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区规划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滨水区规划

城市滨水区规划

城市滨水区规划城市滨水区规划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城市滨水区,可以为城市增添魅力,提供休闲娱乐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并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城市滨水区规划进行探讨。

一、城市滨水区的定义和重要性城市滨水区指的是城市内部或周边与水体相接触的地区,例如河流、湖泊、海滩等。

城市滨水区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滨水区可以作为城市的重要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休闲和观光,进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此外,城市滨水区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优美的环境,改善居住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二、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原则和步骤1. 合理规划和开发滨水资源。

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应综合考虑环境、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合理规划和利用滨水资源。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确保滨水区与周边区域的和谐发展。

2. 打造多功能滨水空间。

城市滨水区不仅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发展为商业、文化、体育等多功能的场所。

通过在滨水区建设咖啡馆、餐厅、博物馆、运动场等设施,使滨水区成为城市多样化的活动中心。

3. 提升滨水区的互联互通性。

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城市滨水区规划应注重交通的便捷性和互联互通。

通过修建步行街、自行车道、水上交通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吸引更多人来到滨水区。

4. 强化滨水区的文化特色。

城市滨水区规划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滨水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地方文化。

在滨水区规划中,可以考虑设置文化广场、纪念碑、艺术装置等,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城市滨水区规划的案例分析1.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中国最著名的滨水区之一,也是上海的地标性景点。

外滩规划充分利用了黄浦江的资源,打造了一条长约2.6公里的滨江步行道,其中融入了欧洲风情的建筑群。

外滩成为游客观光、休闲散步的热门地点,也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活动。

2. 温哥华海滩温哥华是加拿大著名的海滨城市,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滨水区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滨水区项目案例分析

滨水区项目案例分析
6)自然生态休闲带
结合滨水岸线的自然延伸,塑造生 态滨水休憩带。
滨水区项目案例分析
一、滨水区岸线类型划分 1、生活岸线特色要素构成
8)海洋游乐 ② 海洋世界 案例:深圳海洋世界 规模:20公顷 构成:水族馆、幻游海洋馆、鲸鲨馆、 鲨鱼馆、海贝馆、科普馆、航模馆、海 洋乐园、海神花园、嬉水乐园 功能:休闲游憩
滨 3、特色形象
良好的亲水建筑尺度 特色鲜明的建筑形象 连续统一的滨水界面
滨水区项目案例分析
三、滨水区空间开发策略 4、安全亲水
通过跌落的岸线断面处理创造亲水 公告活动空间,同时设施亲水设施
滨水区项目案例分析
三、滨水区空间开发策略 6、引导措施
交通拉接 活力凝聚 功能置换
3)沙滩 特征:通常作为海水浴场,周边一般配 有书报亭、咖啡厅、商品服务等小型景 观建筑小品
滨水区项目案例分析
一、滨水区岸线类型划分 1、生活岸线特色要素构成
4)观景平台 类别:栈桥、望海平台等 案例:青岛栈桥/烟台栈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上观景平台
(由观光塔与海中平台。海中平台相当于服务 中心,配有酒店和会议中心。观光塔是一个 140多米高的高塔,有三十多层楼高,建成后 人们在上面可以观看全貌)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路网结构和线形。
路网结构为“环形集散道+联络道” 内部道路 全部为支路等级,双向二车道(宽7—8米), 共22个路口,内部地块道路与内环路联系方式 单一,均为T型或Y型交叉口,道路线形曲折, 坡度变化频繁。
滨水区项目案例分析
二、滨水区交通分析 1、华侨城
借鉴意义 : ① 通过外围快速路解决对外交通问 题,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区域内部
滨水区项目案例分析
纽约曼哈顿
一、滨水区岸线类型划分 3、滨水岸线功能

