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优秀8篇)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优秀8篇)《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 教学时要注意这一点, 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优秀8篇), 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教学目标简介:篇一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本课设计两课时,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说教学方法篇二小组合作探究法、列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联想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复习上节课内容, 抽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篇三二、揣摩语言, 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赏读文章第1、2两段, 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选一名学生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 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 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3)精读1、2段, 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 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 言之有理即可, 我给以适当的鼓励。
(4)教师提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好不好?(5)学生齐读1、2段, 争取背诵。
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 要求学生揣摩, 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 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
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知识目标:篇四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 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 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说学情篇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 但逻辑思维还处于形成阶段, 本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简练且富有逻辑性, 正好可在不太难的文字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逻辑框架。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列表是帮助学生分类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环节: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文意篇六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
《大自然的语言》完整版本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完整版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物之间交流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适合小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
但在阅读理解方面,尚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之间的交流方式,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所提到的生物交流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联系实际生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课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生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生物交流方式,进行分析。
4.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教师引导: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大自然的语言。
6.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有关大自然语言的展示牌。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大自然语言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自然的语言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2.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表现,互相学习、进步。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一、说教材《大自然的语言》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本文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作用在于通过描绘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情趣。
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大自然的语言——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及特点,并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先总述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接着分述各种自然现象,最后总结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 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通过对大自然语言的描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总分总的写作结构。
(3)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提高自然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进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总分总的写作结构。
2. 体会文章描绘大自然语言的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以上重难点的突破,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文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以及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选编的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这篇课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竺可桢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学这门科学,说明了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文章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是一篇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说明文典范。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说明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基本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
但是,对于物候学这一较为陌生的科学领域,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萌发、次第、翩然”等词语,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掌握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掌握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物候学研究的意义,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语言。
2、问题导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2000字(精选7篇)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2000字(精选7篇)主题栏目精选:“大自然语言说课稿”,敬请访问。
我们都碰到过要制作文档跟使用文档,好的范文可以加快你的文档撰写效率,使用范文模板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加快我们的处理速度,你知道书写范文的基本要求吗?你可以读一下编辑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2、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年轮、圆圈、汪洋、妙不可言、思考、发现”等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
3、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年轮、圆圈、汪洋、妙不可言、思考、发现”等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
3、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教法】:谈话、引导【学法】:朗读、交流、感悟【课前准备】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语文天地》内容。
二、出示教学目标三、指导读好第四、五节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
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
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指名读第一句。
(3)自由试读第四节。
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
——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2)指名读最后一节。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属于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信息传递”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以萨克森科学家莫尔斯为代表的一系列电报通讯的发明和演进过程,介绍电报通讯的意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电报通讯技术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本课时重点和难点是对电报的演进和发明过程的讲述,学生对电报通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的深入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课文包括两篇文章。
