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常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6题 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6题 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

第6题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1、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匀程度。

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下图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安徽省人口、GDP分布的状况是( )A.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B.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C.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高度一致D.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完全背离2. 图示安徽省人口与G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③安徽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④安徽省地形差异大⑤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高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⑤2、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小的一年是( )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6年2.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房价增长快B.计划生育政策调整C.产业升级和转移D.生活水平大幅提高3、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

正常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2至107之间。

下图示意我囯2011年与2016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我国2011年之前与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水平B.传统文化C.生育政策D.自然灾害2.根据2011年与2016年人口性别比变化可推测出我国( )A.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B.男性平均寿命短于女性C.男性平均寿命等于女性D.男性平均寿命长于女性4、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5、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半壁地狭人稠、西北半壁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2022年人口普查结果上海

2022年人口普查结果上海

2022年人口普查结果上海
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上海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的人口为24870895人,其中男性比例为51.77%,女性比例为48.23%,年龄结构中0-14岁比例为9.8%,15-59岁比例为66.82%,60岁以上为23.38%,65岁以上为16.28%。

2019年末2020初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8.14万人。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50.4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7.71万人。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6.9万人,出生率为7.0‰;死亡13.3万人,死亡率为5.5‰;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5。

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9.2万人,出生率为6.3‰;死亡12.5万人,死亡率为8.6‰;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

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66岁。

其中,男性81.27岁,女性86.14岁。

1。

应用创新题组-人口与环境

应用创新题组-人口与环境

专题七人口与环境应用创新题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14.117 8亿,年平均增长率0.53%,比上个十年下降0.04个百分点;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5.07;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达到13.5%,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1年提高至9.9年。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下列不属于“七普”反映出的我国主要人口问题的是( )A.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降低B.老龄化问题突出C.劳动年龄人口素质降低D.男女性别比失衡答案 C 据材料可知,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1年增加至9.9年,说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提升,故选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降低、老龄化问题突出、男女性别比失衡都是我国“七普”反映出的主要人口问题,A、B、D不符合题意。

2.在现有人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有( )①生活压力增大②朝阳产业兴起③生产成本上升④消费意愿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会促进养老、老年旅游等银发经济的兴起,②错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相对来讲,老龄人口增加,人们的消费意愿会逐渐降低,①③④正确。

故选C。

3.2021年,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其有利影响不包括( )A.改善我国人口结构B.促进人口迁移C.应对人口老龄化D.保持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答案 B 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优势,A、C、D正确;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与人口迁移无关,B错误。

故选B。

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在经济较发达且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2024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提分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提分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七章人口的改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章末单元提分练卷第26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

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改变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缘由是( )A.降低就业年龄B.激励妇女就业C.人口迁移D.诞生率稳定2.10年来,该国人口( )A.快速增长B.缓慢增长C.零增长D.负增长3.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改变的最主要缘由是( )A.老龄化严峻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D.诞生率过低答案1.C 2.D 3.D解析第1题,15~29岁年龄段为主要劳动力。

该国为发达国家,应当是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补充劳动力。

C项正确。

第2题,该发达国家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不变,30~50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下降,51~64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上升,老龄化严峻,人口应呈现负增长。

D项正确。

第3题,据图可推想0~14岁人口削减,诞生率下降,引起劳动力年龄结构偏老。

D项正确。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改变。

据此完成第4~5题。

4.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A.地理位置居中B.人口基数稳定C.经济实力雄厚D.交通网络发达5.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珠江三角洲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加答案4.A 5.D解析第4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缘由是武汉地理位置居中,A项正确。

第5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改变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江三角洲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加,D项正确。

2022年高考大题集训《以人口、城市和交通为背景的要素整合题》(原卷版)

2022年高考大题集训《以人口、城市和交通为背景的要素整合题》(原卷版)

专题05以人口、城市和交通为背景的要素整合题题型简介1.近些高考地理大题会以某一交通线建设为背景材料,提供相关的资料,多以图文并重的形式进行命制,综合考查人口与交通、城市与交通相互影响等知识。

