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 《诗经》二首-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 《诗经》二首-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窈窕(yǎo)嫩芽(nèn)瘫痪(tān)酝酿(liàng)B.嶙峋(líng)怦怦(pēng)烂漫(màn)匿笑(nì)C.瞬间(shǔn)脸颊(jiá)沐浴(yù)祷告(dǎo)D.溯洄(huí)并蒂(dì)攲斜(qī)菡萏(dàn)【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

【解答】解答本题,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A项,“酿”应为niàng,B项,“嶙”应为lín,C项,应为“瞬”应为shùn。

2.【答题】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睿智无与伦比一代天骄寤寐求之B.亵渎重蹈覆辙弥足珍贵参差荇菜C.繁衍心无旁鹜断章取义克尽职守D.雎鸠怒不可遏强聒不舍自知之明【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具体汉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3.【答题】对下列句子中的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答案】C【分析】考查字的含义。

【解答】“琴瑟友之”的“友”是“以……为友”的意思,这里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4.【答题】下列传统文化知识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四时俱备(全都)略无阙处(同“缺” 空隙、缺口)B. 夕日欲颓(坠落)急湍甚箭(超过)C. 念无与为乐者(怀念)怀民亦未寝(睡)D. 五色交辉(辉映)属引凄异(连接)【答案】C【解析】C项“念无与为乐者”意思是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B. 古代通常男子18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C. 《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D.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永贞元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答案】B【解析】B项“古代通常男子18岁……行成人礼”错误古代通常男子20岁行成人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________ (《诗经·蒹葭》)3.(2)__________ 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3.(3)李白在《行路难》中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3.(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3.(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①野草属于乡间大地②在城市里被水泥从林挤得难有栖身之地的野草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也生长得_ _甲___(虚与委蛇萎靡不振)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____乙____(失魂落魄惊心动魄)的样子③而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则qiè意地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④这些欢畅的野草是大地翠绿的衣裳年年岁岁将大地母亲装扮得秀丽、多姿乡间才是野草快乐的家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underset\cdot栖()身②qiè()意(2)第②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3)语段中甲、乙两处横线上应选择的恰当的词语是()A.虚与委蛇失魂落魄 B.萎靡不振失魂落魄C.虚与委蛇惊心动魄 D.萎靡不振惊心动魄(4)“瘠薄”中“薄”的意思是()A.轻薄少 B.不厚道不庄重C.(土地)不肥沃 D.(味道)不浓淡(5)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改变原意)【答案】在水一方【解析】(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答案】(2)满面尘灰烟火色【解析】(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答案】(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解析】(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答案】(5)-(1)①qī, ②惬, (2)从林, 丛林, (3)B, (4)C, (5)乡间不才是野草快乐的家园吗?【解析】略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1)解释下面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晋陶渊明独爱菊独 _______________②陶后鲜有闻鲜 _______________③世罕能别之别 _______________④至其发花至 _______________4.(2)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水陆草木之花4.(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4.(4)用“/”为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4.(5)【甲】文赞美莲与【乙】文赞美兰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6)【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①只, ②少, ③分辨辨别, ④等到【解析】(1)①句意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独只②句意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③句意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别分辨辨别④句意等到它们开花至等到【答案】A【解析】(2)“水陆草木之花”的“之”是结构助词的A项结构助词的B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C项代词指代这件事D项助词补充音节不译故选A【答案】(3)①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②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居在山林间的人远离而不返回的原因啊!【解析】(3)①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②山林之士隐居在山林间的人所以……的原因【答案】C【解析】(4)“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结构相同为并列关系中间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是”是代词“这” “是所同也”意为“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 句意完整应在其前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C【答案】(5)都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甲】文以菊、牡丹衬托莲品格之高洁【乙】文以蕙比不上兰又远胜于椒来衬托兰的品质【解析】(5)根据【甲】文“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等句子可知文章以菊花和牡丹为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高洁的品格根据【乙】文“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可知椒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 文章以蕙比不上兰但是蕙又远胜于椒来衬托兰最高的品质【答案】(6)【甲】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以及对追名逐利世态的鄙视和厌恶【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当局者不能发现和辨别人才的批判【解析】(6)【甲】文作者通过描写莲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对趋炎附势追名追利的庸俗世风的鄙弃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乙】文写兰与蕙的栽培环境相同但两者开花数量的多少与香味远近不同椒一种香味浓烈的常见草本植物此处指庸碌之辈士大夫虽然品德修养不如君子但较之庸碌常人又已远甚表达了作者对当局者不能发现和辨别人才的批判5.(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而节叶具焉具________②节节而为之为 ________5.(2)甲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成语是 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_5.(3)乙文中说“意在笔先” 甲文中也有文字说的是这个意思请将这些文字找出来写在下边这些文字是________ (不超过11个字)5.(4)甲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这些毛病是________ (不超过12个字)5.(5)选出对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有几项选几项)()【答案】具备、具有, 做此意为“画”【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但节、叶都具备了具具备、具有②句意为一节节地画它为做此意为“画”【答案】胸有成竹, 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与解释根据平时对成语的积累读甲文可以发现其中的“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如兔起鹘落”两句包含了两个成语分别为“成竹在胸”与“兔起鹘落” 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写出其意思即可【答案】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信息筛选乙文中说“意在笔先” 意思是想像的意境永远超越下笔所画的情像根据这一理解可以看出甲文中的“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阐述的也是这个意思【答案】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信息筛选阅读甲文疏通文意即可看出作者认为画竹的人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勾勒它是无法画出活生生的竹子来的原文表述的是“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题干要求答案不超过12个字所以可提取原文句中的关键词“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作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有误甲文主旨在于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 乙文主旨在于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BCD.正确故选 A答案(1)①具备、具有②做此意为“画” (2)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或“兔起鹘落” 比喻动作敏捷又比喻作画写文章下笔迅速中间没有停顿)(3)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4)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5)A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本诗描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6.(2)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6.(3)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以哪个字为着眼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解析】(1)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说“几处” 可见不是“处处” 说“谁家” 可见不是“家家” 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乱花”“浅草”一联“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地是” 有渐开渐盛之意“浅草” 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写出了草浅“乱花”和“浅草”都是初春景物的特点【答案】(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却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争”字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突出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解析】(2)“争”字赋予早莺以人的情感动作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着阳光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且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突出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答案】(3)以“春”字为着眼点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风光的喜爱【解析】(3)这首诗的题目是“钱塘湖春行” 据此可判断着眼点是“春”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沙堤为止在湖青山绿、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于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荫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风光的喜爱之情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7.(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7.(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7.(4)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答案】(1)①欣慰, ②割麦, ③歉意, ④恣意挥毫【解析】(1)解答本题需要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段落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提炼答案由第③段中“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可知①处填写“欣慰” 由第③段中“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可知②处填写“割麦” 由第⑥段中“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忙”和第⑦段中“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可知③处填写“歉意” 由第⑨段中“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可知④处填写“恣意挥毫”【答案】(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麦收”比作“高考” 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陪伴与别样的期待同时也获得了深刻启示【解析】(2)这句话把将“麦收”比作“高考”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今年的麦子倒伏很难收割多一个人割麦就会快好多但当父亲得知“我”后天就要高考时他怕影响“我”高考就督促“我”回家休息而他自己一个人要奋力完成割麦子的任务父亲其实是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我”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陪伴与别样的期待获得了深刻的启示据此理解作答即可【答案】A, C【解析】(3)A项“父亲期望‘我’回家跟他一起并肩作战打好麦收战役”错误应该是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C项“他的任务是麦收高考是‘我’一个人的事他帮不上忙”错误应该是父子各自在自己的考场作战相互用精神鼓励取得胜利【答案】(4)标题含义在文中既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又指“我”一个人赶赴的收获人生的高考看法能理解天下父母对孩子的不尽关爱陪读在某种程度上能让孩子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关怀与鼓励但我更欣赏文中的“我”与“父亲” 父亲选择了另一种陪伴与鼓励的方式那就是“身教”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都应在自己的战场上奋力挥洒全力以赴颗粒归仓不负彼此的期望【解析】(4)第一问细读文本可知对于“我”和父亲来说麦田有不同的含义对于父亲来说麦田指的是家里的麦田父亲在这里挥汗如雨为了全家的生活努力对于“我”来说高考就是麦田“我”在这里奋斗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奋斗第二问需结合文章的内容及链接的材料进行分析发表自己对陪读现象的看法可以持反对意见也可以持赞成意见还可以综合分析一分为二来看待陪读现象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让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也可以结合文章内容论述换一种方式进行“陪读” 文章中的父亲就是用自己在麦田上努力割麦这个行动来告诉孩子“麦场”是自己的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据此整理作答言之有理即可8.(1)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着阅读全文将表格补充完整8.(2)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品析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②品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8.(3)请结合文章内容评价文中的中年妇女8.(4)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答案】(1)①中年妇女把零食摊放在桌上嗑的瓜子壳扔了一地(或中年妇女在车厢里嗑瓜子吃零食)②中年妇女热心照顾发病的老编辑③内心感激连声道谢(愧疚)【解析】(1)文章主要的故事情节有中年妇女走进车厢——在车厢里嗑瓜子吃零食且瓜子壳扔了一地——中年妇女忘带身份证——中年妇女热心照顾发哮喘病的老编辑老编辑的情感态度变化没好感——厌恶——投诉——感激提炼出重要事件即可【答案】(2)①僵原义是指僵硬僵直冷原指温度低“僵”字在文中形象地写出了中年妇女的出现使车厢里原来融洽的气氛变得僵化不和谐“冷”字形象的写出了气氛由和谐、热闹变得尴尬表现了大家对中年妇女的不满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多种零食的味儿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各种令人不快的味道充斥着整个车厢引人反感【解析】(2)①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僵”“冷”这里指气氛由融洽变得尴尬、僵硬形象地写出了大家对中年妇女的不满②常见的答题模式方法(修辞、描写方法等)+写了什么(具体内容)+体现表达(效果感情、性格等)从修辞的角度结合“扭扭捏捏”“猥猥琐琐”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多种食物的味道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厌恶和反感之情【答案】(3)从她忙前忙后照顾老编辑可以看出她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从她在车厢里吃瓜子随意丢瓜子皮可以看出她是个不拘小节粗心大意的人从她提出让老编辑穿她的大衣并提出送老编辑回家的事可以看出她是个不计前嫌开朗大度的人【解析】(3)中年妇女的缺点和优点都很鲜明注意用词的恰当即可【答案】(4)①不可“以貌取人” ②对与自己不同阶层或不同类型的人要宽容以待③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举止文明④要做一个善良友爱、乐于助人的人⑤不必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一时误解坚定地做一个“好人”【解析】(4)本文主要讲述了被“我们”认定不是好人的中年妇女热心救助突发哮喘病的老编辑的故事主要告诉了“我们”要宽容待人乐于助人答案合理即可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默写①秋风萧瑟 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夜发清溪向三峡 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⑤_______________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⑥杨花落尽子规啼 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⑦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⑧_______________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朱自清《春》)9.(2)阅读名著《西游记》选段完成问题【选段一】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他闻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选段二】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观音、木叉一齐围统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抢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①选文涉及到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 【选段一】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②从选文内容来看六耳猕猴有什么性格特点?【答案】(1)①洪波涌起, ②古道西风瘦马, ③思君不见下渝州, ④落花时节又逢君,⑤回乐烽前沙似雪, ⑥闻道龙标过五溪, ⑦思而不学则殆,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解析】(1)注意“州”“烽”“殆”的书写【答案】(2)①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②恃才放旷(自负狂妄、桀骜不驯)、贪图功名、执迷不悟、狡猾【解析】(2)①结合“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可知这是有一个假孙悟空出现打倒了唐僧抢走了行李由此可判断这是“真假美猴王”的情节结合“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可知这里的“他”承认抢走了行李要自己去西天取经这不是孙悟空会说的话和做的事由此可判断这是假的孙悟空所以“他”是六耳猕猴②结合【选段一】“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可知六耳猕猴认为自己熟读牒文能够自己去取经对自己非常的自信可以看出他恃才放旷(自负狂妄、桀骜不驯)结合【选段一】“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可知六耳猕猴要通过西天取经获得万代传名可以看出他重视功名贪图功名结合【选段二】“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可知当看到自己的身份被揭穿了就立马想要逃走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现了他的执迷不悟、狡猾10.(1)默写①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③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④夕日欲颓 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⑤_______________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⑥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⑦_______________ 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10.(2)课外阅读积累①“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的老栓缩小了一半”这句话出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②世界上第一次________实测工作是在我国唐朝时进行的唐代有不少学识渊博的高僧他们之中不仅有西天取经的玄奘有东渡日本的鉴真还有著名的天文学家________(683-727年)是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③“我家分成‘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人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选文出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文段中的“我”是________(人名)从中就可以看出“我”小时候就有一种叛逆的心理懂得通过斗争和反抗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案】(1)①山山唯落晖,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③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④沉鳞竞跃, ⑤蝉则千转不穷, ⑥松柏有本性, ⑦柴门何萧条【解析】(1)①注意“唯”的书写②注意“历”的书写③由“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可推知答案注意“镜”的书写④注意“竞”的书写⑤注意“蝉”的书写⑥注意“柏”的书写⑦注意“萧”的书写【答案】(2)①鲁迅, 药, ②子午线, 一行(张遂), ③美,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初中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初中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21 桃花源记一、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1.缘溪行:2.落英缤纷:3.甚异之:4.复前行:5.不复出焉:6.欲穷其林:7.仿佛若有光:8.豁然开朗:9.屋舍俨然:10.……桑竹之属:11.阡陌交通:12.悉如外人:13.黄发垂髫:14并怡然自乐:15.乃大惊:16.乃不知有汉:17.具答之:18.便要还家:19.咸来问讯:2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1.遂与外人间隔:22.问今是何世:23.为具言所闻:24.皆叹惋:25.延至其家:26.便扶向路27.及郡下,诣太守: 28.说如此:29.欣然规往:30.未果……:31.寻向所志: 32.寻病终33.处处志之:34.遂迷:35.后遂无问津者:36.世外桃源:37.无人问津:38.豁然开朗:二、一词多义1、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2、便舍船()屋舍俨然()3、寻向所志()寻病终()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4、寻向所志()处处志之()5、扶向路()向敌人开炮()6、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闻之,欣然规往()三、解释古今异义的词。

