典小说。
对这一经典的研究,无论是古之大家的点评,还是时下学者的专着研究,都成果硕然。
其研究意义与价值也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历久弥新。
其中对狐精故事、狐形象的研究,亦是这一经典研究的魅力之一。
狐精故事、狐形象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崭露头角,然而到了蒲松龄笔下才真正实现人形、人情和人性的完美结合。
笔者通过文本细读,以数量统计为手段,得出:《聊斋志异》中狐精故事共计 84 篇,占全部篇目的1/6.故本文拟从这些狐精故事中的狐形象一途入手,先以历史发展为依据,总结出《聊斋志异》之前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的四大特点,即:祥瑞之狐、妖魅之狐、祭坛之狐以及人性之狐。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整理出《聊斋志异》狐精形象对前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在:善幻化、善蛊媚、能预知、初显人情方面的继承;以及在:人性特征的融入、人类情感的凸显、人狐关系的改造三个方面对以往狐精形象予以的突破。
在继承和创造的基础上,蒲松龄笔下的狐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人性化、情感化、个性化特征,还体现了人情、人性、人狐关系的复杂性。
以人形、人情、人性为基础,笔者从爱情、友情、侠义、才智、作祟五个层面解读了《聊斋志异》中狐精形象:使狐形象具有了敢爱敢恨之情、肝胆相照之谊,对人情予以张扬;划分了厚德仁行的侠狐、作祟害人的恶狐,对世间善恶予以评判;蕴含了足智多谋之才华,博采众长之学识,儒雅而才通古今,反映了作家朴实的文学态度。
结合历史文献,进而探究作者在这一作品中生动塑造狐形象的内在原因,挖掘其形象背后作者矛盾、孤愤、治世的独特的创作心态,既是作者深邃情感的寄托,也是自我生活状态的呈现,更是文人情怀的表达。
这不仅完成了深入挖掘蒲松龄与狐形象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对狐形象的深刻解读,以至于通过狐精形象来读透,乃至读懂蒲松龄。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论文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中文摘要: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极富想象力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被称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后一个高峰。
在这部小说集中,蒲松龄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鬼魅狐妖形象。
这些形象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即这些幻想中的形象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在他们身上既有作者虚构的要素,又有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影子。
二是物性与人性的统一,即这些鬼狐在奇幻的外表下都裹藏着一颗常人之心,他们或多或少都还保留着一些幻化为人形之前的特点,同时他们又有着类似常人的性情姿态和思维逻辑。
蒲松龄塑造这些鬼狐形象的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借鬼狐之事表现社会现实,蒲松龄一方面借鬼狐之事来表现封建社会中官场的黑暗;另一方面也借鬼狐之说记录下许多重要的历史真实。
二是慰藉心灵,蒲松龄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一生热衷科举却屡不得志,这使他的精神处于严重的困顿之中,蒲松龄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鬼狐身上,以慰藉自己困顿已久的心灵。
三是寄托思想情感,蒲松龄在这些鬼狐身上寄托着自己追求善良人性、追求自由爱情、追求自由婚姻的思想情感。
穿梭于这些形态各异、生动灵活的鬼狐形象之间,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蒲松龄刻画人物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关键字:聊斋志异鬼狐形象特点意义目录一、《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的特点··3(一)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3(二)物性与人性的统一··5二、蒲松龄塑造鬼狐形象的意义··7(一)借鬼狐表现现实··7(二)慰藉心灵··9(三)寄托思想情感··10 参考文献··12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被称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最后的一个高峰,这是一部志怪文言小说集,描写花妖狐魅,叙述鬼怪异事,以志怪的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同时,《聊斋志异》也是一部想象力极丰富的著作,作者运用自己超人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将常人想象不到的情节、意象,通过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谓旖旎绚丽、异彩纷呈。
