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照临终者:践行老庄道家生死观指导下的死亡教育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死亡观研究
继 日, 思虑善否” 且又“ ,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 茶 然 疲役 而 不 知 其 所 归 ” ‘ 子‘物 )的辛 苦 劳作 过 [ ‘ 齐 论 ]庄 程, 死则为一种解脱 、 一种休息 , 所谓 : 其 生若浮 , “ 其 死若 休 ” 。庄 子 将 死 亡 形 象 化 为 一 具 骷 髅 , 骷 借 髅 之 口盛赞 “ ” 自在是 : 无 君 于 上 , 臣于 下 , 死 之 “ 无
【 中国思想史 】
以老庄为代表 的道家死亡观研究
崔华华 , 刘 霞
( 西北工业 大学 , 人文 与经法学院 , 陕西 西安 707 ) 10 2
摘
要 : 家死 亡观 为 中 国传 统 死 亡文化 的 重要 组 成 。道 家死 亡观 以 自然 主 义道 论 为理 论 前 道
提, 富有 超越性 , 对 以儒 家为代表 的 “ 生 恶死 ” 反 悦 的传 统死 亡观 , 生 死 齐一” 以“ 实现 对死 亡 恐惧 的
① 道家杨朱学派以“ 贵生” “ 、 重生” 为原则 , 为“ 认 贵生 ” 评价行动得失其情 的标 准 , 是 也是生死存 亡的根本 : 由贵生动则 “ 得其情 , 由贵生动则 失其情矣 。此二者 , 不 生死存亡之本也 。 ” ②《 庄子 ・ 天下》 :死 与生与?天地并与?神 明往 与?芒 乎何之?忽乎何适 ? 。通常认 为《 子》 书的 “ 有 “ ” 庄 一 杂篇 ” 是后 人所作 , 因其表达 的仍是 道家思想 , 故此 引用 , 以下同。
视角, 也是 当时社会 土壤催 生的结果 。道家创始人 老子 面对 礼 崩乐 坏 的 社会 现状 , 选 择 了立 足 于 诸 他
侯纷 争 的表象 之外 , “ ” 角度 思 考 人 生 和政 治 从 道 的 的原 则 , 重 人 自身 的存 在 价 值 。其 后 的 杨朱 学 派 看 即 以此为 理论 基点 高扬 生 命 至 上 的 大旗 , “ 生 ” 把 贵 作为生 死存 亡 的根 本 。 庄 子是 对 生 死 问题论 述 最 多 的中 国古代 哲学 家 , 子 在人 生 向 度 思 考得 更 为 庄 深入 。他 继承 老子 自然 主义 道 论 , 由探 求 生 死 奥 秘
浅谈《庄子》中的生死观及其生命教育功能
ywjszxk@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在积极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提升经济效益,即使在高校教育中,专业设计也与社会利益直接挂钩,而缺乏对生命的理性对待。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人甚至自己的生命不重视、不珍惜,由此造成很多悲剧。
可见,在当今社会进行生命教育非常重要。
其实,生命教育有着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就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曾系统地对生死问题进行阐述,这一观点在其著作《庄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下面笔者将对《庄子》中的生死观及其主要生命教育功能进行具体分析。
一、《庄子》中的生死观人生中的各种困境是庄子哲学极为重要的立足点。
庄子的思想主要是寻找解决这些困境的策略,在这些困境中,生死困境意义重大,是人类始终关注的重要话题。
1.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庄子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庄子》中有较为显著的贵生、重身的思想,这种思想从老子那里继承而来。
在《庄子》中,“身”出现了90多次,具体表现为“忘身”“苦身”“终身”“汝身”“处身”“伤身”等,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某个人的生命整体,二是指生命在形体方面的主要存在方式。
庄子提出,“天下尽殉”是当时一种非常突出的社会现实,这种“殉”在小人、士、大夫、圣人身上都有所体现。
其中圣人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会选择牺牲自己,大夫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更为兴旺,也会选择牺牲自己,士为了自己的名声选择牺牲,而小人则是为了追求利益选择死亡,他们不管是何原因,最终的结果都是对自己的天性造成伤害。
庄子认为这是一种异化现象,庄子对这种现象的揭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并懂得自然是生命的重要源泉,要坦荡对待生死问题,做到顺物安命。
其次,庄子提出天人并生的重要观点。
一方面,庄子认为,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是一种比较渺小的存在。
中国古代的临终关怀事例
中国古代的临终关怀事例xxx的代表作之一《预约死亡》讲述的就是她在一家关怀医院的见闻,非常值得一看的。
其中说道:“我们的民族忌讳死亡。
华夏大地虽不出产鸵鸟,但我们秉承了这种动物的精神。
小小百姓有许多言语禁忌,他们天真地认为不谈死亡,死亡就会扭过脸,给我们一个光滑的后背。
”的确是这样。
在中国传统的生死观中,由中国本土文化孕育出的儒、道两家都认为,人的死亡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
孔子曾直言:“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庄子也明确地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虽然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主流,儒家文化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乐生文化,对于未知持回避的态度,因此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且认为死亡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对于死亡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伦理的感情,着眼点在礼不在丧。
对于死亡本身,更多的是惧怕和避讳。
其实中国古代也是有临终关怀意识的。
与儒家不同,道家对死亡是坦然面对的。
老子曾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庄子对于妻子的死亡甚至有“鼓盆而歌”的举动。
《宋史·庞安时传》中也提到:“为人治,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这都是古代临终关怀理念的体现。
但现代人对于现代医疗技术抱有过于完美的期望,畏天命的中国人认为这就是上天赐予的“生”的手段。
上天给了你生的机会却不用,这是对生命的亵渎。
因此,虽然我国从1988年天津医学院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到2006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临终关怀事业经历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还是以隐瞒病情和过度治疗为主。
“见死不救”,是信仰“仁爱”的中国人心中过不去的伦理鸿沟。
我们这个民族不喜欢议论普通人的死亡。
受司马迁的影响,我们不由自主地以为世上只有两死法: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
但其实大多数人的死就像一块鹅卵石,不那么轰轰烈烈,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对于这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却认为,谈论死亡是消极晦气的,思考死亡是矫情多虑的。
我们大概忘了,死亡是世间唯一的必然。
道家生命观视域下的生命教育研究
121作者简介:韩拓宇,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道家生命观视域下的生命教育研究道家生命观视域下的生命教育研究韩拓宇(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摘要:道家崇尚自然,认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应违反自然规律,自然和生命共同构成人们从对于物质世界的观察到内心世界体悟的人生历程。
