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5篇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5篇。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篇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环境和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是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就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良好的文明高速路。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但生态文明却一步一步的离开人们,可人们还是不把生态放在眼中。
直到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人们才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规模的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地球早已被他们破坏的千疮百孔。
地球在近几年受伤害的数字令人瞠目结舌。
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大约每天有10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
5万人。
或许大家以为这些都是外国的灾难,但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使得中国人感受到了环境破坏程度之深和距离之近。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
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党一直强调生态文明。
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领导对生态的问题一次次的进行讨论和研究,最终得出我国生态污染严重超标的结果。
生态灾害最直接的恶果就是经济,据说我国每年要拿出2000亿人民币来用于受生态灾难影响的地区的补偿。
生态已经与人类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了,人类才开始珍惜它,未免有些太迟了。
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花在草地上展开笑脸,鸟儿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飞着,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
我们人类作为高等动物,却连低等动物保护家园的意识也没有,是不是太不配了?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受这种教育。
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如今人类的乱砍滥伐,使原本美丽的地球变得不堪一击。
干部学习课件: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上)

干部学习课件: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上)钱俊生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志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了。
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课程前言: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论述全党全国人民所期盼的十八大已经召开了,在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十八大的报告,我们都感到十八大报告的内容确实体现了全党的智慧,有深度、有新意、有气势,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在学习十八大的过程当中,很多同志都提出在十八大的报告当中,有哪些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论断以及我们怎么样来理解这些新的观点、新的论断。
我今天准备重点谈一谈关于生态文明的问题。
在十八大的报告的内容,我们学习体会到党中央对生态文明问题是十分重视,我们参会代表在讨论过程当中共同的感觉都是这样。
(一)理解生态文明的六个方面下面,我准备从六个方面,我们对生态文明问题加强理解。
第一个,在十八大的报告当中,用单独的一个章节来专门谈生态问题,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正式写入了党章,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了,我想这一点在我们党的重要文件当中是前所未有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十八大的报告当中,将生态文明上升为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这点非常重要的。
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总体布局是“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十八大的报告当中加上了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又“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在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当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这点非常鲜明的,胡锦涛报告说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十八大报告当中需要我们今后学习,不断加深理解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全过程,这是第三点。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迎来新的变革和发展。
新形态和新领域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本文将就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领域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读,为读者呈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全貌。
一、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崛起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化和信息化已经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领域之一。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意识的觉醒,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建设美丽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通联日益紧密,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全球化给人类社会文明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向。
四、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存多元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领域之一。
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共融,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
五、人类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新形态的迫切需求。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领域正不断涌现,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崛起、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存、人类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的新趋势。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动态平衡、和谐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和发展道路。
它是在传统的人类文明进步基础上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传统的人类文明对于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利用往往倾向于剥削和破坏,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频繁地开垦土地、砍伐森林、开采矿产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观念忽略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自身的脆弱性,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而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互利互惠。
生态文明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以确保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健康。
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可以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准确,也可以支持人类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比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生态文明的发展还需要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人们应该树立起尊重自然和珍视生命的意识,从而改变消费主义倾向,追求简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同时,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和新道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谐、繁荣的未来。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好的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它是在传统的人类文明进步基础上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是走出传统工业文明困境的新路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答案

1true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农业文明理念。
2(2) 错1true党的十八大同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1) 对1true党的十八大后,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1(1) 对1true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1(1) 对1true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治理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2(2) 错1true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规模化。
2(2) 错1true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民众需求和与民生相关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2(2) 错1true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1(1) 对1true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1) 对1true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
1(1) 对1true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1) 对1true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1) 对1true工业文明中的是追求物质利益狭隘的经济人,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我们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