浅析聊斋志异中女狐形象的文化内涵
浅析《聊斋志异》中女狐形象的文化内涵有关狐狸的叙事故事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汗牛充栋,不仅构成了瑰丽奇特的狐狸世界,而且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狐狸形象。
先秦时期“狐”就与传说相联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狐狸从图腾到狐妖,再到狐仙,影响了后期文学作品中狐狸形象的走向和塑造特征。
到了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笔下的女狐形象,完成了人性与狐性的高度统一,丰富了狐文化的内涵。
在综合研究《聊斋志异》中的女狐形象之后,笔者发现,涉及狐或者描写狐的篇目大概占了六分之一,蒲松龄对于狐形象的青睐以及对其寄托的情感显而易见。
虽然现下学界对其研究视角多元化,在作者思想、作品主题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但是,专门从文化内涵角度对其研究得并不多。
故笔者试图从《聊斋志异》女狐形象的整理入手,对整理出的四十余篇作品依据情感寓意进行分类研究,并根据女狐形象的分类和特点,从古代民俗文化角度分析其文化内涵,希望能在前人的研究上有所发现。
一、《聊斋志异》及女狐形象的形成《聊斋志异》,明清小说四大传说之一,别称《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其含义就是记录在他书房里想象出来的志怪故事。
“聊斋”是他书房的名称,“志”指描写,“义”指奇闻异事。
在这个小说集中,蒲松龄创造了许多色彩斑斓、美丽动人的形象,尤其是“狐狸”形象,为我国古代文学增添了许多神奇而又令人感到神秘的色彩。
西汉刘安就曾在他《淮南子・谬称训》中写道:“今谓狐狸,则必不知狐,又不知狸。
非未尝见狐者,必未常见狸者。
” [I]最开始的时候,“狐”与“狸”是指大自然中的两种不同的动物,但是古人发现他们两者不管是外观还是生活习惯都非常的相似,于是渐渐地大家都将他们等同看待,于是“狐”和“狸”都指代“狐狸”。
《聊斋志异》深受学术界的关注,在其出版后,学术界大都多次进行校勘、删改、整理再出版。
在当前学界较权威的版本主要有张友鹤先生的《聊斋志异会注会校会评本》[2]、任笃行先生的《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3]以及赵伯陶先生的《聊斋志异详注新评》[4]等,三个版本各有特色,亦各有优缺点。
论《聊斋志异》中妖鬼的人性
妖尤有情,人何以堪?——论《聊斋志异》中妖鬼的人性摘要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会对莫须有的鬼狐妖怪无比害怕,认为非我族类全是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可怕生物,唯恐避之而不及。
然而《聊斋志异》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奇幻的世界。
在作品中自是有作恶食人的鬼,然而同时也有无数美好的感情和缘分发生在蒲松龄笔下的聊斋世界里。
聊斋是一部奇情小说集,里面展示的各色鬼狐非人却似人,他们身上体现出人类的万千情感。
他们的爱恨都是如此直接,而且知恩图报、有恩必返。
而人类反而多有心思诡秘、心机深重,甚至贪得无厌、以怨报德之辈。
妖尤有情,人何以堪?关键词鬼狐复仇报恩妖有情人无情《聊斋志异》这部短篇小说集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这是一部用传奇手法写成的“鬼狐史”。
书中所记叙的事件无不奇奇怪怪,每一个故事又都是那么引人入胜,有时让人读得毛骨悚然。
作者借写鬼、写狐、写那些似乎不是现实中能够发生的事,来鞭挞、揭露、讽刺人类社会中的残忍、野蛮、丑恶,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歌颂、抒发作者对人类社会所寄予的美好理想、美好情感,以及人世间的善良、美好和真情。
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会对莫须有的鬼狐妖怪无比害怕,认为非我族类全是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可怕生物,唯恐避之而不及。
然而《聊斋志异》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奇幻的世界。
在作品中自是有作恶食人的鬼,然而同时也有无数美好的感情和缘分发生在蒲松龄笔下的聊斋世界里。
作者所希望的美好事物,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在当时的现实中难以见到,或者不能公开地歌颂,就只能让它们发生在超现实的社会里,发生在人与鬼、人与狐精之间。
蒲松龄从小就喜读《庄子》,《列子》等书,自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对鬼狐的故事心驰神往。
另一方面,由于在现实生活的科举制度中遭到挫败,他也转而将现实生活的希望倾注于鬼狐世界,通过那个虚幻的世界来发泄不满。
在《聊斋志异》的众多故事中,“鬼狐复仇”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叙事模式。
毕业论文-《聊斋志异》中狐狸精形象分析