1、芳草鲜美: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阡陌交通:4、无论魏晋5、不足为外人道也:6、问所从来:四、词类活用1.欲穷其林:2.渔人甚异之:3.处处志之:五、翻译句子。

1、渔人甚异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0、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六、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是以为线索来描写桃花源的,具体是2.描写桃花源里的环境的句子:3.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句子:4.桃花源人为什么到这个地方(原句):5.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的是什么?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7.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所描写的是霜降节气的景物B. 新闻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是他的作品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人【答案】C【解析】C项苏轼是北宋文学家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故又名《诗三百》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记载事物并通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D. 科普文学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文学作品有科学幻想小说、科学小品、科学童话和科学诗等多种体裁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想象力【答案】B【解析】B项“300篇”错误应是“305篇”3.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常用的“的”就是语气助词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B. “最苦与最乐”“紫藤萝瀑布”“孙权劝学”“回忆鲁迅先生”“干得漂亮”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D.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该书的作者是纪昀也就是纪晓岚【答案】A【解析】A项“常用的‘的’就是语气助词”错误“的”是结构助词4.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B. 短语“色彩缤纷”“种植水稻”“坚决支持”“思维敏捷”的结构各不相同C.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七位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D. “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可以指升职如升迁也可以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答案】B【解析】B项“色彩缤纷”“思维敏捷”都是主谓短语结构相同5.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清代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近代维新派代表C.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斯亚号”在大海中航行的神奇故事D.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太空一日》一文展现了他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答案】C【解析】C项“诺第斯亚号”应该是“诺第留斯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6.(1)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6.(2)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吹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答案】(1)九曲黄河万里沙【解析】(1)根据“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可得出答案注意“黄”的正确书写【答案】(2)浪淘风簸自天涯【解析】(2)根据“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吹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可得出答案注意“簸”“涯”的正确书写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便舍船舍 _______________②咸来问讯问讯 _______________7.(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7.(3)语段(一)结尾写刘子骥寻而“未果” 有什么作用?7.(4)语段(一)和语段(二)所展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①舍弃, ②打听消息【解析】(1)①句意于是舍弃了船舍舍弃②句意都来打听消息问讯打听消息【答案】(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解析】(2)具言详细地说出皆都【答案】(3)①说明桃花源是作者想象的是作者心中向往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②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期盼可以找到像桃花源这般和平宁静、生活富足、没有战乱的地方③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引入故事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颇具神秘色彩【解析】(3)《桃花源记》中文章的结尾写刘子骥寻而“未果” 作者引入这一情节看似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无关犹如闲笔但此段内容在文章中有着重要作用作者写刘子骥寻而“未果” 是暗示读者桃花源是作者想象的是作者心中向往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是找不到的而作者之所以写这个故事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期盼可以找到像桃花源这般和平宁静、生活富足、没有战乱的地方刘子骥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引入故事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颇具神秘色彩【答案】(4)自然环境偏僻幽深、秀美怡人人文环境和谐安宁、淳朴真诚、安居乐业【解析】(4)《桃花源记》中对自然环境写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而《蓼庄图记》中写到“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桑麻林麓远近映带” 可见两地的自然环境都是“偏僻幽深、秀美怡人” 而人文环境《桃花源记》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蓼庄图记》中“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凌害、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 从中可知两地的人文环境是“和谐安宁、淳朴真诚、安居乐业”8.(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①或王命急宣或 _______________②不以疾也疾 _______________③四顾无纤翳顾 _______________④惟神女峰惟 _______________8.(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8.(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8.(4)【甲】【乙】选文的“山”有什么相同特点?【答案】(1)①有时, ②快, ③环顾看视, ④只【解析】(1)①句意为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或有时②句意为没有这么快疾快③句意为环视四周天空没有阴云顾环顾看视④句意为只有神女峰惟只【答案】D【解析】(2)画线句中“山脚”作“直插江中”的主语两者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两项“峰峦”作“上入霄汉”的主语两者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故选D【答案】(3)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到太阳和月亮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解析】(3)①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②谓说皆都奇奇异的景象【答案】(4)两段选文中的山都有高、奇、美的特点【解析】(4)【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山的多、连绵、高峻的特点“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写山上景物的美丽、奇特【乙】文“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写出了山的高峻“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等语句写出了山的神奇、美丽故【甲】【乙】选文“山”的相同特点是高、奇、美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面对这首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9.(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句A.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B.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作者观赏钱塘湖的方位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C. 颈联写花草描绘作者看到的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情景因此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D. 这首诗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答案】B【解析】(1)B项“前一句点出作者观赏钱塘湖的方位”错误前一句点出的是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答案】(2)示例这两句诗使用“争”“啄”两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勾画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建巢的生动图景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一个“争”字让人感受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动作【解析】(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意思是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争”字写出初春早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以及初春的蓬勃生机“啄”字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体现出小燕子的“勤劳” 这两句着意描绘莺莺燕燕的动态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本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10.(2)本文是如何开展论述的?请简述其过程10.(3)第④段在进行举例论证时画线语句不够严谨请你结合上下文进行添改并说明理由修改 ____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准确说出所思所想②辩证地对待语言“咬文嚼字”寻求更好的表达方式【解析】(1)通读文本根据第⑤段中“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可概括出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需要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根据第⑥段中“更进一步看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可概括出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需要辩证地对待语言“咬文嚼字”寻求更好的表达方式【答案】(2)本文第①段引出了第②段的论题“善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后第③段指出“现阶段使用语言的不良问题” 第④段进一步分析第⑤⑥段则就“如何善用语言”提出了两个建议【解析】(2)解答此题需在理解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本文第①段从日常的交流和情感表达写起引出了第②段的论题“善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以“笑”字为例对这一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证第③段指出“现阶段使用语言的不良问题” 如“语言越来越贫乏” 第④段进一步分析得出汉语的词汇存量并没有太大变化汉语具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第⑤⑥段则就“如何善用语言”提出了两个建议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和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3)修改示例一比如当看到落花满地之时有人用“无可奈何花落去”来表达情感有人则用“花谢了伤不起”来表达情感修改示例二当看到落花满地之时有人说“花谢了令人扼腕叹息” 有人则用“花谢了伤不起”来表达情感理由因为下文说“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 所以前面举的例子应该一个涉及“古诗成语” 一个涉及“网络用语”【解析】(3)结合画线句后文“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可知画线处所举的例子应该一个涉及“古诗成语” 一个涉及“网络用语” 据此进行修改即可只要是用古诗或成语(甚至四字词语)语意恰当均可11.(1)标题“薄暮中的刀锋”中“刀锋”的含义是什么?11.(2)第⑨段中画线语句“余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写得非常传神请加以赏析11.(3)“我”对匠人的称呼由第③段的“你”到第⑪段变为“您” 根据文意谈谈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11.(4)文中的磨刀人具有怎样的品性?11.(5)匠人拒绝多收两元的行为似乎难以理解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阅读文本获得的启示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①明指匠人在薄暮中为“我”磨的刀刃②暗含解剖自我探求人和事的本质的寓意【解析】(1)解答时注意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词语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刀锋”是本文比较突出的一个意象表面上它指磨刀人为“我”磨的菜刀的刀刃在文章的最后“我”想替磨刀人招徕更多客户结果磨刀人却“落荒而逃” 这说明他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品格高尚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故“刀锋”的深层含义暗含解剖自我探求人和事的本质的寓意综合上述分析理解作答即可【答案】(2)把匠人在夕照下的身姿比作剪纸(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匠人磨刀时的专注也映衬出匠人的纯朴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解析】(2)作答此题可从修辞角度着手在第⑨段画线语句中作者把匠人夕阳下的身影比作“剪纸” 极富画面感剪纸多把纸剪出物体的轮廓来展现事物的形象文中作者把匠人工作的身姿定格是有意突出其专注又略去周围的种种繁杂的景象用干净明晰的画面映衬匠人的纯朴而这样纯净的画面也会进一步引发读者对匠人这个小人物形象的更多思考【答案】(3)开始“我”并不了解匠人有所戒备、轻视所以不够尊敬用一般性的称呼称“你” 后来“我”对匠人有了较深的认识对匠人产生了由衷的敬意所以改称为“您”【解析】(3)“您”和“你”都是对人的称呼但“您”比“你”多一点尊重“我”对匠人的称呼产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我”对他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一开始“我”只把磨刀人当作小商贩一样的人“我”之所以磨刀只是为了照顾一下他的生意此时“我”并不了解匠人有所戒备如问他是按件计费还是按时计费体现了“我”的猜忌后来“我”体会到匠人磨刀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在乎花费时间而是一心把事情做好并且不贪图小利“我”对他充满了敬意因此称“您”【答案】(4)诚实不贪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耐心细致品德高尚)【解析】(4)作答本题需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中磨刀人的品质让“我”感到钦佩如他坚持用锉刀而不用砂轮表现了他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的特点他因为晚上看不清而拒绝了到手的生意反映了他诚实不贪的品格【答案】(5)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他诚实纯朴的品性的体现 (正如作者说的“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要分析支配他行为的思想、性格文中匠人不用砂轮而手工挫刀、不接因天晚无法按质完成的工作这些表现都说明匠人具有敬业、诚实的品质因此匠人拒绝多收两元的行为是符合他诚实纯朴的品性的【解析】(5)解答时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中的匠人是一个正直、纯朴、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的人他在磨刀时依据刀的特点选择磨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工作量只希望把每一把刀磨好在磨刀时专心致志不在乎时间消耗也不理会是否有人盯岗在天黑后不再磨刀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质量由此可知他是一个有着自己的道德标准的匠人所以在收钱这件事情上依然有自己的原则只收自己应该收的钱因此结尾的拒绝多收两元的举动对于匠人来说非常合理符合他的个性特点综合上述分析理解作答即可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为了更好地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设计一条标语12.(2)请用一段连贯的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书写工整简洁明了不超过50字)12.(3)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明清《节气歌弹词》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请结合《二十四节气歌》写出弹词中漏掉的节气名称节气歌弹词(节选)________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________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答案】(1)示例探究二十四节气体会大中华文化【解析】(1)标语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宣传语的特点语言要精炼生动形象要有宣传鼓动效应结合“二十四节气”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2)“二十四节气”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体现意义重大【解析】(2)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言之有理即可【答案】(3)惊蛰, 清明【解析】(3)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据此回答即可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很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以上片段中的“她”是《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人物)13.(2)有人看了《水浒传》后出了一副上联请你结合《西游记》中有关情节对出下联上联嫉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下联 _______________【答案】(1)衍太太【解析】(1)阅读语句可知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琐记》平淡的几句话却塑造出了一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即衍太太【答案】(2)示例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解析】(2)对联一般需要具备以下特点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观察上联可知“嫉恶如仇”为鲁智深的性格特点“鲁达拳打镇关西”为反映上述人物特点的相关情节据此结合《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按照上联格式拟写下联即可。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八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八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八第1题【单选题】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A、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B、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D、闻之,欣然规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课文和作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充分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B、《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本身就是苏州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

C、“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现多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它来源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名文《桃花源记》。

D、《爱莲说》是唐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

作者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表明了他浊世独立,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的人生态度。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翻译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文言文阅读(21分)(一)默写(11分)1.青青子衿,。

《子衿》2. ,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5.《小石潭记》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观潭的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二)诗歌理解与赏析(4 分)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三类。