2(2) 错1true工业文明时期,生产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垃圾做烧毁、掩埋等处理,至今没产生相应的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实质阶段,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系统性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天蓝水清、惠泽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人口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足,保护不住。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意味着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现有的老办法是不能有效解决的,就必须要用新办法才行,新办法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不足。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的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的拓展和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我们的身边做起,真正做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上行动的指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上的问题。
我们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重视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2.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
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作者:张晓霞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6年第04期摘要: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召开后,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报告的内容体现了全党的智慧,有深度,有新意,有气势,它是我们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新的思想,新的论断,围绕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必将替代工业文明,来论述以下四点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一、人类进入重要的转型期(一)所谓转型期就是指从工业文明转入到生态文明。
总结人类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把文明的形态归结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原始文明是依赖自然的,那个时候人很少,生产力水平低,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崇拜的。
到了农业文明就开始改造自然了,人口增加了,到了工业文明以人类为中心了,就开始征服自然,驾驭自然,岁数大点的就有所体会,五六十年代的口号就是要让高山低头,要让河水让步,最后怎么样呢?大自然惩罚了我们,到了生态文明就很重要了,人与自然要和谐,要善待自然。
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
工业文明当中的人只是追求物质利益狭隘的经济人,而不是我们本质意义上的文明人,我们今天提出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我们人,要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
因为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来决定的,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
(三)生态产业,所谓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装换,生物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根据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建立生态工业,运用清洁的工业,清洁的回收,把工业生产过程改变为循环过程.(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料,节水,实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利用的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就能够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物质循环相互和谐,促进了资源运用利用,这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传统的人类文明主要关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而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关性,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物和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因此,人类的发展应该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和谐共生不仅仅意味着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还包括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等。
生态文明追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在传统的人类文明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过度破坏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而生态文明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的长期平衡。
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是指通过节约、循环和再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它强调了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减少浪费,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体的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它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等核心理念。
只有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人类文明才能持续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共同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它不仅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也引领着人类的发展进步。
在传统的人类文明模式下,追求经济利益常常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和平衡,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系统破坏等严重问题。
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它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的关注与承诺。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十八大报告的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课题研究分析在遥远的欧洲,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如此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的概念关系到每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在地球上以一种新方式生活。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同时也让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实际上,党和政府也意识到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矿业,推广绿色消费模式,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摘要: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采猎文明(原始绿色文明)、农业文明(黑色文明)、工业文明(灰色文明)三个发展阶段。
进人2l世纪,人类社会开始向生态文明(绿色文明)迈进。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工业文明造成生态危机从而危及人类生存的深刻反思的结果,是生产力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人类文明意识不断提高使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的结果。
而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森林的兴衰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森林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文明指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
换言之,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进步、合理成分的积淀,文明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
以石器为标志的原始生产方式培育了采猎文明,又称为原始文明、“自然中心主义”文明、原始绿色文明;以铁器为标志的手工工具生产方式培育了农业文明.又称为“亚人类中心主义”文明、黑色文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培育了工业文明,又称为“人类中心主义”文明、灰色文明;正在崛起的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生态生产方式将培育起生态文明,又称为“生态中心主义”文明、绿色文明”’。
纵观人类历史,原始文明经历100万年时间,农业文明有近一万年的历史,而工业文明仅是近三百年的事。
展望未来,21世纪将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世纪。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文明人类社会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渔猎社会是前文明时代;农业社会是第一个文明时代;工业社会是第二个文明时代;现在将进入新的第三个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文明。
人类将以创造性的生态实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使人类进入一个薪的历史时代——生态社会主义时代。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生态环境诚信建设继续教育答案全

2020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生态环境诚信建设1.通过金融契约将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是(绿色债券)。
2.(2015年10月)中Guo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并以“铁腕”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
3.2019年2月,Guo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产业划分为(6)大类别。
4.(1987)年,联合Guo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5.(《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Guo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2019年版)》将绿色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Guo和网络强Guo建设。
6.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23%)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3.(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4.(十八大报告)把“美丽中Guo”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3.2020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是(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
3.202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3.202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3.2023在我Guo,(《“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3.2024(2015年4月),Guo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
3.2025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Guo际环境条约有近(200)项。