2.在备考复习时首先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把握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新型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交通等知识,引导考生思考人口、城市和交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审视人地协调观的途径。

典例在线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州是我国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之一,地铁的开通提高了当地服务业的集聚水平。

服务业内部有不同的行业,各行业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研究表明,地铁对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的影响要高于其他行业,地铁换乘站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要高于非换乘站。

下图示意广州市地铁与服务业分布。

(1)简述广州市地铁线路和服务业的分布特征,指出二者在分布上的相关性。

(2)分析地铁对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集聚作用更明显的原因。

(3)简述进一步发挥地铁提高当地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措施。

解题技巧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分析可以得知:以热点区域发展或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为背景,综合考查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建设条件,可行性评价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是历年高考常考内容,结合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城镇商业中心、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考查交通线、点的分布及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涉及人口、城市和交通的各种地理图表,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判读,如人口金字塔图、柱状图、三维坐标图、交通线路分布图等,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排除干扰信息,提取有效信息,抓住重点,总结地理规律。

善于分析人口、城市和交通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综合方法提高复习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一、人口问题1.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28)(含答案解析)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28)(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28)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省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省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重庆13.25安徽10.53四川12.76辽宁10.22江苏12.25广西9.29天津11.46浙江9.2山东10.98河南8.93上海10.64北京8.58湖南10.57广东7.24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

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位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

伊朗波斯湾沿岸南段为山地,岸线平直,海岸陡峭;西北段为狭长海岸平原,岸线较曲折,多小港湾。

波斯湾海底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目前多通过海运输出。

下图示意波斯湾地理位置。

(1)伊朗波斯湾沿岸西北部海域水深较浅,解释其原因。

(2)与伊朗波斯湾沿岸南段相比较,推测西北段人口密度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3)简述波斯湾石油多通过海运输出的优点。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市位于温哥华岛的南端,周边地区森林茂密、河湖众多,城市秀美宁静,素有“花园城市”之称。

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

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

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上海市统计局 2011-09-23上世纪90 年代初期以来,外来人口已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资料显示,2000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305.74万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5 年10 月31 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达到438 万。

而最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表明,截止2010年10月31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总量已猛增至897.7万人,比“五普”增加591.96万人,增长193.6%(见图1)。

注:2005年是抽样调查推算数据,2000、2010年是普查数据。

一、中心城区边缘、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成为外来常住人口的居住首选1、外来常住人口主要集中在浦东、闵行、松江、嘉定和宝山五区从人口分布看,浦东新区、闵行、松江、嘉定和宝山等区是外来常住人口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5个区共容纳外来常住人口575.97万人,占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的64.2%,其中仅浦东新区(包括原南汇区)就有202.43 万,占22.5%。

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居住成本相对较低和交通相对便利等是吸引外来人口居住的主要因素。

2、近郊区外来常住人口最多从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各有外来常住人口173.3万、482.23万和242.17万人,分别占本市外来常住人口总量的19.3%、53.7%和27%,与“五普”相比,分别增加43.23万、285.59万和181.77万人,增幅分别为33.2%、145.2%和300.9%。