7.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加点字解释(2分)(1)为.坻()(2)斗.折蛇行()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请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填人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关羽、文天祥、方志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杜甫、朱自清_______________——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答案】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解析】首先应明白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该句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再对照题干所给的名人中他们所表现出的意志对号入座根据日常积累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2.(1)鞠躬尽瘁 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后出师表》)2.(2)捐躯赴国难 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2.(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_______________ (李纲)2.(4)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 (陆游《病起书怀》)【答案】(1)死而后已【解析】(1)注意“已”的正确书写【答案】(2)视死忽如归【解析】(2)注意“忽”的正确书写【答案】(3)不可以尺寸与人【解析】(3)注意“尺”“寸”的正确书写【答案】(4)忘忧国【解析】(4)注意“忧”的正确书写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泉水激石 ________ ________ 嘤嘤成韵3.(2)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3.(3)文中正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本文作者是________ ________ (朝代)文学家3.(4)借景抒发内心深刻认识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5)文章叙述作者乘船自________至________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________ 【答案】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解析】(1)(2)属于一般型默写 (3)(4) 属于理解型默写,解答时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自点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要弄懂诗句大意,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鸣、猿、缥均、鸢、戾、窥 (5)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文章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水之美【答案】猿则百叫无绝【解析】属一般型默写【答案】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吴均, 南朝梁【解析】(1)(2)属于一般型默写 (3)(4) 属于理解型默写,解答时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自点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要弄懂诗句大意,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鸣、猿、缥均、鸢、戾、窥 (5)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文章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水之美【答案】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解析】(4) 属于理解型默写,解答时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筛选符台要求的诗句要弄懂诗句大意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鸣、猿、缥、均、鸢、戾、窥【答案】富阳, 桐庐, 山水之美【解析】(5) 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文章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水之美4.(1)_______________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4.(2)征蓬出汉塞 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4.(3)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4.(4)八方各异气 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4.(5)_______________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4.(6)黄鹤一去不复返 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_______________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答案】(1)仍怜故乡水【解析】(1)注意“怜”的书写【答案】(2)归雁入胡天【解析】(2)注意“雁”的书写【答案】(3)岂不罹凝寒【解析】(3)注意“罹”的书写【答案】(4)千里殊风雨【解析】(4)注意“殊”的书写【答案】(5)馨香盈怀袖【解析】(5)注意“袖”的书写【答案】(6)白云千载空悠悠【解析】(6)注意“载”的书写【答案】(7)如琢如磨【解析】(7)注意“琢”的书写5.(1)深林人不知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5.(2)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3)杨花榆荚无才思 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5.(4)_______________ 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5.(5)诗歌言志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用“________ _______”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豪迈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答案】明月来相照【解析】略【答案】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略【答案】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略【答案】士别三日【解析】略【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略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太丘舍去()③奉继母益至()④鲜能过也()6.(2)用“/”标出两处朗读停顿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6.(3)翻译句子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③安石轻富贵何吝也?6.(4)结合文段内容说说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①同“悦” 愉快, ②舍弃, ③更加, ④少【解析】(1)①句意为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吗?说同“悦” 愉快②句意为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③句意为(他)对待继母更加周到益更加④句意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鲜少【答案】(2)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解析】(2)“抚四弟、九妹”为动宾结构谓语和宾语间应停顿故“抚”后停顿“于委废单弱之中”为状语其前应停顿故正确划分为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答案】(3)①(他们)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②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呢?③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解析】(3)①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②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③轻轻视看轻何什么【答案】(4)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解析】(4)从文中“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可看出曾巩的孝顺从“宦学婚嫁一出其力”可看出他有担当从“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可看出他待人真诚从“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可以看出他的公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性7.(1)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7.(2)翻译文中画线句①百姓莫不观者②吾为子羞之7.(3)汉阴老父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朴实的语言中却包涵了深刻的道理结合短文说说他道出了哪些道理让张温“人惭”A. 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B.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C. 今天/子之君D. 老父笑/而不对【答案】B【解析】(1)A项应在同结构间停顿应为“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C项应在时间词后停顿应为“今/天子之君”D项应在主语后停顿应为“老父/笑而不对”故选B【答案】(2)①老百姓没有一个不去看的②我真为你感到羞耻【解析】(2)①观看②羞感到羞耻【答案】(3)从“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可以读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重视百姓的道理从“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宁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道出了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享乐而应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真理【解析】(3)作答此题应结合文本内容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从“天下乱而立天子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可以得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重视百姓从“昔圣王宰世……吾为子羞之”可以得出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享乐应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诗歌颈联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8.(2)结合尾联诗句内容分析表现了行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山回路转, 气象万千【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颈联写人在曲折重叠的山间行走时的感觉着重写动势山势陡峭忽上忽下下坡时能远远望见前面路边的树上坡时视线被山挡住不但看不见前面的树而且仿佛小路在山顶被突然截断了气喘吁吁上了山顶再回头望去团团白云飘然而至身后的山峦已经淹没在茫茫云海之中正是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答案】尾联的“尘埃污”和“清泉漾白沙”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行人对乌烟瘴气之官场的厌恶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译文春天已经快过完了我却还在路上漂泊春风也会埋怨我没能跟家人一起享受春光吧?昨夜赶路时忽然遇上下雨跋涉艰难但是白天看到溪流两边山花烂漫的美景又觉得辛苦也是值得的道路越来越曲折前面一眼望去都是树丛真怀疑拐过去都没有路了刚刚翻过一座山来路就被云岚所遮掩这幽静的山里真像与世隔绝了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只有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白沙【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诗人情感的表达答题时首先点明什么景物“清泉”和“白沙”“尘埃污” 然后从手法角度分析表达什么情感诗歌采用的手法是对比、比喻野间的“清白”同尘世间的“污污”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此处就自然流露出了他的身世之感让读者从主人公对“绝少尘埃污”的喜爱中体味他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对乌烟瘴气的官场的厌恶9.(1)下面是对本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9.(2)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A. 此诗名为赠答其实更近乎咏物借物以喻人“松”“风”等均别有深意B. “亭亭”二字点出了松的坚劲端直而“瑟瑟”则交代了松所处环境的险恶C. 五六句通过冰霜之“惨凄”衬托松之“端正” 突出了环境的恶劣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事雕琢自然紧凑无一闲笔可谓言简义丰【答案】A【解析】(1)A项“此诗名为赠答其实更近乎咏物”表述有误这首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答案】(2)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希望【解析】(2)解答本题需要读懂诗歌再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关键的字词等方面来理解即可松柏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颂成为秉性坚贞不向恶势力屈服的象征作者咏松柏咏它们的风骨棱然这正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也表明自己对堂弟寄寓了无限希望据此分析概括答案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名著阅读(1)班级开展名著《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就“怎样阅读《西游记》原著”这一问题大家观点不一有人建议从西游记中“品读诗意语言感悟人生哲理” 有人建议“精读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请仿照前面的形式写出一条你的阅读建议要求不能和前面内容雷同字数大致相同 ____________(1)阅读选段填空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此段是《西游记》第 27回节选该节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唐僧具有________的性格特点(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径回东土五圣成真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写出两条你认为取经成功的原因________【答案】跳读奇幻情节把握故事脉络,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 示例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无主见无原则的仁慈等 , 要有信仰、有理想意志坚定不畏艰难领头人品质优良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有高人指导和帮助【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仔细分析例句的结构我们可以得知动宾短语+动宾短语然后结合《西游记》相关内容提出阅读建议进行仿写即可示例速读故事情节领略神话世界(2)本题是对名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考查从“一堆骷髅”“白骨夫人”可知这是这是《西游记》中经典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从“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可知唐僧没有主见听信谗言昏庸糊涂从“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唐僧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由此分析可见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对《西游记》内容分析能力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是“有远大的理想” 唐僧有远大理想目标清晰善于激励而且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气神猪八戒要闹分裂唐僧不为所动最有本事的孙悟空发脾气回了花果山唐僧也是下定决心一路向西毫不动摇其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路上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但是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都没有放弃所以最终取得了成功。

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双向细目表-八下

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双向细目表-八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请在试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填空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解答题写在题后的空白处。

●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语文知识积累(31分)1.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粗糙(zāo)篁竹(huáng)峨冠(guān)豁然开朗(huò)B.器皿(mǐn)幽邃(suì)衣褶(zhòu)销声匿迹(nì)C.地壳(qiào)俨然(yǎn)清冽(lì)按图索骥( jì)D.沟壑(hè)窈窕(yǎo tiǎo)荇菜(xìng)参差披拂(cēn c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阡陌垂髻悬崖守猎B.踪迹寂寥叹惋郡县C.袒露壬戌蒹葭尹人D.岛屿俏怆假寐砂砾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走过万亩梨田,被十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

如置身姹紫嫣红,雪花飘舞的冰雪世界!B.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C.每当太阳落山后,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市教体局一马当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 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动的情态。

C.《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核舟记》中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卷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卷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3)

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真题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糜.(méi)子龟.(guī)裂强.(qiǎng)词夺理B.羁.绊(jī)翩.(piān)然眺.望(tiǎo)挑拨离间.(jiàn)C.萦.绕(yín)襁.褓(qiǎng)盎.(àng)然拾.(shè)级而上D.冗.(rǒng)杂狩.(shòu)猎翌.(yì)日出类拔萃.(cu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翡翠浩劫接踵而至眼花缭乱B.奠定悠扬纷至踏来风雪载途C.追溯彷徨阳奉阴违轻歌曼舞D.颠簸家眷草长莺飞五彩斑斓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是最美逆行者的背影依然历历在目....。