第一篇为Morse and His Telegraph,主要介绍萨克森科学家莫尔斯的电报发明及其演进过程,对电报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篇为The Tragic End of Morse,主要介绍了莫尔斯晚年病情的变化和家庭人员的离世,以及人们对他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理解电报通讯的发展历史,了解电报通讯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2) 掌握电报通讯的原理和相关概念;(3) 了解Morse和他的电报发明历程;(4) 学习使用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和应用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本课以电报通讯的发明为主线,采取导入-整体阅读-分段阅读-合作探究-梳理思路-个性拓展的教学模式,采用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生动、丰富、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场景。
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如下:1、导入环节(1) 预习导入:让学生自己阅读一片关于莫尔斯的小文章,做小组内交流,了解Morse及其电报发明。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
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A、学习阅读科普*,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的能力。
B、理清*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二、说学生。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
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精选10篇)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精选10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大自然的语言》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下的第一篇文章。
它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诗歌,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现象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
诗歌具体介绍了7种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飘预示晴天,蚂蚁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飞秋天到,鱼鳞的圆圈,树的年轮都是“一圈一岁”,“三叶虫”推测地质,又可分为表示天气变化、季度变换、推测年龄、推测地质四个板块。
其中表示“三叶虫”这个小节是学生难于理解的,是本诗歌的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观察与发现”。
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教学本课时应重点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会用平实、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知识的特点。
这首诗歌的教学目标是1、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朗读的节奏。
3、情意目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究、研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本诗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处理教材(2)重视朗读训练,把握诗歌节奏。
(3)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自读自悟。
(5)紧扣单元主题,注重知识的拓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学生学生已有预习的'习惯和自读的能力,也有不同方法识记生字的能力与愿望。
其次,学生对朗读课文的兴趣比较浓厚。
三、说教法(抓住重点,选择教法)情景教学法四、说学法(自读自悟,培养能力)五、说程序(创设情景、优化程序)领悟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下面重点说说教学过程的设计:1、带入情境读全诗课件演示:黄叶纷纷飘落,满天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景象,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叙: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
2、合理处理教材: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语言的神奇,但诗歌有9个小节,篇幅较长,要在40分钟内完成,比较困难,因此我采用分板块教学的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正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一、说教材《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性事理说明文,作者用富有逻辑的思维和简练的文笔为我们讲解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
通过此篇的学习,同学们除了可以对“物候学”有相关了解外,还会可了解到事理说明文各方面与说明对象的内在联系。
因此,在此篇学习中,逻辑框架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说学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但逻辑思维还处于形成阶段,本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简练且富有逻辑性,正好可在不太难的文字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逻辑框架。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列表是帮助学生分类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述出何为“大自然的语言”,以及物候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速读文章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并且可通过文章框架下的细节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及联想,将曾经学过或课外读过的诗词等篇章与本文联系起来。
用这种方法回忆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具体,更立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可提高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经验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艺术从来都是脱离不了生活实践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可结合注释简单叙述文章大意,并可简述“物候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列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联想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会用多媒体出示竺可桢的照片,介绍他的身份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并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本文的作者。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范文3篇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说课稿时间:2020-05-20我要投稿《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范文3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范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一、说教材《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性事理说明文,作者用富有逻辑的思维和简练的文笔为我们讲解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
通过此篇的学习,同学们除了可以对“物候学”有相关了解外,还会可了解到事理说明文各方面与说明对象的内在联系。
因此,在此篇学习中,逻辑框架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说学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但逻辑思维还处于形成阶段,本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简练且富有逻辑性,正好可在不太难的文字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逻辑框架。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列表是帮助学生分类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述出何为“大自然的语言”,以及物候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速读文章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并且可通过文章框架下的细节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及联想,将曾经学过或课外读过的诗词等篇章与本文联系起来。
用这种方法回忆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具体,更立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可提高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经验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艺术从来都是脱离不了生活实践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可结合注释简单叙述文章大意,并可简述“物候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列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联想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大自然的语言》是一本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题的散文集。
它采用了细腻的笔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本节课将围绕这本散文集展开,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意图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的美丽与深邃。
一、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我将引用一段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并请学生思考:自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二、预习讲解(10分钟)在课前,我会要求学生阅读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并带着以下问题:1. 散文中是否有描写自然景物的语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2.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你认为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的效果?三、内容展开(20分钟)1. 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我会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读后感和答案。
2. 接下来,我会选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并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
3. 另外,我会提取一些散文中的典型片段,与学生分享并进行赏析。