无论从何种方面来看,道家的很多观点都可以归结于对于生命的探索,同时对于当代人们认识生命和感悟生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道家 生命观 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121-02“生”和“死”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便是被争相讨论的话题,老子有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而莎士比亚所说“To be or not to be”,这里的“be”便是“存在”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生”。
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学者对于“生死”这一话题进行了若干的阐述和讨论,但在我国占据主流思想的依旧是传统文化中,譬如道家“道法自然”的观点,对于当今国人的思想观念亦有着深刻的影响。
经济在高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生命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对于生命轻视现象也时有发生。
传统的生死观念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亦对我国的生命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道家的生命观(一)关于生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提出的关于人类的自然法则,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要效仿和遵循“道”的自然规律。
生命的诞生和消亡在道家看来也是自然现象,从生到死是一个单行道,繁衍是群体的延续,而死亡则是个体的终结。
生老病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至少目前的科技下任何生物都不能永生,人们往往都趋生而避死、好生而恶死。
在道家看来生命是源自于“道”,生命的本质是“道”的外化,道家贵生重生,认为生命是大自然的给予和馈赠,是“道”的创造结晶和“德”的化育之物,生命至关重要。
浅谈老庄的生死观
浅谈老庄的生死观生死问题既是人类思辨领域中的一个永恒课题,又是人生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于生死,人们一向很忌讳谈论。
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哲人们并未停止过。
而本文就老子与庄子的生死观来谈谈现代人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生死问题。
老子的生死观老子认为,“生”即生命的产生及其生长、生存,是活生生的存在,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状态。
在老子看来,万物之生是由“道”派生而来的,其自身不具有根源性,是必须依据“道”而产生的。
然而“道”也不是有意生万物,万物之生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实。
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自然也与物之生一样,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应该是一种生存,活生生的存在,当然按照老子的思想,“人之生”也应该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状态,人应该任其自然的生长、生存,而非任意终结。
在老子那里,“死”就是生命的终结。
然而老子认为有一种超越“生死限制”的存在,即“道”。
正所谓“谷神不死”,万物的总根源—道,是永远不会枯竭死亡的。
因而,老子认为,除“道”之外,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有生必有死。
可以说,死亡时生命的终结,是每个生命必然的归宿。
因此,对于死亡,老子认为没有人愿意接受,没有不怕死的。
人们对于死亡时畏惧的、厌恶的。
有些人将人们对死亡的这种畏惧与厌恶归结为惧恶死亡后的虚无。
但是老子却不这样认为,死亡并非是走向虚无,而是一种回归,是向自然回归,向生命之道回归。
人们的惧怕与厌恶是因为生命即将结束,这意味着远离亲友,回归自然生命之道。
老子指出,死亡对于人而言是必然的,但却是可以超越的。
他区分了“死”与“亡”,“死“是指生命活力和机能的消失,生命运动的停止,它偏重于形体而言;“亡”指消失、不存在,归于无。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生命体本身有生则必有死,及其生命活力和机能的存在时间都是有限的;但是生命体的“死”不等于整个生命的“亡”,因为生命存在除了形体因素以外,还有精神因素,生命形体可以死去,可是生命精神却可以在生命体死去后继续发生作用或发挥影响。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道家生死观是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对生命、死亡、存在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哲学指导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而道家生死观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本文将从道家生死观的基本内容入手,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道家生死观的基本内容道家生死观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主要体现在《道德经》和《庄子》等经典著作中。
道家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可以概括为“返璞归真”、“自然无为”、“超越生死”等基本观点。
道家生死观主张“返璞归真”,即认为人应当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状态,摆脱世俗的烦扰和束缚,以达到心灵的清净和宁静。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主张人们应当保持平常心,对于生死不执着,不苟同世俗的繁文缛节,以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
道家生死观强调“自然无为”,即主张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顺其自然,顺其自然而为。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主张人们应当顺其自然,不害怕死亡,不执着于生存,从而把握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道家生死观主张“超越生死”,即认为生死并非终点,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人应当超越生死的束缚,超越生死的境界。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主张人们应当超越生死的束缚,超越世俗的生死观念,以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二、道家生死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道家生死观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对待生死问题,摆脱对生死的恐惧和执着。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死问题往往存在着恐惧、焦虑、苦恼等心理问题,而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对待生死问题,摆脱对生死的恐惧和执着,以达到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顺应自然规律,顺其自然,顺其自然而为。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具有功利主义、功利心态等问题,而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顺应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以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宁静。