C.云是天空的脚步,水是绿地的眸子,大自然的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D.她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曲靖市全力以赴推动创建工作落实落细。

B.为了防止疫情不再死灰复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来应对。

C.受到疫情的影响,学生迟迟不能开学,老师们家访的足迹走遍千家万户。

D.我看到了她迷人的笑容和悠扬的歌声。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疫情拖累的两三个月非常短暂,对整体学习而言,影响非常有限②培养自律精神、自学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才是更好的学习方式③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要经历十多年的时间④因此,大家不必太焦虑,对教学进度无需太过关注⑤应将眼光放长远些,摒弃短视的“补课思维”,尊重学习规律,合理调整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A.①④⑤③②B.③①④②⑤C.③①④⑤②D.①②③④⑤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学过的课文《小石潭记》《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记”“说”“歌”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题课件 9 桃花源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题课件 9 桃花源记
练》第34页第13-17题。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仿佛若• 有光_______好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悉• 如外人_________全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丈夫方• 担粪灌园_____正__,__正__在__。______________ (4)自恨不如远甚也_____遗__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便扶向路__________沿__着__、__顺__着__。________________

(8)欣然规往__________打__算__,__计__划__。________________

(9)后遂无问津• 者______渡__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就
A.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对……感到惊异。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C.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用作动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词,走到……尽头。
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6. 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B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族内外亲属;
今义,族外亲属。

……的样子。
……的样子。
14.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A.屋舍俨然
类。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具• 答之 D.不足为•外人道也
通“俱”全, 详细的意思。
让,给。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余顾而慕之• 他们。
各具情态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练习3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练习3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积累运用(18分)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6分)参天()消耗()贮藏()赫赫有名()供给()粗糙()龟裂()忧心忡忡()琥珀()糠麸()褶皱()孜孜不倦()蟾蜍()咆哮()追溯()杳无音讯()2、填出下列词语的空缺字(4分)变莫测夕祸福防不防谈色变喜出外洞百出丝马迹天无缝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了何种说明方法(4分)①如何获得食物?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②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 )③食物就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 )④有时候,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

()4、仿照下面例句用“虽然”“而且”“但是”,三个关联词语造一个句子。

(2分)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造句5、调整下列一段说明文字,正确的序号是()(2分)①有的在地下穴居,如蚯蚓;有的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两极,如白熊、企鹅;有的生活在干旱的热带,如非洲的龟甲草和光棍树。

②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共有200多万种,这些生物就大小而说,有的很大,如巨杉,最高达142米;海洋的鲸,最大的体重32万斤。

③自然界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类,有生命现象的叫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无生命现象的叫非生物,如空气、水和岩石。

④就生活环境来说,有的生活在水里,如莲、海带;有的生活在荒漠,如仙人掌;有的在天空翱翔,如老鹰。

⑤有的很小,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如结核杆菌,2000到4000个排列起来能同时穿过一个针眼。

A.②④③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①④⑤D.②③④①⑤二、现代文阅读(42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①另一种叫异养。

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初中语文试卷XXX整理制作第三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

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

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XXX△XXX,他们饮酒是为了,XXX是为了,玩水是为了,郊游是为了淘冶性灵。

所以,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

旅行家XXX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1)文中加“△”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几△乎(jǐ)提炼B.强△调(qiāng)淘冶C.特殊△(shū)鼓厉D.匹△XXX(pī)夸耀2)请将下面三个词分别还原到文中的横线上。

(2分)XXX.赋诗B.旷怀C.寻真3)顺其思路,请在加曲线的句子后面仿写一句。

(2分)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XXX(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将近)C.幽绝久远(极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互相轩邈(高)良多趣味(很,甚)3.下列对句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XXX.XXX将歇,XXX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猿和鸟混乱地鸣叫。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XXX交横,盖XXX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纵横交错着,原来那些是XXX的影子。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译:偶然候早上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可抵达江陵。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啼声的回响,使人悲哀到顶点。

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灿若寒星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每至/晴初/霜旦,XXX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XX5.以下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XXX.《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中开头"()()"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关雎》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3.《关雎》中"()"两句,通过对男子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绵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4.在《关雎》中,从听觉的角度表现河岸鸟鸣的美好场景的句子是:()。

5.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

6.《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7.《蒹葭》中"()"两句交代时节已是深秋,天刚破晓,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

8.《蒹葭》中表现男子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9.《蒹葭》中,“()”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感情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10.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

"11.学校组织学农活动,同学们来到农村,看到一片片农田和整齐的村舍,情不自禁地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来形容所见之景。

12.《桃花源记》中“()”蕴含着《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思想,呈现出人们生活安康、心情舒畅、安静自足的理想境界。

13.廊桥是木与水的守望。

过路人在此歇脚,常见老人孩子在此休闲,再现"()"(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源景象。

14.《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孩子生活幸福、安然自得的语句是:"()。

"15.《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而无果,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无人问津"的句子是:“()。

”16.《桃花源记》中描绘的小农社会,体现老老少少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语句是:"()。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03(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03(含答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课时练一、理解性默写1.写出松树高大耸立形象的句子。

2.赞美松树狂风中挺立不倒的坚忍不拔精神的句子。

3.与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诗意相似的句子。

4.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零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5.下面是对本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诗名为赠答,其实更近乎咏物,借物以喻人,“松”“风”等均别有深意。

B.“亭亭”二字点出了松的坚劲端直,而“瑟瑟”则交代了松所处环境的险恶。

C.五六句通过冰霜之“惨凄”衬托松之“端正”,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事雕琢,自然紧凑,无一闲笔,可谓言简义丰。

6.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

7.诗中描写“风声”“冰霜”有什么作用?三、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8.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9.诗人在本诗的首联、颔联中表达了对松柏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0.请用现代汉语说出颈联“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的意思。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赠从弟(其二)[东汉末]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小松[唐]社荀鹤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蓬蒿:野草。

11.这两首都是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松柏,但诗人寄寓的感情却有所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两首诗中诗人的感情。