3.2026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3.2027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
浅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浅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作者:王艳秋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7期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
主要经历环境保护意识萌芽、生态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及其成熟、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体系趋于完善等四个发展阶段。
在探索中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经历了70年艰辛的探索和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
我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和探索也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这一探索是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而不断校正、深化和完善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应对现实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前进的。
一、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曲折探索阶段1、“大跃进”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环保问题引起党中央重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医治战争留下的创伤,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环境保护问题并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958年开展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人民在“征服自然”、“战天斗地”、“超英赶美”口号引领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环境保护问题与经济建设相比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在“大跃进”口号的引领下,全国各地大炼钢铁,砍伐森林,全国农村兴办集体食堂,没有柴烧就拆桥砍树,结果造成了自然生态的破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这种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现象,引起了中共中央领导的关注。
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厉行节约,他告诫全党,对办食堂破坏山林、浪费劳力等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周恩来总理也多次提到森林资源问题。
周恩来总理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他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造林事业和森林工业,有计划有节制地采伐木材和使用木材,同时在全国有效地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护林造林运动。
浅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卢满杰来源:《卷宗》2019年第30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空前加大,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需求大,致使人多地少、人多水少等资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
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谨、意蕴深邃的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为破解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方案。
1 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广义上来说,人类文明发展可以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一种新类型、一种新形态。
在原始文明时期,神话自然观占据支配地位,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恐惧、敬畏,崇尚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自然文化。
在农业文明时期,有机论自然观占据支配地位,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依附、顺从,崇尚人与自然自觉亲和的人文文化。
在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论自然观占据支配地位,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利用,崇尚人与自然分裂对立的科技文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和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人们要求改变工业文明模式,实现向新文明转型。
这种新文明形态就是和谐性的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等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什么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核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扩展资料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
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物电113班尤明海11223240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实质,对于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这些智慧对今天的发展仍有启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就注重加强污染防治,并积极参与世界环境与发展事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
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新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
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党代会报告中予以系统的阐述,标志着我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更新更高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民意的呼唤,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路径,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这一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狭义范畴上,上升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一段时间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思想和实现路径。
高中政治 生态文明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素材

生态文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表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目标。
一、生态文明: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当代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深层、最根本、最迫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过分乐观地看到工业化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却没有意识到传统的工业增长引发的世界性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正是继传统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是依据当代人的生存状况、适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提出来的。
1.生态文明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对生态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基于维护和创造人类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关注生态问题是全球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共同保护全球生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最新的科学证据说明,全球许多生态系统正接近危险的限度,北极冰盖已变薄了42%,世界27%的珊瑚礁已消失,全球在最近10年内自然灾害产生的损失已达6080亿美元,相当于之前40年自然灾害导致损失的总和。
严酷的现实使人们逐渐醒悟,良好的资源存量和生态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决定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
2.生态文明是人们生态意识提高和当今生态环境态势的客观要求。
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以生态文明为前提的发展。
它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我们都付出了一定的生态代价。
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向我们昭示,生态,不仅是新世纪、新伦理中要求人们去爱惜的对象,它还是假设干新兴产业赖以生存兴盛的依靠,是一种迅速增强且后人要依靠它赖以生存的“资本〞。
生态文明对于当代中国建设的地位及重要意义.doc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中的
发展观提供了工作指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 总布局的提出,表明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 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 想日臻成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指针。把生态文 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 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顺应了人民的新 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 期待。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 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 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建设 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 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 顺应民生的需要。 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 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是实现生态文 明建设的保障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深刻影响 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也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 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 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而生态环境质 量是最基本的民生。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 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 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 另一方面,社会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公 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 众更好地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高生态文 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 明建设水平。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 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 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 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 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全体同学,就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议题发表我的看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1. 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