三、结语道家生死观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道家生死观的临终关怀价值 - 沉默中等待
中文摘要临终关怀是人类最崇高的“晚霞工程”,它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主体地位凸显的重要表现。
一般情况下,临终关怀多出现于医学的临床活动中,范围比较小,但是这种行为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让临终者带着尊严安然离开人世。
本文以生命哲学为根本立场,对道家生死观的临终关怀价值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
通过对道家生死观的研究,本文认为只有领悟了生死意义,从根本上接纳了死,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来拓宽自己生命的广度,才能实现人内在生命的自觉和安顿。
本文主要分为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临终关怀概述,从临终关怀的概念和特征出发,结合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中国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第三章,介绍了道家生死观的主要内容:重身贵生、道法自然、生死齐一、不必恶死的思想,为第四章道家生死观所蕴含的临终关怀价值做铺垫。
第四章,通过对道家临终生死观的研究,结合当下人们面对死亡问题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道家生死观所蕴含的临终关怀价值,启示人们应该重视生命质量,追求生命的价值,理性认识死亡,坦然接受死亡;第五章,从对临终者进行舒缓治疗、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和让临终者认识到死亡的尊严出发,提出了实现道家生死观临终关怀价值的具体措施:实施舒缓治疗、进行死亡教育和维护临终者尊严。
关键词:道家;老子;庄子;生死观;临终关怀IAbstractHospice care is the noblest of "Sunset project". It is the product that the huma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develops certain level. It is a notable feature of an awakening of the human subjective consciousnes s. The human’s main body position is highlighted.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events, the hospice is mostly found from clinical practice in medicine and has limited range of application. But this behavior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can impr ov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nd let the dying people pass away at peace with dignity. 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overview about the value of hospice care which encoded in Taoist view of life-death, standing on the fundamental standpoint of life philosophy. By studying Taoist view of life-death, this paper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only by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death, accepting death fundamentally, broadening the breadth of life by enhancing self-worth continually, can we achie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peaceful of our inner life.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n overview of hospice care, it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China hospice care from the view of concepts and features about hospice ca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 hospice care.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aoist View of Life-Death: cherish both body and life, imitation of nature, homogeneity of life and death,no fear of death, these thoughts do foreshadowing for following chapter four : the value of hospice care which encoded in Taoist view of life-death; the fourth chapter, it analyzed the value of hospice care which encoded in Taoist view of life-death, by researching the Taoist view of life-death and relating to the current problem that comes from people when they face death. These gives us some kind of enlightenment that peopl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pursue the value of life, know the death rationally, accept death calmly; the fifth chapter, it talked about soothing treatment to terminal stage patients, improving their life’s quality and le t terminal stage patients recognizeIIthe dignity of the death,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hat can realize the value of hospice care which encoded in Taoist view of life-death: implementing the soothing treatment, carrying on death education and maintaining dignity of terminal stage patients.Keywords:Taoism; Lao Tzu; Chuang Tzu; view of life-death; hospice careIII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2)(二)文献综述 (2)1.关于道家生死观的研究 (2)2.道家生死观对于临终关怀的价值的研究 (5)(三)研究内容 (6)(四)研究方法 (7)二、临终关怀概述 (8)(一)临终关怀的界定 (8)(二)临终关怀的特征 (9)(三)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 (10)(四)中国发展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11)三、道家生死观的主要内容 (13)(一)重身贵生 (13)(二)道法自然 (15)(三)生死齐一 (17)(四)不必恶死 (19)IV四、道家生死观所蕴含的临终关怀价值 (21)(一)重视生命质量 (21)(二)追求生命价值 (22)(三)理性认识死亡 (23)(四)坦然接受死亡 (25)五、道家生死观的临终关怀价值实现途径 (27)(一)实施舒缓治疗 (27)(二)进行死亡教育 (29)(三)维护临终者尊严 (30)结语 (32)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35)致谢 (36)V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每个人都无可选择的要面对死亡。