很明显,远郊区的外来常住人口有很大幅度的增加,近郊区和远郊区已成为外来人口生活聚居的首选。

而中心城区则属普陀区外来人口最多,为36.3万人,卢湾区最少,为5.4万人(见表1)。

表1 2010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区县分布与比重区县人口数(万人)比重(%)全市897.70100中心区173.3019.3黄浦区13.25 1.5卢湾区 5.400.6徐汇区27.95 3.1长宁区17.54 2.0静安区 5.720.6普陀区36.30 4.0闸北区20.00 2.2虹口区19.61 2.2杨浦区27.53 3.1近郊区482.2353.7闵行区120.3713.4宝山区76.618.5嘉定区82.829.2浦东新区202.4322.6(包括原南汇区)远郊区242.1727.0金山区20.11 2.2松江区93.7410.5青浦区60.50 6.7奉贤区52.72 5.9崇明县15.10 1.7二、外来人口主要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性别比下降明显1、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20-34岁外来人口数量超过该年龄段本市户籍常住人口数量普查资料显示,0-14 岁年龄组的外来常住人口占全市外来常住人口总量的8.5%,与“五普”的11.4%相比,下降2.9个百分点;15-64岁年龄组人口占90.2%,与“五普”的87.5%相比,上升2.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口占1.3%,与“五普”的1.1%相比,微升0.2个百分点。

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养老文化传承

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养老文化传承

平均人 口为 34 人 , 2 1 年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显示家庭户平均人 口降低到 3 1 .4 到 00 .0人。而同期老年人抚
养 比却 在加 速上 升 ,00年 老年 人 口抚养 比为 9 9 ,0 0年 老年人 口抚 养 比上升 到 l.% , 就使 得 家庭 20 .% 21 19 这 养 老越 来越 缺 乏充分 的照 料 , 镇化将 会 加快家庭 小 型化 的发展 进程 。 城 二是 家庭 养老 的思 想基础 发 生 了较 大转 变 。随着市 场经 济 的迅 速 发展 并成 为 基本 经 济 制 度 , 会 方 方 社
生活物质满足程度等方面的要求 并不 高, 且还 能提供力所能及 的劳动 , 相对于社会养老 , 家庭养 老成本并
不高 。 虽然 家庭 养老模 式具 有上 述优 势 , 受思想 观念 、 但 家庭 结构 、 居住 方式 等 因素 的影 响 , 家庭 养老模 式 也面 临严 峻挑 战 。

是家庭规模逐步变小给家庭养老带来困难。家庭规模小型化 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 ,00年我 国家庭户 20


我 国人 口老 龄化现状
我 国自 19 年步人老龄化社会以来 , 99 发展速度很快。呈现 出如下特征 : 一是老年人 口基数大 。我国是
世 界上 唯一 一个 老年 人 口超 过 1亿 的 国家 , 六 次全 国人 口普查 显示 , 国 6 第 我 0岁及 以上 老年 人 口已达 17 .8
区差异 大 。东 部 的上海 自 17 99年就 已进 入 老龄化 , 比全 国早 了 2 0年 ; 而 西 部 的宁 夏 至 2 1 ③ 00年 6 5岁及 以
上人 口占比仅为 64 % , . 1 还未完全迈人人 口老龄化行列 ; 四是老龄人 口经济供养能力不足。我国人 口老龄 ④ 化发生在城 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社会保 障制度不完善 、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的社会转型期 ,少子化” “ 计生政 策致使老年人 口抚养 比不断上升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 ) G P 尚未达到 50 美金的“ 00 未富先老” 问题突出。 综上所述 , 面对人 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 如何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 系来满足 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 求, 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 , 更是一项惠及 民生的紧迫任务。

上海市近年人口发展状况分析

上海市近年人口发展状况分析

上海市近年人口发展状况分析*郭志刚李丁上海市是全国生育率下降最早、目前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户籍人口连续保持了十几年的负增长,生育水平已降至“极限中的极限”①。

2009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21.61%,人口老龄化水平已比全国高1倍,接近日本、瑞典等世界人口老龄化最高的国家②。

可是与此同时,从上海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却看到近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一直保持着正的自然增长率。

上海市的人口问题引发了大量关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安全方面的研究与讨论(彭希哲,2008;王桂新,2008)。

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是,像上海市这样的生育率极低、户籍人口数量不断缩减、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如何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需的必要人口条件的呢?上海市的经验能否为全国应对未来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呢?*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08ARK001)的阶段性成果。