毕业论文学生姓名:**** 学号: ********** 学院:文法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题目:《聊斋志异》中狐狸精形象分析指导教师:张仕英(教授)评阅教师:2013 年 6月目录1绪论 (1)2狐狸精形象的由来 (1)3狐狸精形象中的“真”“善”“美” (2)3.1狐狸精形象中的“真” (2)3.2狐狸精形象中的“善” (3)3.3狐狸精形象中的“美” (4)4狐狸精形象的精神架构 (6)4.1魔幻性 (6)4.2神秘性 (7)4.3现实性 (8)4.4智慧性 (10)5 狐狸精精神世界的内涵 (11)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1 绪论《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
在谈到聊斋时,郭沫若曾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鲁迅曾说此书为“传记最有名者[1]”。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2]”而《聊斋志异》之所以流传千古,最主要的还是书中对于鬼狐精怪的描写,尤其是对形形色色的狐狸精形象的深入发掘,堪称妙笔生花。
将读者带入一个在虚幻世界中存在的真实世界。
2 狐狸精形象由来狐狸精形象最早并不是来自于《聊斋志异》。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狐狸精的描述。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书中对于狐狸精有这样的记载:“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德至乃来[3]”。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中有“狐,妖兽也,换所乘之”。
到了魏晋时期的郭璞的《玄中记》中这样记载“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
善蛊魅, 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 为天狐” [4]。
论《聊斋志异》中妖鬼的人性
妖尤有情,人何以堪?——论《聊斋志异》中妖鬼的人性摘要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会对莫须有的鬼狐妖怪无比害怕,认为非我族类全是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可怕生物,唯恐避之而不及。
然而《聊斋志异》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奇幻的世界。
在作品中自是有作恶食人的鬼,然而同时也有无数美好的感情和缘分发生在蒲松龄笔下的聊斋世界里。
聊斋是一部奇情小说集,里面展示的各色鬼狐非人却似人,他们身上体现出人类的万千情感。
他们的爱恨都是如此直接,而且知恩图报、有恩必返。
而人类反而多有心思诡秘、心机深重,甚至贪得无厌、以怨报德之辈。
妖尤有情,人何以堪?关键词鬼狐复仇报恩妖有情人无情《聊斋志异》这部短篇小说集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这是一部用传奇手法写成的“鬼狐史”。
书中所记叙的事件无不奇奇怪怪,每一个故事又都是那么引人入胜,有时让人读得毛骨悚然。
作者借写鬼、写狐、写那些似乎不是现实中能够发生的事,来鞭挞、揭露、讽刺人类社会中的残忍、野蛮、丑恶,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歌颂、抒发作者对人类社会所寄予的美好理想、美好情感,以及人世间的善良、美好和真情。
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会对莫须有的鬼狐妖怪无比害怕,认为非我族类全是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可怕生物,唯恐避之而不及。
然而《聊斋志异》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奇幻的世界。
在作品中自是有作恶食人的鬼,然而同时也有无数美好的感情和缘分发生在蒲松龄笔下的聊斋世界里。
作者所希望的美好事物,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在当时的现实中难以见到,或者不能公开地歌颂,就只能让它们发生在超现实的社会里,发生在人与鬼、人与狐精之间。
蒲松龄从小就喜读《庄子》,《列子》等书,自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对鬼狐的故事心驰神往。
另一方面,由于在现实生活的科举制度中遭到挫败,他也转而将现实生活的希望倾注于鬼狐世界,通过那个虚幻的世界来发泄不满。
在《聊斋志异》的众多故事中,“鬼狐复仇”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叙事模式。
《聊斋志异》中狐狸形象比较研究
咬文嚼字○《聊斋志异》中狐狸形象比较研究□孙秋实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先生对蒲松龄故居的题字。
《聊斋志异》又称《鬼狐传》,在此书四百九十余篇故事中,有82篇涉及狐狸。
蒲松龄对前代的狐狸故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思傅会,切磋琢磨,其对狐狸形象刻画的类型之广、故事之新、寓意之深,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聊斋志异》中的狐狸,在幻化成人、向慕情爱的通灵鬼魅的基础上,更有人情人性。
