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实验

合集下载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

---------------------------------------------------------------最新资料推荐------------------------------------------------------情绪的心理学实验情绪的心理学实验 1、婴猴的人造母亲依恋实验动物心理学家 Harlow 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实验研究。

他以罗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婴猴由人造母猴喂食。

人造母猴则分为二种:一种由金属丝所构成,称为金属母猴;另一种外形与金属母猴相似,不同的是在其表层盖了一块绒布,称之为绒布母猴,两种母猴身上都附有可提供食物的奶瓶。

如果让婴猴自由选择,无论绒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婴猴总是选择绒布母猴,花大部分时间依附在绒布母猴旁。

婴猴只是在饥饿时才去金属母猴那里寻找食物。

分别由两种母猴抚养的婴猴对母猴的依恋反应也不相同,当实验者将玩具熊等陌生物体放入猴子居住的笼中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立即逃到绒布母猴身边,紧紧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一定安全感,稍后,它会试图接近陌生物体,出现探索行为。

但在这种情境下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产生的反应就大不一样,它发现有陌生物体时不是逃向母猴寻求保护,也不依偎在母猴身旁,而是紧张不安,或者想将陌生物体推开,或者躲在一边,局促不安。

■人类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存在三种方式: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2、奥尔兹的老鼠自我刺激实验实验者在老鼠的下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1/ 5端与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连。

老鼠只要按压杠杆,电源即接通,在埋电极的脑部就会受到一个微弱的刺激。

老鼠经过反复学习,逐渐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由于通过按压杠杆获得电流对脑的刺激,能引起快乐和满足,所以老鼠不断地按压杠杆,通过自我刺激来追求快乐。

3、颜色与情绪反应关系的实验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红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第十章情绪的实验研究

第十章情绪的实验研究

第十章情绪的实验研究第十章情绪的实验研究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中的变量人类存在着六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高兴、生气、伤心、害怕、惊奇和厌恶)两种基本的情绪研究策略根据一系列已知的情绪反应寻找引起这种反应的各种刺激(准实验研究)选择一种具体的刺激模式作用于有机体,确定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实验研究)一、认知变量1、情境变量让被试直接处于某个情境中(战场上、飞行跳伞现场)让被试观看一个实际发生的情景(悦目的人像、紧张性电影、他人遭受电击)控制认知所依据的因素(期望)2、认知解释实验者操纵的对情境或其他情绪刺激的认知解释(真实的或虚假的)3、自我报告情绪状态量表情绪特质量表从形式上区分:情绪体验的直接提问形容词检核表等级评定量表(分化情绪量表)二、行为变量1、情绪性行为——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典型情绪性行为2、情绪表现——身段表情、面部表情、言语表情3、完成行为——某种操作性行为(旷场反应)三、生理变量(一)研究方法1、损伤法2、电刺激法3、化学刺激法(二)生理指标1、皮肤电反应2、循环系统的指标(心跳或脉搏、血管容积、血压)3、呼吸(吸气呼气比率法、I分数法、次数法)4、语图5、脑电波6、生化指标测慌仪测慌仪又称为多项生理记录仪根据情绪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而制成的生理反应指标综合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步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管容积、呼吸、皮肤电反应与脑电波等两个测量指标对关键词的有意义或不正常反应对关键词的反应时间延长四、情绪研究的方法刺激-反应法刺激-反应法认为情绪是联系刺激和反应间的中间环节,通过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来推测内部情绪。

–条件性情绪技术——根据条件化的结果来推断内部情绪–双跑道程序——改变其中某条跑道后出现奖赏的概率,观察被试通过两条跑道的时间,并推断相应的情绪状态(Amsel)。

评价优点–控制相当严密–程序内部可操纵的变量多–解决了研究伦理方面的难题不足–主观因素会干扰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只可用于研究情绪本身情绪诱导法情绪诱导法指研究者运用一定的方法直接操纵情绪状态,然后记录或观察积极或消极情绪下被试的各种心理、行为或生理指标,以探讨情绪和其他这些指标间的关系。

压抑情绪的实验报告

压抑情绪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压抑情绪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压抑情绪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为提高人们应对压力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压抑情绪在个体心理状态中的表现;2. 探讨压抑情绪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3. 分析应对压抑情绪的有效方法。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某高校大学生50名,男女各半,年龄在18-25岁之间;2. 实验工具:采用自编的“压抑情绪量表”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包括压抑情绪的频率、程度、应对方式等维度;3. 实验过程: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