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
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死亡是所有生命注定的最终归宿,不能脱俗的人类执著地渴求着永生,于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锻造了人类哲学的恢弘与博大。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其中道家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脱俗的不凡见解和独特的美学意境,格外醒目的凸显了出来,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死哲学理论宝库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正是由于道家生死思想的丰富深刻,其见解的超凡脱俗,所以,本文虽然很想穷尽道家生死哲学的特点,但实际上却很难很难,所以只能是“浅析”其特点了。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不是从天而降,凭空出现的,都有其赖以产生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
道家的生死哲学也不例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极为混乱的时期,臣弑君,子弑父,列国之间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战乱频繁,是个杀伐竞争的年代,“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死亡是当时人们不得不面临的残酷现实。
但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改变,又使得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时代,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高峰,也就是在这时,诸子百家首次抛弃了先民长生的幻想和对鬼神的盲目崇拜,纷纷以理性的眼光来反思生死问题,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道家的创始人正是立足于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以“万物皆一”的开阔视野看待生死,超越了一时一事、一得一失,确立了极具特色的超越死亡、生死存亡一体的生死哲学。
一、生死同质的唯物意识道家基于“气化”理论的生死同质说非常独到,有着很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和唯物意识。
以自然哲学为特点的道家哲学,以自然主义的“气化”理论作为逻辑起点,侧重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讨生死问题,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独特的生死哲学理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论是天地万物,还是玄虚之道,都是以自然为其基本原则的,自然就是人、地、天、道的规范。
庄子《大宗师》,是道家的墓志铭,正面论述了死亡这一人生问题
庄子《大宗师》,是道家的墓志铭,正面论述了死亡这一人生问题中国人对生死问题是看得很重的,为了使死者“不死”,生者就在死者的坟前刻石立碑,碑上的铭文就称作墓志铭,其内容主要是彰显死者的生平事迹。
据施蛰存教授考证,刻石志墓的风气开始盛行于北魏(《金石丛话》),也就是说庄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墓志铭一类文体出现。
但庄子却以其《大宗师》,不仅为自己,也为道家学派,立下了一块没有刻在石上的墓志铭。
在先秦诸子里,只有庄子正面系统地论述了死亡这一人生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大宗师》里讲了一个故事,说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是三个心心相印的朋友。
后来桑户死了,孔子就派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
子贡却看到孟子反、子琴张两人,一个在编曲,一个在弹琴,互相唱和道:“唉,桑户啊!桑户!你已经返归自然,而我们却还在做人啊!”子贡快步走过去,责问道:“请问对着尸体唱歌,这符合礼吗?”孟子反与子琴张相互看看,笑着说:“这个人哪里知道礼的真意!”子贡回来后,把自己所见所闻告诉了孔子,询问道:“他们没有修养,将形骸置之度外,对着尸体唱歌,神色跟平常一样,真是无法理解。
他们是些什么人呢?”孔子回答说:“他们是游心于礼义之外的人物,而我们则是在礼义之内生活的人。
礼义的内与外是格格不入的。
可是我却派你前去吊唁,我真是浅陋啊!他们正将与造物主为伴侣,而邀游于天地间的元气之中。
他们把生命看作附在身上的累赘、肉瘤,把死亡视为从毒疮里排出的脓液。
他们让生命随着自然循环变化,根本不想追究生死的差别;无所用心地徘徊在尘世之外,逍遥自在地神游在无为的境地。
他们又怎么能杂乱地举行世俗的礼节,以表现于众人的耳目之前呢?”在这个故事里,有两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是子贡眼中所见,即孟子反和子琴张在友人的尸体前编曲而歌,因出人意料而富有悬念,体现了庄子不把生死放在心上的旷达襟怀;第二个场面是子贡和孔子就第一个场面而生发出的人生感慨,既强调了庄子的生死观,即“以生为附赘县(悬)疣,以死为决口溃痈”,也强化了儒道两家人生观的迥异之处,所谓“彼(道家)游方之外者也,而丘(孔子)游方之内者也”。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道家生死观是道家哲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是一个永恒的循环。
道家认为生命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的,就像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一样,生者死也,死者生也。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不执着于生命,不惧怕死亡。
他们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逆之则反,逝去的生命会转化为新的能量,这就是大道回归。
道家生死观与现代的生死观有着相似之处,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道家生死观与现代医疗伦理有关。
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可以治疗许多原本被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延长患者的寿命。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系列医疗伦理和道德问题。
对于临终病患,医生应该尊重病人的意愿,不应该将治疗延长到无意义的阶段。
从道家的角度看,人应该顺其自然,任由自然而然的生死规律发生。
这就意味着,代替患者做出决定,以及将治疗延长到无意义的阶段都是不妥的。
道家生死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得大自然遭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机,土地、水资源受到污染。