①《上海连续15年户籍人口负增长生育水平降至极限》,《解放日报》,2008年12月21日。

②《上海老龄化程度比全国高一倍》,《青年报》,2009年7月23日。

一、不同口径的上海市人口自然变动统计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情况很少,常住人口基本上与户籍人口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政府部门公布的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往往都是以户籍人口作为统计口径,也就是说其中不含外来人口的影响。

然而,随着迁移流动情况越来越多,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政府公布的人口统计中也就随之增加了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

常住人口口径的统计更适用于社会经济规划,但常住人口中既包含了原来就居住此的户籍人口,也包含了在本地已经居住较长时间的外来人口。

为了回答上面提出的研究问题,我们需要取得上海市不同口径的人口统计数据,并加以分析。

前面引用的上海市人口状况的报道均采用户籍人口口径,因为从这个角度反映出来的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方面的情况更为严重。

上海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上海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1 7 年改革开放 以来 ,尤其以19 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为标 8 9 0 9
Ab ta t 直 保 持 快 速 的 增 长 。 另 一 方 面 .未 来 上 海 的 发 展 也 面 s r c 临 人 口文 化 素 质 偏 低 老龄 化 少 子 化 、外 来 人 口 大 量 流 入 等 问 题 的 挑 战 通 过 分 析 上 海 人 口 发 展 变 化 特 征 .预 测 上 海 未 来 人 口增 长 态 势 .进 而 总 结 出 上 海 人 口发 展 过 程 中 面 临 的 挑 战 ,最 后 提 出 六 项 具 体 建 议 和 对 策 以 更 好 地 促 进 上 海 人 口与 经 济 相 互 间 的 长 期
生 了巨大的变化 。在 多重 因素交互作 用之下 ,上海常住人 E 、 l 户籍人 1、9 来人 口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 3 1 、
As t e f s c om i w t ,t e o h a t e on c gr o h h p pulto f a in o
关键词 上海/ q 变动趋势 人I/
Ke w or s y d S a g a | o ua in| o h t n h n h i P p l o Gr wt r d t e
Sha ngh h en r ani a tgr w t i c ai as be em i ng a f s o h sn e
t he end of 1 970s At t s he am e t m e,t e f t - i h u ui e
1 市研 i 6戚
上海 城 市 规 划 /2 0
上 海 人 口发展 趋 势 及 对 策研 究
A t d h r n n oiy o op lt fS a g a S u y ont eT e d a d P l fP ua i o h n h i c on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M(1,1)和主成分分析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M(1,1)和主成分分析
(n)〕,和 X(1)=〔x(1)(1),x(1)(2),…,x(1)(n)〕,则 称 x(0)(K)+ax(1)(K)=b,为 GM(1,1)模型的原始
形式。
定义 2 设 Z(1)=〔z(1)(1),z(1)(2),…,z(1) (n)〕,其中 Z(1)(K)=05x(1)(K)+05x(1)(K-1), 则称 x(0)(K)+az(1)(K)=b,为 GM(1,1)模型的基
误差概率 P,当 C值 越 接 近 于 “0”,P值 越 接 近 于
“1”,精度就越高。
表 1 灰色模型精度检验对照表
精度等级
Ⅰ级(好) Ⅱ级(合格) Ⅲ级(勉强合格) Ⅳ级(不合格)
C值
≤035 035<且≤050 050<且≤065
>065
P值
≥095 080≤且<095 070≤且<080
<070
表 2 2010~2017年上海市总人口和 65岁以上人口及老龄系数统计表
年份
2010
总人口(万)
230191
65岁及以上人口(万) 23298
老龄化系数(%) 1012
2011 234746 23522
1002
2012 238043 24527
1030
2013 241515 25663
1063
2014 242568 27006
22 老龄 化 人 口 预 测 及 趋 势 特 征 分 析 根 据 《上 海市国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 》和 《上 海 统 计 年鉴》整理了 2010~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数、65岁 及以上的人口数及老龄化系数比的数据(见表 2), 对上海市未来 20年的 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及老龄 化系数比进行了预测。