第一组为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为期4周的压抑情绪干预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干预内容包括:心理疏导、情绪宣泄、放松训练等。

在干预前后,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在压抑情绪量表各维度得分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干预前后的压抑情绪量表得分变化显著,说明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2. 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压抑情绪量表得分无显著变化,说明没有进行干预的情况下,个体的压抑情绪状态不会发生明显改变;3. 实验组在干预后,压抑情绪的频率、程度和应对方式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五、实验结论1. 压抑情绪对个体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心理疾病;2. 通过心理疏导、情绪宣泄、放松训练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压抑情绪,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3.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应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降低压抑情绪的发生。

六、实验讨论1. 压抑情绪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2.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措施对缓解压抑情绪具有显著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3.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应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讲义8:情绪实验

讲义8:情绪实验

情绪实验●本章细目(讲授2学时,实验1学时)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概述一、情绪实验研究的传统方法:印象法;表现法。

二、情绪实验的变量:认知变量;行为变量;生理变量。

第二节情绪的生理指标一、皮肤电反应二、循环系统:脉搏;血管容积;血压。

三、呼吸四、脑电波五、生化指标六、语图分析法七、指标的综合使用第三节表情研究方法一、表情研究的理论依据二、面部表情的早期研究:面部表情的直线量表;面部表情的圆形量表;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图;表情判断的早期方法。

三、面部表情的现代测量技术:面部动作编码系统;面部表情的两个测量系统。

第四节主观体验测量方法一、形容词检表:心境形容词检表;情绪-心境测查量表。

二、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三、应用性情绪量表●重点与难点重点:情绪实验的变量,情绪的生理指标,表情研究方法,主观体验测量方法。

难点:表情研究方法。

●本章实验情绪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动作稳定器,记数记时器)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概述一、情绪实验研究的传统方法1、印象法:给被试者呈现一定的情绪刺激,通过问答来了解其情绪的主观体验。

这种方法比较主观,结果难以比较,容易削弱情绪的强度。

2、表现法:对伴随情绪的生理和行为变化进行测量和分析。

这种方法比较客观,但生理和行为变化本身并不等同于情绪。

二、情绪实验的变量(一)认知变量指被试者对于情境的感知、对刺激事件的解释以及自己意识到的情绪体验。

1、情境变量:是引起情绪的事件及其事件发生的环境。

主要作为自变量,它要通过被试者的认知起作用。

操纵情境变量的方法:(1)让被试者直接处在某种情境中;(2)让被试者观看一个实际发生的情景;(3)控制被试者对情境的认知。

2、认知解释:是由实验者操纵的被试者对情境或其他情绪刺激的认识、理解。

它可以作为自变量。

3、自我报告:由被试者口头报告的情绪体验,或采用情绪量表、情绪问卷获得的被试者的情绪体验。

它可以作为自变量,也可以作为因变量。

情绪量表,按照测量内容分为:情绪特质量表、情绪状态量表;按照量表形式分为:情绪体验的直接提问、情绪状态形容词核对表、情绪体验等级评定量表。

焦虑情绪心理实验报告(3篇)

焦虑情绪心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焦虑情绪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探究焦虑情绪的产生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心理实验,对焦虑情绪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探究焦虑情绪对个体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3. 评估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招募了100名自愿参与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

2. 实验工具实验采用以下工具进行测量:(1)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估个体的焦虑程度。

(2)认知能力测试: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等测试项目。

(3)行为实验:观察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4)心理访谈:深入了解个体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心理状态。

3. 实验程序(1)实验对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了解其焦虑程度。

(2)进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个体的认知功能。

(3)进行行为实验,观察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4)进行心理访谈,深入了解个体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心理状态。

(5)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观察干预效果。

四、实验结果1. 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焦虑情绪的产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焦虑情绪病史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焦虑。

(2)环境因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环境因素会加剧焦虑情绪。

(3)心理因素:个体对事物的认知方式、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焦虑情绪的产生。

2. 焦虑情绪对个体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1)认知方面:焦虑情绪会降低个体的认知能力,如记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等。

(2)行为方面:焦虑情绪会使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产生逃避、退缩等行为。

(3)心理状态方面:焦虑情绪会导致个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对缓解焦虑情绪具有显著效果。