本文将《聊斋志异》中的狐狸与前代的狐狸、《聊斋志异》中不同类型的狐狸进行对比,以容华绝世、神通广大、聪慧广博、高洁率真、重情重义、敢爱敢恨、温良友善这七个词语概括了聊斋之狐,以期通过比较研究,更清晰地探究《聊斋志异》中的狐狸形象。
关键词:聊斋志异;蒲松龄;狐狸;人情;人性写狐写鬼莫高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其在塑造狐鬼神怪形象方面堪称集大成者,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评价可谓是恰如其分。
《聊斋志异》中的狐狸,通人性,有人情,他们容华绝世、神通广大、聪慧广博、高洁率真、重情重义、敢爱敢恨、温良友善,这些以往令人们避之不及的狐鬼仙神在蒲松龄的笔下有时却比“正人君子”更胜三分。
一、《聊斋志异》之前的狐类形象(一)先秦远古传说中的狐——瑞兽古代传说中的狐狸最早在《山海经》等古籍中就有体现,古人将狐狸与玄鸟、玄武等并列为祥瑞之物。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就记载了狐狸:“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这时的“九尾狐”异于普通狐狸,颇有些神秘色彩,但其性情颇为模糊。
夏后启的母亲所属的涂山氏族就与九尾狐有关,《吴越春秋》记载:“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禹娶了以狐为图腾的涂山氏族女子为妻,其子启成为夏后。
正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令玄鸟成为商王朝的图腾一样,九尾狐成为夏王朝的图腾。
此时的九尾狐不仅是王权的象征,更与社稷家国紧密相连。
《聊斋志异》狐鬼形象的情趣美
·《聊斋志异》研究·文章编号:1002⁃3712(2016)01⁃0028⁃14收稿日期:2015⁃08⁃15作者简介:郑春元(1949-),男,辽宁灯塔人。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
《聊斋志异》狐鬼形象的情趣美郑春元(广东培正学院论丛编辑部,广东广州510830)摘要:《聊斋志异》以写狐写鬼著称,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所塑造的狐鬼形象具有历史上所有同类作品难以企及的艺术魅力。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作者以生花妙笔写出狐鬼形象的多种情趣,使其具有丰富多彩的情趣美。
狐精形象的情趣美表现在率真之趣、巧计之趣、宝物之趣、应对之趣、闺房戏语之趣、滑稽行为之趣;鬼形象的情趣美表现在诡异之趣、野性之趣、嘲戏之趣、助人之趣。
狐鬼形象的情趣增强了作品的娱乐性,产生了独特的情趣魅力和无比丰富的美感与无穷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聊斋志异;狐鬼形象;情趣美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志怪小说诞生以来,多以狐鬼为描写对象,鬼狐题材源远流长。
但只有《聊斋志异》的狐鬼形象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产生了同类作品难以企及的艺术魅力。
因而《聊斋志异》问世以来风行天下,万口传诵,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
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鲁迅评价:“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1]146是说狐鬼花妖形象的特点,是人非人,亦真亦幻,因而魅力无限。
我们再深入考察狐鬼形象魅力的原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狐鬼形象充满趣味性,有丰富的情趣。
有了情趣,艺术作品才有吸引力、诱惑力,才会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情趣,即情调趣味,是情与趣的有机统一体。
趣是文学魅力的重要因素,是. All Rights Reserved.鲜活的审美吸引力。
情趣是一种美,朱光潜认为美就是情趣的表现。
他说:“情趣与意象恰相契合,就是艺术,就是表现,也就是美。
”[2]135自明代一些学者很重视艺术情趣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聊斋鬼狐源 论文
陈子展先生更是灵眼烛幽 # 拈出杜甫$ 鬼牙
. "#$%&#$’/ !-
行 & 诗句) 巫峡阴岑朔漠气 #峰峦窈窕溪谷黑 ! 杜鹃不来猿 ! 寒 # 山鬼幽忧雪霜 逼 " #说 ( ) 这不是把山鬼作为窈窕神女和巫山联系来说吗 + " , 加证明) 山鬼即巫山神女 " 之说的源远流长 ! 巫山神女最早见于宋玉之$ 高唐赋 & (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 # 望朝云之馆 ! 有气焉 # 须臾之间 # 变化无 穷 ! 王问 ( ) 此是何气也 + " 玉对曰 ( ) 昔先王游于高唐 # 怠而昼寝 # 梦见一妇 人 # 自云 ( 0 我帝之季女 # 名曰瑶姬 ! 未行而亡 # 封于巫山之台 ! 闻王来游 # 愿 0 妾在巫山之阳 #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 #暮为行 荐枕席 ! 1 王因幸之 ! 去乃言 ( 雨 ! 朝朝暮暮 #阳台之下 ! 1 旦而视之 #果如其言 ! 故为立庙 #名曰朝云 !" " 22 一位未行. 出嫁 / 而亡的少女 #22 2也就体贴到了 明白了山鬼的身世 2 这就更
万方数据
!!