从道家的角度看,自然是生死循环的一部分,为了保护人类和整个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的利用它。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道家生死观与个人心态有关。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经常会让人感到压力、焦虑。
从道家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应该不执着于生命,放下执念,顺自然而行,保持心灵平静。
当我们认为生命是永恒的循环时,我们就可以抛开常人视角,将短暂的人生看作一段旅程来体验,无需过于忧虑,享受每个瞬间。
总的来说,道家生死观是一种顺应自然、顺应生死规律的哲学思维,它引导我们不必恐惧生命的终结,而是应将生死看作永恒的循环。
对于现代社会,道家生死观的思想具有启示意义,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死,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个人心态的和谐。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道家生死观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人们的生死认知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生死观融合了道家哲学的精髓,强调了生命的流转和自然规律的运行,对于现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存状态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本文就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展开讨论。
道家生死观对生命的看待,以及对死亡的理解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在道家的哲学理念中,生与死是最基本的自然现象,生命如同无止境的河流,在生存和死亡之间不断流转。
在《道德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家认为生死是自然界不可阻挡的规律,因此应该顺其自然,顺从不在生死间执着。
生死观的韧性、包容性和解放性,将对现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今社会,人们常常因为对生命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而感到困扰,而道家生死观则告诉我们:生命如同一场旅行,没有人可以永远生活,对于生而言,面对自己的生命命运,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宽容和释然的心态,不要在生与死间过于执着。
生命是一种美好的体验,而道家生死观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宽广的生命视角。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物欲和功利牵绊,而忽略了生命的美好与幸福。
我们有必要通过道家生死观来重新审视人生的真谛,认识到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应该珍惜当下的一切,不要在意识形态和物质上过于烦恼,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道家生死观对于价值观念的塑造具有显著的影响。
道家生死观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顺其自然,它提倡人们以柔克刚,以清静无为的境界来应对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这种内外相应的生活方式对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过于繁忙和紧张,工作、生活压力会使人们心灵饱受伤害。
当人们开始以柔克刚,以清静无为的心态来对待生活时,生活将变得更加简单和美好。
道家生死观要求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这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而言意义重大。
关照临终者:践行老庄道家生死观指导下的死亡教育
关照临终者:践行老庄道家生死观指导下的死亡教育王阿芳老子与庄子的深邃智慧开发出了人作为主体对生命意义和死亡意义的体验和领悟,以此提升和超越人生境界,最终达到人内在生命的自觉和安顿。
对临终者的关怀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临终者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必然涉及哲学视域中对人生与死的探讨和研究。
老庄道家生死观所倡导的“生死自然”、“生死随顺”,其中所蕴含的自然关怀恰恰在于顺应自然,以消解临终者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本文试图引入老庄道家生死观来彰显临终关怀关注“人”、指向“人”的意义主旨,并藉此讨论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践行相关的死亡教育,以便为临终关怀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一、老庄道家对死亡的透彻体悟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死是一种不可否认的经验事实,死亡的实在性说明了死亡是每一个人不可回避的必然归宿。
然而人的死亡是否具有终极性,这是消解人对于死亡恐惧的关键所在。
老庄道家是从超越于个人生死的更广大的范围内来加以否定的。
换言之,老庄道家以“道”作为人的终极关怀的对象。
“道”通常被道家用来指称宇宙本原和规律法则。
“道”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无限性。
即从时间上讲,道无始无终,永恒存在;从空间上讲,道无处不在,存在于万物之中。
道由此超越了时空界限,在自由与超越中实现了道的无限性。
二是自然性,站在“道”的立场上,人之生死则属自然。
故道家视生死为自然规律,生死之间如环状相接,周而复始。
在生死问题上,临终者应效法“道”,安于生,顺于死,以摆脱面临生死离别时的恐惧与悲伤,解脱对生的根本困扰。
若真能顺应自然之“道”,将人之死亡坦然置外,以此化解对死亡无谓的恐惧,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跨越生死的有限性而进入与“道”并存的无限境界,获得生命的超越。
“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最高程度地或然的,但却不是‘绝对’确定可知的。
”面对不可获知的死亡,人难免陷入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
当临终者逐步走近死亡而表现出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时,我们关注的其实正是临终者死亡意识的缺失问题。
中国老人的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问题18
中国老人的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问题大连市老年学会马文元生死问题是人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医学科学问题和伦理道德哲学问题。
死亡是人生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尽管世界上大多数人避讳谈论死亡,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已经跨入21世纪的中国老人,应当有勇气直面现实、思索死亡,接受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以实现人生价值和赋予人生以完整充实的意义。
一、临终关怀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临终意味着面临死亡,在即将结束人生的最后日子里,不仅身体受到病痛折磨,其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需要给予精心的照料和良好的抚慰,使其能较愉快地度过生命的临终阶段达到永恒的归宿。
这是一种全面地人道主义临终关怀事业,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了重视。