第十四讲情绪实验心理学

第十四讲情绪实验心理学

认知失调
▪ 费斯廷格(Festinger)与同事(1959) ▪ 认知:一种心理过程,如思想、观念、知识单元
、态度或信念等; ▪ 失调:不协调,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
调得心理过程时,即认知失调。 ▪ 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不同程度得不适感与紧
张感;最终可能会促使态度有转变。
▪ 理论假设
§如果您相信X,您却公开主张非X,会体验到认知失 调。
原因,善意得帮助引起感激,别有用心得帮助会导致 不快甚至愤怒得情绪体验。
二、情绪与归因
▪ 归因对情绪得影响得几个方面 (1) 对原因部位得知觉 (2)对原因可控性得知觉 (3)对原因稳定性得知觉
▪ 对原因部位得知觉:把行为结果得原因归于人 得内部原因(自己得能力、努力、个性)还就 是外部原因(运气好、别人得帮助)
▪ 情绪就是学习与条件反射得产物
▪ (一)小艾尔伯特得恐惧习得实验(华生) ▪ 无条件刺激—巨响;条件刺激—兔子、白鼠、
狗与积木等
▪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匹配后,小艾 尔伯特对条件刺激产生恐惧,这种恐惧在31天 后,仍未消退。
(二)习得性失助得实验
被试及实验条件:
自变量:可逃脱组,不可逃脱组与无束缚得控制组。
▪ 之后实验者便交给她一张纸,上面标有B组,并写着“这项实验 任务非常有趣,我从中获得了快乐,我很高兴,这就是激动人心得, 令人兴奋得。”这名被试将其传递给新来得被试并与其单独待 上2分钟。
第二阶段:
▪2分钟后,实验者回来,对传递信息得被试表示感 谢,并把她带到访谈室,让她谈谈对实验任务得真 正瞧法(与先前对控制组得访谈完全一样)。 ▪20美元奖励组被试:其它条件同1美元奖励组被 试,唯一差别就是会得到20美元得报酬。

情绪实验实验报告

情绪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对个体的认知、行为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探究情绪对个体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项情绪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情绪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情绪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2. 探究不同情绪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差异;3. 为情绪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志愿者,男女比例均衡;2. 实验材料:情绪图片、认知任务、行为任务;3. 实验步骤:(1)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人;(2)每组分别接受不同情绪图片的刺激,分别为:喜悦、愤怒、悲伤、中性;(3)在情绪图片刺激结束后,进行认知任务和行为任务;(4)记录实验对象在认知任务和行为任务中的表现;(5)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认知任务表现实验结果显示,在喜悦情绪刺激下,实验对象的认知任务表现最佳,错误率最低;在愤怒情绪刺激下,实验对象的认知任务表现最差,错误率最高;在悲伤情绪刺激下,实验对象的认知任务表现居中;中性情绪刺激下,实验对象的认知任务表现与悲伤情绪刺激组相近。

2. 行为任务表现实验结果显示,在喜悦情绪刺激下,实验对象的行为任务表现最佳,完成速度最快;在愤怒情绪刺激下,实验对象的行为任务表现最差,完成速度最慢;在悲伤情绪刺激下,实验对象的行为任务表现居中;中性情绪刺激下,实验对象的行为任务表现与悲伤情绪刺激组相近。

五、实验结论1. 情绪对个体心理和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2. 喜悦情绪有利于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效率;3. 愤怒情绪会降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效率;4. 悲伤情绪对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效率的影响居中;5. 中性情绪对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效率的影响与悲伤情绪相近。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情绪对个体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与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相符;2. 实验结果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效率;3. 实验结果为情绪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绪。

心理学情绪实验范式

心理学情绪实验范式

心理学情绪实验范式
情绪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情感体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感的经验,通过不同的行为与反应来反映出来,所以,对于了解和研究情绪,必须采用合理的实验范式。

近几年来,心理学家们关注于心理学情绪实验范式,以系统化地检测、理解和控制各种感情联系,揭示情绪的内在机制。

心理学情绪实验范式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模拟情绪实验。

模拟情绪实验是一种模拟刺激诱发情绪的研究方法,采用特定的任务或情景来模仿实际的情绪体验。

通过模拟情绪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人格和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情绪体验之间的内在机制。

其次,心理学情绪效应研究。

心理学情绪效应研究利用实验设计来检测不同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理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变量如视觉信息、行为表现以及记忆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脑成像实验范式。