(完整版)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完整版)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位于巴吞鲁日城市中心的湖区 总面积高达275英亩(111公顷) 的6个湖泊首尾相连。
本应成为城市生态与文化系统 的中心。然而,远远不能满足 所需的湖体深度以及缺少多样 性的生态系统使得湖区渐渐走 向衰落。
2 案例分析
2.2 项目背景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湖区北侧的湖泊被十号公 路一分为二,给宁静的湖 区带来了视觉与听觉上的 双重干扰。景观团队设计 的孔板系统在兼顾维护与 修理的需求的同时吸收了 部分噪音,同时为蝙蝠提 供了栖息地。
2 案例分析
2.5 策略总结
湖底清淤,重塑地形 生物过滤,建立生境 湿地花园,净化水源 扩展保护区,建自然教育中心 梳理场地,构建联系 多功能步道沿湖绵延
通过各个方面的场地现状系统分析、 历史研究以及与顾问团队和利益相 关组织的多次会面,设计团队对场 地有了详尽的了解。
2 案例分析
2.4 规划策略——湖底清淤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位于学校湖区西侧的湿地 公园将扩大水生动植物栖 息地的范围和功能。公园 内的自然教育中心将面相 城市居民、游客以及校内 的研究人员开放。
2 案例分析
2.4 规划策略——营造生境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案例分析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简介

滨水区规划案例分析

滨水区规划案例分析
香港中环滨水区规划
9
10
11
中环:中环及上环区可说是港岛区的中心地带。上环是住宅区,中环区则为香港的商业、金融及银行中心,也是特区政府决策及权力中 心,特区政府总部及立法会大楼均坐落于此。
商业:中环是香港其中一个最著名的购物中心,中外多间名牌旗舰店林立在德辅道中及皇后大道中,还有大型商场如置地广场及太子大 厦等。近年云咸街及安兰街一带开设了一些新兴而又富有特色的时装商店。而区内售卖古董的荷李活道更刚被选为世界十大购物街之一。各类 型的店铺包罗万有。
26通过综合发展商务和住宅区滨海南将更加便利人们在工作地点附近居住生活和休闲在面积为215公顷的城市中心区域滨海南将成为中心商务区延伸出的绿野和生态友好型都市社区不仅为人们提供9000套住房更通过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的绿化美化交通模式建筑标准等基础设施为人们打造花园中的城市使之成为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组成
地铁:港岛线
12
生活+工作/过境 历史/中间 公民
文化&艺术
水上乐园
遗产 水上娱乐
休闲
13
14
滨水项目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15
关键节点设计
将在该市红线界限内进一:海滨城镇中心
• 节点二:旅游度假村
• 节点三:国际化码头
对于每一节点,将有更为详细的开发
交通方面,“滨海南”以快速轨道交通和步行与骑行为主,主路实现无机动车辆,区域内任意地点可以步行5分钟到达最近的公交节点。 步行网络的核心是经过景观美化的长800米、宽30米的步行街,两侧以绿色和开放空间为主,分地表和地下两层,是漫步路线和社区活动的主 要场所。此外,滨海南还将架设高架通道并进行空中绿化,专供行人来往于东西两侧的海岸线和滨海湾花园。

滨水公园案例分析

滨水公园案例分析

2021/3/24
19
正祖大王陵行班次图 正祖大王陵行班次图位于清溪川广桥与三一桥之间。所 谓陵行班图是指以过去朝廷文武百官共同举行大型国家 庆典为素材的一种绘画形式。正祖大王陵行班次图便描 述了正祖大王陪同母亲献敬王后洪氏前往华城参拜其父 亲庄祖之墓的场面。此壁画堪称世界之最,壁画长达192 米,共由4960块瓷砖拼贴而成,两 岸采用花岗岩石板铺 砌成亲水平台,河段断 面较窄,一般不超过 25m,坡度略陡。
第二段位 中部河段为过渡 段,河道南岸以块 石和植草的护坡 方式为主,北岸修 建连续的亲水平 台,设有喷泉。
第三段位 东部河段河道的改 造以自然河道为主, 宽40m左右,坡度较 缓,设有亲水平台 和过河石级,两岸 多采用自然化的生 态植被,选择本地 植物物种。
2021/3/24
6
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交通疏导
拆除高架桥 政府出台相应交通疏导及限制措施,增加穿过城市中心的道路 鼓励公交出行
改造过程
2021/3/24
7
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水体恢复
建设了新的独立的污水系统,对原来流入清溪川的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 水源提供:三种方式:
抽取经处理的汉江水(主要方式) 取地下水和雨水,由专门设立的水处理厂提供 中水利用(仅供应急条件)
•强化堤岸空间的利用:修筑方便游人的步道和休息空间,以及墙面壁画。考察中还发 现一些桥下的空间巨大,可以用于展览等大型活动的使用。观水桥下,就利用桥下空 间光线较暗的特点,设置了电影广场。道路层面靠近河川两侧设置休闲空间(咖啡座 等)。
•场地文化的传承:对场地固有构筑物进行保留,留住场地的历史,如高架桥墩、 壁画形式的历史故事等;创建回忆场地生活的新元素,如“洗衣石”等;依水 举办多项民俗活动。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施分析及优化——以郑州市东风渠为例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施分析及优化——以郑州市东风渠为例