临终关怀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处于临终的病人,特别是晚期的肿瘤病人或一些不可治愈的,正在遭受痛苦折磨的晚期病人;对这些不以治愈为目的的病人,使其接受支持治疗和全面的照护以减轻心身痛苦;这种临终关怀治疗是不以延长其生存时间为重,而是以提高病人的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这种全面照顾不仅注意病人的躯体痛苦,更注重对病人的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这种临终关怀是全方位的、整体的,不但包括对临终病人的关怀,也包括病人的家属,对其进行慰藉、关怀、帮助和居丧照护。
1967年英国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临终关怀院,之后在美国、荷兰、丹麦、加拿大、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关怀医院,目前,全球临终关怀医院总数已达2000所以上。
中国的临终关怀照顾虽然比国外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较快,至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988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成立了全国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上海南汇护理院开业,成为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相继性质的北京松堂医院以及在全国综合医院内建立的临终病人的专门病区,为一些临终病人提供了良好的临终关怀服务。
对那些不能进入医院的病人,开展了社区家庭中的临终关怀服务照顾。
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展示了当今人类情感的真诚,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浅析庄 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思考的重要范畴。
庄子,这位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著作《大宗师》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智慧,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展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生死观。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的变化过程,就如同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
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在庄子看来,生死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而是天命的安排,是大自然运行的法则。
我们不应为生死而悲哀或喜悦,而应坦然接受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
庄子还指出,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忧虑,往往源于对生命的过度执着和对死亡的无知。
我们总是将生命视为宝贵的财富,拼命追求长寿和永生,却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意思是说,大自然赋予我们形体,让我们在生命中劳碌,在衰老时得到安逸,在死亡时得到安息。
因此,善于对待生命的人,也应该善于对待死亡。
庄子认为,只有当我们放下对生命的执着,不再将生死视为对立面,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超越生死的恐惧。
在《大宗师》中,庄子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生动地阐述了他的生死观。
其中,“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子舆生病,身体变得扭曲丑陋,但他却能坦然面对,说:“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子来病危,妻子儿女围着他哭泣,而他却能平静地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生死时,表现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豁达和从容,正是庄子所倡导的生死态度。
庄子的生死观并非是对生命的漠视或消极对待,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外在的束缚,而是超越内心的执着和恐惧。
当我们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不再被生死所困扰,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逍遥游”的境界,正是庄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也是他对生死问题的终极解答。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死亡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子认为,死亡的本质是气的聚散;死亡可既可以为个体带来无尽的快乐,又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者的生命。
庄子在承认死亡的重要价值之外,还极其重视养生之道,将生命放置于崇高的地位。
相比而言,孔、孟等儒家学说对死亡的探索,则以仁义道德为基点,认为只有获得“正命”,方能实现死亡的意义。
标签:庄子生死观孔孟先秦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
两千多年前,中西方的哲学家就开始思考生死,《庄子》一书便探索了诸多生死话题。
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从“道论”的角度观照庄子生死观,鲜有论者深入分析《庄子》对死亡价值的理解与阐述,本文将从这一问题切入,梳理庄子对于死亡问题的探讨,并将其与孔孟的生死观进行对比,以求获得对儒、道生死观有更充分的认识。
一、庄子对待死亡的基本态度在庄子看来,死亡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万物皆由大道而生,具体而言,人是由气所构成。
在庄子的想象中,死亡的实质是气的聚散,气聚成人形即为生,死即为气散。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庄子认为生死就如同昼夜交替,是人的正常变化,而昼夜变化与生死皆出自大道之手,“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万物产生于自然的造化,又都回返自然的造化,“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大道以天地为熔炉,以造化为工匠,人都是从这个大熔炉中被锻炼出来,并不具有违逆它的能力,只能顺应它。
明知将死,庄子仍毫不改变自己的理念,弟子欲厚葬他,庄子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陪葬丰厚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这说明庄子关注死亡本身,对现世繁琐的陪葬品并不在意。
不仅对待陪葬品如此,丧葬之礼也颇为相似。
子桑户死,子张琴和孟子反临尸而歌,庄子却以他们为“大宗师”,说明他并不重視形式化的丧葬礼节,而是向往这种游于方外的生活。
妻子去世,庄子坦然地说道:“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庄子与老龄观
庄子与老龄观生与死是人生必然经历的两个阶段,生死问题也一直是人类从古至今最为关切的话题之一。
随着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射到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和死亡质量的问题中来。
随着人们对生命更为深切的哲学关注,如何照护临终者成为生命哲学或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由此产生了“优逝”和“善终”理念,临终关怀和临终关怀伦理也应运而生。