上海人口变化及结构变化分 析

上海人口变化及结构变化分    析
历年上海市人口数目变化情况(参考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史 1953年 1964年(二 1982年(三 1990年(四 2000年(五 2010年(六
年 (一普)
普)
普)
普)
普)

人 6204417 10816458 11859748 13341896 16407734 23019196
口人





三、人口老龄化 1、老龄化有所缓解并呈高龄化态势 上海自1979年进入老龄化,比全国早了20年。随后的历次普查资料 显示,上海老年人口规模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不断深化(见表 3)。“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老龄化程度略有缓解,这主要是由 于以劳动年龄为主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一定程度延缓了上海人口老龄 化逐渐加剧的趋势。 表3 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单位:%
同时,上海老龄化进程呈现出高龄化态势。普查资料显示,上海老 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但老年人口中高龄人口(80岁及以上)比重上升 明显。2010年,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高龄型老年人口标准的 下限,老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和低龄老人比重等指标长期徘徊在高龄型老 年人口标准的边缘(见表4)。
表4 上海老年人口年龄类型 单位:%
4、老年人口性别比提高 由于老年女性人数高于男性,所以上海老年人口性别比低于100。 “六普”资料显示,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
比均高于“五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91.7,比“五普”时提高 7.69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5.19,提高5.03;80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性别比为65.76,提高6.69(见图3)。
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呈“伞”型结构,主要表现为少儿比 重偏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偏高(见图5)。

上海常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常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常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上海市统计局一、人口性别1、常住人口性别比微升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2301.92万常住人口中,男性1185.4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 %;女性1116.43万人,占48.5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1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上升0.51。

其中,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18.7,比“五普”时下降11.27个百分点。

2、婴幼儿性别比上升“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0-3岁婴幼儿性别比为113.71 ,比“五普”上升3.23 ,且0-3岁年龄段每岁组的性别比均高于“五普”。

其中,外来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26.13,比常住人口高12.42 ,而户籍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06.09(见图1)。

显然,外来常住人口婴幼儿的性别比偏高,拉升了全市0-3岁组人口的性别比。

图1 上海0-3岁组婴幼儿年龄性别比3、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下降“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性别比为108.41,比“五普”时下降2.06。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01.43,比“五普”时下降3.96;外来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17.47,比“五普”下降13.31(见图2)。

10年来,外省市女性大量流入,拉低了上海的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

图2 上海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4、老年人口性别比提高由于老年女性人数高于男性,所以上海老年人口性别比低于100。

“六普”资料显示,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均高于“五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91.7,比“五普”时提高7.69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5.19,提高5.03;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65.76,提高6.69(见图3)。

高一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完成题。

【1】图中反映台湾省A.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B.4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C.20岁人口比重现下降再上升D.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答案】A【解析】图中反映台湾省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40岁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2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正确答案选A。

【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B.人口增长速度快C.就业压力太大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金字塔的判读及人口问题。

2.下图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最可能是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答案】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老人、中年人和儿童段人口金字塔变化趋势正常,15-29岁的人口比重明显增多,说明这种现象是大量外来劳动力拥入造成的。

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金字塔。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判读人口金字塔并了解形成原因。

3.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包括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

下图为“甲省及我国人口抚养比统计图”据图回答题。

【1】若图中abc三条曲线(从上往下依次为a、b、c)表示的有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结合所学知识推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的应该是A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 B总抚养比、老人抚养比、少儿抚养比C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总抚养比 D少儿抚养比、总抚养比、老人抚养比【答案】A【解析】总抚养比等于少儿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之和。

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检测(含解析)

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检测(含解析)

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各纬度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40°N~60°N B.20°N~40°NC.0°N~20°N D.0°N~20°S2.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人口数量多,最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温带地区温度和降水适宜人口居住B.北半球温带开发早C.北半球温带比南半球温带陆地面积大D.南半球温带地区海陆相间分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