城市滨水景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滨水景观不仅可以为动植物提供天然的“住所”,河岸两旁的绿化带也可以净化水质,降噪隔音,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热岛效应,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舒适度。

此外,东风渠还是郑州主要的泄洪河道,承担着城市防洪、防涝的功能。

根据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结合生态城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依据郑州河流滨河景观实际情况,进行提升改造。

一、研究对象概况(一)研究区概况郑州处于华北平原以南方向,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年平均气温12℃~15℃,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植被种类多样,以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与华北地区相似。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郑州就是重要的内陆商埠;如今的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都会和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以北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

(二)研究河段概述东风渠是郑州市区由南向北最主要的河流,同时也是黄河和郑东新区水域的连接线,如图1所示。

东风渠-金水东路段河流滨水景观带是郑州重要的滨水景观带,植被群落构成较为丰富,景观配置方式以草-灌-乔为主,由于植物较多,所以夏季较为舒适,遮阴效果好。

本文在东风渠河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河段,进行生态调查和分析,具体采用现场调研结合GIS 地图来获取数据和实地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滨水空间氛围营造、景观功能、滨水设施质量、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等。

二、东风渠河流景观空间及设施分析(一)滨水空间植物群落是构成滨水空间的重要元素,通过不同地形、植物的季相变化以及植物群落的围合,可以布置出不同的植物空间序列。

东风渠植物围合空间的现状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植物搭配层次感缺失在进行绿化带设计时,树种搭配要考虑速生和慢生相结合、常绿和阔叶相结合,以使在不同时节的更替变换中不会产生绿化空白期,空间围合效果不会减弱,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观赏作用。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案例二:北京朝阳公园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总结词
生态与功能的结合
详细描述
北京朝阳公园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注重生态保护和功能完善。设计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保护和生态驳岸等手段,提 升了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还设置了休闲设施、运动场地和亲水平台,满足了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案例三:广州珠江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总结词
创新设计理念
强化生态修复
促进绿色出行
加强区域合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应不断创新景观设计理念和 方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 合本土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未 来城市发展的滨水空间景观设 计模式。
针对当前城市滨水区普遍存在 的生态退化问题,应加大生态 修复力度。通过植被恢复、湿 地保护等措施,提高滨水区的 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 加宜居的环境。
感谢观看
人文化设计趋势
历史文化的传承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 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景观元素、公共艺术等方式, 展现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
人性化空间设计
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导向,创造舒 适、安全、便捷的滨水空间,提
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社区参与与互动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滨水空间的规 划、设计和管理,增强景观与市
民之间的互动性和归属感。
多元化设计趋势
01
02
03
多维度设计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将融 合自然、文化、艺术等多 个维度,呈现出更加丰富 和多元的景观面貌。
创新性设计
鼓励设计师发挥创意,探 索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 力的滨水空间。
适应性设计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环境 变化,灵活调整和优化景 观设计方案,保持滨水空 间的活力和生命力。

滨水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研究——以重庆为例 樊赛连

滨水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研究——以重庆为例 樊赛连

滨水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研究——以重庆为例樊赛连摘要:分析滨水区特质及开发模式,解释成开发热点的原因;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借鉴欧美及国内城市滨水区更新开发的成功经验及模式,结合重庆主城区典型的城市发展现状,针对重庆当地典型案例进行城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