参考答案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2.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孙权劝学》一文出自该书B. 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C.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答案】A【解析】A项《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2.下列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空谷传响响响声B. 夕日欲颓颓坠落C. 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D. 任意东西东西向东或向西【答案】A【解析】A项句意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响回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___________【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蜡炬成灰泪始干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②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③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4.(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3)周敦颐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请结合下列链接材料与选文内容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各自蕴含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看法【链接材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答案】(1)①多, ②竖立, ③应当【解析】(1)①句意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②句意洁净地挺立植竖立③句意人应当很多了宜应当【答案】(2)①(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②我只喜爱莲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解析】(2)①同像……一样予我②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答案】(3)材料的话环境可以改变人周敦颐的话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示例一环境可以改变人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好的环境中人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不好的环境中人会沾染恶习受到不良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示例二人只要意志坚定洁身自好就可以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如果能积极面对战胜困难还能从逆境中脱颖而出【解析】(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意思是和好人一起居住如同进入了放着芝兰的屋子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芳香了与坏人居住如同进入满是咸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整句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环境可以改变人)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主要讲人可以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看法可以围绕周敦颐或【链接材料】的观点进行阐述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5.(1)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5.(2)翻译下面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3)文中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A. 虽乘奔御风(奔跑)自非亭午夜分(如果)B. 不见曦月(太阳)或王命急宣(有时)C. 素湍绿潭(白色)飞漱其间(冲刷)D. 清荣峻茂(茂盛)属引凄异(连接)【答案】A【解析】(1)A项虽乘奔御风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答案】(2)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解析】(2)襄冲上、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答案】(3)一是突显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显三峡山高、峡长的地形特点【解析】(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思是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此描写突显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以及三峡山高、峡长的地形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单车欲问边”中的“单”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案】“单”字写轻车简从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字词理解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轻车简从出塞宣慰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孤独之情【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表达了思乡的情怀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解析】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重点句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句的意思注意重点的诗句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像北归大雁飞入胡人的云天” 抒写了诗人漂泊感受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着阅读全文将表格补充完整7.(2)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品析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②品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7.(3)请结合文章内容评价文中的中年妇女7.(4)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答案】(1)①中年妇女把零食摊放在桌上嗑的瓜子壳扔了一地(或中年妇女在车厢里嗑瓜子吃零食)②中年妇女热心照顾发病的老编辑③内心感激连声道谢(愧疚)【解析】(1)文章主要的故事情节有中年妇女走进车厢——在车厢里嗑瓜子吃零食且瓜子壳扔了一地——中年妇女忘带身份证——中年妇女热心照顾发哮喘病的老编辑老编辑的情感态度变化没好感——厌恶——投诉——感激提炼出重要事件即可【答案】(2)①僵原义是指僵硬僵直冷原指温度低“僵”字在文中形象地写出了中年妇女的出现使车厢里原来融洽的气氛变得僵化不和谐“冷”字形象的写出了气氛由和谐、热闹变得尴尬表现了大家对中年妇女的不满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多种零食的味儿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各种令人不快的味道充斥着整个车厢引人反感【解析】(2)①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僵”“冷”这里指气氛由融洽变得尴尬、僵硬形象地写出了大家对中年妇女的不满②常见的答题模式方法(修辞、描写方法等)+写了什么(具体内容)+体现表达(效果感情、性格等)从修辞的角度结合“扭扭捏捏”“猥猥琐琐”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多种食物的味道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厌恶和反感之情【答案】(3)从她忙前忙后照顾老编辑可以看出她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从她在车厢里吃瓜子随意丢瓜子皮可以看出她是个不拘小节粗心大意的人从她提出让老编辑穿她的大衣并提出送老编辑回家的事可以看出她是个不计前嫌开朗大度的人【解析】(3)中年妇女的缺点和优点都很鲜明注意用词的恰当即可【答案】(4)①不可“以貌取人” ②对与自己不同阶层或不同类型的人要宽容以待③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举止文明④要做一个善良友爱、乐于助人的人⑤不必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一时误解坚定地做一个“好人”【解析】(4)本文主要讲述了被“我们”认定不是好人的中年妇女热心救助突发哮喘病的老编辑的故事主要告诉了“我们”要宽容待人乐于助人答案合理即可8.(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8.(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8.(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8.(4)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答案】(1)①欣慰, ②割麦, ③歉意, ④恣意挥毫【解析】(1)解答本题需要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段落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提炼答案由第③段中“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可知①处填写“欣慰” 由第③段中“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可知②处填写“割麦” 由第⑥段中“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忙”和第⑦段中“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可知③处填写“歉意” 由第⑨段中“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可知④处填写“恣意挥毫”【答案】(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麦收”比作“高考” 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陪伴与别样的期待同时也获得了深刻启示【解析】(2)这句话把将“麦收”比作“高考”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今年的麦子倒伏很难收割多一个人割麦就会快好多但当父亲得知“我”后天就要高考时他怕影响“我”高考就督促“我”回家休息而他自己一个人要奋力完成割麦子的任务父亲其实是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我”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陪伴与别样的期待获得了深刻的启示据此理解作答即可【答案】A, C【解析】(3)A项“父亲期望‘我’回家跟他一起并肩作战打好麦收战役”错误应该是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C项“他的任务是麦收高考是‘我’一个人的事他帮不上忙”错误应该是父子各自在自己的考场作战相互用精神鼓励取得胜利【答案】(4)标题含义在文中既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又指“我”一个人赶赴的收获人生的高考看法能理解天下父母对孩子的不尽关爱陪读在某种程度上能让孩子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关怀与鼓励但我更欣赏文中的“我”与“父亲” 父亲选择了另一种陪伴与鼓励的方式那就是“身教”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都应在自己的战场上奋力挥洒全力以赴颗粒归仓不负彼此的期望【解析】(4)第一问细读文本可知对于“我”和父亲来说麦田有不同的含义对于父亲来说麦田指的是家里的麦田父亲在这里挥汗如雨为了全家的生活努力对于“我”来说高考就是麦田“我”在这里奋斗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奋斗第二问需结合文章的内容及链接的材料进行分析发表自己对陪读现象的看法可以持反对意见也可以持赞成意见还可以综合分析一分为二来看待陪读现象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让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也可以结合文章内容论述换一种方式进行“陪读” 文章中的父亲就是用自己在麦田上努力割麦这个行动来告诉孩子“麦场”是自己的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据此整理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默写填空①___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②_______________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③_______________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④_______________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⑤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⑥_______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⑦_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9.(2)课外阅读积累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文段中的“老头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三十块钱是祥子_______________(情节)弄来的【答案】(1)①万里赴戎机, ②当窗理云鬓, ③策勋十二转, ④深林人不知, ⑤弹琴复长啸, ⑥故园东望路漫漫, ⑦谁家玉笛暗飞声【解析】(1)①注意“戎”的书写②注意“鬓”的书写③注意“策勋”的书写④注意“深”的书写⑤注意“啸”的书写⑥注意“漫”的书写⑦注意“暗”的书写【答案】(2)刘四, 卖骆驼【解析】(2)解答此类题时应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名称及人物和主要情节的把握阅读以上文段结合“祥子”“三十块钱”可知以上选段出自《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卖骆驼的情节选段中的“老头子”是刘四三十块钱是祥子卖骆驼弄来的10.(1)默写①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③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④夕日欲颓 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⑤_______________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⑥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⑦_______________ 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10.(2)课外阅读积累①“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的老栓缩小了一半”这句话出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②世界上第一次________实测工作是在我国唐朝时进行的唐代有不少学识渊博的高僧他们之中不仅有西天取经的玄奘有东渡日本的鉴真还有著名的天文学家________(683-727年)是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③“我家分成‘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人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选文出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文段中的“我”是________(人名)从中就可以看出“我”小时候就有一种叛逆的心理懂得通过斗争和反抗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案】(1)①山山唯落晖,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③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④沉鳞竞跃, ⑤蝉则千转不穷, ⑥松柏有本性, ⑦柴门何萧条【解析】(1)①注意“唯”的书写②注意“历”的书写③由“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可推知答案注意“镜”的书写④注意“竞”的书写⑤注意“蝉”的书写⑥注意“柏”的书写⑦注意“萧”的书写【答案】(2)①鲁迅, 药, ②子午线, 一行(张遂), ③美,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解析】(2)①根据“老栓”可知这句话出自《药》作者是鲁迅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呐喊》中②解答此题需要熟悉《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相关内容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唐朝时进行的根据“著名的天文学家”“是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可知是一行(张遂)按照原文内容作答即可③解答此题需要熟悉《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根据选段内容可知“我”是毛泽东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己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_______________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11.(2)文段中所说的A是_______________(填人名) B是_______________(填人名)从文段中可以看出A最优秀的品质是_______________11.(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答案】(1)《西行漫记》, 西北【解析】(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答案】(2)朱德, 毛泽东, 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解析】(2)阅读选段从“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他从自身昭示出红军奋斗的原因”“A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中可知 A是朱德从“B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中可知 B是毛泽东从“A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可以看出 A最优秀的品质是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答案】B【解析】(3)从题干“最大的一次”“武装宣传”等信息可以看出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中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A、C、D三项均与“武装宣传”不符故选B。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水在颤动中发出淙(▲)淙声响,青草仿佛在这乐声中生长,水影显得那么调(▲)和。

..太阳所反映的水上lián(▲)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在青草上晃动着。

有一个静静的旋wō(▲),几只亮闪闪的小甲虫在平静的水面上打转,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lěi(▲)。

注音填字2.名著阅读(3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

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3.请用学过的符号修改下面文段中三处画线部分的不妥之处。

(3分)纵然是做大事的人,才配叫成功。

芸芸众生,无名小卒,一辈子也可能没机会遇上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我们遇到的,我们所做的,可能都是些芝麻粒大的小事,我们甚至也没有什么远大崇高的理想,我们就永远也无法不成功了吗?当然不。

我觉得,一个人,能把一件哪怕是再小的事,不但做到了完美,而且做成了,达到了极致,他就是一个成功者。

4.阅读下列消息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2022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也是继京剧、珠算等项目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5.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说说孩子“磨砺教育”的利与弊。

(4分)材料一:4岁的雯雯一年中有六七个月和父母在外跋涉。

雯雯父母说,不打算让孩子读幼儿园了,会让孩子继续走下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含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含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含解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部编版古代诗文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1 桃花源记2 小石潭记3 核舟记4 《诗经》二首5 写作:学写读后感二、单元分析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古代诗文名篇。

《桃花源记》描写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小石潭记》记述自己徜徉于自然之景的所见所闻所感,《核舟记》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二首》咏叹不同的爱情体验。

学习时,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的情思和志趣,感受中华古典文学的魅力。

三、作业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虚词,借助课下解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句子,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2.反复诵读中,掌握古文诵读的方法,体会古文的节奏美和语言美。

3.在对比阅读中,把握文意,感知的思想情趣和智慧,体会不同的行文风格。

4.在随文阅读和梳理探究中,积累文言现象和文学常识,丰富自己的古代文学相关知识储备,增强文化底蕴。

通过综合性情境训练,加深对古代诗文内涵的理解,激发热爱古代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四、单元预习综合性学习为了重温名著经典,化解学习压力。

八(2)班开展了以“阅读点亮智慧,书香润泽心灵”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小语在交流会上分享道:阅读名著,可以采用摘录的读书方法,帮助我们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提升阅读质量,提高我们的分析、鉴赏能力。

以下是他在阅读名著时的摘录。

名著摘录卡摘录摘录一摘录二文字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核舟记》跟踪测试题及答案(内含2课时).pdf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核舟记》跟踪测试题及答案(内含2课时).pdf