它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2. 生态文明的意义(1)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子孙后代永享蓝天碧水。
(2)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3)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现实需要。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1. 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大气、水、土壤污染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2. 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比重较大,传统发展模式尚未完全转变。
3.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一些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漏洞,执法力度不够。
4. 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三、我们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些什么1.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我们要深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2.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我们要关心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满分: 100.0分得分:70.0分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40.01. 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正确A.正确B.错误2.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文明形态变革的内在原因: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基础上的。
正确A.正确B.错误3.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正确A.正确B.错误4.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正确A.正确B.错误二 .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10.01. 对工业文明的态度说法正确的是()。
错误正确答案:BA.全盘肯定B.扬弃C.全盘否定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 十八大报告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将()纳入其中,变为五位一体。
正确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生态文明D.健康文明3. 对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错误正确答案:BA.无环境问题B.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视C.全球灾难频发D.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三 .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20.01. 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错误正确答案:ABCA.低开采B.高利用C.低排放D.低消耗2. 下述选项中和素养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的现状的是()。
正确A.少B.散C.贫D.杂3. 从社会形态来看,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
正确A.奴隶文明B.封建文明C.资本主义文明D.社会主义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摘要: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召开后,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报告的内容体现了全党的智慧,有深度,有新意,有气势,它是我们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新的思想,新的论断,围绕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必将替代工业文明,来论述以下四点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人类进入重要的转型期
(一)所谓转型期就是指从工业文明转入到生态文明。
总结人类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把文明的形态归结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原始文明是依赖自然的,那个时候人很少,生产力水平低,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崇拜的。
到了农业文明就开始改造自然了,人口增加了,到了工业文明以人类为中心了,就开始征服自然,驾驭自然,岁数大点的就有所体会,五六十年代的口号就是要让高山低头,要让河水让步,最后怎么样呢?大自然惩罚了我们,到了生态文明就很重要了,人与自然要和谐,要善待自然。
提出人与
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
工业文明当中的人只是追求物质利益狭隘的经济人,而不是我们本质意义上的文明人,我们今天提出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我们人,要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
因为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来决定的,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
(三)生态产业,所谓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装换,生物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根据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建立生态工业,运用清洁的工业,清洁的回收,把工业生产过程改变为循环过程.
(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料,节水,实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利用的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就能够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物质循环相互和谐,促进了资源运用利用,这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五)生态危机。
过渡消费,高消费的确是带动
了经济的发展,也使我们人类产生了生态危机。
大的趋势是在60年代起,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资源枯竭,这些都称为生态危机,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为什么党中央如此重视生态文明,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我们党中央把握了这种趋势。
我们就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
也就是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在社会文明中的地位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系统整体,四大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对立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
物质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物质文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它是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建立起来的。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要选择,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好坏制约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政治文明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
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二者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政治文明建设不能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
政治文明的建设必须同生态文明的建设保持和谐一致,才能不断地取得新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思想武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两者的关系。
1、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要义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当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了太多的环境问题。
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恰恰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人类在无情的掠夺自然时,总是忘记了我们的一切取决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2、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体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迫切。
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是关怀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怀的是未来的利益。
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义所在。
3、建设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标志。
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
这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所倡导和追求的协调发展。
四、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全民生态意识面对多数人为了追逐利益而刹澈废气废水,白色污染,砍伐森林等破坏自然的行为。
我不仅仅是靠国家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更多的应该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
的真正内涵,让人们了解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培养全民生态意识。
(二)改变消费观念,创建节约型社会。
我们的地球已经装载了太多的垃圾而无法消化,我们的世界也在面临资源枯竭的明天。
人来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当从习惯做起,改变我们平时的一点一滴,节约使用资源,创建一个节约型社会。
(三)当然政府机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是借助道德的约束,也需要政府和法律来进行强硬约束。
法制建设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应当尽快的健全和完善关于环境保护的机制.让世界多一点和谐,多一点绿色,多一点清洁。
这是我们人类共同发展的追求。
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发展到今天走向未来的唯一路径。
我们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维系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