脑成像实验范式指的是利用脑成像技术来检测情绪的实验,主要目的在于发现不同情绪中大脑活动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脑成像实验范式显示了大脑不同区域活动的差异,比如大脑构造、神经机制、情绪相关性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情绪的内在机制。

这些实验范式的研究都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好地深入理解和探索
情绪的本质,以及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机制。

同时,对各种情绪体验的研究也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自我调节能
力,增强自控力,从而有效地缓解各种情绪障碍和抑郁症。

总之,心理学情绪实验范式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探索情绪的本质,揭示其内在机制,更好地控制和调节各种情绪,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缓解情绪失调、抑郁症等症状。

关于情绪的实验报告

关于情绪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生理状态。

为了探究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情绪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程度;2. 探究情绪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3. 分析情绪调节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被试者的情绪状态、行为特征和决策行为进行调查。

2. 实验室实验:将被试者分为三组,分别处于愉快、中性、悲伤情绪状态,观察其行为表现。

(1)愉快情绪组: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被试者保持愉快情绪。

(2)中性情绪组:播放普通音乐,让被试者保持中性情绪。

(3)悲伤情绪组:播放悲伤的音乐,让被试者保持悲伤情绪。

实验过程中,观察被试者在以下方面的表现:(1)决策行为:观察被试者在面对选择时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

(2)生理指标:通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分析情绪对个体生理状态的影响。

(3)行为表现:观察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如表情、动作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愉快情绪状态下,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更积极,如愿意帮助他人、乐于分享等;悲伤情绪状态下,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更消极,如不愿与人交往、情绪低落等。

2. 实验室实验结果分析(1)决策行为:在愉快情绪状态下,被试者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较高;在中性情绪状态下,被试者的决策表现一般;在悲伤情绪状态下,被试者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较低。

(2)生理指标:在愉快情绪状态下,被试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较为稳定;在中性情绪状态下,被试者的生理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在悲伤情绪状态下,被试者的生理指标出现波动。

(3)行为表现:在愉快情绪状态下,被试者表情轻松,动作自然;在中性情绪状态下,被试者表情平淡,动作正常;在悲伤情绪状态下,被试者表情悲伤,动作拘谨。

五、结论1. 情绪对个体行为有显著影响,愉快情绪有利于个体行为的积极表现,悲伤情绪则可能导致个体行为的消极表现。

情绪相关的实验报告(3篇)

情绪相关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方法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某高校4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0名,女生20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工具:(1)一般健康问卷(GHQ-12):用于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情绪调节问卷:包括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接受、应对四个维度,用于评估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

3. 实验程序:(1)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健康问卷和情绪调节问卷数据。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1.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差异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在表达抑制策略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135,P<0.01),而在认知重评、接受、应对三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别差异。

2. 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重评策略水平与自我肯定性、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r=0.432,P<0.01;r=0.387,P<0.01),与负性情感(忧郁、焦虑)呈负相关(r=-0.341,P<0.01;r=-0.267,P<0.05)。

3. 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重评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β=0.321,P<0.01),其次是接受策略(β=0.234,P<0.05),表达抑制策略和应对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小。

四、实验讨论1. 男生在表达抑制策略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在社会文化背景下更注重情绪表达的内隐和内敛有关。

2. 认知重评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表明大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应对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接受策略和应对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小,可能与大学生在面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时,更倾向于采取被动接受或应对的态度有关。

10+情绪实验

10+情绪实验

2010-12-30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3
情绪研究的困难之一
情绪发生在特定情境中,具有外部的行为表现, 同时又伴随有内部的生理变化。情绪与环境、认 知和行为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它在有机体生 理和心理的多种水平上广泛地同其他心理过程相 联系。 但研究者在具体从事研究工作时,其工作范围往 往只能是情绪的某一局部,这样,不同研究者之 间在出发点、研究方向、所用方法以及所得结果 乃至结论上存在着种种差异,这就是造成情绪研 究和情绪理论建设中的特殊困难。
2010-12-30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19
印象法的缺点
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 在某种程度上说,从不同被试得到的有关情绪体 验的内省报告在比较时发生困难,如实验者很难 判断一个被试所说的情绪形容词,是否等于另一 个被试所说的形容词; 情绪在内省时会趋于消散,回忆时情绪又会降低 强度。因此,在情绪研究中印象法一般不宜单独 使用,需同时配以其他方法或指标。
2010-12-30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14
人类情绪研究中的行为变量
情绪性行为,是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典型情绪性 行为; 情绪表现,是指个体在情绪状态时,在生理、心 理上以及外显行为上的一切变化或活动,包括身 段表情、面部表情和言语表情; 完成行为,是指在被试作了一连串预备反应后, 最终完成某项作业的情况以此作为因变量。
实验心理学
第十章 情绪实验
教育学院 胡洁
主要内容
一、引言 二、情绪实验研究的变量 三、情绪研究的方法 四、情绪研究方法的发展 五、情绪研究的领域
2010-12-30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2
一、引言
自古以来,科学家们十分注意探讨情绪的 奥妙,但与情绪的重要性不相适应的是, 长期以来情绪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尤其是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造成 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情绪所特有的复 杂性及其由此衍生出来的情绪研究方法学 上的困难。