我会通过朗读这些片段,并请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通过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四、情感体验(1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我会提供一些与自然相关的活动,如观察植物、听鸟鸣、赏花等。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活动,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体验。
五、总结(5分钟)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阅读和分析《大自然的语言》中的散文,深入理解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们从中看到了自然的美丽与深邃,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和珍惜我们的大自然。
六、作业布置(5分钟)为了巩固对《大自然的语言》的理解,我会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篇散文,写一篇读后感。
通过这样的讲解方式,学生将深入了解自然的美丽与深邃,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与大自然亲近的活动,学生也能培养对自然的敏感和关爱之情。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0篇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0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0篇说课稿是教师与观摩者之间有效沟通的工具,能够帮助观摩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识记词语(略)。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建议一、课文主旨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二、段落结构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逐项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层次分明的结构顺序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人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
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以“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典雅而富有概括性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在此基础上,第三段,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
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
第四、五段,话题引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这两段实际上与文章最后形成了照应。
文章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
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简介:
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
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 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大自然的语言》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 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
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
(3)纬度、经度、咼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5)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
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齐读《大林寺桃花》请运用课文知识来解说这一奇观现象。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3、互动性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课程 内容,增强学员的视听体验和互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4、针对性强:针对保育员工作的特点,课程课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学习内 容和方法,使学员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课程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保育员将能够全面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掌 握保育员的工作职责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员还能够增强与家长 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水平,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最终,
同时教师相机进行词语积累方面的训练。如:在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草木 荣枯”的词语和“迎来送往”的词语我就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在第四 自然段中我出示了一些描写云雀的词语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在第五自然段中描 写蚂蚁“忙着搬家”的词语我让学生用这些词语进行说话练习等。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通过品读重点句 子和段落来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如:第一自然段中的“苏醒”一词让学生 体会春天的到来让万物复苏;第二自然段中的“翩翩归来”让学生体会候鸟按时 回归;第五自然
掌握保育员的工作职责和技能,提高保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程内容
1、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儿童发展特点与教育需求
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保育员的工作职责和技能
幼儿生活照料与保健
幼儿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理
幼儿活动组织与指导
3、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园共育
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技巧
家园共育的方法和途径
可以知道“大树的年龄”。最后一段强调大自然的种种现象都向人类传递着 一种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语言,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寓意深刻,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他们对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可能了解不多,对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产生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产生原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欣赏与感悟: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总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大自然的美妙声音,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大自然。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检索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品味语言的准确、生动,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运用能力。
3、丰富科学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秋色正浓,很想和同学坐在野外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不过,坐在教室里也不错,可以穿越时空。
老师先带同学们一起去绍兴吼山的桃花节看一看那些又美丽又调皮的桃花。
说它调皮,是因为去年3月21日桃花节开幕时,他们中的许多桃花已经谢了,而今年19号开幕,桃花园还见不到她们的踪迹,使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高兴而来,失望而归,我们说桃花的初开期一般在三月二十日左右,为什么去年这个时候初桃已谢,而今年还未开花呢?同学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天气暖和得早,桃花就开得早了,气温底,桃花就开得迟。
桃花盛开和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现象和气候有关?(蒜苗泛青)百花争艳,落叶翻飞这些自然现象,自古以来我们称它为物候(板书)。
那么如何科学选定每年桃花节开幕式日期,使广大游客都能欣赏到桃花绰约的风姿,相信同学学了《大自然的语言》后,一定能给当地的农民一个好的建议。
好,下面,我们请同学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全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看得快,又找得准)1、概括得很好,你能说说这么多的内容,你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四点重要信息的。
(经验还没有总结出来,老师看到他认真在圈点勾画,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圈点哪些语句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找总括句: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
找提问式语句:提问式语句有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
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
(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2、这四个因素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可不可以先写古今差异?)(说明文的顺序可以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文章不仅眉目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而且重点突出。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It is the employees that feed the company.(页眉可删)《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1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自读感悟,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掌握课文生字,知道课文中的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2、看懂图意,理解课文,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生对大自然的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句子较难理解。
教学设计: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
