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我国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早于“项目化”教学,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探索。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

两种流派的共性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其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

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模块化教学相关问题回答

一、何为模块?

所谓模块(Modul) ,描述的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或者说,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上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

模块内容包括单一课程,若干相关课程知识点的组合,实验课程,或实习,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组合,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单元。

二、模块化——教学观念的转变

模块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生修完某一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

从以知识输入为导向(Input- Orientation )的教学理念的“哪些内容我要讲授” 变成以知识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ation)的教学理念的“哪些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获得的”

三、模块化的目标是什么?

促使教育方式公开化和灵活化,满足高校及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灵活性的需求以及实现教学组织更高的透明化及有效性。

四、模块化的优点是什么?

1、灵活的教学安排

模块化的教学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对一个高校而言,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并为有限的资源所困扰,因此必须将自身的优势集中起来。教学安排的灵活性还可满足不断强化的跨学科和国际化的需要,模块化还使得跨专业课程的开设和聘请国

内外客座教授开课更为方便。

2、有效的教学组织

因为所有的模块大多数都是在一个学期之内或在一个集合块结束之后进行考核,这使的教学结构较为紧凑。这同时又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教学组织,能够促使学生在规定的学期期限内较快完成学业。

3、透明的个性化学习进程

当学生完成其学业时,在其毕业证书上就可更清晰地记录已修模块,一个模块化的专业的内容比起非模块化专业来说则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不间断的记录已完成模块及成绩,又能使学生在毕业之前每一时刻的已具备的能力更加透明地得到反映。比如说,在每学期结束时都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映出来(如同“中期审计报告”)。

4、简化的学习成绩的认定

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可以简化高校间的成绩的认定。方便转学或出国学习。模块描述包含有完成该模块的工作花费——“学习负担(workload)”,使得对已取得成绩的评定变得简单。(注:学习负担是用来描述一个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时间花费,是计算学分的依据,1学分=28学时的学习负担,即学生必须投入28学时学习,通过考核才可获得1学分;如果一个模块为6学分,其学习负担为168学时,以每学期5个模块计算,一个学期的学习负担就为840学时,一学年1680学时。一个学生必须完成240学分的学习任务,即必须投入6720学时的时间学习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5、个性化的学习进程的塑造

对学生而言,模块化能够为其个性化的塑造提供可能。较小的、灵活的、彼此相互联系的模块比起内容庞大的专业课程来说可以产生更多的组合。学生个性化的程度则取决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模块选择的自由度。一个模块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把不同领域的能力培养有机地联系起来。

五、模块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目标及作用的确定

首先要明确一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能具备的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之后再确定单一模块能够带来的部分技能。

一般的,模块内容的确定及对应获取的素质能力的界定是有难度的。每一模块中应明确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能力及其组合。

2、从专业课程到模块

模块化要求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要适应从“专业课程”到有功能性的单元“模块”的转化,并随之带来的教学内容的新构造。模块的传授者应将模块的能力目标加以限定。考试要求也应根据模块而定而不是根据旧的专业课程。

在以前的以专业课程为目标的学习中,学生在课程结业考试的那一刻必须牢记该专业课程内容庞大的素材,并要了解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在模块化学习中,通过学习伴随的考核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对知识之间关联的思考。

3、模块大小的确定

模块化要明确一个单元模块的大小或时间张度,即首先要确定一个模块是否能在一个学期内结束,还是要跨越几个学期。因为每个专业方向的不同对获取能力要求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必须对每一个模块的大小认真加以考虑。

如果模块过小,则会使综合性的,跨领域能力的培养就会变得困难,另外考试的次数将会很多,进而导致人力和管理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如果模块过大,则会使原本通过模块化所带来的灵活性及个性化、多样化被迫降低,模块过大还会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甚至使学生的学业时间加长。

4、模块在不同专业方向和专业里的运用

以往,在一个专业里一门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服务于该专业甚至仅服务于该专业的某一特定重点。

而模块能够围绕一个特定主题独立构成一个单元,可以在事先设计时就进行考虑其能够服务于哪些重点或是否可以跨专业使用。特别是那些跨学科设计的模块在不同专业里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跨文化交际模块”或“社会语言学模块”,这些模块可以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完成。

六、模块化实施的建议

1、在高校范围内推广模块化

在一个高校里适用某一专业孤立的模块会导致与其他专业不兼容的问题。一个新体制的建立应在整个学校范围内进行,应该可以跨系乃至跨学校在其他学校的相近专业中加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扩展专业设置的多样。