感而为骚 ! " 谁都知道 # 这女萝与薜荔扎根在古楚国的山岩罅隙间 # 其芬芳氤 氲满三闾大夫屈原的$ 九歌% 山鬼 & ! 若有人兮山之阿 # 被薜荔兮带女萝 ! 既含睇兮又宜笑 # 子慕予兮善窈窕 ! 乘赤豹兮从文狸 # 辛夷车兮结桂旗 ! 被石兰兮带杜衡 # 折芳馨兮遗所思 !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 路险难兮独后来 ! 表独立兮山之上 # 云容容兮而在下 ! 杳冥冥兮羌昼晦 # 东风飘兮神灵雨 ! 留灵修兮憺忘归 # 岁既晏兮孰华予 ’ 采三秀兮于山间 # 石磊磊兮葛蔓蔓 ! 怨公子兮怅忘归 # 君思我兮不得闲 ! 山中人兮芳杜若 # 饮石泉兮荫松柏 # 君思我兮然疑作 ! 雷填填兮雨冥冥 # 猿啾啾兮狖夜鸣 ! 风飒飒兮木萧萧 # 思公子兮徒离忧 ! 诗人余光中说 ( )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 " 整部$ 楚辞 & 就像浩浩汤汤的 汨罗江水 # 沾溉润泽了此后每一个舞文弄墨的中国人 # 从中任意提取一滴 # 都 能浸洇出一汪蓊郁蔚蓝的迷人景观 ! 然则 # 淄河水的上游何以也) 雷填填兮雨 冥冥 " * ) 风飒飒兮木萧萧 " + 挽着蒲松龄的臂弯款款而来的不是别个而偏偏 是让人惧之怕之疼之爱之的山中之鬼 + 屈原的) 山鬼 " 到底为何方神圣 + 从清之顾成天到今之郭沫若 * 闻一多 * 马 茂元诸先生都认为即巫山神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中文摘要: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极富想象力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被称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后一个高峰。
在这部小说集中,蒲松龄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鬼魅狐妖形象。
这些形象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即这些幻想中的形象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在他们身上既有作者虚构的要素,又有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影子。
二是物性与人性的统一,即这些鬼狐在奇幻的外表下都裹藏着一颗常人之心,他们或多或少都还保留着一些幻化为人形之前的特点,同时他们又有着类似常人的性情姿态和思维逻辑。
蒲松龄塑造这些鬼狐形象的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借鬼狐之事表现社会现实,蒲松龄一方面借鬼狐之事来表现封建社会中官场的黑暗;另一方面也借鬼狐之说记录下许多重要的历史真实。
二是慰藉心灵,蒲松龄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一生热衷科举却屡不得志,这使他的精神处于严重的困顿之中,蒲松龄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鬼狐身上,以慰藉自己困顿已久的心灵。
三是寄托思想情感,蒲松龄在这些鬼狐身上寄托着自己追求善良人性、追求自由爱情、追求自由婚姻的思想情感。
穿梭于这些形态各异、生动灵活的鬼狐形象之间,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蒲松龄刻画人物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关键字:聊斋志异鬼狐形象特点意义目录一、《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的特点 (3)(一)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3)(二)物性与人性的统一 (5)二、蒲松龄塑造鬼狐形象的意义 (7)(一)借鬼狐表现现实 (7)(二)慰藉心灵 (9)(三)寄托思想情感 (10)参考文献 (12)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被称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最后的一个高峰,这是一部志怪文言小说集,描写花妖狐魅,叙述鬼怪异事,以志怪的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同时,《聊斋志异》也是一部想象力极丰富的著作,作者运用自己超人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将常人想象不到的情节、意象,通过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谓旖旎绚丽、异彩纷呈。
在这部文言小说集中,蒲松龄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令人难以忘记的鬼怪狐妖形象,这一类形象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许多文人研究的对象。
本篇论文主要从鬼狐形象的特点和蒲松龄塑造这些形象的意义两个方面对《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进行了探究。
一、《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的特点《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这部小说中所塑造的各类鬼狐形象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小翠,莲香、小倩等。