1、出示生词(语言)谁能把生字读一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两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2、CAI课件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漫天电光闪,说说都告诉我们什么?引入课题: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去发现吧!展示接近学生生活的自然现象揭示课题,使深奥的自然现象变得接近,容易理解。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看拼音把每个字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诗读通。
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领读。
3、交流通读句子的情况:把你认为读得最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结合交流情况重点指导以下三句。
(1)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
(注意轻声音节)(2)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注意名称连读)(3)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啊”变音读n 音)(4)正确流利的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提醒大家读生字的时候注意什么,读得最好的一节读给大家听,这种方式尊重学生的意个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大自然的语言》精彩说课稿范文
《大自然的语言》精彩说课稿范文《大自然的语言》精彩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精彩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精彩说课稿1《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是人教版第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亲切、富有童趣的文笔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的三种语言,让学生了解一些大自然的现象,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妙,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兴趣。
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自读感悟,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掌握课文生字,知道课文中的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2、看懂图意,理解课文,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生对大自然的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句子较难理解。
教学设计: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
1、出示生词(语言)谁能把生字读一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两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2、CAI课件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漫天电光闪,说说都告诉我们什么?引入课题: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去发现吧!展示接近学生生活的自然现象揭示课题,使深奥的自然现象变得接近,容易理解。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看拼音把每个字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诗读通。
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领读。
3、交流通读句子的情况:把你认为读得最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结合交流情况重点指导以下三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的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品味鉴赏第一、二段的语言,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二、说学情: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
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
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
3.竞赛激励法。
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
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通过上一学期说明文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
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揭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二、作者简介: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物候学”是他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三、学习任务:1、摘一摘——主要内容2、理一理——说明顺序3、品一品——语言特色四、任务一:摘一摘——主要内容速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一)、注意生字词语的读音、字形。
(二)、标记出段落序号。
(三)、思考、勾画下列问题: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交流展示:(一)、你能准确的读出来吗?翩然(piān)孕(yùn)育销声匿(nì)迹风雪载(zài)途农谚(yàn)萌(méng)发草长(zhăng)莺飞(二)、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一学方法:(总结一下筛选信息的方法)1、找关键句,找首句。
2、找关键词,如:首先、其次、再次、另外、也、还、最后五、任务二:理一理——说明顺序活动一:研读课文,着眼于全篇,说说上述的四个问题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活动二:研读课文6—10段,说说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自读课文,展开讨论,形成看法,交流展示)归纳总结:活动一: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做出解释,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
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四部分阐明意义,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分照应。
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活动二:不能。
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
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学一学方法:(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分析一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其思维方式就是三个字——看关系。
看全文结构的层进关系,看主体部分的先后关系,看文章的段落的位置关系。
六、任务三:品一品——生动的语言1、(精读1—2段)体会这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交流展示:“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
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
“次第”,一个接一个,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
“翩然”,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
“簌簌”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
3、教师小结: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在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七、课堂总结:(可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的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生动、准确的语言更值得借鉴,科学家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尤其崇高。
八、布置作业:1、根据你对燕子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2、课下搜集有关物候现象的农谚。
3、找一找文中运用到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板书设计:九、教后反思《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的物候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通过“摘、理、品”的教学操作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课文字词学习、主要信息的筛选、说明顺序的梳理、生动语言的品味。
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
读书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上,让学生在朗读、品词赏句的基础上感受语文魅力。
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
22.4.274.27.202201:2301:23:24Apr -2201:23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2022年4月27日星期三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01:234.27.202201:234.27.202201:2301:23:244.27.202201:234.27.2022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4.27.20224.27.202201:2301:2301:23:2401:23:24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Wednesday, April 27, 2022April 22Wednesday, April 27,20224/27/2022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1时23分1时23分27-Apr -224.27.2022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22.4.2722.4.2722.4.27。
2022年4月27日星期三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01:2301:23:244.27.2022Wednesday, April 27, 2022 亲爱的用户: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
22.4.274.27.202201:2301:23:24Apr -2201:23 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2022年4月27日星期三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01:234.27.202201:234.27.202201:2301:23:244.27.202201:234.27.2022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4.27.20224.27.202201:2301:2301:23:2401:23:24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Wednesday, April 27, 2022April 22Wednesday, April 27,20224/27/2022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