人与人传递情绪的科学实验

人与人传递情绪的科学实验

人与人传递情绪的科学实验
《人与人传递情绪的科学实验》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心理学家们对于人与人传递情绪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多。

对于这一研究,心理学家们做出了一些实验,以帮助人们理解情绪传递的机制,并且有效地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此外,他们还对传递情绪的个体因素、认知因素和文化因素做出了认真的研究,以弄清这一现象的成因。

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人与人之间传递情绪的机制,以及传递情绪所影响的受体的心理行为。

三、实施方式
本次实验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的形式。

实验组由20名
志愿者组成,其中10名为情绪实验者,10名为受情绪影响者。

对照组由10名志愿者组成,其中5人为情绪实验者,5人为受情绪影响者。

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情绪实验者分别被要求在模拟的情景中表
现出不同情绪,如悲伤、激动、生气等,而受情绪影响者则要观察和评估实验者的情绪表现。

实验者与受实验者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增加,以测试情绪传达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和受实验者在巴甫洛夫情绪量表(PEM)上
填写问卷,以表示自己的感受。

四、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当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情绪传达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受试者在情绪量表上的得分与实验者不同。

这表明,从实验者到受试者的情绪传递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并且也向我们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传递是有影响的。

五、结论
本次实验表明,人与人之间传递情绪存在一定规律,并且针对不同情绪的传递效果也各有不同。

因此,为了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注意正确传播情绪,遵守有效情绪传递的距离,以及改善接收者的心理行为。

情绪启动研究的实验范式

情绪启动研究的实验范式

情绪启动研究的实验范式
在情绪启动研究中,实验范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制造情绪:通过向受试者提供各种图片(如悲伤图片、焦虑图片)、视频(如可怕的场景)、音乐(如悲伤的歌曲)来产生正面和
负面情绪;
二、问卷测量:通过让受试者填写一些情绪相关的问卷,测量受试者
个人情绪状态变化情况;
三、行为指标:观察受试者在房间内的走动、发言、表情等肢体行为
变化,来评估受试者的身体反应情况;
四、发言行为:让受试者发表相关的意见(比如他们对某件事的感受等),以及其他同组中的受试者如何回应及评价来衡量受试者的情绪;
五、搭积木实验:利用搭积木的实验,来反映受试者对各种不同情绪
背景下的行为反应;
六、心理实验:通过不同的心理实验(比如抉择实验、评估实验),
来测量受试者在不同情绪背景下的选择及评价方式;
七、游戏实验:在不同的游戏实验环境下,可以看到受试者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偏好变化,从而判断他们的情绪反应和决策方式。

通过以上实验范式,研究者可以对受试者的情绪启动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也可以有效控制受试者情绪启动变化,从而有效地应用在一些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为受试者带来一种自我调节和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管理的实验报告

情绪管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情绪管理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究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提高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本研究设计了一项实验,旨在评估不同情绪管理策略对大学生情绪管理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

2. 探究不同情绪管理策略对大学生情绪管理效果的影响。

3. 为高校开展情绪管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某高校10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2. 实验工具:(1)大学生情绪管理量表:用于评估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

(2)情绪管理策略问卷:用于评估大学生掌握的情绪管理策略。

(3)情绪日记:用于记录实验前后大学生的情绪变化。

3. 实验步骤:(1)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包括情绪管理量表、情绪管理策略问卷和情绪日记。

(2)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情绪管理培训,内容包括认知重构、情绪宣泄、放松训练、积极心理训练等。

(3)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包括情绪管理量表、情绪管理策略问卷和情绪日记。

(4)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绪管理效果。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情绪管理量表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情绪管理培训对大学生情绪管理有显著改善作用。

