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汉委婉语比较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汉委婉语比较浅析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比研究葡汉委婉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语言意义不可低估。作为重要交际手段,葡汉委婉语在语用方面都遵循避讳、合作和掩饰等原则,但二者在关涉范围、构成方式上却同中有异。本文尝试从委婉语的中葡定义、语义功能、构成方式等方面进行简单扼要的比较分析。

标签:委婉语语义功能生成手段变异性

委婉语在一定的言语共同体内,受制于特定文化,为避免不便明说的意图,采取委婉间接的语言手段进行交际的语言符号。它通过在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力图代替、掩饰、弱化禁忌语的粗俗、直接、不礼貌等。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委婉语,有比照研究。

国内外学者围绕委婉语展开了多学科、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束定芳,1995)。但从现有资料看,葡汉委婉语的比照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探讨二者的异同,既可丰富语言的表达形式,又有利于解决委婉语的翻译等值问题,对对外汉语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委婉语的葡汉定义

当下对委婉语尚无准确全面的定义,诸多语言学家及工具书对委婉语的界定也大同小异。

“委婉”即“婉转”,又称“婉曲”“婉辞”。《辞海》对“婉转”的定义:修辞上辞格之一。陈望道先生是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学者之一。他在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指出,“委婉”即“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语言学家王希杰(1983)在他的《汉语修辞学》里对此做了补充,“婉曲,指的是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转彎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葡语词典中对委婉语的定义:A fim de uma utilização mais agradável e fácil de as pessoas se sentem um modo aceitável para exprimir o mesmo significado de expressões.[1](为了用一种更令人感到愉快和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的表述。)

中葡两种语言对委婉语的认知都突出其交际功能,即在特定的情况下,说话人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出来,而采用婉转的词语,含蓄曲折地传递信息意图。

二、语义功能

目前葡汉委婉语尚无全面、系统的分类。从语义功能角度看,由于委婉语关涉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广泛的社会生活,所以,可将其分为个人生活委婉语和社会生活委婉语两部分。前者主要指讲话时用温和的言词代替那些会产生不雅、不洁及易引起不吉联想的词语。后者因涉及到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故在使用时主要替代会违背言语交际的合作、礼貌及掩饰原则等的言语内容。

(一)个人生活委婉语

1.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委婉语源自“taboo”(禁忌)。在所有禁忌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最多。据统计,英语达100多种,汉语有200多种,[2]葡语也不例外。比较葡汉中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可以发现二者同中有异,既体现了文化的共通性,又显见其因历史、宗教因素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中葡对“死亡”一词的忌讳都很深。汉语中有诸如“时日不多”“安息”“没了”“不在了”等常用委婉语。古代,对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一套严格的指称序列,“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礼记·曲礼》)社会发展至今,以体现地位尊卑为目的的委婉语已逐渐消失,被一批新的符合现代交际需要的委婉语替代,如“香消玉殒”“巨星陨落”等。另外还有“就义”“捐躯”“丧命”“下地狱”等带有敬重赞扬或嘲讽贬斥色彩的死亡委婉语。

葡语同样如此,通常用“eterno sono(长眠)”,“descanso perpétuo(永逝)”,“fim dos seus dias(最后的日子)”,“óbito(逝世)”,“ocaso(陨落)”,“trânsito(走了一遭)”等婉指死亡。

对比葡汉中与“死”有关的委婉语,不难发现,无论葡语还是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有情感上的差异,表明委婉语更多的还是承载情感倾向的。正如陈原所说:“每一个委婉说法都带有自己的感情。”(陈原,2000:351)且葡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语体划分,所选用的表达方式也是适合具体语境和语体要求的。

除此之外,笔者发现,作为曾经的海上强国,葡萄牙人的航海经历以及在推行殖民统治时的宗教扩张策略,深深影响了本国文化,并辐射到和死亡有关的委婉语称谓,显现出两类和汉语死亡委婉语迥然不同的说法:

第一类:fazer uma longa viagem(去远行);a viagem donde não volta(不归之旅);fazer a viagem de que se não regressa(走上了不归途)。

第二类:atender ao chamado de Deus(被上帝召唤);dormir em Deus/dormir no Senhor(在上帝怀中睡去);passar deste mundo a Deus(去往上帝的国度)等。

这两类委婉语的使用与葡萄牙的海上强国地位以及宗教信仰尤其是天主教的海外传播有着密切关系。

2.关于个人隐私的委婉语

葡汉关于“老”的认知和委婉称谓因文化底蕴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中国文化以家族主义为中心,注重敬老尊贤,在传统文化中,“老”并非禁忌语。相反,在传统价值观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在同等条件下往往要靠年纪来衡量,论资排辈更是很普遍的现象。表现在称谓上,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老”代表了经验、学识。年老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葡语和汉语一样对“老”和“老人”有级别的区分。比如“meia-idade”指45~60岁,“idoso”指60~74岁,“ancião”特指75~90岁。级别划分如此清晰,可见其对年龄问题的敏感。一位葡萄牙作家如此描绘衰老:“Na minha opinião “envelhecimento ”da palavra é como o diabo, como uma referência a ele é impossível não causar pânico e exclusão”.[3](在我看来‘衰老’一词就像魔鬼一样,一提到它不可能不引起恐慌和排斥。)葡人对衰老态度可见一斑。因此,在葡语中,“老”“老人”一般被“第三年龄”(de terceira idade),“长者”(entrado em idade)等替代。值得注意的是,“小伙子”(rapaz)一词的用法。在熟悉的老年人之间可互称“rapaz”,除表示亲近和打趣之外,还有相互间“惺惺相惜”,形成抵抗衰老联盟的感觉。这种用法和汉语中老年人之间互称“老小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类禁忌语的使用反映出交际双方的关系,因为“双方关系愈密切,语言上的禁忌就愈少。有时禁忌语的使用恰恰能显示出交际双方的亲昵友好。”(赵蓉晖,2004:216)例如:“你这个该死的家伙,这些年都躲到哪儿去了!”(祝畹瑾)

3.关于生理缺陷的委婉语

出于对有缺陷的人及家属的尊重,需要此类委婉语,而葡汉语言中的婉指却同中有异。汉语中用“残障”替代“残废”;葡语中则用“limitado”(有局限的)替代aleijado(残疾);汉语中用“腿脚不太灵便”代替“瘸子”;葡语中就用“privado de vista”(失去了视力)婉指“cego”(瞎)。但对于那些四肢有残疾的,比如说少胳膊或少一条腿的人,葡语的委婉语则比较匪夷所思,因其婉转说法就是以有残疾的肢体那一部分命名,比如“maneta”,来自葡语的“mão”(手)指的是少一条手臂的人。这在汉语中是极其罕见的。

不仅生理残疾需要用委婉语替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相貌委婉语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4]自从艺人凌风用一句自我调侃的话语“我的长相很中国”,幽默地道出了自己满脸沧桑、沟壑纵横的长相后,随即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语言冲击波。这种新的“话语编码”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同时引发了一种趋同心理,并由此产生了“移位称赞”这种新鲜的委婉说法。比如用“很非洲”形容人长得黑;用“很拉登”形容人长得恐怖;用“很沧桑”委婉地说一个人长得愁眉苦脸。此类委婉语的出现,既体现了委婉语的变异性,也反映了当下人们求异尚变的一种反传统的社会心态。比起汉语近年来关于人们外貌形容词的日渐扩充,葡语用在相貌上的委婉语可谓传统而保守。如将“丑”说成não tem feições agradáveis(长得不令人愉快),não deve nada àbelez(和美丽不沾边)a,还有não é bonita mas muito simpática(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