如果教师们能够进行跨系合作,并将各自学科领域的内容以单元形式——“模块”通过所谓的“模块组合池”(形容盛装全部模块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对模块进行组合,在实际操作时,就是模块数据库),在不同专业及专业方向中进行运作,这样,跨系的专业设置就会很容易,并且可以减少教学资源上的浪费。

2、统一的模块大小

在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里或在跨系合作过程中模块的灵活组合,必须以模块在不同专业里具备兼容性为前提的。

模块拥有相同的时间限度;模块一般应该在一个学期内结束;在全校范围内对所有专业运用统一的学分体系

在德国,对于模块范围、大小已达成一致。比如,模块可以周学时2-4-6 或3-6-12学分表示其大小。统一模块大小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即相同大小的模块具有等值性,在模块体系中每位模块方案设计者都拥有同等地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就某单一模块重要性产生争论。说明:在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模块大小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内容上的同一化。它仅体现在教学组织上的统一,而教学内容上的确定则取决于每个模块的功能。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色的体现不是取决于模块的大小而是内容上的构造。

3、对不同类型的专业模块进行归类

哪些知识和能力将被传授,将由专业的设计者来决定。为此,从一所学校里的总的“模块组合池”里选出对某一专业非常重要的模块应该能够被分成不同类别。

现以某一专业为例,说明在这一专业里模块类别划分。

该专业可通过一个公共基础学习和五个专业化发展方向(重点)来描述。

公共必修模块:这种模块作为所谓的“基础学习”构成学习的出发点。通过这些模块向学生传授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

某一重点专业方向的必修模块:通过这些模块向学生传授本重点必备的内容。所有决定选择本重点专业方向的学生,必须完成本模块的学习。

某一重点专业方向的选修模块:这些模块提供了与重点专业方向相对应的附加的多样性内容。它为学生在所选重点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跨重点的选修模块:对许多学生来说可以考虑提供更宽泛一些的模块,它们不属于某一特定专业重点,可以被称跨重点选修模块。例如,在波鸿大学里,“信息技术”或“外语”模块就属于此类。

就教学内容而言,根据教学要求的不同,模块还可按照不同水平来分类:基础模块(“初级水平”):用以传授本科学士学习阶段入门期的基础知识,一般不需具备先导知识。

深化模块(“中级水平”):在本科学士学习的第二阶段,在具备已获取的先导知识的基础上,用以传授内容上继续深入的较为全面的知识。

提高模块(“高级水平”):是硕士学习阶段的模块,通常需要以本科学士学习阶段的知识为基础。4 、促进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辧认

对知识关联性的辨认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如项目设计工作、研讨会、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和分派任务来推动的。

在模块化过程中应注意:

1)从教和学的花费方面来说,模块不宜过小,才能留有足够的时间,认识模块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2)让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教师那里学到知识的内在联系

3)提供跨学科的模块

5、内容和组织上变化的商定

模块化必须是在专业课程负责人之间有着深入沟通和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施。

教师要有足够的自主空间来决定模块内容的构造。因为每个模块在更大的关联里(如知识重点、学习阶段、某一专业乃至所有专业间的关联)都有特定的作用,则负责该模块的教师应该就其内容和组织上的变动与其他教师做充分的商讨,尤其是对必修模块。

6、模块的详细描述

模块描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引导帮助,对学习咨询以及模块的选定都有益。它也是学分及考试成绩认定的一个重要基础。目标的制定、模块的组成、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与学的方法都应该得到清楚的描述。在模块描述中还应注明,哪些先导知识是必需的。对那些无选择限制的模块,应该特别注明,因为往往正是这些模块常被不同专业或重点方向所选中。

7、模块按照主题单元处理

为了最优化地达到模块的教学目标,在一个模块里应该根据可能安排不同的教学

方式(如讲课、练习、实习、研讨会)进行混合。如果有不同教师参与一个模块的建设,他们应该就模块的内容及组织共同商讨决定。因此,应该指定一个模块负责人作为协调人,他也是与管理部门和学生之间联系的对话人。