《核舟记》第1课时跟踪测试题及答案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1 核舟记课时第1课时【跟踪测试题】一、基础训练1.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器皿.(mǐn)罔.不(wǎnɡ)二黍.许(shǔ)B.箬.篷(ruò)糁.之(sǎn )轩.敞(xuān)C.衣.褶(zhě)弥.勒(mí)倚.之(qí)D.椎髻.(jì)篆.章(zhuàn)壬.戌( rén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有所依4.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A.代词,代指人、物、事; 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结构助词,“的”;D.动词,往;E.作宾语前置或者倒装句式的标志。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分别填入括号内。

(1)能以径寸之.木()(2)何陋之.有()(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5.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项是()1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其两膝相比.者C.矫首昂.视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二、思考探究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明代魏学洢的《虞初新志》。

B.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C.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D.文章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7.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数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期末阶段复习+测试卷+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期末阶段复习+测试卷+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023 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导练班级: 姓名: 学号:一、基础性作业(必做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翻开语文课本,开启一段文学之旅。

我们在民俗画卷中, 一起与迅哥儿回到偏僻的平桥村, 在几个少年的撺.掇下,伴着皎洁的月光去看社戏;跟随着刘成章的脚步,观看让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当震撼人心的鼓声戛.然而止时,我们耳畔仍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跟随吴伯箫暖融融的灯 笼火光, 畅想烈火燎原的盛况,感受一盏灯笼中蕴含的人情①(sh ì) 故……在科学小品文中, 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与销声匿迹的昆虫一起感受风雪载途的冬天,与定 期迁徙的大雁一起冲破 3 月暖流的雾霭,让大地不再①(jiān )默,与小小的沙砾一起翻越山麓、 跨越沟壑,破解“海枯石烂”的秘密……在游记散文中, 吟咏人文胜迹。

在壶口,听瀑布②的涛 声,看前呼后拥的黄河水畅快驰骋;在勃朗峰拾级而上,看白云缭绕,轻歌曼舞;在长江源头各 拉丹冬,感受冰川的神奇变化 …… 1.文中加点字“撺 ” “戛”的读音正确的是( )A.chuān jiáB.chuán ɡá C .cuān jiá D.cuán ɡá 2.分别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事 减B.世 缄C.世 箴D.事 喊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 恰当的是( )A.振聋发聩B.跌宕起伏C.震耳欲聋D.抑扬顿挫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民俗画卷中, 与迅哥儿一起回到偏僻的平桥村。

