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doc 18页)
利润分配管理制度
![利润分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682940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d.png)
利润分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利润分配行为,建立科学、持续、稳定的分配机制、增强利润分配的透明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XX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并结合公可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制定利润分配政策尤其是现金分红政策时,应当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
董事会应当就股东回报事直进行专项研究讨论,详细说明规划安排的理由等情况。
公司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话、传真、邮箱、互动平台等)充分听取中小股东的意见,做好现金分红事项的信息披露。
第二章利润分配顺序第三条公司应当重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制定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公司税后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一)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二)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三)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四)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五)股东大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六)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参与分配利润。
第四条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
但是,资本公积金将不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将不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 25%。
第三章利润分配政策第五条公司利润分配应重视对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兼顾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利润分自己不得超过累计可分配利润的范围。
利润及其分配管理办法
![利润及其分配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05c4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e.png)
利润及其分配管理办法
第一条公司本部及全资子公司应按要求编制年度利润计划,确定目标利润,建立利润分析制度,明确利润的考核指标以及权责归属。
第二条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国家补贴收入等。
第三条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依据《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进行分配:
1.列支被国家有关执法部门罚没的损失。
2.按规定税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3.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企业公益金。
4.向公司各股东分配利润。
5.全部余额作为企业任意盈余公积金或未分配利润。
联营合资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协议)约定向投资者分配
利润。
股份制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分配利润。
第四条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资本金50%时可不再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金经上报公司批准可以部分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但其余额不得低于
资本金总额的25%。
利润形成及利润分配
![利润形成及利润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54fa232b915f804d2b16c139.png)
【例3】W股份公司按照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决 决定分配给股东现金股利4 000元 议,决定分配给股东现金股利4 998 000元。
借: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4 998 000 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4 998 000
【例4】W股份公司在会计期末结清利润分配 账户所属的各有关明细科目。 账户所属的各有关明细科目。
二、利润的构成与计算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税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 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借方 (1)主营业务成本 ) (2)营业税金及附加 ) (3)其他业务成本 ) (4)销售费用 ) (5)管理费用 ) (6)财务费用 ) (7)资产减值损失 ) (8)营业外支出 ) (9)所得税费用 ) 余额: 余额:本期发生的亏损数额 余额: 余额:本期实现的利润数额
本年利润
贷方
(1)主营业务收入 ) (2)其他业务收入 )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4)投资收益 ) (5)营业外收入 )
四、一般会计分录及举例
(一)利润形成的会计处理
1、期末结转各类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各收入类 账户余额 本年利润
2、期末结转各类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二)利润分配核算的帐务处理 1、年度终了,将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结转 年度终了,将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 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
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
![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451b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a.png)
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引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利润的获取和合理的利润分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利润分配管理在企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吸引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凭借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超过成本和费用的资金。
利润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收入和费用的核算计算利润;二是按照经济学的角度,通过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等指标来计算利润。
利润的重要性利润对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利润的企业将难以持续经营和做出进一步的投资。
其次,利润是企业吸引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
投资者会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评估企业的价值和投资回报率。
最后,利润还可以用于企业的再投资、分红以及偿还债务等方面。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方式利润分配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式,以确保公平、公正和合理。
常见的利润分配的原则有以下几种:1.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企业应该将利润的一部分用于资本积累和再投资,以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2.分配合理和公正的原则: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贡献和风险、股东的投资和权益、社会责任等因素来决定利润的分配比例。
3.留存和偿付债务的原则:企业应该合理留存一部分利润用于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等需要。
4.鼓励创新和激励员工的原则:企业可以通过利润分配的方式激励员工创新和提升绩效,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利润分配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1.现金分红:企业将一部分利润以现金形式直接分配给股东。
2.股票分红:企业将一部分利润以股票形式分配给股东,以增加其股权。
3.再投资:企业将一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增加企业的资本。