学校应该把作为教学单元的模块公开。所有属于某一模块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应该在课程表上一目了然。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运用模型,对事件和流程(或过程)进行复制和效仿的教学方法。借助模拟法,可以将学生置于一个接近现实的,动态的问题情境之中,在此情境中他能够积极地,自行组织地学习技能并加以训练,对知识,决策和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可以体验在时间压力下如何进行工作,同时积累经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验。 一、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的相似之处 都是以行动和决策为导向的活动,都是通过体验,经历,试验来进行学习(模仿学习)。 二、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的区别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游戏者之间进行互动,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游戏伙伴的反应,学习和获得知识。 模拟教学法人与模型(模拟器)之间进行互动,在模型进行试验中,通过模型的反应学习和获得知识。如下图

三、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范围 (1)演示。 对过程的演示。其模拟器要具有开始,停止,重复等功能。

(2)训练。 对行动和决策的训练。其交互活动是对于对策和过程的重复性练习(步骤,序列等也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练习)。 目的:对合理性,成功率或所需时间的监控。 (3)功能测试。 对于(自行开发的)控制装置,系统设置或生产设备的尺寸变化以及生产设施进行功能测试。 互动:开始,结束,重复。 目的:对于过程序列,运动轨迹,目标达成,运转间隙,时间要求,生产能力(频率/时间,数量/时间,时间的利用) 等进行检查。 (4)试验。 对系统和控制的功能性试验。 互动:对参数,模型系统的结构,控制逻辑,模拟持续时间,过程开始和结束端进行有目的的修改。 目的:对修改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控制对目标值的改善:如效率,对资源及生产设施的利用,瓶颈问题的解决等 四、模拟教学法的完整过程步骤和角色扮演法一样 五、运用模拟教学法时教师的具体工作 (一)准备阶段教师的工作 1.确立学习目标 2.设计学习项目 3.示范训练,功能测试和模拟试验。