2. 实验组在情绪管理策略问卷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情绪管理培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掌握的情绪管理策略。

3. 实验组在情绪日记中记录的负面情绪明显减少,正面情绪增多,说明情绪管理培训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态。

五、讨论1. 情绪管理培训对大学生情绪管理有显著改善作用,表明高校应重视情绪管理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

2. 认知重构、情绪宣泄、放松训练、积极心理训练等情绪管理策略对大学生情绪管理效果较好,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培训。

3. 情绪管理培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掌握的情绪管理策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情绪调查实验报告

情绪调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情绪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了解不同人群的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本实验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以下问题:1. 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的人群在情绪状态上是否存在差异?2. 情绪状态与生活压力、社会支持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3. 通过情绪管理策略,是否可以改善个体的情绪状态?二、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共招募了200名志愿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等,职业涵盖学生、职员、教师、医生、公务员等。

2. 实验工具本次实验采用自编的《情绪状态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情绪状态(正面情绪、负面情绪)、生活压力、社会支持、情绪管理策略等方面。

3. 实验方法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志愿者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问卷。

问卷填写完毕后,由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的人群在情绪状态上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以下结果:-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情绪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随着年龄的增长,正面情绪逐渐降低,负面情绪逐渐升高。

- 男女在情绪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女性在负面情绪方面得分高于男性,而在正面情绪方面得分低于男性。

- 不同职业的人群在情绪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教师和公务员的正面情绪得分较高,而学生和职员的负面情绪得分较高。

2. 情绪状态与生活压力、社会支持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以下结果:- 情绪状态与生活压力呈正相关(P<0.01),即生活压力越大,情绪状态越差。

- 情绪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即社会支持越多,情绪状态越好。

3. 通过情绪管理策略,是否可以改善个体的情绪状态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以下结果:- 采用情绪管理策略的个体在情绪状态上得分显著高于未采用情绪管理策略的个体(P<0.05)。

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第一节情绪实验研究概述在情绪研究中,伊扎德(Izard,1980)总结了过去情绪研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情绪研究的一些主要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绪的多维量性和多成分性,这就决定了在研究方法上不能把它规定为单一变量的现实。

本节正是从这个原则出发,讨论情绪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变量。

一、情绪实验研究的传统方法传统心理学研究情绪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两种:印象法和表现法。

(一)印象法印象法(impression method)乃是通过谈话或问答来了解被试的情绪体验。

其典型方法是:给被试一个情绪刺激,然后要求被试报告他的内部体验。

例如,给被试听一段音乐,然后让他报告是否产生了情绪体验,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这些体验是何时以及怎样发生的,强度如何等等。

早期的实验心理学家试图用印象法来得到对内省情绪体验的系统描述。

例如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曾在印象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绪的三维体系:愉快——厌恶;兴奋——抑郁;紧张——轻松。

现代情绪心理学家在使用印象法时还采用了问卷方式。

例如伊扎德(Izard,1972,1974,1977)以分化情绪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分别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分化情绪量表。

现代的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对此进行量化,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印象法的主要缺点是:(1)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2)在某种程度上说,从不同被试得到的有关情绪体验的内省报告在比较时发生困难,例如,实验者很难判断一个被试所说的情绪形容词,非等于另一个被试所说的形容词;(3)情绪在内省时会趋于消散,回忆时情绪又会降低强度。

因此,在情绪研究中印象法一般不宜单独使用,需同时配以其他方法或指标。

(二)表现法情绪过程既有内部体验又伴有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因此,可以将有机体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作为情绪的指标加以测量和记录,这就是表现法(expression method)。

人类心理学中的情绪识别实验研究

人类心理学中的情绪识别实验研究

人类心理学中的情绪识别实验研究在人类心理学中,情绪识别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情绪是所有人类的共同体验,但情绪的表达与识别能力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因此,情绪识别实验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探索情绪的本质,特别是在理解不同人群对情绪的感知和反应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重要的情绪识别实验研究。

1. 面部表情任务面部表情任务是最常见的情绪识别实验之一。

参与者被要求识别不同面部表情,例如高兴、悲伤、愤怒和惊讶等。

这种实验通常涉及使用不同类型的刺激,如静态或动态的面部表情图片或视频,以及不同难度的识别任务。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对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如高兴和悲伤)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性,但对于一些更复杂的情感(如羞愧或嫉妒),识别准确性将会大大降低。