这一类鬼狐形象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蒲松龄是一个刻画人物的高手,他运用虚实结合的浪漫主义手法为文学画廊创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鬼怪狐妖形象。
世间本没有鬼神狐仙,这是众所周知的,《聊斋志异》中的那些个性鲜明的鬼狐形象是作者吸取民间传说的精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虚构出来的文学形象。
同时,蒲松龄也是一位对现实有深刻认识的作家,他苦心孤诣的通过鬼狐形象铸造出人世间的情状,因此那些穿梭于文学人物走廊的鬼狐形象并不是作者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作者的想象力与现实结合的产物。
那些鬼狐,有许多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十分相似的地方,这些形象具有虚幻与现实兼具的特点。
比如《狐嫁女》一篇中,蒲松龄为我们虚构了一户“狐人家”:(殷天宫)坐良久,更无少异,窃笑传言之讹。
席地枕石,卧看牛女。
一更向尽,恍惚欲寐。
楼下有履声,籍籍而上。
假寐睨之,见一青衣人,挑莲灯,猝见公,惊而退却。
……楼门尽辟。
移时,往来者益众。
楼上灯辉如昼。
1这样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半夜三更出现,更不知从何处来,一看便知道他们并不是人,而是狐。
但狐翁见到殷天宫时所行礼数,以及后来婚宴中的各种仪式,又无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
为了某一件事,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庆祝、忙碌,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形。
可见,作者所塑造的这些形象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是作者虚构的形象与现实有机融合而形成的。
《聂小倩》一篇中的女主人公,也是这类艺术形象的典型。
聂小倩是一个女鬼。
她在寺侧下葬以后,就生活在老妖的钳制之下,受其驱使,被迫去卖弄色相,借以害人。
聂小倩出场时,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她的容貌,但从“姥姥”口中:“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2,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位美丽的女鬼。
世间本没有鬼,这不过是作者为寄托思想而创造的一个艺术形象。
因此,作品中的鬼是有着人的思想情感和是非判断能力的。
在聂小倩出场之前。
两个女妖的对话:妇曰:“小倩何久不来。
”媪曰:“殆好来矣。
”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
”曰:“不闻,但意似蹙蹙。
”妇曰:“婢子不宜好识相!”3从中可以知道,聂小倩对于自己被役使着干害人勾当实非出于本意。
这说明她是有良知的,对事对物都有着自己的判断能力。
除此之外,聂小倩虽为鬼,但对她自己所遇到的事依然有着像常人一般深刻的内心感受的。
例如,在宁采臣两次拒绝了聂小倩的诱惑之后,聂小倩非常羞愧,文中这样写道: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拾铁石。
”……宵分,女子复至,谓宁曰:“妾阅人多矣,未有刚肠如君者。
君诚圣贤,妾不敢欺。
”4从这些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她对宁采臣的印象极佳。
前面之自言自语,是她情不自禁的肺腑之言,无疑,这是她真实的内心感受。
至此,已让读者忘记了她是一个鬼,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了。
后来聂小倩为报宁采臣的搭救之恩,随宁采臣回家。
宁母起先是“愕然”且“惊顾不遑”,但是聂小倩却是“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
黄昏告退,辄过斋头,就烛诵读”。
在这里,聂小倩已与常人无异,虚幻与现实融为一体,1蒲松龄著、汪江点校,《聊斋志异》,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2蒲松龄著、汪江点校,《聊斋志异》,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3蒲松龄著、汪江点校,《聊斋志异》,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只是一个飘来忽去的女鬼,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亦食人间烟火的“女鬼”。
再比如《小翠》一篇中的小翠,是一只狐,母亲为报恩,把她送到王侍御家。
在我们的印象中,狐妖就是一种飘忽不定、妖娆谄媚、诱惑害人的形象。
但在蒲松龄的笔下,这些狐妖的身上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小翠是狐狸幻化而来的,她身上有许多不同于人的地方,比如,小翠被送上门,人们却不知道她来自何方,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还有,在帮助王侍御的过程中,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这是常人做不到的。