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

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 -“网页制作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The Task- And- Objective Mode Of Teaching Prof Yulaihu 一、引言 网上教育对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教育所使用,对于教师,正在要求他们适应网上教学,而学生则被允许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于是学生和教师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通过网上教学可以获得那些好处呢?这篇文章的目地是探索在远程教育中如何建立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借鉴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学习,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协调地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理论基础 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许多人只注重模式的形式,将各种媒体或活动的种类都放到教学环节中,认为这就是新的教学模式了,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如何在教学中选择媒体、或在学习内容中搭配学习的策略。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霍曼(R.P. Feynman,1985)曾说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二次大战期间,美军曾使用南太平洋中的某个小岛,做为飞机运送后勤物资的转运点,为了表示友好,美国政府送了一些物资给当地土箸人。大战结束后美军撤走,这些土箸人希望还会有天上的铁鸟飞来送东西给他们,因此,他们在原跑道上点上火把(模仿指示灯),盖了茅屋(模仿塔台)派人守在里面,耳朵上绑了两块木片(模仿耳罩),头上再插根树枝(模仿天线),就痴痴的等在那儿,结果当然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些南太平洋的土箸人,千方百计的模仿形式,学足了外表,但由于不懂事件发生的原因,落得什么也没得到。我们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时,千万不要模仿了外表,忘了实质,因此在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前,我们要先来看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抽象空洞的精神或意识的探讨,只研究具体、可观察的行为。它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长久改变,也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关系。经过长期的实验与观察,行为主义心理学者以制约理论建立了一套有效、容易操作的行为改变程序。华森(J.B.Watson)曾很自豪的说:给我一百个孩子,我可以教他们成为医师、警察、小偷或流氓等任何职业;华森的信心来自于行为主义对教学内容的精密分析,要建立一个复杂的目的行为,他们的首要步骤就是将目的行为分析成为一个个连续而且容易完成的渐进目标,每个渐进目标再往下分析成为更细的目标,直到最小的目标对应到一个很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谈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学前教育08级黄彦彦2008210828 摘要: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系统教学论。这一理论曾对各国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依然能够随处看到这一理论的缩影。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传统的四段教学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巨大作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赫尔巴特心理学理论基础四段教学法现代教育 赫尔巴特,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在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提出了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一、心理学理论基础——统觉论和兴趣说 1、统觉论 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人的观念是相互作用的。统觉,就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而且使他为意识观念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统觉团越丰富、越系统化,就越能吸收新知识。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为学生所理解。赫尔巴特认为,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 我认为,赫尔巴特的统觉论思想,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了新知识被原有图式所同化,但原有图式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改变本质,是人对环境的作用。很显然,同化理论只是描述了人一方面的发展情况,不能完全代表人的整体发展过程。这一点上,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相对赫尔巴特的统觉论就要全面一些。 2、兴趣说 在人的观念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既是统觉的基本条件,又是智力活动的前提。根据教育心理学动机理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强大的动机因素。赫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 读书笔记 周龙美 近年来我们英语教育专业的部分实习生对中学英语课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欠科学合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片面性或随意性。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对英语教学法理论的学习与掌握不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教学法中存在的层次性。此外,部分实习生对《九义课标》和中学英语教材钻研不透彻,还不能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因此无法选准适合某些课时内容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法的层次性 第一个层次:方法论(methodology)。侧重教学框架内的教育学;是在以语言学为主的相关理论引导下侧重学生怎样学会目的语。 第二个层次:途径(approach)。是具体的教学法,国内外较为著名的外语教学途径、路子有:交际途径,自然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立体化教学路子等。 第三个层次:策略(strategy)。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式)设计出自己的实施方案和教学方式,并通过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和方式;也可看作是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逐步形成的学习策略。《九义课标》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发展的基础上,并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果、发展自主能力的保证。” 第四个层次:方法(method)。是具体的、多项的或成系列的,为实施某些教学理论服务的方法。教学途径是原则性的或原理性的,而教学方法则是操作性的。 第五个层次:技巧(technique)。是教学法中最具体、最细微的层次。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model)既可指一门学科的理论总模式,也可指某些经过学者归纳总结而提出的理论模式;可指属某种教学路子范畴,由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并已经通过实践检验,可为他人所引用的教学模式。《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所创教学模式还可视为成套、系列的教学方法,并可有层次大小之分。如阅读教学模式、课文教学模式等,且课文教学模式还可以细分为“合—分—合教学模式,预习—阅读—讲练—讨论小结,复—改—变—问”等模式。上述五个层次的教学法概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三、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学英语教学法所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是教学主体(学生)、客体(教材)和媒体(教师、教法等)。教学方法对头,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头,则会事倍功半。当前,《九义课标》倡导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这指的是在这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教学途径。选用某个教学途径也还需考虑我国英语教学的国情与区情,并不是要我们盲目照搬。(二)选择依据 1、了解《九义课标》要求 《九义课标》从前言(课堂性质、基本概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和实施建议几个方面对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作出了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应从学程(小学、初中或高中)、年级(三—六年级、七—九年级和高中各年级)、学习阶段(上、下学期)、单元或具体的某个课时去选择并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或课时教学方法(途径、学程;方法、课时),而不是层次不分、生搬硬套,更不能牛头不对马嘴。 2、从国情、区情实际出发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欧美等地实施效果很好,但在引进我国这几年中,除在某些城市重点中学中实施能奏效外,事实已证明它在我国许多城乡中学中实施效果都不理想。这是因为:1.人家西欧的英语教学大多是二语教学,他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数已具备了一定的目的语基础;而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英语绝大多数是从零开始的,二者性质大不相同。2.人家的经济条件、教学设施、班级人数等跟我们的相比也大不一样,机械照搬人家的教学路子或课堂教学方法,当然难以取得高效。 3 从教材或课型实际出发 教材内容和课型不同,所采用的教学、训练方法也应不同,否则也难以奏效。按教材内容、课型不同分,有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课文教学等;训练方法可分听力训练、口语训练、阅读训练、书写、写作训练及其综合训练(如听说、听写等)。我们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也就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课型去考虑,而不能随便按上个什么交际法、五步法就了事的。

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耳鼻喉咽科的应用

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耳鼻喉咽科的应用 目的对阶段性教学法在耳鼻喉咽科的应用的探讨。方法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耳鼻喉咽科实习的100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人数为50人,对照组临床学生在实习期间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临床学生在实习期间采用阶段目标教学法。观察采用阶段目标教学法后学生的实习结果和成绩的评定。结果观察组在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总满意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可避免传统教学一些缺点,学生在实习期间轻松学习技术和理论知识,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具有获得感,提高实习水平,使实习更加科学、人性化。 标签:阶段性;目标教学法;耳鼻喉咽科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ge Goal Teaching Method in Otolaryngology Department YU Wen Sichuan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four Zero five hospital,Dujiangyan,Sichuan Province,6118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ime-phased teaching method in E.N.T department. Methods 100 clinical students of making the internship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in our E.N.T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Th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onal teaching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time-phased objective-b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achievement and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evaluation score of communication skill,operation abi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for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overal satisfaction for observation group (90.0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56.00%)(P<0.05). Conclusion The time-phased objective-based teaching can avoid the disavantages of traditonal teaching. During the internship process,the more scientific teaching promotes the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active and easier to learn the technique and theory knowledge,improve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personal working ability. [Key words] Time-phased;Objective-based teaching method; E.N.T department 据以往耳鼻喉咽科实习,具有很多弊端,临床学生普遍反映,实习任务无非