4.资本公积金:企业将一部分利润转化为资本公积金,以用于企业的资本扩张和发展。
5.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将一部分利润分配给员工,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利润形成及分配教案
![利润形成及分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44c1e14791711cc79174a.png)
教案: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李毅(学员)发布时间:2010-08-27 15:43:11【课题】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教学目标】掌握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的账户设置和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利润核算的主要账户和主要业务的核算。
2、教学难点:"所得税"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的应用。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1、教学媒体: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六章第五节2、教学方法:①引导学生用"演绎法",学习损益账户的结转规律。
②引导学生用"比较法",牢记"所得税"的核算。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Ⅰ、导入(5分钟)在学习销售过程核算之后,接下来是关于利润形成和分配的内容。
销售给企业带来收入,当收入大于成本,形成盈利;当收入小于成本时,形成亏损。
利润形成的核算就是要把企业的盈利或亏损体现出来。
利润形成后,还涉及到利润的分配,企业盈利扣除国家规定上交的所得税后,一般称为净利润,净利润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企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为扩充企业实力追加投资)和用于防范风险的资金(如出现亏损时进行弥补);还应按照协议、合同、公司章程或有关规定,在企业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作为企业所有者投资的回报所得。
Ⅱ、新授课(70分钟)一、利润的形成教师演示教学光盘并讲解:总的来说,企业的利润包括三大部分,即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板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教师讲解:利润总额中,营业利润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是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利润,比重大;投资收益是企业购买股票或债券等对外投资获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在利润中占比重较小;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相减后的余额。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偶然收入,如与另一企业签订合同,对方违约,从对方收取的违约金,营业外支出是正常生产经营之外的偶然支出,如发洪水,冲毁厂房的损失,营业外收入与支出之间不象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其他业务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配比关系,是偶发的,占比重小。
财务管理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bce69d55270722182ef741.png)
(二)股利相关论:认为公司的股利分配对公司的市 场价值并非无关而是相关的。主要观点: (1) “在手之鸟”理论:用留存收益再投资带给 投资者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进一步加大。投资者更喜欢现金 股利,而不大喜欢将利润留给公司。 (2)股利重要论:信号传递理论股利政策会向市场 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
(3)代理理论:股利政策有助于缓解管理者与股东 之间,以及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相当于 是协调股东与管理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
(三)税收效应理论:股利政策不仅与股价相关,而 且由于税赋影响,企业应采取低股利政策
三、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是股份制企业确定股利及 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方针和策 略,其核心是股利支付比率的确定, 此外还包括股利分派的时间、方式、 程序的选择和确定。
(二)利润分配的项目
•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 司利润分配的项目包括:
• 1.法定盈余公积金 • 2.任意盈余公积金 • 3.股利(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1.盈余公积金
• 盈余公积金 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 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或者转增为资本。
• ①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净利的10% 提取,但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公司注册 资本的50%时,可不再得提取。
财务管理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利润分配应解决的四个问题
1.何时分配---分配日期的确定 2.分配多少---股利支付比率 3.分配形式-股利支付形式 4.现金股利资金来源-股金的筹措
一、利润分配的内容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1.依法进行利润分配 2.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 3.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4.无利不分,资本保全
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3f2d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7.png)
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公司法和相关财务法规,合理分配利润的一项管理制度。
利润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制度。
一、制定利润分配政策企业应根据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利润分配政策。
其中包括利润分配的比例、方式、对象等内容,确保利润分配过程公平公正。
二、盈利预留企业应根据经营情况,合理安排盈利预留。
盈利预留是指企业将一部分利润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投资,以满足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
通常情况下,企业可将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等方面。
三、股东分红企业的股东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他们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直接的权益要求。
因此,企业应按照股东权益比例,合理分配利润给股东。
股东分红方式包括现金分红和股份分红,具体分红比例可由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
四、员工激励企业的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他们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应根据员工的贡献进行合理的激励。
激励方式包括提高薪资待遇、发放奖金、股票期权等。
五、税费缴纳企业应按照国家的相关税收法规,按时足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费缴纳是企业合法经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企业应根据法规规定,及时足额地向国家交纳企业所得税。
六、损益调整在企业经营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差错等。
这些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进行损益调整。
损益调整的目的是保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确保利润分配的合理性。
七、财务报告披露企业在利润分配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股东披露财务报告。
这有助于相关方对企业经营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八、监督管理对于利润分配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这包括成立监事会、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对企业的利润分配过程进行监督,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利润分配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利润及利润分配
![利润及利润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7689626fdaef5ef7bb0d3c73.png)