B.在民俗画卷中,我们一起与迅哥儿回到偏僻的平桥村。

C.我们与迅哥儿一起, 回到偏僻平桥村的民俗画卷中。

D.我们一起与迅哥儿在民俗画卷中回到偏僻的平桥村。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 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画线文言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如鸣佩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B. 其岸势犬牙差互斗折蛇行C.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腰白玉之环D. 凄神寒骨先天下之忧而忧【答案】B【解析】A项乐以……为乐/玩乐B项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斗折像北斗星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C项奔像奔腾的骏马腰腰上挂着D项凄使……感到凄凉先在……之前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这个句子没有语病)B. “我们跳绳”“改革开放”“放松下来”(这三个短语类型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C.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画线的词语分别是介词、助词、名词、代词、形容词)D.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答案】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B项“放松下来”是动补短语D项“国别体通史”说法错误应该是“编年体通史”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画线词的用法与“互相轩邈”的“轩”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3)下列句中画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4)下列句子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A. 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B. 窥谷忘反反同返C. 经纶世务者经纶治理D. 晓雾将歇歇停止【答案】D【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的作用4.(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答案】(1)以平淡的叙述首先引出薄薄暮色之中兀立在东皋之上的诗人形象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首联表现了作者的心绪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了巧妙的铺垫【解析】(1)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已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答案】(2)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颔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话勾画出一幅秋日傍晚图将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当好处【解析】(2)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5.(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_______________ 不想舍的又是_______________5.(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解析】(1)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 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所以诗中诗人想舍的是腐朽的朝廷不想舍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答案】(2)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解析】(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文章以“拉面”为题有何作用?6.(2)根据提示补写文章的情节①读书时写作《一碗拉面》的经历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观看纪录片《拉面之神》6.(3)第④段中“我”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没哭” 面对一碗拉面却“痛哭了起来” 为什么?6.(4)联系上下文体会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意那简直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拉面6.(5)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6.(6)作者在文末写“拉面之神”的故事其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答案】(1)①文章的线索②提示文章主要内容③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解析】(1)解答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思考从全文看叙述的都是和“拉面”有关的故事“拉面”贯穿文章始终因此“拉面”是作为全文的线索存在的看到标题“拉面” 我们也可以想到文章肯定和“拉面”有关因此起到了提示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再者这篇文章借“拉面”表达了对朋友、对家乡深挚的情感“拉面”还作为作者情感的载体存在【答案】(2)②为吃一碗拉面而不辞辛劳, ③在家乡吃拉面时想起去世的好友, ④在日本陪儿时好友吃拉面的经历【解析】(2)按题干要求要补写出文章的相关情节先要明确文章叙述的情节分五个层次第一层为第①段叙述读书时写作《一碗拉面》的经历第二层为第②③段叙述在美国和香港的吃拉面的经历第三层为第④段叙述回家乡在朋友工作过的报社楼下吃拉面而想起去世的好友的经历第四层为第⑤~⑨段叙述在日本陪儿时好友吃拉面的经历第五层为第⑩段叙述观看纪录片《拉面之神》找到各部分的起止位置分别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答案】(3)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我”身处异乡强忍悲痛“没哭”体现“我”的坚强回到家乡“我”坐在朋友工作过的楼下拉面店里面对拉面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痛哭”体现了“我”对朋友深深的怀念【解析】(3)结合“我”的经历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时“我坐在去往西贡地质公园的一条船上” 在异乡“我”强忍着悲痛坚强面对但回到家乡坐在朋友曾经工作过的楼下拉面店时回忆一起吃拉面的情景就不禁睹物思人这里的痛哭是“我”对朋友的真挚情感的表达要体会“我”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答案】(4)“我”与分别十年的好友相见与她一同吃拉面无比开心因此觉得眼前的拉面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解析】(4)要明确句子的含意就要抓住这个句子的关键词语来分析为什么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拉面”呢?肯定不单是因为拉面本身的味道而要以拉面为线索想到和拉面有关联的人第⑤段是叙述在日本陪儿时好友吃拉面的经历因此这里之所以觉得眼前的拉面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是因为这是和好朋友一同吃的拉面开心是最好的调味剂【答案】(5)“我”是一个重友情(关爱朋友)、爱家乡(爱生活)、执着(认真)、坚强而又有点多愁善感(怀旧)的人【解析】(5)解答时可据文中“我”的经历分析总结出其性格特点如从“我”为吃一碗拉面而不辞辛苦可以概括出“执着”“爱生活”的特点从叙述在家乡吃拉面时想起去世的好友和在日本陪儿时好友吃拉面的经历可以概括出其“重友情”的特点从听到朋友去世的消息时“我”强忍着悲痛可以概括出其“坚强”的特点另外全文的整体叙事风格体现了“我”多愁善感的特点还有结尾借很老的日本纪录片《拉面之神》表达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答案】(6)借《拉面之神》中“胖爷爷”的话表达“我”对朋友的怀念对逝去的岁月的追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及淡淡的愁思【解析】(6)最后一段可以从内容、结构以及思想感情等方面来分析关键看文章侧重哪一方面就本文而言抒情色彩浓郁因此可以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来分析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从“胖爷爷”的话“同学们都说我们很像啊我们就结了婚开了这家面店一起做拉面直到她患癌病离开家乡?我只在新婚后和妻子一起回去过一次”中可以感受出“我”对朋友、对过去的生活、对家乡、对亲人的情感把这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有条理地表达即可7.(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2)请按文中的顺序将“武玩”过程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①全身抹泥②滑到水里③撩水润湿坑沿儿④坐在坑沿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胶泥有脾气粘夹锨没力气挖不来(从修辞的角度)②揪块泥捏成锅的样子托起高举反扣到地上“噗” 破一个洞力气越大破洞越大(从画线词的角度)7.(4)文章结尾说“不识字的聋子奶奶比我有学问” 聋子奶奶有哪些“学问”?请简要概括7.(5)开篇作者说“玩泥绝不仅是乡愁” 除了“乡愁”外“玩泥”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A. 文章以“玩泥”为叙事线索把“武玩”和“文玩”两种玩泥方式紧密串连起来B. 第⑥段运用“噗噗”“哧溜”等拟声词描写“玩泥”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C. 第⑦段写“武玩”“险情”常发生孩子们坚决不让爹娘知道是怕爹娘打骂阻止D. 第⑨段“穿堂风一刮门洞忒凉快”点明孩子们在门洞“武玩”“文玩”的原因【答案】D【解析】(1)D项根据第⑨段的内容可知原因是“聋子奶奶房后是一条大沟红胶泥出名” 并且只是“文玩”的原因而非“武玩”和“文玩”【答案】(2)③, ①, ④, ②【解析】(2)通读文章可知第⑥段主要介绍了“武玩” 根据该文段的主要内容和描写顺序“对着坑沿儿撩水……猫腰挖起坑泥头脸身上划拉两只手小泥板似的把自己糊得严严实实……跑上坑沿儿坐下……哧溜——滑到水里”来看本题的正确顺序是③撩水润湿坑沿儿→①全身抹泥→④坐在坑沿儿上→②滑到水里【答案】(3)①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胶泥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胶泥粘性强的特点表现出挖胶泥的不容易②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们“打啪儿”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玩这种游戏的熟练程度【解析】(3)①通过句中“胶泥有脾气”的内容可知此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拟人的修辞将胶泥人格化使胶泥有了“脾气” 形象生动地写出胶泥“粘夹锨”的特点表现出挖胶泥的不容易语言活泼有趣②通过对句中画线字词的分析理解可知句中使用一系列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把孩子们“打啪儿”的动作和全过程描写了下来行云流水的动作表现出孩子们玩这种游戏的全身心投入和极为熟练的程度【答案】(4)会摔胶泥会做针线会捏泥人会讲故事懂得人生道理能用宽广的心胸来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解析】(4)解答时要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理清与聋子奶奶相关的情节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来证明“不识字的聋子奶奶比我有学问” 通过第⑨段“聋子奶奶门洞旮晃有个瓮碴子扣着旧盆到夏天里面就是奶奶给摔熟的胶泥”可以概括出奶奶会摔胶泥通过第⑫段“聋子奶奶看我们玩泥蒲扇摇着摇着就打盹儿盹儿打够了做针线针线做够了就跟我们捏泥人”可以概括出奶奶会做针线、捏泥人通过第⑫段“聋子奶奶捏着泥人还讲故事”可以概括出奶奶会讲故事通过第⑫段“怎么有瘸腿瞎眼的呢?不能怪捏娃娃的那个奶奶贴一锅饼子火候还不匀实呢有没饹馇儿的还有糊了的还不都一样吃啊”可以概括出奶奶能用宽广的心胸来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据此作答即可【答案】(5)对童年生活及乡村风土人情的怀念对乡村自然风光消失的遗憾(或痛惜)【解析】(5)解答时要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抓住能够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结合全文语境进行分析概括开篇第①段作者说了“玩泥绝不仅是乡愁” 而通过文章第②段“台子下边是小树林林子下边是大水坑这就是玩泥的地方”对童年时乡村的描述和结尾处“如今水坑没了村里的孩子不玩泥了吧?