立体互动学堂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探究

立体互动学堂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立体互动学堂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源于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的“情知教学” 思想。它以“六步教学” 为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策略。“立体互动学堂”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无限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形成了师生教学相长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 [关键词]立体互动;情知教学;六步教学法;高效课堂、模式内涵 立体互动学堂”教学模式源于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的 情知教学”思想,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以学定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创建融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于体,主动、互动、能动的立体化学堂;其突出特点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兴趣和自信。 立体”即指立体结构课堂模式,它强调一个人思考, 牵动大家参与思考,一人有问题,调动大家一起进行探讨,当得出结论之后,全体同时反思;“互动” 是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的课堂交流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 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学堂”强调的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就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是“立体互动学堂”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在充分利用教室与人力资源,在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

有亲和力的气氛中,为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它以思考一一合作一一交流为主要学习流程。 在建模的过程中,我校借鉴已有的经验,通过不断实践, 逐步形成了“预习新知一一合作探究一一展示交流一一点拨 达标检测一一自主作业”六步教学法。 、模式解读 (一)预习新知 预习是高效课堂学习的核心基础,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它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先学”,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预习的环节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难易设计在课前、课中的某一环节之前均可。教师在课前或课中给出学生自学的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在教师或学案引导下,将易知易懂的基本知识点有选择地列为必读内容,通过圈点勾画等形式,初步知道学习目标、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针对预习自学和自主探究所存在的问题及 展示内容,小组内展开高效的交流讨论。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提升能力,享受快乐,实现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三)展示交流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教师根据预设的 重难点和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分别展示,学生相互点评。这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小组活动成功与否的最好手段,它不仅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也是与大家交流分享、碰撞质疑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生生、师生、组组互动合作的过程。展示环节,不仅是把

四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南韩村小学“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转变的诸多挑战,试图寻找挑战的策略与方法,走优质、高效、轻负的课堂教学之路,变“讲堂”为“学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强化目标意识:目标是一节的“灵魂”。 确立教学目标,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为掌握而学习》一书中提出来的。确立目标就是为了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发展学生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是为他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而要打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 3、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他不是学习的工具,更不是知识的容器,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因此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4、及时反馈,矫正。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交流系统,只有依据目标,不断进行反馈、矫正,才能有效控制和改善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调整。 三、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四步”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主体或创新型课堂学习环境,发展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基本目标: (1)教师目标: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人。 (2)学生目标:落实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关注差异,发展潜能生,让优秀者更优,使后进的成优。

四、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 第一阶段:预习阶段(2—3分钟) 预习是四步模式的关键环节,学生预习到位,可就成功了一半。预习可在课上,也可在课下或家庭,但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 1、教师上课前两周完成教学案设计,集体讨论,形成共案。 2、学案设计要把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三维目标,老师推荐的学习方法等设计细致,立足学生,便于学生理解,操作。学案设计提前交给学生,是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 3、每位学生每个学科建立一个预习笔记,通过预习培养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4、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预习做适当的指导。 5、上课前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也可小组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预习情况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目标导学(5—10分钟)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材的编写也是在引起学生产生“问题”。“目标导学”即是在老师研究、分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导学“问题”和自学任务,通过诱导质疑自学,唤起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在自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学习中去研究和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1、按照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计。 2、出示导学提纲:明确自学的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力求做到设计出依纲据本,能挈领教材内容重点、难点,能激发学生自学兴趣的“问题”,为学生自学提供“路标”。 3、学生自学:①依据导学提纲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看注释、看例题,做试验,做到基本理解教材内容。②找出疑难问题,标记后作为下段合作探究内容。个别问题老师可点拨解决,倡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生成新的问题。③试做导学提纲中提出的练习。 (提示:老师在进行“目标导学”阶段的教学设计时,主要应考虑“如何引导学

情景模拟法的作用综述

情景模拟法的作用综述 作者:袁冬单位:贵州财经学院艺术学院 不论在歌唱基础技能训练还是在歌唱表演中,身心与情境的相互配合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姚莉莉,2008)。因此,改革传统声乐教学方法,对增强学生声乐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的涵义 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人和情境互动的产物,人的学习也依存于背景、情境之中。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对学校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出批评,认为传统的“填鸭式”、授课式教学不能创设知识形成的情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雪明,2011)。教学的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参与和观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在情景角色的扮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吸纳与应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在国外最早用于外语教学的口语训练,以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学科,在我国最早试行这一教学方法的是南通师范附小的李吉林老师,他倡导在语文教学模式中,要“以人为本”,以情为中介,通过创设的美、趣、智的学习情境,“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引起学生积极地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