14利润以及利润分配第一节利润一、利润的含义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利润的第一个口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投资收益,是由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
利润的第二个口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一〕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科目设置小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小企业实现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本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月末,可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营业外收入”科目应无余额。
小企业收到出口产品或商品按照规定退回的增值税款,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不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利润分配的概述
![利润分配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0852691af1ffc4fff47acb2.png)
【例9-2】 《公司法》中对投资与收益(shōuyì)对等的规定
东北公司前三年发生巨额亏损,在20×9年度扭亏为盈 东分红的意愿,董事会决定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 分配利润。在向公司法律顾问的咨询后由于违反公司法 了该分配预案。随即,公司管理层又提出按股东对公司 小作为分红依据。
请问:该分配依据是否符合(fúhé)投资与收益对等的规
业(qǐy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企业(qǐyè)员工是企业(qǐyè)净收益的直接创造者,企业
配应当考虑员工的长远利益。
第十页,共18页。
4.分配与积累并重(bìngzhòng)原则
企业的利润分配必须坚持分配与积累并重的原则。 分配可以满足投资者当前的利益需求; 积累不仅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筹措了资金,也增强了企业
第十三页,共18页。
分析(fēnxī)提示:
《公司法》第167条和第35条中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 的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分 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是,全体股 规定不按出资比例、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因此(yīncǐ),该公司能否以股东对公司的贡献大小进行 于全体股东有无约定,在章程中有无具体的说明。
范围; ○理解股票股利、股票分割(fēngē)、股票回购的作用及对企业
第三页,共18页。
能力(nénglì)目标
○能够根据(gēnjù)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股利政策,制定 配方案;
○能够分析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股票回购对企业公司、股东
第四页,共18页。
利润分配的概述(ɡài shù)
利润分配有广义和狭义的利润分配两种理解。 广义的利润分配是指对企业的利润总额进行分配的过程 狭义的利润分配则是指对企业净收益(shōuyì)的分配。 这里所指的利润分配是指企业净收益(shōuyì)的分配。
利润分配管理办法
![利润分配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ea3c2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a.png)
利润分配管理办法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及直接或间接控股各企业利润分配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企业财务通则》3管理内容及要求3.1公司及直接或间接控股各企业以其当年实现的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按10%提取法定公积金,并纳入当年财务决算。
3.2公司及直接或间接控股各企业按照上级单位规定,正确测算应上交上级单位的利润,并及时与上级单位做好沟通确认。
在实际上交时,进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3.3利润分配审批权限a)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100%股权的企业,由公司统一决定利润分配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经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实施;b)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企业,在利润分配前,应将分配预案上报公司,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实施;O公司本部,在利润分配前,应将分配预案上报上级单位,经上级单位审核、公司股东会审批通过后实施。
3.4利润分配比例a)全资子企业现金分红比例为50%,以后年度逐步提高至70%;b)控股子企业现金分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30%,但应为后续发展适度留有资金,最高分配比例原则上不应超过当年净利润的70%;C)公司本部利润分配比例参照集团对子企业分配比例执行。
3.5全资子企业的利润分配在决算年度次年进行。
以经外部审计、上级单位核实的上年度合并归属于母公司考核净利润为基础,按公司决定的现金分红比例和金额上交公司,其余作为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包括按《公司法》规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按公司要求提取的任意公积金和留存未分配利润。
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数的,依法不进行利润分配;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不足以按上述比例上交利润的, 以合并未分配利润分配至零为限。
当年可供上交利润低于应上交利润的部分,以后年度不再累计上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doc 18页)第5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15.1 利润及利润分配 (1)5.1.1 利润分配 (2)5.1.2 投资收益 (4)5.1.3 补贴收入 (7)5.1.4 营业外收入 (8)5.1.5 营业外支出 (10)5.1.6 所得税 (13)5.1.7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扶贫基金、退伍军人转业费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列项目反映。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还应当按照具体收入和支出设置明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是指公司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5.1.1利润分配在年度终了,公司应当将本年所有收入和费用项目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如果公司本年实现的收益为净利润,即“本年利润”科目的年末余额在贷方;如果公司本年实现的收益为净亏损,即“本年利润”科目的年末余额在借方。
集团公司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派出董事提出的可供分配利润按比例全额分配的议案,并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通过后,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召开会议前,应当将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
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存在差异时,其差额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年初数。
集团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应在年终将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全额上交集团公司,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
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一般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按下列顺序进行利润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提取法定公益金;(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净利润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内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以及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以利润补充的流动资本,也从可供分配的利润中扣除。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还要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应付优先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指公司按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3)应付普通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经过上述分配后,为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未分配利润可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