下图是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籍地工作生活的行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判断可知A.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B.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C.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D.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4.下列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有①乡村基础设施②产业结构调整③城市人口政策④城市环境质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蒙古国2010年人口国际迁移迁往国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由图可知蒙古人口迁往国家分别以学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是()A.中国、捷克B.俄罗斯、中国C.韩国、美国D.捷克、俄罗斯6.蒙古的国际人口迁移,将()A.使蒙古的人口数量减少B.促使蒙古向知识型社会迈进C.缓解捷克、中国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促进韩国、美国的郊区城市化据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末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7.上海和贵州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明显不同,其直接原因主要是()A.贵州人口死亡率很高B.贵州人口大量迁出C.上海人口出生率很低D.上海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小8.如果按常住人口统计,上海人口的增长率与贵州差别并不大,这说明两省区()A.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同B.人口迁移特点相同C.人口容量相同D.机械增长特点明显不同下图为2012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

[高中新教材地理]2020-2021(下)高一地理《人口与城市》周测

[高中新教材地理]2020-2021(下)高一地理《人口与城市》周测

尤溪五中2020-2021(下)高一地理周测(1)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截至2019年5月3日,全球230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亿人,其中70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图,回答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回答3~4题。

3.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4.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A.①B.②C.③D.④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分布越均衡。

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

据此回答5~6题。

5.与山东省相比,全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策因素B.战争因素C.自然因素D.经济因素6.山东省近年来人口分布集中程度表现为()A.极度集中B.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强C.趋于均衡D.60%土地集中全部人口2018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 906万人,常住人口9 605万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第一人口大省。

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7~9题。

7.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主要的原因是()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8.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9.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恶劣B.资源较为贫乏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20·济南高一期末)调查报告显示,某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7.6%,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

新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作业(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作业(含答案解析)

第七章人口的变化课时作业(十六) 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时间 /30分钟一、选择题我国台湾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图K16-1示意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

据此回答1~2题。

图K16-11.推测台湾地区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波动大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图K16-2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图K16-23.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数量萎缩B. 人口老龄化C. 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4.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 电子装配业B. 汽车制造业C. 金融服务业D. 文化创意产业读下表,回答5~6题。

省级行政区面积(104km2)总人口数(104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北京市 1.64 2115 8.93 4.41天津市 1.19 1472 8.28 2.28吉林省18.74 2751 5.36 0.32湖南省21.18 6691 13.50 6.54广西壮族自治区23.67 4719 14.28 7.935.依据表中信息可判断( )A. 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 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 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D.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6.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A. 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 首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 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 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上海市虹口区成年人年龄、性别与肥胖现状研究

上海市虹口区成年人年龄、性别与肥胖现状研究

上海市虹口区成年人年龄、性别与肥胖现状研究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成年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肥胖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虹口区的成年常住人口1791人,进行体格测量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并用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在20-90岁之间,男性平均腰围、臀围、腰臀比、BMI指数均大于女性。

调查对象中BMI指数总体正常比例为44.4%,超重及肥胖人群的比例大于50%。

男性BMI 指数超重和肥胖比例,向心性肥胖率高于女性,但腹部肥胖率低于女性。

全身性肥胖、向心性肥胖、腹部肥胖在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且向心性肥胖率、腹部肥胖率高于全身性肥胖率。

结论调查发现上海市虹口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比例大幅增加,应当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注意。

腰臀比作为判定腹部肥胖的工具,适宜的切点标准有待统一和确立。

标签:成年人、肥胖、BMI、腰围、腰臀比大量研究证实,肥胖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肥胖者寿命明显缩短,即使是轻度肥胖也伴随有死亡率的明显上升,其次,肥胖者发生多种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如肥胖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非胰岛素依赖型作者单位: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址:上海市长阳路197号,邮编200082。

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第三,肥胖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超重和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已为医学界公认[4-6]。