很大的不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在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和灌输,教师常常停留在概念的解析、理论的演绎和方法的介绍上,学生往往是无奈地听讲,被动地接受。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感受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来获取知识,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 情境模拟法在声乐表演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在高校声乐表演专业教学课堂中多次试行情境模拟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步骤:1、创设情景环境,穿插情景分析;2、安排情景演练,进行总结内化;3、课后指导练习,延伸巩固提高。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步:创设情景环境,穿插情景分析。这一步骤需要在课前完成。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共同确定主题。教师给学生分发相关情景材料,指导学生按材料中的故事情景尝试表演。例如,在较高年级的声乐专业课程教学中,曾选择莫扎特歌剧《魔笛》的第一幕进行情景教学,该歌剧选段包括王子、公主以及三个侍女一共五个角色,有男高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四个声部,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演唱水平分配角色,并向学生提供总谱、歌剧剧本、编写的角色分析和可供参考的音视频材料,指导学生揣摩人物性格,分析歌剧的创作背景,每一唱段对剧中角色塑造的作用,以及不同角色扮演的关键所在。

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

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韵语识字教学法》子课题 XX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语文“双轨教学”实 验与研究》子课题 XX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XX省人民政府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XX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三十八项优秀课题之一 《“积累﹑感悟﹑模仿﹑创新”立体化作文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李玉文徐婵英 课题组成员:徐英俊、于桂玲、徐淑秀、王淼、徐春宝、姜红杰、倪 静静、孙志明、孙春梅、叶秋红、高文军、 X建功、李晓辉 报告执笔:李玉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虽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到位,但很难作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组织获得性的学习,必然造成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育缺失。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已经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教育界公认的“高耗低效”问题也正在逐步解决。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平面型的单向、单线性弊端,“双轨教学”在继承传统优势吸纳已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构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新的框架结构,在双轨教学体系中,“课堂教学”与“自由读写”并行,接受性学习与获得性学习优势互补,形成了语文“双基”、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可以协同发展的有效教学常规。如何在双轨教学的框架结构中丰富和发展语文学科的立体化教学,是我们选择定位的研究

方向;基于研究的操作可行性,我们又在此方向上确定了探索小学作文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 在我们的研究中继承与发展下述一些改革与研究的经验和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姜兆臣关于“韵语识字”和“起步成篇”的研究成果。“韵语识字”在双轨教学体系中可以有效地实现课本识字与环境识字的结合,可以兼容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等识字法的优点,能够以阅读识字为主做到大量识字和达成尽早读写的目标。“起步成篇”的作文教学体系虽然特别适应学业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但若经过改进和完善,注意了避免“就高不就低”的问题,就会同样有利于习作困难学生提高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二是丁有宽先生创立的“读写结合教学法”。该法从写四素俱全的一句话起步,历经四素俱全的一段话、四素俱全的文章开头、四素俱全的文章、六素俱全的文章五个阶段,并把五个阶段细化为小学作文五十法,从而使作文教学程序步入了清晰规X的轨道。但此法对具有习作学习优势的学生而言,显得教学要求相对偏低、训练内容过于细碎和教学过程过于平坦,若能进行必要的整合与简化,注意了克服“就低不就高”的问题,这种读写结合法就会帮助所有学生产生读写结合的学习机制,形成读写相长的发展局面。三是吴立岗先生关于小学生作文动力机制的研究成果。小学作文以写实的记叙文为主,对于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和缺少书面语言训练的小学生来说,必然会遇到“画鬼容易画手难”的问题,只有依据低年级儿童心理和思维的特点,提供自由立题立意的机会,注意想像或童话作文引路,才能切实解决“无米下锅”或“无话可说”的问题,提高学生表达的欲望和能力。四是李昌斌先生关于小学作文四步训练的研究成果。四步训练的程序反映了从用嘴“写”的说话到用笔“说”的写话和从片段到篇章的习作学习规律,但语文教学总是以篇章X文为教材中介的,若能同时重视从读写到听说的训练和加强句段训练与布局谋篇的直接联系,就可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内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运用 分层目标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并使其取得最佳整体效应,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活动与辅导——考试与质量分析”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不回避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最好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的教学目标,如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B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运用