关键词:滨水区特质;开发模式;风貌保护;发展策略在欧美国家滨水区开发建设始于1960年代末的北美。

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城市滨水区经历一场严重逆工业化进程,一度兴盛的内港区迅速衰落。

1967年,城市内港滨水区的衰落引起各方关注。

1980年代,滨水区再开发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并掀起世界性再开发热潮。

1990年以来,国内很多城市开始关注滨水区的重要性并进行开发实践,借助滨水区的成功开发或再开发实现城市复兴的目的。

一、滨水区特质1 多重价值性社会转型的契机使滨水区日益成为新的土地投资热点。

对政府或投资者来说,滨水区开发或再开发,蕴涵巨大的经济价值。

滨水区人类活动参与丰富,且自然环境风光优良,是理想的公共开放空间,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

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门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新的投资,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2矛盾复杂性产业转型、工业衰退使滨水区成为城市中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区域,各类矛盾复杂集中。

1)、土地稀缺与开发需求旺盛的矛盾:滨水区土地容量有限,产业结构调整置换部分土地,满足不了城市的开发需求。

2)、休闲需求与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滨水区是旅游休闲、体育锻炼、社会交往和其他户外活动的良好场所;但交通不便、公共空间等设施缺乏,降低休闲积极性。

3)、城市开发与生态敏感之间的矛盾:滨水区不可持续开发建设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城市原始的地形地貌造成破坏。