2. 情感匹配任务情感匹配任务与面部表情任务非常相似。

参与者被要求匹配面部表情、声音或语言等刺激与不同情感描述之间的关系。

这种实验试图确定不同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同质性,以及在人的感知和表达中的联系。

一些研究表明,不同情感之间的联系并不完全相同。

例如,愉快和惊讶之间存在更密切的联系,而愤怒和难过之间则关系更为疏远。

3. 神经影像研究神经影像研究通常涉及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来研究情绪识别的神经机制。

通过查看参与者在不同情绪下的大脑活动,这些研究能够探索与情绪识别相关的神经回路和脑区。

例如,人类大脑的情感中枢在枕叶、颞叶和额叶中。

结果表明,情绪的识别与不同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

在高兴和悲伤的面部表情识别任务中,额叶皮层和颞叶皮层被发现是重要的处理区域,而在治疗情感调节的研究中,运用颞叶高频经颅直流电刺激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4.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一种系统跟踪参与者情感识别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重复测试一个人在长时间内的情感识别表现,并研究可能影响这一表现的各种因素。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成年人的情感识别准确性比青少年高;而长期的抑郁症患者则比健康对照组的参与者表现出更低的情感识别能力。

心理实验报告情绪管理

心理实验报告情绪管理

一、实验背景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情境时,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使之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情绪管理对于个体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探究情绪管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情绪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情绪管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 探究情绪管理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3. 为提高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女各半,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材料:情绪管理问卷、情境模拟实验场景。

3. 实验步骤:(1)对实验对象进行情绪管理问卷测试,了解其情绪管理能力。

(2)将实验对象分为三组,每组10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A组: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包括情绪认知、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等方面;B组:进行情境模拟实验,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让实验对象在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情绪;C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3)在实验结束后,再次对实验对象进行情绪管理问卷测试,比较三组实验对象情绪管理能力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A组在情绪管理训练后,情绪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和B 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B组在情境模拟实验中,情绪表达较为合理,但在情绪调节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3. 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情绪管理能力变化不大。

五、实验结论1. 情绪管理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境。

2. 情绪管理训练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为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途径。

3. 情境模拟实验有助于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六、实验建议1.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加强对情绪管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情绪管理的认识。

2. 针对个体特点,开展个性化情绪管理培训,帮助个体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心理实验报告

情绪管理心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大,情绪管理能力在个人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探究情绪管理策略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心理实验,验证不同情绪管理方法对个体情绪调节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内在心理机制。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人。

所有参与者均为心理健康,无严重心理疾病史。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情绪刺激材料(如图片、文字)、情绪管理策略指导手册、情绪自评量表等。

3. 实验程序(1)情绪刺激:向参与者展示一系列情绪刺激材料,如悲伤、愤怒、喜悦等不同情绪的图片和文字描述。

(2)情绪管理策略学习:根据实验分组,分别学习不同的情绪管理策略。

第一组学习认知重构法,第二组学习放松训练法,第三组为控制组,不进行任何情绪管理策略学习。

(3)情绪调节任务:参与者需在观看情绪刺激材料后,根据所学情绪管理策略进行情绪调节,并在情绪自评量表上评估自身情绪调节效果。

(4)数据收集:收集参与者情绪自评量表得分,并分析不同情绪管理策略对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1. 实验数据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认知重构法组在情绪调节任务中的情绪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放松训练法和控制组(p<0.05)。

(2)放松训练法组在情绪调节任务中的情绪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p<0.05)。