四维立体双向科学教学法

四维立体双向科学教学法 众所周知,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概念多、抽象、难学的科目之一。为了让学生们更快掌握到材料科学的一些核心问题。本书提出了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四维立体双向教学法。 四维立体双向科学教学法,是一种很奇妙的方法。我是在我导师的教导下来浅谈一下它的妙处。“四”代表了有四个关键点即以相为核心体、界、变和图。“立体”指的是“正四面体”因为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是等效点,所以都很重要。“双向”指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理论知识,学生在课下准备一些应用的PPT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合作的氛围。“科学”是它结合中国的国情——美国的学生从小在哪里动手拥有很强的动手和创造的能力,而中国的学生很多都是由表到内、由浅到深。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师把课程给调换了一下。 上面已经从表面上介绍了一下四维立体双向科学教学法,那么我们想不想看一下实践呢? 第一讲相科学 相包括相的结构和成分。在介绍相的过程中,首先从形即晶体介绍起。晶体是离子、原子或分子按一定的空间结构排列所组成的固体,其质点在空间的分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因而晶体具有规则的外形。那么结晶学所选取的单元满足的条件是:(1)晶体的对称性(2)相交边的棱尽可能相等,或相等的数目尽可能多(3)夹角尽可能是直角(4)体积最小根据布拉菲点阵可以划分为7大晶系、14种点阵。即三斜、单斜、斜方(正交)、三方(菱方)、四方(正方)、六方、立方等。 上面是从定性的角度学习了相的结构。那么相的定量分析是什么呢?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相科学,我们对相结构做了定量分析。创造了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和晶向的关系、晶带轴定理。 上面介绍了相的结构,但是相是通过什么结合在一起的? 力是原子和原子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那么力的类型有几种呢? 按照力的性质不同可以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力有吸引力和排斥力两种。吸引作用来源于异性电荷之间的库仑引力,排斥作用来源有二:一是同性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二是泡利原理所引起的排斥力。 上面介绍了结合力,那么有了结合力,晶体是怎么堆积起来的呢?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提出了最紧密堆积。最紧密堆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六方最紧密堆积(ABABAB)二是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ABCABCABC)。 上面介绍的是等径球的堆积方式,那么非等径球的堆积方式呢? 也就是化学组成对晶体结构有什么关系呢?主要有哥希密特离子半径、鲍林离子半径、察哈利阿森离子半径和谢农的有效离子半径。除此之外温度升高时,质点间距离增大,故离子半径会增大;压力增大时,离子间距离会缩小,离子间半径也会减小。 晶体结构中的正、负离子的配位数的大小由结构中正、负离子半径比决定的。上面介绍了结构和成分对相的影响。那么存不存在极化呢?极化是怎么影响相的结构的呢? 在离子紧密堆积时,带电荷的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必然要对另一个离子的电子云产生吸引和排斥作用,使之发生变形,这种现象称为极化。极化会导致离子间距离缩短,离子配位数降低;同时变形的电子云相互重叠,使键性由离子键向共价

四阶段教学法

四阶段教学法是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从德国引进的三种新教学法之一,它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由准备、示范、模仿、归纳四个阶段组成。四阶段教学法的恰当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阶段教学法要求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课堂教学用具要齐全、对演示内容要熟练以及如何解决学生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等,都要做到精心准备,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很重要,要体现真实性,要考虑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学生是否感兴趣等。学生在模仿时,先要分析、理解模仿内容,并在模仿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及时解决问题。 四阶段教学方法的实施具体过程通常包括: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是为课程的教学所做的一切准备,主要是以教师行为为主。其中,应包括教师在课程知识内容上的准备,对教学对象情况的掌握及相关教学用具的准备等。教师在准备阶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尽可能以企业真实发生的业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想学”和“乐学”的基础上掌握有关会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并获得与将来职业相关的综合职业能力。做好这一部分的准备,将很有利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处于有利的地位,“知已知彼”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教师示范阶段 教师先完整的操作一遍后,再进行分步骤的操作示范。这一阶段关键是要求教师对操作要熟练和准确。教师操作的熟练、准确程度不仅是保证了学生在稍后模仿的正确性,而且从教师本身树立形象,建立威信这一角度来说,这也是很有帮助的。四阶段教学法特别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的经历获得的。 另外,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在示范操作的同时,附以生动的讲授说明,让学生明确这是在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软件工程游戏的模拟教学法及应用论文