他们还是从里到外铁打的一样结实么?”的对比可以看出来“玩泥”表现出了作者对童年生活、乡村风土人情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以水坑为代表的乡村自然风光消失的遗憾、痛惜之感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默写①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东皋薄暮望 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⑤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⑦晴川历历汉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8.(2)课外阅读积累①博观而约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上段文字出自埃德加·斯诺著的《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山山唯落晖, ②征蓬出汉塞,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 ④徙倚欲何依, ⑤萧关逢候骑, ⑥谁家新燕啄春泥, ⑦芳草萋萋鹦鹉洲【解析】(1)①注意“晖”的正确书写②注意“蓬”的正确书写③注意“渐”的正确书写④注意“徙”的正确书写⑤注意“萧”的正确书写⑥注意“燕”的正确书写⑦注意“萋”的正确书写【答案】(2)①厚积而薄发, ② 红星照耀中国, 西安事变【解析】(2)①解答本题要加强对课外名篇名句的积累注意“薄”的正确书写②根据课内名著积累可知这段话出自埃德加·斯诺著的《红星照耀中国》结合题干关键词“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可推知是西安事变9.假如今天是你的生日请你编写一段激励自己的文字 80字左右【答案】今天是我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要做一个新的我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负老师家长的期望奋发向上不畏坚险把最完美的自己展现给大家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要对自己说加油!【解析】编写一段激励自己的文字激发向上的力量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清晰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选段一中“她”是________________ 选段二中“他”是________________10.(2)从选文内容来看“我”和“他”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整部作品来看“我”还有哪些性格特点举例分析10.(3)联系整部作品具体分析《简·爱》经久不衰的原因【答案】(1)里德太太或“我”(简·爱)的舅妈, 罗切斯特【解析】(1)选段一描述的是简·爱的舅妈临终前的情节文中的“她”是里德太太选段二描述的是桑菲尔德庄园着火了园主罗切斯特去救他的前妻的情节文中的“他”是桑菲尔德庄园园主罗切斯特【答案】(2)共同特点是善良简·爱的性格刚烈勇敢勇于反抗积极进取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真诚专一追求自由、平等【解析】(2)选文一中简·爱原谅了一直对她刻薄的舅妈里德太太选文二中面对熊熊大火罗切斯特依然去搭救他的前妻这都体现了他们的善良的品格分析简·爱性格要结合名著内容和对人物的描写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中的简·爱有同龄人没有的遭遇她面对的是舅妈的毫无人性的虐待表兄的凶暴专横和表姐的傲慢冷漠不公平的生长环境使得简·爱从小就向往平等、自由和爱当她的这些愿望不能达到和满足时简·爱就有了本能的反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罗切斯特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简·爱所追求的是不附带有任何外在条件的真正平等了解尊重基础上的爱情她意志坚强、智慧过人、学识丰富、见解深刻、善良真诚、举止文雅特别是她那文弱外表下却充满着力量和生机【答案】(3)①成功刻画了一个永恒的女性形象②构思精巧情节跌宕起伏③有大量成功的心理描写和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④语言富有激情和诗意⑤以女性视角来叙述故事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解析】(3)对《简·爱》的分析可以从人物、情节、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来回答如人物上成功塑造了简·爱这位追求平等自由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从情节上情节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从语言上富有诗意与激情的文字扣人心弦11.(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根据要求答题保尔又问他身边的女人“女公民你也拒绝干活吗?”这个戴海狗皮帽的女子一转身保尔一刹那间呆住了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他童年的好友________文章部分划线处应填入的人物是________(人名)保尔问她的话中提到的“干活”是指________11.(2)根据下面文段的描述回答问题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撤开”拔腿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居并郑屠户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①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作者)写的《水浒传》中的________(故事情节)②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鲁提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1)冬妮娅帮筑路队扫雪【解析】(1)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答案】(2)①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②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侠肝义胆【解析】(2)①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水浒传》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②了解名著《水浒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章节(段落或句子)答题即可这里结合鲁达的言行分析即可如其实镇关西已经被鲁达三拳打死了鲁达还骂他“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这里视为自己的脱身做准备体现了他的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豁.然开朗(huò) 怡.然(yí)邑.人(yì)缤.纷(bīn)B.俶.尔(shū)翕.忽(xī)参差.(cī)佁.然(yí)C.卷.端(juàn)壬.戌(rén)若啸.(xiào)糁.之(sǎn)D.寤.寐(wù)溯.洄(sù)为坻.(chí)荇.菜(xìnɡ)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

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似与/游者/相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5.古诗文默写。

(8分)(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舟记》中说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蒹葭》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2分)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

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3分)生活是一面镜子。

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

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

(44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9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桃花源记》【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满井游记》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忘路之.远近聂政之.刺韩傀也B.屋舍俨然.吴广以为然.C.于.是冰皮始解于.是鴟得腐鼠D.山峦为.晴雪所洗此为.何若人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一致的是()(3分)A.欲穷.其林泉而茗.者B.渔人甚异.之作则飞.沙走砾C.复前.行红装而蹇.者D.黄发垂髫....之间皆有喜气....,并怡然自乐毛羽鳞鬣10.下列对两则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甲】通过渔人的所见的房舍、良田、美池以及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展示了桃花源生活的风貌,勾勒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雏形。

B.选文【乙】通过对山光水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勾勒出了一幅满井春色图。

C.选文【乙】的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麦苗抽芽的神韵。

D.【甲】【乙】两文都属于游记,均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美丽和谐的景象,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追求淡泊生活的志趣。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11分)【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

②箭:小竹。

③庥(xiū):树荫。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1)民桥.其上()(2)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卷.石底以出()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有泉幽幽然.然.胡不已乎B.其.侧皆诡石怪杰安陵君其.许寡人C.然卒入于.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自.以为大有所益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环.滁皆山也______________(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文第一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哪些景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3分)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8分)观月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金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③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④,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注释】①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②尽却:全部退去。

③童隶:书僮仆役。

④正黄:纯黄。

19.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的大意。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解释文中加点的“宜”和“是”的意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一段中,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二段中的原话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