庄子是先秦时期第一位系统论述生死问题的哲学家。
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主张把生死过程归于自然。
尤其是庄子对于生死问题的论述,无疑对解决临终关怀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现实伦理困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庄子老龄观的道德内涵在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华夏族人基本产生了“喜生恶死”的主流老龄观。
对待这种观点,庄子既接受了一部分内容,也否定了很多观点。
(一)庄子老龄观的基本内容与儒家入世主义的老龄观传统相比,道家哲学的老龄观另辟蹊径,基于“道”这一道家最高哲学范畴,将生死与其他万物一样归结于自然本性,主张“向死而生”的自然老龄观态度。
其在主张珍爱生命的同时,强调了死亡在生命的完整过程中所具有的同等地位。
首先,对待“生”,庄子是尊重生命的,其理论中不乏有关于养生之道的阐述。
而面对“死”,作为与“生”具有同等地位的概念,庄子同样主张以追求精神的最高自由—“逍遥”来解开死之困惑。
面对死亡,庄子要求人们以淡泊乐观甚至心向往之的态度自然处之。
庄子在先秦时期的老龄观主要包括生死必然、生死自然生死齐一三个方面。
就其老龄观的整体脉络而言,庄子先是对他所提出的“生死必然”、“生死自然”等对待生死问题的基本看法进行了具体阐述并以例施证,进而最终将其引向了“生死齐一”的“齐物”态度,达到其所谓之“无待”的逍遥境界。
庄子的这种以相对主义为理论依据发展而来的辨证老龄观,以直面死亡本质的勇气实现对死亡的超越,为人们正视死亡、摆脱恐惧,建立科学的生命观提供了思想依据。
道家视死如归哲理故事
道家视死如归哲理故事听到“视死如归”这四个字,自然产生悲壮之感,好像荆轲刺秦王,武士上战场,立即面临生死存亡的决斗。
没有必胜之心,却有必死之志,但是死何足畏?死亡只不过是归乡回家而已。
悲壮来自于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好勇斗狠,而是为了保国卫民,或者实现伟大的理想。
但是,最初这种观念却毫无悲壮色彩,反而只有平静安详,以透彻的智慧,坦然面对人生必然的归宿。
道家的死亡观正是如此。
凡是自然的,就是必然的,没有选择余地。
生老病死是一切有生之物的必经历程,人类如何可以例外?那么,人是否依照本能的运作,像动植物一般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一词,说起来容易,在人的社会却是难如登天。
何以如此?因为人除了保存生命的本能之外,还会思考,于是就设法辨名析义,为所有东西定下价值,以多为胜,以贵为上,形成社会竞逐的风气,得之则喜,失之则悲,至于成王败寇,更是不在话下了。
道家明白这个道理,认为多欲伤身,不如反璞归真。
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不怕死,但是战乱时代,生不如死,再坏也不过如此,那么领袖以死来威吓百姓,又有什么用处呢?“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到不想活的时候,世俗的名利权位不过是灰尘泥土而已,何必再为它委屈自己?“委屈”的具体表现是七情六欲的起伏波动,身不由己,丧失了自主性,成为外物的奴隶。
人的一生,几曾有片刻的安宁,自觉一无所求,因而无待于外?为达此境,道家认为唯有依靠智慧。
智慧必须由内而发,由于认清生命本质而不再迷惑偏执。
庄子的示范如下:庄子妻死,惠施前往吊丧,却看到庄子鼓盆而歌。
惠施不以为然,出言责怪。
庄子说出一番道理:人在最初,未生之时,只是荒野中的一股气。
有气、有形、有生之后,成为人;活了一生,最后死了,形体消解,回归大气,有如“偃然寝于巨室”,舒舒服服地睡在天地这个大房间里。
死者如此快意,而生者为之嚎啕大哭,岂不荒谬?因此我正在为她高兴而唱歌啊!谁能反驳庄子?惠施不能,我也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照临终者:践行老庄道家生死观指导下的死亡教育老子与庄子的深邃智慧开发出了人作为主体对生命意义和死亡意义的体验和领悟,以此提升和超越人生境界,最终达到人内在生命的自觉和安顿。
对临终者的关怀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临终者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必然涉及哲学视域中对人生与死的探讨和研究。
老庄道家生死观所倡导的“生死自然”、“生死随顺”,其中所蕴含的自然关怀恰恰在于顺应自然,以消解临终者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本文试图引入老庄道家生死观来彰显临终关怀关注“人”、指向“人”的意义主旨,并藉此讨论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践行相关的死亡教育,以便为临终关怀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一、老庄道家对死亡的透彻体悟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死是一种不可否认的经验事实,死亡的实在性说明了死亡是每一个人不可回避的必然归宿。
然而人的死亡是否具有终极性,这是消解人对于死亡恐惧的关键所在。
老庄道家是从超越于个人生死的更广大的范围内来加以否定的。
换言之,老庄道家以“道”作为人的终极关怀的对象。
“道”通常被道家用来指称宇宙本原和规律法则。
“道”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无限性。
即从时间上讲,道无始无终,永恒存在;从空间上讲,道无处不在,存在于万物之中。
道由此超越了时空界限,在自由与超越中实现了道的无限性。
二是自然性,站在“道”的立场上,人之生死则属自然。
故道家视生死为自然规律,生死之间如环状相接,周而复始。
在生死问题上,临终者应效法“道”,安于生,顺于死,以摆脱面临生死离别时的恐惧与悲伤,解脱对生的根本困扰。
若真能顺应自然之“道”,将人之死亡坦然置外,以此化解对死亡无谓的恐惧,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跨越生死的有限性而进入与“道”并存的无限境界,获得生命的超越。
“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最高程度地或然的,但却不是‘绝对’确定可知的。
”面对不可获知的死亡,人难免陷入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
当临终者逐步走近死亡而表现出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时,我们关注的其实正是临终者死亡意识的缺失问题。
我们不禁由衷佩服庄子在面对“妻死”却能“鼓盆而歌”的飘逸和洒脱,而这正是道家对死亡的透彻体悟以及对人之生与死的超然心态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与启示。
二、老庄道家生死观的死亡教育意义临终者在面对自身“逼近死亡”的遭遇时,如果能确立起以老庄道家生死观为指导的“顺应自然”的生死智慧,消除无谓的焦虑和恐惧,体悟到死亡对人生命存在的积极意义,就可以随顺安然地接受死亡这一现实并能平和安详地走向死亡。
老庄道家生死观所彰显出的关注和指向“人”的主旨意义恰恰可以弥补临终关怀在现实操作层面中以技术理性的态度漠视和忽略“人”的不足。
在这个意义上说,以老庄道家生死观为指导的死亡教育或许能给茫然的临终者以确切而实际的帮助。
(一)“生死齐一”的死亡教育引导临终者正确面对死亡,端正态度,明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帮助其在坦然平静的状态中迎接死亡。
老子曰:“出生入死。
”庄子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以马克思指出“生就意味着死”。
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也有类似的表述:“死亡在最广的意义上是一种生命现象。
”一切生命的发展总有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任何人、任何外在的变化都改变不了这一过程。
死亡是人生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是最终的结果。
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无法逃脱这种必然的结果。
正视死亡就是正视人生命存在的必然性。