软件工程游戏的模拟教学法及应用论文 “软件工程”是面向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核心 课程,是一门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及高质量软件的课程。课程内容不仅包含软件开发的理论、方法、过程、工具及一些实践积累的原则、经验等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同时涉及数学、管理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体系丰富、关系复杂、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1]。而传统的软件工程教学方法,主要以课 堂讲授形式,针对理论知识点孤立的、离散的结合实例进行软件开发方法和过程的讲解,即使配备了课程实验,学生也只是根据教师指定的项目需求,建立简单实例的各类模型,编写一些规定的文档。同时在实践环节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当前高校软件工程教学亟待改革的重要原因。围绕如何使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以一种更贴近实际软件开发过程的 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并加强工程化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外高校采用的主流方法包括: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法或是企业合作实践。基本做法是教师或行业人员提出项目需求,学生分组明确职责,依据指导完成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软件开发的具体过程,并对软件工程课程的理论方法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但是这类方法需要学校和企业或业内专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需要学生具备更为扎实的前期课程基础。除了面向实践的软件工程教学法,国内外一些高校提出并采用基于模拟的全新教学方式。主要形式有采用专用软件项目管理训练模拟器、

基于游戏形式的模拟器教学以及支持群参与的模拟器教学方法[2]。这些基于模拟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能够使校园环境下的课程学 习更接近于实际软件开发环境,并使学生更快捷地参与到现实的软件工程实践中。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高等院校的远郊办学模式与高年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矛盾。本文在回顾目前国内外高校通常采用的基于模拟的软件工程教学形式和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对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所谓模拟教学,就是结合专业背景与行业特色,给学生创设直观的、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按实际的工作内容设计好课题(案例),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角色,根据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具体做事,使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巩固并扩大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素质[3]。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不同,模拟教学法更注重实践应用。通过模拟操作过程,从对问题的解析、工作计划的逐步开展,逐步领悟专业相关职业领域的内涵,获得切身的感受。从而提高对学习课程价值的认识和认同,增强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随着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软件工程这门核心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目前模拟教学法在国内外高校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处于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提出或采用基于模拟(器)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基于面向某一需求的软件开发问题的模拟工具,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参

打造立体式阅读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019年文档

打造立体式阅读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并制约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近些年来,阅读理解题是中考分值比重最大的一种题型,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始终使大多数学生倍感困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用科学的方法给学生以点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运用,从而打造出立体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重视教材中的语篇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著名的英国语言教学大师Micheal west曾说过,“外语是学会而不是教会的”。现在我们都知道,“学”比“教”要重要,但没有合情合理的“教”也就谈不上有利有益的“学”,其关键在于教师不仅要授学生以鱼,而且要授学生以渔。因此,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语篇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 1.重视阅读前的准备工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如背景资料的收集、整理、讨论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些老师不重视这一环节,总是直接进入语篇,将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上,长此以往,学生觉得阅读过于单调,从而丧失了兴趣。其实教材也为我们提供了依据。人教版“新目标”从八年级下学期就增加了语篇教学,在每一个语篇前都设计了一个环节:Section 1 Before YouRead,在这一环节里,它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 如九年级的一篇阅读材料“What would you do if…?”的内容是告诉学生一些急救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BeforeYouRead环节里就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1)讨论我们所知道的事故并列举出来;(2)讨论青少年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什么。这两个讨论话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合作、思考和竞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铺垫。

什么是目标教学法、、、、、、

什么是目标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差不多特点教学活动过程中确立以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期待心理,倡导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性,并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教学法认同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去寻求实现目标的最短路径。 目标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前,应按照有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理清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并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各知识点或单元教学前,需预先告知同学们该知识点或单元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心理预备,从而做到有备而来。而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则要持续地设法引导学生向既定的教学目标接近,并在实现教学目标后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总结,指出知识关键,以便学生巩固提升。 目标教学法-差不多方法1、情形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形差不多相接近的情形环境,也确实是讲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咨询题的情形。 2.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目标,并示范完成目标的过程。 3.独立探究。让学生独立摸索,对知识点进行明白得,消化示范目标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目标打下基础。 4.确定目标。小组通过社会调查,研究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目标。 5.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目标。 6.学习评判。学生学习的成效直截了当由完成工程目标的情形来衡量,包括教师评判、学习小组评判和自评三部分。 目标教学法-作用目标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周围的一些现实际咨询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