为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成年人随年龄增长及不同性别间肥胖的流行现状,上海市虹口区于2009年3月至12月期间开展本次调查,为相关研究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AGE)中国项目质量控制方案》的要求,以行政区为基本抽样单位,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

首先在虹口区的8个街道中随机抽取4个街道,然后在每个街道中随机抽取2个居委(合计8个居委),最后在每个居委抽取140户家庭,选择家庭中的所有50岁及以上的家庭成员,并随机抽取28户家庭,在每户家庭中抽取1名18-49岁成年人(采用kish选择法)作为调查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常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一、人口性别1、常住人口性别比微升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2301.92万常住人口中,男性1185.4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 %;女性1116.43万人,占48.5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1 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上升0.51。

其中,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 18.7,比“五普”时下降11.27个百分点。

2、婴幼儿性别比上升“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0-3岁婴幼儿性别比为113.71 ,比“五普”上升3.23 ,且0-3岁年龄段每岁组的性别比均高于“五普”。

其中,外来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26.13,比常住人口高12.42 ,而户籍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06.09(见图1)。

显然,外来常住人口婴幼儿的性别比偏高,拉升了全市0-3岁组人口的性别比。

图1 上海0-3岁组婴幼儿年龄性别比3、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下降“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性别比为108. 41,比“五普”时下降2.06。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01.43,比“五普”时下降3. 96;外来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17.47,比“五普”下降13.31(见图2)。

10年来,外省市女性大量流入,拉低了上海的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

图2 上海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4、老年人口性别比提高由于老年女性人数高于男性,所以上海老年人口性别比低于100。

“六普”资料显示,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均高于“五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91.7,比“五普”时提高7.69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5.19,提高5.03;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65. 76,提高6.69(见图3)。

图3 上海老年人口性别比二、人口年龄1.人口年龄结构呈“伞”型“六普”资料显示,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对上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影响非常明显,两者呈现同步变动趋势。

2010年,外来常住人口中,19-42岁年龄段每岁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最高的接近4%。

受此影响,常住人口中该年龄段每岁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5%,其中20-29岁年龄组每岁组人口所占比重超过2%(见图4)。

图4 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结构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呈“伞”型结构,主要表现为少儿比重偏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偏高(见图5)。

图5 上海人口金字塔(2010年)2、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六普”资料显示,上海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从“五普”时的1193.92万人增加到1756.6 7万人,增幅为47.1%,占总人口比重也从72.8%上升到76.3%。

从劳动年龄内部结构来看,15-29岁青年劳动年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35.9%,比“五普”时上升2.4个百分点;30-44岁中年劳动年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33.7%,下降4.8个百分点;45-59岁年长劳动年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30.3%,上升2.4个百分点(见图6)。

图6 上海市分年龄段劳动人口构成单位:%3、抚养系数有所下降“六普”资料显示,上海抚养系数(0-14,60岁及以上)、老年抚养系数(60岁及以上)和少年抚养系数(0-14岁)较“五普”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0年抚养系数为31.1,比“五普”时下降6.3,相当于每10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由10年前的3.74人下降到3.11人。

其中,老年抚养系数为19.8,少年抚养系数为11.3,比“五普”时分别下降0.8和5.5(见表1)。

抚养系数降低,反映上海劳动年龄人口承担的社会负担减轻。

表1 上海抚养系数变化情况单位:%常住人口户籍常住人口老年抚养系数少儿抚养系数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少儿抚养系数抚养系数2000年20.616.837.425.717.543.2 2010年19.811.331.133.712.746.42010年,上海户籍人口的抚养系数为46.4,老年抚养系数为33.7,少年抚养系数为12.7,分别高出常住人口15.3、13.9和1.4。

4.婚育旺盛期人口比重上升“六普”资料显示,年龄在20-34岁的婚育旺盛期人口数量为731.97万人,比“五普”时增长78.5%,占总人口的31.8 %,比“五普”时提高6.8个百分点。