2. 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认知重构法和放松训练法对情绪调节具有显著效果。

认知重构法通过改变个体对情绪刺激的认知评价,从而降低情绪反应;放松训练法则通过降低生理唤醒水平,缓解情绪紧张。

四、实验结论与建议1. 实验结论(1)认知重构法和放松训练法对情绪调节具有显著效果。

(2)情绪管理策略的学习和运用有助于提高个体情绪调节能力。

2. 建议(1)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情绪管理培训,提高个体情绪管理能力。

(2)推广情绪管理策略,如认知重构法和放松训练法,帮助个体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一)皮肤电反应
情绪词引起的皮肤电反应(GSR)
二、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二)循环系统的指标
经常用到的指标是:脉搏、血管容积和血压。 司科特(Scott,1930)曾以100 名医学院二年级学生 为被试,研究血压变化与情绪状态的关系。他采用的方法是 放映三段不同的影片,第一段内容是关于爱情的,第二段表 现主角受到虐待,第三段描写城市被地震毁灭,主角处于危 险中。实验是单独进行的,在各段影片之间插入十分钟的无 关影片,主试在被试被试们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记录他们的血 压变化。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1、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 怕”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1、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沙赫特:“我认为我的颤抖和害怕 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情境的危险。”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三)现代测量技术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 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的单一活动单位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面部表情的情景性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面部表情的情景性
四、主观体验的测量
(一)形容词检表
四、主观体验的测量
思考题
1、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跨通道间是否也存在着 Stroop效应。 2、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果见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图并展开分析,说 明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三)情绪实验研究的变量
3、生理变量
生理变量作为自变量使用时,其方法和技术大部分直接 来源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最普通的方法有损伤法、电 刺激法和化学刺激法。作为因变量的生理变量(包括生理测 量和生化测量),可以作为情绪状态或情绪反应的测量指标。 奥尔兹 所做的 老鼠 自我刺激 的实验
二、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由于对生理指标的综合使用的需要,形形色色的多项生 理记录仪应运而生。典型的多项生理记录仪(polygraph) 一般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皮肤电的测定。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面部表 情是指 通过眼 部肌肉、 颜面肌 肉和口 部肌肉 的变化 来表现 各种情 绪状态。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1、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1、情绪的产生----沙为我害怕”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1、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三)情绪实验研究的变量
2、行为变量
多数情况下是动物情绪研究和人类情绪研究中常用的因 变量,它通常是指情绪行为(明显的反应模式和显著的行 为)。 在动物情绪的研究中,行为变量可以分:典型的情绪行 为、条件性情绪反应;在人类情绪研究中除了对外显行为的 直接描述外,还可采用照相、录像(影)等手段,或者用专 门的符号系统记录被试的动作和身体姿势,并借助计算机进 行分析,细分为三类:情绪性行为、情绪表现、完成行为。
(二)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
四、主观体验的测量
(三)应用性情绪量表
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 questionnaire)是由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马腾斯等人(Martens et al.,1990) 以多维的竞赛状态焦虑理论为指导而编制成的一种对运动员 具有特殊测定价值的状态焦虑问卷。
二、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三)呼 吸 (四)语图分析法 (五)脑电波 (六)生化指标 (七)指标的综合使用
二、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重要的指标还有:眨眼、瞳孔反应、皮肤温度、血糖、 血液的化学成分(如血氧含量)、外部腺体(泪腺、汗腺)、 内分泌功能(如胰岛素、抗尿激素)、肌电、肌肉(如表情 肌)等等。 许淑莲等(1979)在研究针刺激麻醉原理时,对皮电、 血压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见表。这说明在测量情绪 状态时,采用多项生理指标综合使用具有很大优点。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1、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1、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2、情绪的先天获得----哈罗的实验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四)经典的情绪实验研究
3、情绪的后天获得----塞里格曼和梅尔的实验
(二)情绪实验研究的传统方法
1、印象法:即主观报告法 2、表现法:即客观测量法
情绪研究者一般既用表现法取得对情绪的客观记录,又 用印象法记录被试的主观体验。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三)情绪实验研究的变量
1、认知变量
包括情境变量、由实验者操纵的对情境或其他情绪刺激 的认知解释、以及被试的自我报告。它们有些属于自变量, 有些则属于因变量。 例如在情感移入(empathy)研究中,克雷格和洛厄里等 人(Craig& Lowery et al., 1969)让被试观看一个 人(通常是实验助手)正处在危险情境中,或者正在遭 受电击(通常是虚假的),这些情境布置得非常逼真, 使被试不自觉地作出相应的情绪反应。
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1987)将面部表情研究的理论根 据归纳为如下三点: 1.面部表情是传递具体信息的外显行为 2.面部表情具有全人类共同性 3.新生婴几具有不经学习所显露的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一)面部表情的圆形量表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二)表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图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怒 : 愤 怒 的 巴 勒 斯 坦 少 年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哀:“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 后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乐:无忧无虑的儿童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 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构成:主观体验、外部表 现、生理唤醒。
第十二章 情绪实验
纲要
•考纲
1. 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2. 面部表情的测量 3. 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讲授目录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二、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三、面部表情的测量 四、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一、情绪实验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喜:幸福的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