元丰又呆又傻,小翠却治好了她的痴病,这更是常人不可能办到的,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她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个狐妖。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小翠又是富于人情味的,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元丰大号,女始色变,屈膝乞宥。
夫人怒顿解,释杖去。
女笑拉公子入室,代扑衣上尘,拭眼泪,摩挲杖痕,饵以枣栗。
公子乃收涕以忻。
5 我们可以看出小翠是实实在在地过着人的生活的,她也有像人一样的思想情感、行为举止。
当元丰挨了母亲的打,大哭大号时,小翠不仅替他求饶,在老夫人消了气离去之后,还替他擦拭泪痕,拍打身上的尘土,并且拿出枣栗来哄他吃,直至元丰破涕为笑。
这又分明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小媳妇儿。
由此可见,《聊斋志异》中种种幻想中的形象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在他们身上既有作者虚构的要素,又有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影子。
《聊斋志异》中这样的鬼狐很多,这些形象虽然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比如《娇娜》中那个才能出众、医术超群、品德高尚的狐仙娇娜,《宦娘》中那个情操高尚、感情丰富、热爱艺术的女鬼宦娘,《婴宁》中天真烂漫、爽朗喜笑、憨态可掬的狐女婴宁,《考弊司》中丑陋无比、贪赃枉法、极具讽刺性的虚肚鬼王等等。
但从作者总体艺术构思来看,他是要从虚幻中显示出真实,而不是从真实中显示出虚幻。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用虚实结合的浪漫主义手法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亦人亦鬼,亦人亦狐的艺术形象。
因此,虚幻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成为《聊斋志异》中那些鲜明生动的鬼狐形象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物性与人性的有机统一。
蒲松龄使《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妖怪在奇幻的外表下裹藏着一颗人的心,这些鬼狐妖怪或多或少都保留有幻化为人形之前的一些特点,同时他们又有着类似人的性情姿态和思维逻辑。
蒲松龄把这些花妖狐魅人格化了。
因此,在这些鬼怪狐妖身上体现出来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物性与人性的统一。
《聊斋志异》中那些物性与人性合一的鬼狐妖怪形象各式各样,有的是由植物幻化而来的,如菊花(《黄英》)、牡丹(《香玉》)、荷花(《荷花三娘子》)等;有的是由昆虫幻化而来的,如绿蜂(《绿衣女》);有的是从走兽幻化而来的,如狐(《莲香》)、虎(《苗生》)等。
《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与以前出现的这一类形象相比,这些形象已经完全幻化成了人形,而以往的这一类形象几乎都是人兽同体的,比如猪八戒、孙悟空等。
蒲松龄从原有之物的物性特征中选择一、二,将其融入到人的身上。
比如花姑子身上带有一股浓郁的、沁人心脾的香味,这正是香獐的一大特征;鼠精阿纤(《阿纤》)善于积储粮食、勤俭持家,细想一下,这又何尝不是老鼠的习性呢?同时,蒲松龄将这些物性与人性结合在一起时,并不是简单的排列在一起,而是有机的将两者融为了一个整体。
“一切成功的艺术形象都应是有机的整体,它的各种构成因素可以对立统一,而不能够多元并存。
”6蒲松龄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在塑造这些形象的过程中,并不是将人性消融到物性里,而是使物性统一到人性之中。
比如绿衣女这一形象。
她对挑灯夜读的于生发出赞叹之语:“于相公勤读哉”、“勤读哉。
”7“勤读哉”三个字的简单重复,恰似绿蜂的营营之声;再看她的外貌,身着“绿衣长裙,婉妙无比”、“腰细殆不盈掬”8,让我们想到绿蜂的体态和翅膀;她唱歌时也是“声细如蝇”,就像绿蜂飞舞的声音。
这些特点都是绿蜂所有,但蒲松龄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把它们作为人的语言形态表现出来的,绿衣女毕竟是一个婉妙无比的少女。
后来绿衣女坠入蛛网,化作蜂,被于生所救。
竟“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机上,走作‘谢’字”,表现出来的是其作为人的思想情感。
在《白秋练》一篇中,白秋练平时的行为举止、婚姻生子与常人无异,唯独在每天吃饭时必须在饭中加少许湖水。
作者把鱼离不开水这一物性和人必得一日6张稔穰、李永昶著,《<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的构成特点》,齐鲁书社,1984年,第23页。
7蒲松龄著、汪江点校,《聊斋志异》,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51页。
三餐的人性巧妙的融为了一体。
将鱼的特性有机的包容在白秋练这个人的身上。
另外,蒲松龄是将这些形象的物性包融在人性之中,所以,这些塑造出来的形象是带着物性的人,而不是带着人性的物。
《苗生》一篇里,老虎矫健有力、急躁凶猛的特点并不是附着在老虎的形象上,而是从幻化成人形的苗生这一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中表现出来的。
后来,苗生因为不能忍受众生的高吟,“伏地大吼,立化为虎,扑杀诸客,咆哮而去”9这乃是苗生急躁性格发展的极致,虎的举动表现出来的是苗生这一特定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