其中,20-34岁外来常住人口为422.03万人,比“五普”时增长154.5%,占20-34岁婚育旺盛期人口的57.7%,上升17.3个百分点,拉升了全市婚育旺盛期人口比重(见图7)。

图7 上海20-34岁婚育旺盛期人口5、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14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人数为198.29万人,比“五普”时减少1.4%,占总人口的8.6%,比“五普”时减少3.7个百分点。

其中,0-14岁外来常住人口为76.59万人,占全部少年儿童的38.6%,上升19.8个百分点。

从少年儿童内部结构来看,2010年0-6岁学龄前儿童为106.89万人,比“五普”时增长50.2%,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占学龄前儿童的41.7%,上升10.3个百分点;7-12岁小学适龄人口为69.75万人,减少22.4%,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占7-12岁小学适龄人口的37.6%,上升23.1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上海分年龄段少年儿童人口情况单位:万人学龄前儿童小学适龄人口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所占比重(%)2010年106.8944.5941.769.7526.2237.62000年71.1522.3431.489.8813.0114.56、老年人口比重持平“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46.97万人,比“五普”时增加101.21万人,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比2000年微升0.1个百分点,为15.1%。

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33.13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比“五普”时下降1.4个百分点;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为58.78万人,比“五普”时增长96.7%,占总人口的2.6%,微升0.8个百分点。

(见图8)。

图8 上海市老年人口比重(%)三、人口老龄化1、老龄化有所缓解并呈高龄化态势上海自1979年进入老龄化,比全国早了20年。

随后的历次普查资料显示,上海老年人口规模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不断深化(见表3)。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老龄化程度略有缓解,这主要是由于以劳动年龄为主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一定程度延缓了上海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趋势。

表3 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单位:%国际通用人口年龄类型上海年龄结构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同时,上海老龄化进程呈现出高龄化态势。

普查资料显示,上海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但老年人口中高龄人口(80岁及以上)比重上升明显。

2010年,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高龄型老年人口标准的下限,老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和低龄老人比重等指标长期徘徊在高龄型老年人口标准的边缘(见表4)。

表4 上海老年人口年龄类型单位:%2、老年人口中有配偶者比重略升“六普”资料显示,老年人口中有配偶的比重比“五普”时略有提高。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配偶者比重为75.7 %,65岁及以上有配偶者比重为68.4 %,80岁及以上有配偶者比重为41.5 %,比“五普”时分别提高3个、0.5个和3.8个百分点。

受自然规律影响,老年人口中丧偶者比重占一定数量,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丧偶者比重为22%,65岁及以上丧偶者比重为29.8%,80岁及以上丧偶者比重为57.3%,分别比2000年低3.5个、0.7个和3.5个百分点。

老年人口中,未婚者比重和离婚者比重都很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未婚者比重不超过1%,离婚者比重不超过1.5%(见表5)。

有配偶老人比重的上升,有利于增强老年人口晚年生活幸福感。

表5 2000年和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的婚姻构成单位:%3、老年人口生活来源以离退休金和养老金为主“六普”资料显示,90.2%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包括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财产性收入。

其中,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比重较高,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8 1%。

不同年龄组老人在生活来源方面,差异性不大(见表6)。

表明随着上海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养老保障政策逐步完善,老年人口基本纳入了养老保障体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表6 2010年上海分年龄段老年人口生活来源情况单位:%4、老年人健康水平较高上海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较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也较高。

根据卫生部门资料,2010年上海平均期望寿命为82.13岁,较2000年提高了3.36岁。

“六普”资料显示,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人占87.3 %,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占96.3 %;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人占67.2 %,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占86.9 %。

2010年老年人口长寿水平为16.9%,比“五普”时的12.2%提高4.7个百分点(见表7)。

表7 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单位:%百岁老人比重上升,性别仍以女性为多。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中百岁老人有92 8人,而“五普”时仅为269人,百岁老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0.03%,是“五普”时(0.01%)的3倍。

百岁老人中,女性为733人,男性为195人,性别比为2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