公司如发生亏损,可以按规定由以后年度利润进行弥补。
公司未分配的利润(或未弥补的亏损)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单独反映。
5.1.2投资收益本科目核算公司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科目应分别“集团内部单位”和“集团外部单位”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按投资类型分别设置“股票”、“债券”、“基金”和“其他”等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5.1.2.1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在股票、债券所有权转移时,或收回债券时,根据银行进账通知,计算应确认收益: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该项投资的跌价准备余额)贷:短期投资(账面余额)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未领取的股利或利息)投资收益(实际收到金额与短期投资实际成本与未领取股利或利息之和的差额)5.1.2.2长期股权投资收益(1)长期股权投资如采用成本法核算,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分派利润时,根据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分派的利润)贷:投资收益(2)长期股权投资如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期末依据被投资单位会计报表所披露的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计算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按持股比例计算被投资单位当年净利润中本公司应享有的份额)贷:投资收益(3)期末如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则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借:投资收益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4)根据所确定长期投资股权差额摊销期限,计算应摊销股权投资差额: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集团内(外)部公司——XXX单位——股权投资差额(5)在出售或收回长期股权投资时,根据银行进账通知、相关协议等,计算确认收益: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出售或收回投资的减值准备余额)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5.1.2.3长期债权投资收益(1)月末,根据债券面值、利率计提长期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长期债券投资(应计的利息)贷:投资收益——集团外部单位——债券(2)月末,根据确定的债券溢折价摊销期限,计算应摊销的债券溢折价:借:长期债权投资(折价摊销)贷:投资收益——集团外部单位——债券溢价摊销作相反会计分录(3)出售或到期收回债券本息时,根据银行进账通知、相关协议等,计算确认收益: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尚未摊销的折价)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账面余额)应收利息(账面余额)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尚未摊销的溢价)投资收益——集团外部单位,或集团内部单位——债券(上述各项差额)5.1.3补贴收入本科目核算公司按规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退还的增值税),或按销量、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
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科目按补贴收入项目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5.1.3.1实际收到先征后返增值税在实际收到退回的税款时,根据银行进账通知等:借:银行存款贷:补贴收入——先征后返增值税(实际收到金额)5.1.3.2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根据相关文件确认补贴收入时,根据相关文件或通知:借:应收补贴款(应收的补贴金额)贷:补贴收入——国家定额补贴实际收到款项时,根据银行进账通知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补贴款(实际收到金额)5.1.3.3其他形式补助如属于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补助,公司应于收到时,计入补贴收入:借:银行存款贷:补贴收入——财政扶持补助(实际收到金额)5.1.4营业外收入本科目核算公司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科目按核算的内容分别设置“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和“其他”等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5.1.4.1固定资产清理取得的收益计算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收益,根据发票账单、处置资产批准文件等:借:固定资产清理(处置收入减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及处置过程中相关税金、费用)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5.1.4.2固定资产盘盈通过盘点,发现盘盈资产后,根据神华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或相应的实施手册中的有关授权及审批程序批准的处理意见: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贷: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5.1.4.3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加收的押金根据出租协议等:借:其他应付款贷:应交税金(应交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营业外收入(上述两项差额)5.1.4.4出售无形资产在出售资产所有权转移后,计算出售净收益,根据出售协议、发票账单等: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金)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5.1.4.5取得的罚款净收入根据开具的罚单、发票、收据等:借:银行存款等贷:营业外收入——罚款净收入(实际收到的罚款金额)5.1.5营业外支出本科目核算公司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科目按照费用支出类型分别设置“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固定资产盘亏”、“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罚款支出”、“债务重组损失”、“捐赠支出”、“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赔偿金”、“违约金”、“公益救济性捐赠”、“非常损失”、“资产评估减值”和“其他”等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5.1.5.1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损失计算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损失,根据固定资产处置批准、发票账单等: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5.1.5.2固定资产盘亏通过盘点,发现资产盘亏,根据神华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或相应的实施手册中的有关授权及审批程序批准的文件: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5.1.5.3以债务重组方式收回的债权根据债务重组协议,计算债务重组损失,根据银行进账通知等: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坏账准备(已计提的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5.1.5.4出售无形资产计算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根据神华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或相应的实施手册中的有关授权及审批程序批准的文件及相关协议: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金)5.1.5.5发生的罚款支出、捐赠支出根据支票存根、发票收据等:借:营业外支出——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实际支付的罚款、捐赠)贷:银行存款5.1.5.6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常损失根据相关申请及批准: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1.5.7期末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5.1.5.8扶贫基金、退伍军人转业费根据实际支付或计提的金额:借:营业外支出(实际支出的金额)贷:银行存款等5.1.6所得税本科目核算公司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