老庄道家生死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突破只重视死亡社会属性的误区,把看待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提升了中国人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即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
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临终者回到生命的本原,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当下处境,唤起自身临终前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不同程度地消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二)“顺应生死”的死亡教育引导临终者顺应自然造化的安排,以通达的眼光看待生死,以一种正常的死亡意识接受死亡的来临,以此摆脱死亡带来的不必要的困扰,减轻自己的死亡悲伤。
正如泰戈尔所描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样美妙的意境也只是在诗歌中才能体现出来。
实际上,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生存总是有限的。
生有涯,死有期,生命是不期而遇的偶然,但死亡却是逃之不及的必然,无论人是贫贱和富贵,还是高雅和卑微,谁都无法回避死亡,逃脱死亡。
死亡才真正实现了人本质上的平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对于遭受死亡境遇的临终者而言,老庄道家的“以死为息”有着不同寻常的自然解脱之意。
庄子曰:“自本观之,生者噫气物也,虽有夭寿,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於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在生死问题上,临终者应效法“道”,安于生,顺于死,以摆脱面临生死离别时的悲伤,解脱对生的根本困扰,从而将人之死亡坦然置外,化解对死亡无谓的恐惧。
此之谓“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一府,死生同状”,意思是说,死为生之终,亦为生之始,生死一体。
自觉到“死亡”,便是对生命有限性的自觉,因而也成为对“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追问。
死的意义就在于为了生,生的意义就在于人有死。
所以,对临终者开展死亡教育,是要使他们“向死”而“思生”,不是教他们如何去“死”,而是教他们直面逼近的死亡,珍惜“临终”这一生命的最后阶段,珍惜当下时光,启迪死亡积极的人生意义,教人去“活”,而且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三、死亡教育对临终者的真切关怀如上所说,人作为生物体,生命是有限的,人是一个现实性存在,人就生活在当下之中。
所以,人才更应该珍惜以瞬间的形式存在的现在。
对临终者而言,活在当下,珍惜生命,享受生活,这是对其生命有限性的深刻体认和最有效的应对。
所谓活在当下,就是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天,活出每天的风采和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对临终者实施死亡教育,就是要让临终者理解死亡的意义。
理解死亡的意义就意味着理解生命的意义。
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
既然死是必然的,而且临终者对于死亡大多充满恐惧和焦虑,那么正确地认识死亡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终关怀就是要唤醒临终者自身沉睡的意识,解放被“惧死”蒙蔽的、沉沦的心灵,使其感受内心的敞亮,进而超越生物的有限性,向无限的自由迈进。
正如老庄道家生死观所追求的,死亡就是人的绝对自由圆满的非善恶的自然本性的升华与归宿。
临终关怀虽然最终指涉临床实践,但改变人对于生死问题的观念理解才最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
对临终者的关怀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临终者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必然涉及哲学视域中对人生与死的探讨和研究。
而老庄道家生死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突破只重视死亡社会属性的误区,把看待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从而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视域,提升了中国人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即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从而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这种探索对于我国临终关怀的理论和实践极具指导和参考作用。
按照老庄道家对人之生死问题的理解,生命是自然渲化的结果,死亡则是这种渲化的回归。
所谓“齐同生死”,人之生是“道”的暂时寄寓,人之死则是“道”的复归。
生死不过都是自然的造化,人如果能够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哀思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心中。
老庄道家生死观倡导“生死自然”、“生死随顺”,其中所蕴含的浓厚的自然关怀并不是纯客观、自然主义的,而是充满了生命意蕴。
这种以自然关怀为特征的生命哲学,充分显示了老庄道家关怀生命的人文精神和超越价值。
如果临终者以老庄道家生死观为指导确立“顺应自然”的生死智慧,在面对自身“遭遇”的“逼近死亡”这一无法避免的事实的时候,就会“觉醒”“向死”而“思生”的主体意识,体悟到死亡对人生命存在的积极意义,消除无谓的焦虑、恐惧和痛苦,安逸、平和的走向死亡。
四、结语:坦然面对死亡,平静回归自然对于临终者面临的濒死危机而言,死亡教育的做法并不是要求临终者去逃避死亡,也不是简单地用安慰性的掩饰来降低这种死亡危机的严重性,当然更无法代替临终者去承受死亡的焦虑和痛苦,而是科学理性地去指导临终者面对死亡、正视死亡、认识死亡的本质和意义。
死亡教育不是要向临终者讲清楚死亡是什么,而是在于让临终者必须认可和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虽然绝症或者突逢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毫无征兆地闯入他们的生活,打乱了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使他们痛苦地中断了之前正常的活动,甚至导致他们人生的方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快速地逼近死亡,但这并不是所谓命运的惩罚或者时运不佳,而是我们每一个人或早或晚地都会“遭遇”死亡。
临终者面临的死亡危机并没有改变他们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也没有打断生命发展的连续性,所改变的只是他们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等精神方面的非连续性的发展。
意志消沉、悲伤痛苦、焦虑恐惧无法改变既有的事实,正确处理甚至利用这些影响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因素,将之变为有利因素,才能在当下的生存之中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换言之,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临终”这一“遭遇”的震撼价值,使其深入人心,触及灵魂,从临终者的生命深处“唤醒”临终者的死亡意识,激发起他们临终前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去除焦虑和恐惧对人生的蒙蔽,使临终者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理解他们的当下处境;同时借助他人的建立于平等交往基础上的关怀和理解作为激励和动力,重新开始生活,使生命剩余的时间再放异彩。
因此对于个体而言,人要不断超越生物的有限性,但又永远摆脱不了生物的有限性,人必然走向死亡这最后的一步,然后回归自然。
我们期待着每个人都能在面对死亡逼近的时刻表现出道家对待生死的豁达和超然,路虽漫长,心向往之,身践行之。