4)、不可持续的开发建设行为与城市历史文化肌理之间的矛盾:滨水区的城市开发建设逐步蚕食历史传统街区、特色码头和工业遗址,破坏滨水区历史文化肌理。

二、滨水区开发模式世界上众多滨水开发项目,其建设初衷和最终目标都是城市滨水地带乃至整个城市的复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港岛线
12
生活+工作/过境 历史/中间 公民
文化&艺术
水上乐园
遗产 水上娱乐
休闲
13
14
滨水项目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15
关键节点设计
将在该市红线界限内进一步加强三大
关键节点的开发,包括:
• 节点一:海滨城镇中心
• 节点二:旅游度假村
• 节点三:国际化码头
对于每一节点,将有更为详细的开发
案例分析
1
滨水项目
北戴河新区概念规划
2
3
高档住宅区 -与河对岸的住宅开发 相契合
商业文化娱乐综合开 发区 -与河对岸的综合开发 相呼应 同时利用河景和海景, 将商业、文化、娱乐、 主题休闲融入,形成 北戴河新区的活力发 展地
休闲度假区 -与大海对话,形成高 档休闲消费区 4 Nhomakorabea5
6
7
8
滨水项目
香港中环滨水区规划
9
10
11
中环:中环及上环区可说是港岛区的中心地带。上环是住宅区,中环区则为香港的商业、金融及银行中心,也是特区政府决策及权力中 心,特区政府总部及立法会大楼均坐落于此。
商业:中环是香港其中一个最著名的购物中心,中外多间名牌旗舰店林立在德辅道中及皇后大道中,还有大型商场如置地广场及太子大 厦等。近年云咸街及安兰街一带开设了一些新兴而又富有特色的时装商店。而区内售卖古董的荷李活道更刚被选为世界十大购物街之一。各类 型的店铺包罗万有。
理念。
16
17
18
19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城市中心\地标建筑物
开放公园\山体
海边主要多功能区域
码头地标建筑物
门户
海景视线走廊
20
海边主要发展区域
21
22
采取的措施有:
1. 重建城市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包含以海滩,湿地等敏感生态系统组成的自然滨水区; 以大型文化和公共市政设施构成的市政的滨水区,如展览馆,水族馆, 水上运动竞技场等;包括公园,游憩场,码头,公园,滨海步道等组成的公共滨水区。
“滨海南”使城市中心向海滨延 伸,并衔接起中央商务区与居住区, 预计为新加坡增添更多国际元素和城 市活力,成为城市的海滨花园和特色 经济增长点。
26
“滨海南”地处新加坡城市中心的黄金位置,西邻结合高科技元素的园林美景“滨海湾花园”,东接新加坡海峡,具有延伸三十公里的海 滨;它还将与附近公园、开放空间和自然区域无缝连接;计划兴建的绿色走廊和生态走廊将进一步扩大绿色网络空间,使“滨海南”乃至整 个海湾坐落在人造美景和生态自然环境的紧密环绕中。
2. 创造滨水公园系统 每个公园都有不同的主体,在这里公园扮演了将大海,山体与城市连为 一体的角色,同时将更多的公共空间还给了公众。
3.海的边缘 我们致力于为水滨提供一系列活动与功能,包括沙滩休闲区,混合功能区,主体文化区,游艇码头,办公区,渔村码头区,滨水住宅区, 最大化创造和利用滨水空间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还将通过对不同类型水岸的设计创造出丰富,有趣,生机勃勃滨海空间。
4.核心 为了赋予城市以特色的核心形象,我们将创造勾勒城市形象的特色建筑,创造区域性的地标公共空间。
5.视觉联系 水滨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致力于提供与水滨的联系,将码头的精神和经济价值带到城市中来。
6.交通策略 整合交通系统和水系对于可持续发展结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组团式的道路系统将更多的滨水区规划如步行系统,促进各类交通的 发展,通过shuttle bus, 自行车,行人系统的合理组织,满足各层次道路交通的要求,提升了城市的效率性和舒适性。 连云港未来的海滨城市在夜间如同闪闪发光的珠宝一样,吸引着人们享受夜色月光,城市的气氛,波浪和海水的澎湃。
27
建筑方面,滨海南将是新加坡最先进的环境友好型社区之一,实行比普通标准高30%的绿色建筑标准,建筑物采用生态友好措施,实行雨 水收集、废水回收循环,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空间绿化,以及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等。适应海滨地区地理特点,滨海南利用海风冷却空气 ,创造凉爽、舒适的微气候环境,同时降低热量、节约能源。社区主干道和人行道的方向设计与季风方向一致,成为风的走廊“Wind Corridor”,街区中的建筑高度设计也以促进人行路面的空气流动为目标富有变化,从而增加行人和街区的凉爽。滨海南建筑的高度也以符合 人体感官尺度为准,从人行道到主干道,从近滨海花园到远滨海花园,建筑的高度由低到高依次提升,优化了景观的视觉体验,整个社区使 地上慢行空间、地下商场和走廊与“空中花园”相结合,通过多层空间为打造“花园中的城市”环境。
交通方面,“滨海南”以快速轨道交通和步行与骑行为主,主路实现无机动车辆,区域内任意地点可以步行5分钟到达最近的公交节点。 步行网络的核心是经过景观美化的长800米、宽30米的步行街,两侧以绿色和开放空间为主,分地表和地下两层,是漫步路线和社区活动的主 要场所。此外,滨海南还将架设高架通道并进行空中绿化,专供行人来往于东西两侧的海岸线和滨海湾花园。
28
创智空间
东京六本木新城城市设计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案例总结
38
北戴河新区概念规划
香港中环滨水区规划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 展战略规划
新加坡“滨海南”综合 功能发展区
东京六本木新城城市设 计
1.考虑与对岸的关系 2.充分利用海岸线及河岸线价值 3. 尊重自然现状,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的丰富性。
23
创智空间
新加坡“滨海南”综合功能发展区
24
“滨海南”综合功能发展区将于2017/2018年动工,它东临新加坡海峡,西靠新加坡最优美的城市园林杰作——“滨海湾花园”,是“花园 中的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南”的规划由国家发展部市区重建局主导和精心筹划,吸纳了科研机构(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建 筑学会等)和社会(如专业人士、专家学者等在创意投标竞赛中的投标)的创意与合作,通过详细的总体规划予以设计和指导,预期建成为 新加坡城市未来地标式中央核心区。
25
通过综合发展商务和住宅区,“ 滨海南”将更加便利人们在工作地点 附近居住、生活和休闲,在面积为 21.5公顷的城市中心区域,“滨海南 ”将成为中心商务区延伸出的绿野和 生态友好型都市社区,不仅为人们提 供9000套住房,更通过可持续发展原 则设计的绿化美化、交通模式、建筑 标准等基础设施为人们打造“花园中 的城市”,使之成为城市绿色空间的 有机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